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駐軍盤蛇嶺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平安微微頷首,走出了病房。
院子裏,王果子身邊兒站著一個年邁蒼蒼的讀書人。
王果子是王豆子的家人,這小子年輕,頭腦靈活,目前管理者三百多鄉衛,進步很大。
隨著投奔的人手越來越多,王果子平日裏負責的事務也不少,諸如訓練的事情也要經常操持。
不過這小家夥做得不錯,成績也是有目共睹,李平安對他很是滿意。
“明公,在您投靠咱們的劉忱是迴頭山附近的。”王果子指了指,“劉忱之前是迴頭山附近的讀書人,耕讀傳家,對附近的情況比較熟悉。”
“見過明公。”劉忱很是有眼力地上前拜見了李平安。
李平安對他微微頷首,“劉先生,麻煩您跟我說一說迴頭山附近的情況。”
“迴頭山?那邊兒能有什麽情況?”劉忱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平安,“那邊兒貌似沒有多少人吧,這幾年幹旱的厲害,莊稼都不漲,今年還發生了火災,大山都燒光了。”
“嗯,有一支友軍被困此地,我要帶人去營救。”李平安說道,“再出發之前,我要知道那邊兒的具體情況,山有多高,山的範圍有多大,有沒有近路之類的。”
“要去那邊兒打仗?”
劉忱一聽,眼珠子紅了。
雖然生活所迫,他背井離鄉來到了七裏堡,但是說實話,他對那邊兒還是有感情的。
他知道,戰爭會導致大量的鄉親們流離失所。
“劉先生,您說話啊,刺史大人還等著呢。”一邊兒的王果子推了推他。
“哦哦!”劉忱迴過神來,不敢猶豫,連忙說道,“啟稟明公,這迴頭山之前山上鬱鬱蔥蔥,樹木很多,但是後來一場大火,便什麽都沒有了。”
“山倒是不算大,高不足二百步,能夠上山下山的道路挺多,但是主要的山道,隻有兩條,其餘都是小路,崎嶇難行。”
“山上可有水源?”李平安問道。
“有,山上有一條小溪,但是這些年幹旱的厲害,若是給大量的軍人飲用,山溪的水絕對不夠用,”劉忱搖頭道,“明公,您要是去那邊兒打仗,可以帶著我,我對那邊兒的道路很熟悉。”
李平安緩緩點頭,然後問道,“劉先生,你可有功名?”
“學生有秀才的功名,”劉忱頷首說道,“不過我精通算術,文章做的不行,科舉一直沒有進展,兼之年紀大了,也不願意去縣衙做個小吏,跟那些肮髒之人同流合汙。後來趕上鬧災,當地生活不易,便投奔到了七裏堡。”
“我也曾經去獨孤傑大人那裏應試過幾次,但是年紀大了,行動遲緩,一直沒有成功。”
“你好好表現,此次若是立功,我提拔你。”李平安說道。
“明公,您放心,學生一定竭盡所能。”劉忱恭敬行禮道。
現在誰不知道,給七裏堡做事,月前高,還有各種獎勵。
有的時候,刺史大人一次賞賜,就能趕上外麵的官員,一年的俸祿。
千裏迢迢前來投奔,結果沒有謀個一官半職,整天靠給人家孩子們教書為業,讓劉忱這顆躁動的心,一直很抑鬱。
“你從你們那兒來到七裏堡,走的是官道嗎?”王豆子開口問道。
“對,走官道好走一些,而且學生還觀察了山川形勢。”劉忱點點頭說道,“小路確實有,但是不好走,坑坑窪窪,而且還要翻不少山頭。”
“你竟然會看山川形勢?”王豆子驚訝道,他的第一反應此人很有可能是細作,但是仔細一想,能夠入駐七裏堡的讀書人,都是經過嚴苛的身份核查的,起碼要幾代人身份清白,便沒有發作。
“研究過,讀書人,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劉忱說道。
一邊兒的李平安沒明白王豆子為什麽這麽問,但是沒有打斷。
“那你知道在什麽地方埋伏更合適嗎?”王豆子問道。
“當然,學生這山川形勢不是白看的,盤蛇嶺特別適合埋伏大軍。”劉忱說道。
“你來跟我詳細說一說,從七裏堡到迴頭山的路況。”王豆子示意看了李平安一眼,李平安點點頭,二人便走了下去。
王豆子到了營房,又叫來崔九郎等人,對著輿圖議論起來。
沒過多久,李亮開始召集兵馬。
