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隻有區區八千常住人口的小鎮,其鎮衙不可能蓋的多麽恢弘大氣。
倒不是主政的官員不想有一個更舒服的辦公地和居住地,而是朝廷下發的銀子以及鎮子本身能夠提供的稅收,不支持棲鳳鎮將鎮衙修建的富麗堂皇。
就連正常情況下,建造這些官衙所需要臨時加派的勞役,都會由於鎮子本身的常住人口太少,導致很難調動到足夠多的免費勞力。
若是沒有辦法驅使泥腿子們來做工的話,難不成還能指望官老爺和一群書吏親自去幹那些下三濫的活嗎?
當然,如果棲鳳鎮的鎮長確確實實是一個不顧後果的混蛋,強行向下攤派勞役的話,鎮裏的百姓和鎮外的農戶依舊是沒辦法的。
可一旦這種攤派影響到了農忙,進而導致土地的收成大幅度縮減,連鎖反應就是鎮子本身的稅收也將嚴重受挫。
繼續逼迫下去,天知道會不會有什麽人腦子一熱,當場揭竿而起,搞一出注定失敗的農民起義。
大的地方可以不在乎這些,反正大地方有足夠多的修士和地方軍士來穩定局勢。
棲鳳鎮卻絲毫不具備類似的條件。
除了鎮長是一名低等修士外,棲鳳鎮裏甚至找不到任何一名真正的武官。
至於那些幫閑……讓他們聯合起來欺負人可以,一旦見血,他們會比任何人都跑的更快。
總而言之,棲鳳鎮的鎮衙門很小,蘇清和步入其中後,跟隨著曲雲良的指引,僅僅隻是拐了兩個彎,便來到了鎮衙專門存放各種卷宗的庫房。
曲雲良喊來了負責庫房的書吏,用鑰匙打開庫房的門鎖後,沒讓負責庫房的書吏跟著一起進去,而是親自陪同著蘇清和步入了庫房裏。
“架子上擺放的都是最近五年的卷宗,不光是案件卷宗,還包括各種政務卷宗。超過了五年以上的卷宗,目前全都被存放在箱子裏。棲鳳鎮很小,鎮子裏的百姓也不多,所以真正鬧到需要用卷宗去記錄詳情的案子,每年都沒有多少。”
曲雲良指了指庫房內擺放整齊的一排排架子,以及角落那堆疊在一起的各個大木箱子,開口介紹道。
蘇清和一邊打量庫房內的卷宗情況,一邊問道:“鎮外的村子呢?隸屬於棲鳳鎮管轄的村子,大大小小的至少會有幾十個吧?”
曲雲良迴答道:“蘇先生有所不知,下官手上真正能指揮動的人著實不多,光是管著棲鳳鎮,已經讓下官倍感頭疼了,至於周圍的那些村子,主要靠著村中的宿老又或者鄉賢在管理。
一個村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同姓人,互相之間或多或少的總有幾分親戚關係在。他們有自己的宗族祠堂,有自己的家法,不出大問題的情況下,其實並不需要鎮衙插手其中、進行幹預。”
蘇清和點了點頭,沒再就這個話題多說什麽,伸手指向了架子,開口道:“勞煩曲大人將所有跟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件卷宗找出來吧。為了避免曲大人為難,我就在這裏看,不會將卷宗帶走的。”
曲雲良陪笑道:“蘇先生說笑了,即便蘇先生拿迴去看也沒關係的,所有卷宗在上一級衙門裏都有備份,哪怕不小心出現了缺損,照樣可以重新補迴來,隻是需要一些比較麻煩的手續而已。”
蘇清和拍了拍曲雲良的肩膀,誇讚道:“曲大人,我很感謝你的善解人意,你為我考慮,我也得為你考慮。既然有更容易被你我接受的處理方式,那為何要無緣無故的給你找麻煩呢?”
