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源家投靠
技能添詞條,雙職業奶媽井井有條 作者:吃榴蓮的狐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源家祖地,家督‘源為義’召集族人開會。
由於宋人的出現,在本州島所向披靡,讓東瀛國地方軍事實力第一的源家損失慘重,向中央求援又石沉大海,再不采取措施,源家覆滅在即。
“各位族人,相信宋人的情報大家都已看過,現在都說說吧,我們源家將何去何從?”
源為義見人到齊,開門見山問道。雖說問的是各位族人,但他的眼睛卻看向旁邊的三叔公‘源義光’。
這三叔公‘源義光’陰險毒辣,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候狠的一批。
‘源為義’接任家督此時不過三年,按道理家督輪不到他來做。
他爺爺死後,家督由三伯繼承,誰知道三伯英年早逝,兒子又年幼,稀裏糊塗的家督就落到‘源為義’的頭上。
本來三伯死後,還有二叔公和三叔公也能繼任家督,隻是種種證據表明,三伯是二叔公殺死的。
‘源為義’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消滅二叔公。
結果在殺死二叔公時,他才得知殺死三伯的真相兇手是三叔公,正等著‘源為義’和二叔公火拚,好坐收漁翁之利。
那時正好皇室介入,對源家混亂感到不滿,讓三叔公計劃落空,才讓‘源為義’坐穩家督位置。
此時三叔公‘源義光’還沒開口,底下的人先討論起來。
“宋人如神兵天降般出現,所有擋在他們麵前的反抗全部被撕碎,現在他們離京都越來越近了……”
“聽說他們兵分三路,左路將領是一個使雙槍的猛將,和一個扔飛石的高手。中路隻知道前鋒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雙斧魔頭,大部隊是啥樣現在都不知道。”
“跟我們戰鬥的右路軍才是最可怕的好不好!一個使金蘸斧,一個使雙鞭,兩人都是勇不可當。最可怕的是那一排排的連環馬,衝鋒陷陣如排山倒海一般,我們的人根本擋不住啊!”
“最可恨的是中央援軍到現在還不來,馬上就要打到京都城下了,估計更不可能來了……”
三叔公‘源義光’終於忍不住開口道:
“夠了,現在還能有什麽辦法?既然打不過,要麽跑,要麽降。我們東瀛國就這麽點大,跑也跑不出多遠。
為今之計,隻能寄希望於京都大決戰。但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我看我們分家吧!”
家督‘源為義’無奈歎了一口氣,他能想到的也是這辦法,但這種話不能由他這個家督說出口,如今由三叔公這個德高望重之人說出來正合適。
“三叔公,你的意思是?”
三叔公‘源義光’道:“宋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你還年輕,殉國太可惜了。我們今天就分家,然後你去投降宋人。作為第一個主動投降,應該會對你有所優待。
如今他們初來乍到,正需要本地人幫他們維護統治。而我帶剩下的人去京都,無論結局如何,至少我們源家人不會死絕。”
‘源為義’假裝激動道:“這如何能行,我作為一家棟梁,如何能帶頭投降,那樣死後有何麵目去見祖先?”
三叔公‘源義光’心裏冷笑連連,這不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但他表麵卻好聲好氣勸道:“為義,你還年輕,有時候苟且地活著,比簡單地去死,更需要勇氣。你作為家督,必須挑起這份重擔。”
“哎~這,這如何是好啊?”
最終,源家還是分家,投降的一家,去京都的一家,逃跑的又一家。
‘源為義’在三叔公的‘勸說’下,最終答應去投降,選擇苟且偷生的延續血脈。
三叔公‘源義光’看著‘源為義’失魂落魄的背影,心裏感歎道:“這隻小狐狸的演技越來越好,可惜終歸太年輕,見識差了一些。
這才哪到哪,就急吼吼的跑去投降。京都的底蘊超過你的想象。既然你選擇去投降,那我也順水推舟滿足你,順便接過家督的位置去京都。
那裏有皇室幾百年供養的陰陽師隊伍,這才是京都真正的底蘊所在!”
‘源為義’把家族的事情安排好,迴到妻子兒子的身邊,認真對著才三歲的兒子‘源義朝’交代道:
“等會你去跟著族人撤往北方,如果京都打敗宋人,你就迴來。如果京都敗了,你們先隱姓埋名等我消息。
如果我死了,以後你就是一家之主,要學會動腦子活下去,想報仇,要先學會忍耐,明白嗎?”
