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過夫婦於光明頂安然養胎,悉心教導弟子之際,江湖中已是風起雲湧。
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一場風暴即將來襲。
當日,楊過與羅伊逃脫後,姆拉克當即給遠在和林的大汗蒙哥修書一封,詳細稟明當日在大同路發生的變故。
信使也知事關重大,一路風雨兼程,換馬不換人,奔行數日,將信件送至和林。
身在和林的忽必烈得到蒙哥的授意,得知治下出現如此變故心,頓時急如焚,連夜召見匆忙趕迴和林的“先生”。
巨大的氈帳內。
兒臂粗的牛油蠟燭“劈啪”作響,燭火搖曳。
忽必烈坐在主位之上,麵色陰沉似水,可眼中卻又難掩喜色,複雜的神情讓人捉摸不透。
“先生,如今金輪國師與姆拉克國師都在閉關之中。”
忽必烈眉頭緊皺,語氣中帶著些許憂慮,“無人出手鎮壓,這些江湖人士的動作越發肆無忌憚了。”
“先生”卻神色淡定,微微一笑,朗聲道:“王爺勿憂!”
“迴程前,我已安排嘎曲與多吉領兵去鏟除少室山上聚會的江湖人。”
頓了一頓,他輕撫胡須,不緊不慢地說道:“隻要將那些為首的人物一網打盡,到那時,大河北地將再無人敢出頭與王爺作對。”
接著話鋒一轉,又道:“將來王爺揮軍南下,麾下也會多出不少馬前卒。”
忽必烈聞言,眼前陡然一亮,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急忙出聲確認:“哦!先生此話當真?”
“先生”斬釘截鐵地迴道:“千真萬確!”
隨後,他將自己如何設計,讓少林向江湖人士求援,自己再調兵圍攻少室山,趁機鏟除異己,並收服江湖人物為己用的計劃,娓娓道來。
忽必烈聽後,興奮得撫掌大笑,高聲道:“先生若是剪除這些江湖人士,他日南下攻宋,先生當為首功啊!”
“先生”謙遜地說道:“為王爺辦事,在下自當竭盡全力,萬死不辭。”
忽必烈聞言,放聲大笑:“好,好!我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啊!”
“先生”聞言,目光深邃地打量了忽必烈一眼,眼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光芒。
忽必烈繼續說道:“如今大汗已將漠南與漢地劃歸本王全權打理。”
他微微坐直身子,神色莊重,“本王給先生一麵金牌令箭,見令如本王親臨。”
“我治下一應兵馬調動,各地屬官俱都聽從先生調遣。”
微一停頓,他話鋒一轉,“如今大汗將精力放在與大食人的戰事上,本王暫時無暇南下。”
“還請先生代為坐鎮漢地,隻要不是直接與南朝開戰,先生盡可放手施為。”
“本王隻希望,先生能早日鏟除那金刀駙馬。”
“先生”笑道:“王爺放心,在下定當助王爺君臨天下!”
“額!”忽必烈被這大膽的言語驚到,先是一愣,隨後大笑道:“先生,還請慎言!”
領了忽必烈的金牌令箭,“先生”便告辭離去:“王爺,那在下便先行返迴漢地,去主持鏟除金刀駙馬之事!”
忽必烈起身相送,滿臉期許地說道:“那本王就在和林靜待佳音!”
……
另一邊,嘎曲與江白多吉二人在少室山無功而返,隨後又同铩羽而歸的大輪赤烈相會。
三人一時尋不到“先生”蹤跡,無法將消息傳到“先生”手中。
隻得留在河南,等候“先生”歸來後再做區處。
而楊過等人在大同路做下的大案,此時已傳遍黃河北岸。
一時間明教成為江湖眾人熱議的焦點,明教由此也在黃河北岸名聲大噪。
收到消息的三人,當即聚在一處商議。
三人一番合計,結合彼此得到的身份信息相對照,越想越覺得明教木易與當日古墓那幾人的身份疑點重重,猜測中間必定存有某種聯係。
嘎曲帶著幾分自得地笑道:“這木易與古墓那姓楊的小子,隻怕就是同一人。”
大輪赤烈皺著眉頭,一臉疑惑地說道:“那如此說來,那姓倪的小子,與姓楊的小子似乎也是同一人。”
江白多吉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地說道:“這麽說來,這小子豈不是一人扮演著三人的身份?”
嘎曲道:“的確是有這種可能!”
“不過此事,咱們還是交由先生區處為好!”
