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第三場
富可敵國,你叫我姐扶弟魔? 作者:我愛番石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場大雨下到第二天上午,元盛就著水吃了點餅子,穿上了長衫,隻用大油傘擋著床的位置,書桌已經濕了。
元盛也不急,直道天完全放晴,他將桌子擦幹淨之後,準備做剩下的兩道詩賦題。
第一道題是述秋日之思與家國情懷
元盛搜索了一下詩庫,提筆寫道。
秋興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首詩是杜甫的,剛好合適。
第二題是山水之美。
元盛從詩庫中搜到王維的這首詩,寫道: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元盛在草稿上寫完之後,揣摩了一下是否附和題,確認沒問題後,便謄抄到試卷上。
此時距離第二場考完還有一天半的時間,元盛開始思考大炮的構造。
之前他已經有了一些思路,但一直沒有投入實驗,畢竟大炮造出來,實驗的時候動靜不小,所以關於大炮的研發,元盛一直沒有提上日程。
但此次雁門郡之行,讓他意識到敵軍正在等待機會,可能隨時降至,而乾帝的格局太低,他指望不上,他要早做打算。
元盛沒往草稿紙上畫,畢竟草稿紙也是要交的,他隻是在大腦中構思。
幾位考官又輪流在元盛這邊走了幾圈,看完元盛的答案後,馮興文臉上的笑容更甚。
隻剩最後一場了,元盛如果穩住,鄉試案首非他莫屬!
與此同時,又有一些考生放棄考試。
一熱一冷,有些學子開始發燒。
高熱非同小可,這些學子也隻能去醫房進行治療,忍痛放棄考試。
第二場考完,劉鴻飛愁眉苦臉的來找元盛,“元盛,你策論第二道題答的怎麽樣?居然考疫病和民生,我一點準備都沒有。”
元盛沒說具體的答案,隻說考得還行。
如果劉鴻飛知道元盛答的很好,隻怕更失落了。
範誌遠也聚了過來,“我答的也一般,早知道平時也看看醫書了,考過了就是過了,別想這道題了,咱們好好準備第三場考試。”
“對,鴻飛,還有一場,調整好心態。”元盛也勸道。
有兩個朋友安慰,劉鴻飛的心態好了一點。
“來,咱們準備吃飯。”元盛剛說完這幾個字,劉鴻飛就感覺自己的肚子打起鼓來。
很快,元盛就把臘肉菜幹煲仔飯煮上了。
當香味冒出來,劉鴻飛早已經把策論拋在腦後。
劉鴻飛說:“咱們也夠倒黴的,這次考試居然趕上下大雨。”
“下之前那麽悶熱,下完雨又那麽涼,我看有一些學子都發燒了,隻能放棄考試。”
範誌遠說:“咱們提前吃了一頓飽飯,又有元盛給的人參酒撐著,沒有生病實在是幸運,沈清白發燒了還堅持考試,最後暈倒直接被抬走了。”
沈清白也是這次鄉試案首的熱門人選,估計也是不甘心,想著身體能撐一撐。
但這個發燒沒有特效藥,高燒是很危險,元盛說:“身體和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錯過這次鄉試還有下次,沈清白真不應該用自己的命去搏。”
範誌遠和劉鴻飛點了點頭,“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三人聊著,飯也好了。
劉鴻飛早已經等不及,快快裝了一碗,先遞給元盛,又裝了一碗遞給範誌遠,最後裝了一碗自己吃了一口。
一邊吃一邊哈氣。
元盛笑著說:“你還真不怕燙,等會再吃唄。”
“我都餓死了,就等著這一頓呢。”劉鴻飛大口吹氣,吃了起來。
可不是嘛,一眾考生已經進入考場六天,大部分學子哪家差錢,何時過過這種每天隻是點幹餅子的日子?
如今聞著香噴噴的臘肉飯,一個個的狂吞口水。
崔時年覺得大家都是同學,元盛邀請範誌遠和劉鴻飛,應該也會邀請他吧?
