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內,燈火通明,空氣中的墨香與檀香交織,營造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氛圍。
皇帝李景炎的目光如炬,他坐在龍椅上,背後是一幅巨大的江山圖,象征著他對這片土地的掌控與責任。他微微眯起雙眸,思緒仿佛飄向了遠方。那是他初登皇位之時,麵對千頭萬緒的朝政,心中雖有忐忑,但係統在手,但更多的是堅定的信念。
宰相季海生、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大理寺卿包拯,以及六部官員皆肅然而立,氣氛嚴肅。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著他的下一句話。
“今日,朕與諸位愛卿共商考成法之實施。”李景炎開口道,自他的聲音在禦書房內迴蕩,每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朕先說說朕的想法。”
“朕以為,考成法之實施,首當明確政績考核標準。地方官員,當以治地之繁榮、百姓之安居為要。若其任內,稅收增長,地方安寧,則為政績斐然,從縣,到府,再到州,便可從地方升任至中樞。”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擊在每位官員的心上。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政績考核,更是一次對整個官僚進升體係的洗牌,當然簡在帝心的除外,地方和中樞那些無能之輩將無處遁形,而有能之士將得到重用。
皇帝李景炎微微停頓,目光掃視著在場眾人。“諸位愛卿,對於朕之所言,有何見解?”
宰相季海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聖明。明確政績考核標準,確為考成法之關鍵。然臣以為,在考量稅收增長與地方安寧之外,亦當關注民生之多方麵。如教化之普及、水利之修繕等,皆為地方長治久安之基石。”
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緊接著說道:“陛下,臣附議季相所言。且考成之法,當重監督。若無人監督執行,恐流於形式。臣願領都察院之責,嚴格督察各地官員對考成法之執行。”
大理寺卿包拯也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對於政績斐然者當賞,而對於玩忽職守、貪汙腐敗之官員,當嚴懲不貸。以正朝綱,以安民心。”
六部官員紛紛點頭,交頭接耳議論起來。皇帝李景炎微微頷首,“眾愛卿所言極是。考成法之實施,當全麵考量,嚴格監督,賞罰分明。務必使我朝官員勤勉為政,為百姓謀福祉,為江山社稷之穩固貢獻力量。”
禦書房內,眾人神色肅穆,心中皆明白,考成法之實施,將對朝廷未來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李景炎再次開口,他的聲音在禦書房內迴蕩:“朕深知,考成法的實施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眾卿的共同努力。”
六部官員也紛紛發表各自看法,禦書房內討論聲此起彼伏。皇帝李景炎認真傾聽著眾人之言,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他的目光銳利,仿佛能洞察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眾臣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必當竭盡全力,推行考成法,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
隨著皇帝李景炎的最後總結和指示,禦書房內的討論終於告一段落。眾臣們在皇帝的示意下,紛紛行禮告退,準備離開禦書房,開始著手實施考成法的各項準備工作。
陽光如同金色的綢緞,輕柔地鋪灑在禦花園的小徑上。皇帝李景炎背著手,緩緩地在這條小徑上踱步,他的步伐不急不緩,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有力。身後,貼身太監小福子和一群錦衣衛,以及幾名太監宮女,默默地跟隨。
李景炎的目光在花園中遊移,心情隨著這些景致而起伏,時而平靜,時而澎湃。他想起了自己穿越成而來的那一天,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日子,自己從一個平凡的現代人,一躍成為了這個古老帝國的主宰。
這個轉變,讓自己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時常在想,自己是否能真正適應這個角色,在係統的幫助下,讓老祖宗們的威名傳遍諸天萬界。
“小福子,這宮裏近日可有什麽新鮮事?”李景炎的聲音打破了周圍的寧靜,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小福子連忙躬身迴答,他的聲音恭敬而謙卑:“陛下,奴婢倒沒聽聞有什麽特別的新鮮事呢。不過這宮裏的花開得愈發嬌豔了,想來也是為陛下而開的祥瑞之兆。”
李景炎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玩味:“你這嘴倒是越來越會說了。”
小福子低頭道:“奴婢隻是實話實說,陛下的江山在陛下的治理下,自是蒸蒸日上。”
李景炎停下腳步,看著不遠處的池塘,池塘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它們無憂無慮的樣子讓他心生羨慕:“這池塘裏的魚兒遊得自在,朕有時倒是羨慕它們。”
小福子驚訝道:“陛下萬乘之尊,怎會羨慕這魚兒呢?”
