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南緩緩睜開眼睛,從沉睡中蘇醒過來,眼神中帶著一絲迷茫。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自己正置身於一間雅致的房間內。
房間內的布置顯得頗為考究,床鋪柔軟舒適,上麵鋪著細膩的錦被,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四周的牆壁上掛著幾幅精美的水墨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窗邊的書桌上擺放著幾卷古籍和一些精致的文房四寶。
有象那張千年不變的麵癱臉出現在他眼前,隨著他的唿喊,屋外的幾人都聞訊進來了。
姬南齜牙咧嘴的起身,除了幾塊骨折處疼痛外,其他並無大礙。
唐焚檢查了一下姬南體內,然後笑著說了一句“恭喜”。
本來,依照過去數月的相處模式,若逢姬南晉階此等歡欣鼓舞之事,姬無方、觀虎等人定會歡唿雀躍,提議舉杯共慶,朱氏兄弟等一眾部屬亦會圍攏過來,競相道賀,場麵一定熱鬧非凡。
姬南察覺到,此番眾人對他的態度截然不同,滿是恭敬之中夾雜著疏離和戒備。姬無方、觀虎、展恆乃至戊火等人,目光中流露出的更有難以掩飾的緊張與恐懼;至於朱氏兄弟與景琨等人,看見他時猶如鼠見貓,匆匆施禮後便急於離去,不敢多做停留。
姬南迷迷糊糊的,腦海中並未過多思考這些變化,眼見四周無人了,他迫不及待地將心神沉入體內:在他的丹海之位,原本琉璃元嬰的位置,此刻卻赫然懸浮著一大團紫色為主的五彩光團,靜靜地漂浮在那裏,遵循著一種難以言喻、玄之又玄的規律緩緩轉動。每當這光團完成一圈轉動,就有大量的紫氣從中彌漫開來,如晨霧般輕柔地擴散,隨後毫無保留地融入到姬南體內的每一根經脈角落,每一寸肌肉。
氣體細絲,密布且繁複,蘊含著超越元嬰境界的磅礴修為,那是真元充盈至極、神魂飽滿到巔峰的氣息。
在紫色為主的霧體之中,夾雜著幾大縷不同顏色的光團,一縷金色光團尤為引人注目,散發著碾壓的尊貴與力量,那是源自姬家血脈的金銳之氣;青色光團,輕盈靈動,透著生機勃勃的氣息,那是來自孔雀母族的靈動與優雅。
一縷黑色粘稠的光團占據著紫色光團的一半位置,顯得陰暗而深邃,它代表著神魂、白骨、噬精三部邪功的精華,這些禁忌之術,邪惡卻也強大無比。更有一縷紅色光團,紅豔如血,那是源自古老巫族原始的野性與強悍的意誌;最後一縷白色光團,純淨無瑕,鋒利如劍,那是由純粹劍氣組成。
這些光團與紫色霧體相互交織,共同構築了一幅複雜的景圖。隨著紫風唿嘯,轉動八方,姬南的識海內有一聲厲嘯傳出,他的神識在這一刻數倍的暴增,百丈,千丈,二千丈……直至三千丈,近乎方圓五十裏地,這是屬於神滿修士特有的,神念!
