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征完縣城,朝村子出發
帶下堂娘吃大肉,渣爹一家急眼了 作者:廿四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且這些人不僅僅是一隊,還分成好幾隊,配了刀,配了劍,來勢洶洶,每個人臉上都像是寫著不好惹幾個字。
他們準備好了推車,馬車,幾乎把街道都堵塞,就是用來裝糧。
“快走快走,快迴家裏,聽說北方打仗,朝廷國庫虧空維持不起戰事開銷,就向民間征發銀糧,各大茶酒樓商鋪,還有各家各戶都要交出一半的銀糧。”
“這是苛捐雜稅啊,這不是要人命嗎?”
“就算苛捐雜稅都沒有這麽重,這和搶劫有什麽區別?分明是在把我們這些老百姓往死路上逼。”
“咱們快去把銀子和糧食藏起來,千萬不能便宜了這些人。”
這消息在傳開,大街上越來越亂,每個人都往自家裏跑。
喬鐮兒心想,現在就算買鋪子,怕是也沒人敢接這銀子啊。
鋪子是搬不走的,可銀子卻可以隨便被搶走。
等到這些人搜刮完這一座城,她就可以下手了。
“你家生意這樣好,全部家當就隻有一百兩銀子,誰會相信?
嚴厲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有人狠狠往地上砸了一鞭子。
“官爺,小民哪裏敢騙您呢,您看小民的酒樓雖然大,可正是因為大,維持起來艱難,能有這點賺頭就已經不錯了,要是官爺您晚來一步,這一百兩全買了食材,怕是一兩都交不上來。”
喬鐮兒轉頭看去,原來是輪到蔡老板這裏了。
蔡老板捧上了賬本:“一切開支,都在這賬本上,完全做不得假,官爺,借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蒙您啊。”
當頭的,身著黑衣繡金線飛鷹服,他冷沉著臉,接過賬本,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看得很仔細,的確挑不出啥毛病。
這賬本也不像是新做的賬本,看起來很有一些年份。
這一家酒樓,據說是詠關縣最大的三家之一,還以為可以占到不少便宜。
監頭有些煩躁地皺了一下眉頭:“除了五十兩之外,我們的腳程費,夥食費,一應衣食住行,都要算上來,交個七十兩吧。”
“啊。”蔡老板一副很不情願,很肉痛的樣子。
“怎麽,你很有意見。”
“沒意見,絕對沒意見。”蔡老板把七十兩銀子捧上。
這些人收了銀子,一揮手趕往下一家了。
而對麵那家酒樓,被迫收走了一千七百兩,老板跌坐在地上,欲哭無淚,久久迴不過神來。
這一關算是過了,蔡老板鬆了一口氣,嘴角邊流露出一抹得逞的笑容。
看到了喬鐮兒,蔡老板趕緊朝她招手。
喬鐮兒把馬車卸在馬棚裏,進了酒樓。
就看到蔡老板的身體幾乎是呈九十度折角,對她好好鞠了一個躬。
“喬姑娘,多謝你救了我,救了我的酒樓。”
喬鐮兒哭笑不得:“蔡老板,你這麽大個人,就是在折我的壽啊。”
蔡老板歎了一口氣:“這是你該受的,說是大恩大德也不為過,我全家上下五六十口人,就指望著這個酒樓吃飯呢,要是他們像對麵樓一樣收走那麽多銀子,一大家子還不知道要怎麽活下去。”
“喬姑娘,以後你到我這裏吃飯,都給你免單。”
蔡老板拍著胸口保證。
