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和舅舅沒有說太久,主要是宋家的事刻不容緩。不然就算有四億資金注入也不會讓宋家的產業起死迴生,說不定過不太久就會再次陷入低穀。解決問題還是得把源頭給撫平。
“哥哥,陽宅沒問題。”小佟搖頭晃腦,他的家學淵博,看看風水有沒有問題那是沒有半點問題。
古往今來,風水都是陽宅陰宅並駕,小佟此時也說了,陽宅沒問題。那接下來就得看陰宅。
“宋家一直混跡在江城,祖墳也在江城。”舅舅不敢拖延,駕著車就帶我們往墳上趕。
照我來看,陰宅被動了手腳的可能性比陽宅的要大。因為陽宅人來人往,在宋家眼皮子底下沒那麽容易得逞。陰宅就不好說,再大的家族也不可能天天差人守著祖墳。
江城的山不多,但植被覆蓋率比金城多上不少。宋家祖墳就在郊外而且和江城有點距離,駕車都走了兩個小時。
廖無人煙,放眼望去一片綠色。但是大道邊上還修了路,可以直接駕車到目的地。
畢竟宋家也不在意這點修路的費用,便捷才更重要。
“到了到了,當初祖墳其實不在這。是因為江城擴建然後遷過來的。也是找了有名的風水師來給我們訂墳,最後才安了陰宅在這邊。”
沒到墳地,但從四周環境來看,地是一塊好地。雖然達不到十九貴那種頂級墓穴,但也算是一等墓穴安葬之地。
生機勃勃,地脈的走向也不是太平坦,略有蛇蟒的雛形,而墳地就在圈起來的那地脈之中,且是有點隆起,地勢略高周圍,呈拱月的姿態。
陰宅風水講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講究乘龍之氣,以龍行氣脈的匯聚點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山水之護欄而得天地之靈氣。
龍認生死,曰認真假,砂認粗秀,水認曲直,向辨純疵。
這些都需要風水師具有高深的理氣知識,一度隻差,滿盤皆輸。在風水這一界中素有十年尋龍,一朝點穴之說。
我工具沒帶上,光憑眼力是無法看出那所謂的風水大師是否點對了穴位,但從宋家這些年的走勢來看,穴位點的不錯,想必並非浪得虛名之輩。
“那風水師告訴我們,這是蛇形環衛之地,蛇有小龍之稱,能夠匯聚一定龍氣。保我宋家多財多福…”
“確實是這樣,這墓穴不錯,先祖之墳安在此處。就算無大福也不可能有大災。”我呢喃道。
一個個有規律排列的墳包出現在眼前,更有一座座聳立的墓碑,都有些年頭。風吹雨打之下,上麵的字跡都有點兒模糊。
恭敬的跪在地上三叩首,這些也都是我的先祖。今天此舉肯定會有所驚擾,提前打個招唿。
“那照你這麽說,問題不是出在祖墳上?”舅舅眨巴眼睛,他是個門外漢,並不懂這些東西情有可原。
墓穴風水這東西講究的很,就連我都稱不上是盡皆了若指掌。
但是廣為流傳的有平原十不葬,山地十不葬,墓有十不向,墓穴有十忌,遷墓有十觀。
這些東西是一個地師入門時就該熟練並且掌握的最淺顯之物,好比中醫裏麵的湯頭歌。雖然簡單明了,但不能說它不重要。
有關墓穴的歌訣是老祖宗上千年智慧的結晶,囊括了百分之九十的典型墓室常遇到的情況。要想熟練運用卻是難度不小。
“這個是誰的墓?”我看向一個字已經看不清的墓碑。
“應該是太祖老爺的,這些墓碑都不是重做,直接搬過來的。我們宋家祖墳之中,就數太祖老爺的輩分最大!”