神滿境,乃修真者修行路上的一座巍峨裏程碑,標誌著其修為已臻至超凡入聖之境。步入此境,修士的精神力量與肉身能量完美融合,天地靈氣皆受其心念牽引,舉手投足間,便能引動風雲,翻江倒海。
在這一境界,修士的神念能洞察秋毫,甚至能窺視些許虛空奧秘。他們的肉身經過無數次的錘煉與天地靈氣的洗禮,變得堅不可摧,能夠抵禦世間絕大多數的物理與法術攻擊。他們能夠施展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可以在瞬息之間跨越千山萬水,或是以意念操控萬物。
所以,世人尊稱神滿境修士為大修士。
姬南的心神緩緩退出體內。與初結金丹時的那份張揚與自信相比,晉入神滿境之後的他,對修行之道反而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與低調。
在這數年間,姬南有幸遇到了許多修為高深的大修士,每一次的相遇都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引領他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更為深邃的修行世界。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和境界的持續提升,他所感知到的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也就愈加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休息了一會,姬南將唐焚召至身前,詳細詢問起自己昏倒之後所發生的一係列事件。
那日唐焚斬殺高耀之後,事情再無轉圜餘地,那個不知身份的年輕公子發出了“務必格殺”的命令,又打出緊急訊號,召集邾向國修士來援。
不僅如此,他還向四周圍觀的好事修士與江湖人士發布了懸賞,聲稱無論是誰,隻要能斬殺姬南隊伍中的任意一人,便可攜帶人頭前往邾向國的春熙堂領取重賞。
這一懸賞吸引了一些貪財不要命的野修加入到追殺的行列之中。姬無方等人隻能邊戰邊退,驚蟄背著昏迷的姬南,朝著曾國的方向撤退。
由於姬南晉級神滿之境時的異象太過驚人,加之唐焚斬殺高耀時的那份從容與強大,深深地震懾了在場的眾人。盡管春熙堂方麵人數眾多,但真正敢於豁出性命上前拚殺的人並不多,因此一行人在撤退的路上並未遭遇太大的阻礙。
就在他們一行人剛剛離開那座小鎮,尚未行遠之時,那位始終伴隨著發號施令的年輕公子、麵容俊朗的異族青年,突然間發出了一聲尖銳而悠長的唿哨。
緊接著,從幽暗的山林之中,一團濃鬱如墨的黑霧猛然間竄了出來,截住了眾人的道路,正是前幾天遇見那個吸食血食的屍魔。
唐焚上去與屍魔鬥狠鬥了一場,雙方打得山崩地裂,唐焚的雙刀每一次擊中屍魔都激起一片火花和飛濺的碎片,而屍魔則憑借著其強橫的身體和詭異的身法,不斷地尋找著唐焚的破綻,企圖給予致命一擊。附近幾十座山峰夷為平地。
打了幾個時辰,屍魔不敵退迴深山中,眾人這才平安進入曾國。
曾國邊境上早有兩隊騎士觀望。
景琨遠遠地打出信號。
一名老修士禦風飛出,在和景琨勘驗完信物之後,引領著眾人不慌不忙越過邊境。
另外一隊精銳騎卒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攔住了追來的春熙堂眾人。
曾國是個子爵國,先祖是個來自十萬大山的小部落,曾追隨周文王加入伐商的陣營,成王時期才被封為最低等的子爵,地盤也隻有方圓五十裏,一向不受各諸侯國的待見。
封國的位置更是處於大周東南疆域的最外邊緣,緊挨著東南十萬大山的蠻夷部族。曾人自此心中大恨,可也無可奈何,所以曾人的內心裏對姬氏王族很是心存抵觸。
曾人皮膚黝黑、身材矮小,但強悍好武,幾百年下來經過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東南蠻族不停的征戰,地盤不斷擴大,現在的實力已經不遜於邾向國等侯爵國的實力了。
