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登天之路,化龍之門
三國:開局繼承三十萬青州兵! 作者:東漢末年分三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
鄴城,太平府。
樓閣中,張靖和程昱兩人相對而坐,前者輕抿了一口茶湯,微微皺了皺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對麵的程昱神色專注,看著手中文書。
此文書由張靖所寫。
其中詳細闡述了一種全新的官吏選拔製度,也就是科舉製。
在太平府治下。
孝廉製肯定是行不長久的,科舉製早晚會被張靖拿出來。
而眼下的時機也算合適。
是以,張靖將科舉製拿給程昱,讓其先進行試用,繼而逐一完善。
實際上,通過考試來衡量人才、選拔官員的方法,在這個時代也不算罕見。
然,問題在於。
以往能夠參加這類考試的人,都有著一道門檻,他們想要獲取考試的門票,得先拿到察舉的資格,這也導致普通學子,根本就無緣參與。
如此一來。
真正有才華,卻出身平凡的讀書人,便失去了一展抱負的機會。
而張靖的軍師程昱。
便是昔日選拔官吏製度的受害者。
“主公高瞻遠矚,屬下深感敬佩!”
程昱看完文書,眼中眼中滿是驚喜與欽佩之色,向著張靖施了一禮,鄭重道:“依屬下觀之,此新製,無異於開啟萬民登天之路,打開百姓化龍之門,其中益處,遠勝孝廉製百倍!”
“太平府奉行此製,必可奠萬世之基!”
在程昱看來。
太平府也的確有必要,更改量才用人的方式,而科舉製就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甚至在他看完科舉製以後,也不由感到驚為天人,因為此中的影響太過深遠,甚至他心中隱隱覺得,科舉製的出現,或將是一種必然。
而主公長遠的目光。
也屬實讓他感到驚歎。
如今主公將科舉製交給他,而他又負責太平府的官吏任用,這場選吏製的革新,也將由他親自操刀。
想到這裏。
程昱的心中,便充滿了無限動力。
“哈哈!”
見程昱認同科舉製,張靖笑道:“仲德口中的萬事之基,我倒是不敢有此妄念!”
“不過!”
“太平府即將使用科舉製,卻是勢在必行,對於此製,我對仲德隻有一個要求!”
“公平!”
說到這裏,張靖看向程昱,麵容正色道:“公平乃科舉製之底線,誰也不能、不許、不準,逾越此線,違者以叛逆論處!”
科舉製,是尋常百姓,唯一實現階層躍遷的途徑。
要是科舉製都做不到公平與公正。
那麽官吏的選拔,又將迴到察舉製。
亡國必將不遠。
差的,隻是一個黃巢,或一個落榜生。
張靖不願看到黃巢和落榜生的出現,那麽在這一方麵,就必須使用重典,誰要是嫌命長,就可以拿全家來試試。
“屬下領命!”
程昱聞言神色鄭重,恭敬作揖應是,對於主公口中問罪,他沒有任何意見,甚至深表讚同。
畢竟尋常百姓之家。
能出一個學子參加科舉,那已經是千難萬難,這要在整個差別對待,程昱覺得以叛逆論處,那是一點都不過分。
“仲德!”
張靖行至主位,取出一冊書籍,旋即將其拿給程昱,出言道:“此書極為不錯,可將其給到禮部,往後治下學校學子入學,當先習此書!”
“貴粟論!?”
程昱雙手接過書籍,眼中帶著鄭重與疑惑,因為他對此書比較陌生。
“是論貴粟疏!”
張靖見狀,緩聲解釋道:“乃前漢的晁錯,晁大家,呈於漢孝文皇帝的奏疏,此前執法者從康成公處取泛勝之十八篇時,後者便將此書一道讓人送了過來!”
論貴粟疏,又被稱為西漢鴻文。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它的影響,堪比思想與文化的革新。
隻不過,論貴粟疏雖好,在文景之世還能勉力施行,但到了東漢,就徹底失去了施行的土壤。
再加上當初的晁錯。
為景帝削藩搖旗呐喊。
導致藩王聯合‘清君側’,最終被景帝下令腰斬,以平息藩王之怒。
自此,《論貴粟疏》便淪為雜書。
其主旨在於重視農耕,也正因如此,鄭玄在得見張靖需要泛勝之十八篇時,才將論貴粟疏一並送來。
張靖通覽全文後,
對晁錯的才能,亦不禁感到欽佩。
在起初之際,張靖本想將此書留在學宮,以供將來有入仕機會的學子研讀。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
他覺得應該坦然一些,直接將其下發放至學校,供治下所有學子研讀。
在張靖眼中,所謂四書五經,皆不及《論貴粟疏》來得實用,因為此書中的內容,不但是太平府官吏的必修課,更是與治下萬民息息相關。
“屬下明白了!”
