第350章 朱樉想要開海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 作者:雨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三百五十章 朱樉想要開海
就連自己的命都是朱樉救的,無論是支持朱樉的決策還是幫自己兒子賺取家產,胡順妃都會傾盡全力。
“感謝順妃姨娘,不過,不能另外五成都給你,商行要絕對控股,所以,荊州的工廠隻能給你三成。”朱樉先是感謝了一下,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當然也是為胡順妃考慮,三百萬拿出來,胡順妃的口袋絕對要空了,在宮裏生活又沒了娘家幫助,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
“三成就三成。”說著胡順妃數出一百八十萬兩的銀票,上前交給朱樉。
在商行人員的帶領下,去簽署了合同。
朱棣也買下了北平三成的股份,朱潚和郭慧妃一起拿下了應天和濟南的一部分售賣權,當然也少不了常氏摻和一下。
其他人也零零散散的購買了起來,你一成,我兩成,很快就搶購一空,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下手慢了,或者感覺自己買的少了。
紛紛問自己還有沒有其他項目,弄得朱樉哭笑不得。
“各位,實在抱歉,我自己隻是一個人哪裏來那麽多賺錢的門路。”朱樉兩手一攤表示自己的無辜。
但是看到眾人失落的樣子,朱樉說到“大家不要灰心,未來大明會向倭寇用兵,隻要倭寇一除,我們就可以投資造船,去海外賺取更多的銀錢。”
朱樉說完,眾人都安靜的看向朱元璋,因為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明令片板不得出海。
“此事日後再議,老二先吃飯吧,咱都餓了。”朱元璋打了個馬虎眼,隨即轉向了吃飯這一塊。
朱樉也讓人上菜,一家人再次其樂融融在秦王府吃了一頓飯。
第二天就要過年了,眾人再次齊聚坤寧宮,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新年,前兩年因為馬皇後不在,然後又因為朱樉兄弟幾個在外征戰,一度沒了年味。
今年馬皇後打開了內庫,讓眾人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新年。
到了晚上,照常,朱元璋帶著朱標,朱樉,朱棣在乾清宮守歲。
憋了兩天的朱元璋終於問出了憋在心裏的問題“老二啊,你為何昨天說要建造團隊下海經商的事情?”
對此朱樉早有預料,反問朱元璋“老爺子,你可知道為什麽宋朝在養活了兩個活爹的情況下還那麽富有嗎?”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罷了太倉黃渡市舶司,年初更是因為倭寇,關閉了浙江明州,福建泉州,廣東廣州三處市舶司。
目的就是為了防備逃到海上的陳友諒和張士誠餘孽,以及倭寇的禍亂,同時也限製了大明和其他諸國的貿易。
朱元璋覺得,隻要禁了海,大明的沿海地區就能太平了。
但是事實確實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劉伯溫奉命檢查新稅情況,反腐反貪,隻是江浙一地,便耽誤了近一年,此時更是因為朝廷無官,停止了繼續南下。
“我哪知道。”朱元璋搖了搖頭,他一直看不起宋朝,稱臣納貢,也使得朱元璋不想去了解這個朝代。
“大哥,要不你解釋一下?”朱樉看向朱標。
朱標笑著點了點朱樉隨即說道“爹,宋朝之所以那麽有錢,就是因為宋朝的海外貿易,不過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不過誠意侯劉先生更懂一些。”
“來人,把劉伯溫喊來。”朱元璋此時就是個財迷,她不想了解宋朝的羸弱,但是他想知道為啥有錢啊。
“迴來”朱標喊迴來小太監,對朱元璋說到“爹,大過年的,你不妨改天再去問,讓人家好好過個年啊。”
聽到這話,朱元璋也感覺道自己有些冒失了,再說今天也不早了。
朱元璋就是這個樣子,凡事雷厲風行,論對朝政的勤勞程度,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數第二沒人能數第一。
“關於宋史,兒臣倒是讀過一些,宋朝的水軍和戰船倒是不差,但是戰力估計也比不上咱們大明。”朱棣說道。
他一直喜歡軍事,所讀的書大部分也是和軍事有關的。
“前宋之富庶,遠超曆朝曆代。”朱樉篤定的說到。
朱元璋明顯有些不信“一個整天割地賠款的玩意,真有你說的那麽有錢?”
