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哈哈,宋老三成為將領迴來了,他一定會少征的
帶下堂娘吃大肉,渣爹一家急眼了 作者:廿四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紛紛朝路上方看去,就看到一隊人馬從拐彎處顯現出來,身著三種服製,有的像是衙署的,有的像是士兵,還有的身著黑衣飛鷹服,一部分人騎馬,大部分人列隊快跑,還有趕著大馬車的,推著推車的。
烏泱泱的一片,起碼來了二百來號。
看到這樣的陣勢,村民們臉色變了變。
平時征收糧稅,就隻派那麽十幾二十幾個人,現在來了這麽多人,明顯是為了壓製他們的反抗啊。
雖然把糧食和錢都藏好了,但大家還是很不安。
這些人從路口下來,往壩子廣場去,他們不苟言笑,氣勢肅然,仿佛連帶空氣都冷了幾分。
在前麵的幾個人中,有兩名身著將領的服飾,還有一名是黑衣繡金線飛鷹服人,再有一名像是縣衙的書吏一類,捧著一份文書。
那兩名將領,一名很年輕,十七歲左右,身上的將服看起來要更精良一點,顏色也更深一點,模樣俊朗,看起來少年老成。
另一名三十歲左右,蓄著胡須,一直在微微仰著頭,渾身上下透著傲慢,從進村到現在,他就沒有看村民一眼。
村民們打眼一瞧,隻覺得有些眼熟,而且不是一般的眼熟,他們不由得偷偷打量起來。
“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一位年長一點的將領好像在哪裏見過。”
“是啊,不是見過幾次,好像還是經常麵對的那種。”
“不可能啊,人家是將領,我們是村民,就算旁邊不遠處就有一個駐地,但也隻是偶爾見到幾個士兵,咱們和這位將領不可能有啥交集,但瞧著又很眼熟,嘖。”
突然有一個人想了起來,一臉的驚訝:“長得好像,好像十年前去參軍就沒有迴來的宋老三,你們看下巴上的那顆痣,上麵還有幾根毛。”
“還有脖子上的那一道疤,有一次宋老三和我一起到山上,從山坡上摔下去,脖子被一塊石頭割傷,留下了一道疤。”
“不僅僅麵容一模一樣,連這些都對得上,可以肯定就是宋老三了。”
“天啦,原來宋老三不是打仗死了,而是成了將領,看這一身穿著,起碼可以率領三五千人呢。”
看到老鄉榮歸故裏,村民們眼睛紛紛亮了,心裏麵是壓不住的興奮。
“是宋老三來征錢糧,宋老三是咱們村裏人,咱們還用擔心什麽?早知道,不用辛辛苦苦把糧食搬上山頭了。”有人捂著嘴巴,悄悄對旁邊的人說。
“聽說上頭要求交一半,作為打仗之需,宋老三來執行這個規定,肯定也隻會讓咱們交一半,不會像在其他村子一樣,把銀子都搶光,把糧食都搬走七成。”
“真的按照規定隻交一半的話,剩下的糧食也可以夠一年的溫飽了。”
“太好了太好了。”
村民們激動了起來,一顆心完全放下。
就算另外幾個領頭的不好對付,宋老三也會給大家求情的,雖然宋家人和村裏人關係不好,但哪個從村子裏出去的將軍,官員,不照顧一下自己家鄉人的?
喬家人也認出宋老三來了,他們沒想到,宋老三居然成了將領,看這樣子品級還不低。
但他們馬上明白過來,為什麽宋家因為一個饅頭,就要把喬雲妮趕出去,原來是宋老三發達了,而且要迴來了。
和那些又敬畏又欣喜的村裏人相比,喬家人心裏麵都是憤怒。
看到那個人頂著一張熟悉的臉走過,一個個默默攥緊了拳頭。
現在就想衝上去,把宋老三給撕碎。
喬雲妮死死捂住了嘴巴,盯著那張臉,身體在微微顫抖。
原來是因為飛黃騰達,才忙著把她一腳踹開。
看宋家人當時的態度,大概是和宋老三通過氣了。
他們成親三年,育有一兒一女,他便說要去當兵,丟下他們母子三個,從此一去十年,她天天等著,盼著,一夜夜地熬著,辛辛苦苦把兩個孩子拉扯長大。
她想過他還活著的話,會是什麽樣子,又是什麽樣的境遇,可千想萬想,沒想到他會身居高位。
而她,成了他急忙要擺脫的糟糠之妻。
喬雲妮的心中,百般的情緒交織著,衝撞著,讓她幾乎快要承受不住。
她又難受又懊惱,又憤怒又屈辱。
這個時候,一隻小手握住了她的手,暖暖的,柔柔的。
喬雲妮低頭,看到鐮兒那雙黑亮的眸子裏,一片的溫暖和堅定。
女兒在鼓勵她,勇敢往前看,往前走。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她已經不是宋家的媳婦,沒有必要關心宋家的任何人。
是啊,宋家的一切跟她再也沒有關係,包括宋老三。
他既然要棄了她,她又何必再有半點留戀和不甘?