又讓人把點心茶水端上來,喬鐮兒看到,這些茶點比以往高出了幾個檔次。
說起來,口感很是細膩。
“過兩三天,這些人應該到你們村子去了,喬姑娘,你準備得怎麽樣。”
“也差不多了,今天打算在這裏等著,等到這些人征收好了銀糧,我還要再盤一個鋪子。”
蔡老板想了想:“以他們的速度,一天征完一個城不是問題,他們是從城北下來的,午後就到這裏了,又加派了幾支人手,傍晚也就差不多了。”
“你來得趕巧,又有兩個鋪子要賣,一個就在我的酒樓對麵。”蔡老板給喬鐮兒指了一下:“比你前麵看的鋪子還要大,至少值個三百兩。”
“原來是賣首飾的,老板家裏惹上了官司,要賠一大筆錢,就把店裏那些首飾以低於行情的價格賣給了其他首飾店,還要把整個鋪子賣出去。”
“這個位置租出去,起碼能租二十五兩一個月。”
“前兩天掛上的出售招幌,已經有好些人去找老板了,應該是價格一直談不下來,所以還在,喬姑娘,你要是想盡快拿下的話,價格就大方一點,不要可勁砍價。”
這正是喬鐮兒想要的鋪子,她去看那一眼招幌上的地址,主人家就在兩條巷子以外。
到了傍晚,那些人以風卷殘雲之勢,將這一座縣城的錢糧征收完大半。
馬車隊,還有推車隊,推著糧食,往北方出發。
征糧隊又分成無數支隊伍,往下轄的鎮子去,然後再到村子。
縣城裏,到處都是唉聲歎氣,每個人都麵如死色,有人一邊走一邊抹眼淚,有人幹脆就坐在街邊哭。
店鋪裏,茶樓酒肆裏,到處都是傾倒的貨櫃,桌椅,還有被打碎的東西。
這都是抗拒的後果。
一陣冷風吹來,天地之間暗了幾許,喬鐮兒往天上看了看,一層烏雲籠罩在上麵,已經不見陽光。
她也歎了口氣。
想到了什麽,她立刻趕著馬車往孩子們住的廢院去。
阿大他們也垂頭喪氣坐在地上,一個個氣鼓鼓的,幾個孩子臉上都有巴掌印子,阿五年紀最小,嘴角邊甚至還有血跡。
一看到她,他們朝她圍了上來,好像委屈終於得到了釋放,一個個哇哇地哭了起來。
“鐮兒姐,他們不是人,他們就連我們手上的三兩銀子都要搶走。”
“還說不給就打死我們。”
喬鐮兒拿出帕子,給他們擦拭淚水:“不怕不怕,就征收這麽一次,以後都不會來了。”
她也希望如此。
“鐮兒姐,北方打仗,他們幹嘛跑這麽遠來收糧收錢的啊。”阿大問道。
“因為北方旱災,征不到糧。”
喬鐮兒是沒有想到,那些人連這些小孩子都不放過。
上麵要求征收一半,留百姓溫飽,可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卻收個七成,甚至全部拿走,中飽私囊。
這觸犯到了平民的底線。
她突然有一種預感,這天下怕是要亂了。
他們準備好了推車,馬車,幾乎把街道都堵塞,就是用來裝糧。
“快走快走,快迴家裏,聽說北方打仗,朝廷國庫虧空維持不起戰事開銷,就向民間征發銀糧,各大茶酒樓商鋪,還有各家各戶都要交出一半的銀糧。”
“這是苛捐雜稅啊,這不是要人命嗎?”
“就算苛捐雜稅都沒有這麽重,這和搶劫有什麽區別?分明是在把我們這些老百姓往死路上逼。”
“咱們快去把銀子和糧食藏起來,千萬不能便宜了這些人。”
這消息在傳開,大街上越來越亂,每個人都往自家裏跑。
喬鐮兒心想,現在就算買鋪子,怕是也沒人敢接這銀子啊。
鋪子是搬不走的,可銀子卻可以隨便被搶走。
等到這些人搜刮完這一座城,她就可以下手了。
“你家生意這樣好,全部家當就隻有一百兩銀子,誰會相信?
