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王不日就藩的消息迅速傳揚開來,朝野上下人盡皆知,即便是皇城根下的販夫走卒,也免不了私下與同伴議論幾句,更遑論那些世家大族了。
於是,短短數日之間,晉王府的地位如日中天。
不知不覺中,京城的局勢已然邁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其中最明顯的,當屬唐氏一族。隨著懷安侯唐德重新進入朝野,府前街唐府也變得炙手可熱。
唐府的大姑爺宋承銳在安邑坊置辦了三進的宅子,老太太和雲夫人在擢升大姑爺的旨意下來後的當日,就派人將大小姐叫迴唐府,少不了一番敲打和提點。
柳姨娘在扶柳院喜不自禁,拉著大小姐不斷的說“我兒出息了,看來低嫁也並非全無好處”之類的碎話。唐府姨娘的份例也實在可觀,柳姨娘將這些年積攢的銀子盡數取出來,又吩咐身邊的丫頭將一些名貴的布料和一兩件古玩添到箱子裏。
“京城的宅子貴,宋家家底不厚,老太太和夫人給你陪送的嫁妝也別一味扣在手裏,需時不時補貼才能讓夫家時時記得你的好。”
“姑爺初來京城不久,又接連升官,想必應酬不少,你要記得不管在家裏還是外麵,不可使小性子,也不能拂了姑爺的麵子。
你們這一房僅有泉哥兒一個孩子,子嗣單薄了些,你得多為宋家開枝散葉才是,了不起就將身邊的丫頭挑一個開了臉,左右身契在你手裏捏著,抬個姨娘也不算什麽,副都指揮使這樣的門第若沒有姨娘小妾也讓人說嘴,免不得說你善妒......”
柳姨娘絮絮叨叨了許久,大小姐不禁鼻頭一酸,邁步上前摟住姨娘。
“我都省的,姨娘也該留些體己,我的嫁妝豐厚不缺銀錢,如今我們這一房的日常開支都是陪嫁莊子和鋪子裏的出息。相公置辦宅子也是靠軍功得來的賞賜,至於抬不抬姨娘,我且與相公商量商量......”
宋承銳為人正直,沒有花花腸子,宋家大房也隻自小服侍的一個通房被抬為妾室,大小姐嫁入宋家的次年便誕下哥兒,公婆滿意,相公寵愛,她又怎會願意有別的女子來分走丈夫的愛。
柳姨娘聽罷雖覺不妥,也不再多勸,這些年她早就養成了一切聽主母的習慣,主母方才在福安居沒提,她也就順著女兒的話消了念頭。
......
府前街,莊府。
莊侍郎上朝前,與妻道:“唐府最近風頭正盛,夫人去送謝禮也不必久待,倒顯得咱們故意攀扯,等過了風頭,再囑咐家裏的幾個姐兒,有意與唐家的幾位姑娘交好。”
兵變當日,唐家大公子帶著家丁相助,莊府理應備禮拜謝。
莊夫人頷首道:“唐家二小姐及笄時,我循著老爺的心思,送的禮隻稍重了些,次日雲夫人便遞帖子邀我去府裏聽戲,可見雲夫人是個極通透的。”
“已故雲老尚書的嫡孫女,又豈會尋常。”莊侍郎不由感慨。
唐家剛搬來府前街時,不是沒有人私下笑話唐顯,戲說唐府沒規矩的。
當家夫人竟不冠夫姓?
府裏府外,就連商行的掌櫃娘子入府請安,都皆稱一聲雲夫人,外人不免置喙幾句。
殊不知雲夫人的娘家也曾顯赫一時,二十多年前,世人誰不知雲老尚書身為戶部尚書,為大周鞠躬盡瘁?
這便是低嫁的底氣。
莊侍郎迴神,接過夫人遞過來的清茶漱口,饒有趣味的說道:
“聽聞年前時有議論,提及唐府二小姐時多有不配王府側妃之位的言辭,到了這時,京城之人若還把唐家當成商戶對待,便當真是愚不可及。
唐府底蘊,從闔府搬遷到京城時,就早已勝過尋常官宦之家。
且不說唐顯此人出身懷安侯府,雖是旁支,卻胸懷若穀萬不可小覷。其子唐臨乃探花郎出身,又娶了蘇閣老最寵愛的孫女,往後走到哪一步都已經可以預見。
商戶?若不是唐家擔了半個皇商的名頭,早就可以改換門庭了。”
莊夫人遲疑了一會,驀然道:
“不光與蘇府這一樁婚事,老爺這麽一說,我倒突然想到一茬。
妾身年前參加了幾場宴會,聽說唐家的大姐兒嫁給了區區縣尉之子,我還當是唐家不重視庶女。
這才幾年,唐家的大姑爺已是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如今看這門親事竟也是極好......”
