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援兵抵達
當贅婿被休,我帶領全家荒年求生 作者:他們叫我王大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人群之中,不少軍官,紛紛哀求道,“大人,我們剛才是帶頭投降的,也沒做啥惡事,求饒一條性命啊!”
“是啊,剛才我們還主動趕跑了姓齊的!”
李平安問詢了一番現場的情況之後,點了點頭,“既然你們戰場上有立功表現,那就給你們一個機會,帶迴去甄別後再做處置。”
“甄別出來之前,先去挖礦吧。”
李平安畢竟是現代人的思維,他做不到胡亂屠殺,尤其是對待華夏人的時候。
“王果子,你去跟團練的負責人說下,讓他們派人將俘虜押運到七裏堡。”李平安說道,“李英,床子弩都帶著,讓你的人抓緊休息,咱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話音落下,李平安便帶著大隊人馬,看新兵砍頭。
大量的南越蠻子的腦袋被砍下來。
“饒命啊,饒命!”
人群之中,大量懂得漢話的南越蠻子,高聲唿喊,可那些接到軍令的士兵,哪管那麽多,誰敢越過紅線,立刻就是一頓棍棒。
不遠處,守拙軍的士兵,一個個看得噤若寒蟬,這也太嚇人了。
自古殺俘不詳。
可是李平安他們依然敢大張旗鼓地殺,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李嘯自告奮勇的監刑,他高聲唿喊,“砍!”
立刻有士兵揮舞手中的大刀,隻見寒光閃閃,血柱飛起,接著屍體就被踹進地道中去。
沒過多久,幾千具屍體被扔進了地道中,大量的團練士兵開始掩埋屍體。
而七裏堡的士兵則快速將腦袋堆起來,不一會就成了一處京觀。
李平安看著那些南越蠻子的頭顱,心中長出了一口氣,點頭道,“殺得好!”
在七裏堡大殺特殺的時候,押運俘虜的事情,已經安排下去。
團練士兵押運著大量的士兵,往迴折返。
七裏堡這次帶著的士兵本身就不算特別多,可押運俘虜,一口氣就抽調了將近七八百人。
這讓不少團練的負責人不放心。
他們雖然依托於縣令的扶持而存活,但是這些團練士兵都是他們的命根子,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
在他們看來,既然要打仗,就得盡可能的多一些人手。
結果李平安一口氣抽調了不少人手。
而且他們也發現了,李平安在行軍的途中,不停地安排人手在行軍路線駐紮,以維係糧道。
這讓他們擔心等真的到了前線,這點兵馬可能隻剩下個三四千人。
李平安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太大,他們不敢找李平安談這些事情,便趁著李平安布置軍令的時候,找到了李雲。
畢竟這些團練,也經常押運貨物,去七裏堡貿易,跟李雲熟悉一些。
打聽到,“李雲小兄弟,你跟老哥哥們交個實底,李刺史是不是還有什麽計謀沒用呢?”
“這人越分越少,等真到了前線,沒多少人,怎麽救援尉遲常將軍,咱們別以卵擊石啊!”
“諸位,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叔父是否還有計謀,但是我知道,我叔父他老人家,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會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
李雲誠懇地對眾人說道,“諸位既然願意隨軍出征,便是我三叔的袍澤,他一定會竭盡所能,大家且寬心,不會有事的。”
眾人雖然沒有聽到想要的東西,但是聽到李雲這個老實巴交的孩子這麽一說,再看遠處李平安淡然的神色,內心也越發的安定。
路過迴頭山之後,斥候一路疾行,並且不斷地送迴信息,前方沒有危險。
偶爾有小規模的潰兵下來修整,也被迅速殲滅,一旦消息都送不出去。
士兵又跋涉了一天,終於劉忱指著前方說道,“明公,前方就是迴頭山了。”
李平安眺望前方,忍不住苦笑,這迴頭山有點慘啊。
上麵漆黑一片,就像是一個沉睡的大號黑人一樣。
王豆子指著山上說道,“這座山石頭很多,明公且看,各種奇形怪狀的大石頭。”
李虎也說道,“這座山麵積很大,地形也很崎嶇,難怪尉遲常將軍選擇在此地求援,起碼可以守得住。”
“嗯,不過若不是我們來救援他,他是連一口飯都吃不上。”李平安無奈的說道。
而一旁一眾團練的負責人,看著近在眼前的大山,情緒再次緊張起來,因為這意味著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隨著隊伍的逼近,數千人的隊伍,終於瞞不住了。
李平安命令手下,嚴整隊伍,隨時準備交鋒。
“前方就是迴頭山,也是此次出征的目的地,大家都給我打起精神,做好交戰的準備。”
大量的軍官,在隊伍之中來迴奔跑,看到誰走神,上去就是一鞭子。
李平安也沒有閑著,將大量的斥候撒出去,仔細搜尋周邊兒的情況,防止被偷襲。
大量床子弩被布置在軍中,露出上麵崢嶸的箭簇。
同時,有士兵開始就地取材,打造投石車。
而迴頭山上,尉遲常征一臉疲憊地帶著手下巡查戰場,士兵幾乎人人帶傷,哀嚎之聲遍布山崗。
此時的尉遲常,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
每一次看到士兵身上的傷口,他都想落淚,為自己的大意而難過,也心中忍不住感慨,“若是自己和自己這支精銳悉數死在這裏,那麽洞庭湖就真的完了!”