“太祖老爺得罪了!”我再次跪下叩了三個響頭,“今宋家子孫遇難,溯其源頭而來,還請見諒!改日定當行大祭。”
“舅舅,把墓碑拔出來。”
聽我這麽一說,舅舅流露著濃厚的難色,“這碑都是用上好大理石打造,而且栽種極深,憑我這身體。怕是…搬不起…”
這移墓碑不能假借他人之手,就算是我也僅僅是外部子孫,算不得嫡係,到時地下那位怪罪下來,擔受不起。一行人中也隻有舅舅能動手。
“試試!”我淡淡說出兩個字,我向來不會做沒用的事情。
“好!我試試!”
舅舅大開大合,架勢是不小,“太祖老爺多有得罪,還請不要在意子孫不肖之舉。”
雙手環抱住那墓碑,猛的用力一抽!
“哢!”就是一聲斷裂的響動,舅舅抱著半截大理石墓碑整個人身子往後退,要不是柱子哥扶了一把,說不得整個人都要栽倒在地上。
“這…這…”舅舅冷汗直冒,就這一會功夫,整個人都濕透了,手裏抱著半截墓碑不知所措,特娘怎麽斷掉了!
這些大理石材可不簡單,用上百年是輕而易舉,而且當年栽的很深。這斷了又是哪一出?
“沒想到真斷了!”我凝重道。
為什麽一眼就相中這個墓穴?因為這個墳包之上長的草沒有其餘上麵濃鬱,甚至葉尖都開始泛起枯黃的眼色。
這不正常,這裏是草地。突然出現光禿的一塊無疑是鶴立雞群那種感覺。
“這墓碑之上不是沒有裂痕?怎麽斷了?”舅舅冷汗出了以後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問題關係到宋家的昌隆,怎能不關心?
“最近一次上墳是什麽時候?”
“清明!當時清明來大祭過一次,之後就再沒來了。而且沒有任何異常。”舅舅篤定道。
“小家夥,幫我找找異常的風水節點!”
放出去的正是鱗雲,漆黑的蛇身在草叢中遊走。有時候帶上他都不用帶任何工具,比起尋龍尺,羅盤這些,鱗雲就更加靈活多變。
“穴區有蟻穴可不是好兆頭。”我看著地上忙碌爬行的蟻群,現出些許愁容。從種種跡象表明,宋家的陰宅的確被有心人動了手腳。
螞蟻在十五到四十度的溫度正常生長,最佳溫度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冬季更是會冬眠。所以螞蟻喜暖,太過陰冷的地方他們可不會待。
而且看地上這些新翻出來的泥土,巢穴的搭建並不是很久。
有螞蟻就說明墓穴的溫度發生了變化,這和陽光與遮陰等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對墓穴不是好消息,墓穴要的是陰冷之氣,宋家墓穴卻在朝不好的一麵發展。
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草叢裏傳來陣陣遊走聲音,鱗雲細長的身體行進很快。是迴來報信來了。
鮮紅的蛇信子以某種頻率吐出,嘶嘶嘶的叫喚。在它身邊聚集了不少各種顏色的蛇類,倒是把舅舅嚇了一跳。
“還是你聰明,知道問本土居民。”我笑著把鱗雲抓起來,朝它指示的方向走去,“舅舅,把墓碑放下吧!”
距離不遠,走幾步路就到了。是在一個小土包後麵,還被人為的用綠草做了掩蓋,而且有燒香祭祀的痕跡。
我臉陡然就綠了,哪個狗日的在宋家祖墳這裏安置了土地爺的廟。
平原十不葬裏麵有句話叫五不葬神前廟後。那個人居然直接給搭了個土地廟,明顯是犯了那道禁忌,而且還明知故犯。
難怪墓穴變化那麽大,祖墳中的陰氣和神力相衝。兩不相和,不死不休,而神力是信仰,格局要比陰氣高那麽一個檔次。
祖墳和神廟之間敗的肯定是祖墳。為什麽太祖老爺墳上草枯萎,墓碑斷裂?因為他輩分最高,為墓群之首,首當其衝。
要是再過一段時間,整個宋家墓穴都要被波及,那一片草都得死,墓碑全部斷裂的時候,就是宋家家破人亡,甚至斷根之時。
舅舅還有宋博跟宋皖霜都要受其影響,搞個不好就死於非命。
所以我才這麽憤怒,都說做人留一線。但是布局之人連一線都不留,奔著將宋家趕盡殺絕的目的來設了風水局。
“這…是什麽廟?上次來的時候我們都走了一遍,沒見過啊!”
