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人生之艱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哥、二哥與對方相熟,紛紛上前行了軍禮,“司馬淮,竟然是你這家夥,聽說你現在可是嶺南賊道魁首,號令三千偷驢賊,連人家郡守家的牲口都偷走了。”
司馬淮哈哈大笑道,“這算啥,我還親自去牽牛呢,那感覺真刺激。”
“還以為大家對這等事有心理負擔呢。”李平安笑著說道。
他很早就跟尉遲常說過,大康可以通過訓練盜賊的方式的,讓他們學習敵國的語言習俗,穿越國境線去搞破壞。
後來尉遲常采納了李平安的建議,也跟李平安溝通了戰果,按照尉遲常所言,牲口早就應該送過來了,結果一直拖到了現在。
看來,對於牲口的歸屬問題,出現了爭論,最後應該是尉遲常拍了板,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
“能有什麽心理負擔,我們家將軍現在想開了很多,前線的戰事本來辛苦,朝廷還派監軍掣肘,給他各種造謠,逼得他前些日子被迫迴玉林縣修整。”
“他現在更不在乎風言風語之類的東西了。”
李平安苦笑道,“尉遲將軍藏得夠深,前些日子吃了監軍的委屈,竟然也不與我等說一說。”
司馬淮哈哈笑道,“被閹人指手畫腳,有什麽好說的,不過那閹人自己擺弄了幾日,便發現了前線可以沒有他,但是不能沒有尉遲將軍,便將將軍親自請了迴去。”
“現在每日玩弄三五個南越國的小婦人,玩得很是快活,也不怎麽插手軍中之事了。”
“對了,將軍現在軍務繁忙,想見平安東家有些難了,所以便讓我帶信過來。”
說著司馬淮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上麵有火漆封住,李平安檢查一番,打開信件。
隻是粗略的一看,便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隨即將書信遞給了大哥、二哥。
二位兄長跟在李平安身邊兒,也學了些粗淺的文字,也是能看懂的。
二人看完,之後表情也是不善。
“這些大人物,可真的有意思,打仗的時候,一個個不是刮風下雨,等到聽說有戰利品了,倒是掙得更積極。”
司馬淮苦笑道,“沒辦法,這也是之前我們家將軍不敢輕易接招的原因。拚命的時候自己頂著,分好處一堆祖宗等著。”
“希望你們家將軍頂得住。”李平安也是一臉苦笑。
“我們家將軍肯定不會有事情的,畢竟尉遲家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他們這些狗屁玩意,隻是我們家將軍不願意跟他們計較罷了。”
李虎氣憤地說道,“當初籌措軍糧時,這些人一個個各種理由,推脫不出,前期戰事不順,這些人也沒有影子,現在將軍弄了些牲畜過來,這幫人竟然又都蹦出來了。也就是將軍顧全大局,要是換做是我,一個都別想活。”
自從尉遲常現在有了軍糧,當初很多當初尉遲常調動不動的地方府兵都尉,一個個又開始冒頭了。
還一個個厚著臉皮說,他們是為朝廷分憂,對抗外賊,要求尉遲常給他們提供軍糧,並且要求分配戰利品。
這些地方府兵的都尉、校尉,一個個打仗不行,但卻很會精打細算,敲骨吸髓。
而且他們都在逐步將府兵的土地,變成自家的,所以對於牲畜的需求極高。
尉遲常背後也有人脈,不然不可能頂得住南越人的進攻。
嚴格算下來,李平安也算是尉遲常目前所統帥的軍事集團中的一員,隻是他安心於生產,不願意摻和上層的事情罷了。
尉遲常在信中說的很清楚,這些地方上的府兵,不僅腐朽墮落,而且已經成為了某些人物的走狗。
這一次偷驢之戰,戰果璀璨。
他們兩個人吃不下去,硬吃的話,彈劾的奏章能跟雪片一樣往京師飛。
所以雙方在利益分配上牽扯了不短的時間。
這也是沒有第一時間將這些牲畜運過來的原因。
大康的水又深又渾,別說是李平安這種所謂的“校尉”家庭成員,就算是尉遲常,這種尉遲家的嫡係公子,都把握不住。
如果非要吃獨食,最後怎麽被坑死的都不知道。