曲雲良被拍著肩膀,整個人都有些飄飄然起來。
精神抖擻的應聲道:“蘇先生說的是,請先生稍等,下官這就為先生找來所有跟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件卷宗。”
說完,曲雲良晃蕩著他那肥碩的身軀,略顯艱難的擠進了一排排的架子中間。
不過從曲雲良接下來在尋找案件卷宗時所表現出來的效率看,這位棲鳳鎮的鎮長絕對不是一個草包。
按照蘇清和的理解,很多地方上的主政官員,你很難指望他們對於自己治理的地方能有多麽細致的了解。
特別是牽扯到具體的工作,絕大部分都是由吏員負責的。
能臣固然重要,幹吏同樣不可或缺。
結果眼前這位曲鎮長卻明顯極為熟悉庫房裏各個卷宗的存放位置,單看這一點,便足以確定其平日裏對於自身所負責的政務到底有多麽上心了。
大概過了一炷香左右,曲雲良用雙手搬來了足足十幾本厚厚的卷宗,並將這些卷宗放到了蘇清和的眼前。
滿臉不好意思的說道:“蘇先生,和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比較繁瑣。大概每年都能有那麽一兩件,卻不會在某一個年份裏集中出現很多。因此各個年份的卷宗都有記錄,卻分的散。
所以下官隻能將每一本記錄了白員外家案子的卷宗全都找來,都在這裏了。一會兒您看的時候,下官會專門將白員外家的案子從卷宗裏翻出來,供您審閱,您無需擔心會耽擱時辰。”
蘇清和點頭道:“有勞曲大人了。”
說完,直接在庫房唯一的桌前坐下,看著曲雲良挨個將每一本卷宗裏記錄白員外家案子的頁麵翻找出來。
庫房裏的這張桌子和椅子應該是管理庫房的吏員在上值時用來休息的,以至於顯得太過老舊。
坐在上麵‘吱吱呀呀’聲不斷響起,仿佛隨時有可能散架似的。
椅子隻有一把,曲雲良便站在蘇清和的旁邊,將那些卷宗擺在桌子上,然後挨個進行翻找。
每找到一份,就把找好的放到蘇清和的眼前,接著翻找下一本卷宗。
在曲雲良的鼎力協助下,蘇清和很快便對白員外一家那些記錄在冊的案子有了足夠的了解!
最早的案件記錄發生在十五年前,那是一起很普通的殺人案,白員外家的一名下人因為被懷疑偷東西而死在了白員外管家的棍棒下。
因為下人簽的是死契,所以白員外和他的管家並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隻是需要拿出一筆數額不算很大的贖罪銀給鎮衙充裕府庫。
根據大周律的條例,這是很正常的判罰。
而第二件跟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已經是六年後的事情了。
白員外強暴了家中一個簽活契的侍女,這個侍女在白員外家隻負責給白員外打掃書房。
在被白員外強暴後,侍女想不開,當晚就跑到鎮子外跳了河。
侍女的爹娘將白員外告到了鎮衙,可由於侍女確確實實是自己跳河的,使得白員外需要為侍女的死擔負的責任很有限。
再加上侍女的爹娘本也沒想過讓白員外付出什麽代價,他們選擇控告白員外的最主要目地,其實就是想拿到一筆銀子作為賠償罷了。
這筆銀子可以用來給他們的兒子娶媳婦……
於是白員外再一次用銀子解決了案子所帶來的麻煩。
第三件案子發生在五年前,跟第一件案子之間相隔了整整十年!
案件情況跟第一件案子頗為相似,白員外家的一名下人被直接活生生打死。
區別在於,動手的不再是管家,是白員外本人。
並且白員外沒有再繳納贖罪銀。
盡管這名下人並非死契,而是活契,可白員外受到的懲罰力度,卻要比第一件案子的懲罰力度輕得多。
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懲罰……
出現這些區別的根本原因在於,白員外的女兒在這一年嫁給了河陰縣的縣令為妾。
如此一來,區區一名普通下人的死亡,自然不可能再給白員外造成任何麻煩。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案件卷宗中記錄在冊的和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子,數量陡增!