程昱聞言緩緩點頭,麵上也浮現一抹正色,心中暗道自己下去之後,也得好好一觀此書。
兩日之後。
李儒臧霸兩人初至鄴城,由冀州主官顏敫攜官吏出城相迎。
太平府,大堂之內。
“文優!”
張靖看向李儒,出言道:“你我雖是初次見麵,卻也是神交已久,徐州之行,你居功至偉,今禮部初設,任重而道遠,往後還需你多費心才是!”
“主公放心!”
李儒聞言神色鄭重,恭敬作揖道:“屬下必竭盡全力,不負主公重任!”
禮部的司職。
早在他於徐州之際,便已經熟知詳細,其主官一職,不論是責任還是權柄,都大的可怕。
而他還身兼軍情司參軍一職。
可說他的這趟徐州之行,前後不過一年光景,再迴到太平府,便做到了一步登天。
“嗯!”
張靖微微頷首,繼續道:“仲德,王度,如今文優迴歸中樞,你二人當全力配合文優,盡快將禮部構建完成,使禮部正常運作!”
禮部的搭建。
起碼得花半年時間,畢竟如今的太平府,像學校、學府、學宮什麽的,都還隻是空中樓閣,概念是提出來了,還沒有開始建設。
而教化之責。
還隻是禮部的諸責之一。
“吾等領命!”
“謝主公!”
程昱、王度、李儒三人先後行禮。
“宣高!”
張靖這才看向臧霸,麵上帶著熟絡之色,開口道:“你我本就是自家弟兄,來到此地就不要拘束!”
“走,隨我一道前往大營!”
說著,張靖已行至臧霸身前,拉著後者的胳膊,朝外而行道:“往後大營的八萬弟兄,可都得由你來照料!”
鄴城,太平府。
樓閣中,張靖和程昱兩人相對而坐,前者輕抿了一口茶湯,微微皺了皺眉,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對麵的程昱神色專注,看著手中文書。
此文書由張靖所寫。
其中詳細闡述了一種全新的官吏選拔製度,也就是科舉製。
在太平府治下。
孝廉製肯定是行不長久的,科舉製早晚會被張靖拿出來。
而眼下的時機也算合適。
是以,張靖將科舉製拿給程昱,讓其先進行試用,繼而逐一完善。
實際上,通過考試來衡量人才、選拔官員的方法,在這個時代也不算罕見。
然,問題在於。
以往能夠參加這類考試的人,都有著一道門檻,他們想要獲取考試的門票,得先拿到察舉的資格,這也導致普通學子,根本就無緣參與。
如此一來。
真正有才華,卻出身平凡的讀書人,便失去了一展抱負的機會。
而張靖的軍師程昱。
便是昔日選拔官吏製度的受害者。
“主公高瞻遠矚,屬下深感敬佩!”
程昱看完文書,眼中眼中滿是驚喜與欽佩之色,向著張靖施了一禮,鄭重道:“依屬下觀之,此新製,無異於開啟萬民登天之路,打開百姓化龍之門,其中益處,遠勝孝廉製百倍!”
“太平府奉行此製,必可奠萬世之基!”
在程昱看來。
太平府也的確有必要,更改量才用人的方式,而科舉製就非常符合他的心意。
甚至在他看完科舉製以後,也不由感到驚為天人,因為此中的影響太過深遠,甚至他心中隱隱覺得,科舉製的出現,或將是一種必然。
而主公長遠的目光。
也屬實讓他感到驚歎。
如今主公將科舉製交給他,而他又負責太平府的官吏任用,這場選吏製的革新,也將由他親自操刀。
想到這裏。
程昱的心中,便充滿了無限動力。
“哈哈!”
見程昱認同科舉製,張靖笑道:“仲德口中的萬事之基,我倒是不敢有此妄念!”
“不過!”
“太平府即將使用科舉製,卻是勢在必行,對於此製,我對仲德隻有一個要求!”
