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還沒結親,喬家人就跟你們借錢,傻
帶下堂娘吃大肉,渣爹一家急眼了 作者:廿四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喬鐮兒停住了馬車,看著那些人進了村岔道。
“鐮兒姐姐,咋不走了?”淩曉問道。
“你們知道,他們是去幹什麽的嗎?”
“幹嘛的呀?這麽多人肯定在抓強盜,還是那種很厲害的強盜。”淩曉說道。
喬鐮兒搖頭,看來古代,消息真的很閉塞,人們的警惕性也不高。
昨天在縣城發生的事情,按理來說附近的村子已經傳遍了。
淩音家母子三個也在縣城賣辣白菜,肯定也是看到一些情況的,可是沒有落到頭上,就覺得那些人不會進家門。
“他們是下來征銀糧的,從縣城到鎮子,又從鎮子到村子,每家每戶征走一半,實際上他們帶走的有七成。”
“啥,就連村子裏也要來征嗎?村民能有多少錢,就算糧食剛剛秋收,可是交了糧稅之後,剩下的大多隻能夠一家人的嚼用。”
“哪裏拿得出來多的。”
秋氏不安了起來,他們家的田地更少,淩曉下麵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家裏多一個男丁,可以多分二畝地,可是她懷淩安的時候,淩老太去世了,淩家分家,肚子裏的不算人頭。
還有銀子,那是給秋丫頭準備陪嫁的,一下子帶走七成,那還剩下多少?這段時間豈不是白白辛苦了。
秋氏很焦急。
“憑啥拿走那麽多,每年家裏都要交糧稅,又不是不交,還以為他們是來抓強盜,他們和強盜有啥區別。”淩曉大聲說道。
秋氏嚇到了,趕緊把他抱到懷中,捂住了他的嘴巴。
“你這瓜娃子,這種話怎麽能說,萬一讓人聽見,把你抓起來,關進大牢裏。”
淩曉睜著一雙大眼睛,不敢說話了。
淩音苦惱地皺眉,可這段時間他們家賺了多少,附近的村民都是知道的。
他們倒也沒有宣揚,這種事情根據辣白菜的售價和數量,村民就可以推斷得出來。
要說沒啥銀子,或者藏起來,怕是行不通。
“嬸子,不如這樣吧,你們把家裏的錢糧交給我,錢就說是借,糧食就說是賣給我。”
“我這一輛馬車,能夠裝兩千斤的糧食,減去人的重量,能夠裝一千五百斤。”
“好,好,就這樣做,現在還來得及。”秋氏立刻就答應下來。
淩音也對她點頭:“那我們快迴淩家村吧。”
見她們這樣毫不猶豫就信任,喬鐮兒知道,這個親家是結對了。
喬鐮兒趕著馬車往迴走,又從岔路口去了淩家村。
淩老三正在院子裏刨著木板,桌下堆了一堆木屑。
淩安坐在下麵,把那些木屑捧起來又撒下去,玩得不亦樂乎。
“老三,老三,出事了,出大事了。”
“出啥事了?”淩老三抹了一下頭上的汗水。
秋氏抓住他的胳膊,湊近他的耳朵,把事情一說。
“真的?”淩老三大吃一驚。
“可不是真的,眼睜睜看著那些人進了咱們前頭的那些村子,馬上就要到咱們這裏來了。”
淩老三急得團團轉,又憤怒又無奈。
“這才秋收,交了糧稅,還要來征這麽多,要糧不算還要錢,這不是不給人活路嗎?音丫頭又要成親了,拿不出體麵一點的陪嫁,到時候在喬家人麵前臉上也沒光啊。”
“鐮兒丫頭給咱們出了個主意。”就是又把喬鐮兒的想法一說。
“成,那就這樣辦,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了,不在手裏才是最好的。”淩老三鬆了一口氣。
然後立刻行動起來,淩音,喬大用也進來院子了,大家一起搬糧。
今年淩老三家收成一千八百斤,“賣”走一千五百斤,隻剩下三百斤。
三百斤就算全部拿走,也不會太心疼。
看到他們扛著一袋袋米糧出去,就有村裏人問道:“你們這是要去賣米糧?”
“是呢,喬家丫頭收了拿去縣城賣,價格給得有點高,我尋思著就先賣掉,後麵再買迴來。”
就是按照在馬車上約好的話頭說。
“喬家,不就是跟你們結親的那一家人?”
