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民心所向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林縣乃至其周邊的縣鎮最近都很熱鬧。
最近這段時間,七裏堡組建鄉衛,配合衙門差役、邊軍,入深山獵殺藏匿在大康境內的南越蠻子這件事情,經過商隊的傳播,幾乎沒有百姓不知道的。
其實老百姓對於大山裏的人,並沒有什麽惡意。
因為僚人基本上跟漢人沒有牽扯,山民是走投無路的老百姓,即便是山賊,人家也是搶劫大戶。
老百姓其實更恨的是南越蠻子,因為他們真的是殘暴至極,妄圖將百姓置於死地。
此外便是坐鎮一方,名號特別響的山賊,這幫人已經做大做強,不僅要裹脅老百姓謀反,還動不動就要收稅。
本來老百姓就要給朝廷交稅,他們來了,還要給他們保護稅。
普通百姓,幾乎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在得知七裏堡在收拾了那些可惡至極的南越蠻子之後,竟然又對那些大規模的山賊動手,百姓們都期盼著李平安能夠成功。
順帶,大家夥也都很好奇,李平安是怎麽對付這些人的。
畢竟當初尉遲常,甚至於刺史大人,都花了大力氣對付這些人,而且還失敗了。
然後就陸陸續續有商人傳來消息,說七裏堡四處出擊,將阻斷山路的山寨,一一堵住的消息。
這個消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比出門撿到錢,還要高興。
因為七裏堡將這群山賊堵住,就意味著商路重新通暢,他們采摘的野果子可以賣錢了,朝廷的賑災隊伍可以進來了,最關鍵的是,最近都在傳,玉林縣有了打井隊,可因為這些山寨總是出擊搗亂的緣故,打井隊進不來。
雖然有些人嫌棄打井隊要價高,但是不少有見識的村子,還是非常渴望打井隊的到來的。
消息傳播得非常快,短短幾天的功夫,消息就已經傳遍了玉林縣周邊兒的城鎮乃至鄉村。
“聽說了嗎?七裏堡的平安東家,因為不堪忍受商路斷絕,自發組建了鄉衛,攻打象鼻山。”
一個聽熱鬧的白發老兵笑嗬嗬的說道,“當年三征高句麗,我跟著隊伍揍過梆子,那高句麗的山城跟象鼻山簡直一模一樣,這樣的城池往難處說,每個三年五載拿不下來,畢竟那石頭縫能滲出水來,還有堆積的根山一樣的糧食。”
“但是隻要把關鍵的隘口堵死,裏麵的人是長了翅膀也飛不出來。”
“這象鼻山一倒黴,咱們的好日子就來嘍。”
聽老兵這麽一說,鄉親們立刻開心得不行。
有人繼續說道,“你說的那都是老黃曆了,山城不好打是事實,但是平安東家本事可老大了,你不是龜縮在山城裏不出來嗎?”
“我就派細作燒你糧食,給你的水下肚。我聽說,逼著那山裏的賊人,拚了命地想殺出隘口,結果,屍橫遍野,硬是殺不出來。”
“哎呦,這可是大好事兒啊,將這群不要臉的賊人全都殺了才好呢。整天上門敲詐勒索,敲骨吸髓,給不起保護費,就拆房子,搶女人。”
“對,把這群賊人都殺了。”
“要我說,咱們要不要將村裏跟山賊有勾連的幾乎人家的情況,跟上麵匯報一下,趁著山賊堵死出不來,把這些畜生也收拾了。畢竟萬一他們去搗亂,也會給平安東家惹來麻煩不是?”
“這樣做也不是不行,關鍵是能保證平安東家,這一仗把賊人都滅了嗎?”
“我也有這方麵的擔心,聽說平安東家的人不是很多,每個山頭,也就布置了一二百人的核心隊伍,剩下大多數是幫忙的,算不得數。”
“我覺得能,不瞞諸位,我叔父在七裏堡當差,前些日子圍剿南越蠻子,他也參加了,七裏堡的戰鬥力是真的強。”
“再強,也沒多少人,聽說這幾個山頭的賊人,能有大幾千呢。”
“人多有啥用,咱們大康當年,三五百人,攆著數萬蠻子跑的時候,又不是沒有過。”
“你這也太邪乎了,咱們大康三五百人,攆著數萬蠻子跑,那都是什麽人物帶的兵?平安東家能跟那些開國的狠人比不成?”
