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參軍很懊惱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崔參軍心中很是懊惱。
這蠻夷就是蠻夷,即便是穿了漢衣,說了漢話,終究還是難服王道教化。
張嘴就是反了,反了。
這造反哪裏有這麽容易?
手底下管控一群不事生產,膽大包天的賊人,欺負欺負老百姓,就覺得自己可以無法無天了?
豈不知,落草為寇也好,占山為王也罷,跟造反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小打小鬧朝廷關注不到,而且隻要願意交保護費,總歸有人願意為了錢,保一保。
甚至於雙方還能互相配合,賺錢賺得風生水起。
但是造反就不一樣了,就算是一個老農,今天扯旗造反,明天就能有大軍過來征伐,滅你滿門。
真的想要扯旗造反,可不是喊個三言兩語的口號就能成功的。
他需要最起碼幾代人的積累,要有數不盡的爪牙死士,要有大量的百姓跟隨,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這條路,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被逐漸堵死了。
世家確實在朝堂上可以作威作福,但是手頭基本上都沒有啥兵權。
稍微有兵權的,也處於被皇帝嚴防死守的狀態。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是施恩於百姓,就像是時下李平安這種,跟當地的老百姓關係非常好,大量基層的工作崗位都是李平安安排的。
真的是要鬧事兒,那才叫一唿百應。
當初黃巾軍張角走的便是在和條路線,但是他們也失敗了。
可是眼下這三個人,說實話,名聲都很不好,老百姓一個個恨不得對他們扒皮拆骨,壓根就沒有人願意為他們而戰。
所以這幾個人聽到起兵造反這幾句話的時候,一個個嚇得不成樣子。
“諸位老爺,你們急什麽,讓我把話說完嘛!”
這位南越來的書生開口道,“我自然知道不能造反,畢竟倉促之下根本就成不了事。”
“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用造反來逼迫李平安讓步。”
“你是不是瘋了?”宋家的冷聲說道,“你這是威脅李平安嗎?你這是嫌棄咱們死得不夠快。”
“本來因為姓宋就被李平安格外關照,再坐實了造反,他不得想辦法弄死我。”
宋家家主惆悵得不行,自己就是跟他做上門女婿時的那戶人家都姓宋而已,就已經被李平安連續調查了多次。
也就是先前隱藏的深,不然自己出身於南越的事情早就暴露了。
“如果是別人,這麽做肯定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諸位爺莫要忘了,李平安的根基就在定南州,他跟州裏的官員,尤其是各地的縣令,關係捆綁得相當密切。”
這位南越書生繼續道,“他們都是戴罪之身,好不容易經營地方有了一些起色,可如果有人造反,不光前麵的一切努力沒有了,鬧不好他們還得被罷官丟職,乃至於滿門抄斬。”
“李平安此人重情重義是其一,其二其家族的發展,仰仗著這些地方官的幫襯,他肯定不能看著這種事情的發生!”
在場眾人眼前一亮,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確實是個辦法。”崔參軍頷首道。
而南越書生叉手繼續說道,“不過造反之事,終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不到最後時刻,能不用就不用。”
“那先生可有良策?”現如今的崔參軍心亂如麻,隻能寄希望外界給他提供破局之法。
“李平安抓了咱們的人,以他的性格,肯定是要殺人立威的,畢竟他即將前往龍州上任,為了震懾其他人,他也不會放過大人和二位老爺。”
這南越的書生繼續說道,“所以即使三位逃過眼前的劫難,恐怕也沒有辦法在此地安穩生活了。”
“不然,李平安走也走不安穩。”
“就總體實力而言,李平安一旦下定決心做些什麽,有的是人會為他衝鋒陷陣,所以最理智的選擇,還是暫避鋒芒,等他徹底去了龍州再說。”
崔參軍思索了片刻,想到了李平安的殘忍手段,便開腔道,“那你有辦法,讓我們逃出生天嗎?”
兩個豪門大戶也連連點頭。
事到如今,他們也不奢求其他的,隻希望能活下來。
“辦法確實有,就是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配合。”
“你且說來聽聽。”崔參軍開口道。
那胡姓書生沉吟了片刻之後說道,“定南州毗鄰的幾個州,最近動蕩不堪,不瞞您說,最近的起義軍,就是我們的人暗中率領的。”
“大人您是州司兵參軍,按照朝廷的規矩,臨州有謀反者,當引兵鎮壓,您將黎公子放在部曲之中,然後引兵出州征討反賊,誰能攔得住您?”
