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狗急跳牆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法說不上,隻是有些感慨罷了。
嶺南是個鍾靈毓秀、物資充盈的好地方。
大康從占領嶺南道,推行王道開始,所繳納的賦稅,在短短的兩三年,便已經占據大康的四成以上。
學子更是因為當初遷徙此地的人富裕,在極短的時間內,占據了大康的兩成。要知道,此地當初可是沒有任何基礎的。
若不是趕上這些年天災,說不準嶺南道這地方,能給大康續命個幾百年都不成問題。
這地方是好地方,人心卻不向著大康。
從大秦開始,趙佗建立南越國,這片土地上,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梟雄人物。
他們的行徑其實與李平安沒有太大的區別,先廣施善舉,收買人心,最終一步步割據一方,反反複複多少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
也不知道這天下百姓,什麽時候,能過上太平的日子。”
宋老爺隻感覺匪夷所思,隻是沒敢表現出來。
他實在是無法將眼前這個貪腐無度,甚至多次派人山賊禍害百姓的官員,與憂國憂民聯係起來。
而且他很想跟眼前這位大人說一句,你想讓嶺南道歸心,前提條件是要將嶺南道的百姓當人看吧?
這些年,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早就將嶺南道的百姓的養分給吸幹了。
老百姓念你們的好就怪了。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嘴像是宋老爺他們這種士紳豪強的複雜屬性了。當他們壓榨老百姓的時候,他們跟官府是無條件站在一起的,甚至希望官府能夠多出力些。
可當朝廷向他們索取賦稅的時候,他們又覺得朝廷做的太過分。
憑什麽欺負他們這些老百姓,他們又希望百姓跟他們站在一起反抗朝廷。
一邊兒的孫老爺同樣感慨道,“其實並非隻有嶺南是如此,天下各地何嚐不是這個樣子,這片土地,合合分分多少次了。”
宋老爺收起內心的複雜心思,忽然意識到什麽,對眼前的刺史府大人說道,“大人,您是不是可以動用朝中的人脈,收拾收拾玉林縣令和李平安?”
“他們這段時間可積攢了不少財富,我相信隻要我們願意分出去一部分,願意為咱們做事的大人,應該是不少的。”
“至於名義,就說他想謀反。”
“無緣無故的施恩於百姓,不是謀反想是什麽?”
李平安的所作所為,看起來沒什麽毛病,但是經不起深究。
要知道,那可是好幾個大山的頂級山賊,就讓李平安這麽隨意的給收拾了。
隻要聖人腦子沒壞掉,他肯定會意識到裏麵有問題。
而且李平安不厭其煩的製作雜麵,給老百姓打井,在朝廷看來,其實就是邀買人心,跟當初被孫策弄死的於吉,其實差不多。
“你是覺得玉林縣令在朝中無人,還是魏氏公子在朝中無人?”
刺史府的大人瞟了二人兩眼,“我要是敢拿此事找李平安的麻煩,恐怕用不了十天半個月,就會先莫名其妙的丟官罷職,接著就是死於非命。”
“至於你們兩個,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對於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晰的。
他在嶺南道雖然有一些勢力,但一比不過嶺南盤根錯節的大家族,自己是因為貶官至此的,勾結的也隻是嶺南的二流勢力,連李平安這樣的草莽人物,都能讓自己頭疼務必。二更比不過朝堂之上的大人物們。
自己雖然也結交了不少朝中權貴,可就自己交好的權貴,在人家真正的實力派麵前,練個屁都不是。
甚至於自己想要在刺史府,通過刺史府的權勢,打壓一番玉林縣都非常難。
“那怎麽辦?難道咱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狗屁不是的李平安,將他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業毀於一旦嗎?”孫老爺皺著眉頭說道。
“為今之計,還有一個辦法。”
刺史府的大人歎了口氣,“去將你那南越國的黎公子找來吧。”
“大人,我不知道您什麽意思。”孫老爺心裏大驚,甚至於臉上都出了冷汗。
而宋老爺已經下意識地將手放在了腰間。
“有些事情我不說,不代表我什麽都不知道。”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冷笑一聲,看著宋老爺,“怎麽,想跟我來個魚死網破嗎?”