如今李平安手下兵馬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管理,這些人按照大康的方法,進行了分配。
每一千人,設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都尉各一人,統帥一府的兵馬。
每個府下設三個團,每個團三百餘人,團有校尉以及旅帥。
每個團又有六個以及以上的隊,五十人為一隊,隊友隊正、隊副。
十人為一火,有火長。
目前七裏堡有三個府,最高指揮官自然是李平安,王豆子、李亮、趙老蔫分別為三個正牌兒都尉,當然這不屬於朝廷編製,餉銀都是李平安自己發。
李平安的兩個大哥,屬於沒有正式職務,但是隨時可以拿著李平安的命令,接管任何一支部隊。
李亮拿了軍隊,召集兵馬,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
此次行動,一口氣調動了一個府加一個團的兵馬。
約一千三百餘人。
因為是急行軍,軍中所有的騾子、驢全都調動起來,用來騎乘和運輸物資。
就在李平安他們在調動軍隊的時候,大嫂和二嫂攙扶著老太太來了。
李平安領著大哥、二哥對手下說道,“你們先走,我們後至。”
“好!”李亮等人,毫不猶豫地帶隊離開。
“兒啊,你們兄弟三人這是做什麽去?”老太太氣喘籲籲的說道,“這才太平多久,怎麽又要出去打仗?”
大嫂、二嫂沒有說話,但也是一臉不舍的看著他們的夫君。
卡拉姆身上背著行禮,眼睛一眨一眨,似乎在跟李平安說,“主人,我現在已經把活交給手下了,我能陪伴您出征了。”
“娘,尉遲常在外麵出事兒了,他跟我交情不淺,而且跟咱們家是聯盟關係,我必須去救他。”李平安解釋道。
不論從尉遲常維護定南州安全方麵,還是雙方之間的聯盟關係,乃至更為重要是雙方之間的友誼,李平安是肯定要去營救的。
“我知道尉遲常將軍對於咱們定南州的重要性,也知道你們之間的感情。”老太太說道,“可是他那麽厲害的人物,都讓人家包圍了,你去有什麽用?”
“還兄弟三個人一起去,萬一有個好歹,咱們家豈不是要塌了天?”
老太太死活不願意三個兒子一起出征。
“娘,您也知道敵人強悍,我們兄弟二人,怎麽能看著老三自己去?”李虎開口道。
“混賬!什麽叫讓老三自己去?”老太太對老大、老二沒有好臉色,直接嗬斥道,“為什麽不是你們兩個去,讓老三在家裏孝順我?”
“娘,我們沒這麽大本事啊!”李嘯直言道,“之前我們也領兵,不總是打敗仗。”
李平安也上前說道,“娘,我會很小心的,您在家好好歇著,等孩兒勝利歸來的消息。”
“行了,大軍開拔都走了很遠了,我們再不出發,反而會有危險。”
李平安跟大哥、二哥給老太太磕了頭,又朝著躲在遠處,不願意出來的老爺子,磕了一個,轉身翻身上馬離去,去追前方的隊伍。
待兒子們走後,老爺子手裏牽著家裏的小女娃,眼珠裏也都是淚水。
這世道越來越亂,兒子本事越來越大,他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
平日裏盼著兒孫有出息,可真的兒孫有出息了,他心裏又難受,擔驚受怕。
可他是一家之主,怎麽能表現出任何膽怯和不舍的心思來呢。
李平安等人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很快便超越了大部隊,領著約莫三十餘人,大幅度領先於主力部隊。
傍晚時分,李平安他們抵達了第一個跟七裏堡關係不錯的僚人部落。
這個部落叫做青蛇部落,部落的圖騰是一條大蛇。
賊人很多,號稱好幾萬人,他們這點人過去,無異於以卵擊石,而朝廷的兵馬,又不可能為了尉遲常輕易的調動,畢竟宇文亮是個出了名的慫貨。
所以李平安選擇自己尋找援兵,首先他出發前,給每個縣送送去了信,讓他們派人手過來,等到李平安拜訪僚人不落之前,各縣的隊伍已經在路上了,會逐漸跟李平安會和。
這個青蛇部落的人很多,有約莫一萬七八千人,青壯戰鬥力也很多,有三千多人。
青蛇部落平日裏跟李平安關係很不錯,因為他們部落也養蛇,李平安便跟他們分享了很多技術,還幫他們對外出售毒蛇,以及幫他們購買物資,還有很多僚人雇傭兵,也是從他們這裏租賃的。