三歲的‘源義朝’不懂這代表著什麽,今天一向厭惡他的父親,破天荒的對他說這麽多話,令他感受到久違的父愛,用力的點頭。
原著中這一對父子最終反目成仇,父親‘源為義’站在地方貴族勢力一邊,兒子‘源義朝’站在皇室一邊。
皇室利用新興貴族‘平家’打壓舊貴族‘源家’,而‘源義朝’投靠了皇室,做了‘源家’的叛徒。
最終兒子親手殺死父親,同時也保住一大半‘源家’的勢力。這就是有底蘊貴族的處事方式,不管哪方勝利,永遠都能保留火種。
皇室最終沒達到削弱貴族的目的,舊貴族‘源家’削弱,新貴族‘平家’趁機權傾朝野。皇室比之前更加衰弱。
而‘平家’最終被‘源義朝’的兒子‘源賴朝’擊敗,建立鐮倉幕府,開啟六百多年幕府將軍時代。
……
隨著梁山軍隊離京都越來越近,京都方麵也終於收到情報,緊急做出部署。
令‘平忠盛’為大將,統領傾國之兵二十萬,以據宋人。同時令陰陽師‘安倍泰親’,率領所有陰陽師出擊,務必破除宋人的刀槍不入之術。
國運之爭再此一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安倍泰親是一名陰陽師,來自赫赫有名的陰陽師安倍氏家族,精通‘貳神’與占卜,是當時腳盆國最有名望的得道高人。手下一百多陰陽師,全部聽命於他。
這天出征,‘平忠盛’恭敬的陪同在‘安倍泰親’身旁,雖然他是主帥,但他知道論地位,‘安倍泰親’能甩他幾條街。
“大人,這次出征你占卜過了嗎?結局怎麽樣?”
‘安倍泰親’曾經通過占卜,預言平家最終走向滅亡,這讓‘平忠盛’非常不爽,但又不敢有意見。
此刻他問這句話,也是對‘安倍泰親’的反擊,你既然占卜這麽強,那你說說這次結果如何?
‘安倍泰親’冷漠地搖搖頭不說話,眼神看著前方,一臉擔憂。
由於宋人的出現,在本州島所向披靡,讓東瀛國地方軍事實力第一的源家損失慘重,向中央求援又石沉大海,再不采取措施,源家覆滅在即。
“各位族人,相信宋人的情報大家都已看過,現在都說說吧,我們源家將何去何從?”
源為義見人到齊,開門見山問道。雖說問的是各位族人,但他的眼睛卻看向旁邊的三叔公‘源義光’。
這三叔公‘源義光’陰險毒辣,平時不顯山露水,關鍵時候狠的一批。
‘源為義’接任家督此時不過三年,按道理家督輪不到他來做。
他爺爺死後,家督由三伯繼承,誰知道三伯英年早逝,兒子又年幼,稀裏糊塗的家督就落到‘源為義’的頭上。
本來三伯死後,還有二叔公和三叔公也能繼任家督,隻是種種證據表明,三伯是二叔公殺死的。
‘源為義’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消滅二叔公。
結果在殺死二叔公時,他才得知殺死三伯的真相兇手是三叔公,正等著‘源為義’和二叔公火拚,好坐收漁翁之利。
那時正好皇室介入,對源家混亂感到不滿,讓三叔公計劃落空,才讓‘源為義’坐穩家督位置。
此時三叔公‘源義光’還沒開口,底下的人先討論起來。
“宋人如神兵天降般出現,所有擋在他們麵前的反抗全部被撕碎,現在他們離京都越來越近了……”
“聽說他們兵分三路,左路將領是一個使雙槍的猛將,和一個扔飛石的高手。中路隻知道前鋒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雙斧魔頭,大部隊是啥樣現在都不知道。”
“跟我們戰鬥的右路軍才是最可怕的好不好!一個使金蘸斧,一個使雙鞭,兩人都是勇不可當。最可怕的是那一排排的連環馬,衝鋒陷陣如排山倒海一般,我們的人根本擋不住啊!”
“最可恨的是中央援軍到現在還不來,馬上就要打到京都城下了,估計更不可能來了……”
三叔公‘源義光’終於忍不住開口道:
“夠了,現在還能有什麽辦法?既然打不過,要麽跑,要麽降。我們東瀛國就這麽點大,跑也跑不出多遠。
為今之計,隻能寄希望於京都大決戰。但不能把雞蛋放一個籃子裏,我看我們分家吧!”