曾人性格狂傲衝動,與邾向國、滸國等周圍的諸侯國相處並不融洽。對珠寶玉器等奢靡之物也並不喜歡,更喜歡武器鎧甲,喜歡與妖獸戰馬為伴,所以與周圍諸國也往來不多,在東南諸多諸侯國中屬於非常特殊的存在。
很久以前,還在大商王朝期間,就有人族大修士受命在此監控和壓製藏身在十萬大山內的九黎部。待到大周立國之後,天傷殿受昭禮東宮之命,繼續派人常駐此地對九黎部進行羈絆和壓製。
天傷殿在與東南各諸侯國來往中,反倒是與曾國相處最是融洽。一是因為天傷殿修士很少參與山下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不偏不倚,給曾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二是因為曾人性格直爽熱情,心機不多,不像其他諸侯國那樣總想著從任何事中占便宜要好處。
後來,天傷殿幹脆就把曾國當成了在東南最大的落腳點,在此設置倉庫和宅院,許多派往十萬大山內的商隊、諜子和修士等都在此落腳。曾國的護國修士是天傷殿指派,曾國受天傷殿保護是周圍各諸侯國都知道的事。
姬南現在所在的宅院就是天傷殿的產業,綠樹掩映中、樓台亭閣具有很濃重的東南特色。
既然姬南已然康複無事,就和姬無方一起接見了天傷殿派駐此處的護國修士,一位神滿境大修士,名叫堯抿。
堯抿身形高大,嗓音洪亮,頭發微禿,麵目兇悍。堯抿在還是孩童時曾受過姬慕老殿主很大的恩惠,所以向著姬南鄭重其事的行了拜見大禮。
姬南恭敬還禮,雙方落座後問起了邾向國春熙堂的來曆。
春熙堂原本是侯爵內府的一個負責文案小衙門,連著幾任的邾向侯雄才大略,國力日漸強盛。春熙堂不知怎麽就成為監察百官、搜集情報、追緝盜賊的衙門,而且一向是由儲君直接統管。也就是說哪位公子掌管了春熙堂也就是意味著成為下任邾向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現在的春熙堂掌令龔茂洺也是爭氣,冠禮後開始執掌春熙堂,籠絡了一大批江湖爪牙和亡命野修,將邾向國境內十數個武林門派和小仙門一個接一個鏟除幹淨,五年之間,山上山下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無論正邪,唯一的生路就是投入春熙堂。
現在的春熙堂已成為邾向國內的一個龐然大物,就連昭禮宮天魁殿派駐在此的護國修士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物。
數代邾向侯以其雄才大略,早已將觸手延伸至疆域之外的廣袤十萬大山,曆經百餘年精心布局與縱橫捭闔,隱隱間已掌握著大山內部諸多部族的命運走向,唯有九黎部等寥寥數個強大部族尚未俯首稱臣。
國力與實力的雙重飛躍,悄然間轉變了邾向侯的心態。這一代的邾向侯,已赫然成為東南諸侯國中的霸主,即便麵對來自鎬京的詔令,亦敢陽奉陰違,對於昭禮宮在東南地區的行動,一旦不合其心意,便設法設置重重阻礙。
東南諸侯國中亦不乏敢於挑戰邾向國權威者,曾國便是其中典型。盡管曾國國主僅持有子爵之位,在東南諸侯中爵位最低,但其性格之剛硬,無人能及。兩國邊境綿延三百裏,邊境衝突時有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中雙方互有勝負,而一旦修士介入,曾國雖屢戰屢敗,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
數日前,唐焚攜擊退屍魔之餘威,與驚蟄背負姬南、姬無方等人堂而皇之地踏入曾國疆域,春熙堂眾人見狀,僅作象征性追擊與叫罵,隨即撤迴。
昨日,邾向國派遣使者,攜帶正式照會至曾國,聲稱一群兇悍的魔修在拒捕過程中殘忍殺害了春熙堂供奉高耀等多位官員,隨後逃入曾國境內,要求曾國出兵協助緝捕。
今日朝堂之上,曾國國主正式迴應,那夥魔修盜匪已越過曾國邊界,遁入十萬大山深處,無法實施緝捕。
