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相處短短數月,但周太後之於純妃頗多關照,情分自是非常。不過在初五這日,周太後並未允純妃送別。
隻有花顏帶著梅姑姑和夢竹幾人,將純妃準備的禮物一一送去壽康宮,托孔蓮嬤嬤一道送去上林苑安置。
這一日微風徐徐,皇上特意綴朝一日,以彰孝道,須親自護送周太後至上林苑。
殿內,薑太後扶著周太後的胳膊說話,言辭間多有不舍。
在花顏看來,這其中或許有幾分真情意,畢竟當初薑太後是以侍女身份入宮,一路從低位禦女到貴為蕙妃,周太後都對其母子頗有照拂,否則在淑妃敏妃的勢力下,九皇子又豈能在後宮中安然長大。
這一份情要承,但也並不妨礙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時,作此抉擇。
人性,便是如此涼薄。
花顏僅看了片刻,便偏過頭去悄然退出了大殿,正巧梅妃與郭修容相攜而來,二人身後的婢女都捧著幾隻錦盒。
梅妃走到花顏身前站定,先是四下打量了一番,似在搜尋純妃的身影。
“孟美人,太後娘娘今日離宮,純妃怎會沒來送別?”
花顏的嘴角扯起一絲微笑,先向梅妃二人行了一禮,郭修容在梅妃身後,對於花顏這一禮微微側身避過。
“純妃娘娘近日忙於大選,昨兒從麟德殿迴來時偶感風寒,特命臣妾攜禮相送。”
“如此倒是有些遺憾了......”
郭修容上前:“皇後娘娘與婕妤妹妹到了。”
梅妃餘光見皇後與宋婕妤聯袂而來,搖搖行過一禮,自顧自先一步進了大殿。
郭修容落後一步,不自覺伸手摸向胸前的珊瑚珠串,向花顏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花顏微微頷首,與郭修容一同轉身向皇後行禮。
“修容妹妹也來了,本宮倒是來遲了。”
得知純妃沒來的原因後,皇後對花顏道:“純妃近日受累了,待與太後娘娘送行後,本宮與孟美人去會寧殿探望一番。”
花顏屈膝行禮,“臣妾代純妃娘娘多謝皇後娘娘關懷,一早已傳了太醫,倒不好過了病氣給各位姐姐。”
皇後微笑著道了一句無妨,便帶著身後的宮人踏入大殿。
太後娘娘的儀駕早已在宮門外候著,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周太後在榮秀攙扶下走出正殿,皇後帶眾人在階前跪別。
周太後立於高階之上,衣袂隨風輕揚,眸光掃過伏在地上的眾人,聲音似古刹鍾聲。
“哀家離宮,既是去修清淨心,也是為天下、為後宮祈福積德。爾等若能安分守己,修身立德,便是對哀家最大的孝順。
佛經裏說因果輪迴,可這宮裏的因果,從來都是現世現報。哀家離宮後,爾等需心存善念,規矩不可廢,尊卑不可亂,若能明白哀家的苦心,便是後宮之福。”
這番話說的意味深長,薑太後微覺意外,但其目光定在了梅妃與皇後身上。
“兒臣(臣妾)謹遵(母後)太後娘娘教誨。”
周太後從眾嬪妃身旁走過,登上步輦後由壽康宮內侍衛護送至太極宮前,皇上將在此迎候,之後便會由承天門過皇城,最終通過朱雀門前往上林苑。
薑太後等眾嬪妃起身,揮手召來一旁的陳嬤嬤,對郭修容言道:“修容身懷六甲,此後當以安胎為重,陳嬤嬤帶她迴疊瓊閣歇著吧。”
郭修容瀲衽謝過,由陳嬤嬤攙扶著去了。
皇後帶著眾人送薑太後迴慈寧宮,薑太後出言,說過兩日大選之事與皇後商議,將其留在了宮裏,花顏幾人行禮告退。
會寧殿。
純妃的確染了風寒,花顏迴來時剛服了藥,正在休憩,梅姑姑心疼道:“娘娘勞神費力,這兩日因太後娘娘之事夜裏難以安枕,就讓她多歇息會兒吧。”
“姑姑說的是,過兩日還有的忙呢,夫人可有消息傳來?”