“土地廟,真是好大的能耐,連土地都能請動,當真是好手段!好手段啊!”
既然陰間都存在,那些仙神之流當然也是真正有的。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土地,是人的念想所凝結,掌一方安寧,理一方地脈。
他所具備的神職不多,但是都和我們人息息相關。甚至鬼差拘魂都要土地爺的首肯。
真正的土地廟有神,廟不在大也不在小,還得看看土地爺愛不愛待。一般人肯定是請不動的,但是身邊的這個簡陋小廟偏偏就住了一尊。
還真是奇了怪了,就連我都沒嚐試過請一尊神移窩。最主要的是這種事根本強求不得,必須本尊同意才行。
我蹲在地上把覆蓋在上麵的草都給清理幹淨,還原了神廟的本來麵目。就是用泥塑出來的,手法不見得多好,隻能用粗胚來形容。
裏麵還有一個身穿紅袍手拿小拐杖的笑臉土地爺。
“祖墳上的一切都是這土地廟造成的。”短短一句就說明了緣由。
“是土地廟造成的?”舅舅大叫道,“這土地廟誰安的?”
這是個死結,他問我,我肯定也不知道。而且看他這樣子,根本就沒個懷疑對象,壓根就不知道怎麽惹了那麽一個道上的人。
</p>
和舅舅沒有說太久,主要是宋家的事刻不容緩。不然就算有四億資金注入也不會讓宋家的產業起死迴生,說不定過不太久就會再次陷入低穀。解決問題還是得把源頭給撫平。
“哥哥,陽宅沒問題。”小佟搖頭晃腦,他的家學淵博,看看風水有沒有問題那是沒有半點問題。
古往今來,風水都是陽宅陰宅並駕,小佟此時也說了,陽宅沒問題。那接下來就得看陰宅。
“宋家一直混跡在江城,祖墳也在江城。”舅舅不敢拖延,駕著車就帶我們往墳上趕。
照我來看,陰宅被動了手腳的可能性比陽宅的要大。因為陽宅人來人往,在宋家眼皮子底下沒那麽容易得逞。陰宅就不好說,再大的家族也不可能天天差人守著祖墳。
江城的山不多,但植被覆蓋率比金城多上不少。宋家祖墳就在郊外而且和江城有點距離,駕車都走了兩個小時。
廖無人煙,放眼望去一片綠色。但是大道邊上還修了路,可以直接駕車到目的地。
畢竟宋家也不在意這點修路的費用,便捷才更重要。
“到了到了,當初祖墳其實不在這。是因為江城擴建然後遷過來的。也是找了有名的風水師來給我們訂墳,最後才安了陰宅在這邊。”
沒到墳地,但從四周環境來看,地是一塊好地。雖然達不到十九貴那種頂級墓穴,但也算是一等墓穴安葬之地。
生機勃勃,地脈的走向也不是太平坦,略有蛇蟒的雛形,而墳地就在圈起來的那地脈之中,且是有點隆起,地勢略高周圍,呈拱月的姿態。
陰宅風水講究大自然的格局配合,講究乘龍之氣,以龍行氣脈的匯聚點為穴,配得扶手,朝案以及山水之護欄而得天地之靈氣。
龍認生死,曰認真假,砂認粗秀,水認曲直,向辨純疵。
這些都需要風水師具有高深的理氣知識,一度隻差,滿盤皆輸。在風水這一界中素有十年尋龍,一朝點穴之說。
我工具沒帶上,光憑眼力是無法看出那所謂的風水大師是否點對了穴位,但從宋家這些年的走勢來看,穴位點的不錯,想必並非浪得虛名之輩。