尉遲常也沒有辦法,隻能適當地退讓。
不過在信件下半段,尉遲常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一口氣斬殺了七名僚人部落的帶兵將領。
當初尉遲常準備對頻頻越境的南越人動手,按照規矩,他可以調動嶺南的各部落、羈縻州的兵馬,配合他作戰。
結果這群人,一聽說打仗,一個個跟縮頭烏龜一樣。
唯獨嶺南陳家,派了嫡長女陳樹龍加入軍中。
而且在尉遲常和南越對峙的過程中,這些僚人還頻頻與南越人勾結,做一些扯後腿的事情。
如果不是尉遲常早有防備,而李平安適時在大山之中,攪動風雨,尉遲常搞不好也得吃大虧。
後來尉遲常的日子好過了一點,這群僚人跟府兵一道趕製戰場,想著分一杯羹好處。
尉遲常念在他們是地方實力派,僚人又素來善戰,也就同意了。
沒想到這幫僚人那麽不靠譜,南越人隻是衝擊了他們一番陣地,就一股腦的逃命去了,將尉遲常留在當場。
尉遲常一邊兒命人奪迴陣地,一邊兒親自率領手下精銳,要當場滅了他們的部落。
即便是不滅了他們,也要他們吐一口血出來。
結果當地不少文官,竟然站出來為僚人搖旗呐喊。
也正是這種類似的事件發生的太多了,讓李平安意識到,大康朝的骨頭軟了下來,想要活命已經很難了。
自古以來,沒聽說過,那個王朝骨頭軟,還能長壽的。
這種見風使舵,不僅處罰不得,還有文人給他們歌功頌德。
前段時間,他們竟然派出人手,想要跟府兵一樣,去索要牲口的分配。
如果說分配給漢人,多少能結下些香火情,尉遲常不可能這麽不給麵子。
可偏偏這些直接在戰場上賣他的僚人,尉遲常咽不下這口氣。
計謀是李平安幫忙出的,人員是李平安幫著訓練的,甚至於入境偷牛的情報,都是聶二豹提供的。
結果分果果的時候,都來了,最後搞不好要李平安分不到?
尉遲常最守信義,根本接受不了這種結果。
最後直接以軍法的名義,直接斬殺了七個僚人部落的將領。
“將軍信守承諾,我很感激,但是他不該殺那麽多僚人。”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在大軍後方都有些實力。”
“真想讓他們難受,咱們有的是辦法,何至於殺人。如果說明事情的原委,這些牲畜我不要都可以的。”
“現在事情鬧得那麽大,幾乎跟嶺南的僚人鬧翻了,將軍以後如何自處。”
李平安歎了一口氣,說不為尉遲常擔心那是假的。
尉遲常如果倒下,首先倒黴的,就是他們玉林縣的這些老百姓。
但是作為尉遲常小迷弟之一的司馬淮,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擔心。
“平安東家,你對嶺南的情況,朝中的時局還是缺乏了解的。”
司馬淮說道,“畏威而不懷德,給他們好臉色,他們反而會越發的肆無忌憚,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教訓,他們才能老老實實的做人。”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聖人的耳目現在就在前線,將軍與僚人的關係如果太好,反而要吃掛落,還不如演一場戲。”
“演戲?讓聖人看一看你家將軍的忠心?鐵膽孤臣?”李平安好奇道。
司馬淮驚訝道,“平安東家真的是聰明人!聖人年紀大了,心思太複雜,我們家將軍不僅位卑,而且上麵還派了監軍。若是跟僚人的關係處的太和睦,怕是要倒黴的。”
“果真如此!之前意識到尉遲將軍處境艱難,沒想到那麽艱難。”李平安感慨道。
“先前您自己也事做事情的,應該也有所感觸,在嶺南做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大康對於此地本來控製力就低下,還有一群人在旁邊兒不斷掣肘。”
“我們家將軍如果不謹慎行事的話,怕是早就被碾成渣了。”
李平安感慨道,“想當初你們家將軍也是豪邁之人,現在為了生存也不得斤斤計較,著實讓人心痛。”
“是啊!”司馬淮也無奈地歎了口氣。
李平安心裏慶幸當初的決定,沒有輕易投身於行伍,也沒有受衙門的安排,草草做個堂前小吏。