“昨兒雲府大夫人來了信兒,送了不少東西到宮裏。”
不必問便知是為了大選,確切地說,參加秀女大選的並非雲家大房,乃是雲家三房的孫女。
昔日雲老尚書夫妻過世後,雲家四房也隨之分家別過,大房雲謙(雲夫人大伯父,如今官至戶部尚書)與四房(純妃外祖父)留在京城,四房也就是雲夫人的父親,本在戶部倉部司任七品小官,早年間犯了錯被罷官。
二房擅經商,分家後便離開京城去了西南邊陲,雲夫人先前頻繁派人去西南打探蔣家的消息,也多是托了二房的根基。
三房乃正經進士出身,攜家眷赴任,不過蹉跎了二十多年,如今僅任滁州知州,其子女亦無所建樹,唯有一孫女閨名雲瑤,年方十七,據傳容貌姣好,因此起了選秀入宮的心思。
花顏在秀女名單中看到雲瑤之名,琢磨著皇上或許會看在純妃的麵上留下她。
“娘娘作何處置?”
梅姑姑迴道:“娘娘讓人退了迴去,並給大夫人傳話,說能否入宮全憑個人命數,若入了宮自會照拂。”
花顏微笑著點點頭,這倒的確是純妃能做出來的。
梅姑姑也隨著笑了笑,過了一會,踟躕道:“侯爺年後奉詔前往蜀州辦差,夫人不隻接手商行事務繁忙,年後與各府各家的應酬也不少,聽說臨安大姑奶奶那邊......鬧將起來了......”
花顏蹙眉:“出了何事?大姑奶奶的女兒不是早已婚配麽。”
“還不是大姑奶奶不濟事。”
梅姑姑拉著花顏到偏殿八卦,隻聽她歎息道:“大姑爺本在臨安知府衙門任經曆,這您也知曉,前些年老太太派了幾個嬤嬤替大姑奶奶在後院撐腰,大姑爺老實了一陣子,大姑奶奶便誤以為其已改過自新。
之後家主受封臨安侯,二小姐亦入宮為妃,大姑爺愈發殷勤,多年熬下來也升任了從八品司功參軍。”
“從八品,倒是勉強有了參與選秀的資格。”花顏冷笑一聲。
“說的正是呢,也不知大姑爺使了何手段,大姑奶奶竟不僅把姨娘生的女兒記在自己名下,又執意想送她入京參加選秀。
老太太盛怒之下將大姑奶奶狠罵了一通,修書一封送到京城,令家主托人脈尋了個錯處,革了大姑爺的職,本想就此讓大姑奶奶和離歸家,又恐此事傳出有損娘娘清譽......真真是好一場鬧劇。”
這兩位姑奶奶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幸虧二姑爺並無官職在身,否則二姑奶奶較之大姑奶奶更為難纏。也幸而老太太迴了臨安,否則大姑奶奶興師動眾帶人來京,不知會鬧出怎樣的笑話。
在場幾人聽完梅姑姑的八卦,唏噓了一場。
花顏從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冊子,翻開後是幾十位待複選的秀女名單。
花顏凝視著名單,“也不知這許多人中,有多少是心甘情願,又有多少背負了父母兄長的期待。”
梅姑姑與夢竹、綠柳湊近細看,隻見名單上被花顏圈畫了不少記號。
蕊珠忍不住道:“後兩日才到複選的日子,難道美人已知曉哪些人能夠入宮?”
梅姑姑粗略掃視一眼,心中欽佩不已,“美人是將這名單裏的人選,與後宮嬪妃的家世背景、姻親人脈提前做了預判?”
花顏搖頭,道:“皇上與太後的考量,雖重在平衡後宮勢力,但這一次我猜測,門閥世家出身的秀女會占得幾個名額。”
前朝後宮牽扯不斷,皇上年前將慶國公派往江州,應是意在遏製門閥世家,年後又有意通過廢除舉薦製打壓勳貴勢力。勳貴本就世代為官,目前尚且無妨,但世家大族盤根錯節,此時正好可借選秀安撫。
當然這隻是花顏的推測,具體如何還待兩日後見過正式名單驗證。
綠柳喃喃自語道:“宮裏怕是要熱鬧起來了。”
“娘娘協理六宮,林林總總都要顧及到。最終選定的秀女雖是在五月初正式進宮,但有些安排需要趁早。大至教養嬤嬤的人選,宮室的選擇與安置,小至入宮宴的布置,宮女內侍的分配。
其中又牽扯各方勢力,須揣摩皇上與太後的心思,又不得不兼顧皇後那邊該有的變動。
還有,娘娘身居高位,見麵禮亦需提前備妥,既不能太過貴重,又不能失了身份,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讓人動手腳的機會......”
