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楊奇
重生後贅婿也能當渣男 作者:心要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大同是個標準的資本家,公司雖然處境艱難,但管理層的工資還是照常發放的,拖欠的都是工人和辦公室普通員工的工資。
畢竟萬一公司沒賣出去,又被他融到了資金,沒有工人無所謂,去哪裏都能找到。
但沒有管理層公司是運營不下去的,而且沒有專業團隊,公司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管理層大多都沒有離職,畢竟每天非常清閑,還開工資的公司可不好找。
不到中午,新老板輪流和管理層聊工作的事就在公司傳開了。
甚至有傳言,新老板桌子上有個筆記本,每和一個管理層聊完,都會打個叉或者對號,可能代表對這個人的能力是否滿意。
所以食品公司的管理層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害怕入不了新老板的法眼,而被趕出了公司。
總經理辦公室裏,林逸和市場部經理聊了不到半小時就讓他離開了,隨後在本子上畫了個叉,嘴裏還嘟囔道,
“廢物一個,和嘉茹薛雅差了十萬八千裏,張大同居然把這種貨色留到現在,公司不倒閉就怪了!”
“思雯姐,那個人資部經理還不錯,讓她找獵頭公司挖一個市場部經理。”
屠怡陽是林逸私人的秘書,要幫他處理所有公司的工作。
而崔思雯是林逸在希望食品的助理,所以希望食品的工作是要交給她的。
崔思雯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林逸交代的事情。
“思雯姐,去叫負責管理生產的副總,還有七個車間的廠長,我去洗把臉。”
重生的林逸對生產端的科學管理是非常重視的。
在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企業都意識不到,生產作為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確保產品質量,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味道和質量相同的兩個品牌的薯片,一元一袋的成本,就是比1.5元一袋的成本有競爭力。
洗了臉迴來的林逸剛坐迴椅子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人到了辦公室,個子不高,戴著一個厚厚的眼鏡,頭發有些油,明顯的理工男打扮。
屠怡陽和崔思雯有些驚訝,沒想到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這麽年輕。
但仔細想想,20歲的林逸都已經是那麽多公司的老板了,兩人釋然了很多,畢竟再妖孽,也妖孽不過林逸。
看了他資料的林逸絲毫不驚訝,而是起身和他握了握手,互相做了自我介紹,又閑聊了幾句有的沒的,
林逸有些好奇的問道,
“楊總,你是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的?”
聽林逸說完,屠怡陽兩人也理解這個副總為什麽這麽年輕了,而且同時有些鄙夷的看向林逸。
畢竟那麽多管理層來過,隻有這個楊奇讓林逸站起來了,太勢利眼了,妥妥的學曆歧視。
楊奇有些驚訝的問道,
“老板了解過我們專業?”
工業工程目前在華夏是非常冷門的,90年代初一些國內的高校才設立了這個專業,再加上林逸太年輕,所以楊奇才這麽問的。
但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很沒禮貌,有些尷尬的說道,
“不好意思了,老板!”
林逸大手一揮,毫不介意的說道,
“沒事,我很了解這個專業,而且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工業工程很厲害。
楊總,方便問問你為什麽畢業之後迴國了嗎?據我所知,你這個專業在白頭鷹的待遇要比國內高太多了。”
管理工廠的人才,能力最重要,情商低一些無所謂,隻要不太低,四處得罪人就好。
楊奇也毫不芥蒂的解釋道,
“我是杭城本地人,畢業那年我媽生病了,沒人照顧,恰好欣旺食品在招人,我就來麵試了。”
“以後有出國的打算嗎?”