這位南越書生繼續說道,“您現在進入了誤區,認為李平安拿住了您的把柄,其實不然,他一個龍州刺史,管不到咱們定南州的事,其他縣官位置又低。”
“想做什麽事情,走流程到了刺史耳朵裏,也很晚了。”
“您又是崔家子,跟崔長史乃是同族,隻要您開口,他能不幫您想辦法調兵出去麽?”
“隻要出了定南州,依托於我們的情報,您將來具體如何,那就簡單多了。”
“甚至於隻要您願意,我們讓你不斷立下軍功都可以。”
“真是當局者迷啊!”
崔參軍惡狠狠地拍了自己額頭一巴掌。
之前聽說黎公子以拜訪自己的名義,逃到自己的府上,他就有些生氣,還沒下令趕人,就得到了李平安抓人的消息,瞬間慌了神。
現在想想,這位胡公子說得非常有道理。
李平安隻是個龍州刺史,而且屬於羈縻州的廢物刺史,在定南州沒有什麽具體職務。
就算是手頭有證據,也無法給自己定罪。
在這之前,自己依然是朝廷命官。
而隻要自己外放出去打仗,就能擺脫很多麻煩。
衙門總不能治一個正在為朝廷征戰的參軍的罪吧,那樣會寒了很多人的心的。
而且自己這些年,還通過手下的賊人們,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隻要能獲取暫時的安全,就能利用這些錢去運作,解決李平安帶來的諸多麻煩。
“多謝先生,我這就去安排。”
崔參軍鄭重其事地對著一個南越讀書人,恭恭敬敬的行禮。
他此時對於這些南越讀書人有了極大的改觀,覺得他們比起華夏的讀書人來,有許多優點。
最起碼不像是大康的讀書人,最事情那麽死板。
而且在大康,他們隻有為主人做事,才能有一席之地,往往更加忠誠,不會背叛。
一時間,弄死這個南越書生的心思就淡了起來。
但轉念一想,他們在其他州引導起義,是不是跟今日的操作如出一轍?
一時間,崔參軍的內心又警惕了幾分,覺得對方的思路雖然沒有問題,但最好找個時間殺了對方。
以免跟南越人牽扯太深。
這位書生笑著抱拳,示意參軍自便。
“大人,且慢行,無論如何都不能放下我們啊!”
宋、孫二位家主,一看崔參軍要離去,趕忙攔住哀求。
他們的身份有問題,禁不住查,而崔參軍看樣子也是要離開,他們都擔心成為棄子。
“慌什麽!一起共事那麽久,我能對你們放任不管嗎?我會以參軍的名義征召你們,帶著你們一起與我剿滅反賊。”
崔參軍嘴裏說話仁義寬厚,心裏卻早就不耐煩了。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啊!”
二人感激涕零地將對方送出了酒樓。
等到二人歸來,想找胡公子商議一番細節的時候,卻發現對方早就不見了。
此時的胡先生正帶著幾個人從巷子裏飛快的穿梭,剛一出酒樓,他就察覺到了不對,感覺身後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一般。
當下心中慌亂的不行,便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往人多的地方走去,不一會兒就到了城西窮人居多的坊市之中。
越是貧窮的坊市,人越多,而且環境越糟糕。
衙門裏的官兵,甚至於巡邏都不願意來這邊兒。
今日忽然有那麽多人來往,引來了不少當地的住戶的注意,紛紛探出頭來觀瞧。
而跟在胡公子身後的人越來越多,腳步越來越快,呈現出包圍之勢。
這位胡公子額頭上冷汗不斷往外冒,沒想到這大康這邊兒環境竟然這麽複雜,今日怕是一個不小心,就要丟了性命。
在焦急之中,看著周圍的百姓,靈光一閃,從懷裏掏出了一大包銅錢,剛才他嫌棄參軍小氣,這會兒竟然成了救命稻草。
將包袱一甩,隻聽嘩啦的一聲巨響,漫天銅錢飛舞而出。
“哎呦,錢啊!”