花顏翻開冊子的最後兩頁,細細交代了一番。
隻有花顏帶著梅姑姑和夢竹幾人,將純妃準備的禮物一一送去壽康宮,托孔蓮嬤嬤一道送去上林苑安置。
這一日微風徐徐,皇上特意綴朝一日,以彰孝道,須親自護送周太後至上林苑。
殿內,薑太後扶著周太後的胳膊說話,言辭間多有不舍。
在花顏看來,這其中或許有幾分真情意,畢竟當初薑太後是以侍女身份入宮,一路從低位禦女到貴為蕙妃,周太後都對其母子頗有照拂,否則在淑妃敏妃的勢力下,九皇子又豈能在後宮中安然長大。
這一份情要承,但也並不妨礙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時,作此抉擇。
人性,便是如此涼薄。
花顏僅看了片刻,便偏過頭去悄然退出了大殿,正巧梅妃與郭修容相攜而來,二人身後的婢女都捧著幾隻錦盒。
梅妃走到花顏身前站定,先是四下打量了一番,似在搜尋純妃的身影。
“孟美人,太後娘娘今日離宮,純妃怎會沒來送別?”
花顏的嘴角扯起一絲微笑,先向梅妃二人行了一禮,郭修容在梅妃身後,對於花顏這一禮微微側身避過。
“純妃娘娘近日忙於大選,昨兒從麟德殿迴來時偶感風寒,特命臣妾攜禮相送。”
“如此倒是有些遺憾了......”
郭修容上前:“皇後娘娘與婕妤妹妹到了。”
梅妃餘光見皇後與宋婕妤聯袂而來,搖搖行過一禮,自顧自先一步進了大殿。
郭修容落後一步,不自覺伸手摸向胸前的珊瑚珠串,向花顏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花顏微微頷首,與郭修容一同轉身向皇後行禮。
“修容妹妹也來了,本宮倒是來遲了。”
得知純妃沒來的原因後,皇後對花顏道:“純妃近日受累了,待與太後娘娘送行後,本宮與孟美人去會寧殿探望一番。”
花顏屈膝行禮,“臣妾代純妃娘娘多謝皇後娘娘關懷,一早已傳了太醫,倒不好過了病氣給各位姐姐。”
皇後微笑著道了一句無妨,便帶著身後的宮人踏入大殿。
太後娘娘的儀駕早已在宮門外候著,約過了小半個時辰,周太後在榮秀攙扶下走出正殿,皇後帶眾人在階前跪別。
周太後立於高階之上,衣袂隨風輕揚,眸光掃過伏在地上的眾人,聲音似古刹鍾聲。
“哀家離宮,既是去修清淨心,也是為天下、為後宮祈福積德。爾等若能安分守己,修身立德,便是對哀家最大的孝順。
佛經裏說因果輪迴,可這宮裏的因果,從來都是現世現報。哀家離宮後,爾等需心存善念,規矩不可廢,尊卑不可亂,若能明白哀家的苦心,便是後宮之福。”
這番話說的意味深長,薑太後微覺意外,但其目光定在了梅妃與皇後身上。
“兒臣(臣妾)謹遵(母後)太後娘娘教誨。”
周太後從眾嬪妃身旁走過,登上步輦後由壽康宮內侍衛護送至太極宮前,皇上將在此迎候,之後便會由承天門過皇城,最終通過朱雀門前往上林苑。
薑太後等眾嬪妃起身,揮手召來一旁的陳嬤嬤,對郭修容言道:“修容身懷六甲,此後當以安胎為重,陳嬤嬤帶她迴疊瓊閣歇著吧。”
郭修容瀲衽謝過,由陳嬤嬤攙扶著去了。
皇後帶著眾人送薑太後迴慈寧宮,薑太後出言,說過兩日大選之事與皇後商議,將其留在了宮裏,花顏幾人行禮告退。
會寧殿。
純妃的確染了風寒,花顏迴來時剛服了藥,正在休憩,梅姑姑心疼道:“娘娘勞神費力,這兩日因太後娘娘之事夜裏難以安枕,就讓她多歇息會兒吧。”
“姑姑說的是,過兩日還有的忙呢,夫人可有消息傳來?”