話音落下,一股強大的壓力向著二人散發開來。
“豈敢!豈敢!我們既然選擇了大人,自然願意一輩子為大人鞍前馬後地驅使。”
二人擦了擦冷汗,本以為眼前這位刺史府的大老爺,隻是任他們拿捏的廢物,豈不知人家什麽都知道,於是乎兩個人有些失態。
當下這位大老爺哂笑道,“什麽鞍前馬後的驅使,無非是看中了我手中的權利而已,趕緊去吧,讓這個黎公子趕緊來,他們給你們幹髒活那麽久,這一次也得非他不可。”
這位大人這麽一說,二人更害怕了。
因為這位大人的意思很明顯,這位黎公子之前的座位,他也是一清二楚。
這意味著什麽,一旦這位大人動了心思,他們的生死隨由不得自己了。
“既然大人知道我們的身份,我們也就不隱瞞了,我們確實是南越人出身,但這些年在華夏生活久了,已經習慣了,根本不拿自己當南越人。”
“之所以跟這些人有牽連,還不是因為他們是亡命徒,又是異族,好把控些。”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擺擺手,很是嫌棄道,“少跟我說這些沒用的廢話,我隻看結果,讓他趕緊來。”
孫老爺倒是沒跟宋老爺一般,說這些無用的話做掩飾,而是繼續問道,“大人,您之前的態度不是不動李平安嗎?”
“誰說我要動李平安?”
刺史府的大人,瞥了對方一眼,“聽說尉遲常分配戰果不均,不少府兵的大人們新生嫌隙,萬一那條防線出了口子,讓南越人殺進來,找李平安麻煩,那也是尉遲常用兵不當,跟咱們有什麽關係。”
能夠在嶺南這混亂的時局生存下來的,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雖然之前否決了二人幹掉李平安的提議,但是心裏其實一直在盤算得失與後果。
李平安如果可以談,就好好談。
如果談不下去,就借刀殺人。
南越人就是他想到的退路之一。
“還是大人辦法多!”
二人一聽,瞬間眼前一亮。
先前南越人無法有大作為,是因為有尉遲常擋著。
現在因為尉遲常分配不均,再有人暗示一下,放一批南越正規軍進來,很容易。
到時候李平安被殺死,那也是敵國幹的,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李平安死了,玉林縣,乃至於南定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環境,瞬間就會破滅。
黎公子見身份被人道破,倒是沒有任何驚訝,反而認真地與三人商議了一番。
“此事關乎你們的生死,做事情一定要小心。”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有很大的把握即便是失敗,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孫老爺和宋老爺這兩條狗養到今天不容易,他不想他們死得那麽早。
“大人放心,我會安排好的,保證不留下任何證據。”
嶺南是個鍾靈毓秀、物資充盈的好地方。
大康從占領嶺南道,推行王道開始,所繳納的賦稅,在短短的兩三年,便已經占據大康的四成以上。
學子更是因為當初遷徙此地的人富裕,在極短的時間內,占據了大康的兩成。要知道,此地當初可是沒有任何基礎的。
若不是趕上這些年天災,說不準嶺南道這地方,能給大康續命個幾百年都不成問題。
這地方是好地方,人心卻不向著大康。
從大秦開始,趙佗建立南越國,這片土地上,不知道出現了多少梟雄人物。
他們的行徑其實與李平安沒有太大的區別,先廣施善舉,收買人心,最終一步步割據一方,反反複複多少年了,一直是這個樣子。”
也不知道這天下百姓,什麽時候,能過上太平的日子。”
宋老爺隻感覺匪夷所思,隻是沒敢表現出來。
他實在是無法將眼前這個貪腐無度,甚至多次派人山賊禍害百姓的官員,與憂國憂民聯係起來。
而且他很想跟眼前這位大人說一句,你想讓嶺南道歸心,前提條件是要將嶺南道的百姓當人看吧?
這些年,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早就將嶺南道的百姓的養分給吸幹了。
老百姓念你們的好就怪了。
這裏就不得不提一嘴像是宋老爺他們這種士紳豪強的複雜屬性了。當他們壓榨老百姓的時候,他們跟官府是無條件站在一起的,甚至希望官府能夠多出力些。
可當朝廷向他們索取賦稅的時候,他們又覺得朝廷做的太過分。
憑什麽欺負他們這些老百姓,他們又希望百姓跟他們站在一起反抗朝廷。
一邊兒的孫老爺同樣感慨道,“其實並非隻有嶺南是如此,天下各地何嚐不是這個樣子,這片土地,合合分分多少次了。”
宋老爺收起內心的複雜心思,忽然意識到什麽,對眼前的刺史府大人說道,“大人,您是不是可以動用朝中的人脈,收拾收拾玉林縣令和李平安?”
“他們這段時間可積攢了不少財富,我相信隻要我們願意分出去一部分,願意為咱們做事的大人,應該是不少的。”
“至於名義,就說他想謀反。”
“無緣無故的施恩於百姓,不是謀反想是什麽?”