為了這樣的人,不值得。
她也不想去問宋老三是因為什麽緣故,還能有什麽緣故,不過是發達了,新人換舊人而已。
她若有半點糾纏,就是自取其辱,她不能幹這種事情,不會丟喬家人的臉。
喬雲妮飛快調整情緒,深吸一口氣,用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來想這件事,隻覺得心平氣和了許多。
比起宋老三來的意外,喬鐮兒更關注那一位年輕的將領。
是石慕柔的未婚夫褚卓,他也來了。
而另一個身著繡金線飛鷹服的頭領,正是上一次來視察的那一位曲監頭。
村民們認出了宋老三,都很高興,覺得會被網開一麵,她卻不覺得。
宋老三明顯目中無人,眼睛都快要看到天上去,這明擺著,就不會顧及什麽鄉裏鄉情的。
征糧隊留下人守在路邊,幾個領頭帶著隊伍到了壩子廣場上。
很快,趙裏正也被士兵喊來了,曲監頭對他一陣交代。
“各家各戶,都到壩子廣場上集合。”
趙裏正讓自家的兄弟,兒子侄子敲鑼打鼓地傳話。
村民們也知道是什麽事,很快都來了,昨晚沒有睡覺,大家都掛著黑眼圈,本來很忐忑的,可是看到了宋老三,倒也不怎麽緊張。
曲監頭嚴厲的眼神掃了一下在場的村裏人:“北方打仗,需要銀糧的支持,上頭規定,各家各戶上繳一半的錢銀,村子裏今年的收成都有大概統計,誰家有多少銀子,彼此之間也有數,不要想著玩花招,不然嚴懲不貸。”
宋老三走上前一步。
烏泱泱的一片,起碼來了二百來號。
看到這樣的陣勢,村民們臉色變了變。
平時征收糧稅,就隻派那麽十幾二十幾個人,現在來了這麽多人,明顯是為了壓製他們的反抗啊。
雖然把糧食和錢都藏好了,但大家還是很不安。
這些人從路口下來,往壩子廣場去,他們不苟言笑,氣勢肅然,仿佛連帶空氣都冷了幾分。
在前麵的幾個人中,有兩名身著將領的服飾,還有一名是黑衣繡金線飛鷹服人,再有一名像是縣衙的書吏一類,捧著一份文書。
那兩名將領,一名很年輕,十七歲左右,身上的將服看起來要更精良一點,顏色也更深一點,模樣俊朗,看起來少年老成。
另一名三十歲左右,蓄著胡須,一直在微微仰著頭,渾身上下透著傲慢,從進村到現在,他就沒有看村民一眼。
村民們打眼一瞧,隻覺得有些眼熟,而且不是一般的眼熟,他們不由得偷偷打量起來。
“你們有沒有覺得,這一位年長一點的將領好像在哪裏見過。”
“是啊,不是見過幾次,好像還是經常麵對的那種。”
“不可能啊,人家是將領,我們是村民,就算旁邊不遠處就有一個駐地,但也隻是偶爾見到幾個士兵,咱們和這位將領不可能有啥交集,但瞧著又很眼熟,嘖。”
突然有一個人想了起來,一臉的驚訝:“長得好像,好像十年前去參軍就沒有迴來的宋老三,你們看下巴上的那顆痣,上麵還有幾根毛。”
“還有脖子上的那一道疤,有一次宋老三和我一起到山上,從山坡上摔下去,脖子被一塊石頭割傷,留下了一道疤。”
“不僅僅麵容一模一樣,連這些都對得上,可以肯定就是宋老三了。”
“天啦,原來宋老三不是打仗死了,而是成了將領,看這一身穿著,起碼可以率領三五千人呢。”
看到老鄉榮歸故裏,村民們眼睛紛紛亮了,心裏麵是壓不住的興奮。
“是宋老三來征錢糧,宋老三是咱們村裏人,咱們還用擔心什麽?早知道,不用辛辛苦苦把糧食搬上山頭了。”有人捂著嘴巴,悄悄對旁邊的人說。
“聽說上頭要求交一半,作為打仗之需,宋老三來執行這個規定,肯定也隻會讓咱們交一半,不會像在其他村子一樣,把銀子都搶光,把糧食都搬走七成。”
“真的按照規定隻交一半的話,剩下的糧食也可以夠一年的溫飽了。”
“太好了太好了。”
村民們激動了起來,一顆心完全放下。
就算另外幾個領頭的不好對付,宋老三也會給大家求情的,雖然宋家人和村裏人關係不好,但哪個從村子裏出去的將軍,官員,不照顧一下自己家鄉人的?