“沒有,我母親的身體不太好,不習慣國外的生活,所以會一直留在杭城。”
這個問題對林逸很重要,現在華夏的製造業以低端為主,而楊奇去製造業發達的國家,隨隨便便就能拿高薪,而林逸也不能輕易給他匹配國外的高薪,否則希望食品的薪資體係會不健康的。
而且楊奇現在已經是食品公司工資最高的管理層了,張大同還是有些用處的,給林逸留了這麽一個寶貝。
“聊了聊工作吧,說一下幾個車間的情況……”
林逸和楊奇一口氣聊了一個半小時。
從生產流程優化,人機法料環(工人,機器,工藝方法,物料,環境)的管理,到全麵質量管理,可以說是聊的事無巨細。
一旁的屠怡陽和崔思雯都聽傻了,感覺接收了太多知識,要長腦子了。
而且楊奇是這個專業的,他這麽厲害沒什麽問題,但林逸怎麽也這麽厲害,他才20歲啊,在哪學的?
林逸對楊奇的能力非常滿意,而楊奇也很欣賞自己的新老板。
認為他雖然年輕,但絕不是紙上談兵的富二代,畢竟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沒有參與過現場管理是絕不會這麽了解的。
而且工廠停工了這麽久,楊奇已經有離職的打算了,雖然工資照發,但他還有更高的追求,但今天和林逸聊完後,又打消了他離職的念頭,能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做事,一定能有發揮他能力的空間。
“楊總,一會兒我要和各個廠長聊一聊,留下來陪我一起吧。”
“好的,林總。”
七個車間的廠長,林逸一共打了三個叉,但這些人都是楊奇的下屬,所以每個決定都問了他的意見。
實際上有兩個廠長能力很一般,管理手段太傳統了,連工時都不願意測量,認為沒什麽用,楊奇也早就想換掉他們了。
而最後一個被打叉的,楊奇認為還可以,但林逸要求高一些,他思索片刻後讚成了老板的意見。
生產管理的中高層都聊完後,林逸就讓楊奇迴去了,並且告訴他工廠整頓一番後,隨時都會恢複生產,讓他早做準備。
隨後林逸又打起精神,讓崔思雯去叫廣告部經理,同樣是林逸對管理者要求非常高的一個部門。
畢竟萬一公司沒賣出去,又被他融到了資金,沒有工人無所謂,去哪裏都能找到。
但沒有管理層公司是運營不下去的,而且沒有專業團隊,公司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
所以管理層大多都沒有離職,畢竟每天非常清閑,還開工資的公司可不好找。
不到中午,新老板輪流和管理層聊工作的事就在公司傳開了。
甚至有傳言,新老板桌子上有個筆記本,每和一個管理層聊完,都會打個叉或者對號,可能代表對這個人的能力是否滿意。
所以食品公司的管理層風聲鶴唳,人心惶惶,害怕入不了新老板的法眼,而被趕出了公司。
總經理辦公室裏,林逸和市場部經理聊了不到半小時就讓他離開了,隨後在本子上畫了個叉,嘴裏還嘟囔道,
“廢物一個,和嘉茹薛雅差了十萬八千裏,張大同居然把這種貨色留到現在,公司不倒閉就怪了!”
“思雯姐,那個人資部經理還不錯,讓她找獵頭公司挖一個市場部經理。”
屠怡陽是林逸私人的秘書,要幫他處理所有公司的工作。
而崔思雯是林逸在希望食品的助理,所以希望食品的工作是要交給她的。
崔思雯點點頭,在筆記本上記下了林逸交代的事情。
“思雯姐,去叫負責管理生產的副總,還有七個車間的廠長,我去洗把臉。”
重生的林逸對生產端的科學管理是非常重視的。
在現在這個年代,很多企業都意識不到,生產作為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確保產品質量,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非常重要的。
畢竟味道和質量相同的兩個品牌的薯片,一元一袋的成本,就是比1.5元一袋的成本有競爭力。
洗了臉迴來的林逸剛坐迴椅子上,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男人到了辦公室,個子不高,戴著一個厚厚的眼鏡,頭發有些油,明顯的理工男打扮。
屠怡陽和崔思雯有些驚訝,沒想到公司負責生產的副總這麽年輕。
但仔細想想,20歲的林逸都已經是那麽多公司的老板了,兩人釋然了很多,畢竟再妖孽,也妖孽不過林逸。
看了他資料的林逸絲毫不驚訝,而是起身和他握了握手,互相做了自我介紹,又閑聊了幾句有的沒的,
林逸有些好奇的問道,
“楊總,你是佐治亞理工學院工業工程專業畢業的?”
