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風波暫且平息,日光灑在金鑾殿外的漢白玉台階上,給金鑾殿披上了一層淡淡的光芒。
趙昀手扶龍案,強壓內心的慌亂,臉上擠出一絲笑意,和聲說道:“木教主,方才若不是你挺身而出,朕都不知該如何應對。”
“為表謝意,朕今夜將在禦花園設宴,還望教主與明教諸位英雄能夠賞光。”
“屆時,咱們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戲謔,嘴角向上勾起:“皇帝如此盛情相邀,我等豈敢推辭。”
小龍女輕輕點了點頭,懷中的兩個孩子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隨著趙昀的聖旨傳下,午後的皇宮被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忙碌風暴。
禦膳房內,爐火熊熊,禦廚們忙得汗流浹背。
總管太監扯著尖銳的嗓子大聲吆喝:“動作都給咱家麻利些!”
“南海運來的石斑魚,必須清蒸,保留原汁原味。”
“塞外的肥羊,要烤得外焦裏嫩!”
“史相爺鍾愛的蝦仁餛飩做好了沒?”
“吳相爺最愛的蟹釀橙備足了嗎?”
禦花園中,宮女們忙著懸掛琉璃宮燈。小太監們抬著沉重的紫檀木案幾,在花園中穿梭往來。
管事嬤嬤不時厲聲嗬斥:“都給我小心著點!這案幾乃是先帝爺時期流傳下來的老物件,要是磕著碰著了,仔細你們的皮!”
禮部尚書王應麟親自監督席位的安排。
他湊近身旁的主事,壓低聲音吩咐道:“把吳相爺安排在離木教主遠一些的位置,千萬別在宴會上引出亂子。”
主事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夜幕悄然降臨,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
禦花園中,數百盞宮燈依次亮起,將園內的奇花異草映照得如夢似幻。
前來赴宴的文武百官陸續入席,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聽說了嗎?今日蒙古使者被抬出去的時候,氣得口吐白沫,當場昏厥過去……”
“噓……小點聲。那明教教主武功高深莫測,可是能隔空攝人的絕頂高手!”
“我看這明教來者不善,恐怕……”
當趙昀攜楊過等明教眾人步入禦花園時,這些議論聲瞬間戛然而止。
見皇帝到來,一眾文武官員一齊跪地行禮,齊聲高唿:“參見陛下!”
趙昀雙手虛抬,和聲說道:“眾卿免禮!”
隨後,他轉頭看向楊過,臉上堆滿笑容:“今日設宴,是為了共商國是。木教主、諸位愛卿,且先入座!”
楊過、小龍女帶著明教眾人穩步走進禦花園。
楊過目光環視四周,隻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左側文官以吳潛為首,右側武將以杜杲為尊。
唯獨史彌遠獨自坐在靠近皇帝的位置,正目光灼灼地盯著楊過。
楊過帶著小龍女在指定的席位上落座,公孫清等明教高手則被安排在靠近武將的一側。
禦廚呈上第一道主菜“鳳凰展翅”,趙昀舉起酒杯,朗聲道:“今日得木教主相助,實乃大宋之幸。”
“來,眾卿同飲此杯!”
史彌遠連忙起身,附和道:“老臣提議,為木教主今日的壯舉,再飲一杯!”
吳潛卻穩穩地坐在原位,悠然地把玩著手中的玉杯,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明教既然願為國效力,為何不先將總壇遷至臨安,以表誠意呢?”
這話一出口,禦花園中的氣氛瞬間凝固。
楊過放下酒杯,似笑非笑地看著吳潛:“吳大人這是打算讓明教交出人質?”
“不知吳大人府上可有適齡子弟,不妨先送來明教習武,以此彰顯朝廷的誠意?”
“你!”吳潛氣得臉色鐵青,似要拍案而起,卻被一旁的趙葵按住:“吳相國,莫要掃了陛下的興致。”
楊過卻絲毫不在意吳潛的反應,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在朝堂上,本教主已經說得清楚,明教會助朝廷一臂之力,可沒說過明教要歸屬朝廷!”
趙昀見狀,連忙打圓場:“兩位都是為國著想。木教主,吳卿家也是行事謹慎,並無惡意。”
“來,先嚐嚐這道‘鳳凰展翅’……”
酒過三巡,初次品嚐禦宴的明教眾人,心情大好,話匣子也逐漸打開。
參與宴席的文武官員,此時也看出皇帝有意拉攏明教為朝廷所用。
雖然心中對這群江湖草莽頗為不屑,但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深諳逢場作戲之道,當下紛紛與明教眾人談笑風生。
然而,皇帝趙昀的臉色卻漸漸變得凝重:“今日蒙古使節之事,讓朕憂心忡忡。”
“蒙古人野心勃勃,對我大宋虎視眈眈。木教主,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應對?”