李景炎輕歎一口氣,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朕雖為皇帝,但也有諸多煩惱。這天下百姓的福祉,朝廷的安穩,都壓在朕的肩上。朕時常擔憂,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是否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福子趕忙安慰道:“陛下心係百姓,乃百姓之福。陛下的操勞,天下人都看在眼裏。”
李景炎微微點頭,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池塘上,那些魚兒似乎在嘲笑他的束縛:“罷了,不說這些。這幾日朕覺得有些煩悶,你可有什麽法子解解悶?”
小福子眼珠一轉,說道:“陛下,要不奴才安排一些樂師來為陛下演奏?或者讓宮女們表演一段舞蹈?”
李景炎思索片刻,說:“也罷,就安排樂師來演奏吧。順便,去吩咐禦膳房,今晚準備一些朕愛吃的菜。”
小福子應道:“奴婢這就去辦,陛下。”說完,小福子匆匆離去。李景炎則繼續在禦花園中漫步,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皇帝李景炎在一眾宮女、太監和錦衣衛的簇擁下,來到禦花園中一座精致的涼亭。此時,平南侯沐風已在亭外恭敬等候。
李景炎入座後,示意平南侯進亭。平南侯穩步上前,行禮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景炎微微抬手:“平南侯免禮,賜座。”
平南侯謝恩後坐下,李景炎看著他,平和地說道:“平南侯,朕聽聞你在南方四州治理有方,今日特召你來,想聽你說說南方的情況。”
平南侯連忙起身,再次行禮後說道:“陛下,承蒙先帝,和陛下信任,臣在南方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南方局勢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商業也逐漸繁榮起來。臣每日殫精竭慮,隻為不辜負先帝和陛下之期望。”
李景炎微微點頭:“甚好。你可有什麽困難需要朕為你解決?”
平南侯沐風思索片刻,迴答道:“陛下,南方雖局勢相對穩定,但南楚卻也不時出兵騷擾邊境百姓,南楚自先帝時期起,便一直在往邊境增兵,彼時朝內奸佞橫行,處處掣肘,數千裏防線,帥府之兵力,想要遊刃有餘的應對,著實有些捉襟見肘,臣鬥膽請陛下增兵。”
李景炎聽到平南侯沐風的請求後,眉頭微微一皺,他深知增兵之事非同小可,緩緩開口道:“平南侯,朕知你忠心耿耿,南方四州的安寧,你功不可沒。南楚的威脅,朕也深知。增兵一事,沐卿覺得朕的三位王叔麾下之兵,戰力如何?”
平南侯沐風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三位王爺麾下之兵,臣有所耳聞。其中不少皆是先帝時期遺留下的南北大戰時久曆戰陣的士卒,戰力自是不差。然,臣亦知三位王爺各有心思,若貿然調用其兵,恐生變故。”
李景炎目光深邃,笑道:“朕之前亦有此慮,不過時宜時宜,三位王叔已然歸順於朕,沐卿不必擔心。”
平南侯沐風呆立當場,臉上寫滿了震驚與不解。他的雙眼睜得極大,目光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三位王爺野心勃勃,雖然各有心思,但在對抗朝廷之上,卻是出奇的一致。臣實在想不通他們怎會心甘情願地歸附陛下?陛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平南侯的聲音微微顫抖,話語中充滿了疑惑,當今陛下的所作所為來看,不是信口開河之君,但此事著實詭異。
他的腦海中飛速運轉,試圖理解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三位王爺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難以掌控的存在。他們手握重兵,各有心思,對朝廷南方的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平南侯曾無數次擔憂三位王爺可能帶來的威脅,如今卻得知他們已然歸順,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惑。
“陛下,臣實在難以想象,以三位王爺的野心,究竟是何種辦法能讓他們這麽快的放下了自己的圖謀,選擇歸附陛下?這其中是否有著更深層次的謀劃,臣請陛下三思。”
平南侯眉頭緊鎖,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他深知政治局勢的複雜多變,三位王爺的歸順或許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他擔心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未知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可能會對大燕的穩定和南方邊境的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李景炎微笑著,神色從容淡定,他看著平南侯沐風那滿是疑惑的臉龐,輕輕一揮手。
一名身姿挺拔的錦衣衛迅速上前,雙手恭敬地將一席卷宗遞到平南侯手中“沐卿不必憂慮,不妨先看看!”李景炎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平南侯沐風疑惑的接過卷宗。
平南侯緩緩打開卷宗,目光急切地在上麵掃視。心中暗自揣測著,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能讓三位野心勃勃且一直與朝廷若即若離的王爺倒戈,歸附陛下呢?