“公平!”
說到這裏,張靖看向程昱,麵容正色道:“公平乃科舉製之底線,誰也不能、不許、不準,逾越此線,違者以叛逆論處!”
科舉製,是尋常百姓,唯一實現階層躍遷的途徑。
要是科舉製都做不到公平與公正。
那麽官吏的選拔,又將迴到察舉製。
亡國必將不遠。
差的,隻是一個黃巢,或一個落榜生。
張靖不願看到黃巢和落榜生的出現,那麽在這一方麵,就必須使用重典,誰要是嫌命長,就可以拿全家來試試。
“屬下領命!”
程昱聞言神色鄭重,恭敬作揖應是,對於主公口中問罪,他沒有任何意見,甚至深表讚同。
畢竟尋常百姓之家。
能出一個學子參加科舉,那已經是千難萬難,這要在整個差別對待,程昱覺得以叛逆論處,那是一點都不過分。
“仲德!”
張靖行至主位,取出一冊書籍,旋即將其拿給程昱,出言道:“此書極為不錯,可將其給到禮部,往後治下學校學子入學,當先習此書!”
“貴粟論!?”
程昱雙手接過書籍,眼中帶著鄭重與疑惑,因為他對此書比較陌生。
“是論貴粟疏!”
張靖見狀,緩聲解釋道:“乃前漢的晁錯,晁大家,呈於漢孝文皇帝的奏疏,此前執法者從康成公處取泛勝之十八篇時,後者便將此書一道讓人送了過來!”
論貴粟疏,又被稱為西漢鴻文。
這樣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它的影響,堪比思想與文化的革新。
隻不過,論貴粟疏雖好,在文景之世還能勉力施行,但到了東漢,就徹底失去了施行的土壤。
再加上當初的晁錯。
為景帝削藩搖旗呐喊。
導致藩王聯合‘清君側’,最終被景帝下令腰斬,以平息藩王之怒。
自此,《論貴粟疏》便淪為雜書。
其主旨在於重視農耕,也正因如此,鄭玄在得見張靖需要泛勝之十八篇時,才將論貴粟疏一並送來。
張靖通覽全文後,
對晁錯的才能,亦不禁感到欽佩。
在起初之際,張靖本想將此書留在學宮,以供將來有入仕機會的學子研讀。
後來經過深思熟慮。
他覺得應該坦然一些,直接將其下發放至學校,供治下所有學子研讀。
在張靖眼中,所謂四書五經,皆不及《論貴粟疏》來得實用,因為此書中的內容,不但是太平府官吏的必修課,更是與治下萬民息息相關。
“屬下明白了!”
程昱聞言緩緩點頭,麵上也浮現一抹正色,心中暗道自己下去之後,也得好好一觀此書。
兩日之後。
李儒臧霸兩人初至鄴城,由冀州主官顏敫攜官吏出城相迎。
太平府,大堂之內。
“文優!”
張靖看向李儒,出言道:“你我雖是初次見麵,卻也是神交已久,徐州之行,你居功至偉,今禮部初設,任重而道遠,往後還需你多費心才是!”
“主公放心!”
李儒聞言神色鄭重,恭敬作揖道:“屬下必竭盡全力,不負主公重任!”
禮部的司職。
早在他於徐州之際,便已經熟知詳細,其主官一職,不論是責任還是權柄,都大的可怕。
而他還身兼軍情司參軍一職。
可說他的這趟徐州之行,前後不過一年光景,再迴到太平府,便做到了一步登天。
“嗯!”
張靖微微頷首,繼續道:“仲德,王度,如今文優迴歸中樞,你二人當全力配合文優,盡快將禮部構建完成,使禮部正常運作!”
禮部的搭建。
起碼得花半年時間,畢竟如今的太平府,像學校、學府、學宮什麽的,都還隻是空中樓閣,概念是提出來了,還沒有開始建設。
而教化之責。
還隻是禮部的諸責之一。
“吾等領命!”
“謝主公!”
程昱、王度、李儒三人先後行禮。
“宣高!”
張靖這才看向臧霸,麵上帶著熟絡之色,開口道:“你我本就是自家弟兄,來到此地就不要拘束!”
“走,隨我一道前往大營!”
說著,張靖已行至臧霸身前,拉著後者的胳膊,朝外而行道:“往後大營的八萬弟兄,可都得由你來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