堯抿恭敬地向姬南遞上一枚玉簡,內裏詳盡記載了近三個月來十萬大山內部各部族的動態與戰場布局,清晰標注了各部參戰人數、關鍵關隘、城池、倉庫及營房等重要位置。此等詳盡情報,實乃天傷殿諜子與修士們嘔心瀝血、曆經艱難方得所獲。
據情報顯示,烏越部、虎越部、迖越部、甌越部已從四麵合圍九黎部,而春熙堂修士則大量滲透於這四部之中。九黎部憑借地利之便,堅守數處關鍵關隘,雙方近半年來雖未爆發大規模戰事,但情報卻透露出四部在春熙堂的暗中策劃下,正醞釀一場旨在徹底擊敗九黎部的大規模攻勢。
聽完堯抿的匯報,姬南與姬無方麵麵相覷,苦笑不已。他們此行前便已深知邾向國在東南諸侯中的強大勢力,亦知曉邾向侯早已插手十萬大山事務,卻未曾料到局勢竟已惡化至此。
更令人費解的是,鎬京對於邾向國長期插手域外諸族事務的行為似乎並非不知情,卻始終態度曖昧,甚至未曾頒發過任何申斥邾向侯的詔書,此中深意,令人捉摸不透。
而昭禮東宮則要求天傷殿堅決遏製邾向國在十萬大山中的擴張,這無疑牽涉到更高層次的鬥爭,即便是天傷殿殿主姬南,也不過是這盤大棋中的一枚棋子。
鑒於此,他們必須盡快踏入十萬大山,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複雜局麵。
在此之前,姬南還需會見一位關鍵人物及一夥特定人群。
房間內的布置顯得頗為考究,床鋪柔軟舒適,上麵鋪著細膩的錦被,散發出淡淡的香氣。四周的牆壁上掛著幾幅精美的水墨畫,筆觸細膩,意境深遠。窗邊的書桌上擺放著幾卷古籍和一些精致的文房四寶。
有象那張千年不變的麵癱臉出現在他眼前,隨著他的唿喊,屋外的幾人都聞訊進來了。
姬南齜牙咧嘴的起身,除了幾塊骨折處疼痛外,其他並無大礙。
唐焚檢查了一下姬南體內,然後笑著說了一句“恭喜”。
本來,依照過去數月的相處模式,若逢姬南晉階此等歡欣鼓舞之事,姬無方、觀虎等人定會歡唿雀躍,提議舉杯共慶,朱氏兄弟等一眾部屬亦會圍攏過來,競相道賀,場麵一定熱鬧非凡。
姬南察覺到,此番眾人對他的態度截然不同,滿是恭敬之中夾雜著疏離和戒備。姬無方、觀虎、展恆乃至戊火等人,目光中流露出的更有難以掩飾的緊張與恐懼;至於朱氏兄弟與景琨等人,看見他時猶如鼠見貓,匆匆施禮後便急於離去,不敢多做停留。
姬南迷迷糊糊的,腦海中並未過多思考這些變化,眼見四周無人了,他迫不及待地將心神沉入體內:在他的丹海之位,原本琉璃元嬰的位置,此刻卻赫然懸浮著一大團紫色為主的五彩光團,靜靜地漂浮在那裏,遵循著一種難以言喻、玄之又玄的規律緩緩轉動。每當這光團完成一圈轉動,就有大量的紫氣從中彌漫開來,如晨霧般輕柔地擴散,隨後毫無保留地融入到姬南體內的每一根經脈角落,每一寸肌肉。
氣體細絲,密布且繁複,蘊含著超越元嬰境界的磅礴修為,那是真元充盈至極、神魂飽滿到巔峰的氣息。
在紫色為主的霧體之中,夾雜著幾大縷不同顏色的光團,一縷金色光團尤為引人注目,散發著碾壓的尊貴與力量,那是源自姬家血脈的金銳之氣;青色光團,輕盈靈動,透著生機勃勃的氣息,那是來自孔雀母族的靈動與優雅。
一縷黑色粘稠的光團占據著紫色光團的一半位置,顯得陰暗而深邃,它代表著神魂、白骨、噬精三部邪功的精華,這些禁忌之術,邪惡卻也強大無比。更有一縷紅色光團,紅豔如血,那是源自古老巫族原始的野性與強悍的意誌;最後一縷白色光團,純淨無瑕,鋒利如劍,那是由純粹劍氣組成。
這些光團與紫色霧體相互交織,共同構築了一幅複雜的景圖。隨著紫風唿嘯,轉動八方,姬南的識海內有一聲厲嘯傳出,他的神識在這一刻數倍的暴增,百丈,千丈,二千丈……直至三千丈,近乎方圓五十裏地,這是屬於神滿修士特有的,神念!
神滿境,乃修真者修行路上的一座巍峨裏程碑,標誌著其修為已臻至超凡入聖之境。步入此境,修士的精神力量與肉身能量完美融合,天地靈氣皆受其心念牽引,舉手投足間,便能引動風雲,翻江倒海。
在這一境界,修士的神念能洞察秋毫,甚至能窺視些許虛空奧秘。他們的肉身經過無數次的錘煉與天地靈氣的洗禮,變得堅不可摧,能夠抵禦世間絕大多數的物理與法術攻擊。他們能夠施展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可以在瞬息之間跨越千山萬水,或是以意念操控萬物。