楊過放下酒杯,掃視著在場的眾人:“依我看,蒙古內部矛盾重重,各方勢力勾心鬥角,短時間內難以全力南下。”
“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整軍備戰,肅清吏治,以防蒙古人的突然襲擊。”
“淮南水災,道路損毀嚴重,交通不便,且水患過後必定瘟疫橫行。”
“這種情況不利於蒙古大軍進攻,不出月餘,蒙古人定會退軍。”
趙昀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點頭說道:“木教主所言極是。”
趙葵舉起酒杯,看向楊過:“木教主,若真如你所言,朝廷便可集中精力全力賑濟災民了。”
楊過舉杯遙相迴應:“趙侍郎,兵部盡可派遣哨騎前往查探!”
說話間,楊過想起賈似道謊報軍功得以升遷的事情,露出一臉戲謔的笑容,看向趙昀:“若此時我在淮南前線,定會謊報軍情。”
“將蒙古大軍撤退之事,描繪成本人率軍浴血奮戰,最終擊退強敵的大捷。”
“想來皇帝收到如此捷報,一定會毫不吝嗇賞賜吧!”
趙昀聞言,臉色變得煞白。不由想到此時正在淮南主持事務的賈似道,聲音低沉地說道:“木教主,賈似道此人,公忠體國,倒也是個幹臣,朕對他頗為看重。”
“倘若他真的做出這等欺君罔上之事,朕定不會輕饒。”
趙葵聽著楊過話裏有話,心中“咯噔”一下。在心中思忖,莫不是這姓木的教主知曉什麽內情?看來還得找個機會,私下向他問詢清楚。
就在這時,一名教眾神色匆匆地走到楊過身邊,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趙昀見楊過臉色陡然變得陰沉,心中一動,問道:“木教主,發生什麽事了?”
楊過猶豫了一下,說道:“剛得到審問瀟湘子和尼摩星的消息,具體情況,兩人卻又不肯多說。”
沉思片刻,楊過接著說道:“皇帝,我要親自去審問瀟湘子和尼摩星,從他們口中套出有用信息。”
趙昀連忙點頭:“木教主,你自便就是。”
楊過衝羅伊點頭示意,隨即起身離開。
一眾文武見皇帝與楊過二人竊竊私語,臉色陰晴不定。
此時見楊過離去,禦宴上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眾人都下意識地停止了交談。
沉默片刻後,左丞相吳潛捋著花白的胡須,微微頷首:“陛下,明教向來被朝廷視為魔教,今日雖立下微功,但與之共宴,若是傳揚出去,恐怕……”
“吳相國此言差矣。”兵部尚書汪立信出言打斷,“今日若非木教主,我大宋必將顏麵盡失。”
“江湖兒女尚知忠義,難道吳相國還不如江湖人士明事理?”
吳潛臉色一沉,正要反駁,卻見趙昀擺手說道:“兩位愛卿不必爭執。值此國難當頭,正該同心協力。吳愛卿,你以為如何?”
聽皇帝發話,吳潛當即躬身說道:“老臣以為,陛下聖明。當年梁山好漢尚能為國效力,今日明教既然願意報效朝廷,理應給予禮遇。”
留在席間的張一氓看向吳潛,意味深長地開口:“吳相國若覺不妥,不妨直言。”
“我明教行事光明磊落,最厭惡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
吳潛被噎得麵紅耳赤,袖中的拳頭緊緊握住。
此時,右相史彌遠舉起酒杯,笑著圓場:“陛下稱明教為友,我等臣下自是奉明教為好友!”
“眼下正值朝廷危難之際,咱們自當摒棄前嫌,共赴國難!”
文宋瑞舉杯附和道:“史相所言甚是,自當摒棄前嫌,共赴國難!”
韓無垢冷笑道:“如此最好,若有人敢在背後耍手段,那就得問問貧尼手中長劍答不答應!”
