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劉邦
視頻通古代各朝老祖宗都瘋狂了 作者:布朗尼尼尼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顧瀾溪昨天晚上熬夜打遊戲,已經下午了她還沒有打開手機開啟天幕,黎夏任勞任怨的開始工作。
【華夏史上皇帝如此之多,那麽誰是大家最喜愛的皇帝呢,排名不分先後。】
和之前一樣的開場白,讓各朝人火熱起來,百姓們開始期待,是否有上次一樣的答題節目,皇帝們則開始緊張激動,這一次會不會是自己呢?
【漢高祖劉邦。沛縣豐邑中陽裏人。姓劉,字季。父親叫太公,母親叫劉媼。先前劉媼曾經在大湖岸邊休息,睡夢中與神相遇。這時雷電交作,天昏地暗。太公去看劉媼,見到一條蛟龍在她身上,後來劉媼懷了孕,就生了劉邦。】
劉邦看到是說自己的,驕傲的不行“皇後!你看,是朕啊!”
秦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很好,非常好,劉邦是吧,總算找到你了。
“蒙恬!去沛縣找劉季,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可出入!”
“嗨!”蒙恬領命,隨後就帶著人前去。對於這個劉季,他也很好奇呀。
【劉邦這個人,高鼻梁,像龍一樣豐滿的額角,漂亮的須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
【仁厚愛人,喜歡施舍,胸襟開闊。常有遠大的誌向,不從事一般百姓的生產作業。到了壯年,做官吏,當了泗水亭亭長,公廷中的官吏,沒有一個不混得很熟,受他戲弄。】
【他愛好喝酒,喜歡女色。常常向王媼、武負賒酒,喝醉了臥睡,武負、王媼看見他上麵常有一條龍,感到很奇怪。劉邦每次來買酒,留在酒店中飲酒,酒店的酒比平常多賣幾倍。】
【等到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年終時,這兩家酒店便將劉邦所賒債務一筆勾銷。】
嗬!嬴政嗤笑一聲。這樣的人取代了他的大秦?要不是胡亥那個廢物,怎麽可能?
至於天幕所說的什麽神跡,嬴政更是嗤之以鼻,距離後世那麽遠,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說不定是自己為了所謂的正統搞出來的。
【劉邦曾經到鹹陽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車駕出巡,)允許人們觀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喟然長歎說:“啊,大丈夫應當像這個樣子!”】
【單父人呂公與沛縣縣令相友好,為了躲避仇人到縣令家做客,因而遷家到沛縣。】
【沛縣中的豪傑官吏聽說縣令有貴客,都去送禮祝賀。蕭何為縣裏的主吏,主管收禮物,對各位貴客說:“禮物不滿一千錢的,坐在堂下。”】
【劉邦做亭長,向來輕視那些官吏。於是欺騙地在名刺上說“賀萬錢”,其實沒有拿出一個錢。名刺遞了進去,呂公大驚,站起來,到門口迎接劉邦。】
【呂公這個人,好給人相麵,看到劉邦的狀貌,就特別敬重他,領他到堂上入座。】
【蕭何說:“劉季本來大話很多,很少成事。”(由於受到呂公的敬重)劉邦便戲辱堂上的客人,自己坐在上座,毫不謙讓。酒席就要散盡,呂公以目示意劉邦不要走。】
【劉邦喝完了酒,留在後麵。呂公說:“我從年少時就好給人相麵,相過的人多了,沒有一個像你劉季這樣的貴相,希望你劉季保重。我有一親生女兒,願意做為你劉季的妻子。”】
【酒席結束後,呂媼生呂公的氣,說:“你最初常想使這個女兒與眾不同,把她嫁給貴人。沛令與你相友好,求娶女兒,你不答應,為什麽自己妄作主張許配給了劉季?”呂公說:“這不是你們這些婦孺之輩所能懂得的。”】
【於是把女兒嫁給了劉季。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後,呂雉。她生了孝惠帝、魯元公主。】
呂雉鬆了一口氣,看來她的兒子最終還是繼承大統了,戚夫人那個蠢貨的算盤落空了。
就是孝惠帝這個……算了,起碼不是昏君暴君,有她在劉盈的地位就沒事。
【劉邦作亭長時,曾經請假迴家。呂雉與兩個孩子在田間除草,有一老人路過,要些水喝,呂雉還給他一些食物吃。老人給呂雉相麵,說:“夫人是天下的貴人。”呂雉讓他給兩個孩子看相。】
【老人看了孝惠,說:“夫人所以顯貴,就是這個孩子的緣故。”看了魯元,也是貴相。老人已經走了,劉邦正好從別人家來到田間,呂雉告訴他一位客人從這裏經過,給我們母子看相,說將來都是大貴人。】
【劉邦問老父在哪兒?呂雉說:“走出不遠。”劉邦追上了老人,向他詢問。老人說:“剛才相過夫人和孩子,他們都跟你相似,你的相貌,貴不可言。”】
【劉邦便道謝說:“如果真像老父所說,決不忘記您對我的恩德。”等到劉邦顯貴,竟然不知道老人的去處了。】
“難不成,這是神仙?”
“也有可能死了。”
“能不能來個人也幫我看看是不是大富大貴的麵相啊。”
“你可真是白日做夢!”
“那又怎麽了?一個亭長都能當皇帝,我也不求別的,有點錢就行了。”
【劉邦做亭長,以竹皮為帽,這帽子是他派求盜到薛縣製做的,經常戴著它。等到顯貴時,仍然常常戴著,所謂“劉氏冠”,就是指這種帽子。】
【劉邦因身任亭長,為縣裏送役徒去酈山,役徒多在途中逃亡。他估計,等走到酈山,大概都逃光了。】
這個劉邦還放走役徒?罪加一等!
【到豐邑西麵的沼澤地帶,停下來喝酒,夜間劉邦就釋放了所押送的役徒。劉邦說:“各位都走吧,我也從此逃命去了!”役徒中有十多個年輕力壯的願意跟隨劉邦。】
【劉邦帶著酒意,當夜抄小路通過這片沼澤,派一人前行探路。前行探路的人迴來報告說:“前麵有條大蛇橫在路當中,請迴去吧。”劉邦醉醺醺的,說:“好漢走路,何所畏懼!”】
【於是,就走上前去,拔劍擊蛇,斬為兩段,道路打通了。走了幾裏地,酒性發作,便躺下睡覺。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見有一個老太太夜裏哭泣。人們問為什麽啼哭,老太太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所以我哭。”】
【人們又說:“老太太,你的兒子為什麽被殺了?”老太太說:“我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為蛇,橫在路當中,現在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所以我才哭。”】
“所以說他殺的那個蛇就是這個老太太的兒子?”