所以他們見到李平安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當天晚上開始召集人手。
同時還通知了幾個相熟的部落,願意墊付糧草,隨軍出征。
翌日,李平安便新增了兩千五百多名僚人,隨軍而行。
不過人越多,隊伍行進的速度也就越慢,他們跟李平安他們騎著馬趕路是不一樣的。
對此,李平安也沒有很好的辦法,除了騰出一部分驢車來,讓他們跟著換乘之外,也沒有其他可做的。
不過李平安很感激他們的幫助,主動讓李雲分了些精糧給他們。
僚人不落很是感激。
當然,僚人能吃苦,善戰,還能勉強跟著李平安他們的隊伍。
但是各縣追過來的兵馬就差勁兒太多了,他們本身就是官府的差役,團練,戰鬥力差,平時夥食也一般,行軍速度很慢,經常要李平安他們修整,等一等他們,不然就有人會掉隊。
走到盤蛇領附近,王豆子果斷找到李平安,跟李平安商議,紮營之事。
一邊兒的李亮等人很是不解,“王叔,現在距離天黑還早,為何這麽快就紮營?這裏不是說最適合埋伏大軍麽?既然沒有,就證明道路比較安全,咱們可以加速前進了。”
王豆子搖頭道,“越是靠近前麵,越是要謹慎,等到天色真的晚了,再紮營,士兵休息不過來,也容易被夜襲。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此紮營,同時派出先鋒部隊,掃蕩前方的路線,有問題及時後撤,以免全軍遇到麻煩。”
李平安深以為然。
李亮雖然著急立功,也耐著性子,招唿手下紮營。
隊伍開始紮營,李平安便帶著幾名鄉衛鑽入山林之中,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
等到迴來,發現王豆子正在營帳內,跟劉忱等人在輿圖上計算數據。
李平安問道,“算出什麽來了?”
王豆子迴應道,“啟稟明公,我們雖然在竭力趕路,但是恐怕還要有一日多的時間,才能抵達迴頭山。”
“然後也不知道幾日才能破敵,不知道尉遲將軍還能堅持多久。”
李平安微微頷首道,“是啊,越往後的日子越難熬,要是老天爺賞臉,下一場雨,或許能緩解尉遲常的難處。”
“對了,先鋒部隊派出去多久了,他們現在大概在什麽位置?”
王豆子指了指輿圖的位置,“大概抵達斷頭山了。”
斷頭山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地形頗為險峻,一邊兒大山像是人的冀北,而另外一處山地像是被砍掉的了人頭,所以取名為斷頭山。
不過因為此地頗為險峻,有朝廷的守拙軍駐紮,並且對周邊兒的樹木進行了大規模的砍伐,道路非常寬闊,反而是比較安全的地方。
但今天的情況比較特殊,這支守拙軍裏麵人聲鼎沸,可是守拙軍外麵的道路兩旁,卻不知道什麽時候,被挖了兩條地道,地道內藏著密密麻麻的賊人。
其中一人當初從七裏堡逃脫的阮將軍等人。
一個南越兵丁,順著地道跑到了阮將軍近前,稟告道,“啟稟將軍,李平安的隊伍,在盤蛇嶺駐紮了。”
“嘿,真邪性哎,這李平安最危險的盤蛇嶺敢駐紮,反而最安全的斷頭山不敢靠近一步?這他娘的是什麽道路?”
阮將軍煩躁,扭頭看向不遠處的一位年輕漢人將領,“齊都尉,你趕緊安排你的手下給我們送飯過來,大戰怕是要明天了。”
“阮將軍,不是我質疑你們,李平安現在手下聚集了大概六千多人,而且還有很多不怕死的僚人,就咱們這點人,能成麽?”這位齊都尉擔憂地說道。
“咱們來之前,軍師就已經料到了李平安會到處求援兵,所以咱們也有援軍,看到不遠處那支守拙軍大營了,裏麵三千餘人,關鍵時刻會打李平安一個措手不及。”
“還有,咱們現在武器很充沛,你們漢人的世家,竟然連床弩這種寶貝都給了我們,你說咱們怎麽輸?”
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上百架床子弩,一臉的得意。
那齊都尉看了看那些南越蠻子士兵,看著不少人穿著漢式戰甲,也是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心中暗道,“確實,這群蠻子都武裝成這個樣子,我們怎麽輸?”