“那風水師告訴我們,這是蛇形環衛之地,蛇有小龍之稱,能夠匯聚一定龍氣。保我宋家多財多福…”
“確實是這樣,這墓穴不錯,先祖之墳安在此處。就算無大福也不可能有大災。”我呢喃道。
一個個有規律排列的墳包出現在眼前,更有一座座聳立的墓碑,都有些年頭。風吹雨打之下,上麵的字跡都有點兒模糊。
恭敬的跪在地上三叩首,這些也都是我的先祖。今天此舉肯定會有所驚擾,提前打個招唿。
“那照你這麽說,問題不是出在祖墳上?”舅舅眨巴眼睛,他是個門外漢,並不懂這些東西情有可原。
墓穴風水這東西講究的很,就連我都稱不上是盡皆了若指掌。
但是廣為流傳的有平原十不葬,山地十不葬,墓有十不向,墓穴有十忌,遷墓有十觀。
這些東西是一個地師入門時就該熟練並且掌握的最淺顯之物,好比中醫裏麵的湯頭歌。雖然簡單明了,但不能說它不重要。
有關墓穴的歌訣是老祖宗上千年智慧的結晶,囊括了百分之九十的典型墓室常遇到的情況。要想熟練運用卻是難度不小。
“這個是誰的墓?”我看向一個字已經看不清的墓碑。
“應該是太祖老爺的,這些墓碑都不是重做,直接搬過來的。我們宋家祖墳之中,就數太祖老爺的輩分最大!”
“太祖老爺得罪了!”我再次跪下叩了三個響頭,“今宋家子孫遇難,溯其源頭而來,還請見諒!改日定當行大祭。”
“舅舅,把墓碑拔出來。”
聽我這麽一說,舅舅流露著濃厚的難色,“這碑都是用上好大理石打造,而且栽種極深,憑我這身體。怕是…搬不起…”
這移墓碑不能假借他人之手,就算是我也僅僅是外部子孫,算不得嫡係,到時地下那位怪罪下來,擔受不起。一行人中也隻有舅舅能動手。
“試試!”我淡淡說出兩個字,我向來不會做沒用的事情。
“好!我試試!”
舅舅大開大合,架勢是不小,“太祖老爺多有得罪,還請不要在意子孫不肖之舉。”
雙手環抱住那墓碑,猛的用力一抽!
“哢!”就是一聲斷裂的響動,舅舅抱著半截大理石墓碑整個人身子往後退,要不是柱子哥扶了一把,說不得整個人都要栽倒在地上。
“這…這…”舅舅冷汗直冒,就這一會功夫,整個人都濕透了,手裏抱著半截墓碑不知所措,特娘怎麽斷掉了!
這些大理石材可不簡單,用上百年是輕而易舉,而且當年栽的很深。這斷了又是哪一出?
“沒想到真斷了!”我凝重道。
為什麽一眼就相中這個墓穴?因為這個墳包之上長的草沒有其餘上麵濃鬱,甚至葉尖都開始泛起枯黃的眼色。
這不正常,這裏是草地。突然出現光禿的一塊無疑是鶴立雞群那種感覺。
“這墓碑之上不是沒有裂痕?怎麽斷了?”舅舅冷汗出了以後還是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問題關係到宋家的昌隆,怎能不關心?
“最近一次上墳是什麽時候?”
“清明!當時清明來大祭過一次,之後就再沒來了。而且沒有任何異常。”舅舅篤定道。
“小家夥,幫我找找異常的風水節點!”