李平安的所作所為,看起來沒什麽毛病,但是經不起深究。
要知道,那可是好幾個大山的頂級山賊,就讓李平安這麽隨意的給收拾了。
隻要聖人腦子沒壞掉,他肯定會意識到裏麵有問題。
而且李平安不厭其煩的製作雜麵,給老百姓打井,在朝廷看來,其實就是邀買人心,跟當初被孫策弄死的於吉,其實差不多。
“你是覺得玉林縣令在朝中無人,還是魏氏公子在朝中無人?”
刺史府的大人瞟了二人兩眼,“我要是敢拿此事找李平安的麻煩,恐怕用不了十天半個月,就會先莫名其妙的丟官罷職,接著就是死於非命。”
“至於你們兩個,也不會有什麽好下場。”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對於自己的定位還是很清晰的。
他在嶺南道雖然有一些勢力,但一比不過嶺南盤根錯節的大家族,自己是因為貶官至此的,勾結的也隻是嶺南的二流勢力,連李平安這樣的草莽人物,都能讓自己頭疼務必。二更比不過朝堂之上的大人物們。
自己雖然也結交了不少朝中權貴,可就自己交好的權貴,在人家真正的實力派麵前,練個屁都不是。
甚至於自己想要在刺史府,通過刺史府的權勢,打壓一番玉林縣都非常難。
“那怎麽辦?難道咱們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個狗屁不是的李平安,將他們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家業毀於一旦嗎?”孫老爺皺著眉頭說道。
“為今之計,還有一個辦法。”
刺史府的大人歎了口氣,“去將你那南越國的黎公子找來吧。”
“大人,我不知道您什麽意思。”孫老爺心裏大驚,甚至於臉上都出了冷汗。
而宋老爺已經下意識地將手放在了腰間。
“有些事情我不說,不代表我什麽都不知道。”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冷笑一聲,看著宋老爺,“怎麽,想跟我來個魚死網破嗎?”
話音落下,一股強大的壓力向著二人散發開來。
“豈敢!豈敢!我們既然選擇了大人,自然願意一輩子為大人鞍前馬後地驅使。”
二人擦了擦冷汗,本以為眼前這位刺史府的大老爺,隻是任他們拿捏的廢物,豈不知人家什麽都知道,於是乎兩個人有些失態。
當下這位大老爺哂笑道,“什麽鞍前馬後的驅使,無非是看中了我手中的權利而已,趕緊去吧,讓這個黎公子趕緊來,他們給你們幹髒活那麽久,這一次也得非他不可。”
這位大人這麽一說,二人更害怕了。
因為這位大人的意思很明顯,這位黎公子之前的座位,他也是一清二楚。
這意味著什麽,一旦這位大人動了心思,他們的生死隨由不得自己了。
“既然大人知道我們的身份,我們也就不隱瞞了,我們確實是南越人出身,但這些年在華夏生活久了,已經習慣了,根本不拿自己當南越人。”
“之所以跟這些人有牽連,還不是因為他們是亡命徒,又是異族,好把控些。”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擺擺手,很是嫌棄道,“少跟我說這些沒用的廢話,我隻看結果,讓他趕緊來。”
孫老爺倒是沒跟宋老爺一般,說這些無用的話做掩飾,而是繼續問道,“大人,您之前的態度不是不動李平安嗎?”
“誰說我要動李平安?”
刺史府的大人,瞥了對方一眼,“聽說尉遲常分配戰果不均,不少府兵的大人們新生嫌隙,萬一那條防線出了口子,讓南越人殺進來,找李平安麻煩,那也是尉遲常用兵不當,跟咱們有什麽關係。”
能夠在嶺南這混亂的時局生存下來的,沒有一個簡單的人物。
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雖然之前否決了二人幹掉李平安的提議,但是心裏其實一直在盤算得失與後果。
李平安如果可以談,就好好談。
如果談不下去,就借刀殺人。
南越人就是他想到的退路之一。
“還是大人辦法多!”
二人一聽,瞬間眼前一亮。
先前南越人無法有大作為,是因為有尉遲常擋著。
現在因為尉遲常分配不均,再有人暗示一下,放一批南越正規軍進來,很容易。
到時候李平安被殺死,那也是敵國幹的,跟他們有什麽關係。
李平安死了,玉林縣,乃至於南定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環境,瞬間就會破滅。
黎公子見身份被人道破,倒是沒有任何驚訝,反而認真地與三人商議了一番。
“此事關乎你們的生死,做事情一定要小心。”這位刺史府的大人物,有很大的把握即便是失敗,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孫老爺和宋老爺這兩條狗養到今天不容易,他不想他們死得那麽早。
“大人放心,我會安排好的,保證不留下任何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