“昨兒雲府大夫人來了信兒,送了不少東西到宮裏。”
不必問便知是為了大選,確切地說,參加秀女大選的並非雲家大房,乃是雲家三房的孫女。
昔日雲老尚書夫妻過世後,雲家四房也隨之分家別過,大房雲謙(雲夫人大伯父,如今官至戶部尚書)與四房(純妃外祖父)留在京城,四房也就是雲夫人的父親,本在戶部倉部司任七品小官,早年間犯了錯被罷官。
二房擅經商,分家後便離開京城去了西南邊陲,雲夫人先前頻繁派人去西南打探蔣家的消息,也多是托了二房的根基。
三房乃正經進士出身,攜家眷赴任,不過蹉跎了二十多年,如今僅任滁州知州,其子女亦無所建樹,唯有一孫女閨名雲瑤,年方十七,據傳容貌姣好,因此起了選秀入宮的心思。
花顏在秀女名單中看到雲瑤之名,琢磨著皇上或許會看在純妃的麵上留下她。
“娘娘作何處置?”
梅姑姑迴道:“娘娘讓人退了迴去,並給大夫人傳話,說能否入宮全憑個人命數,若入了宮自會照拂。”
花顏微笑著點點頭,這倒的確是純妃能做出來的。
梅姑姑也隨著笑了笑,過了一會,踟躕道:“侯爺年後奉詔前往蜀州辦差,夫人不隻接手商行事務繁忙,年後與各府各家的應酬也不少,聽說臨安大姑奶奶那邊......鬧將起來了......”
花顏蹙眉:“出了何事?大姑奶奶的女兒不是早已婚配麽。”
“還不是大姑奶奶不濟事。”
梅姑姑拉著花顏到偏殿八卦,隻聽她歎息道:“大姑爺本在臨安知府衙門任經曆,這您也知曉,前些年老太太派了幾個嬤嬤替大姑奶奶在後院撐腰,大姑爺老實了一陣子,大姑奶奶便誤以為其已改過自新。
之後家主受封臨安侯,二小姐亦入宮為妃,大姑爺愈發殷勤,多年熬下來也升任了從八品司功參軍。”
“從八品,倒是勉強有了參與選秀的資格。”花顏冷笑一聲。
“說的正是呢,也不知大姑爺使了何手段,大姑奶奶竟不僅把姨娘生的女兒記在自己名下,又執意想送她入京參加選秀。
老太太盛怒之下將大姑奶奶狠罵了一通,修書一封送到京城,令家主托人脈尋了個錯處,革了大姑爺的職,本想就此讓大姑奶奶和離歸家,又恐此事傳出有損娘娘清譽......真真是好一場鬧劇。”
這兩位姑奶奶真是讓人一言難盡,幸虧二姑爺並無官職在身,否則二姑奶奶較之大姑奶奶更為難纏。也幸而老太太迴了臨安,否則大姑奶奶興師動眾帶人來京,不知會鬧出怎樣的笑話。
在場幾人聽完梅姑姑的八卦,唏噓了一場。
花顏從袖中取出一本薄薄的冊子,翻開後是幾十位待複選的秀女名單。
花顏凝視著名單,“也不知這許多人中,有多少是心甘情願,又有多少背負了父母兄長的期待。”
梅姑姑與夢竹、綠柳湊近細看,隻見名單上被花顏圈畫了不少記號。
蕊珠忍不住道:“後兩日才到複選的日子,難道美人已知曉哪些人能夠入宮?”
梅姑姑粗略掃視一眼,心中欽佩不已,“美人是將這名單裏的人選,與後宮嬪妃的家世背景、姻親人脈提前做了預判?”
花顏搖頭,道:“皇上與太後的考量,雖重在平衡後宮勢力,但這一次我猜測,門閥世家出身的秀女會占得幾個名額。”
前朝後宮牽扯不斷,皇上年前將慶國公派往江州,應是意在遏製門閥世家,年後又有意通過廢除舉薦製打壓勳貴勢力。勳貴本就世代為官,目前尚且無妨,但世家大族盤根錯節,此時正好可借選秀安撫。
當然這隻是花顏的推測,具體如何還待兩日後見過正式名單驗證。
綠柳喃喃自語道:“宮裏怕是要熱鬧起來了。”
“娘娘協理六宮,林林總總都要顧及到。最終選定的秀女雖是在五月初正式進宮,但有些安排需要趁早。大至教養嬤嬤的人選,宮室的選擇與安置,小至入宮宴的布置,宮女內侍的分配。
其中又牽扯各方勢力,須揣摩皇上與太後的心思,又不得不兼顧皇後那邊該有的變動。
還有,娘娘身居高位,見麵禮亦需提前備妥,既不能太過貴重,又不能失了身份,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讓人動手腳的機會......”
花顏翻開冊子的最後兩頁,細細交代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