不過也替尉遲常這等英雄人物感覺到悲哀。
明明在做有利於天下百姓的事情,還要如此費勁周折地與這些人周旋。
李平安都不知道該怎麽評價嶺南道者奇葩的情況了。
“算了,不說這些糟心的事情了,司馬兄,你這一趟風塵仆仆,頗為辛苦,今日便留下,在下為你接風洗塵。”
司馬淮擺擺手說道,“謝過平安東家美意,在下還有趕迴去赴命,咱們有機會再一起煮酒高歌。”
說完,又問道,“不知道平安東家,有什麽話要帶給我們家將軍的沒有。”
司馬淮哈哈大笑道,“這算啥,我還親自去牽牛呢,那感覺真刺激。”
“還以為大家對這等事有心理負擔呢。”李平安笑著說道。
他很早就跟尉遲常說過,大康可以通過訓練盜賊的方式的,讓他們學習敵國的語言習俗,穿越國境線去搞破壞。
後來尉遲常采納了李平安的建議,也跟李平安溝通了戰果,按照尉遲常所言,牲口早就應該送過來了,結果一直拖到了現在。
看來,對於牲口的歸屬問題,出現了爭論,最後應該是尉遲常拍了板,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
“能有什麽心理負擔,我們家將軍現在想開了很多,前線的戰事本來辛苦,朝廷還派監軍掣肘,給他各種造謠,逼得他前些日子被迫迴玉林縣修整。”
“他現在更不在乎風言風語之類的東西了。”
李平安苦笑道,“尉遲將軍藏得夠深,前些日子吃了監軍的委屈,竟然也不與我等說一說。”
司馬淮哈哈笑道,“被閹人指手畫腳,有什麽好說的,不過那閹人自己擺弄了幾日,便發現了前線可以沒有他,但是不能沒有尉遲將軍,便將將軍親自請了迴去。”
“現在每日玩弄三五個南越國的小婦人,玩得很是快活,也不怎麽插手軍中之事了。”
“對了,將軍現在軍務繁忙,想見平安東家有些難了,所以便讓我帶信過來。”
說著司馬淮從懷裏掏出一封信,上麵有火漆封住,李平安檢查一番,打開信件。
隻是粗略的一看,便忍不住長歎了一口氣,隨即將書信遞給了大哥、二哥。
二位兄長跟在李平安身邊兒,也學了些粗淺的文字,也是能看懂的。
二人看完,之後表情也是不善。
“這些大人物,可真的有意思,打仗的時候,一個個不是刮風下雨,等到聽說有戰利品了,倒是掙得更積極。”
司馬淮苦笑道,“沒辦法,這也是之前我們家將軍不敢輕易接招的原因。拚命的時候自己頂著,分好處一堆祖宗等著。”
“希望你們家將軍頂得住。”李平安也是一臉苦笑。
“我們家將軍肯定不會有事情的,畢竟尉遲家在朝中也是有根基的,他們這些狗屁玩意,隻是我們家將軍不願意跟他們計較罷了。”
李虎氣憤地說道,“當初籌措軍糧時,這些人一個個各種理由,推脫不出,前期戰事不順,這些人也沒有影子,現在將軍弄了些牲畜過來,這幫人竟然又都蹦出來了。也就是將軍顧全大局,要是換做是我,一個都別想活。”
自從尉遲常現在有了軍糧,當初很多當初尉遲常調動不動的地方府兵都尉,一個個又開始冒頭了。
還一個個厚著臉皮說,他們是為朝廷分憂,對抗外賊,要求尉遲常給他們提供軍糧,並且要求分配戰利品。
這些地方府兵的都尉、校尉,一個個打仗不行,但卻很會精打細算,敲骨吸髓。
而且他們都在逐步將府兵的土地,變成自家的,所以對於牲畜的需求極高。
尉遲常背後也有人脈,不然不可能頂得住南越人的進攻。
嚴格算下來,李平安也算是尉遲常目前所統帥的軍事集團中的一員,隻是他安心於生產,不願意摻和上層的事情罷了。
尉遲常在信中說的很清楚,這些地方上的府兵,不僅腐朽墮落,而且已經成為了某些人物的走狗。
這一次偷驢之戰,戰果璀璨。
他們兩個人吃不下去,硬吃的話,彈劾的奏章能跟雪片一樣往京師飛。
所以雙方在利益分配上牽扯了不短的時間。
這也是沒有第一時間將這些牲畜運過來的原因。
大康的水又深又渾,別說是李平安這種所謂的“校尉”家庭成員,就算是尉遲常,這種尉遲家的嫡係公子,都把握不住。
如果非要吃獨食,最後怎麽被坑死的都不知道。
尉遲常也沒有辦法,隻能適當地退讓。
不過在信件下半段,尉遲常提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一口氣斬殺了七名僚人部落的帶兵將領。