聽林逸說完,屠怡陽兩人也理解這個副總為什麽這麽年輕了,而且同時有些鄙夷的看向林逸。
畢竟那麽多管理層來過,隻有這個楊奇讓林逸站起來了,太勢利眼了,妥妥的學曆歧視。
楊奇有些驚訝的問道,
“老板了解過我們專業?”
工業工程目前在華夏是非常冷門的,90年代初一些國內的高校才設立了這個專業,再加上林逸太年輕,所以楊奇才這麽問的。
但他剛說完就意識到自己很沒禮貌,有些尷尬的說道,
“不好意思了,老板!”
林逸大手一揮,毫不介意的說道,
“沒事,我很了解這個專業,而且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工業工程很厲害。
楊總,方便問問你為什麽畢業之後迴國了嗎?據我所知,你這個專業在白頭鷹的待遇要比國內高太多了。”
管理工廠的人才,能力最重要,情商低一些無所謂,隻要不太低,四處得罪人就好。
楊奇也毫不芥蒂的解釋道,
“我是杭城本地人,畢業那年我媽生病了,沒人照顧,恰好欣旺食品在招人,我就來麵試了。”
“以後有出國的打算嗎?”
“沒有,我母親的身體不太好,不習慣國外的生活,所以會一直留在杭城。”
這個問題對林逸很重要,現在華夏的製造業以低端為主,而楊奇去製造業發達的國家,隨隨便便就能拿高薪,而林逸也不能輕易給他匹配國外的高薪,否則希望食品的薪資體係會不健康的。
而且楊奇現在已經是食品公司工資最高的管理層了,張大同還是有些用處的,給林逸留了這麽一個寶貝。
“聊了聊工作吧,說一下幾個車間的情況……”
林逸和楊奇一口氣聊了一個半小時。
從生產流程優化,人機法料環(工人,機器,工藝方法,物料,環境)的管理,到全麵質量管理,可以說是聊的事無巨細。
一旁的屠怡陽和崔思雯都聽傻了,感覺接收了太多知識,要長腦子了。
而且楊奇是這個專業的,他這麽厲害沒什麽問題,但林逸怎麽也這麽厲害,他才20歲啊,在哪學的?
林逸對楊奇的能力非常滿意,而楊奇也很欣賞自己的新老板。
認為他雖然年輕,但絕不是紙上談兵的富二代,畢竟很多細節上的問題,沒有參與過現場管理是絕不會這麽了解的。
而且工廠停工了這麽久,楊奇已經有離職的打算了,雖然工資照發,但他還有更高的追求,但今天和林逸聊完後,又打消了他離職的念頭,能在這樣的老板手下做事,一定能有發揮他能力的空間。
“楊總,一會兒我要和各個廠長聊一聊,留下來陪我一起吧。”
“好的,林總。”
七個車間的廠長,林逸一共打了三個叉,但這些人都是楊奇的下屬,所以每個決定都問了他的意見。
實際上有兩個廠長能力很一般,管理手段太傳統了,連工時都不願意測量,認為沒什麽用,楊奇也早就想換掉他們了。
而最後一個被打叉的,楊奇認為還可以,但林逸要求高一些,他思索片刻後讚成了老板的意見。
生產管理的中高層都聊完後,林逸就讓楊奇迴去了,並且告訴他工廠整頓一番後,隨時都會恢複生產,讓他早做準備。
隨後林逸又打起精神,讓崔思雯去叫廣告部經理,同樣是林逸對管理者要求非常高的一個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