羅伊坐在皇帝身側,自顧自地飲酒;小龍女與希林二人,一人懷中抱著一個嬰兒,坐在一旁低聲私語,對場中的唇槍舌劍充耳不聞。
這邊,楊過在公孫清的帶領下,來到關押瀟湘子和尼摩星的偏殿。
偏殿內光線昏暗,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瀟湘子和尼摩星被鐵鏈鎖在圓柱上,看到楊過進來,二人眼中閃過一絲驚慌。
楊過大步走上前,目光冷冷地盯著他們:“公孫止到底在謀劃什麽?!”
瀟湘子冷哼一聲:“哼,你以為我們會告訴你?!”
尼摩星反問道:“公孫止是誰?”
楊過目光冰冷,說道:“公孫止,就是你們口中的先生!”
瀟湘子雙眼瞪得滾圓:“你知道先生?”
“他的武功便是被我所廢,你說呢!”
尼摩星搖頭否認:“不可能,先生一身武功深不可測,遠勝我二人!”
這話一出口,楊過心中大驚。暗自思忖,到底是公孫止恢複了武功,而且更勝從前?還是說先生本就另有其人?
但他臉上卻不動聲色,冷冷地說道:“看來你們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了!”
說著,楊過運轉北冥神功,右手一揮,手掌印在瀟湘子胸口。
瀟湘子隻覺得體內真氣如同決堤的洪水,瘋狂朝著胸口匯聚,繼而湧向楊過手心。
感受體內真氣的異樣,瀟湘子滿臉驚恐,眼中滿是駭然之色:“這是什麽邪功?我的內力......我的內力!”
尼摩星見瀟湘子麵容扭曲,又聽他喊著“邪功、內力”,頓時嚇得臉色慘白,連忙喊道:“別殺我!我說!”
楊過緩緩收起功法,冷冷地看著尼摩星:“快說!公孫止到底在搞什麽鬼?”
尼摩星咽了口唾沫,聲音顫抖地說道:“我們隻知道先生打算設計一次針對南蠻武林的行動,但具體計劃,我們真的不清楚。”
“先生行事極為謹慎,每次都隻交代任務,從不透露過多信息。”
楊過皺起眉頭,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隻有這些?!”
緩過一口氣來的瀟湘子,咬著牙說道:“我們真的隻知道這些。先生每次贏家娛樂城,向來都隻是交代任務,從不提及其他。”
楊過沉思片刻,覺得他們所言屬實。
正要離開時,尼摩星突然說道:“我記得他提過,似乎是一個什麽大會。”
楊過心中一動,追問道:“什麽大會?”
尼摩星無奈地搖了搖頭:“我們也不知道,先生從來沒說過。隻聽他說,這個大會事關重大,一旦成功,必能掃平南蠻武林。”
楊過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伸手抓住二人,再度運轉北冥神功,吸幹二人體內真氣。
隨後使出移魂大法進行拷問,兩相對照之下,並未得到有用消息。
這才交代公孫清:“將這兩人送去襄陽給郭伯伯,就當是咱們的賀禮!”
公孫清頷首應諾,二人轉身離開偏殿,返迴皇帝寢宮。
此時禦花園內,趙逸塵陪坐在樊一翁身側,一臉羞澀地問道:“樊大哥,不知公孫姑娘可有婚配?”
不待樊一翁搭話,俏鬼揶揄道:“趙公子,你這是看上了十一妹?”
趙逸塵麵色微紅,表情局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
樊一翁見他說得直白,迴應道:“師妹的婚姻大事,我做不了主。”
“若是師妹傾心於你,教主跟夫人應是不會反對的!”
煞神鬼擠眉弄眼地開口:“趙兄弟,須知好女隻怕癡情磨。你一表人才,隻要肯花費時間,十一妹遲早會傾心於你!”
“趙兄弟,莫要聽他酒後胡言。”樊一翁輕輕咳嗽一聲,“不過,男子總歸是要主動些才好!”
......
待到更聲響起,禦花園內喧鬧的宴席方才散去。
房間內,楊過將審問結果告訴了小龍女。
小龍女秀眉緊蹙:“這麽說來,萼兒他父親可能恢複了武功?也不知他到底在謀劃什麽陰謀?”
楊過坐在床邊,沉思良久:“不管他是怎麽打算,都得盡快查清楚!”