院子裏,王果子身邊兒站著一個年邁蒼蒼的讀書人。
王果子是王豆子的家人,這小子年輕,頭腦靈活,目前管理者三百多鄉衛,進步很大。
隨著投奔的人手越來越多,王果子平日裏負責的事務也不少,諸如訓練的事情也要經常操持。
不過這小家夥做得不錯,成績也是有目共睹,李平安對他很是滿意。
“明公,在您投靠咱們的劉忱是迴頭山附近的。”王果子指了指,“劉忱之前是迴頭山附近的讀書人,耕讀傳家,對附近的情況比較熟悉。”
“見過明公。”劉忱很是有眼力地上前拜見了李平安。
李平安對他微微頷首,“劉先生,麻煩您跟我說一說迴頭山附近的情況。”
“迴頭山?那邊兒能有什麽情況?”劉忱有些疑惑地看向李平安,“那邊兒貌似沒有多少人吧,這幾年幹旱的厲害,莊稼都不漲,今年還發生了火災,大山都燒光了。”
“嗯,有一支友軍被困此地,我要帶人去營救。”李平安說道,“再出發之前,我要知道那邊兒的具體情況,山有多高,山的範圍有多大,有沒有近路之類的。”
“要去那邊兒打仗?”
劉忱一聽,眼珠子紅了。
雖然生活所迫,他背井離鄉來到了七裏堡,但是說實話,他對那邊兒還是有感情的。
他知道,戰爭會導致大量的鄉親們流離失所。
“劉先生,您說話啊,刺史大人還等著呢。”一邊兒的王果子推了推他。
“哦哦!”劉忱迴過神來,不敢猶豫,連忙說道,“啟稟明公,這迴頭山之前山上鬱鬱蔥蔥,樹木很多,但是後來一場大火,便什麽都沒有了。”
“山倒是不算大,高不足二百步,能夠上山下山的道路挺多,但是主要的山道,隻有兩條,其餘都是小路,崎嶇難行。”
“山上可有水源?”李平安問道。
“有,山上有一條小溪,但是這些年幹旱的厲害,若是給大量的軍人飲用,山溪的水絕對不夠用,”劉忱搖頭道,“明公,您要是去那邊兒打仗,可以帶著我,我對那邊兒的道路很熟悉。”
李平安緩緩點頭,然後問道,“劉先生,你可有功名?”
“學生有秀才的功名,”劉忱頷首說道,“不過我精通算術,文章做的不行,科舉一直沒有進展,兼之年紀大了,也不願意去縣衙做個小吏,跟那些肮髒之人同流合汙。後來趕上鬧災,當地生活不易,便投奔到了七裏堡。”
“我也曾經去獨孤傑大人那裏應試過幾次,但是年紀大了,行動遲緩,一直沒有成功。”
“你好好表現,此次若是立功,我提拔你。”李平安說道。
“明公,您放心,學生一定竭盡所能。”劉忱恭敬行禮道。
現在誰不知道,給七裏堡做事,月前高,還有各種獎勵。
有的時候,刺史大人一次賞賜,就能趕上外麵的官員,一年的俸祿。
千裏迢迢前來投奔,結果沒有謀個一官半職,整天靠給人家孩子們教書為業,讓劉忱這顆躁動的心,一直很抑鬱。
“你從你們那兒來到七裏堡,走的是官道嗎?”王豆子開口問道。
“對,走官道好走一些,而且學生還觀察了山川形勢。”劉忱點點頭說道,“小路確實有,但是不好走,坑坑窪窪,而且還要翻不少山頭。”
“你竟然會看山川形勢?”王豆子驚訝道,他的第一反應此人很有可能是細作,但是仔細一想,能夠入駐七裏堡的讀書人,都是經過嚴苛的身份核查的,起碼要幾代人身份清白,便沒有發作。
“研究過,讀書人,行萬裏路,讀萬卷書。”劉忱說道。
一邊兒的李平安沒明白王豆子為什麽這麽問,但是沒有打斷。
“那你知道在什麽地方埋伏更合適嗎?”王豆子問道。
“當然,學生這山川形勢不是白看的,盤蛇嶺特別適合埋伏大軍。”劉忱說道。
“你來跟我詳細說一說,從七裏堡到迴頭山的路況。”王豆子示意看了李平安一眼,李平安點點頭,二人便走了下去。
王豆子到了營房,又叫來崔九郎等人,對著輿圖議論起來。
沒過多久,李亮開始召集兵馬。
如今李平安手下兵馬越來越多,為了方便管理,這些人按照大康的方法,進行了分配。
每一千人,設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都尉各一人,統帥一府的兵馬。
每個府下設三個團,每個團三百餘人,團有校尉以及旅帥。
每個團又有六個以及以上的隊,五十人為一隊,隊友隊正、隊副。
十人為一火,有火長。
目前七裏堡有三個府,最高指揮官自然是李平安,王豆子、李亮、趙老蔫分別為三個正牌兒都尉,當然這不屬於朝廷編製,餉銀都是李平安自己發。
李平安的兩個大哥,屬於沒有正式職務,但是隨時可以拿著李平安的命令,接管任何一支部隊。
李亮拿了軍隊,召集兵馬,所有人立刻行動起來。
此次行動,一口氣調動了一個府加一個團的兵馬。
約一千三百餘人。
因為是急行軍,軍中所有的騾子、驢全都調動起來,用來騎乘和運輸物資。
就在李平安他們在調動軍隊的時候,大嫂和二嫂攙扶著老太太來了。
李平安領著大哥、二哥對手下說道,“你們先走,我們後至。”
“好!”李亮等人,毫不猶豫地帶隊離開。
“兒啊,你們兄弟三人這是做什麽去?”老太太氣喘籲籲的說道,“這才太平多久,怎麽又要出去打仗?”