不少衣衫襤褸的百姓猛然間躥了出來,互相爭搶落地的銅錢,死死地擋在了胡公子和追蹤他們的碟子之間。
而這位胡公子也趁機七拐八拐進入了一間破敗的民房。
民房的主人,見到胡公子過來,以及外邊亂糟糟的情況,趕緊關閉了房門。
“公子,外麵是什麽人,為什麽要追殺您?”
胡公子搖搖頭說道,“柱子,那些都是南越人的探子,他們想從我身上獲取咱們大康的情報。”
那被換做柱子的年輕人憤怒道,“這群畜生,我去弄死他們!”
他連忙擺手,又指了指不遠處的水缸,掀開蓋子,看著下麵的黑洞洞的洞口說道,“柱子,你平時就是利用這個洞走私貨物的嗎?”
“對,門口的守衛盤剝太狠了,我也是沒辦法了,指著這個洞,走私點私鹽,養活自己。”柱子小聲說道,“要不是您之前幫過我,我是不會告訴您這個秘密的。”
“這定南州的南越蠻子越來越多,保不齊哪天,這裏就讓南越蠻子攻占了,您在這裏活著也不容易,跟我一起走吧,咱們去長安!”這位胡公子說道。
“謝謝公子美意,不過您也知道,我有老母,又妻兒,我走了誰來養活他們?若是拖家帶口,跟著您走,又耽誤您的行程,所以就算了吧。”
這位柱子搖頭拒絕,整準備轉身去給胡公子拿些吃食,卻在下一刻,感覺身體一痛。
不知道何時,胸口出了一個帶血的刀劍。
“你……”
柱子伸手要去抓胡公子的衣服,可是背後的人猛地擰了一下刀柄。
帶著滿心不甘,柱子無力的委頓下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在他背後,露出一個身材矮小的男人,正是一直躲在暗處,跟著胡公子的護衛。
胡公子又迴頭看了一眼定南州城,歎息一聲,鑽進黑洞。
崔參軍眼神之中的殺意,雖然隻是一閃,但是這位胡公子還是看到了。
在那一刹那,他就知道,這定南州不能呆了。
繼續留下來,自己很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隨著山寨的逐漸走向滅亡,這三人組浮出水麵。
組織辛辛苦苦搭建的這個小集體,徹底崩壞了,沒有價值了。
當然,胡公子也不是沒想過挽救,比如說策動他們造反。
但很明顯,不僅是這位崔公子沒有絲毫這方麵的意思,就連兩位出自於南越的家主,也完全不像。
所以他沒有繼續說造反的事情,而是改口說了剿滅反賊的事情。
幸好,這幾個蠢貨都已經亂了方寸,沒有懷疑,也沒有來得及對自己動手,才讓他順利的離開了酒樓。
其實剿匪這個事情,也屬於他絞盡腦汁得到的結果,成功的幾率還是蠻大的。
隻不過這位胡公子心裏很清楚,這三位都已經暴露了。
不論怎麽折騰,都難逃厄運,胡公子不想跟著他們冒險。
大難臨頭各自飛,至於崔參軍能否成功,跟他沒有多大關係。
身材矮小的漢子將短刀擦了擦,然後找來附近的柴草,掩蓋住血跡,然後將屍體扔進了黑洞裏。
一切就好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隻有淡淡的血腥味兒,隨風消失。
此時的三人組還不知道,這位接替黎公子的胡公子已經離開了定南州。
此時的崔參軍迴到家之後,迅速暗中將金銀細軟集中起來,一並送到崔長史手裏。
崔長史一看就知道,自己這遠親是攤上事兒了。
不過畢竟是同為崔家子,對方雖然是旁支血脈,但崔參軍一旦出事,對自己的影響也不好。
崔炆崔長史在見到如此多的金銀細軟,以及了解完內情之後,毫不猶豫的收下財貨,然後給崔參軍安排。
崔炆這邊兒前腳安排妥當,崔參軍這邊兒後腳就開始征調兵馬。
其中就包括孫、宋兩家的家主。
倒不是崔參軍念什麽情分,畢竟他自己打心眼裏就看不起南越人,但實在是沒辦法,他擔心不帶著這兩個人,會給自己來個節外生枝。
結果隨後趕過來的兩位卻告訴他,那個南越書生不見了。
崔參軍心裏頓時一驚,本能的就覺得事情大條了。
“我早就說過,咱們雖然出身於南越,但在大康生活了那麽久,也算是漢人了,要跟蠻子們保持距離。”
“黎公子勉強信任一二也就罷了,畢竟給我們做了那麽多事。”
“你說你找個胡公子做什麽?另起爐灶還沒成呢,人跑了。”
孫老爺瞪著眼睛說道,“是誰整天跟我說,現在這幾個山寨可能保不住了,咱們得重新來過。”
“你覺得我們幹這些掉腦袋的勾當,我們又是南越人出身,我不找家鄉的人,我放心嗎?”