然而記錄在冊的案件數量增長並不是線性的,反倒是呈現出了一種詭異的、連年遞減般的走勢。
數量最多的時候正是白員外的女兒嫁給河陰縣縣令為妾的第一年。
僅僅這一年,在案件卷宗裏就記錄了多達十二起以白員外一家為主體被告的案件。
對於一個隻有區區八千常住人口的小鎮來說,針對單獨某一家的案件數量竟然會達到這樣一個驚人的數字,著實是相當匪夷所思的事情。
等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四年前的時候,案件卷宗裏記錄的和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子數量,減少到了八起。
三年前是六起,兩年前變成了五起,一年前銳減到了兩起。
至於今年,目前為止,一起都沒有!
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女兒嫁給河陰縣縣令為妾的第一年,跟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從十年兩起暴增到了一年十二起,說明白員外一家都不是省油的燈。
之前是由於沒有真正的靠山,所以做事還算謹慎,行為比較收斂。
可當白員外一家找到了真正的靠山之後,他們的所有性情就全都釋放了出來。
這樣的背景下,隨著白員外一家初步體會到了有靠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爽感後,最符合邏輯的發展,應該是白員外一家變本加厲的對棲鳳鎮百姓進行欺壓。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欺壓了整整一年後,忽然良心發現,降低了對棲鳳鎮百姓的欺壓頻率。
因此卷宗中記錄的白家案件數量沒有連年遞增,反倒是連年遞減,唯一的解釋,隻能是大量的報案都以失敗告終,受害人對白家進行控告後,根本得不到應有的正義,同時還會遭遇白家的報複!
絕望之下,幾乎所有棲鳳鎮的百姓都不再有反抗白家的勇氣。
哪怕被白家欺淩,也隻能咬碎槽牙往肚子裏咽,不再嚐試著去報官以求公正。
腦海中推測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後,蘇清和並未根據這個推測去質問曲雲良為何沒有秉公執法。
別說當前這種封建體製了,即便換做是前一世裏那個自媒體高度發達、隨時有可能將陰暗暴露於陽光之下的時代,官官相護照樣是絕對的主流。
更何況白員外的女兒是嫁給了曲雲良的頂頭上司為妾,真讓曲雲良秉公執法,才是強人所難。
誠然,每個時代都會有理想主義者存在,那些人擁有著高尚的品格和令人心折的氣度。
但這樣的聖人畢竟過於稀少,起碼蘇清和捫心自問,換成是他處於曲雲良的位置上,並且和曲雲良的情況完全一樣,那他差不多也會做出跟曲雲良相同的選擇。
寬以待己、嚴於律人,如此行為要不得。
整理了下思路,蘇清和狀似隨意的問道:“曲大人,五年前的這件案子,卷宗上隻記錄了白家的一名下人被打死,卻沒有記錄被打死的原因。
既然卷宗記錄裏都寫了是白員外親自動的手,那名下人還是活契,為何卻對白員外沒有任何懲罰?縱使他背後站著河陰縣令,這也不應該吧?”
曲雲良此時剛好將全部涉及到白家的案子都翻了出來。
聽到蘇清和的詢問,曲雲良先是愣了愣,臉上浮現起了少許疑惑的神情。
看了看蘇清和眼前展開的那份卷宗,盯著上麵記載的文字瞧了瞧後,這才勉強迴憶起了五年前的那件案子。
沒辦法,就算隻是棲鳳鎮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鎮長去處理的事情依舊很多。
別說五年前了,如果是一些不怎麽重要的事情,或許五天前的他都會想不起來。
不過涉及到白家的案子,他肯定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一邊迴憶,曲雲良一邊迴答道:“這件案子發生的時候,下官剛剛被派來棲鳳鎮擔任鎮長,對於這件案子倒是了解的挺清楚的。白家那名下人之所以會被打死,真正的原因是其勾引主母,額……或者也可以說是主母勾引他。
總之,不管是誰勾引誰,難堪的事情確實發生了,白員外盛怒之下打死了他,這固然違律,可情有可原。再加上縣尊大人的緣故,麵對著生氣到有些失去理智的白員外,下官隻能進行這樣的判罰,否則下官根本坐不穩位子。”
好家夥……夫おっ目ともく前ぜん犯はん?