“騙你幹啥?我叔父雖然隻是輔兵,但在大山之上,親眼所見那激烈的戰鬥。那些鄉衛,人人穿著戰甲,手頭上還都有弓弩,見人就齊射一波,非常恐怖。”
“對,我也聽說了,說七裏堡的鄉衛,人人都穿著鎧甲,這得有有錢啊!平安東家未必有開國的那幾位狠人厲害,但是他比那些人有錢。”
“人人穿著戰甲,我滴乖乖,這麽說,平安東家真有可能滅了象鼻山這些賊人?”
“不僅僅是象鼻山,我昨天去縣衙送貨,聽縣衙的差役說,平安東家把跟玉林縣往來密切的幾個縣的山賊,全都給堵住了,說要一口氣,將玉林縣以及周圍幾個縣的賊人,一掃而空!”
“要真的是這樣,平安東家,這是相當於咱們這些人的再生父母啊!”
“就算是沒打敗這些賊人,也是咱們的再生父母啊。平安東家,研究出了雜麵,雖然說這玩意不好吃,拉屎還困難,但是比觀音土起碼強一百倍吧。”
“要不是他老人家,咱們不早就餓死了。”
“是啊,這收拾了山賊,咱們又可以痛快地去采摘野果子,挖樹根了!聽說平安東家還願意幫他們打井,讓咱們地裏的莊稼有收成,這不都快成聖人了!”
“平安東家這麽厲害,為什麽不幫著尉遲將軍,去揍南越國呢?把南越蠻子一股腦收拾了,不得有數不盡的野果子去摘?”
“你是不是蠢!滅了南越國就為了摘野果子?”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覺得平安東家那麽大的本事,不去滅南越國可惜了。”
“還不是當官的沒本事,他老人家去打仗了,誰給大家研究雜麵,誰給咱們打水井?一個人再厲害,他能同時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要怪就怪那些官老爺太無能,平安東家分身乏術。”
“哎,沒辦法,誰讓咱們嶺南是二等國土,三等國民,人家朝廷自然隻能派四等官員來管理咱們!”
“快別說了,朝廷的事情,是咱們這群屁民能議論的嗎?”
……
相似的討論,在玉林縣周圍的各處傳開。
無數百姓,官員,差役都在關注著李平安和這些頂尖山賊之間的較量。
無數的豪強、士紳,乃至於潛藏在大康內部的南越人物,也都時刻緊盯著。
而身處風暴中心的李平安,則直接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前線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迴來。
李平安和公孫縣令都很清楚,王豆子他們已經占領了戰略要地。
憑借著僚人的兇悍,鄉衛的狡猾,再加上有利地形,以及衙門和李家遠遠不斷的物資支持,敵人根本就是一群甕中之鱉。
但李平安還真沒想過,讓他們衝進人家的核心區域,跟人家硬拚。
李平安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耗,硬生生的將對麵耗死。
對方的隊伍之中,依然有一些李家安排的細作,這些細作會不停地散布謠言,瓦解士兵的意誌。
將來會有人帶頭投降,會有人發動內亂,他們的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李平安已經不再將太多的心思放在上麵了。
此時,他和公孫縣令、魏尚,都被公孫縣令拉倒了縣郊的一片農田,看他展示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的成果。
“縣令大人,魏公子,平安東家,你們快看。”
賀縣丞指了指不遠處的架子,一桶桶的水被提出來,百姓們排隊打水,趕往自己的農田。
除了李平安,在場眾人,絕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深水井的原理,以及後期的運作的了。