他破天荒地主動來到元盛身邊,跟三人聊天。
希望元盛主動開口邀請他吃飯,三人對視一眼,誰都沒說。
崔時年這個人,兩隻眼睛長到腦瓜頂了,他以為自己沒說,元盛就不知道他看不起自己?
元盛心裏明鏡一樣。
餓了?
想等著自己主動開口邀請他吃飯?
門都沒有。
崔十年徘徊了一會,見三人大口吃飯,沒人邀請他,他又抹不開麵子,才說道:“你們三個先吃著,我也去用點晚飯。”
元盛沒有想到,像崔時年這麽高傲的人,為了一口吃的居然這樣。
吃飯對於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啊!
劉鴻飛和範誌遠每人又幹了三大碗,劉鴻飛把鍋底的飯都刮幹淨了,才戀戀不舍地拿著鍋和碗去洗。
劉鴻飛說:“我就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飯!元盛家的臘肉可真好吃!香上天了!不行,等迴去我得跟他要點。”
範誌遠點了點頭,“確實迴味無窮。”
兩人都有些慶幸,交到元盛這個朋友。
鄉試第七天,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考雜文,律法和詩賦。
雜文主要考的是公文的格式和題材,對此元盛已經滾瓜爛熟,根本難不倒他。
律法題主要是根據案情來寫分析,寫判文。
元盛早已經熟背整本大乾律例,對於具體判文更是經過多次實踐,拿不準的他除了問老師之外,還親自去縣衙找吳方和文東昊請教。
兩位大人恨不得把自己腦袋裏的知識,全部灌給元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兩人把自己能想到的注意事項,還有判案過程中的陷阱,全都告訴過元盛。
對於這個科目,元盛答起來也得心應手,沒什麽難度。
大理寺卿周興朝在一旁看元盛答完律法題,對馮興文用口型說了兩個字,“穩了。”
馮興文使勁壓嘴角。
以元盛的實力,有希望連中六元!
成為大乾第一個連中六元的考生!有他們保駕護航,未來在仕途上一定會一飛衝天!
這個孩子好啊!
好啊!
元盛也不急,直道天完全放晴,他將桌子擦幹淨之後,準備做剩下的兩道詩賦題。
第一道題是述秋日之思與家國情懷
元盛搜索了一下詩庫,提筆寫道。
秋興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係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這首詩是杜甫的,剛好合適。
第二題是山水之美。
元盛從詩庫中搜到王維的這首詩,寫道:
終南山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迴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峰變,陰晴眾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元盛在草稿上寫完之後,揣摩了一下是否附和題,確認沒問題後,便謄抄到試卷上。
此時距離第二場考完還有一天半的時間,元盛開始思考大炮的構造。
之前他已經有了一些思路,但一直沒有投入實驗,畢竟大炮造出來,實驗的時候動靜不小,所以關於大炮的研發,元盛一直沒有提上日程。
但此次雁門郡之行,讓他意識到敵軍正在等待機會,可能隨時降至,而乾帝的格局太低,他指望不上,他要早做打算。
元盛沒往草稿紙上畫,畢竟草稿紙也是要交的,他隻是在大腦中構思。
幾位考官又輪流在元盛這邊走了幾圈,看完元盛的答案後,馮興文臉上的笑容更甚。
隻剩最後一場了,元盛如果穩住,鄉試案首非他莫屬!