“他尉遲常不想死,可老天爺真的能給他機會嗎?”
他之前帶隊在洞庭湖剿滅反賊,戰事還算是順利。
可隨著朝廷克扣軍餉,兒郎們的戰鬥力越來越低。
他很了解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隻要有口吃的,哪怕是吃樹皮都能跟自己幹,可關鍵是,若是連樹皮都沒得吃,他們還打個屁。
還有一點,那就是洞庭湖的氣候,與定南州又有不同,士兵駐紮沒有多久,便有人開始患上了瘧疾。
這也是士兵戰鬥力快速下滑的原因之一。
尉遲常多次跟朝廷請求要草藥,沒有任何結果,最後還得找李平安購買。
這一次南下,他是沒有辦法了,軍糧徹底吃光了。
他隻能迴來,看看自己手下地盤裏的東西,盤點盤點,怎麽換點軍糧出來。
他甚至想打擊幾個賊寇,看看能不能從人家的老巢裏抄點糧食出來。
之前李平安還給他寫信提醒他,要他一定要謹慎,尤其是後方的問題。
尉遲常也頗為上心,迴來的時候帶著足夠的兵馬。
這一路走來,身邊兒帶著充足的兵馬,確實解決了很多問題。
甚至讓他繳獲了不少物資。
這讓窮的叮當亂響的尉遲常上頭了。
畢竟每一次戰鬥下來,都能繳獲不少物資,他甚至有一種錯覺,在這麽打上幾迴,都不用迴老巢,就能湊夠接下來戰鬥的軍糧了。
但當他被困在大山上的那一刻,尉遲常清醒了。
上當了。
徹徹底底的上當了。
他想要糧草,人家想要他的命。
而長期戰鬥的士兵,戰鬥力也在快速下降。
關鍵是糧食不夠吃了,他們現在困守大山,到處都是石頭,一點野味都沒有。
很多士兵都想盡辦法挖草根充饑。
可賊人很過分,他們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大米飯,還有豬。
每天都是大米飯加肉湯,搞的自己的隊伍,士氣也越來越差。
這不是倒反天罡是什麽?
他們是朝廷的正規軍,每天吃草根。
造反的賊人,頓頓有肉?
這還打個屁了。
不少士兵已經忍不住開始在背後議論尉遲常,說他好大喜功,明明在定南州日子過得非常好,非要接朝廷的命令,去洞庭湖剿滅反賊。
如果不是親信及時殺掉了幾個動搖了信念,煽風點火的士兵,說不定隊伍已經發生暴亂了。
“尉遲長海......”尉遲常剛想跟一個親信部曲說什麽,突然遠處傳來了號角聲。
士兵瞬間都緊張起來。
唯獨尉遲常表情一證,“這號角聲不太對勁,這是朝廷的號角聲!”
尉遲常側耳傾聽一陣,然後迅速爬上了一塊大石頭,然後眺望遠方。
隻見道路之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了一支鋼鐵雄獅,正在朝著他們的方向緩慢推進。
“公子,是李刺史的兵馬,我們有救了!”部曲們紛紛喜極而泣。
“是啊,剛才我們還主動趕跑了姓齊的!”
