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沉浸式體驗:曆史當事人聽到謠言之後
視頻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瘋狂了 作者:布朗尼尼尼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沉浸式體驗:曆史當事人聽到謠言之後?】
【五年前
造謠者“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那個時期,美好?把你送過去就知道好不好了。知道那段曆史的人翻了個白眼。
【“你”:但是實際上……】
【1800年前
何宴:美好?我磕完五石散也這麽說。(魏晉時期,各階層流動性,大大降低,士人玄學成風,流行“五石散。”)】
“五石散是什麽東西?”
“你不知道,就那段時間……”
【晉惠帝司馬衷:是荒唐,老百姓沒飯吃,吃肉粥不就行了?(何不食肉糜典故)】
何不食肉糜?還是一個皇帝說出來的。這怕不是個傻子吧。
【造謠者“男人也可以柔美,女人也可以上陣殺敵”】
【“外族人”:對啊,男男女女在一個鍋裏,可浪漫主義。
“夫妻肺片嚐一口不?可正宗了。老婆餅,煲仔飯也行。”
(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初期矛盾激化,引發大量慘劇。亂世中,戰爭與災荒引發人xs)】
入主中原?!前麵朝代的皇帝驚訝極了,他們和那些匈奴打死打活的,怎麽還讓人入主中原了?!
劉徹不禁思索是不是自己打輕了,誰給他們的膽子來入主中原的!
【三年前
造謠者“穿越迴民國,當軍閥太太”】
【軍閥張宗昌:姨太太?多的是,妓院買的,別人送的,還有趁我喝醉,把親生女兒送我床上的。女人嘛,有買有賣很正常。
(六姨太父親誘張宗昌宿醉,以女陪寢然後索取金錢而去。
《我的北洋軍旅生涯》)】
天幕下的人對這倒不反感,畢竟這樣做的人有的是,已經見怪不怪了。
【兩年前
造謠者“拜見李鴻章大人”
“你”:李鴻章又貪又結黨營私,“宰相合肥天下瘦”(時人譏諷李鴻章所出的對聯)沒聽過嗎?】
【造謠者“貪的哪有那麽誇張。”“你”:是,沒貪得那麽誇張,家財“也就”六七百萬兩銀子。】
【造謠者“具體怎麽貪的呢?”
“我不知道啊!我又不是李鴻章,我叫張之洞”(有人將張之洞的圖片看做李鴻章,在網上“拜見”)】
李鴻章嗤笑一聲,是誰都搞不明白,真是造謠啊!
張之洞:……他們很像嗎?
【造謠者“嬴政,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200年前
嬴政:你祖宗是誰啊?逃徭役的那個?】
【造謠者“提倡男女平等。”
“是,嬴政平等的奴役每一個人,這還有連坐製,大家都平等了。”(隸臣妾:指罰為官府服役,男者為隸臣,女者為隸妾。)】
【“你”:你看到了嗎?你說的都是錯的。
造謠者“那又怎麽樣,再出個視頻辟謠不就好了”】
【“你”:之前造謠的是你,現在辟謠的也是你。
造謠者“那又怎麽了,有熱度就發,一切為了流量。”】
流量是什麽,老祖宗們不明白,但這造謠者的行為他們倒看了個透徹,無非就是用輿論到達自己的目的嗎?
為了那什麽熱度,流量。
【“你”:但那些真正的曆史呢?
造謠者“你不會以為,現代人真的愛曆史吧,他們刷視頻不過是為了尋找宣泄的出口”】
【“你”:但你不能把不知情的人蒙在鼓裏,讓本來正確的被罵成謊言,讓本來感興趣的人失去興趣】
確實,但在這樣的環境裏,保持清醒也挺難的。
【造謠者“大家隻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就算專業的學者對於研究的人物也會有偏見”】
老祖宗表示無所謂,人嘛!誰還沒有私心了。
【“你”:人是會進步的,大家年輕時想法都會稚嫩,對曆史人物有濾鏡,有不切實際的想象。
但總歸是對曆史感興趣的,當我們看到足夠多,有了分辨力,自然會放棄以前相信的謠言,去體會曆史複雜性的魅力。】
評論[退一萬步,來說李鴻章也是有功有過,他確實也很貪財,但是他也確實做過貢獻,如果清朝沒有他的話,沒人有能力去和外國談判,如果沒有人的話,清朝就被打沒了,還有秦始皇,初中曆學過曆史不都知道嗎?秦始皇功大於過]
清朝啊……晦氣,不聽了。
[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主力還在,就是李鴻章下令讓艦隊躲進軍港,才讓日本奪取了製海權]
[還有秦始皇,很多東西都不是他自創的,郡縣製戰國時期楚國就在用,大統一的理念是漢朝經過幾代人才植入人民腦子裏的,並且還是由秦襄昭王提出的,車同軌和書同文在中庸裏麵就有提到]
嬴政對這倒不意外,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到了他這裏真正做到了就好,不是嗎。
[講真的,秦始皇是真的是我祖宗,呃,我們這個姓是秦始皇的一個小分支]
[項羽進了鹹陽把嬴政後代全殺光了]
?!