隨著卷宗一頁頁翻過,平南侯沐風的神色越來越震驚。當看到皇帝接下來的計劃時,他隻覺遍體生寒。那計劃中所展現出的謀略與魄力,仿佛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深意。然而,震驚之餘,平南侯心中又湧起一股激動莫名的情緒,意識到陛下的雄才大略,仿佛看到了大燕更加輝煌的明天。
平南侯沐風看完卷宗後,心中再無顧慮。他起身跪地,言辭懇切地向皇帝表忠心:“陛下聖明,臣必誓死效忠陛下。陛下之謀略,臣深感敬佩,臣定當竭力配合陛下之安排,為大燕的繁榮昌盛肝腦塗地。”
李景炎微微頷首:“平南侯,你且退下吧,好好去籌備各項事宜。”
平南侯沐風再次行禮:“臣遵旨,陛下萬安。”
隨後告退而去。
夜幕降臨,禦花園中的燈火漸漸亮起,將夜色中的花園點綴得如夢似幻。李景炎獨自一人坐在涼亭中,手中把玩著一枚玉佩。那玉佩是他登基之時,太皇太後所賜,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責任。他凝視著玉佩,總覺得這玉佩有什麽深意。
“陛下,樂師已經準備好了。”小福子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將李景炎的思緒拉迴現實。
李景炎迴過神來,點了點頭:“開始吧。”
樂聲漸起,悠揚的琴聲和著笛聲,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樂曲。李景炎閉上眼睛,讓自己沉浸在這音樂之中,試圖借此忘卻那些沉重的責任和煩惱。然而,他的心卻始終無法完全放鬆。他的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各種問題,以及卷宗中那些詳盡的計劃。
樂曲終了,李景炎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站起身,走出涼亭,向著寢宮走去。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挑戰等待著,諸天萬界還等著咱征服。
“陛下,今晚的晚膳已經準備好了。”小福子緊隨其後,低聲說道。
李景炎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定,明天,他將召集所有重臣,對改革的下一步,製定計劃。
東境平叛後,軍改的計劃該提上日程了。
皇帝李景炎的目光如炬,他坐在龍椅上,背後是一幅巨大的江山圖,象征著他對這片土地的掌控與責任。他微微眯起雙眸,思緒仿佛飄向了遠方。那是他初登皇位之時,麵對千頭萬緒的朝政,心中雖有忐忑,但係統在手,但更多的是堅定的信念。
宰相季海生、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大理寺卿包拯,以及六部官員皆肅然而立,氣氛嚴肅。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著他的下一句話。
“今日,朕與諸位愛卿共商考成法之實施。”李景炎開口道,自他的聲音在禦書房內迴蕩,每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朕先說說朕的想法。”
“朕以為,考成法之實施,首當明確政績考核標準。地方官員,當以治地之繁榮、百姓之安居為要。若其任內,稅收增長,地方安寧,則為政績斐然,從縣,到府,再到州,便可從地方升任至中樞。”
他的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擊在每位官員的心上。他們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政績考核,更是一次對整個官僚進升體係的洗牌,當然簡在帝心的除外,地方和中樞那些無能之輩將無處遁形,而有能之士將得到重用。
皇帝李景炎微微停頓,目光掃視著在場眾人。“諸位愛卿,對於朕之所言,有何見解?”
宰相季海生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聖明。明確政績考核標準,確為考成法之關鍵。然臣以為,在考量稅收增長與地方安寧之外,亦當關注民生之多方麵。如教化之普及、水利之修繕等,皆為地方長治久安之基石。”
都察院左都禦史海瑞緊接著說道:“陛下,臣附議季相所言。且考成之法,當重監督。若無人監督執行,恐流於形式。臣願領都察院之責,嚴格督察各地官員對考成法之執行。”
大理寺卿包拯也開口道:“陛下,臣以為,對於政績斐然者當賞,而對於玩忽職守、貪汙腐敗之官員,當嚴懲不貸。以正朝綱,以安民心。”
