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小心禦史台!
我是反賊,娶個公主很合理吧? 作者:水裏撈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宣目光也是一滯,聽此一說,趕忙問道:“嶽丈大人指的是?”
他有些明知故問的嫌疑,不用柳風陽提醒,他其實已經知道在接下來的婚宴上會有不速之客出現。
但他並不好表現得太過明白,畢竟...彥祖哥是相對不了解朝中形勢的。
柳風陽輕笑兩聲,一擺衣袖道:“哼,李宣雷厲風行,一入京都,就帶人上門抄了葉家,致使葉家滿門入門,葉平之被陛下軟禁宮中。明麵上陛下雖還未對葉家定罪,但明眼人都知道,陛下是在等一個機會,謀求達成兩個目的!”
“第一,他在等李宣找出葉家涉案的實證,迫使某些人主動跳出來送死,將葉黨連根拔起。葉平之倒台,必定會牽涉很多人。而那些人為求自保,除了斬殺葉平之滅口之外,就隻有盡力保他一命。”
“在那些人沒有主動現身之前,陛下還不會貿然行動。第二,陛下想伺機找出前朝金銀的下落!在太子被困的那處黑礦場中,搜出了三百萬兩前朝金銀。李宣聲稱綁架太子的兇手,就是葉家指使。”
“而他為了保住太子性命,已用前朝金銀與葉家做了交換。換言之,現在前朝金銀就在葉家手中。且先不管個中實情如何,這二人之間都必有一個在說謊。要麽葉家真的拿到了金銀,要麽就是李宣為了鏟除異己,栽贓嫁禍葉家。”
“不過站在陛下的角度,他無需理會誰說了謊,他隻要錢而已!誰能給他錢,他便會對誰網開一麵。葉平之想活,就得設法上繳銀兩。李宣想盡快收拾葉平之,就得盡快搜出金銀的下落。他這是在平衡雙方,坐觀虎鬥!”
“陛下不急,但有些人會急躁!他們對付不了陛下,也暫時救不了葉平之,就隻能將矛頭指向李宣。而你與李宣有仇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必定會利用你對付李宣。”
這些問題,李宣早有所料。
他故意弄出彥祖哥這個身份,再營造出與魏王對立的人設,就是為了吸引那些人拉攏彥祖哥,再逐一甄別,一網打盡。
此時聽了柳風陽的話,卻佯裝震驚道:“嶽丈大人是說...葉家幕後的人有可能會出現在我與阿狸的婚宴上?他們想利用我作為對付李宣的棋子?”
柳風陽點頭,“是的。原則上說,你要對付李宣,多幾個人幫忙是好事。但切記,莫要被人當成了工具擺弄。李宣不是什麽好東西,那些人就更加不是。”
“行了,這些問題不用本官多說,你也自當有分寸。屆時,我亦會從中幫你斡旋。切記,小心禦史台府的人...”
他忽然來了這麽一句,隨後轉向薛四祥,接道:“四祥,你帶彥祖出去見見諸位師兄弟,混個眼熟,日後好照應。”
李宣應是,與薛四祥先後走出門外。
來到二樓的大廳中。
薛四祥帶著他一一與到場的數十柳家門生認識,雖已在樓下有過照麵,但古人講究一個正式。
李宣將這些人各自記在心中,柳家暗中勢力極為龐大,且尤為團結,卻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對虎威軍沒有敵意,仍需警惕。
在介紹到其中一個人,李宣驀然警覺,不禁稍加留意起來。
等到自由交流的間隙,他將此人叫到一邊,謙謙有禮道:“彥祖見過範參軍,不知是否有空私下聊兩句?”
此人就正是平遠縣守軍參將,範錕。
平遠縣,乃京都幾大衛城之一,常駐兵員五萬。
設主將一人,參軍四人。
範錕也算是當地的守軍主官,意外的是...私底下竟是柳家的人。
範錕虎背熊腰,虯髯大漢之姿,表象看起來不像是沙場中人,倒有幾分江湖俠客範兒。
他跟隨李宣來到廳中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開口笑道:“阿狸叫我一聲師哥,你們既已將大婚,那就跟她一樣,喊我一聲師哥吧。有何事,直管說來!範師哥能幫的,絕無二話。”
他灑脫利落的樣子,儼然是個直爽人物。
李宣見此,也不作委婉,直言道:“那就先謝過範師哥了。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彥祖聽說...不久前***在平遠城外遇刺,而範師哥又在當地為官,不知是否知道一些消息?”