“就漢人的狡猾勁兒,我讓他們做事,估計腦袋都沒了。”
孫老爺越說越氣憤,提及漢人的時候,都帶有憤怒、敵視的情緒了。
“混賬!你們兩個在我眼前吵吵這些有什麽用?”崔參軍的額頭青筋暴起,一臉的憤怒說道。
“大人,現在怎麽辦啊?”
宋老爺本來就是個沒主見的,現在慌了神,更是覺得腦子成了一團漿糊。
崔參軍揉捏著眉心,歎了口氣。
懶得搭理對方。
他心裏琢磨著,“隻要上戰場,就有危險。”
“之前有對方的許諾,雙方到了戰場之上,互相配合,問題不大,沒準還能混點軍功啥的。”
“可對方這一逃,就意味著他們到了戰場上,很有可能要真刀真槍的打仗去了。”
“大人,其實我覺得,對方跟不跟我們走,並不影響大局。咱們大不了到了戰場上,穩妥一點就是了。”宋老爺開口道。
“穩妥個屁!不說別的,我敢保證,咱們現在這種情況去了前線,會被對麵一口氣吞了!”
“姓胡的可能別的不行,但若是論對你們和我的了解程度,那肯定一等一的,到時候派遣隊伍,一口氣吃掉我們怎麽辦?”
孫老爺立刻出言反對。
“現在說什麽都有些遲了!我已經拿到了軍令。”崔參軍仰頭歎了口氣,“其實現在咱們沒有退路了。”
“李平安暫時拿我們沒有辦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能想辦法扳倒我。”
“與其等著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不如去前線拚一把。”
這蠻夷就是蠻夷,即便是穿了漢衣,說了漢話,終究還是難服王道教化。
張嘴就是反了,反了。
這造反哪裏有這麽容易?
手底下管控一群不事生產,膽大包天的賊人,欺負欺負老百姓,就覺得自己可以無法無天了?
豈不知,落草為寇也好,占山為王也罷,跟造反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小打小鬧朝廷關注不到,而且隻要願意交保護費,總歸有人願意為了錢,保一保。
甚至於雙方還能互相配合,賺錢賺得風生水起。
但是造反就不一樣了,就算是一個老農,今天扯旗造反,明天就能有大軍過來征伐,滅你滿門。
真的想要扯旗造反,可不是喊個三言兩語的口號就能成功的。
他需要最起碼幾代人的積累,要有數不盡的爪牙死士,要有大量的百姓跟隨,才有可能成功。
但是這條路,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被逐漸堵死了。
世家確實在朝堂上可以作威作福,但是手頭基本上都沒有啥兵權。
稍微有兵權的,也處於被皇帝嚴防死守的狀態。
當然,還有一種,那就是施恩於百姓,就像是時下李平安這種,跟當地的老百姓關係非常好,大量基層的工作崗位都是李平安安排的。
真的是要鬧事兒,那才叫一唿百應。
當初黃巾軍張角走的便是在和條路線,但是他們也失敗了。
可是眼下這三個人,說實話,名聲都很不好,老百姓一個個恨不得對他們扒皮拆骨,壓根就沒有人願意為他們而戰。
所以這幾個人聽到起兵造反這幾句話的時候,一個個嚇得不成樣子。
“諸位老爺,你們急什麽,讓我把話說完嘛!”