六部官員紛紛點頭,交頭接耳議論起來。皇帝李景炎微微頷首,“眾愛卿所言極是。考成法之實施,當全麵考量,嚴格監督,賞罰分明。務必使我朝官員勤勉為政,為百姓謀福祉,為江山社稷之穩固貢獻力量。”
禦書房內,眾人神色肅穆,心中皆明白,考成法之實施,將對朝廷未來走向產生重大影響。
李景炎再次開口,他的聲音在禦書房內迴蕩:“朕深知,考成法的實施非一日之功,它需要眾卿的共同努力。”
六部官員也紛紛發表各自看法,禦書房內討論聲此起彼伏。皇帝李景炎認真傾聽著眾人之言,時而微微點頭,時而陷入沉思。他的目光銳利,仿佛能洞察每個人的靈魂深處。
眾臣齊聲應道:“陛下聖明,臣等必當竭盡全力,推行考成法,為陛下分憂,為百姓謀福。”
隨著皇帝李景炎的最後總結和指示,禦書房內的討論終於告一段落。眾臣們在皇帝的示意下,紛紛行禮告退,準備離開禦書房,開始著手實施考成法的各項準備工作。
陽光如同金色的綢緞,輕柔地鋪灑在禦花園的小徑上。皇帝李景炎背著手,緩緩地在這條小徑上踱步,他的步伐不急不緩,每一步都顯得沉穩而有力。身後,貼身太監小福子和一群錦衣衛,以及幾名太監宮女,默默地跟隨。
李景炎的目光在花園中遊移,心情隨著這些景致而起伏,時而平靜,時而澎湃。他想起了自己穿越成而來的那一天,那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日子,自己從一個平凡的現代人,一躍成為了這個古老帝國的主宰。
這個轉變,讓自己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時常在想,自己是否能真正適應這個角色,在係統的幫助下,讓老祖宗們的威名傳遍諸天萬界。
“小福子,這宮裏近日可有什麽新鮮事?”李景炎的聲音打破了周圍的寧靜,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小福子連忙躬身迴答,他的聲音恭敬而謙卑:“陛下,奴婢倒沒聽聞有什麽特別的新鮮事呢。不過這宮裏的花開得愈發嬌豔了,想來也是為陛下而開的祥瑞之兆。”
李景炎微微一笑,他的笑容中帶著一絲玩味:“你這嘴倒是越來越會說了。”
小福子低頭道:“奴婢隻是實話實說,陛下的江山在陛下的治理下,自是蒸蒸日上。”
李景炎停下腳步,看著不遠處的池塘,池塘中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它們無憂無慮的樣子讓他心生羨慕:“這池塘裏的魚兒遊得自在,朕有時倒是羨慕它們。”
小福子驚訝道:“陛下萬乘之尊,怎會羨慕這魚兒呢?”
李景炎輕歎一口氣,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無奈:“朕雖為皇帝,但也有諸多煩惱。這天下百姓的福祉,朝廷的安穩,都壓在朕的肩上。朕時常擔憂,自己的決策是否正確,是否能讓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福子趕忙安慰道:“陛下心係百姓,乃百姓之福。陛下的操勞,天下人都看在眼裏。”
李景炎微微點頭,他的目光再次落在池塘上,那些魚兒似乎在嘲笑他的束縛:“罷了,不說這些。這幾日朕覺得有些煩悶,你可有什麽法子解解悶?”
小福子眼珠一轉,說道:“陛下,要不奴才安排一些樂師來為陛下演奏?或者讓宮女們表演一段舞蹈?”
李景炎思索片刻,說:“也罷,就安排樂師來演奏吧。順便,去吩咐禦膳房,今晚準備一些朕愛吃的菜。”
小福子應道:“奴婢這就去辦,陛下。”說完,小福子匆匆離去。李景炎則繼續在禦花園中漫步,享受這片刻的寧靜。
皇帝李景炎在一眾宮女、太監和錦衣衛的簇擁下,來到禦花園中一座精致的涼亭。此時,平南侯沐風已在亭外恭敬等候。
李景炎入座後,示意平南侯進亭。平南侯穩步上前,行禮道:“臣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景炎微微抬手:“平南侯免禮,賜座。”
平南侯謝恩後坐下,李景炎看著他,平和地說道:“平南侯,朕聽聞你在南方四州治理有方,今日特召你來,想聽你說說南方的情況。”
平南侯連忙起身,再次行禮後說道:“陛下,承蒙先帝,和陛下信任,臣在南方不敢有絲毫懈怠。如今南方局勢穩定,百姓安居樂業,商業也逐漸繁榮起來。臣每日殫精竭慮,隻為不辜負先帝和陛下之期望。”
李景炎微微點頭:“甚好。你可有什麽困難需要朕為你解決?”
平南侯沐風思索片刻,迴答道:“陛下,南方雖局勢相對穩定,但南楚卻也不時出兵騷擾邊境百姓,南楚自先帝時期起,便一直在往邊境增兵,彼時朝內奸佞橫行,處處掣肘,數千裏防線,帥府之兵力,想要遊刃有餘的應對,著實有些捉襟見肘,臣鬥膽請陛下增兵。”
李景炎聽到平南侯沐風的請求後,眉頭微微一皺,他深知增兵之事非同小可,緩緩開口道:“平南侯,朕知你忠心耿耿,南方四州的安寧,你功不可沒。南楚的威脅,朕也深知。增兵一事,沐卿覺得朕的三位王叔麾下之兵,戰力如何?”