當初尉遲常準備對頻頻越境的南越人動手,按照規矩,他可以調動嶺南的各部落、羈縻州的兵馬,配合他作戰。
結果這群人,一聽說打仗,一個個跟縮頭烏龜一樣。
唯獨嶺南陳家,派了嫡長女陳樹龍加入軍中。
而且在尉遲常和南越對峙的過程中,這些僚人還頻頻與南越人勾結,做一些扯後腿的事情。
如果不是尉遲常早有防備,而李平安適時在大山之中,攪動風雨,尉遲常搞不好也得吃大虧。
後來尉遲常的日子好過了一點,這群僚人跟府兵一道趕製戰場,想著分一杯羹好處。
尉遲常念在他們是地方實力派,僚人又素來善戰,也就同意了。
沒想到這幫僚人那麽不靠譜,南越人隻是衝擊了他們一番陣地,就一股腦的逃命去了,將尉遲常留在當場。
尉遲常一邊兒命人奪迴陣地,一邊兒親自率領手下精銳,要當場滅了他們的部落。
即便是不滅了他們,也要他們吐一口血出來。
結果當地不少文官,竟然站出來為僚人搖旗呐喊。
也正是這種類似的事件發生的太多了,讓李平安意識到,大康朝的骨頭軟了下來,想要活命已經很難了。
自古以來,沒聽說過,那個王朝骨頭軟,還能長壽的。
這種見風使舵,不僅處罰不得,還有文人給他們歌功頌德。
前段時間,他們竟然派出人手,想要跟府兵一樣,去索要牲口的分配。
如果說分配給漢人,多少能結下些香火情,尉遲常不可能這麽不給麵子。
可偏偏這些直接在戰場上賣他的僚人,尉遲常咽不下這口氣。
計謀是李平安幫忙出的,人員是李平安幫著訓練的,甚至於入境偷牛的情報,都是聶二豹提供的。
結果分果果的時候,都來了,最後搞不好要李平安分不到?
尉遲常最守信義,根本接受不了這種結果。
最後直接以軍法的名義,直接斬殺了七個僚人部落的將領。
“將軍信守承諾,我很感激,但是他不該殺那麽多僚人。”
“不管怎麽說,這些人在大軍後方都有些實力。”
“真想讓他們難受,咱們有的是辦法,何至於殺人。如果說明事情的原委,這些牲畜我不要都可以的。”
“現在事情鬧得那麽大,幾乎跟嶺南的僚人鬧翻了,將軍以後如何自處。”
李平安歎了一口氣,說不為尉遲常擔心那是假的。
尉遲常如果倒下,首先倒黴的,就是他們玉林縣的這些老百姓。
但是作為尉遲常小迷弟之一的司馬淮,臉上卻沒有絲毫的擔心。
“平安東家,你對嶺南的情況,朝中的時局還是缺乏了解的。”
司馬淮說道,“畏威而不懷德,給他們好臉色,他們反而會越發的肆無忌憚,必須給他們足夠的教訓,他們才能老老實實的做人。”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聖人的耳目現在就在前線,將軍與僚人的關係如果太好,反而要吃掛落,還不如演一場戲。”
“演戲?讓聖人看一看你家將軍的忠心?鐵膽孤臣?”李平安好奇道。
司馬淮驚訝道,“平安東家真的是聰明人!聖人年紀大了,心思太複雜,我們家將軍不僅位卑,而且上麵還派了監軍。若是跟僚人的關係處的太和睦,怕是要倒黴的。”
“果真如此!之前意識到尉遲將軍處境艱難,沒想到那麽艱難。”李平安感慨道。
“先前您自己也事做事情的,應該也有所感觸,在嶺南做事情實在是太難了,大康對於此地本來控製力就低下,還有一群人在旁邊兒不斷掣肘。”
“我們家將軍如果不謹慎行事的話,怕是早就被碾成渣了。”
李平安感慨道,“想當初你們家將軍也是豪邁之人,現在為了生存也不得斤斤計較,著實讓人心痛。”
“是啊!”司馬淮也無奈地歎了口氣。
李平安心裏慶幸當初的決定,沒有輕易投身於行伍,也沒有受衙門的安排,草草做個堂前小吏。
不過也替尉遲常這等英雄人物感覺到悲哀。
明明在做有利於天下百姓的事情,還要如此費勁周折地與這些人周旋。
李平安都不知道該怎麽評價嶺南道者奇葩的情況了。
“算了,不說這些糟心的事情了,司馬兄,你這一趟風塵仆仆,頗為辛苦,今日便留下,在下為你接風洗塵。”
司馬淮擺擺手說道,“謝過平安東家美意,在下還有趕迴去赴命,咱們有機會再一起煮酒高歌。”
說完,又問道,“不知道平安東家,有什麽話要帶給我們家將軍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