“什麽赤帝白帝的,怎麽那麽玄乎?”
【人們以為老太太不誠實,想要鞭打她,老太太忽然就不見了。落在後麵的人到了劉邦休息的地方,劉邦已經醒了。他們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了他,劉邦聽了暗自高興,覺得自命不凡。那些跟隨他的人對他日益敬畏。】
【秦始皇帝常說“東南有天子氣”,因而巡遊東方,借以鎮伏東南的天子氣。】
【劉邦懷疑這件事與自己有關,就逃跑藏了起來,隱身在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岩石之間。呂雉和別人一塊兒尋找,常常一去就找到了劉邦。】
【劉邦感到奇怪,就問呂雉,她說:“你所處的地方上麵常有雲氣,向著有雲氣的地方去找,常常可以找到你。”沛縣子弟有的聽到這件事.很多人都想歸附他。】
【秦二世元年秋天,陳勝等在蘄縣起義,到了陳縣自立為王,號稱“張楚”。各郡縣都大多殺死長官,響應陳勝。】
【沛縣縣令恐懼,想要以沛具響應陳勝,主吏蕭何、獄掾曹參對他說:“您身為秦朝的官吏,如今要叛秦起事,率領沛縣子弟,恐怕他們不願聽命。
希望你召集逃亡在外麵的人,可以得到幾百人。利用這股力量脅持群眾,群眾不敢不聽您的命令。”縣令就派樊噲去召喚劉季,劉季的隊伍已經近百人了。】
【於是樊噲跟著劉季來到沛縣。沛縣縣令又後悔了,恐怕劉季發生變故,就關閉城門,派人防守,(不讓劉季進城,)打算殺掉蕭何、曹參。】
【蕭何、曹參恐懼,翻過城牆依附劉季。劉季用帛寫了一封信,射到城上,告訴沛縣父老說:“天下苦於秦朝的暴政已經很久了。現在父老為沛令守城,但各國諸侯都已起事,一旦城破,就要屠戮沛縣。
如果沛縣父老共同起來殺死沛令,選擇子弟中可以立為首領的做領導,以響應諸侯軍,那就能保全身家性命。不然的話,父子全遭殺害,死得毫無意義。”父老們就率領子弟共同殺了沛令,打開城門,迎接劉季,想讓他做沛縣縣令。】
李斯麵帶沉重“陛下,這個劉邦留不得!”
嬴政深以為然,就憑他代替了大秦,劉邦就留不得!不能有一絲禍患。
【蕭何、曹參等都是文官,看重身家性命,怕事情不成,秦朝會誅滅他們的全族,所以都推讓劉季。】
【這時劉季再三謙讓,大家都不敢擔任,最後還是立劉季為沛公。在沛縣衙門的庭院裏祭祀黃帝和蚩尤,又用牲血釁鼓旗。旗子一律紅色,因為劉季所殺蛇是白帝的兒子,殺蛇的是赤帝的兒子,所以崇尚赤色。】
【於是少年子弟和有勢的官吏,如蕭何、曹參、樊噲等人,都為沛公征集兵員,集合了兩三千人,攻打胡陵、方與,迴軍固守豐邑。】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都自立為王。項梁、項羽起兵於吳。秦泗水郡郡監平率兵圍豐,兩天後,沛公出兵應戰,打敗了秦軍。沛公命令雍齒守衛豐邑,自己引兵赴薛。】
嬴政現在都想把胡亥挖出來鞭屍。什麽廢物,才第二年就有這麽多叛變。
“派人去捉拿,項梁,項羽。”
他記得楚國有個將領叫項燕,這個項梁和項羽應該是楚國貴族。
項梁一看到天幕上顯示出他們的名字,就知道不逃不行了。
催促項羽趕快收拾東西,連夜趕路,現在哪還管他複不複仇了,小命要緊。
【泗水郡郡守壯在薛戰敗,逃到戚。沛公左司馬擒獲泗水郡郡守壯,殺死了他。陳王陳勝派魏人周市攻城略地。周市使人對雍齒說:“豐,原來梁王曾遷徙到這裏。如今魏地已經攻占的有數十城,你雍齒如果投降魏國,魏國封你雍齒為侯,仍然駐守豐邑。不投降的話,就要血洗豐邑。”】
【雍齒本來就很不願意隸屬沛公,等到魏國招降他,就背叛沛公,為魏國防守豐邑。沛公引兵攻豐,沒有攻下。沛公病了,迴到沛縣。沛公怨恨雍齒和豐邑子弟都背叛他,聽說東陽寧君、秦嘉立景駒為假王,住在留縣,就去依附他們,想借兵攻打豐邑。】
【這時,秦將章邯在追擊陳王的部隊,別將司馬夷率軍北向,攻占楚地,在相屠城,到了碭縣。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進,與司馬夷在蕭縣西麵交戰,沒有占著便宜。退迴來收集散兵,屯聚留縣,引兵攻碭,三天就攻下了碭縣。】
【迴軍豐邑。聽說項梁在薛縣,帶了隨從騎兵一百多人去見項梁。項梁給沛公增撥士兵五千人,五大夫一級的將領十人。沛公迴來,引兵攻豐。】
【沛公跟隨項梁一個多月,項羽已經攻克襄城迴來。項梁把各路將領都召集到薛縣,聽說陳王確實死了,就立楚國後人、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建都盱台。項梁號為武信君。停了幾個月,向北攻打亢父,救援東阿(被圍的齊軍),打敗了秦軍。】
【齊軍迴齊,楚軍單獨追擊敗兵。派沛公、項羽另率軍隊攻打城陽,大肆殺戮城中軍民。沛公、項羽駐軍濮陽東麵,與秦軍接戰,擊破了秦軍。】
【秦軍又振作起來,固守濮陽,決水自環。楚軍離去,轉攻定陶,定陶沒有攻下。沛公和項羽向西攻城略地,到了雍丘城下,與秦軍交戰,大破秦軍,殺了李由。迴軍攻打外黃,外黃沒有攻克。】
【項梁又一次打敗了秦軍,有驕傲的神色。宋義勸誡他,他不聽。秦派兵增援章邯,夜間銜枚偷襲項梁,大破項梁於定陶,項梁戰死。】
正在收拾包袱的項梁一整個僵住,就……就這麽死了?
項梁恨不得扇自己幾個巴掌,讓你狂?讓你不聽?死了吧?!