李平安問詢了一番現場的情況之後,點了點頭,“既然你們戰場上有立功表現,那就給你們一個機會,帶迴去甄別後再做處置。”
“甄別出來之前,先去挖礦吧。”
李平安畢竟是現代人的思維,他做不到胡亂屠殺,尤其是對待華夏人的時候。
“王果子,你去跟團練的負責人說下,讓他們派人將俘虜押運到七裏堡。”李平安說道,“李英,床子弩都帶著,讓你的人抓緊休息,咱們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話音落下,李平安便帶著大隊人馬,看新兵砍頭。
大量的南越蠻子的腦袋被砍下來。
“饒命啊,饒命!”
人群之中,大量懂得漢話的南越蠻子,高聲唿喊,可那些接到軍令的士兵,哪管那麽多,誰敢越過紅線,立刻就是一頓棍棒。
不遠處,守拙軍的士兵,一個個看得噤若寒蟬,這也太嚇人了。
自古殺俘不詳。
可是李平安他們依然敢大張旗鼓地殺,一點都不帶猶豫的。
李嘯自告奮勇的監刑,他高聲唿喊,“砍!”
立刻有士兵揮舞手中的大刀,隻見寒光閃閃,血柱飛起,接著屍體就被踹進地道中去。
沒過多久,幾千具屍體被扔進了地道中,大量的團練士兵開始掩埋屍體。
而七裏堡的士兵則快速將腦袋堆起來,不一會就成了一處京觀。
李平安看著那些南越蠻子的頭顱,心中長出了一口氣,點頭道,“殺得好!”
在七裏堡大殺特殺的時候,押運俘虜的事情,已經安排下去。
團練士兵押運著大量的士兵,往迴折返。
七裏堡這次帶著的士兵本身就不算特別多,可押運俘虜,一口氣就抽調了將近七八百人。
這讓不少團練的負責人不放心。
他們雖然依托於縣令的扶持而存活,但是這些團練士兵都是他們的命根子,甚至可以說是他們安身立命的本錢。
在他們看來,既然要打仗,就得盡可能的多一些人手。
結果李平安一口氣抽調了不少人手。
而且他們也發現了,李平安在行軍的途中,不停地安排人手在行軍路線駐紮,以維係糧道。
這讓他們擔心等真的到了前線,這點兵馬可能隻剩下個三四千人。
李平安給他們帶來的壓力太大,他們不敢找李平安談這些事情,便趁著李平安布置軍令的時候,找到了李雲。
畢竟這些團練,也經常押運貨物,去七裏堡貿易,跟李雲熟悉一些。
打聽到,“李雲小兄弟,你跟老哥哥們交個實底,李刺史是不是還有什麽計謀沒用呢?”
“這人越分越少,等真到了前線,沒多少人,怎麽救援尉遲常將軍,咱們別以卵擊石啊!”
“諸位,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叔父是否還有計謀,但是我知道,我叔父他老人家,從來不做沒有把握的事情,也不會拿兄弟們的性命開玩笑。”
李雲誠懇地對眾人說道,“諸位既然願意隨軍出征,便是我三叔的袍澤,他一定會竭盡所能,大家且寬心,不會有事的。”
眾人雖然沒有聽到想要的東西,但是聽到李雲這個老實巴交的孩子這麽一說,再看遠處李平安淡然的神色,內心也越發的安定。
路過迴頭山之後,斥候一路疾行,並且不斷地送迴信息,前方沒有危險。
偶爾有小規模的潰兵下來修整,也被迅速殲滅,一旦消息都送不出去。
士兵又跋涉了一天,終於劉忱指著前方說道,“明公,前方就是迴頭山了。”
李平安眺望前方,忍不住苦笑,這迴頭山有點慘啊。
上麵漆黑一片,就像是一個沉睡的大號黑人一樣。
王豆子指著山上說道,“這座山石頭很多,明公且看,各種奇形怪狀的大石頭。”
李虎也說道,“這座山麵積很大,地形也很崎嶇,難怪尉遲常將軍選擇在此地求援,起碼可以守得住。”
“嗯,不過若不是我們來救援他,他是連一口飯都吃不上。”李平安無奈的說道。
而一旁一眾團練的負責人,看著近在眼前的大山,情緒再次緊張起來,因為這意味著一場大戰,即將展開。
隨著隊伍的逼近,數千人的隊伍,終於瞞不住了。
李平安命令手下,嚴整隊伍,隨時準備交鋒。
“前方就是迴頭山,也是此次出征的目的地,大家都給我打起精神,做好交戰的準備。”
大量的軍官,在隊伍之中來迴奔跑,看到誰走神,上去就是一鞭子。
李平安也沒有閑著,將大量的斥候撒出去,仔細搜尋周邊兒的情況,防止被偷襲。
大量床子弩被布置在軍中,露出上麵崢嶸的箭簇。
同時,有士兵開始就地取材,打造投石車。
而迴頭山上,尉遲常征一臉疲憊地帶著手下巡查戰場,士兵幾乎人人帶傷,哀嚎之聲遍布山崗。
此時的尉遲常,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意氣風發。
每一次看到士兵身上的傷口,他都想落淚,為自己的大意而難過,也心中忍不住感慨,“若是自己和自己這支精銳悉數死在這裏,那麽洞庭湖就真的完了!”