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弄幾塊木頭,幾塊鐵,再弄點牲口,就能挖地百米以上,而且還能弄出水來。
前一段時間,各地缺水,就連他在家的時候,都不敢輕易洗澡。
縣令最近在七裏堡,醉心於剿滅賊人之事,沒有那麽多心思關注其他的,可當看到賀縣丞竟然親自主持,圍著縣城打出那麽多深水井的時候,整個人也是被深深的震撼了一下子。
最近這段時間,七裏堡組建鄉衛,配合衙門差役、邊軍,入深山獵殺藏匿在大康境內的南越蠻子這件事情,經過商隊的傳播,幾乎沒有百姓不知道的。
其實老百姓對於大山裏的人,並沒有什麽惡意。
因為僚人基本上跟漢人沒有牽扯,山民是走投無路的老百姓,即便是山賊,人家也是搶劫大戶。
老百姓其實更恨的是南越蠻子,因為他們真的是殘暴至極,妄圖將百姓置於死地。
此外便是坐鎮一方,名號特別響的山賊,這幫人已經做大做強,不僅要裹脅老百姓謀反,還動不動就要收稅。
本來老百姓就要給朝廷交稅,他們來了,還要給他們保護稅。
普通百姓,幾乎人人敢怒而不敢言。
在得知七裏堡在收拾了那些可惡至極的南越蠻子之後,竟然又對那些大規模的山賊動手,百姓們都期盼著李平安能夠成功。
順帶,大家夥也都很好奇,李平安是怎麽對付這些人的。
畢竟當初尉遲常,甚至於刺史大人,都花了大力氣對付這些人,而且還失敗了。
然後就陸陸續續有商人傳來消息,說七裏堡四處出擊,將阻斷山路的山寨,一一堵住的消息。
這個消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簡直比出門撿到錢,還要高興。
因為七裏堡將這群山賊堵住,就意味著商路重新通暢,他們采摘的野果子可以賣錢了,朝廷的賑災隊伍可以進來了,最關鍵的是,最近都在傳,玉林縣有了打井隊,可因為這些山寨總是出擊搗亂的緣故,打井隊進不來。
雖然有些人嫌棄打井隊要價高,但是不少有見識的村子,還是非常渴望打井隊的到來的。
消息傳播得非常快,短短幾天的功夫,消息就已經傳遍了玉林縣周邊兒的城鎮乃至鄉村。
“聽說了嗎?七裏堡的平安東家,因為不堪忍受商路斷絕,自發組建了鄉衛,攻打象鼻山。”
一個聽熱鬧的白發老兵笑嗬嗬的說道,“當年三征高句麗,我跟著隊伍揍過梆子,那高句麗的山城跟象鼻山簡直一模一樣,這樣的城池往難處說,每個三年五載拿不下來,畢竟那石頭縫能滲出水來,還有堆積的根山一樣的糧食。”
“但是隻要把關鍵的隘口堵死,裏麵的人是長了翅膀也飛不出來。”
“這象鼻山一倒黴,咱們的好日子就來嘍。”
聽老兵這麽一說,鄉親們立刻開心得不行。
有人繼續說道,“你說的那都是老黃曆了,山城不好打是事實,但是平安東家本事可老大了,你不是龜縮在山城裏不出來嗎?”
“我就派細作燒你糧食,給你的水下肚。我聽說,逼著那山裏的賊人,拚了命地想殺出隘口,結果,屍橫遍野,硬是殺不出來。”
“哎呦,這可是大好事兒啊,將這群不要臉的賊人全都殺了才好呢。整天上門敲詐勒索,敲骨吸髓,給不起保護費,就拆房子,搶女人。”
“對,把這群賊人都殺了。”
“要我說,咱們要不要將村裏跟山賊有勾連的幾乎人家的情況,跟上麵匯報一下,趁著山賊堵死出不來,把這些畜生也收拾了。畢竟萬一他們去搗亂,也會給平安東家惹來麻煩不是?”
“這樣做也不是不行,關鍵是能保證平安東家,這一仗把賊人都滅了嗎?”
“我也有這方麵的擔心,聽說平安東家的人不是很多,每個山頭,也就布置了一二百人的核心隊伍,剩下大多數是幫忙的,算不得數。”
“我覺得能,不瞞諸位,我叔父在七裏堡當差,前些日子圍剿南越蠻子,他也參加了,七裏堡的戰鬥力是真的強。”
“再強,也沒多少人,聽說這幾個山頭的賊人,能有大幾千呢。”
“人多有啥用,咱們大康當年,三五百人,攆著數萬蠻子跑的時候,又不是沒有過。”
“你這也太邪乎了,咱們大康三五百人,攆著數萬蠻子跑,那都是什麽人物帶的兵?平安東家能跟那些開國的狠人比不成?”