“叔父?叔父?你怎麽了,我收拾好了!”
小小的項羽還不知道怎麽迴事,看到項梁傻站著,就去伸手拉他的袖子。
項梁迴過神來,“沒事,收拾好了?走吧。”
【劉邦和項羽正在攻打陳留,聽說項梁死了,帶兵和呂將軍一起向東進發。呂臣駐紮在彭城東麵,項羽駐紮在彭城西麵,劉邦駐紮在碭。】
【章邯已經打垮了項梁的軍隊,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北進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秦將王離圍困趙歇於巨鹿城。這就是所謂的“河北之軍”。】
【秦二世三年,楚懷王看到項梁的軍隊被打垮了,心裏恐懼,遷離盱台,建都彭城,合並呂臣、項羽的軍隊,親自統率。以劉邦任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任司徒,他的父親呂青作令尹。】
【趙多次請求救援,楚懷王就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北上救趙。命令沛公西出略地,打入關中。同將領們約定:先攻入關中的,就封在關中做王。】
【這時候,秦軍強盛,常常乘勝追擊,眾將領沒有認為先入關的是有利的。唯獨項羽痛恨秦打垮了項梁的軍隊,心中憤激,願和劉邦西進入關。】
【懷王的老將都說:“項羽為人輕捷而兇猛,狡詐而殘忍。項羽曾經攻打襄城,襄城沒有留下一個活人,全都活埋了。所經過的地方,無不殘殺毀滅。
況且楚軍多次進兵攻取,沒有獲勝。不如另派人馬以正義為號召,向西進發,把道理向秦父老兄弟講清楚。秦父老兄弟苦於他們君主的統治很久了,隻要不加欺淩暴虐,應該能夠拿下關中。】
襄城的人們陷進恐慌之中。
“我們被活埋了?”
“這個人怎麽如此心狠,居然屠城!”
“我們要死了?”
人心惶惶,好在,還有些人有理智,正在努力安撫他們。
【懷王最終沒有答應項羽,而派遣劉邦西進,打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楚軍出兵攻擊王離,把他的軍隊打得大敗。】
【劉邦先是在昌邑與彭越聯手攻打秦軍但未能取勝,隨後在栗縣奪取了剛武侯的軍隊。接著,他與魏將皇欣、武蒲聯合攻打昌邑,但同樣未能攻下。】
【在西進途中,劉邦經過高陽,遇到了酈食其,後者認為劉邦有大人物之風,於是前去遊說。劉邦最初態度不敬,但後來對酈食其表示了尊重,並采納了他的建議,襲擊陳留以獲取糧草。劉邦任命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領,一同攻打開封,但未能攻下。】
【之後,劉邦在白馬與秦將楊熊交戰並取得勝利,楊熊逃至榮陽後被秦二世斬首。最後,劉邦南下攻打潁陽並屠城,依靠張良攻占了韓國的轘轅。】
【這時趙將司馬卬的軍隊正要渡過黃河進入函穀關。劉邦率先切斷了黃河渡口。隨後,他在雒陽東麵作戰不利後,迴到陽城整頓騎兵,並在犨東擊敗了秦軍。】
【劉邦攻取了南陽郡的城邑,迫使郡守逃至宛縣。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意識到直接西進的風險,於是改變策略,夜間返迴並包圍了宛城。南陽郡守在陳恢的建議下,選擇投降劉邦,而不是自殺。】
【劉邦接受了投降,並封賞了南陽郡守和陳恢,隨後繼續西進,沿途城邑紛紛投降。在丹水,高武侯鰓和襄侯王陵投降劉邦。劉邦迴軍攻打胡陽時,與番君的別將梅鋗合作,迫使析縣、酈縣投降。】
【同時,劉邦派遣寧昌出使秦關中,但使者未歸。此時,章邯已經在趙地向項羽投降。】
【隨後,項羽在北進援救趙的過程中殺死宋義,成為上將軍,並得到許多將領如黥布的支持。】
【項羽擊敗了秦將王離的軍隊,迫使章邯投降,使得諸侯歸附於他。在秦二世被趙高殺害後,趙高試圖與劉邦定約瓜分關中,但劉邦懷疑其真實性,采納張良的建議,派酈生和陸賈遊說秦軍將領,並趁機襲擊武關,攻破關口。】
【劉邦在藍田南麵與秦軍交戰時,采取了增設疑兵、多樹旗幟的策略,並嚴禁擄掠,贏得了秦地群眾的支持,導致秦軍瓦解,劉邦因此大破秦軍。接著,劉邦在藍田北麵再次擊敗秦軍,並乘勝追擊,徹底摧毀了秦軍的抵抗力量。】
【漢元年十月,沛公的軍隊先於各路諸侯到達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用絲帶係著脖子,封了皇帝的印璽和符節,在軹道旁投降。】
【劉邦把秦王交給了官吏,向西進入鹹陽。沛公想要留在宮殿中休息,樊噲、張良勸說後,才封閉了秦宮的貴重珍寶、財物和庫房,迴軍霸上。】
【劉邦派人與秦朝官吏巡行縣城鄉間,告諭百姓。秦地的百姓大為高興,爭先恐後地拿出牛羊酒食款待士兵。沛公又推讓不肯接受。】
【十一月間,項羽率領諸侯軍西進,想要入關,而關門閉著。聽說沛公已經平定關中,大怒,派黥布等攻破了函穀關。】
【劉邦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王發怒,要攻打沛公,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要稱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被他全部占有了。”打算以此求得封賞。】
【亞父勸項羽進攻,當時項羽飽餐士卒,準備明日會戰。這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兵十萬,號稱二十萬,兵力敵不過項羽。恰巧項伯要救張良,夜間去見他。】
【迴來後用道理勸說項羽,項羽取消了進攻沛公的計劃。沛公帶來了一百多騎兵,馳至鴻門,來見項羽,表示歉意。沛公因為樊噲、張良的緣故,得以脫身返迴。迴來後,立刻殺了曹無傷。】
【項羽向西進軍,屠殺無辜,焚毀鹹陽秦宮室,所過之處,無不遭到摧殘破壞。秦地的百姓大失所望,然而心裏恐懼,不敢不服從。】
他的鹹陽!嬴政怒不可喝,這個項羽,朕一定要抓住他!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背棄原來的約定,改立劉邦為漢王,在巴、蜀、漢中稱王,建都南鄭。】
【把關中瓜分為三,封立秦朝的三個將領: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櫟陽;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封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封趙將司馬卬為殷王,建都朝歌。趙王歇遷徙代地稱王。】
【封趙將張耳為常山王,建都襄國。封當陽君黥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封楚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封番郡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
【封燕將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原來的燕王韓廣遷徙遼東稱王。韓廣不服從,臧荼攻殺韓廣於無終。封成安君陳餘河間三縣,住在南皮。】
李斯皺眉,好不容易推行了郡縣製,這個項羽卻封了這麽多異姓王,真是不知所謂!