這位南越來的書生開口道,“我自然知道不能造反,畢竟倉促之下根本就成不了事。”
“我的意思是,咱們可以用造反來逼迫李平安讓步。”
“你是不是瘋了?”宋家的冷聲說道,“你這是威脅李平安嗎?你這是嫌棄咱們死得不夠快。”
“本來因為姓宋就被李平安格外關照,再坐實了造反,他不得想辦法弄死我。”
宋家家主惆悵得不行,自己就是跟他做上門女婿時的那戶人家都姓宋而已,就已經被李平安連續調查了多次。
也就是先前隱藏的深,不然自己出身於南越的事情早就暴露了。
“如果是別人,這麽做肯定是沒有意義的,但是諸位爺莫要忘了,李平安的根基就在定南州,他跟州裏的官員,尤其是各地的縣令,關係捆綁得相當密切。”
這位南越書生繼續道,“他們都是戴罪之身,好不容易經營地方有了一些起色,可如果有人造反,不光前麵的一切努力沒有了,鬧不好他們還得被罷官丟職,乃至於滿門抄斬。”
“李平安此人重情重義是其一,其二其家族的發展,仰仗著這些地方官的幫襯,他肯定不能看著這種事情的發生!”
在場眾人眼前一亮,瞬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確實是個辦法。”崔參軍頷首道。
而南越書生叉手繼續說道,“不過造反之事,終究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法子,不到最後時刻,能不用就不用。”
“那先生可有良策?”現如今的崔參軍心亂如麻,隻能寄希望外界給他提供破局之法。
“李平安抓了咱們的人,以他的性格,肯定是要殺人立威的,畢竟他即將前往龍州上任,為了震懾其他人,他也不會放過大人和二位老爺。”
這南越的書生繼續說道,“所以即使三位逃過眼前的劫難,恐怕也沒有辦法在此地安穩生活了。”
“不然,李平安走也走不安穩。”
“就總體實力而言,李平安一旦下定決心做些什麽,有的是人會為他衝鋒陷陣,所以最理智的選擇,還是暫避鋒芒,等他徹底去了龍州再說。”
崔參軍思索了片刻,想到了李平安的殘忍手段,便開腔道,“那你有辦法,讓我們逃出生天嗎?”
兩個豪門大戶也連連點頭。
事到如今,他們也不奢求其他的,隻希望能活下來。
“辦法確實有,就是不知道諸位願不願意配合。”
“你且說來聽聽。”崔參軍開口道。
那胡姓書生沉吟了片刻之後說道,“定南州毗鄰的幾個州,最近動蕩不堪,不瞞您說,最近的起義軍,就是我們的人暗中率領的。”
“大人您是州司兵參軍,按照朝廷的規矩,臨州有謀反者,當引兵鎮壓,您將黎公子放在部曲之中,然後引兵出州征討反賊,誰能攔得住您?”
這位南越書生繼續說道,“您現在進入了誤區,認為李平安拿住了您的把柄,其實不然,他一個龍州刺史,管不到咱們定南州的事,其他縣官位置又低。”
“想做什麽事情,走流程到了刺史耳朵裏,也很晚了。”
“您又是崔家子,跟崔長史乃是同族,隻要您開口,他能不幫您想辦法調兵出去麽?”
“隻要出了定南州,依托於我們的情報,您將來具體如何,那就簡單多了。”
“甚至於隻要您願意,我們讓你不斷立下軍功都可以。”
“真是當局者迷啊!”
崔參軍惡狠狠地拍了自己額頭一巴掌。
之前聽說黎公子以拜訪自己的名義,逃到自己的府上,他就有些生氣,還沒下令趕人,就得到了李平安抓人的消息,瞬間慌了神。
現在想想,這位胡公子說得非常有道理。
李平安隻是個龍州刺史,而且屬於羈縻州的廢物刺史,在定南州沒有什麽具體職務。
就算是手頭有證據,也無法給自己定罪。
在這之前,自己依然是朝廷命官。
而隻要自己外放出去打仗,就能擺脫很多麻煩。
衙門總不能治一個正在為朝廷征戰的參軍的罪吧,那樣會寒了很多人的心的。
而且自己這些年,還通過手下的賊人們,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隻要能獲取暫時的安全,就能利用這些錢去運作,解決李平安帶來的諸多麻煩。
“多謝先生,我這就去安排。”
崔參軍鄭重其事地對著一個南越讀書人,恭恭敬敬的行禮。
他此時對於這些南越讀書人有了極大的改觀,覺得他們比起華夏的讀書人來,有許多優點。
最起碼不像是大康的讀書人,最事情那麽死板。
而且在大康,他們隻有為主人做事,才能有一席之地,往往更加忠誠,不會背叛。
一時間,弄死這個南越書生的心思就淡了起來。
但轉念一想,他們在其他州引導起義,是不是跟今日的操作如出一轍?