“騙你幹啥?我叔父雖然隻是輔兵,但在大山之上,親眼所見那激烈的戰鬥。那些鄉衛,人人穿著戰甲,手頭上還都有弓弩,見人就齊射一波,非常恐怖。”
“對,我也聽說了,說七裏堡的鄉衛,人人都穿著鎧甲,這得有有錢啊!平安東家未必有開國的那幾位狠人厲害,但是他比那些人有錢。”
“人人穿著戰甲,我滴乖乖,這麽說,平安東家真有可能滅了象鼻山這些賊人?”
“不僅僅是象鼻山,我昨天去縣衙送貨,聽縣衙的差役說,平安東家把跟玉林縣往來密切的幾個縣的山賊,全都給堵住了,說要一口氣,將玉林縣以及周圍幾個縣的賊人,一掃而空!”
“要真的是這樣,平安東家,這是相當於咱們這些人的再生父母啊!”
“就算是沒打敗這些賊人,也是咱們的再生父母啊。平安東家,研究出了雜麵,雖然說這玩意不好吃,拉屎還困難,但是比觀音土起碼強一百倍吧。”
“要不是他老人家,咱們不早就餓死了。”
“是啊,這收拾了山賊,咱們又可以痛快地去采摘野果子,挖樹根了!聽說平安東家還願意幫他們打井,讓咱們地裏的莊稼有收成,這不都快成聖人了!”
“平安東家這麽厲害,為什麽不幫著尉遲將軍,去揍南越國呢?把南越蠻子一股腦收拾了,不得有數不盡的野果子去摘?”
“你是不是蠢!滅了南越國就為了摘野果子?”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就覺得平安東家那麽大的本事,不去滅南越國可惜了。”
“還不是當官的沒本事,他老人家去打仗了,誰給大家研究雜麵,誰給咱們打水井?一個人再厲害,他能同時做的事情也是有限的。”
“要怪就怪那些官老爺太無能,平安東家分身乏術。”
“哎,沒辦法,誰讓咱們嶺南是二等國土,三等國民,人家朝廷自然隻能派四等官員來管理咱們!”
“快別說了,朝廷的事情,是咱們這群屁民能議論的嗎?”
……
相似的討論,在玉林縣周圍的各處傳開。
無數百姓,官員,差役都在關注著李平安和這些頂尖山賊之間的較量。
無數的豪強、士紳,乃至於潛藏在大康內部的南越人物,也都時刻緊盯著。
而身處風暴中心的李平安,則直接沒將此事放在心上。
前線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送迴來。
李平安和公孫縣令都很清楚,王豆子他們已經占領了戰略要地。
憑借著僚人的兇悍,鄉衛的狡猾,再加上有利地形,以及衙門和李家遠遠不斷的物資支持,敵人根本就是一群甕中之鱉。
但李平安還真沒想過,讓他們衝進人家的核心區域,跟人家硬拚。
李平安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耗,硬生生的將對麵耗死。
對方的隊伍之中,依然有一些李家安排的細作,這些細作會不停地散布謠言,瓦解士兵的意誌。
將來會有人帶頭投降,會有人發動內亂,他們的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所以李平安已經不再將太多的心思放在上麵了。
此時,他和公孫縣令、魏尚,都被公孫縣令拉倒了縣郊的一片農田,看他展示自己最近這段時間的成果。
“縣令大人,魏公子,平安東家,你們快看。”
賀縣丞指了指不遠處的架子,一桶桶的水被提出來,百姓們排隊打水,趕往自己的農田。
除了李平安,在場眾人,絕對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深水井的原理,以及後期的運作的了。
他實在是無法想象,弄幾塊木頭,幾塊鐵,再弄點牲口,就能挖地百米以上,而且還能弄出水來。
前一段時間,各地缺水,就連他在家的時候,都不敢輕易洗澡。
縣令最近在七裏堡,醉心於剿滅賊人之事,沒有那麽多心思關注其他的,可當看到賀縣丞竟然親自主持,圍著縣城打出那麽多深水井的時候,整個人也是被深深的震撼了一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