所以,世人尊稱神滿境修士為大修士。
姬南的心神緩緩退出體內。與初結金丹時的那份張揚與自信相比,晉入神滿境之後的他,對修行之道反而生出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敬畏與低調。
在這數年間,姬南有幸遇到了許多修為高深的大修士,每一次的相遇都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引領他進入了一個更為廣闊、更為深邃的修行世界。隨著眼界的不斷開闊和境界的持續提升,他所感知到的世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也就愈加知道了自己的渺小和無知。
休息了一會,姬南將唐焚召至身前,詳細詢問起自己昏倒之後所發生的一係列事件。
那日唐焚斬殺高耀之後,事情再無轉圜餘地,那個不知身份的年輕公子發出了“務必格殺”的命令,又打出緊急訊號,召集邾向國修士來援。
不僅如此,他還向四周圍觀的好事修士與江湖人士發布了懸賞,聲稱無論是誰,隻要能斬殺姬南隊伍中的任意一人,便可攜帶人頭前往邾向國的春熙堂領取重賞。
這一懸賞吸引了一些貪財不要命的野修加入到追殺的行列之中。姬無方等人隻能邊戰邊退,驚蟄背著昏迷的姬南,朝著曾國的方向撤退。
由於姬南晉級神滿之境時的異象太過驚人,加之唐焚斬殺高耀時的那份從容與強大,深深地震懾了在場的眾人。盡管春熙堂方麵人數眾多,但真正敢於豁出性命上前拚殺的人並不多,因此一行人在撤退的路上並未遭遇太大的阻礙。
就在他們一行人剛剛離開那座小鎮,尚未行遠之時,那位始終伴隨著發號施令的年輕公子、麵容俊朗的異族青年,突然間發出了一聲尖銳而悠長的唿哨。
緊接著,從幽暗的山林之中,一團濃鬱如墨的黑霧猛然間竄了出來,截住了眾人的道路,正是前幾天遇見那個吸食血食的屍魔。
唐焚上去與屍魔鬥狠鬥了一場,雙方打得山崩地裂,唐焚的雙刀每一次擊中屍魔都激起一片火花和飛濺的碎片,而屍魔則憑借著其強橫的身體和詭異的身法,不斷地尋找著唐焚的破綻,企圖給予致命一擊。附近幾十座山峰夷為平地。
打了幾個時辰,屍魔不敵退迴深山中,眾人這才平安進入曾國。
曾國邊境上早有兩隊騎士觀望。
景琨遠遠地打出信號。
一名老修士禦風飛出,在和景琨勘驗完信物之後,引領著眾人不慌不忙越過邊境。
另外一隊精銳騎卒在一名軍官的帶領下攔住了追來的春熙堂眾人。
曾國是個子爵國,先祖是個來自十萬大山的小部落,曾追隨周文王加入伐商的陣營,成王時期才被封為最低等的子爵,地盤也隻有方圓五十裏,一向不受各諸侯國的待見。
封國的位置更是處於大周東南疆域的最外邊緣,緊挨著東南十萬大山的蠻夷部族。曾人自此心中大恨,可也無可奈何,所以曾人的內心裏對姬氏王族很是心存抵觸。
曾人皮膚黝黑、身材矮小,但強悍好武,幾百年下來經過幾十代人的不懈努力和東南蠻族不停的征戰,地盤不斷擴大,現在的實力已經不遜於邾向國等侯爵國的實力了。
曾人性格狂傲衝動,與邾向國、滸國等周圍的諸侯國相處並不融洽。對珠寶玉器等奢靡之物也並不喜歡,更喜歡武器鎧甲,喜歡與妖獸戰馬為伴,所以與周圍諸國也往來不多,在東南諸多諸侯國中屬於非常特殊的存在。
很久以前,還在大商王朝期間,就有人族大修士受命在此監控和壓製藏身在十萬大山內的九黎部。待到大周立國之後,天傷殿受昭禮東宮之命,繼續派人常駐此地對九黎部進行羈絆和壓製。
天傷殿在與東南各諸侯國來往中,反倒是與曾國相處最是融洽。一是因為天傷殿修士很少參與山下諸侯國之間的紛爭,不偏不倚,給曾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二是因為曾人性格直爽熱情,心機不多,不像其他諸侯國那樣總想著從任何事中占便宜要好處。
後來,天傷殿幹脆就把曾國當成了在東南最大的落腳點,在此設置倉庫和宅院,許多派往十萬大山內的商隊、諜子和修士等都在此落腳。曾國的護國修士是天傷殿指派,曾國受天傷殿保護是周圍各諸侯國都知道的事。