“刺客身份確認了嗎?是何人所為?彥祖畢竟是公主府幕僚,情況允許之下,倒也應該為殿下分憂,找出行刺的主謀。”
範錕先是微微皺眉,而後便豁然開朗:“是為了這事兒?”
李宣點頭。
“這事...倒是查出了些許眉目,但一時半會兒定不了誰的責任。”
“何解?”
“在被擊斃的刺客當中,有幾人證實是內務府的暗樁,間接證明此事與葉平之不無關係。但這並不能成為指證葉家的直接證據,隻因那幾個內務府暗樁...也有可能是被外人收買。最重要的是,陛下已經壓下此事。”
“那其他人呢?”
“其他殺手或是前朝餘孽,或是各路逃犯,身份不一,很難查清具體來路,並延伸到幕後主謀。你若想替***殿下查清此事,並不容易。不過倒也不是無路可查,你可以從葉平之和禦史台身上入手。”
範錕說著,忽而頓了頓,又補了一句:“對了,還有一人,那便是前朝太子趙亦凡。這三人都與此事脫不了幹係!”
“禦史台?”
李宣驀然警覺,神情變得嚴肅。
在迴京之後,他就已經讓王二棒暗查過此事,早就得知殺手之中有內務府的人。
但經過合理性分析,卻又暫時性撇清了葉平之和趙亦凡的嫌疑。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葉家幕後之人,也就是當年主導屠殺虎威軍的真正主謀。
李仕泯死後,經過這些年的蟄伏,葉平之早已不甘心屈居於那人之下,早有反客為主的想法。
暗中已在籌謀奪取相位,脫離那人的鉗製。
這才有了當初在蘇縣之時,葉浪口中透露出來的“曲線奪位”之計。
而葉家幕後之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葉家既然已有異心,站在對方的角度,那自然就不可再留。
平遠城外刺殺趙紫薇,乃是一石三鳥的策略。
趙紫薇若死在城外,綁架太子的虎威軍與當時就在現場不遠的李宣,就成了首要嫌疑人。
皇帝震怒之下,便讓首先拿李宣開刀。
殺手中有內務府暗衛與前朝餘孽,同時又讓葉平之和趙亦凡牽涉其中。
朝廷要為趙紫薇複仇,必然會將三者全部剿滅。
無形中,卻是為那人除去了異己。
葉平之想脫離那人的鉗製,暗中籌謀奪取相位,實際已與那人形成對立。
趙亦凡返迴西楚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為了複國,也與那人有實質性的利益衝突。
李宣自己就更不必說,他打著為虎威軍平反,為父複仇的旗號而來,找的就是那人。
那人又豈會放過他?
而若能成功殺死趙紫薇,可借皇帝之手除去三人。
不能,也可使三人惹上嫌疑,對於幕後之人來說,百利無害。
此人當年聯合葉蘇兩家,除掉虎威軍,背後意圖...不外乎也是為了皇位。
卻不知既已得手,為何這些年卻一直隱忍不動。
這些脈絡,不必範錕多說,李宣早就料到了大概。
真正令他驚訝的點是,範錕和柳風陽一樣,都有意識地提到了禦史台。
可禦史台是如何牽涉其中的?
見到李宣驚訝的模樣,範錕眼神一動,微妙道:“姑爺是在詫異我為何會提到台府?”
李宣沒有否認,直接點頭。
範錕微笑:“很簡單!葉家被抄,葉平之被軟禁宮中,朝中敢開口為他求情的人並不多。不巧,禦史台府卻是其中之一。台府五大主官居然出乎意料地齊聲為葉平之求情,這是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事兒。”
“若說他們沒有絲毫貓膩,那便是假的。要知道的一點是,台府...本該痛恨葉家和葉平之才對,為何會為他站出來?”