朱樉和朱標都點了點頭,朱樉說到“兩宋加起來,四百多年國祚,幾乎一直都在割地賠款,若是沒有足夠的財富支撐,又豈能有那麽長的國祚?”
聽到這話,朱元璋微微地眯起眼睛。
“宋朝一年稅收多少?”朱元璋問道。
朱樉撓了撓頭,努力的迴憶,但是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一旁的朱標笑著說道“爹,我曾經留意過,好像是一年一億六千多萬兩,是我大明此時稅收的四倍啊。”
“斯”
聽到這個數字不隻是朱元璋,就連一旁的朱棣都一同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們說,他們的錢都是哪來的?”
朱元璋疑惑的問到“咱感覺咱大明的國運比起弱宋強多了,可為啥咱們還那麽窮?”
“爹,不一樣,前宋之時,注重手工業,文娛業,工業等等,還鼓勵經商。”朱標說著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我大明,則是以民為本,也就是二弟經商開始才注重商業,地方的商業,工業今年才開始複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是啊,再說了咱們立國才幾年?怎麽跟人比?”朱樉也在一旁讚同的說道。
大明立國不久,國內外戰亂還沒結束,怎麽可能比得上人家有錢。
“咱隻知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一場北伐打空了好不容易富裕了國庫,雖然咱不怎麽管朝政了,咱也知道,不少人對明年再度北伐持有反對意見。”
朱元璋對經濟不算了解,對於朱樉和朱標提出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是不動,就連朱樉大麵積收攏土地,都是朱標安撫解釋了大半個月才安撫好的。
“聽你倆這意思,出海貿易真的能那麽賺錢?”朱元璋帶有疑惑的問道。
朱樉點了點頭說道“前宋的商業可謂是空前繁榮。”
“出海貿易,瓷器,綢緞,字畫等大明特產,出口到海外,直接就是十倍的暴利。”
就連自己的命都是朱樉救的,無論是支持朱樉的決策還是幫自己兒子賺取家產,胡順妃都會傾盡全力。
“感謝順妃姨娘,不過,不能另外五成都給你,商行要絕對控股,所以,荊州的工廠隻能給你三成。”朱樉先是感謝了一下,然後說出了自己的理由。
當然也是為胡順妃考慮,三百萬拿出來,胡順妃的口袋絕對要空了,在宮裏生活又沒了娘家幫助,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
“三成就三成。”說著胡順妃數出一百八十萬兩的銀票,上前交給朱樉。
在商行人員的帶領下,去簽署了合同。
朱棣也買下了北平三成的股份,朱潚和郭慧妃一起拿下了應天和濟南的一部分售賣權,當然也少不了常氏摻和一下。
其他人也零零散散的購買了起來,你一成,我兩成,很快就搶購一空,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下手慢了,或者感覺自己買的少了。
紛紛問自己還有沒有其他項目,弄得朱樉哭笑不得。
“各位,實在抱歉,我自己隻是一個人哪裏來那麽多賺錢的門路。”朱樉兩手一攤表示自己的無辜。
但是看到眾人失落的樣子,朱樉說到“大家不要灰心,未來大明會向倭寇用兵,隻要倭寇一除,我們就可以投資造船,去海外賺取更多的銀錢。”
朱樉說完,眾人都安靜的看向朱元璋,因為立國之初,朱元璋就明令片板不得出海。
“此事日後再議,老二先吃飯吧,咱都餓了。”朱元璋打了個馬虎眼,隨即轉向了吃飯這一塊。
朱樉也讓人上菜,一家人再次其樂融融在秦王府吃了一頓飯。
第二天就要過年了,眾人再次齊聚坤寧宮,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新年,前兩年因為馬皇後不在,然後又因為朱樉兄弟幾個在外征戰,一度沒了年味。
今年馬皇後打開了內庫,讓眾人熱熱鬧鬧的過了一個新年。
到了晚上,照常,朱元璋帶著朱標,朱樉,朱棣在乾清宮守歲。
憋了兩天的朱元璋終於問出了憋在心裏的問題“老二啊,你為何昨天說要建造團隊下海經商的事情?”