姬南現在所在的宅院就是天傷殿的產業,綠樹掩映中、樓台亭閣具有很濃重的東南特色。
既然姬南已然康複無事,就和姬無方一起接見了天傷殿派駐此處的護國修士,一位神滿境大修士,名叫堯抿。
堯抿身形高大,嗓音洪亮,頭發微禿,麵目兇悍。堯抿在還是孩童時曾受過姬慕老殿主很大的恩惠,所以向著姬南鄭重其事的行了拜見大禮。
姬南恭敬還禮,雙方落座後問起了邾向國春熙堂的來曆。
春熙堂原本是侯爵內府的一個負責文案小衙門,連著幾任的邾向侯雄才大略,國力日漸強盛。春熙堂不知怎麽就成為監察百官、搜集情報、追緝盜賊的衙門,而且一向是由儲君直接統管。也就是說哪位公子掌管了春熙堂也就是意味著成為下任邾向侯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現在的春熙堂掌令龔茂洺也是爭氣,冠禮後開始執掌春熙堂,籠絡了一大批江湖爪牙和亡命野修,將邾向國境內十數個武林門派和小仙門一個接一個鏟除幹淨,五年之間,山上山下掀起一場腥風血雨,無論正邪,唯一的生路就是投入春熙堂。
現在的春熙堂已成為邾向國內的一個龐然大物,就連昭禮宮天魁殿派駐在此的護國修士都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物。
數代邾向侯以其雄才大略,早已將觸手延伸至疆域之外的廣袤十萬大山,曆經百餘年精心布局與縱橫捭闔,隱隱間已掌握著大山內部諸多部族的命運走向,唯有九黎部等寥寥數個強大部族尚未俯首稱臣。
國力與實力的雙重飛躍,悄然間轉變了邾向侯的心態。這一代的邾向侯,已赫然成為東南諸侯國中的霸主,即便麵對來自鎬京的詔令,亦敢陽奉陰違,對於昭禮宮在東南地區的行動,一旦不合其心意,便設法設置重重阻礙。
東南諸侯國中亦不乏敢於挑戰邾向國權威者,曾國便是其中典型。盡管曾國國主僅持有子爵之位,在東南諸侯中爵位最低,但其性格之剛硬,無人能及。兩國邊境綿延三百裏,邊境衝突時有發生,小規模軍事衝突中雙方互有勝負,而一旦修士介入,曾國雖屢戰屢敗,卻從未有過絲毫退縮。
數日前,唐焚攜擊退屍魔之餘威,與驚蟄背負姬南、姬無方等人堂而皇之地踏入曾國疆域,春熙堂眾人見狀,僅作象征性追擊與叫罵,隨即撤迴。
昨日,邾向國派遣使者,攜帶正式照會至曾國,聲稱一群兇悍的魔修在拒捕過程中殘忍殺害了春熙堂供奉高耀等多位官員,隨後逃入曾國境內,要求曾國出兵協助緝捕。
今日朝堂之上,曾國國主正式迴應,那夥魔修盜匪已越過曾國邊界,遁入十萬大山深處,無法實施緝捕。
堯抿恭敬地向姬南遞上一枚玉簡,內裏詳盡記載了近三個月來十萬大山內部各部族的動態與戰場布局,清晰標注了各部參戰人數、關鍵關隘、城池、倉庫及營房等重要位置。此等詳盡情報,實乃天傷殿諜子與修士們嘔心瀝血、曆經艱難方得所獲。
據情報顯示,烏越部、虎越部、迖越部、甌越部已從四麵合圍九黎部,而春熙堂修士則大量滲透於這四部之中。九黎部憑借地利之便,堅守數處關鍵關隘,雙方近半年來雖未爆發大規模戰事,但情報卻透露出四部在春熙堂的暗中策劃下,正醞釀一場旨在徹底擊敗九黎部的大規模攻勢。
聽完堯抿的匯報,姬南與姬無方麵麵相覷,苦笑不已。他們此行前便已深知邾向國在東南諸侯中的強大勢力,亦知曉邾向侯早已插手十萬大山事務,卻未曾料到局勢竟已惡化至此。
更令人費解的是,鎬京對於邾向國長期插手域外諸族事務的行為似乎並非不知情,卻始終態度曖昧,甚至未曾頒發過任何申斥邾向侯的詔書,此中深意,令人捉摸不透。
而昭禮東宮則要求天傷殿堅決遏製邾向國在十萬大山中的擴張,這無疑牽涉到更高層次的鬥爭,即便是天傷殿殿主姬南,也不過是這盤大棋中的一枚棋子。
鑒於此,他們必須盡快踏入十萬大山,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複雜局麵。
在此之前,姬南還需會見一位關鍵人物及一夥特定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