一時間,崔參軍的內心又警惕了幾分,覺得對方的思路雖然沒有問題,但最好找個時間殺了對方。
以免跟南越人牽扯太深。
這位書生笑著抱拳,示意參軍自便。
“大人,且慢行,無論如何都不能放下我們啊!”
宋、孫二位家主,一看崔參軍要離去,趕忙攔住哀求。
他們的身份有問題,禁不住查,而崔參軍看樣子也是要離開,他們都擔心成為棄子。
“慌什麽!一起共事那麽久,我能對你們放任不管嗎?我會以參軍的名義征召你們,帶著你們一起與我剿滅反賊。”
崔參軍嘴裏說話仁義寬厚,心裏卻早就不耐煩了。
“謝謝大人,謝謝大人啊!”
二人感激涕零地將對方送出了酒樓。
等到二人歸來,想找胡公子商議一番細節的時候,卻發現對方早就不見了。
此時的胡先生正帶著幾個人從巷子裏飛快的穿梭,剛一出酒樓,他就察覺到了不對,感覺身後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自己一般。
當下心中慌亂的不行,便不由地加快了腳步,往人多的地方走去,不一會兒就到了城西窮人居多的坊市之中。
越是貧窮的坊市,人越多,而且環境越糟糕。
衙門裏的官兵,甚至於巡邏都不願意來這邊兒。
今日忽然有那麽多人來往,引來了不少當地的住戶的注意,紛紛探出頭來觀瞧。
而跟在胡公子身後的人越來越多,腳步越來越快,呈現出包圍之勢。
這位胡公子額頭上冷汗不斷往外冒,沒想到這大康這邊兒環境竟然這麽複雜,今日怕是一個不小心,就要丟了性命。
在焦急之中,看著周圍的百姓,靈光一閃,從懷裏掏出了一大包銅錢,剛才他嫌棄參軍小氣,這會兒竟然成了救命稻草。
將包袱一甩,隻聽嘩啦的一聲巨響,漫天銅錢飛舞而出。
“哎呦,錢啊!”
不少衣衫襤褸的百姓猛然間躥了出來,互相爭搶落地的銅錢,死死地擋在了胡公子和追蹤他們的碟子之間。
而這位胡公子也趁機七拐八拐進入了一間破敗的民房。
民房的主人,見到胡公子過來,以及外邊亂糟糟的情況,趕緊關閉了房門。
“公子,外麵是什麽人,為什麽要追殺您?”
胡公子搖搖頭說道,“柱子,那些都是南越人的探子,他們想從我身上獲取咱們大康的情報。”
那被換做柱子的年輕人憤怒道,“這群畜生,我去弄死他們!”
他連忙擺手,又指了指不遠處的水缸,掀開蓋子,看著下麵的黑洞洞的洞口說道,“柱子,你平時就是利用這個洞走私貨物的嗎?”
“對,門口的守衛盤剝太狠了,我也是沒辦法了,指著這個洞,走私點私鹽,養活自己。”柱子小聲說道,“要不是您之前幫過我,我是不會告訴您這個秘密的。”
“這定南州的南越蠻子越來越多,保不齊哪天,這裏就讓南越蠻子攻占了,您在這裏活著也不容易,跟我一起走吧,咱們去長安!”這位胡公子說道。
“謝謝公子美意,不過您也知道,我有老母,又妻兒,我走了誰來養活他們?若是拖家帶口,跟著您走,又耽誤您的行程,所以就算了吧。”
這位柱子搖頭拒絕,整準備轉身去給胡公子拿些吃食,卻在下一刻,感覺身體一痛。
不知道何時,胸口出了一個帶血的刀劍。
“你……”
柱子伸手要去抓胡公子的衣服,可是背後的人猛地擰了一下刀柄。
帶著滿心不甘,柱子無力的委頓下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在他背後,露出一個身材矮小的男人,正是一直躲在暗處,跟著胡公子的護衛。
胡公子又迴頭看了一眼定南州城,歎息一聲,鑽進黑洞。
崔參軍眼神之中的殺意,雖然隻是一閃,但是這位胡公子還是看到了。
在那一刹那,他就知道,這定南州不能呆了。
繼續留下來,自己很有可能死無葬身之地。
而且,隨著山寨的逐漸走向滅亡,這三人組浮出水麵。