對此朱樉早有預料,反問朱元璋“老爺子,你可知道為什麽宋朝在養活了兩個活爹的情況下還那麽富有嗎?”
洪武三年,朱元璋下令罷了太倉黃渡市舶司,年初更是因為倭寇,關閉了浙江明州,福建泉州,廣東廣州三處市舶司。
目的就是為了防備逃到海上的陳友諒和張士誠餘孽,以及倭寇的禍亂,同時也限製了大明和其他諸國的貿易。
朱元璋覺得,隻要禁了海,大明的沿海地區就能太平了。
但是事實確實打了一個響亮的耳光。
劉伯溫奉命檢查新稅情況,反腐反貪,隻是江浙一地,便耽誤了近一年,此時更是因為朝廷無官,停止了繼續南下。
“我哪知道。”朱元璋搖了搖頭,他一直看不起宋朝,稱臣納貢,也使得朱元璋不想去了解這個朝代。
“大哥,要不你解釋一下?”朱樉看向朱標。
朱標笑著點了點朱樉隨即說道“爹,宋朝之所以那麽有錢,就是因為宋朝的海外貿易,不過具體的我就不清楚了,不過誠意侯劉先生更懂一些。”
“來人,把劉伯溫喊來。”朱元璋此時就是個財迷,她不想了解宋朝的羸弱,但是他想知道為啥有錢啊。
“迴來”朱標喊迴來小太監,對朱元璋說到“爹,大過年的,你不妨改天再去問,讓人家好好過個年啊。”
聽到這話,朱元璋也感覺道自己有些冒失了,再說今天也不早了。
朱元璋就是這個樣子,凡事雷厲風行,論對朝政的勤勞程度,曆代皇帝之中,朱元璋數第二沒人能數第一。
“關於宋史,兒臣倒是讀過一些,宋朝的水軍和戰船倒是不差,但是戰力估計也比不上咱們大明。”朱棣說道。
他一直喜歡軍事,所讀的書大部分也是和軍事有關的。
“前宋之富庶,遠超曆朝曆代。”朱樉篤定的說到。
朱元璋明顯有些不信“一個整天割地賠款的玩意,真有你說的那麽有錢?”
朱樉和朱標都點了點頭,朱樉說到“兩宋加起來,四百多年國祚,幾乎一直都在割地賠款,若是沒有足夠的財富支撐,又豈能有那麽長的國祚?”
聽到這話,朱元璋微微地眯起眼睛。
“宋朝一年稅收多少?”朱元璋問道。
朱樉撓了撓頭,努力的迴憶,但是一時半會想不起來。
一旁的朱標笑著說道“爹,我曾經留意過,好像是一年一億六千多萬兩,是我大明此時稅收的四倍啊。”
“斯”
聽到這個數字不隻是朱元璋,就連一旁的朱棣都一同倒吸了一口涼氣。
“你們說,他們的錢都是哪來的?”
朱元璋疑惑的問到“咱感覺咱大明的國運比起弱宋強多了,可為啥咱們還那麽窮?”
“爹,不一樣,前宋之時,注重手工業,文娛業,工業等等,還鼓勵經商。”朱標說著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而我大明,則是以民為本,也就是二弟經商開始才注重商業,地方的商業,工業今年才開始複蘇,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是啊,再說了咱們立國才幾年?怎麽跟人比?”朱樉也在一旁讚同的說道。
大明立國不久,國內外戰亂還沒結束,怎麽可能比得上人家有錢。
“咱隻知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一場北伐打空了好不容易富裕了國庫,雖然咱不怎麽管朝政了,咱也知道,不少人對明年再度北伐持有反對意見。”
朱元璋對經濟不算了解,對於朱樉和朱標提出的一些扶持政策也是不動,就連朱樉大麵積收攏土地,都是朱標安撫解釋了大半個月才安撫好的。
“聽你倆這意思,出海貿易真的能那麽賺錢?”朱元璋帶有疑惑的問道。
朱樉點了點頭說道“前宋的商業可謂是空前繁榮。”
“出海貿易,瓷器,綢緞,字畫等大明特產,出口到海外,直接就是十倍的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