蘇清和肅然起敬。
倒不是主政的官員不想有一個更舒服的辦公地和居住地,而是朝廷下發的銀子以及鎮子本身能夠提供的稅收,不支持棲鳳鎮將鎮衙修建的富麗堂皇。
就連正常情況下,建造這些官衙所需要臨時加派的勞役,都會由於鎮子本身的常住人口太少,導致很難調動到足夠多的免費勞力。
若是沒有辦法驅使泥腿子們來做工的話,難不成還能指望官老爺和一群書吏親自去幹那些下三濫的活嗎?
當然,如果棲鳳鎮的鎮長確確實實是一個不顧後果的混蛋,強行向下攤派勞役的話,鎮裏的百姓和鎮外的農戶依舊是沒辦法的。
可一旦這種攤派影響到了農忙,進而導致土地的收成大幅度縮減,連鎖反應就是鎮子本身的稅收也將嚴重受挫。
繼續逼迫下去,天知道會不會有什麽人腦子一熱,當場揭竿而起,搞一出注定失敗的農民起義。
大的地方可以不在乎這些,反正大地方有足夠多的修士和地方軍士來穩定局勢。
棲鳳鎮卻絲毫不具備類似的條件。
除了鎮長是一名低等修士外,棲鳳鎮裏甚至找不到任何一名真正的武官。
至於那些幫閑……讓他們聯合起來欺負人可以,一旦見血,他們會比任何人都跑的更快。
總而言之,棲鳳鎮的鎮衙門很小,蘇清和步入其中後,跟隨著曲雲良的指引,僅僅隻是拐了兩個彎,便來到了鎮衙專門存放各種卷宗的庫房。
曲雲良喊來了負責庫房的書吏,用鑰匙打開庫房的門鎖後,沒讓負責庫房的書吏跟著一起進去,而是親自陪同著蘇清和步入了庫房裏。
“架子上擺放的都是最近五年的卷宗,不光是案件卷宗,還包括各種政務卷宗。超過了五年以上的卷宗,目前全都被存放在箱子裏。棲鳳鎮很小,鎮子裏的百姓也不多,所以真正鬧到需要用卷宗去記錄詳情的案子,每年都沒有多少。”
曲雲良指了指庫房內擺放整齊的一排排架子,以及角落那堆疊在一起的各個大木箱子,開口介紹道。
蘇清和一邊打量庫房內的卷宗情況,一邊問道:“鎮外的村子呢?隸屬於棲鳳鎮管轄的村子,大大小小的至少會有幾十個吧?”
曲雲良迴答道:“蘇先生有所不知,下官手上真正能指揮動的人著實不多,光是管著棲鳳鎮,已經讓下官倍感頭疼了,至於周圍的那些村子,主要靠著村中的宿老又或者鄉賢在管理。
一個村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同姓人,互相之間或多或少的總有幾分親戚關係在。他們有自己的宗族祠堂,有自己的家法,不出大問題的情況下,其實並不需要鎮衙插手其中、進行幹預。”
蘇清和點了點頭,沒再就這個話題多說什麽,伸手指向了架子,開口道:“勞煩曲大人將所有跟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件卷宗找出來吧。為了避免曲大人為難,我就在這裏看,不會將卷宗帶走的。”
曲雲良陪笑道:“蘇先生說笑了,即便蘇先生拿迴去看也沒關係的,所有卷宗在上一級衙門裏都有備份,哪怕不小心出現了缺損,照樣可以重新補迴來,隻是需要一些比較麻煩的手續而已。”
蘇清和拍了拍曲雲良的肩膀,誇讚道:“曲大人,我很感謝你的善解人意,你為我考慮,我也得為你考慮。既然有更容易被你我接受的處理方式,那為何要無緣無故的給你找麻煩呢?”