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唐家倒是反著來,嫡子高娶,庶女低嫁,但奇異的恰到好處。
莊侍郎由著夫人為其整理朝服,聞言沉聲道:
“所以說唐顯此人可以說是長算遠略,許是一開始便抱著將嫡女嫁入皇室的想法,庶女低嫁也選了同樣沒落的宋家旁支,宋副指揮使的祖上可不就是出過一品大將軍的潁南宋家。”
莊夫人一時想不到這麽深,想到昨夜心裏盤算的那樁事,話鋒一轉:
“妾身也去過幾次唐府,唐家五小姐生的雖不是十分貌美,但性子極好,灑脫大方很有些利落勁兒。我有意讓安哥兒......”
莊夫人的話還未說完,便被莊侍郎打斷:
“不妥,先不說唐府的五小姐年紀尚小,就說安哥兒雖記在你名下,但到底是庶出的,你莫不是瘋了,怎敢生出這樣的蠢念頭。”
莊侍郎有兩子三女,其中嫡長子已娶妻,另有一個嫡女待字閨中,其餘一子二女皆是庶出。
莊夫人與尋常主母不同,生了兩個孩子後再沒能生養,因此抬了身邊的兩個陪嫁。
她對待庶子庶女一向視如己出,府裏的兩位姨娘也安分,與主母仍是主仆相稱,生了子女後更是等閑不出院子,也可見莊夫人在後宅的手段。
“咱們安哥兒雖沒托生到我肚子裏,卻一向孝順,又在鹿山書院進學,等過幾年高中,未必不能與唐家......”
“此話休要再提,若晉王他日榮登大寶,有貞側妃這層關係在,即便是唐府庶女咱們也不見得巴望的上。
為夫身居要職,不好在朝中親近晉王,因此才讓你和淑姐兒與唐府交好,不是讓你們母女敗壞鄰裏這點情分。”
莊侍郎隻得把話說開了,鄭重囑托了幾句,見自家夫人點頭才匆忙離府上朝。
與莊侍郎持同樣態度的人不少,原先權貴階層裏關於貞側妃德不配位的閑話也在一時間銷聲匿跡。
......
等晉王迴府已是七日之後。
蕊珠一路緊著腳步迴到雲意殿。“二...側妃,小年子傳話,王爺迴府了,與宋長史和蕭指揮使在承運殿待了半柱香功夫,現下迴了存心殿。”
於是,短短數日之間,晉王府的地位如日中天。
不知不覺中,京城的局勢已然邁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
其中最明顯的,當屬唐氏一族。隨著懷安侯唐德重新進入朝野,府前街唐府也變得炙手可熱。
唐府的大姑爺宋承銳在安邑坊置辦了三進的宅子,老太太和雲夫人在擢升大姑爺的旨意下來後的當日,就派人將大小姐叫迴唐府,少不了一番敲打和提點。
柳姨娘在扶柳院喜不自禁,拉著大小姐不斷的說“我兒出息了,看來低嫁也並非全無好處”之類的碎話。唐府姨娘的份例也實在可觀,柳姨娘將這些年積攢的銀子盡數取出來,又吩咐身邊的丫頭將一些名貴的布料和一兩件古玩添到箱子裏。
“京城的宅子貴,宋家家底不厚,老太太和夫人給你陪送的嫁妝也別一味扣在手裏,需時不時補貼才能讓夫家時時記得你的好。”
“姑爺初來京城不久,又接連升官,想必應酬不少,你要記得不管在家裏還是外麵,不可使小性子,也不能拂了姑爺的麵子。
你們這一房僅有泉哥兒一個孩子,子嗣單薄了些,你得多為宋家開枝散葉才是,了不起就將身邊的丫頭挑一個開了臉,左右身契在你手裏捏著,抬個姨娘也不算什麽,副都指揮使這樣的門第若沒有姨娘小妾也讓人說嘴,免不得說你善妒......”
柳姨娘絮絮叨叨了許久,大小姐不禁鼻頭一酸,邁步上前摟住姨娘。
“我都省的,姨娘也該留些體己,我的嫁妝豐厚不缺銀錢,如今我們這一房的日常開支都是陪嫁莊子和鋪子裏的出息。相公置辦宅子也是靠軍功得來的賞賜,至於抬不抬姨娘,我且與相公商量商量......”
宋承銳為人正直,沒有花花腸子,宋家大房也隻自小服侍的一個通房被抬為妾室,大小姐嫁入宋家的次年便誕下哥兒,公婆滿意,相公寵愛,她又怎會願意有別的女子來分走丈夫的愛。
柳姨娘聽罷雖覺不妥,也不再多勸,這些年她早就養成了一切聽主母的習慣,主母方才在福安居沒提,她也就順著女兒的話消了念頭。
......