【項羽出了函穀關,派人遷徙義帝。催促義帝快走。群臣漸漸地背叛了義帝,項羽就暗地裏讓衡山王、臨江王襲擊他,把義帝殺死在江南。】
【項羽怨恨田榮,封齊將田都為齊王,田榮惱怒,自立為齊王,殺死田都,反叛項楚,把將軍印給予彭越,讓他在梁地起兵反楚。楚派蕭公角攻打彭越,彭越大敗蕭公角。陳餘怨恨項羽不封自己為王,派夏說遊說田榮,借兵攻打張耳。】
【齊借兵給陳餘,擊敗了常山王張耳,張耳逃跑歸附了漢王。陳餘從代接迴趙王歇,又立為趙王,趙王就封陳餘為代王。項羽大怒,出兵北向擊齊。】
【二年,漢王東出略取城邑,塞王司、翟王、河南王都投降了。韓王不願歸附,漢王派韓信打敗了他。】
【於是設置了各郡,關外設置了河南郡。改立韓太尉信為韓王。將領中以一萬人或一郡投降的,封給一萬戶,整修河上郡內的長城。各處原來的秦朝苑囿園池,都讓百姓開墾耕種。】
【正月,俘虜了雍王的弟弟章平。大赦有罪的人。】
【二月,下令廢掉秦社稷,改立漢社稷。】
【三月,漢王從臨晉關渡過黃河,魏王豹率兵隨從,攻下河內並俘虜殷王,設置河內郡。接著南渡平陰津,到達雒陽。】
【新城三老董公告訴劉邦義帝被殺的情況,劉邦為此發喪三天,並通告諸侯,號召討伐項羽。】
【項羽北進攻打齊國,田榮戰敗被殺,齊地投降楚國。但楚軍的暴行導致齊人反叛,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反楚。】
【劉邦利用項羽與齊軍交戰的機會,劫取五諸侯兵力,進入彭城。5項羽得知劉邦占領彭城後,迅速迴軍,在睢水大敗漢軍,殺死很多士卒,俘虜了劉邦的家屬。】
【由於楚軍強盛,漢軍敗退,諸侯紛紛離漢歸楚,塞王司馬欣逃至楚國。】
【劉邦在周呂侯的幫助下,收集士卒,在碭縣駐軍,並派隨何說服九江王黥布叛楚,成功拖延了項羽的行動。】
【劉邦立孝惠帝為太子,並大赦罪人,命令太子駐守櫟陽,引水灌廢丘,廢丘投降後改名槐裏,並開始祭祀天地神靈。】
【九江王黥布與龍且作戰失敗後歸漢,劉邦逐漸征集士卒,加上各路將領和關中兵的增援,軍勢在滎陽大振,擊破了楚軍。】
【三年,魏王豹借口迴家探病,實則斷絕黃河渡口,叛漢歸楚。劉邦派酈生勸說無效後,派遣韓信進攻魏豹,大破魏軍並俘虜魏豹,平定魏地。】
【張耳和韓信向東攻下井陘,進擊趙地,殺了陳餘和趙王歇。次年,張耳被封為趙王。】
【劉邦在滎陽南麵修築甬道以取敖倉糧食,與項羽對峙一年多。項羽多次奪取甬道,導致漢軍缺糧。劉邦請求講和未果後,采納陳平的計策,用黃金離間楚國君臣,導致項羽對亞父產生懷疑,亞父憤而辭官,歸途中去世。】
範增看著眼前的項羽,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麽,項羽著急上前“亞父!我這次一定聽你的,不會懷疑你,亞父!”
【漢軍因缺糧,紀信偽裝成劉邦欺騙楚軍,劉邦趁機逃脫。周苛、樅公因不信任魏豹,將其殺害。】
【劉邦逃出滎陽後,收集士卒,采納袁生的建議,從武關出兵,讓滎陽、成皋得到休息。】
【劉邦自稱使者,奪取張耳、韓信軍隊,派張耳收集兵力,韓信攻齊。劉邦軍威重振,采納鄭忠的計策,派盧綰、劉賈渡白馬津入楚地,與彭越聯手擊敗楚軍,攻下梁地十多座城邑。】
【韓信受命東征,但在平原地區未能渡過黃河。劉邦派遣酈生說服齊王田廣,導致田廣背叛楚國,與漢國和解並計劃聯合攻打項羽。】
【韓信采納蒯通的計策,對齊國發起突然襲擊,打敗了齊國。由於韓信的突然襲擊,齊王田廣烹殺了酈生,並向東逃至高密。】
【項羽得知韓信已經利用黃河以北的兵力擊敗了齊、趙,並計劃攻打楚軍,於是派遣龍且、周蘭前去阻擊韓信。韓信與楚軍交戰,得到騎兵將領灌嬰的配合,大敗楚軍,並殺死了龍且。】
【戰敗後,齊王田廣投奔了彭越。彭越領兵駐紮在梁地,不斷騷擾楚軍,並斷絕了楚軍的糧食供應。】
【四年,項羽在離開成皋前,特別指示海春侯大司馬曹咎謹慎防守,不要應戰漢軍的挑戰,隻需阻止漢軍東進。項羽預計十五天內能平定梁地後與曹咎會合。】
【項羽離開後,楚軍獲得了初步的勝利。漢軍多次挑戰楚軍,楚軍堅守不出。漢軍派人辱罵楚軍五六天,曹咎憤怒之下,決定渡汜水與漢軍交戰。】
【楚軍在渡汜水時遭到漢軍的突然襲擊,大敗,楚國的金玉財寶被漢軍全部繳獲。曹咎和長史司馬欣在汜水自刎。項羽在睢陽得知曹咎兵敗的消息後,立即帶兵返迴。】
【華夏史上皇帝如此之多,那麽誰是大家最喜愛的皇帝呢,排名不分先後。】
和之前一樣的開場白,讓各朝人火熱起來,百姓們開始期待,是否有上次一樣的答題節目,皇帝們則開始緊張激動,這一次會不會是自己呢?
