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重判
鎮國秦王,我和大明與國同休 作者:雨澤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四百七十四章 重判
對方竟敢公然自稱主事,照理說以朱樉在戶部的身份地位應當對其有所了解才對。
就在這時,帳篷的門簾突然被猛地掀開,一道身影迅速闖入了朱樉的視野之中。
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張全然陌生的年輕麵龐。
朱樉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是否曾經與這人打過交道,但任憑他如何努力迴憶,腦海裏都找不到關於此人的半點印象和線索。
而眼前的年輕人,在看到朱樉之後同樣瞬間愣住,仿佛石化一般呆立當場。
雖說朱樉並不認得這個年輕人,但反過來,這年輕人卻是知曉朱樉的。
畢竟,這位在官場上‘聲名狼藉’,‘臭名昭著’的朱樉,在整個大明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不僅所有的官員,勳貴們對他耳熟能詳,就連他們的子嗣後代也都無一不識得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更有甚者,一些人還特意找來朱樉的畫像,用以教導自家孩子:倘若在外偶遇朱樉,切記萬萬不可去招惹他!
以至於在朝堂之上,甚至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寧可朝堂噴太子,莫要外麵惹秦王。”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了朱樉在官場上的惡名之盛。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即便不小心激怒了太子朱標,隻要所犯過錯並非重大,朱標通常都會寬宏大量,不予過多計較。
可要是得罪了朱樉,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要麽腦袋搬家,要麽一下朝就得慘遭一頓毒打。
由此可見,眾人對於朱樉的畏懼已然到了何種程度。
盡管朱樉幾乎不參與早朝之事,然而他的那些弟弟們以及隸屬於秦王黨的眾人卻是每日必到朝堂之上。
其中,像朱棣,朱楨這樣的人物,隻要身在京城,定然會被太子朱標拽去一同上朝議政。
不僅如此,還有一大群仰仗著朱樉而獲取爵位與官職的功勳之後,大小官員們,他們也都無一例外地按時上朝。
倘若這些人知曉有人膽敢彈劾朱樉,那麽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輕一些的情況或許隻是在下朝後被人群起攻之暴揍一頓。
嚴重者,則可能會因此丟掉性命,甚至連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更值得一提的是,太子朱標對於自己這位弟弟朱樉實則頗為看重,始終期望能夠委以重任。
隻可惜朱樉實在過於憊懶,根本無心政事,兄弟倆也因此經常吵架,朱樉更是不把這位太子爺放在眼裏。
就在此時,被押送進來愣神的年輕人,突然對朱樉施了一禮隨後說道:“臣,李信,參見秦王殿下。”
李信起初稍稍愣神片刻,隨即便迅速反應過來,對著朱樉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朱樉見狀,眉頭微皺,開口詢問道:“你究竟是哪家的後生晚輩?又是誰將你安插進戶部任職的呢?”
麵對著朱樉這般嚴厲的質問,李信心中惶恐不安,絲毫不敢有半點隱瞞之意。
隻見他低垂著頭顱,依舊保持著拱手作揖的姿勢,誠惶誠恐地迴答道:“迴稟秦王殿下,小臣之父乃李存義,乃是韓國公李善長大人的胞弟……”
話還未及說完,朱樉突然間勃然大怒,猛地站起身來,滿臉怒容地質問道:“難道說是李善長將你安排進戶部的不成?”
聽聞此言,李信瞬間感覺一股寒意從脊梁骨直竄而上,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他心裏很清楚,今日之事恐怕難以輕易了結。
畢竟,麵對的可是威震天下的秦王殿下啊!
那赫赫威名,令他連絲毫撒謊的膽量都沒有。
要知道,由朱樉親自組建的特戰隊所掌控的情報組織,其能力之強絕不遜色於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
也許有些人已然忘卻,朱樉昔日曾擔任過錦衣衛的指揮使一職,其麾下那些如狼似虎般的爪牙更是數不勝數。
此時的李信麵色慘白,嘴唇哆嗦著,結結巴巴地說道:“臣……臣……臣……”
然而,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因為他看到朱樉那張怒容滿麵的臉,心中愈發惶恐不安。隻聽朱樉怒喝道:“對本王不必再以‘臣’自稱了!像你這種靠關係混進來的家夥,根本沒資格在本王麵前稱臣!”