平南侯沐風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三位王爺麾下之兵,臣有所耳聞。其中不少皆是先帝時期遺留下的南北大戰時久曆戰陣的士卒,戰力自是不差。然,臣亦知三位王爺各有心思,若貿然調用其兵,恐生變故。”
李景炎目光深邃,笑道:“朕之前亦有此慮,不過時宜時宜,三位王叔已然歸順於朕,沐卿不必擔心。”
平南侯沐風呆立當場,臉上寫滿了震驚與不解。他的雙眼睜得極大,目光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
三位王爺野心勃勃,雖然各有心思,但在對抗朝廷之上,卻是出奇的一致。臣實在想不通他們怎會心甘情願地歸附陛下?陛下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平南侯的聲音微微顫抖,話語中充滿了疑惑,當今陛下的所作所為來看,不是信口開河之君,但此事著實詭異。
他的腦海中飛速運轉,試圖理解這一突如其來的變化。三位王爺在他的印象中,一直是難以掌控的存在。他們手握重兵,各有心思,對朝廷南方的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平南侯曾無數次擔憂三位王爺可能帶來的威脅,如今卻得知他們已然歸順,這讓他感到無比困惑。
“陛下,臣實在難以想象,以三位王爺的野心,究竟是何種辦法能讓他們這麽快的放下了自己的圖謀,選擇歸附陛下?這其中是否有著更深層次的謀劃,臣請陛下三思。”
平南侯眉頭緊鎖,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他深知政治局勢的複雜多變,三位王爺的歸順或許並非表麵上那麽簡單。他擔心這背後可能隱藏著未知的風險,而這些風險可能會對大燕的穩定和南方邊境的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李景炎微笑著,神色從容淡定,他看著平南侯沐風那滿是疑惑的臉龐,輕輕一揮手。
一名身姿挺拔的錦衣衛迅速上前,雙手恭敬地將一席卷宗遞到平南侯手中“沐卿不必憂慮,不妨先看看!”李景炎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帶著讓人安心的力量。平南侯沐風疑惑的接過卷宗。
平南侯緩緩打開卷宗,目光急切地在上麵掃視。心中暗自揣測著,究竟是怎樣的原因能讓三位野心勃勃且一直與朝廷若即若離的王爺倒戈,歸附陛下呢?
隨著卷宗一頁頁翻過,平南侯沐風的神色越來越震驚。當看到皇帝接下來的計劃時,他隻覺遍體生寒。那計劃中所展現出的謀略與魄力,仿佛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棋局,每一步都暗藏深意。然而,震驚之餘,平南侯心中又湧起一股激動莫名的情緒,意識到陛下的雄才大略,仿佛看到了大燕更加輝煌的明天。
平南侯沐風看完卷宗後,心中再無顧慮。他起身跪地,言辭懇切地向皇帝表忠心:“陛下聖明,臣必誓死效忠陛下。陛下之謀略,臣深感敬佩,臣定當竭力配合陛下之安排,為大燕的繁榮昌盛肝腦塗地。”
李景炎微微頷首:“平南侯,你且退下吧,好好去籌備各項事宜。”
平南侯沐風再次行禮:“臣遵旨,陛下萬安。”
隨後告退而去。
夜幕降臨,禦花園中的燈火漸漸亮起,將夜色中的花園點綴得如夢似幻。李景炎獨自一人坐在涼亭中,手中把玩著一枚玉佩。那玉佩是他登基之時,太皇太後所賜,象征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和責任。他凝視著玉佩,總覺得這玉佩有什麽深意。
“陛下,樂師已經準備好了。”小福子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將李景炎的思緒拉迴現實。
李景炎迴過神來,點了點頭:“開始吧。”
樂聲漸起,悠揚的琴聲和著笛聲,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樂曲。李景炎閉上眼睛,讓自己沉浸在這音樂之中,試圖借此忘卻那些沉重的責任和煩惱。然而,他的心卻始終無法完全放鬆。他的腦海中不斷迴響著各種問題,以及卷宗中那些詳盡的計劃。
樂曲終了,李景炎緩緩睜開眼睛,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的光芒。他站起身,走出涼亭,向著寢宮走去。他知道,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的挑戰等待著,諸天萬界還等著咱征服。
“陛下,今晚的晚膳已經準備好了。”小福子緊隨其後,低聲說道。
李景炎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他的心中已經有了決定,明天,他將召集所有重臣,對改革的下一步,製定計劃。
東境平叛後,軍改的計劃該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