嚴厲的聲音在耳邊響起,有人狠狠往地上砸了一鞭子。
“官爺,小民哪裏敢騙您呢,您看小民的酒樓雖然大,可正是因為大,維持起來艱難,能有這點賺頭就已經不錯了,要是官爺您晚來一步,這一百兩全買了食材,怕是一兩都交不上來。”
喬鐮兒轉頭看去,原來是輪到蔡老板這裏了。
蔡老板捧上了賬本:“一切開支,都在這賬本上,完全做不得假,官爺,借我一百個膽子,我也不敢蒙您啊。”
當頭的,身著黑衣繡金線飛鷹服,他冷沉著臉,接過賬本,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看得很仔細,的確挑不出啥毛病。
這賬本也不像是新做的賬本,看起來很有一些年份。
這一家酒樓,據說是詠關縣最大的三家之一,還以為可以占到不少便宜。
監頭有些煩躁地皺了一下眉頭:“除了五十兩之外,我們的腳程費,夥食費,一應衣食住行,都要算上來,交個七十兩吧。”
“啊。”蔡老板一副很不情願,很肉痛的樣子。
“怎麽,你很有意見。”
“沒意見,絕對沒意見。”蔡老板把七十兩銀子捧上。
這些人收了銀子,一揮手趕往下一家了。
而對麵那家酒樓,被迫收走了一千七百兩,老板跌坐在地上,欲哭無淚,久久迴不過神來。
這一關算是過了,蔡老板鬆了一口氣,嘴角邊流露出一抹得逞的笑容。
看到了喬鐮兒,蔡老板趕緊朝她招手。
喬鐮兒把馬車卸在馬棚裏,進了酒樓。
就看到蔡老板的身體幾乎是呈九十度折角,對她好好鞠了一個躬。
“喬姑娘,多謝你救了我,救了我的酒樓。”
喬鐮兒哭笑不得:“蔡老板,你這麽大個人,就是在折我的壽啊。”
蔡老板歎了一口氣:“這是你該受的,說是大恩大德也不為過,我全家上下五六十口人,就指望著這個酒樓吃飯呢,要是他們像對麵樓一樣收走那麽多銀子,一大家子還不知道要怎麽活下去。”
“喬姑娘,以後你到我這裏吃飯,都給你免單。”
蔡老板拍著胸口保證。
又讓人把點心茶水端上來,喬鐮兒看到,這些茶點比以往高出了幾個檔次。
說起來,口感很是細膩。
“過兩三天,這些人應該到你們村子去了,喬姑娘,你準備得怎麽樣。”
“也差不多了,今天打算在這裏等著,等到這些人征收好了銀糧,我還要再盤一個鋪子。”
蔡老板想了想:“以他們的速度,一天征完一個城不是問題,他們是從城北下來的,午後就到這裏了,又加派了幾支人手,傍晚也就差不多了。”
“你來得趕巧,又有兩個鋪子要賣,一個就在我的酒樓對麵。”蔡老板給喬鐮兒指了一下:“比你前麵看的鋪子還要大,至少值個三百兩。”
“原來是賣首飾的,老板家裏惹上了官司,要賠一大筆錢,就把店裏那些首飾以低於行情的價格賣給了其他首飾店,還要把整個鋪子賣出去。”
“這個位置租出去,起碼能租二十五兩一個月。”
“前兩天掛上的出售招幌,已經有好些人去找老板了,應該是價格一直談不下來,所以還在,喬姑娘,你要是想盡快拿下的話,價格就大方一點,不要可勁砍價。”
這正是喬鐮兒想要的鋪子,她去看那一眼招幌上的地址,主人家就在兩條巷子以外。
到了傍晚,那些人以風卷殘雲之勢,將這一座縣城的錢糧征收完大半。
馬車隊,還有推車隊,推著糧食,往北方出發。
征糧隊又分成無數支隊伍,往下轄的鎮子去,然後再到村子。
縣城裏,到處都是唉聲歎氣,每個人都麵如死色,有人一邊走一邊抹眼淚,有人幹脆就坐在街邊哭。
店鋪裏,茶樓酒肆裏,到處都是傾倒的貨櫃,桌椅,還有被打碎的東西。
這都是抗拒的後果。
一陣冷風吹來,天地之間暗了幾許,喬鐮兒往天上看了看,一層烏雲籠罩在上麵,已經不見陽光。
她也歎了口氣。
想到了什麽,她立刻趕著馬車往孩子們住的廢院去。
阿大他們也垂頭喪氣坐在地上,一個個氣鼓鼓的,幾個孩子臉上都有巴掌印子,阿五年紀最小,嘴角邊甚至還有血跡。
一看到她,他們朝她圍了上來,好像委屈終於得到了釋放,一個個哇哇地哭了起來。
“鐮兒姐,他們不是人,他們就連我們手上的三兩銀子都要搶走。”
“還說不給就打死我們。”
喬鐮兒拿出帕子,給他們擦拭淚水:“不怕不怕,就征收這麽一次,以後都不會來了。”
她也希望如此。
“鐮兒姐,北方打仗,他們幹嘛跑這麽遠來收糧收錢的啊。”阿大問道。
“因為北方旱災,征不到糧。”
喬鐮兒是沒有想到,那些人連這些小孩子都不放過。
上麵要求征收一半,留百姓溫飽,可他們在實際操作中卻收個七成,甚至全部拿走,中飽私囊。
這觸犯到了平民的底線。
她突然有一種預感,這天下怕是要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