李宣聽此,瞬間恍然大悟的樣子,似乎也意識到了台府的詭異之處。
他有些明知故問的嫌疑,不用柳風陽提醒,他其實已經知道在接下來的婚宴上會有不速之客出現。
但他並不好表現得太過明白,畢竟...彥祖哥是相對不了解朝中形勢的。
柳風陽輕笑兩聲,一擺衣袖道:“哼,李宣雷厲風行,一入京都,就帶人上門抄了葉家,致使葉家滿門入門,葉平之被陛下軟禁宮中。明麵上陛下雖還未對葉家定罪,但明眼人都知道,陛下是在等一個機會,謀求達成兩個目的!”
“第一,他在等李宣找出葉家涉案的實證,迫使某些人主動跳出來送死,將葉黨連根拔起。葉平之倒台,必定會牽涉很多人。而那些人為求自保,除了斬殺葉平之滅口之外,就隻有盡力保他一命。”
“在那些人沒有主動現身之前,陛下還不會貿然行動。第二,陛下想伺機找出前朝金銀的下落!在太子被困的那處黑礦場中,搜出了三百萬兩前朝金銀。李宣聲稱綁架太子的兇手,就是葉家指使。”
“而他為了保住太子性命,已用前朝金銀與葉家做了交換。換言之,現在前朝金銀就在葉家手中。且先不管個中實情如何,這二人之間都必有一個在說謊。要麽葉家真的拿到了金銀,要麽就是李宣為了鏟除異己,栽贓嫁禍葉家。”
“不過站在陛下的角度,他無需理會誰說了謊,他隻要錢而已!誰能給他錢,他便會對誰網開一麵。葉平之想活,就得設法上繳銀兩。李宣想盡快收拾葉平之,就得盡快搜出金銀的下落。他這是在平衡雙方,坐觀虎鬥!”
“陛下不急,但有些人會急躁!他們對付不了陛下,也暫時救不了葉平之,就隻能將矛頭指向李宣。而你與李宣有仇怨,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他們必定會利用你對付李宣。”
這些問題,李宣早有所料。
他故意弄出彥祖哥這個身份,再營造出與魏王對立的人設,就是為了吸引那些人拉攏彥祖哥,再逐一甄別,一網打盡。
此時聽了柳風陽的話,卻佯裝震驚道:“嶽丈大人是說...葉家幕後的人有可能會出現在我與阿狸的婚宴上?他們想利用我作為對付李宣的棋子?”
柳風陽點頭,“是的。原則上說,你要對付李宣,多幾個人幫忙是好事。但切記,莫要被人當成了工具擺弄。李宣不是什麽好東西,那些人就更加不是。”
“行了,這些問題不用本官多說,你也自當有分寸。屆時,我亦會從中幫你斡旋。切記,小心禦史台府的人...”
他忽然來了這麽一句,隨後轉向薛四祥,接道:“四祥,你帶彥祖出去見見諸位師兄弟,混個眼熟,日後好照應。”
李宣應是,與薛四祥先後走出門外。
來到二樓的大廳中。
薛四祥帶著他一一與到場的數十柳家門生認識,雖已在樓下有過照麵,但古人講究一個正式。
李宣將這些人各自記在心中,柳家暗中勢力極為龐大,且尤為團結,卻不能保證每一個人都對虎威軍沒有敵意,仍需警惕。
在介紹到其中一個人,李宣驀然警覺,不禁稍加留意起來。
等到自由交流的間隙,他將此人叫到一邊,謙謙有禮道:“彥祖見過範參軍,不知是否有空私下聊兩句?”
此人就正是平遠縣守軍參將,範錕。
平遠縣,乃京都幾大衛城之一,常駐兵員五萬。
設主將一人,參軍四人。
範錕也算是當地的守軍主官,意外的是...私底下竟是柳家的人。
範錕虎背熊腰,虯髯大漢之姿,表象看起來不像是沙場中人,倒有幾分江湖俠客範兒。
他跟隨李宣來到廳中一個相對安靜的角落,開口笑道:“阿狸叫我一聲師哥,你們既已將大婚,那就跟她一樣,喊我一聲師哥吧。有何事,直管說來!範師哥能幫的,絕無二話。”
他灑脫利落的樣子,儼然是個直爽人物。
李宣見此,也不作委婉,直言道:“那就先謝過範師哥了。其實也沒什麽大事,彥祖聽說...不久前***在平遠城外遇刺,而範師哥又在當地為官,不知是否知道一些消息?”