大嫂、二嫂沒有說話,但也是一臉不舍的看著他們的夫君。
卡拉姆身上背著行禮,眼睛一眨一眨,似乎在跟李平安說,“主人,我現在已經把活交給手下了,我能陪伴您出征了。”
“娘,尉遲常在外麵出事兒了,他跟我交情不淺,而且跟咱們家是聯盟關係,我必須去救他。”李平安解釋道。
不論從尉遲常維護定南州安全方麵,還是雙方之間的聯盟關係,乃至更為重要是雙方之間的友誼,李平安是肯定要去營救的。
“我知道尉遲常將軍對於咱們定南州的重要性,也知道你們之間的感情。”老太太說道,“可是他那麽厲害的人物,都讓人家包圍了,你去有什麽用?”
“還兄弟三個人一起去,萬一有個好歹,咱們家豈不是要塌了天?”
老太太死活不願意三個兒子一起出征。
“娘,您也知道敵人強悍,我們兄弟二人,怎麽能看著老三自己去?”李虎開口道。
“混賬!什麽叫讓老三自己去?”老太太對老大、老二沒有好臉色,直接嗬斥道,“為什麽不是你們兩個去,讓老三在家裏孝順我?”
“娘,我們沒這麽大本事啊!”李嘯直言道,“之前我們也領兵,不總是打敗仗。”
李平安也上前說道,“娘,我會很小心的,您在家好好歇著,等孩兒勝利歸來的消息。”
“行了,大軍開拔都走了很遠了,我們再不出發,反而會有危險。”
李平安跟大哥、二哥給老太太磕了頭,又朝著躲在遠處,不願意出來的老爺子,磕了一個,轉身翻身上馬離去,去追前方的隊伍。
待兒子們走後,老爺子手裏牽著家裏的小女娃,眼珠裏也都是淚水。
這世道越來越亂,兒子本事越來越大,他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天。
平日裏盼著兒孫有出息,可真的兒孫有出息了,他心裏又難受,擔驚受怕。
可他是一家之主,怎麽能表現出任何膽怯和不舍的心思來呢。
李平安等人的行進速度非常快,很快便超越了大部隊,領著約莫三十餘人,大幅度領先於主力部隊。
傍晚時分,李平安他們抵達了第一個跟七裏堡關係不錯的僚人部落。
這個部落叫做青蛇部落,部落的圖騰是一條大蛇。
賊人很多,號稱好幾萬人,他們這點人過去,無異於以卵擊石,而朝廷的兵馬,又不可能為了尉遲常輕易的調動,畢竟宇文亮是個出了名的慫貨。
所以李平安選擇自己尋找援兵,首先他出發前,給每個縣送送去了信,讓他們派人手過來,等到李平安拜訪僚人不落之前,各縣的隊伍已經在路上了,會逐漸跟李平安會和。
這個青蛇部落的人很多,有約莫一萬七八千人,青壯戰鬥力也很多,有三千多人。
青蛇部落平日裏跟李平安關係很不錯,因為他們部落也養蛇,李平安便跟他們分享了很多技術,還幫他們對外出售毒蛇,以及幫他們購買物資,還有很多僚人雇傭兵,也是從他們這裏租賃的。
所以他們見到李平安之後,沒有絲毫猶豫,當天晚上開始召集人手。
同時還通知了幾個相熟的部落,願意墊付糧草,隨軍出征。
翌日,李平安便新增了兩千五百多名僚人,隨軍而行。
不過人越多,隊伍行進的速度也就越慢,他們跟李平安他們騎著馬趕路是不一樣的。
對此,李平安也沒有很好的辦法,除了騰出一部分驢車來,讓他們跟著換乘之外,也沒有其他可做的。
不過李平安很感激他們的幫助,主動讓李雲分了些精糧給他們。
僚人不落很是感激。
當然,僚人能吃苦,善戰,還能勉強跟著李平安他們的隊伍。
但是各縣追過來的兵馬就差勁兒太多了,他們本身就是官府的差役,團練,戰鬥力差,平時夥食也一般,行軍速度很慢,經常要李平安他們修整,等一等他們,不然就有人會掉隊。