“是,是,是。”李信忙不迭地點頭哈腰,連聲應道。
朱樉見狀,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緊接著再次厲聲喝問:“工程款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別妄想跟本王裝糊塗,說你對此一無所知!”
“若不想遭受皮肉之苦,我勸你最好把實情給本王老老實實交代清楚!”
聽到這話,李信雙腿一軟,整個人如同爛泥一般癱倒在地。
此刻的他麵容毫無血色,猶如死人一般灰暗,心知今日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了。
或許別人不清楚,但李信是清楚的,自己老爹李存義當年因為胡惟庸一案被牽連,朱樉顧忌李善長的麵子才放了他爹一馬,但也因此丟了官職。
現在自己更是,自己老爹李存義花了多少銀子,散盡家財,又托了多少關係才把自己送進戶部。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主事,但戶部可是一個油水很大的衙門,隻要尋找到機會就能狠狠地撈一筆。
當初聽聞要選人前往上海府,承擔閱兵儀式場地建設與工部的對接,李信直接毛遂自薦,準備在這個工程中撈一部分,給自家迴迴血。
但是萬萬沒想到,現在銀子沒撈到,官位肯定是要丟了,至於小命,但願還能留著吧。
沉默片刻之後,李信終於顫抖著聲音開口說道:“是小……小人私自扣押了工部呈遞上來的工程款奏折。”
“原本隻是想著從中大撈一筆,可誰能料到,會……會……”
說到這裏,他已是泣不成聲,悔恨交加。
朱樉接過話說道“沒想到工部尚書是個榆木嘎達,不懂得活絡,居然直接找本王告狀了,對吧?”
話音剛落,李信直接被嚇尿了。
或許最近有些上火,味道很衝,朱樉捂著鼻子指著李信說到“押送迴京,直接交給刑部,重判。”
對方竟敢公然自稱主事,照理說以朱樉在戶部的身份地位應當對其有所了解才對。
就在這時,帳篷的門簾突然被猛地掀開,一道身影迅速闖入了朱樉的視野之中。
首先映入眼簾的,竟是一張全然陌生的年輕麵龐。
朱樉眉頭微皺,心中暗自思忖著自己是否曾經與這人打過交道,但任憑他如何努力迴憶,腦海裏都找不到關於此人的半點印象和線索。
而眼前的年輕人,在看到朱樉之後同樣瞬間愣住,仿佛石化一般呆立當場。
雖說朱樉並不認得這個年輕人,但反過來,這年輕人卻是知曉朱樉的。
畢竟,這位在官場上‘聲名狼藉’,‘臭名昭著’的朱樉,在整個大明可謂是家喻戶曉,無人不知。
不僅所有的官員,勳貴們對他耳熟能詳,就連他們的子嗣後代也都無一不識得這位大名鼎鼎的人物。
更有甚者,一些人還特意找來朱樉的畫像,用以教導自家孩子:倘若在外偶遇朱樉,切記萬萬不可去招惹他!
以至於在朝堂之上,甚至廣泛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寧可朝堂噴太子,莫要外麵惹秦王。”
這句話生動形象地反映出了朱樉在官場上的惡名之盛。
要知道,在朝堂之上即便不小心激怒了太子朱標,隻要所犯過錯並非重大,朱標通常都會寬宏大量,不予過多計較。
可要是得罪了朱樉,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要麽腦袋搬家,要麽一下朝就得慘遭一頓毒打。
由此可見,眾人對於朱樉的畏懼已然到了何種程度。
盡管朱樉幾乎不參與早朝之事,然而他的那些弟弟們以及隸屬於秦王黨的眾人卻是每日必到朝堂之上。
其中,像朱棣,朱楨這樣的人物,隻要身在京城,定然會被太子朱標拽去一同上朝議政。
不僅如此,還有一大群仰仗著朱樉而獲取爵位與官職的功勳之後,大小官員們,他們也都無一例外地按時上朝。
倘若這些人知曉有人膽敢彈劾朱樉,那麽後果必然不堪設想。
輕一些的情況或許隻是在下朝後被人群起攻之暴揍一頓。
嚴重者,則可能會因此丟掉性命,甚至連說聲再見的機會都沒有。
更值得一提的是,太子朱標對於自己這位弟弟朱樉實則頗為看重,始終期望能夠委以重任。
隻可惜朱樉實在過於憊懶,根本無心政事,兄弟倆也因此經常吵架,朱樉更是不把這位太子爺放在眼裏。
就在此時,被押送進來愣神的年輕人,突然對朱樉施了一禮隨後說道:“臣,李信,參見秦王殿下。”
李信起初稍稍愣神片刻,隨即便迅速反應過來,對著朱樉拱手作揖以示敬意。
朱樉見狀,眉頭微皺,開口詢問道:“你究竟是哪家的後生晚輩?又是誰將你安插進戶部任職的呢?”