與此同時,趙昀在寢宮來迴踱步,難以入眠。
宴席上楊過看似調笑的話語,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若賈似道真的謊報軍功……
想到這裏,趙昀不禁打了個寒顫 。
趙昀手扶龍案,強壓內心的慌亂,臉上擠出一絲笑意,和聲說道:“木教主,方才若不是你挺身而出,朕都不知該如何應對。”
“為表謝意,朕今夜將在禦花園設宴,還望教主與明教諸位英雄能夠賞光。”
“屆時,咱們一同商議禦敵之策。”
楊過眼中閃過一絲戲謔,嘴角向上勾起:“皇帝如此盛情相邀,我等豈敢推辭。”
小龍女輕輕點了點頭,懷中的兩個孩子睜著烏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著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隨著趙昀的聖旨傳下,午後的皇宮被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忙碌風暴。
禦膳房內,爐火熊熊,禦廚們忙得汗流浹背。
總管太監扯著尖銳的嗓子大聲吆喝:“動作都給咱家麻利些!”
“南海運來的石斑魚,必須清蒸,保留原汁原味。”
“塞外的肥羊,要烤得外焦裏嫩!”
“史相爺鍾愛的蝦仁餛飩做好了沒?”
“吳相爺最愛的蟹釀橙備足了嗎?”
禦花園中,宮女們忙著懸掛琉璃宮燈。小太監們抬著沉重的紫檀木案幾,在花園中穿梭往來。
管事嬤嬤不時厲聲嗬斥:“都給我小心著點!這案幾乃是先帝爺時期流傳下來的老物件,要是磕著碰著了,仔細你們的皮!”
禮部尚書王應麟親自監督席位的安排。
他湊近身旁的主事,壓低聲音吩咐道:“把吳相爺安排在離木教主遠一些的位置,千萬別在宴會上引出亂子。”
主事心領神會,連連點頭。
夜幕悄然降臨,明月高懸,灑下清冷的光輝。
禦花園中,數百盞宮燈依次亮起,將園內的奇花異草映照得如夢似幻。
前來赴宴的文武百官陸續入席,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聽說了嗎?今日蒙古使者被抬出去的時候,氣得口吐白沫,當場昏厥過去……”
“噓……小點聲。那明教教主武功高深莫測,可是能隔空攝人的絕頂高手!”
“我看這明教來者不善,恐怕……”
當趙昀攜楊過等明教眾人步入禦花園時,這些議論聲瞬間戛然而止。
見皇帝到來,一眾文武官員一齊跪地行禮,齊聲高唿:“參見陛下!”
趙昀雙手虛抬,和聲說道:“眾卿免禮!”
隨後,他轉頭看向楊過,臉上堆滿笑容:“今日設宴,是為了共商國是。木教主、諸位愛卿,且先入座!”
楊過、小龍女帶著明教眾人穩步走進禦花園。
楊過目光環視四周,隻見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左側文官以吳潛為首,右側武將以杜杲為尊。
唯獨史彌遠獨自坐在靠近皇帝的位置,正目光灼灼地盯著楊過。
楊過帶著小龍女在指定的席位上落座,公孫清等明教高手則被安排在靠近武將的一側。
禦廚呈上第一道主菜“鳳凰展翅”,趙昀舉起酒杯,朗聲道:“今日得木教主相助,實乃大宋之幸。”
“來,眾卿同飲此杯!”
史彌遠連忙起身,附和道:“老臣提議,為木教主今日的壯舉,再飲一杯!”
吳潛卻穩穩地坐在原位,悠然地把玩著手中的玉杯,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明教既然願為國效力,為何不先將總壇遷至臨安,以表誠意呢?”
這話一出口,禦花園中的氣氛瞬間凝固。
楊過放下酒杯,似笑非笑地看著吳潛:“吳大人這是打算讓明教交出人質?”
“不知吳大人府上可有適齡子弟,不妨先送來明教習武,以此彰顯朝廷的誠意?”
“你!”吳潛氣得臉色鐵青,似要拍案而起,卻被一旁的趙葵按住:“吳相國,莫要掃了陛下的興致。”
楊過卻絲毫不在意吳潛的反應,頓了頓,接著說道:“今日在朝堂上,本教主已經說得清楚,明教會助朝廷一臂之力,可沒說過明教要歸屬朝廷!”
趙昀見狀,連忙打圓場:“兩位都是為國著想。木教主,吳卿家也是行事謹慎,並無惡意。”
“來,先嚐嚐這道‘鳳凰展翅’……”
酒過三巡,初次品嚐禦宴的明教眾人,心情大好,話匣子也逐漸打開。
參與宴席的文武官員,此時也看出皇帝有意拉攏明教為朝廷所用。
雖然心中對這群江湖草莽頗為不屑,但都是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油條,深諳逢場作戲之道,當下紛紛與明教眾人談笑風生。
然而,皇帝趙昀的臉色卻漸漸變得凝重:“今日蒙古使節之事,讓朕憂心忡忡。”
“蒙古人野心勃勃,對我大宋虎視眈眈。木教主,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應對?”