走到盤蛇領附近,王豆子果斷找到李平安,跟李平安商議,紮營之事。
一邊兒的李亮等人很是不解,“王叔,現在距離天黑還早,為何這麽快就紮營?這裏不是說最適合埋伏大軍麽?既然沒有,就證明道路比較安全,咱們可以加速前進了。”
王豆子搖頭道,“越是靠近前麵,越是要謹慎,等到天色真的晚了,再紮營,士兵休息不過來,也容易被夜襲。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在此紮營,同時派出先鋒部隊,掃蕩前方的路線,有問題及時後撤,以免全軍遇到麻煩。”
李平安深以為然。
李亮雖然著急立功,也耐著性子,招唿手下紮營。
隊伍開始紮營,李平安便帶著幾名鄉衛鑽入山林之中,仔細觀察周圍的情況。
等到迴來,發現王豆子正在營帳內,跟劉忱等人在輿圖上計算數據。
李平安問道,“算出什麽來了?”
王豆子迴應道,“啟稟明公,我們雖然在竭力趕路,但是恐怕還要有一日多的時間,才能抵達迴頭山。”
“然後也不知道幾日才能破敵,不知道尉遲將軍還能堅持多久。”
李平安微微頷首道,“是啊,越往後的日子越難熬,要是老天爺賞臉,下一場雨,或許能緩解尉遲常的難處。”
“對了,先鋒部隊派出去多久了,他們現在大概在什麽位置?”
王豆子指了指輿圖的位置,“大概抵達斷頭山了。”
斷頭山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地形頗為險峻,一邊兒大山像是人的冀北,而另外一處山地像是被砍掉的了人頭,所以取名為斷頭山。
不過因為此地頗為險峻,有朝廷的守拙軍駐紮,並且對周邊兒的樹木進行了大規模的砍伐,道路非常寬闊,反而是比較安全的地方。
但今天的情況比較特殊,這支守拙軍裏麵人聲鼎沸,可是守拙軍外麵的道路兩旁,卻不知道什麽時候,被挖了兩條地道,地道內藏著密密麻麻的賊人。
其中一人當初從七裏堡逃脫的阮將軍等人。
一個南越兵丁,順著地道跑到了阮將軍近前,稟告道,“啟稟將軍,李平安的隊伍,在盤蛇嶺駐紮了。”
“嘿,真邪性哎,這李平安最危險的盤蛇嶺敢駐紮,反而最安全的斷頭山不敢靠近一步?這他娘的是什麽道路?”
阮將軍煩躁,扭頭看向不遠處的一位年輕漢人將領,“齊都尉,你趕緊安排你的手下給我們送飯過來,大戰怕是要明天了。”
“阮將軍,不是我質疑你們,李平安現在手下聚集了大概六千多人,而且還有很多不怕死的僚人,就咱們這點人,能成麽?”這位齊都尉擔憂地說道。
“咱們來之前,軍師就已經料到了李平安會到處求援兵,所以咱們也有援軍,看到不遠處那支守拙軍大營了,裏麵三千餘人,關鍵時刻會打李平安一個措手不及。”
“還有,咱們現在武器很充沛,你們漢人的世家,竟然連床弩這種寶貝都給了我們,你說咱們怎麽輸?”
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上百架床子弩,一臉的得意。
那齊都尉看了看那些南越蠻子士兵,看著不少人穿著漢式戰甲,也是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心中暗道,“確實,這群蠻子都武裝成這個樣子,我們怎麽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