【漢高祖劉邦。沛縣豐邑中陽裏人。姓劉,字季。父親叫太公,母親叫劉媼。先前劉媼曾經在大湖岸邊休息,睡夢中與神相遇。這時雷電交作,天昏地暗。太公去看劉媼,見到一條蛟龍在她身上,後來劉媼懷了孕,就生了劉邦。】
劉邦看到是說自己的,驕傲的不行“皇後!你看,是朕啊!”
秦
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很好,非常好,劉邦是吧,總算找到你了。
“蒙恬!去沛縣找劉季,沒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可出入!”
“嗨!”蒙恬領命,隨後就帶著人前去。對於這個劉季,他也很好奇呀。
【劉邦這個人,高鼻梁,像龍一樣豐滿的額角,漂亮的須髯,左腿上有七十二顆黑痣。】
【仁厚愛人,喜歡施舍,胸襟開闊。常有遠大的誌向,不從事一般百姓的生產作業。到了壯年,做官吏,當了泗水亭亭長,公廷中的官吏,沒有一個不混得很熟,受他戲弄。】
【他愛好喝酒,喜歡女色。常常向王媼、武負賒酒,喝醉了臥睡,武負、王媼看見他上麵常有一條龍,感到很奇怪。劉邦每次來買酒,留在酒店中飲酒,酒店的酒比平常多賣幾倍。】
【等到發現了奇怪的現象,年終時,這兩家酒店便將劉邦所賒債務一筆勾銷。】
嗬!嬴政嗤笑一聲。這樣的人取代了他的大秦?要不是胡亥那個廢物,怎麽可能?
至於天幕所說的什麽神跡,嬴政更是嗤之以鼻,距離後世那麽遠,誰知道是不是真的,說不定是自己為了所謂的正統搞出來的。
【劉邦曾經到鹹陽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車駕出巡,)允許人們觀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喟然長歎說:“啊,大丈夫應當像這個樣子!”】
【單父人呂公與沛縣縣令相友好,為了躲避仇人到縣令家做客,因而遷家到沛縣。】
【沛縣中的豪傑官吏聽說縣令有貴客,都去送禮祝賀。蕭何為縣裏的主吏,主管收禮物,對各位貴客說:“禮物不滿一千錢的,坐在堂下。”】
【劉邦做亭長,向來輕視那些官吏。於是欺騙地在名刺上說“賀萬錢”,其實沒有拿出一個錢。名刺遞了進去,呂公大驚,站起來,到門口迎接劉邦。】
【呂公這個人,好給人相麵,看到劉邦的狀貌,就特別敬重他,領他到堂上入座。】
【蕭何說:“劉季本來大話很多,很少成事。”(由於受到呂公的敬重)劉邦便戲辱堂上的客人,自己坐在上座,毫不謙讓。酒席就要散盡,呂公以目示意劉邦不要走。】
【劉邦喝完了酒,留在後麵。呂公說:“我從年少時就好給人相麵,相過的人多了,沒有一個像你劉季這樣的貴相,希望你劉季保重。我有一親生女兒,願意做為你劉季的妻子。”】
【酒席結束後,呂媼生呂公的氣,說:“你最初常想使這個女兒與眾不同,把她嫁給貴人。沛令與你相友好,求娶女兒,你不答應,為什麽自己妄作主張許配給了劉季?”呂公說:“這不是你們這些婦孺之輩所能懂得的。”】
【於是把女兒嫁給了劉季。呂公的女兒就是呂後,呂雉。她生了孝惠帝、魯元公主。】
呂雉鬆了一口氣,看來她的兒子最終還是繼承大統了,戚夫人那個蠢貨的算盤落空了。
就是孝惠帝這個……算了,起碼不是昏君暴君,有她在劉盈的地位就沒事。
【劉邦作亭長時,曾經請假迴家。呂雉與兩個孩子在田間除草,有一老人路過,要些水喝,呂雉還給他一些食物吃。老人給呂雉相麵,說:“夫人是天下的貴人。”呂雉讓他給兩個孩子看相。】
【老人看了孝惠,說:“夫人所以顯貴,就是這個孩子的緣故。”看了魯元,也是貴相。老人已經走了,劉邦正好從別人家來到田間,呂雉告訴他一位客人從這裏經過,給我們母子看相,說將來都是大貴人。】
【劉邦問老父在哪兒?呂雉說:“走出不遠。”劉邦追上了老人,向他詢問。老人說:“剛才相過夫人和孩子,他們都跟你相似,你的相貌,貴不可言。”】
【劉邦便道謝說:“如果真像老父所說,決不忘記您對我的恩德。”等到劉邦顯貴,竟然不知道老人的去處了。】
“難不成,這是神仙?”
“也有可能死了。”
“能不能來個人也幫我看看是不是大富大貴的麵相啊。”
“你可真是白日做夢!”
“那又怎麽了?一個亭長都能當皇帝,我也不求別的,有點錢就行了。”
【劉邦做亭長,以竹皮為帽,這帽子是他派求盜到薛縣製做的,經常戴著它。等到顯貴時,仍然常常戴著,所謂“劉氏冠”,就是指這種帽子。】
【劉邦因身任亭長,為縣裏送役徒去酈山,役徒多在途中逃亡。他估計,等走到酈山,大概都逃光了。】
這個劉邦還放走役徒?罪加一等!
【到豐邑西麵的沼澤地帶,停下來喝酒,夜間劉邦就釋放了所押送的役徒。劉邦說:“各位都走吧,我也從此逃命去了!”役徒中有十多個年輕力壯的願意跟隨劉邦。】
【劉邦帶著酒意,當夜抄小路通過這片沼澤,派一人前行探路。前行探路的人迴來報告說:“前麵有條大蛇橫在路當中,請迴去吧。”劉邦醉醺醺的,說:“好漢走路,何所畏懼!”】
【於是,就走上前去,拔劍擊蛇,斬為兩段,道路打通了。走了幾裏地,酒性發作,便躺下睡覺。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見有一個老太太夜裏哭泣。人們問為什麽啼哭,老太太說:“有人殺了我的兒子,所以我哭。”】
【人們又說:“老太太,你的兒子為什麽被殺了?”老太太說:“我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為蛇,橫在路當中,現在被赤帝的兒子殺了,所以我才哭。”】
“所以說他殺的那個蛇就是這個老太太的兒子?”
“什麽赤帝白帝的,怎麽那麽玄乎?”