[嬴政早就沒有後代了,胡亥殺了一批劉邦殺了一批,項羽直接給他殺絕後了]
???怎麽可能,嬴政用力穩住身體,他以為胡亥殺了那些兄弟姐妹,但至少也應該有些旁支安全的。
沒想到,沒想到啊,劉邦,項羽,他一個也不會放過。
[有些人沒學過曆史嗎?不知道看曆史是要從多方麵去看待的嗎?李世民作為皇帝,他做的很好對嗎?但是他殺兄逼父,這在儒家觀念裏本身就是不對的,但是你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好皇帝,所以說曆史是要從多方麵去看的,而每個人或者每一個成就都是需要前人人大量的鋪墊才能出來的,而不是說單靠他一個人,嬴政所提出來的郡縣製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就在沿用了,車同軌,書同文在中庸裏麵就提出來了,大一統的觀點劉邦漢朝經過幾代君主才植入在人民的腦子裏麵,所以沒有什麽東西是一蹴而成,沒有任何鋪墊的]
說的好對哦,字多聽他的。
[我瘋魔了,所以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
祖宗們也不知道啊,感覺他們說的都對。(′?д?`)
[祖宗也是人,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就跟現在追星族一樣,偶像也有塌房的時候,合理看待每一個曆史人物,盲目是不好的]
【五年前
造謠者“魏晉南北朝,荒唐且美好”】
那個時期,美好?把你送過去就知道好不好了。知道那段曆史的人翻了個白眼。
【“你”:但是實際上……】
【1800年前
何宴:美好?我磕完五石散也這麽說。(魏晉時期,各階層流動性,大大降低,士人玄學成風,流行“五石散。”)】
“五石散是什麽東西?”
“你不知道,就那段時間……”
【晉惠帝司馬衷:是荒唐,老百姓沒飯吃,吃肉粥不就行了?(何不食肉糜典故)】
何不食肉糜?還是一個皇帝說出來的。這怕不是個傻子吧。
【造謠者“男人也可以柔美,女人也可以上陣殺敵”】
【“外族人”:對啊,男男女女在一個鍋裏,可浪漫主義。
“夫妻肺片嚐一口不?可正宗了。老婆餅,煲仔飯也行。”
(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初期矛盾激化,引發大量慘劇。亂世中,戰爭與災荒引發人xs)】
入主中原?!前麵朝代的皇帝驚訝極了,他們和那些匈奴打死打活的,怎麽還讓人入主中原了?!
劉徹不禁思索是不是自己打輕了,誰給他們的膽子來入主中原的!
【三年前
造謠者“穿越迴民國,當軍閥太太”】
【軍閥張宗昌:姨太太?多的是,妓院買的,別人送的,還有趁我喝醉,把親生女兒送我床上的。女人嘛,有買有賣很正常。
(六姨太父親誘張宗昌宿醉,以女陪寢然後索取金錢而去。
《我的北洋軍旅生涯》)】
天幕下的人對這倒不反感,畢竟這樣做的人有的是,已經見怪不怪了。
【兩年前
造謠者“拜見李鴻章大人”
“你”:李鴻章又貪又結黨營私,“宰相合肥天下瘦”(時人譏諷李鴻章所出的對聯)沒聽過嗎?】
【造謠者“貪的哪有那麽誇張。”“你”:是,沒貪得那麽誇張,家財“也就”六七百萬兩銀子。】
【造謠者“具體怎麽貪的呢?”