與此同時,又有一些考生放棄考試。
一熱一冷,有些學子開始發燒。
高熱非同小可,這些學子也隻能去醫房進行治療,忍痛放棄考試。
第二場考完,劉鴻飛愁眉苦臉的來找元盛,“元盛,你策論第二道題答的怎麽樣?居然考疫病和民生,我一點準備都沒有。”
元盛沒說具體的答案,隻說考得還行。
如果劉鴻飛知道元盛答的很好,隻怕更失落了。
範誌遠也聚了過來,“我答的也一般,早知道平時也看看醫書了,考過了就是過了,別想這道題了,咱們好好準備第三場考試。”
“對,鴻飛,還有一場,調整好心態。”元盛也勸道。
有兩個朋友安慰,劉鴻飛的心態好了一點。
“來,咱們準備吃飯。”元盛剛說完這幾個字,劉鴻飛就感覺自己的肚子打起鼓來。
很快,元盛就把臘肉菜幹煲仔飯煮上了。
當香味冒出來,劉鴻飛早已經把策論拋在腦後。
劉鴻飛說:“咱們也夠倒黴的,這次考試居然趕上下大雨。”
“下之前那麽悶熱,下完雨又那麽涼,我看有一些學子都發燒了,隻能放棄考試。”
範誌遠說:“咱們提前吃了一頓飽飯,又有元盛給的人參酒撐著,沒有生病實在是幸運,沈清白發燒了還堅持考試,最後暈倒直接被抬走了。”
沈清白也是這次鄉試案首的熱門人選,估計也是不甘心,想著身體能撐一撐。
但這個發燒沒有特效藥,高燒是很危險,元盛說:“身體和生命才是最重要的,錯過這次鄉試還有下次,沈清白真不應該用自己的命去搏。”
範誌遠和劉鴻飛點了點頭,“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三人聊著,飯也好了。
劉鴻飛早已經等不及,快快裝了一碗,先遞給元盛,又裝了一碗遞給範誌遠,最後裝了一碗自己吃了一口。
一邊吃一邊哈氣。
元盛笑著說:“你還真不怕燙,等會再吃唄。”
“我都餓死了,就等著這一頓呢。”劉鴻飛大口吹氣,吃了起來。
可不是嘛,一眾考生已經進入考場六天,大部分學子哪家差錢,何時過過這種每天隻是點幹餅子的日子?
如今聞著香噴噴的臘肉飯,一個個的狂吞口水。
崔時年覺得大家都是同學,元盛邀請範誌遠和劉鴻飛,應該也會邀請他吧?
他破天荒地主動來到元盛身邊,跟三人聊天。
希望元盛主動開口邀請他吃飯,三人對視一眼,誰都沒說。
崔時年這個人,兩隻眼睛長到腦瓜頂了,他以為自己沒說,元盛就不知道他看不起自己?
元盛心裏明鏡一樣。
餓了?
想等著自己主動開口邀請他吃飯?
門都沒有。
崔十年徘徊了一會,見三人大口吃飯,沒人邀請他,他又抹不開麵子,才說道:“你們三個先吃著,我也去用點晚飯。”
元盛沒有想到,像崔時年這麽高傲的人,為了一口吃的居然這樣。
吃飯對於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事情啊!
劉鴻飛和範誌遠每人又幹了三大碗,劉鴻飛把鍋底的飯都刮幹淨了,才戀戀不舍地拿著鍋和碗去洗。
劉鴻飛說:“我就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飯!元盛家的臘肉可真好吃!香上天了!不行,等迴去我得跟他要點。”
範誌遠點了點頭,“確實迴味無窮。”
兩人都有些慶幸,交到元盛這個朋友。
鄉試第七天,第三場考試。
第三場考雜文,律法和詩賦。
雜文主要考的是公文的格式和題材,對此元盛已經滾瓜爛熟,根本難不倒他。
律法題主要是根據案情來寫分析,寫判文。
元盛早已經熟背整本大乾律例,對於具體判文更是經過多次實踐,拿不準的他除了問老師之外,還親自去縣衙找吳方和文東昊請教。
兩位大人恨不得把自己腦袋裏的知識,全部灌給元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兩人把自己能想到的注意事項,還有判案過程中的陷阱,全都告訴過元盛。
對於這個科目,元盛答起來也得心應手,沒什麽難度。
大理寺卿周興朝在一旁看元盛答完律法題,對馮興文用口型說了兩個字,“穩了。”
馮興文使勁壓嘴角。
以元盛的實力,有希望連中六元!
成為大乾第一個連中六元的考生!有他們保駕護航,未來在仕途上一定會一飛衝天!
這個孩子好啊!
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