【人們以為老太太不誠實,想要鞭打她,老太太忽然就不見了。落在後麵的人到了劉邦休息的地方,劉邦已經醒了。他們把剛才發生的事告訴了他,劉邦聽了暗自高興,覺得自命不凡。那些跟隨他的人對他日益敬畏。】
【秦始皇帝常說“東南有天子氣”,因而巡遊東方,借以鎮伏東南的天子氣。】
【劉邦懷疑這件事與自己有關,就逃跑藏了起來,隱身在芒山、碭山一帶的山澤岩石之間。呂雉和別人一塊兒尋找,常常一去就找到了劉邦。】
【劉邦感到奇怪,就問呂雉,她說:“你所處的地方上麵常有雲氣,向著有雲氣的地方去找,常常可以找到你。”沛縣子弟有的聽到這件事.很多人都想歸附他。】
【秦二世元年秋天,陳勝等在蘄縣起義,到了陳縣自立為王,號稱“張楚”。各郡縣都大多殺死長官,響應陳勝。】
【沛縣縣令恐懼,想要以沛具響應陳勝,主吏蕭何、獄掾曹參對他說:“您身為秦朝的官吏,如今要叛秦起事,率領沛縣子弟,恐怕他們不願聽命。
希望你召集逃亡在外麵的人,可以得到幾百人。利用這股力量脅持群眾,群眾不敢不聽您的命令。”縣令就派樊噲去召喚劉季,劉季的隊伍已經近百人了。】
【於是樊噲跟著劉季來到沛縣。沛縣縣令又後悔了,恐怕劉季發生變故,就關閉城門,派人防守,(不讓劉季進城,)打算殺掉蕭何、曹參。】
【蕭何、曹參恐懼,翻過城牆依附劉季。劉季用帛寫了一封信,射到城上,告訴沛縣父老說:“天下苦於秦朝的暴政已經很久了。現在父老為沛令守城,但各國諸侯都已起事,一旦城破,就要屠戮沛縣。
如果沛縣父老共同起來殺死沛令,選擇子弟中可以立為首領的做領導,以響應諸侯軍,那就能保全身家性命。不然的話,父子全遭殺害,死得毫無意義。”父老們就率領子弟共同殺了沛令,打開城門,迎接劉季,想讓他做沛縣縣令。】
李斯麵帶沉重“陛下,這個劉邦留不得!”
嬴政深以為然,就憑他代替了大秦,劉邦就留不得!不能有一絲禍患。
【蕭何、曹參等都是文官,看重身家性命,怕事情不成,秦朝會誅滅他們的全族,所以都推讓劉季。】
【這時劉季再三謙讓,大家都不敢擔任,最後還是立劉季為沛公。在沛縣衙門的庭院裏祭祀黃帝和蚩尤,又用牲血釁鼓旗。旗子一律紅色,因為劉季所殺蛇是白帝的兒子,殺蛇的是赤帝的兒子,所以崇尚赤色。】
【於是少年子弟和有勢的官吏,如蕭何、曹參、樊噲等人,都為沛公征集兵員,集合了兩三千人,攻打胡陵、方與,迴軍固守豐邑。】
【秦二世二年,燕、趙、齊、魏都自立為王。項梁、項羽起兵於吳。秦泗水郡郡監平率兵圍豐,兩天後,沛公出兵應戰,打敗了秦軍。沛公命令雍齒守衛豐邑,自己引兵赴薛。】
嬴政現在都想把胡亥挖出來鞭屍。什麽廢物,才第二年就有這麽多叛變。
“派人去捉拿,項梁,項羽。”
他記得楚國有個將領叫項燕,這個項梁和項羽應該是楚國貴族。
項梁一看到天幕上顯示出他們的名字,就知道不逃不行了。
催促項羽趕快收拾東西,連夜趕路,現在哪還管他複不複仇了,小命要緊。
【泗水郡郡守壯在薛戰敗,逃到戚。沛公左司馬擒獲泗水郡郡守壯,殺死了他。陳王陳勝派魏人周市攻城略地。周市使人對雍齒說:“豐,原來梁王曾遷徙到這裏。如今魏地已經攻占的有數十城,你雍齒如果投降魏國,魏國封你雍齒為侯,仍然駐守豐邑。不投降的話,就要血洗豐邑。”】
【雍齒本來就很不願意隸屬沛公,等到魏國招降他,就背叛沛公,為魏國防守豐邑。沛公引兵攻豐,沒有攻下。沛公病了,迴到沛縣。沛公怨恨雍齒和豐邑子弟都背叛他,聽說東陽寧君、秦嘉立景駒為假王,住在留縣,就去依附他們,想借兵攻打豐邑。】
【這時,秦將章邯在追擊陳王的部隊,別將司馬夷率軍北向,攻占楚地,在相屠城,到了碭縣。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進,與司馬夷在蕭縣西麵交戰,沒有占著便宜。退迴來收集散兵,屯聚留縣,引兵攻碭,三天就攻下了碭縣。】
【迴軍豐邑。聽說項梁在薛縣,帶了隨從騎兵一百多人去見項梁。項梁給沛公增撥士兵五千人,五大夫一級的將領十人。沛公迴來,引兵攻豐。】
【沛公跟隨項梁一個多月,項羽已經攻克襄城迴來。項梁把各路將領都召集到薛縣,聽說陳王確實死了,就立楚國後人、楚懷王的孫子心為楚王,建都盱台。項梁號為武信君。停了幾個月,向北攻打亢父,救援東阿(被圍的齊軍),打敗了秦軍。】
【齊軍迴齊,楚軍單獨追擊敗兵。派沛公、項羽另率軍隊攻打城陽,大肆殺戮城中軍民。沛公、項羽駐軍濮陽東麵,與秦軍接戰,擊破了秦軍。】
【秦軍又振作起來,固守濮陽,決水自環。楚軍離去,轉攻定陶,定陶沒有攻下。沛公和項羽向西攻城略地,到了雍丘城下,與秦軍交戰,大破秦軍,殺了李由。迴軍攻打外黃,外黃沒有攻克。】
【項梁又一次打敗了秦軍,有驕傲的神色。宋義勸誡他,他不聽。秦派兵增援章邯,夜間銜枚偷襲項梁,大破項梁於定陶,項梁戰死。】
正在收拾包袱的項梁一整個僵住,就……就這麽死了?
項梁恨不得扇自己幾個巴掌,讓你狂?讓你不聽?死了吧?!
“叔父?叔父?你怎麽了,我收拾好了!”