“我不知道啊!我又不是李鴻章,我叫張之洞”(有人將張之洞的圖片看做李鴻章,在網上“拜見”)】
李鴻章嗤笑一聲,是誰都搞不明白,真是造謠啊!
張之洞:……他們很像嗎?
【造謠者“嬴政,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200年前
嬴政:你祖宗是誰啊?逃徭役的那個?】
【造謠者“提倡男女平等。”
“是,嬴政平等的奴役每一個人,這還有連坐製,大家都平等了。”(隸臣妾:指罰為官府服役,男者為隸臣,女者為隸妾。)】
【“你”:你看到了嗎?你說的都是錯的。
造謠者“那又怎麽樣,再出個視頻辟謠不就好了”】
【“你”:之前造謠的是你,現在辟謠的也是你。
造謠者“那又怎麽了,有熱度就發,一切為了流量。”】
流量是什麽,老祖宗們不明白,但這造謠者的行為他們倒看了個透徹,無非就是用輿論到達自己的目的嗎?
為了那什麽熱度,流量。
【“你”:但那些真正的曆史呢?
造謠者“你不會以為,現代人真的愛曆史吧,他們刷視頻不過是為了尋找宣泄的出口”】
【“你”:但你不能把不知情的人蒙在鼓裏,讓本來正確的被罵成謊言,讓本來感興趣的人失去興趣】
確實,但在這樣的環境裏,保持清醒也挺難的。
【造謠者“大家隻願意相信自己相信的,就算專業的學者對於研究的人物也會有偏見”】
老祖宗表示無所謂,人嘛!誰還沒有私心了。
【“你”:人是會進步的,大家年輕時想法都會稚嫩,對曆史人物有濾鏡,有不切實際的想象。
但總歸是對曆史感興趣的,當我們看到足夠多,有了分辨力,自然會放棄以前相信的謠言,去體會曆史複雜性的魅力。】
評論[退一萬步,來說李鴻章也是有功有過,他確實也很貪財,但是他也確實做過貢獻,如果清朝沒有他的話,沒人有能力去和外國談判,如果沒有人的話,清朝就被打沒了,還有秦始皇,初中曆學過曆史不都知道嗎?秦始皇功大於過]
清朝啊……晦氣,不聽了。
[黃海海戰後,北洋艦隊主力還在,就是李鴻章下令讓艦隊躲進軍港,才讓日本奪取了製海權]
[還有秦始皇,很多東西都不是他自創的,郡縣製戰國時期楚國就在用,大統一的理念是漢朝經過幾代人才植入人民腦子裏的,並且還是由秦襄昭王提出的,車同軌和書同文在中庸裏麵就有提到]
嬴政對這倒不意外,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到了他這裏真正做到了就好,不是嗎。
[講真的,秦始皇是真的是我祖宗,呃,我們這個姓是秦始皇的一個小分支]
[項羽進了鹹陽把嬴政後代全殺光了]
?!
[嬴政早就沒有後代了,胡亥殺了一批劉邦殺了一批,項羽直接給他殺絕後了]
???怎麽可能,嬴政用力穩住身體,他以為胡亥殺了那些兄弟姐妹,但至少也應該有些旁支安全的。
沒想到,沒想到啊,劉邦,項羽,他一個也不會放過。
[有些人沒學過曆史嗎?不知道看曆史是要從多方麵去看待的嗎?李世民作為皇帝,他做的很好對嗎?但是他殺兄逼父,這在儒家觀念裏本身就是不對的,但是你不可否認他是一個好皇帝,所以說曆史是要從多方麵去看的,而每個人或者每一個成就都是需要前人人大量的鋪墊才能出來的,而不是說單靠他一個人,嬴政所提出來的郡縣製在戰國時期的楚國就在沿用了,車同軌,書同文在中庸裏麵就提出來了,大一統的觀點劉邦漢朝經過幾代君主才植入在人民的腦子裏麵,所以沒有什麽東西是一蹴而成,沒有任何鋪墊的]
說的好對哦,字多聽他的。
[我瘋魔了,所以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
祖宗們也不知道啊,感覺他們說的都對。(′?д?`)
[祖宗也是人,有好的一麵也有壞的一麵,就跟現在追星族一樣,偶像也有塌房的時候,合理看待每一個曆史人物,盲目是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