曲雲良被拍著肩膀,整個人都有些飄飄然起來。
精神抖擻的應聲道:“蘇先生說的是,請先生稍等,下官這就為先生找來所有跟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件卷宗。”
說完,曲雲良晃蕩著他那肥碩的身軀,略顯艱難的擠進了一排排的架子中間。
不過從曲雲良接下來在尋找案件卷宗時所表現出來的效率看,這位棲鳳鎮的鎮長絕對不是一個草包。
按照蘇清和的理解,很多地方上的主政官員,你很難指望他們對於自己治理的地方能有多麽細致的了解。
特別是牽扯到具體的工作,絕大部分都是由吏員負責的。
能臣固然重要,幹吏同樣不可或缺。
結果眼前這位曲鎮長卻明顯極為熟悉庫房裏各個卷宗的存放位置,單看這一點,便足以確定其平日裏對於自身所負責的政務到底有多麽上心了。
大概過了一炷香左右,曲雲良用雙手搬來了足足十幾本厚厚的卷宗,並將這些卷宗放到了蘇清和的眼前。
滿臉不好意思的說道:“蘇先生,和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比較繁瑣。大概每年都能有那麽一兩件,卻不會在某一個年份裏集中出現很多。因此各個年份的卷宗都有記錄,卻分的散。
所以下官隻能將每一本記錄了白員外家案子的卷宗全都找來,都在這裏了。一會兒您看的時候,下官會專門將白員外家的案子從卷宗裏翻出來,供您審閱,您無需擔心會耽擱時辰。”
蘇清和點頭道:“有勞曲大人了。”
說完,直接在庫房唯一的桌前坐下,看著曲雲良挨個將每一本卷宗裏記錄白員外家案子的頁麵翻找出來。
庫房裏的這張桌子和椅子應該是管理庫房的吏員在上值時用來休息的,以至於顯得太過老舊。
坐在上麵‘吱吱呀呀’聲不斷響起,仿佛隨時有可能散架似的。
椅子隻有一把,曲雲良便站在蘇清和的旁邊,將那些卷宗擺在桌子上,然後挨個進行翻找。
每找到一份,就把找好的放到蘇清和的眼前,接著翻找下一本卷宗。
在曲雲良的鼎力協助下,蘇清和很快便對白員外一家那些記錄在冊的案子有了足夠的了解!
最早的案件記錄發生在十五年前,那是一起很普通的殺人案,白員外家的一名下人因為被懷疑偷東西而死在了白員外管家的棍棒下。
因為下人簽的是死契,所以白員外和他的管家並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隻是需要拿出一筆數額不算很大的贖罪銀給鎮衙充裕府庫。
根據大周律的條例,這是很正常的判罰。
而第二件跟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已經是六年後的事情了。
白員外強暴了家中一個簽活契的侍女,這個侍女在白員外家隻負責給白員外打掃書房。
在被白員外強暴後,侍女想不開,當晚就跑到鎮子外跳了河。
侍女的爹娘將白員外告到了鎮衙,可由於侍女確確實實是自己跳河的,使得白員外需要為侍女的死擔負的責任很有限。
再加上侍女的爹娘本也沒想過讓白員外付出什麽代價,他們選擇控告白員外的最主要目地,其實就是想拿到一筆銀子作為賠償罷了。
這筆銀子可以用來給他們的兒子娶媳婦……
於是白員外再一次用銀子解決了案子所帶來的麻煩。
第三件案子發生在五年前,跟第一件案子之間相隔了整整十年!
案件情況跟第一件案子頗為相似,白員外家的一名下人被直接活生生打死。
區別在於,動手的不再是管家,是白員外本人。
並且白員外沒有再繳納贖罪銀。
盡管這名下人並非死契,而是活契,可白員外受到的懲罰力度,卻要比第一件案子的懲罰力度輕得多。
甚至可以說是毫無懲罰……
出現這些區別的根本原因在於,白員外的女兒在這一年嫁給了河陰縣的縣令為妾。
如此一來,區區一名普通下人的死亡,自然不可能再給白員外造成任何麻煩。
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案件卷宗中記錄在冊的和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子,數量陡增!