“刺客身份確認了嗎?是何人所為?彥祖畢竟是公主府幕僚,情況允許之下,倒也應該為殿下分憂,找出行刺的主謀。”
範錕先是微微皺眉,而後便豁然開朗:“是為了這事兒?”
李宣點頭。
“這事...倒是查出了些許眉目,但一時半會兒定不了誰的責任。”
“何解?”
“在被擊斃的刺客當中,有幾人證實是內務府的暗樁,間接證明此事與葉平之不無關係。但這並不能成為指證葉家的直接證據,隻因那幾個內務府暗樁...也有可能是被外人收買。最重要的是,陛下已經壓下此事。”
“那其他人呢?”
“其他殺手或是前朝餘孽,或是各路逃犯,身份不一,很難查清具體來路,並延伸到幕後主謀。你若想替***殿下查清此事,並不容易。不過倒也不是無路可查,你可以從葉平之和禦史台身上入手。”
範錕說著,忽而頓了頓,又補了一句:“對了,還有一人,那便是前朝太子趙亦凡。這三人都與此事脫不了幹係!”
“禦史台?”
李宣驀然警覺,神情變得嚴肅。
在迴京之後,他就已經讓王二棒暗查過此事,早就得知殺手之中有內務府的人。
但經過合理性分析,卻又暫時性撇清了葉平之和趙亦凡的嫌疑。
最大的可能性,便是葉家幕後之人,也就是當年主導屠殺虎威軍的真正主謀。
李仕泯死後,經過這些年的蟄伏,葉平之早已不甘心屈居於那人之下,早有反客為主的想法。
暗中已在籌謀奪取相位,脫離那人的鉗製。
這才有了當初在蘇縣之時,葉浪口中透露出來的“曲線奪位”之計。
而葉家幕後之人自然不會坐以待斃,葉家既然已有異心,站在對方的角度,那自然就不可再留。
平遠城外刺殺趙紫薇,乃是一石三鳥的策略。
趙紫薇若死在城外,綁架太子的虎威軍與當時就在現場不遠的李宣,就成了首要嫌疑人。
皇帝震怒之下,便讓首先拿李宣開刀。
殺手中有內務府暗衛與前朝餘孽,同時又讓葉平之和趙亦凡牽涉其中。
朝廷要為趙紫薇複仇,必然會將三者全部剿滅。
無形中,卻是為那人除去了異己。
葉平之想脫離那人的鉗製,暗中籌謀奪取相位,實際已與那人形成對立。
趙亦凡返迴西楚的目的昭然若揭,就是為了複國,也與那人有實質性的利益衝突。
李宣自己就更不必說,他打著為虎威軍平反,為父複仇的旗號而來,找的就是那人。
那人又豈會放過他?
而若能成功殺死趙紫薇,可借皇帝之手除去三人。
不能,也可使三人惹上嫌疑,對於幕後之人來說,百利無害。
此人當年聯合葉蘇兩家,除掉虎威軍,背後意圖...不外乎也是為了皇位。
卻不知既已得手,為何這些年卻一直隱忍不動。
這些脈絡,不必範錕多說,李宣早就料到了大概。
真正令他驚訝的點是,範錕和柳風陽一樣,都有意識地提到了禦史台。
可禦史台是如何牽涉其中的?
見到李宣驚訝的模樣,範錕眼神一動,微妙道:“姑爺是在詫異我為何會提到台府?”
李宣沒有否認,直接點頭。
範錕微笑:“很簡單!葉家被抄,葉平之被軟禁宮中,朝中敢開口為他求情的人並不多。不巧,禦史台府卻是其中之一。台府五大主官居然出乎意料地齊聲為葉平之求情,這是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事兒。”
“若說他們沒有絲毫貓膩,那便是假的。要知道的一點是,台府...本該痛恨葉家和葉平之才對,為何會為他站出來?”
李宣聽此,瞬間恍然大悟的樣子,似乎也意識到了台府的詭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