府前街,莊府。
莊侍郎上朝前,與妻道:“唐府最近風頭正盛,夫人去送謝禮也不必久待,倒顯得咱們故意攀扯,等過了風頭,再囑咐家裏的幾個姐兒,有意與唐家的幾位姑娘交好。”
兵變當日,唐家大公子帶著家丁相助,莊府理應備禮拜謝。
莊夫人頷首道:“唐家二小姐及笄時,我循著老爺的心思,送的禮隻稍重了些,次日雲夫人便遞帖子邀我去府裏聽戲,可見雲夫人是個極通透的。”
“已故雲老尚書的嫡孫女,又豈會尋常。”莊侍郎不由感慨。
唐家剛搬來府前街時,不是沒有人私下笑話唐顯,戲說唐府沒規矩的。
當家夫人竟不冠夫姓?
府裏府外,就連商行的掌櫃娘子入府請安,都皆稱一聲雲夫人,外人不免置喙幾句。
殊不知雲夫人的娘家也曾顯赫一時,二十多年前,世人誰不知雲老尚書身為戶部尚書,為大周鞠躬盡瘁?
這便是低嫁的底氣。
莊侍郎迴神,接過夫人遞過來的清茶漱口,饒有趣味的說道:
“聽聞年前時有議論,提及唐府二小姐時多有不配王府側妃之位的言辭,到了這時,京城之人若還把唐家當成商戶對待,便當真是愚不可及。
唐府底蘊,從闔府搬遷到京城時,就早已勝過尋常官宦之家。
且不說唐顯此人出身懷安侯府,雖是旁支,卻胸懷若穀萬不可小覷。其子唐臨乃探花郎出身,又娶了蘇閣老最寵愛的孫女,往後走到哪一步都已經可以預見。
商戶?若不是唐家擔了半個皇商的名頭,早就可以改換門庭了。”
莊夫人遲疑了一會,驀然道:
“不光與蘇府這一樁婚事,老爺這麽一說,我倒突然想到一茬。
妾身年前參加了幾場宴會,聽說唐家的大姐兒嫁給了區區縣尉之子,我還當是唐家不重視庶女。
這才幾年,唐家的大姑爺已是殿前司副都指揮使,如今看這門親事竟也是極好......”
俗話說,“高門嫁女,低門娶婦”,唐家倒是反著來,嫡子高娶,庶女低嫁,但奇異的恰到好處。
莊侍郎由著夫人為其整理朝服,聞言沉聲道:
“所以說唐顯此人可以說是長算遠略,許是一開始便抱著將嫡女嫁入皇室的想法,庶女低嫁也選了同樣沒落的宋家旁支,宋副指揮使的祖上可不就是出過一品大將軍的潁南宋家。”
莊夫人一時想不到這麽深,想到昨夜心裏盤算的那樁事,話鋒一轉:
“妾身也去過幾次唐府,唐家五小姐生的雖不是十分貌美,但性子極好,灑脫大方很有些利落勁兒。我有意讓安哥兒......”
莊夫人的話還未說完,便被莊侍郎打斷:
“不妥,先不說唐府的五小姐年紀尚小,就說安哥兒雖記在你名下,但到底是庶出的,你莫不是瘋了,怎敢生出這樣的蠢念頭。”
莊侍郎有兩子三女,其中嫡長子已娶妻,另有一個嫡女待字閨中,其餘一子二女皆是庶出。
莊夫人與尋常主母不同,生了兩個孩子後再沒能生養,因此抬了身邊的兩個陪嫁。
她對待庶子庶女一向視如己出,府裏的兩位姨娘也安分,與主母仍是主仆相稱,生了子女後更是等閑不出院子,也可見莊夫人在後宅的手段。
“咱們安哥兒雖沒托生到我肚子裏,卻一向孝順,又在鹿山書院進學,等過幾年高中,未必不能與唐家......”
“此話休要再提,若晉王他日榮登大寶,有貞側妃這層關係在,即便是唐府庶女咱們也不見得巴望的上。
為夫身居要職,不好在朝中親近晉王,因此才讓你和淑姐兒與唐府交好,不是讓你們母女敗壞鄰裏這點情分。”
莊侍郎隻得把話說開了,鄭重囑托了幾句,見自家夫人點頭才匆忙離府上朝。
與莊侍郎持同樣態度的人不少,原先權貴階層裏關於貞側妃德不配位的閑話也在一時間銷聲匿跡。
......
等晉王迴府已是七日之後。
蕊珠一路緊著腳步迴到雲意殿。“二...側妃,小年子傳話,王爺迴府了,與宋長史和蕭指揮使在承運殿待了半柱香功夫,現下迴了存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