而此時,先生已收到信息啟程南下,來到了大同路。
他此番前來,是為與隱身在此地閉關的姆拉克會麵。
而此時他尚不知羅伊與木易的真實身份。
麵見姆拉克,主要是因為姆拉克與羅伊、木易在城頭交過手,了解對方的底細,順便向他探聽明教的消息。
密室中。
先生帶著通譯,三人相對而坐。
姆拉克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先生可是大忙人,今日怎麽有閑暇前來看望我這老朽。”
“先生”笑容滿麵,態度恭敬地迴應道:“國師前次傳授在下功法,讓在下有重新踏足武道的機會。”
“在下此番前來,是要當麵感謝國師!”
姆拉克擺了擺手,直截了當地說道:“不過是各取所需,你還是直接說明來意吧!”
“先生”笑道:“王爺對大同路一事十分關切,命我全權處理此事。”
“聽聞國師那日曾與那人交過手,似乎與那人熟識。所以來找國師打聽一二。”
姆拉克笑道:“吐蕃和尚遇見的波斯人,是我師弟羅伊!”
“我不知他是何時來的東方,也不知他是如何與那明教的木易混到了一處的。”
“先生”聞言,不由在腦中迴憶著當日與木易會麵的場景。
隨後又問道:“這兩人武功,與國師相比如何?”
姆拉克被提及當日之事,想起讓羅伊與楊過逃脫之事,心中有些不快。
瞥了先生一眼,麵色微沉,說道:“羅伊的武功尚可,那個木易要差一些!”
隨後先生又問了一些羅伊與木易的相貌、體態等相關特征。
當聽到木易長條形狀的兵器沉重,卻包裹著布料時,“先生”心中一沉,暗道:“莫非這兩人之間有所關聯!”
自姆拉克口中得知,一眾吐蕃僧人不是羅伊敵手時,先生心中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當即邀請姆拉克出手相助自己對付金刀駙馬。
姆拉克因羅伊與楊過等人大鬧宣慰司一事,逼得臨時收功出關,已是內傷加重,體內真氣岔行。
如今正處在再度閉關調理的關鍵時刻,怎會冒險出手,當即嚴詞拒絕“先生”的邀請。
即便是“先生”掏出忽必烈的令牌,也被姆拉克以他是波斯國師,隻聽命蒙古大汗為理由拒絕。
不過姆拉克話並未將話說絕,告訴“先生”若是有羅伊與木易的消息,他自會出手。
雖未能勸得姆拉克出關相助,但也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得到了姆拉克會出手對付羅伊與木易的承諾,“先生”心中生出了一個新的計劃。
結束會談後,“先生”也不做停留,當夜領著隨從出了大同,星夜兼程奔赴河南。
表麵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流湧動,一場風暴即將來襲。
當日,楊過與羅伊逃脫後,姆拉克當即給遠在和林的大汗蒙哥修書一封,詳細稟明當日在大同路發生的變故。
信使也知事關重大,一路風雨兼程,換馬不換人,奔行數日,將信件送至和林。
身在和林的忽必烈得到蒙哥的授意,得知治下出現如此變故心,頓時急如焚,連夜召見匆忙趕迴和林的“先生”。
巨大的氈帳內。
兒臂粗的牛油蠟燭“劈啪”作響,燭火搖曳。
忽必烈坐在主位之上,麵色陰沉似水,可眼中卻又難掩喜色,複雜的神情讓人捉摸不透。
“先生,如今金輪國師與姆拉克國師都在閉關之中。”
忽必烈眉頭緊皺,語氣中帶著些許憂慮,“無人出手鎮壓,這些江湖人士的動作越發肆無忌憚了。”
“先生”卻神色淡定,微微一笑,朗聲道:“王爺勿憂!”
“迴程前,我已安排嘎曲與多吉領兵去鏟除少室山上聚會的江湖人。”
頓了一頓,他輕撫胡須,不緊不慢地說道:“隻要將那些為首的人物一網打盡,到那時,大河北地將再無人敢出頭與王爺作對。”
接著話鋒一轉,又道:“將來王爺揮軍南下,麾下也會多出不少馬前卒。”
忽必烈聞言,眼前陡然一亮,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急忙出聲確認:“哦!先生此話當真?”
“先生”斬釘截鐵地迴道:“千真萬確!”
隨後,他將自己如何設計,讓少林向江湖人士求援,自己再調兵圍攻少室山,趁機鏟除異己,並收服江湖人物為己用的計劃,娓娓道來。
忽必烈聽後,興奮得撫掌大笑,高聲道:“先生若是剪除這些江湖人士,他日南下攻宋,先生當為首功啊!”
“先生”謙遜地說道:“為王爺辦事,在下自當竭盡全力,萬死不辭。”
忽必烈聞言,放聲大笑:“好,好!我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啊!”