“哇,不會吧,你們連親家的錢都賺,有點不地道了吧。”
“唉,這不是日子不好過嗎?喬家願意多給一點,也是看在是親家的份上,人家既然有心照顧我們,我們也承了人家的這一份情,以後音丫頭嫁過去了,好好還一還。”
秋氏暗暗炫耀了一把,人家喬家就是對他們好,就是要多給他們錢,能咋樣?
誰叫他們找不到那樣的親家?
“就是他們有一個要求,要我們家把錢都借給他們家,親家嘛,就是有來有往的,你為我著想,我也為你著想。”
秋氏拿著一個錢袋子,裏麵裝的都是銅板和碎銀子,滿滿的一大袋。
“你們就不怕喬家誆了你們?嘴巴上說著多花點錢收你們的糧,卻要跟你們借錢,萬一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胡說八道。”淩老三板起了臉:“喬家是啥樣的人,難道我們要結親的還不知道,誰再敢亂說,我就跟誰翻臉。”
喬大用也是語氣嚴肅地說:“我們要借錢,不過是錢銀上出現了一個缺口,需要及時補一補,不可能不還,大家就不必操心了。”
那些村民撇著嘴,都覺得淩老三家被騙了,雖然有人專門去打聽過,喬家的確有錢,還蓋了一個青牆紅瓦的漂亮大院子,現在也落成了。
但有錢人家有時候就是連幾兩銀子也要貪圖的。
等到扛著糧食的幾人看不見了,他們討論了起來。
“喬家這就跟淩家要錢要糧了,我估計這一門親事是假的,是一個幌子,這都還沒有成親呢,喬家就露出真麵目了,淩家還傻不愣登地相信。”
“有他們哭的時候,這些錢和糧是不要想要迴來的。”
“就說淩老三家咋這麽倒黴,被坑了一次,又要再被坑一次。”
“說到底,還不是他們蠢,相信馬上喬家人就會找借口,說這一門親事不合適,不結了。”
這些村民嘲笑著,原本以為,淩家姑娘要嫁到有錢人家享福去了,看這樣子多半是沒戲,還要把家裏的錢糧都貼進去。
他們心頭平衡了,轉而又多了一點同情。
“鐮兒姐姐,咋不走了?”淩曉問道。
“你們知道,他們是去幹什麽的嗎?”
“幹嘛的呀?這麽多人肯定在抓強盜,還是那種很厲害的強盜。”淩曉說道。
喬鐮兒搖頭,看來古代,消息真的很閉塞,人們的警惕性也不高。
昨天在縣城發生的事情,按理來說附近的村子已經傳遍了。
淩音家母子三個也在縣城賣辣白菜,肯定也是看到一些情況的,可是沒有落到頭上,就覺得那些人不會進家門。
“他們是下來征銀糧的,從縣城到鎮子,又從鎮子到村子,每家每戶征走一半,實際上他們帶走的有七成。”
“啥,就連村子裏也要來征嗎?村民能有多少錢,就算糧食剛剛秋收,可是交了糧稅之後,剩下的大多隻能夠一家人的嚼用。”
“哪裏拿得出來多的。”
秋氏不安了起來,他們家的田地更少,淩曉下麵還有一個三歲的弟弟,家裏多一個男丁,可以多分二畝地,可是她懷淩安的時候,淩老太去世了,淩家分家,肚子裏的不算人頭。
還有銀子,那是給秋丫頭準備陪嫁的,一下子帶走七成,那還剩下多少?這段時間豈不是白白辛苦了。
秋氏很焦急。
“憑啥拿走那麽多,每年家裏都要交糧稅,又不是不交,還以為他們是來抓強盜,他們和強盜有啥區別。”淩曉大聲說道。
秋氏嚇到了,趕緊把他抱到懷中,捂住了他的嘴巴。
“你這瓜娃子,這種話怎麽能說,萬一讓人聽見,把你抓起來,關進大牢裏。”
淩曉睜著一雙大眼睛,不敢說話了。
淩音苦惱地皺眉,可這段時間他們家賺了多少,附近的村民都是知道的。
他們倒也沒有宣揚,這種事情根據辣白菜的售價和數量,村民就可以推斷得出來。
要說沒啥銀子,或者藏起來,怕是行不通。
“嬸子,不如這樣吧,你們把家裏的錢糧交給我,錢就說是借,糧食就說是賣給我。”