然而記錄在冊的案件數量增長並不是線性的,反倒是呈現出了一種詭異的、連年遞減般的走勢。
數量最多的時候正是白員外的女兒嫁給河陰縣縣令為妾的第一年。
僅僅這一年,在案件卷宗裏就記錄了多達十二起以白員外一家為主體被告的案件。
對於一個隻有區區八千常住人口的小鎮來說,針對單獨某一家的案件數量竟然會達到這樣一個驚人的數字,著實是相當匪夷所思的事情。
等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四年前的時候,案件卷宗裏記錄的和白員外一家有關的案子數量,減少到了八起。
三年前是六起,兩年前變成了五起,一年前銳減到了兩起。
至於今年,目前為止,一起都沒有!
這肯定是不正常的!
女兒嫁給河陰縣縣令為妾的第一年,跟白員外家有關的案子,從十年兩起暴增到了一年十二起,說明白員外一家都不是省油的燈。
之前是由於沒有真正的靠山,所以做事還算謹慎,行為比較收斂。
可當白員外一家找到了真正的靠山之後,他們的所有性情就全都釋放了出來。
這樣的背景下,隨著白員外一家初步體會到了有靠山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的爽感後,最符合邏輯的發展,應該是白員外一家變本加厲的對棲鳳鎮百姓進行欺壓。
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欺壓了整整一年後,忽然良心發現,降低了對棲鳳鎮百姓的欺壓頻率。
因此卷宗中記錄的白家案件數量沒有連年遞增,反倒是連年遞減,唯一的解釋,隻能是大量的報案都以失敗告終,受害人對白家進行控告後,根本得不到應有的正義,同時還會遭遇白家的報複!
絕望之下,幾乎所有棲鳳鎮的百姓都不再有反抗白家的勇氣。
哪怕被白家欺淩,也隻能咬碎槽牙往肚子裏咽,不再嚐試著去報官以求公正。
腦海中推測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後,蘇清和並未根據這個推測去質問曲雲良為何沒有秉公執法。
別說當前這種封建體製了,即便換做是前一世裏那個自媒體高度發達、隨時有可能將陰暗暴露於陽光之下的時代,官官相護照樣是絕對的主流。
更何況白員外的女兒是嫁給了曲雲良的頂頭上司為妾,真讓曲雲良秉公執法,才是強人所難。
誠然,每個時代都會有理想主義者存在,那些人擁有著高尚的品格和令人心折的氣度。
但這樣的聖人畢竟過於稀少,起碼蘇清和捫心自問,換成是他處於曲雲良的位置上,並且和曲雲良的情況完全一樣,那他差不多也會做出跟曲雲良相同的選擇。
寬以待己、嚴於律人,如此行為要不得。
整理了下思路,蘇清和狀似隨意的問道:“曲大人,五年前的這件案子,卷宗上隻記錄了白家的一名下人被打死,卻沒有記錄被打死的原因。
既然卷宗記錄裏都寫了是白員外親自動的手,那名下人還是活契,為何卻對白員外沒有任何懲罰?縱使他背後站著河陰縣令,這也不應該吧?”
曲雲良此時剛好將全部涉及到白家的案子都翻了出來。
聽到蘇清和的詢問,曲雲良先是愣了愣,臉上浮現起了少許疑惑的神情。
看了看蘇清和眼前展開的那份卷宗,盯著上麵記載的文字瞧了瞧後,這才勉強迴憶起了五年前的那件案子。
沒辦法,就算隻是棲鳳鎮這樣的小地方,需要鎮長去處理的事情依舊很多。
別說五年前了,如果是一些不怎麽重要的事情,或許五天前的他都會想不起來。
不過涉及到白家的案子,他肯定會有比較深刻的印象。
一邊迴憶,曲雲良一邊迴答道:“這件案子發生的時候,下官剛剛被派來棲鳳鎮擔任鎮長,對於這件案子倒是了解的挺清楚的。白家那名下人之所以會被打死,真正的原因是其勾引主母,額……或者也可以說是主母勾引他。
總之,不管是誰勾引誰,難堪的事情確實發生了,白員外盛怒之下打死了他,這固然違律,可情有可原。再加上縣尊大人的緣故,麵對著生氣到有些失去理智的白員外,下官隻能進行這樣的判罰,否則下官根本坐不穩位子。”
好家夥……夫おっ目ともく前ぜん犯はん?
蘇清和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