“他尉遲常不想死,可老天爺真的能給他機會嗎?”
他之前帶隊在洞庭湖剿滅反賊,戰事還算是順利。
可隨著朝廷克扣軍餉,兒郎們的戰鬥力越來越低。
他很了解自己手下的兄弟們,隻要有口吃的,哪怕是吃樹皮都能跟自己幹,可關鍵是,若是連樹皮都沒得吃,他們還打個屁。
還有一點,那就是洞庭湖的氣候,與定南州又有不同,士兵駐紮沒有多久,便有人開始患上了瘧疾。
這也是士兵戰鬥力快速下滑的原因之一。
尉遲常多次跟朝廷請求要草藥,沒有任何結果,最後還得找李平安購買。
這一次南下,他是沒有辦法了,軍糧徹底吃光了。
他隻能迴來,看看自己手下地盤裏的東西,盤點盤點,怎麽換點軍糧出來。
他甚至想打擊幾個賊寇,看看能不能從人家的老巢裏抄點糧食出來。
之前李平安還給他寫信提醒他,要他一定要謹慎,尤其是後方的問題。
尉遲常也頗為上心,迴來的時候帶著足夠的兵馬。
這一路走來,身邊兒帶著充足的兵馬,確實解決了很多問題。
甚至讓他繳獲了不少物資。
這讓窮的叮當亂響的尉遲常上頭了。
畢竟每一次戰鬥下來,都能繳獲不少物資,他甚至有一種錯覺,在這麽打上幾迴,都不用迴老巢,就能湊夠接下來戰鬥的軍糧了。
但當他被困在大山上的那一刻,尉遲常清醒了。
上當了。
徹徹底底的上當了。
他想要糧草,人家想要他的命。
而長期戰鬥的士兵,戰鬥力也在快速下降。
關鍵是糧食不夠吃了,他們現在困守大山,到處都是石頭,一點野味都沒有。
很多士兵都想盡辦法挖草根充饑。
可賊人很過分,他們也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大米飯,還有豬。
每天都是大米飯加肉湯,搞的自己的隊伍,士氣也越來越差。
這不是倒反天罡是什麽?
他們是朝廷的正規軍,每天吃草根。
造反的賊人,頓頓有肉?
這還打個屁了。
不少士兵已經忍不住開始在背後議論尉遲常,說他好大喜功,明明在定南州日子過得非常好,非要接朝廷的命令,去洞庭湖剿滅反賊。
如果不是親信及時殺掉了幾個動搖了信念,煽風點火的士兵,說不定隊伍已經發生暴亂了。
“尉遲長海......”尉遲常剛想跟一個親信部曲說什麽,突然遠處傳來了號角聲。
士兵瞬間都緊張起來。
唯獨尉遲常表情一證,“這號角聲不太對勁,這是朝廷的號角聲!”
尉遲常側耳傾聽一陣,然後迅速爬上了一塊大石頭,然後眺望遠方。
隻見道路之上,不知道什麽時候,出現了一支鋼鐵雄獅,正在朝著他們的方向緩慢推進。
“公子,是李刺史的兵馬,我們有救了!”部曲們紛紛喜極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