放出去的正是鱗雲,漆黑的蛇身在草叢中遊走。有時候帶上他都不用帶任何工具,比起尋龍尺,羅盤這些,鱗雲就更加靈活多變。
“穴區有蟻穴可不是好兆頭。”我看著地上忙碌爬行的蟻群,現出些許愁容。從種種跡象表明,宋家的陰宅的確被有心人動了手腳。
螞蟻在十五到四十度的溫度正常生長,最佳溫度是二十五到三十五,冬季更是會冬眠。所以螞蟻喜暖,太過陰冷的地方他們可不會待。
而且看地上這些新翻出來的泥土,巢穴的搭建並不是很久。
有螞蟻就說明墓穴的溫度發生了變化,這和陽光與遮陰等等因素有關。總的來說對墓穴不是好消息,墓穴要的是陰冷之氣,宋家墓穴卻在朝不好的一麵發展。
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窸窸窣窣!
草叢裏傳來陣陣遊走聲音,鱗雲細長的身體行進很快。是迴來報信來了。
鮮紅的蛇信子以某種頻率吐出,嘶嘶嘶的叫喚。在它身邊聚集了不少各種顏色的蛇類,倒是把舅舅嚇了一跳。
“還是你聰明,知道問本土居民。”我笑著把鱗雲抓起來,朝它指示的方向走去,“舅舅,把墓碑放下吧!”
距離不遠,走幾步路就到了。是在一個小土包後麵,還被人為的用綠草做了掩蓋,而且有燒香祭祀的痕跡。
我臉陡然就綠了,哪個狗日的在宋家祖墳這裏安置了土地爺的廟。
平原十不葬裏麵有句話叫五不葬神前廟後。那個人居然直接給搭了個土地廟,明顯是犯了那道禁忌,而且還明知故犯。
難怪墓穴變化那麽大,祖墳中的陰氣和神力相衝。兩不相和,不死不休,而神力是信仰,格局要比陰氣高那麽一個檔次。
祖墳和神廟之間敗的肯定是祖墳。為什麽太祖老爺墳上草枯萎,墓碑斷裂?因為他輩分最高,為墓群之首,首當其衝。
要是再過一段時間,整個宋家墓穴都要被波及,那一片草都得死,墓碑全部斷裂的時候,就是宋家家破人亡,甚至斷根之時。
舅舅還有宋博跟宋皖霜都要受其影響,搞個不好就死於非命。
所以我才這麽憤怒,都說做人留一線。但是布局之人連一線都不留,奔著將宋家趕盡殺絕的目的來設了風水局。
“這…是什麽廟?上次來的時候我們都走了一遍,沒見過啊!”
“土地廟,真是好大的能耐,連土地都能請動,當真是好手段!好手段啊!”
既然陰間都存在,那些仙神之流當然也是真正有的。離我們最近的就是土地,是人的念想所凝結,掌一方安寧,理一方地脈。
他所具備的神職不多,但是都和我們人息息相關。甚至鬼差拘魂都要土地爺的首肯。
真正的土地廟有神,廟不在大也不在小,還得看看土地爺愛不愛待。一般人肯定是請不動的,但是身邊的這個簡陋小廟偏偏就住了一尊。
還真是奇了怪了,就連我都沒嚐試過請一尊神移窩。最主要的是這種事根本強求不得,必須本尊同意才行。
我蹲在地上把覆蓋在上麵的草都給清理幹淨,還原了神廟的本來麵目。就是用泥塑出來的,手法不見得多好,隻能用粗胚來形容。
裏麵還有一個身穿紅袍手拿小拐杖的笑臉土地爺。
“祖墳上的一切都是這土地廟造成的。”短短一句就說明了緣由。
“是土地廟造成的?”舅舅大叫道,“這土地廟誰安的?”
這是個死結,他問我,我肯定也不知道。而且看他這樣子,根本就沒個懷疑對象,壓根就不知道怎麽惹了那麽一個道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