“我這一輛馬車,能夠裝兩千斤的糧食,減去人的重量,能夠裝一千五百斤。”
“好,好,就這樣做,現在還來得及。”秋氏立刻就答應下來。
淩音也對她點頭:“那我們快迴淩家村吧。”
見她們這樣毫不猶豫就信任,喬鐮兒知道,這個親家是結對了。
喬鐮兒趕著馬車往迴走,又從岔路口去了淩家村。
淩老三正在院子裏刨著木板,桌下堆了一堆木屑。
淩安坐在下麵,把那些木屑捧起來又撒下去,玩得不亦樂乎。
“老三,老三,出事了,出大事了。”
“出啥事了?”淩老三抹了一下頭上的汗水。
秋氏抓住他的胳膊,湊近他的耳朵,把事情一說。
“真的?”淩老三大吃一驚。
“可不是真的,眼睜睜看著那些人進了咱們前頭的那些村子,馬上就要到咱們這裏來了。”
淩老三急得團團轉,又憤怒又無奈。
“這才秋收,交了糧稅,還要來征這麽多,要糧不算還要錢,這不是不給人活路嗎?音丫頭又要成親了,拿不出體麵一點的陪嫁,到時候在喬家人麵前臉上也沒光啊。”
“鐮兒丫頭給咱們出了個主意。”就是又把喬鐮兒的想法一說。
“成,那就這樣辦,沒有別的更好的辦法了,不在手裏才是最好的。”淩老三鬆了一口氣。
然後立刻行動起來,淩音,喬大用也進來院子了,大家一起搬糧。
今年淩老三家收成一千八百斤,“賣”走一千五百斤,隻剩下三百斤。
三百斤就算全部拿走,也不會太心疼。
看到他們扛著一袋袋米糧出去,就有村裏人問道:“你們這是要去賣米糧?”
“是呢,喬家丫頭收了拿去縣城賣,價格給得有點高,我尋思著就先賣掉,後麵再買迴來。”
就是按照在馬車上約好的話頭說。
“喬家,不就是跟你們結親的那一家人?”
“哇,不會吧,你們連親家的錢都賺,有點不地道了吧。”
“唉,這不是日子不好過嗎?喬家願意多給一點,也是看在是親家的份上,人家既然有心照顧我們,我們也承了人家的這一份情,以後音丫頭嫁過去了,好好還一還。”
秋氏暗暗炫耀了一把,人家喬家就是對他們好,就是要多給他們錢,能咋樣?
誰叫他們找不到那樣的親家?
“就是他們有一個要求,要我們家把錢都借給他們家,親家嘛,就是有來有往的,你為我著想,我也為你著想。”
秋氏拿著一個錢袋子,裏麵裝的都是銅板和碎銀子,滿滿的一大袋。
“你們就不怕喬家誆了你們?嘴巴上說著多花點錢收你們的糧,卻要跟你們借錢,萬一肉包子打狗有去無迴。”
“胡說八道。”淩老三板起了臉:“喬家是啥樣的人,難道我們要結親的還不知道,誰再敢亂說,我就跟誰翻臉。”
喬大用也是語氣嚴肅地說:“我們要借錢,不過是錢銀上出現了一個缺口,需要及時補一補,不可能不還,大家就不必操心了。”
那些村民撇著嘴,都覺得淩老三家被騙了,雖然有人專門去打聽過,喬家的確有錢,還蓋了一個青牆紅瓦的漂亮大院子,現在也落成了。
但有錢人家有時候就是連幾兩銀子也要貪圖的。
等到扛著糧食的幾人看不見了,他們討論了起來。
“喬家這就跟淩家要錢要糧了,我估計這一門親事是假的,是一個幌子,這都還沒有成親呢,喬家就露出真麵目了,淩家還傻不愣登地相信。”
“有他們哭的時候,這些錢和糧是不要想要迴來的。”
“就說淩老三家咋這麽倒黴,被坑了一次,又要再被坑一次。”
“說到底,還不是他們蠢,相信馬上喬家人就會找借口,說這一門親事不合適,不結了。”
這些村民嘲笑著,原本以為,淩家姑娘要嫁到有錢人家享福去了,看這樣子多半是沒戲,還要把家裏的錢糧都貼進去。
他們心頭平衡了,轉而又多了一點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