麵對著朱樉這般嚴厲的質問,李信心中惶恐不安,絲毫不敢有半點隱瞞之意。
隻見他低垂著頭顱,依舊保持著拱手作揖的姿勢,誠惶誠恐地迴答道:“迴稟秦王殿下,小臣之父乃李存義,乃是韓國公李善長大人的胞弟……”
話還未及說完,朱樉突然間勃然大怒,猛地站起身來,滿臉怒容地質問道:“難道說是李善長將你安排進戶部的不成?”
聽聞此言,李信瞬間感覺一股寒意從脊梁骨直竄而上,額頭冷汗涔涔而下,他心裏很清楚,今日之事恐怕難以輕易了結。
畢竟,麵對的可是威震天下的秦王殿下啊!
那赫赫威名,令他連絲毫撒謊的膽量都沒有。
要知道,由朱樉親自組建的特戰隊所掌控的情報組織,其能力之強絕不遜色於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
也許有些人已然忘卻,朱樉昔日曾擔任過錦衣衛的指揮使一職,其麾下那些如狼似虎般的爪牙更是數不勝數。
此時的李信麵色慘白,嘴唇哆嗦著,結結巴巴地說道:“臣……臣……臣……”
然而,話到嘴邊卻又咽了迴去,因為他看到朱樉那張怒容滿麵的臉,心中愈發惶恐不安。隻聽朱樉怒喝道:“對本王不必再以‘臣’自稱了!像你這種靠關係混進來的家夥,根本沒資格在本王麵前稱臣!”
“是,是,是。”李信忙不迭地點頭哈腰,連聲應道。
朱樉見狀,眼中閃過一絲不屑,緊接著再次厲聲喝問:“工程款究竟是怎麽一迴事?別妄想跟本王裝糊塗,說你對此一無所知!”
“若不想遭受皮肉之苦,我勸你最好把實情給本王老老實實交代清楚!”
聽到這話,李信雙腿一軟,整個人如同爛泥一般癱倒在地。
此刻的他麵容毫無血色,猶如死人一般灰暗,心知今日無論如何也是逃不掉了。
或許別人不清楚,但李信是清楚的,自己老爹李存義當年因為胡惟庸一案被牽連,朱樉顧忌李善長的麵子才放了他爹一馬,但也因此丟了官職。
現在自己更是,自己老爹李存義花了多少銀子,散盡家財,又托了多少關係才把自己送進戶部。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主事,但戶部可是一個油水很大的衙門,隻要尋找到機會就能狠狠地撈一筆。
當初聽聞要選人前往上海府,承擔閱兵儀式場地建設與工部的對接,李信直接毛遂自薦,準備在這個工程中撈一部分,給自家迴迴血。
但是萬萬沒想到,現在銀子沒撈到,官位肯定是要丟了,至於小命,但願還能留著吧。
沉默片刻之後,李信終於顫抖著聲音開口說道:“是小……小人私自扣押了工部呈遞上來的工程款奏折。”
“原本隻是想著從中大撈一筆,可誰能料到,會……會……”
說到這裏,他已是泣不成聲,悔恨交加。
朱樉接過話說道“沒想到工部尚書是個榆木嘎達,不懂得活絡,居然直接找本王告狀了,對吧?”
話音剛落,李信直接被嚇尿了。
或許最近有些上火,味道很衝,朱樉捂著鼻子指著李信說到“押送迴京,直接交給刑部,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