楊過放下酒杯,掃視著在場的眾人:“依我看,蒙古內部矛盾重重,各方勢力勾心鬥角,短時間內難以全力南下。”
“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必須整軍備戰,肅清吏治,以防蒙古人的突然襲擊。”
“淮南水災,道路損毀嚴重,交通不便,且水患過後必定瘟疫橫行。”
“這種情況不利於蒙古大軍進攻,不出月餘,蒙古人定會退軍。”
趙昀眉頭緊鎖,沉思片刻後,點頭說道:“木教主所言極是。”
趙葵舉起酒杯,看向楊過:“木教主,若真如你所言,朝廷便可集中精力全力賑濟災民了。”
楊過舉杯遙相迴應:“趙侍郎,兵部盡可派遣哨騎前往查探!”
說話間,楊過想起賈似道謊報軍功得以升遷的事情,露出一臉戲謔的笑容,看向趙昀:“若此時我在淮南前線,定會謊報軍情。”
“將蒙古大軍撤退之事,描繪成本人率軍浴血奮戰,最終擊退強敵的大捷。”
“想來皇帝收到如此捷報,一定會毫不吝嗇賞賜吧!”
趙昀聞言,臉色變得煞白。不由想到此時正在淮南主持事務的賈似道,聲音低沉地說道:“木教主,賈似道此人,公忠體國,倒也是個幹臣,朕對他頗為看重。”
“倘若他真的做出這等欺君罔上之事,朕定不會輕饒。”
趙葵聽著楊過話裏有話,心中“咯噔”一下。在心中思忖,莫不是這姓木的教主知曉什麽內情?看來還得找個機會,私下向他問詢清楚。
就在這時,一名教眾神色匆匆地走到楊過身邊,附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趙昀見楊過臉色陡然變得陰沉,心中一動,問道:“木教主,發生什麽事了?”
楊過猶豫了一下,說道:“剛得到審問瀟湘子和尼摩星的消息,具體情況,兩人卻又不肯多說。”
沉思片刻,楊過接著說道:“皇帝,我要親自去審問瀟湘子和尼摩星,從他們口中套出有用信息。”
趙昀連忙點頭:“木教主,你自便就是。”
楊過衝羅伊點頭示意,隨即起身離開。
一眾文武見皇帝與楊過二人竊竊私語,臉色陰晴不定。
此時見楊過離去,禦宴上的氣氛瞬間變得壓抑,眾人都下意識地停止了交談。
沉默片刻後,左丞相吳潛捋著花白的胡須,微微頷首:“陛下,明教向來被朝廷視為魔教,今日雖立下微功,但與之共宴,若是傳揚出去,恐怕……”
“吳相國此言差矣。”兵部尚書汪立信出言打斷,“今日若非木教主,我大宋必將顏麵盡失。”
“江湖兒女尚知忠義,難道吳相國還不如江湖人士明事理?”
吳潛臉色一沉,正要反駁,卻見趙昀擺手說道:“兩位愛卿不必爭執。值此國難當頭,正該同心協力。吳愛卿,你以為如何?”
聽皇帝發話,吳潛當即躬身說道:“老臣以為,陛下聖明。當年梁山好漢尚能為國效力,今日明教既然願意報效朝廷,理應給予禮遇。”
留在席間的張一氓看向吳潛,意味深長地開口:“吳相國若覺不妥,不妨直言。”
“我明教行事光明磊落,最厭惡當麵一套、背後一套的小人。”
吳潛被噎得麵紅耳赤,袖中的拳頭緊緊握住。
此時,右相史彌遠舉起酒杯,笑著圓場:“陛下稱明教為友,我等臣下自是奉明教為好友!”
“眼下正值朝廷危難之際,咱們自當摒棄前嫌,共赴國難!”
文宋瑞舉杯附和道:“史相所言甚是,自當摒棄前嫌,共赴國難!”
韓無垢冷笑道:“如此最好,若有人敢在背後耍手段,那就得問問貧尼手中長劍答不答應!”