“先生”聞言,目光深邃地打量了忽必烈一眼,眼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光芒。
忽必烈繼續說道:“如今大汗已將漠南與漢地劃歸本王全權打理。”
他微微坐直身子,神色莊重,“本王給先生一麵金牌令箭,見令如本王親臨。”
“我治下一應兵馬調動,各地屬官俱都聽從先生調遣。”
微一停頓,他話鋒一轉,“如今大汗將精力放在與大食人的戰事上,本王暫時無暇南下。”
“還請先生代為坐鎮漢地,隻要不是直接與南朝開戰,先生盡可放手施為。”
“本王隻希望,先生能早日鏟除那金刀駙馬。”
“先生”笑道:“王爺放心,在下定當助王爺君臨天下!”
“額!”忽必烈被這大膽的言語驚到,先是一愣,隨後大笑道:“先生,還請慎言!”
領了忽必烈的金牌令箭,“先生”便告辭離去:“王爺,那在下便先行返迴漢地,去主持鏟除金刀駙馬之事!”
忽必烈起身相送,滿臉期許地說道:“那本王就在和林靜待佳音!”
……
另一邊,嘎曲與江白多吉二人在少室山無功而返,隨後又同铩羽而歸的大輪赤烈相會。
三人一時尋不到“先生”蹤跡,無法將消息傳到“先生”手中。
隻得留在河南,等候“先生”歸來後再做區處。
而楊過等人在大同路做下的大案,此時已傳遍黃河北岸。
一時間明教成為江湖眾人熱議的焦點,明教由此也在黃河北岸名聲大噪。
收到消息的三人,當即聚在一處商議。
三人一番合計,結合彼此得到的身份信息相對照,越想越覺得明教木易與當日古墓那幾人的身份疑點重重,猜測中間必定存有某種聯係。
嘎曲帶著幾分自得地笑道:“這木易與古墓那姓楊的小子,隻怕就是同一人。”
大輪赤烈皺著眉頭,一臉疑惑地說道:“那如此說來,那姓倪的小子,與姓楊的小子似乎也是同一人。”
江白多吉瞪大了眼睛,滿臉不可思議地說道:“這麽說來,這小子豈不是一人扮演著三人的身份?”
嘎曲道:“的確是有這種可能!”
“不過此事,咱們還是交由先生區處為好!”
而此時,先生已收到信息啟程南下,來到了大同路。
他此番前來,是為與隱身在此地閉關的姆拉克會麵。
而此時他尚不知羅伊與木易的真實身份。
麵見姆拉克,主要是因為姆拉克與羅伊、木易在城頭交過手,了解對方的底細,順便向他探聽明教的消息。
密室中。
先生帶著通譯,三人相對而坐。
姆拉克率先開口,聲音低沉而沙啞:“先生可是大忙人,今日怎麽有閑暇前來看望我這老朽。”
“先生”笑容滿麵,態度恭敬地迴應道:“國師前次傳授在下功法,讓在下有重新踏足武道的機會。”
“在下此番前來,是要當麵感謝國師!”
姆拉克擺了擺手,直截了當地說道:“不過是各取所需,你還是直接說明來意吧!”
“先生”笑道:“王爺對大同路一事十分關切,命我全權處理此事。”
“聽聞國師那日曾與那人交過手,似乎與那人熟識。所以來找國師打聽一二。”
姆拉克笑道:“吐蕃和尚遇見的波斯人,是我師弟羅伊!”
“我不知他是何時來的東方,也不知他是如何與那明教的木易混到了一處的。”
“先生”聞言,不由在腦中迴憶著當日與木易會麵的場景。
隨後又問道:“這兩人武功,與國師相比如何?”
姆拉克被提及當日之事,想起讓羅伊與楊過逃脫之事,心中有些不快。
瞥了先生一眼,麵色微沉,說道:“羅伊的武功尚可,那個木易要差一些!”
隨後先生又問了一些羅伊與木易的相貌、體態等相關特征。
當聽到木易長條形狀的兵器沉重,卻包裹著布料時,“先生”心中一沉,暗道:“莫非這兩人之間有所關聯!”
自姆拉克口中得知,一眾吐蕃僧人不是羅伊敵手時,先生心中生出一股不妙的感覺。
當即邀請姆拉克出手相助自己對付金刀駙馬。
姆拉克因羅伊與楊過等人大鬧宣慰司一事,逼得臨時收功出關,已是內傷加重,體內真氣岔行。
如今正處在再度閉關調理的關鍵時刻,怎會冒險出手,當即嚴詞拒絕“先生”的邀請。
即便是“先生”掏出忽必烈的令牌,也被姆拉克以他是波斯國師,隻聽命蒙古大汗為理由拒絕。
不過姆拉克話並未將話說絕,告訴“先生”若是有羅伊與木易的消息,他自會出手。
雖未能勸得姆拉克出關相助,但也得到不少有用的信息。
得到了姆拉克會出手對付羅伊與木易的承諾,“先生”心中生出了一個新的計劃。
結束會談後,“先生”也不做停留,當夜領著隨從出了大同,星夜兼程奔赴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