喬家人也認出宋老三來了,他們沒想到,宋老三居然成了將領,看這樣子品級還不低。
但他們馬上明白過來,為什麽宋家因為一個饅頭,就要把喬雲妮趕出去,原來是宋老三發達了,而且要迴來了。
和那些又敬畏又欣喜的村裏人相比,喬家人心裏麵都是憤怒。
看到那個人頂著一張熟悉的臉走過,一個個默默攥緊了拳頭。
現在就想衝上去,把宋老三給撕碎。
喬雲妮死死捂住了嘴巴,盯著那張臉,身體在微微顫抖。
原來是因為飛黃騰達,才忙著把她一腳踹開。
看宋家人當時的態度,大概是和宋老三通過氣了。
他們成親三年,育有一兒一女,他便說要去當兵,丟下他們母子三個,從此一去十年,她天天等著,盼著,一夜夜地熬著,辛辛苦苦把兩個孩子拉扯長大。
她想過他還活著的話,會是什麽樣子,又是什麽樣的境遇,可千想萬想,沒想到他會身居高位。
而她,成了他急忙要擺脫的糟糠之妻。
喬雲妮的心中,百般的情緒交織著,衝撞著,讓她幾乎快要承受不住。
她又難受又懊惱,又憤怒又屈辱。
這個時候,一隻小手握住了她的手,暖暖的,柔柔的。
喬雲妮低頭,看到鐮兒那雙黑亮的眸子裏,一片的溫暖和堅定。
女兒在鼓勵她,勇敢往前看,往前走。
過去的已經過去了,她已經不是宋家的媳婦,沒有必要關心宋家的任何人。
是啊,宋家的一切跟她再也沒有關係,包括宋老三。
他既然要棄了她,她又何必再有半點留戀和不甘?
為了這樣的人,不值得。
她也不想去問宋老三是因為什麽緣故,還能有什麽緣故,不過是發達了,新人換舊人而已。
她若有半點糾纏,就是自取其辱,她不能幹這種事情,不會丟喬家人的臉。
喬雲妮飛快調整情緒,深吸一口氣,用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來想這件事,隻覺得心平氣和了許多。
比起宋老三來的意外,喬鐮兒更關注那一位年輕的將領。
是石慕柔的未婚夫褚卓,他也來了。
而另一個身著繡金線飛鷹服的頭領,正是上一次來視察的那一位曲監頭。
村民們認出了宋老三,都很高興,覺得會被網開一麵,她卻不覺得。
宋老三明顯目中無人,眼睛都快要看到天上去,這明擺著,就不會顧及什麽鄉裏鄉情的。
征糧隊留下人守在路邊,幾個領頭帶著隊伍到了壩子廣場上。
很快,趙裏正也被士兵喊來了,曲監頭對他一陣交代。
“各家各戶,都到壩子廣場上集合。”
趙裏正讓自家的兄弟,兒子侄子敲鑼打鼓地傳話。
村民們也知道是什麽事,很快都來了,昨晚沒有睡覺,大家都掛著黑眼圈,本來很忐忑的,可是看到了宋老三,倒也不怎麽緊張。
曲監頭嚴厲的眼神掃了一下在場的村裏人:“北方打仗,需要銀糧的支持,上頭規定,各家各戶上繳一半的錢銀,村子裏今年的收成都有大概統計,誰家有多少銀子,彼此之間也有數,不要想著玩花招,不然嚴懲不貸。”
宋老三走上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