羅伊坐在皇帝身側,自顧自地飲酒;小龍女與希林二人,一人懷中抱著一個嬰兒,坐在一旁低聲私語,對場中的唇槍舌劍充耳不聞。
這邊,楊過在公孫清的帶領下,來到關押瀟湘子和尼摩星的偏殿。
偏殿內光線昏暗,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瀟湘子和尼摩星被鐵鏈鎖在圓柱上,看到楊過進來,二人眼中閃過一絲驚慌。
楊過大步走上前,目光冷冷地盯著他們:“公孫止到底在謀劃什麽?!”
瀟湘子冷哼一聲:“哼,你以為我們會告訴你?!”
尼摩星反問道:“公孫止是誰?”
楊過目光冰冷,說道:“公孫止,就是你們口中的先生!”
瀟湘子雙眼瞪得滾圓:“你知道先生?”
“他的武功便是被我所廢,你說呢!”
尼摩星搖頭否認:“不可能,先生一身武功深不可測,遠勝我二人!”
這話一出口,楊過心中大驚。暗自思忖,到底是公孫止恢複了武功,而且更勝從前?還是說先生本就另有其人?
但他臉上卻不動聲色,冷冷地說道:“看來你們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了!”
說著,楊過運轉北冥神功,右手一揮,手掌印在瀟湘子胸口。
瀟湘子隻覺得體內真氣如同決堤的洪水,瘋狂朝著胸口匯聚,繼而湧向楊過手心。
感受體內真氣的異樣,瀟湘子滿臉驚恐,眼中滿是駭然之色:“這是什麽邪功?我的內力......我的內力!”
尼摩星見瀟湘子麵容扭曲,又聽他喊著“邪功、內力”,頓時嚇得臉色慘白,連忙喊道:“別殺我!我說!”
楊過緩緩收起功法,冷冷地看著尼摩星:“快說!公孫止到底在搞什麽鬼?”
尼摩星咽了口唾沫,聲音顫抖地說道:“我們隻知道先生打算設計一次針對南蠻武林的行動,但具體計劃,我們真的不清楚。”
“先生行事極為謹慎,每次都隻交代任務,從不透露過多信息。”
楊過皺起眉頭,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隻有這些?!”
緩過一口氣來的瀟湘子,咬著牙說道:“我們真的隻知道這些。先生每次贏家娛樂城,向來都隻是交代任務,從不提及其他。”
楊過沉思片刻,覺得他們所言屬實。
正要離開時,尼摩星突然說道:“我記得他提過,似乎是一個什麽大會。”
楊過心中一動,追問道:“什麽大會?”
尼摩星無奈地搖了搖頭:“我們也不知道,先生從來沒說過。隻聽他說,這個大會事關重大,一旦成功,必能掃平南蠻武林。”
楊過深深地看了他們一眼,伸手抓住二人,再度運轉北冥神功,吸幹二人體內真氣。
隨後使出移魂大法進行拷問,兩相對照之下,並未得到有用消息。
這才交代公孫清:“將這兩人送去襄陽給郭伯伯,就當是咱們的賀禮!”
公孫清頷首應諾,二人轉身離開偏殿,返迴皇帝寢宮。
此時禦花園內,趙逸塵陪坐在樊一翁身側,一臉羞澀地問道:“樊大哥,不知公孫姑娘可有婚配?”
不待樊一翁搭話,俏鬼揶揄道:“趙公子,你這是看上了十一妹?”
趙逸塵麵色微紅,表情局促:“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啊!”
樊一翁見他說得直白,迴應道:“師妹的婚姻大事,我做不了主。”
“若是師妹傾心於你,教主跟夫人應是不會反對的!”
煞神鬼擠眉弄眼地開口:“趙兄弟,須知好女隻怕癡情磨。你一表人才,隻要肯花費時間,十一妹遲早會傾心於你!”
“趙兄弟,莫要聽他酒後胡言。”樊一翁輕輕咳嗽一聲,“不過,男子總歸是要主動些才好!”
......
待到更聲響起,禦花園內喧鬧的宴席方才散去。
房間內,楊過將審問結果告訴了小龍女。
小龍女秀眉緊蹙:“這麽說來,萼兒他父親可能恢複了武功?也不知他到底在謀劃什麽陰謀?”
楊過坐在床邊,沉思良久:“不管他是怎麽打算,都得盡快查清楚!”
與此同時,趙昀在寢宮來迴踱步,難以入眠。
宴席上楊過看似調笑的話語,深深烙印在他心中,若賈似道真的謊報軍功……
想到這裏,趙昀不禁打了個寒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