小小的項羽還不知道怎麽迴事,看到項梁傻站著,就去伸手拉他的袖子。
項梁迴過神來,“沒事,收拾好了?走吧。”
【劉邦和項羽正在攻打陳留,聽說項梁死了,帶兵和呂將軍一起向東進發。呂臣駐紮在彭城東麵,項羽駐紮在彭城西麵,劉邦駐紮在碭。】
【章邯已經打垮了項梁的軍隊,以為楚地的敵人不用擔心了,就渡過黃河,北進攻打趙地,大破趙軍。這個時候,趙歇為趙王,秦將王離圍困趙歇於巨鹿城。這就是所謂的“河北之軍”。】
【秦二世三年,楚懷王看到項梁的軍隊被打垮了,心裏恐懼,遷離盱台,建都彭城,合並呂臣、項羽的軍隊,親自統率。以劉邦任碭郡長,封為武安侯。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任司徒,他的父親呂青作令尹。】
【趙多次請求救援,楚懷王就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北上救趙。命令沛公西出略地,打入關中。同將領們約定:先攻入關中的,就封在關中做王。】
【這時候,秦軍強盛,常常乘勝追擊,眾將領沒有認為先入關的是有利的。唯獨項羽痛恨秦打垮了項梁的軍隊,心中憤激,願和劉邦西進入關。】
【懷王的老將都說:“項羽為人輕捷而兇猛,狡詐而殘忍。項羽曾經攻打襄城,襄城沒有留下一個活人,全都活埋了。所經過的地方,無不殘殺毀滅。
況且楚軍多次進兵攻取,沒有獲勝。不如另派人馬以正義為號召,向西進發,把道理向秦父老兄弟講清楚。秦父老兄弟苦於他們君主的統治很久了,隻要不加欺淩暴虐,應該能夠拿下關中。】
襄城的人們陷進恐慌之中。
“我們被活埋了?”
“這個人怎麽如此心狠,居然屠城!”
“我們要死了?”
人心惶惶,好在,還有些人有理智,正在努力安撫他們。
【懷王最終沒有答應項羽,而派遣劉邦西進,打敗了秦軍的兩支部隊。楚軍出兵攻擊王離,把他的軍隊打得大敗。】
【劉邦先是在昌邑與彭越聯手攻打秦軍但未能取勝,隨後在栗縣奪取了剛武侯的軍隊。接著,他與魏將皇欣、武蒲聯合攻打昌邑,但同樣未能攻下。】
【在西進途中,劉邦經過高陽,遇到了酈食其,後者認為劉邦有大人物之風,於是前去遊說。劉邦最初態度不敬,但後來對酈食其表示了尊重,並采納了他的建議,襲擊陳留以獲取糧草。劉邦任命酈食其為廣野君,酈商為將領,一同攻打開封,但未能攻下。】
【之後,劉邦在白馬與秦將楊熊交戰並取得勝利,楊熊逃至榮陽後被秦二世斬首。最後,劉邦南下攻打潁陽並屠城,依靠張良攻占了韓國的轘轅。】
【這時趙將司馬卬的軍隊正要渡過黃河進入函穀關。劉邦率先切斷了黃河渡口。隨後,他在雒陽東麵作戰不利後,迴到陽城整頓騎兵,並在犨東擊敗了秦軍。】
【劉邦攻取了南陽郡的城邑,迫使郡守逃至宛縣。在張良的建議下,劉邦意識到直接西進的風險,於是改變策略,夜間返迴並包圍了宛城。南陽郡守在陳恢的建議下,選擇投降劉邦,而不是自殺。】
【劉邦接受了投降,並封賞了南陽郡守和陳恢,隨後繼續西進,沿途城邑紛紛投降。在丹水,高武侯鰓和襄侯王陵投降劉邦。劉邦迴軍攻打胡陽時,與番君的別將梅鋗合作,迫使析縣、酈縣投降。】
【同時,劉邦派遣寧昌出使秦關中,但使者未歸。此時,章邯已經在趙地向項羽投降。】
【隨後,項羽在北進援救趙的過程中殺死宋義,成為上將軍,並得到許多將領如黥布的支持。】
【項羽擊敗了秦將王離的軍隊,迫使章邯投降,使得諸侯歸附於他。在秦二世被趙高殺害後,趙高試圖與劉邦定約瓜分關中,但劉邦懷疑其真實性,采納張良的建議,派酈生和陸賈遊說秦軍將領,並趁機襲擊武關,攻破關口。】
【劉邦在藍田南麵與秦軍交戰時,采取了增設疑兵、多樹旗幟的策略,並嚴禁擄掠,贏得了秦地群眾的支持,導致秦軍瓦解,劉邦因此大破秦軍。接著,劉邦在藍田北麵再次擊敗秦軍,並乘勝追擊,徹底摧毀了秦軍的抵抗力量。】
【漢元年十月,沛公的軍隊先於各路諸侯到達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用絲帶係著脖子,封了皇帝的印璽和符節,在軹道旁投降。】
【劉邦把秦王交給了官吏,向西進入鹹陽。沛公想要留在宮殿中休息,樊噲、張良勸說後,才封閉了秦宮的貴重珍寶、財物和庫房,迴軍霸上。】
【劉邦派人與秦朝官吏巡行縣城鄉間,告諭百姓。秦地的百姓大為高興,爭先恐後地拿出牛羊酒食款待士兵。沛公又推讓不肯接受。】
【十一月間,項羽率領諸侯軍西進,想要入關,而關門閉著。聽說沛公已經平定關中,大怒,派黥布等攻破了函穀關。】
【劉邦左司馬曹無傷聽說項王發怒,要攻打沛公,派人告訴項羽說:“劉邦想要稱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被他全部占有了。”打算以此求得封賞。】
【亞父勸項羽進攻,當時項羽飽餐士卒,準備明日會戰。這時項羽兵四十萬,號稱百萬。沛公兵十萬,號稱二十萬,兵力敵不過項羽。恰巧項伯要救張良,夜間去見他。】
【迴來後用道理勸說項羽,項羽取消了進攻沛公的計劃。沛公帶來了一百多騎兵,馳至鴻門,來見項羽,表示歉意。沛公因為樊噲、張良的緣故,得以脫身返迴。迴來後,立刻殺了曹無傷。】
【項羽向西進軍,屠殺無辜,焚毀鹹陽秦宮室,所過之處,無不遭到摧殘破壞。秦地的百姓大失所望,然而心裏恐懼,不敢不服從。】
他的鹹陽!嬴政怒不可喝,這個項羽,朕一定要抓住他!