組織辛辛苦苦搭建的這個小集體,徹底崩壞了,沒有價值了。
當然,胡公子也不是沒想過挽救,比如說策動他們造反。
但很明顯,不僅是這位崔公子沒有絲毫這方麵的意思,就連兩位出自於南越的家主,也完全不像。
所以他沒有繼續說造反的事情,而是改口說了剿滅反賊的事情。
幸好,這幾個蠢貨都已經亂了方寸,沒有懷疑,也沒有來得及對自己動手,才讓他順利的離開了酒樓。
其實剿匪這個事情,也屬於他絞盡腦汁得到的結果,成功的幾率還是蠻大的。
隻不過這位胡公子心裏很清楚,這三位都已經暴露了。
不論怎麽折騰,都難逃厄運,胡公子不想跟著他們冒險。
大難臨頭各自飛,至於崔參軍能否成功,跟他沒有多大關係。
身材矮小的漢子將短刀擦了擦,然後找來附近的柴草,掩蓋住血跡,然後將屍體扔進了黑洞裏。
一切就好像什麽都沒發生過一樣,隻有淡淡的血腥味兒,隨風消失。
此時的三人組還不知道,這位接替黎公子的胡公子已經離開了定南州。
此時的崔參軍迴到家之後,迅速暗中將金銀細軟集中起來,一並送到崔長史手裏。
崔長史一看就知道,自己這遠親是攤上事兒了。
不過畢竟是同為崔家子,對方雖然是旁支血脈,但崔參軍一旦出事,對自己的影響也不好。
崔炆崔長史在見到如此多的金銀細軟,以及了解完內情之後,毫不猶豫的收下財貨,然後給崔參軍安排。
崔炆這邊兒前腳安排妥當,崔參軍這邊兒後腳就開始征調兵馬。
其中就包括孫、宋兩家的家主。
倒不是崔參軍念什麽情分,畢竟他自己打心眼裏就看不起南越人,但實在是沒辦法,他擔心不帶著這兩個人,會給自己來個節外生枝。
結果隨後趕過來的兩位卻告訴他,那個南越書生不見了。
崔參軍心裏頓時一驚,本能的就覺得事情大條了。
“我早就說過,咱們雖然出身於南越,但在大康生活了那麽久,也算是漢人了,要跟蠻子們保持距離。”
“黎公子勉強信任一二也就罷了,畢竟給我們做了那麽多事。”
“你說你找個胡公子做什麽?另起爐灶還沒成呢,人跑了。”
孫老爺瞪著眼睛說道,“是誰整天跟我說,現在這幾個山寨可能保不住了,咱們得重新來過。”
“你覺得我們幹這些掉腦袋的勾當,我們又是南越人出身,我不找家鄉的人,我放心嗎?”
“就漢人的狡猾勁兒,我讓他們做事,估計腦袋都沒了。”
孫老爺越說越氣憤,提及漢人的時候,都帶有憤怒、敵視的情緒了。
“混賬!你們兩個在我眼前吵吵這些有什麽用?”崔參軍的額頭青筋暴起,一臉的憤怒說道。
“大人,現在怎麽辦啊?”
宋老爺本來就是個沒主見的,現在慌了神,更是覺得腦子成了一團漿糊。
崔參軍揉捏著眉心,歎了口氣。
懶得搭理對方。
他心裏琢磨著,“隻要上戰場,就有危險。”
“之前有對方的許諾,雙方到了戰場之上,互相配合,問題不大,沒準還能混點軍功啥的。”
“可對方這一逃,就意味著他們到了戰場上,很有可能要真刀真槍的打仗去了。”
“大人,其實我覺得,對方跟不跟我們走,並不影響大局。咱們大不了到了戰場上,穩妥一點就是了。”宋老爺開口道。
“穩妥個屁!不說別的,我敢保證,咱們現在這種情況去了前線,會被對麵一口氣吞了!”
“姓胡的可能別的不行,但若是論對你們和我的了解程度,那肯定一等一的,到時候派遣隊伍,一口氣吃掉我們怎麽辦?”
孫老爺立刻出言反對。
“現在說什麽都有些遲了!我已經拿到了軍令。”崔參軍仰頭歎了口氣,“其實現在咱們沒有退路了。”
“李平安暫時拿我們沒有辦法,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能想辦法扳倒我。”
“與其等著陷入萬劫不複之地,不如去前線拚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