家督‘源為義’無奈歎了一口氣,他能想到的也是這辦法,但這種話不能由他這個家督說出口,如今由三叔公這個德高望重之人說出來正合適。
“三叔公,你的意思是?”
三叔公‘源義光’道:“宋人來勢洶洶勢不可擋,你還年輕,殉國太可惜了。我們今天就分家,然後你去投降宋人。作為第一個主動投降,應該會對你有所優待。
如今他們初來乍到,正需要本地人幫他們維護統治。而我帶剩下的人去京都,無論結局如何,至少我們源家人不會死絕。”
‘源為義’假裝激動道:“這如何能行,我作為一家棟梁,如何能帶頭投降,那樣死後有何麵目去見祖先?”
三叔公‘源義光’心裏冷笑連連,這不就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但他表麵卻好聲好氣勸道:“為義,你還年輕,有時候苟且地活著,比簡單地去死,更需要勇氣。你作為家督,必須挑起這份重擔。”
“哎~這,這如何是好啊?”
最終,源家還是分家,投降的一家,去京都的一家,逃跑的又一家。
‘源為義’在三叔公的‘勸說’下,最終答應去投降,選擇苟且偷生的延續血脈。
三叔公‘源義光’看著‘源為義’失魂落魄的背影,心裏感歎道:“這隻小狐狸的演技越來越好,可惜終歸太年輕,見識差了一些。
這才哪到哪,就急吼吼的跑去投降。京都的底蘊超過你的想象。既然你選擇去投降,那我也順水推舟滿足你,順便接過家督的位置去京都。
那裏有皇室幾百年供養的陰陽師隊伍,這才是京都真正的底蘊所在!”
‘源為義’把家族的事情安排好,迴到妻子兒子的身邊,認真對著才三歲的兒子‘源義朝’交代道:
“等會你去跟著族人撤往北方,如果京都打敗宋人,你就迴來。如果京都敗了,你們先隱姓埋名等我消息。
如果我死了,以後你就是一家之主,要學會動腦子活下去,想報仇,要先學會忍耐,明白嗎?”
三歲的‘源義朝’不懂這代表著什麽,今天一向厭惡他的父親,破天荒的對他說這麽多話,令他感受到久違的父愛,用力的點頭。
原著中這一對父子最終反目成仇,父親‘源為義’站在地方貴族勢力一邊,兒子‘源義朝’站在皇室一邊。
皇室利用新興貴族‘平家’打壓舊貴族‘源家’,而‘源義朝’投靠了皇室,做了‘源家’的叛徒。
最終兒子親手殺死父親,同時也保住一大半‘源家’的勢力。這就是有底蘊貴族的處事方式,不管哪方勝利,永遠都能保留火種。
皇室最終沒達到削弱貴族的目的,舊貴族‘源家’削弱,新貴族‘平家’趁機權傾朝野。皇室比之前更加衰弱。
而‘平家’最終被‘源義朝’的兒子‘源賴朝’擊敗,建立鐮倉幕府,開啟六百多年幕府將軍時代。
……
隨著梁山軍隊離京都越來越近,京都方麵也終於收到情報,緊急做出部署。
令‘平忠盛’為大將,統領傾國之兵二十萬,以據宋人。同時令陰陽師‘安倍泰親’,率領所有陰陽師出擊,務必破除宋人的刀槍不入之術。
國運之爭再此一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安倍泰親是一名陰陽師,來自赫赫有名的陰陽師安倍氏家族,精通‘貳神’與占卜,是當時腳盆國最有名望的得道高人。手下一百多陰陽師,全部聽命於他。
這天出征,‘平忠盛’恭敬的陪同在‘安倍泰親’身旁,雖然他是主帥,但他知道論地位,‘安倍泰親’能甩他幾條街。
“大人,這次出征你占卜過了嗎?結局怎麽樣?”
‘安倍泰親’曾經通過占卜,預言平家最終走向滅亡,這讓‘平忠盛’非常不爽,但又不敢有意見。
此刻他問這句話,也是對‘安倍泰親’的反擊,你既然占卜這麽強,那你說說這次結果如何?
‘安倍泰親’冷漠地搖搖頭不說話,眼神看著前方,一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