【正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背棄原來的約定,改立劉邦為漢王,在巴、蜀、漢中稱王,建都南鄭。】
【把關中瓜分為三,封立秦朝的三個將領:章邯為雍王,建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建都櫟陽;董翳為翟王,建都高奴。封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建都洛陽。封趙將司馬卬為殷王,建都朝歌。趙王歇遷徙代地稱王。】
【封趙將張耳為常山王,建都襄國。封當陽君黥布為九江王,建都六縣。封楚懷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建都江陵。封番郡吳芮為衡山王,建都邾縣。】
【封燕將臧荼為燕王,建都薊縣。原來的燕王韓廣遷徙遼東稱王。韓廣不服從,臧荼攻殺韓廣於無終。封成安君陳餘河間三縣,住在南皮。】
李斯皺眉,好不容易推行了郡縣製,這個項羽卻封了這麽多異姓王,真是不知所謂!
【項羽出了函穀關,派人遷徙義帝。催促義帝快走。群臣漸漸地背叛了義帝,項羽就暗地裏讓衡山王、臨江王襲擊他,把義帝殺死在江南。】
【項羽怨恨田榮,封齊將田都為齊王,田榮惱怒,自立為齊王,殺死田都,反叛項楚,把將軍印給予彭越,讓他在梁地起兵反楚。楚派蕭公角攻打彭越,彭越大敗蕭公角。陳餘怨恨項羽不封自己為王,派夏說遊說田榮,借兵攻打張耳。】
【齊借兵給陳餘,擊敗了常山王張耳,張耳逃跑歸附了漢王。陳餘從代接迴趙王歇,又立為趙王,趙王就封陳餘為代王。項羽大怒,出兵北向擊齊。】
【二年,漢王東出略取城邑,塞王司、翟王、河南王都投降了。韓王不願歸附,漢王派韓信打敗了他。】
【於是設置了各郡,關外設置了河南郡。改立韓太尉信為韓王。將領中以一萬人或一郡投降的,封給一萬戶,整修河上郡內的長城。各處原來的秦朝苑囿園池,都讓百姓開墾耕種。】
【正月,俘虜了雍王的弟弟章平。大赦有罪的人。】
【二月,下令廢掉秦社稷,改立漢社稷。】
【三月,漢王從臨晉關渡過黃河,魏王豹率兵隨從,攻下河內並俘虜殷王,設置河內郡。接著南渡平陰津,到達雒陽。】
【新城三老董公告訴劉邦義帝被殺的情況,劉邦為此發喪三天,並通告諸侯,號召討伐項羽。】
【項羽北進攻打齊國,田榮戰敗被殺,齊地投降楚國。但楚軍的暴行導致齊人反叛,田榮的弟弟田橫立田榮的兒子田廣為齊王反楚。】
【劉邦利用項羽與齊軍交戰的機會,劫取五諸侯兵力,進入彭城。5項羽得知劉邦占領彭城後,迅速迴軍,在睢水大敗漢軍,殺死很多士卒,俘虜了劉邦的家屬。】
【由於楚軍強盛,漢軍敗退,諸侯紛紛離漢歸楚,塞王司馬欣逃至楚國。】
【劉邦在周呂侯的幫助下,收集士卒,在碭縣駐軍,並派隨何說服九江王黥布叛楚,成功拖延了項羽的行動。】
【劉邦立孝惠帝為太子,並大赦罪人,命令太子駐守櫟陽,引水灌廢丘,廢丘投降後改名槐裏,並開始祭祀天地神靈。】
【九江王黥布與龍且作戰失敗後歸漢,劉邦逐漸征集士卒,加上各路將領和關中兵的增援,軍勢在滎陽大振,擊破了楚軍。】
【三年,魏王豹借口迴家探病,實則斷絕黃河渡口,叛漢歸楚。劉邦派酈生勸說無效後,派遣韓信進攻魏豹,大破魏軍並俘虜魏豹,平定魏地。】
【張耳和韓信向東攻下井陘,進擊趙地,殺了陳餘和趙王歇。次年,張耳被封為趙王。】
【劉邦在滎陽南麵修築甬道以取敖倉糧食,與項羽對峙一年多。項羽多次奪取甬道,導致漢軍缺糧。劉邦請求講和未果後,采納陳平的計策,用黃金離間楚國君臣,導致項羽對亞父產生懷疑,亞父憤而辭官,歸途中去世。】
範增看著眼前的項羽,一時不知道說些什麽,項羽著急上前“亞父!我這次一定聽你的,不會懷疑你,亞父!”
【漢軍因缺糧,紀信偽裝成劉邦欺騙楚軍,劉邦趁機逃脫。周苛、樅公因不信任魏豹,將其殺害。】
【劉邦逃出滎陽後,收集士卒,采納袁生的建議,從武關出兵,讓滎陽、成皋得到休息。】
【劉邦自稱使者,奪取張耳、韓信軍隊,派張耳收集兵力,韓信攻齊。劉邦軍威重振,采納鄭忠的計策,派盧綰、劉賈渡白馬津入楚地,與彭越聯手擊敗楚軍,攻下梁地十多座城邑。】
【韓信受命東征,但在平原地區未能渡過黃河。劉邦派遣酈生說服齊王田廣,導致田廣背叛楚國,與漢國和解並計劃聯合攻打項羽。】
【韓信采納蒯通的計策,對齊國發起突然襲擊,打敗了齊國。由於韓信的突然襲擊,齊王田廣烹殺了酈生,並向東逃至高密。】
【項羽得知韓信已經利用黃河以北的兵力擊敗了齊、趙,並計劃攻打楚軍,於是派遣龍且、周蘭前去阻擊韓信。韓信與楚軍交戰,得到騎兵將領灌嬰的配合,大敗楚軍,並殺死了龍且。】
【戰敗後,齊王田廣投奔了彭越。彭越領兵駐紮在梁地,不斷騷擾楚軍,並斷絕了楚軍的糧食供應。】
【四年,項羽在離開成皋前,特別指示海春侯大司馬曹咎謹慎防守,不要應戰漢軍的挑戰,隻需阻止漢軍東進。項羽預計十五天內能平定梁地後與曹咎會合。】
【項羽離開後,楚軍獲得了初步的勝利。漢軍多次挑戰楚軍,楚軍堅守不出。漢軍派人辱罵楚軍五六天,曹咎憤怒之下,決定渡汜水與漢軍交戰。】
【楚軍在渡汜水時遭到漢軍的突然襲擊,大敗,楚國的金玉財寶被漢軍全部繳獲。曹咎和長史司馬欣在汜水自刎。項羽在睢陽得知曹咎兵敗的消息後,立即帶兵返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