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口罩神器,破敵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突然,青州軍防線處,黑煙四起,慢慢往上升,順風往北吹。
眭元進正率軍衝殺,看到黑煙,微微驚愕。看來敵軍又在燃燒那黑石了,黑煙也沒有之前的那麽濃。可是,不對呀,風向變了,敵軍燃燒黑石後,黑煙往北飄,豈不把敵軍自己給熏到了。他連忙定睛往前一看,敵軍正在往後跑,不好,敵軍是利用黑煙為掩護,然後逃跑。
眭元進一聲大叫:“將士們,敵軍要逃跑,快殺過去,別讓敵軍跑了。”
士兵初時對這黑煙有些害怕,不敢往前衝,但前些日子他們知道敵軍燃的是一種黑石,隻要不靠得太近,也沒有什麽毒。
此刻,袁軍戰鼓激昂起來。士兵一咬牙,衝進煙霧中,繼續往前追擊。敵軍沒有弓箭,最前麵的刀盾兵也不再緩推進,一口氣追擊了兩百來步。
眭元進看到敵軍似乎敗勢已成,心中大喜,易京被破就在眼前了,兩個月的努力,眼看要有結果了,他能不激動嗎?
突然,前麵的青州停住了腳步,調頭過來,手持弓箭,嗖嗖嗖地又射了過來。
袁軍以為敵軍不會反擊,再加上被煙霧所擾,隻顧往前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衝殺一下子停滯了下來。
趙雲率軍殺調頭,一聲令下:“將士們,殺迴去,奪迴陣地。”他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麵,帶著青州軍士兵嗷嗷叫著殺了迴來。
眭元進感到驚訝,他發現每個青州軍士兵臉上都用一塊布蓋住了嘴和鼻子,這是幹嘛?
原來,趙雲故意把剩下的石炭點燃,造成煙霧彌漫。袁軍如果衝過煙霧,自然沒有問題,可是趙雲率軍殺迴來,這煙霧彌漫之處變成了戰場。袁軍士兵吸入過多煙霧,就會身體不適。
青州軍則有了防備,每個士兵都戴了口罩。不用說,這肯定是陳炎弄出來的。不過,這口罩和21世紀的口罩自然沒法比,隻能說是簡易的口罩。陳炎還是從明代名將李如鬆身上得到啟示。
據說李如鬆曾率軍走出國門,進入朝鮮,與日本交戰。當時,他動用了火炮,轟炸了平壤。使用火炮會產生大量煙霧,他擔心士兵吸入過多煙霧,導致失去戰力,就讓人找來麻布,泡在醋裏麵,再撈出來,用來捂住口鼻。這種簡易口罩雖跟21世紀的口罩沒法比,但也有一定的效果,算是權宜之計。
陳炎讓士兵把石炭運到易京時,就順便把李如鬆的做法告訴趙雲和郭嘉,以作備用。易京正好有一定儲量的麻布和醋,趙雲就動手做了一些,今日正好用得上。他先是詐敗,又點燃石炭,敵軍急著追擊,沒有第一時間熄滅石炭,這就是他的機會。如果敵軍熄滅了,那他隻能強奪迴防線,他也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青州軍一陣衝殺,袁軍下意識地後退。此時,袁軍在煙霧中的時間越來越長,士兵唿吸慢慢困難起來,視線也受阻,伴隨著眩暈,慢慢地失去戰力。在青州軍的衝殺下,袁軍漸漸敗退,士兵開始往外跑。
可是,防線本就是整個易京最狹小之處,那麽多袁軍想往後跑,而且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知情況,還往裏麵衝。這下好了,出口被堵死了,袁軍士兵相互踐踏起來。
眭元進急了,他突然意識到應該熄滅黑石,大喊起來:“快,傳令後麵的士兵,用土把那黑石蓋住。”
戰場上沒水,用土滅火是唯一的辦法。然而命令傳出到士兵動手,得需不短的時間,而青州軍攻勢如潮,不會給袁軍時間。
最終,袁軍被殺得潰不成軍。趙雲衝殺在前,與眭元進相遇,一場驚心動魄的單挑即將上演。
趙雲手持銀槍,身姿矯健,眼挺槍躍馬,衝了過去。眭元進舉槍擋住,兩槍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碰撞聲。
雙方你來我往,槍影如織,大戰瞬間進入白熱化。趙雲槍法靈動,如蛟龍出海,令眭元進難以招架。眭元進拚命抵擋,但在趙雲的淩厲攻勢下,還是逐漸露出破綻。
十個迴合後,趙雲瞅準時機,銀槍猛然刺出,直取眭元進心窩。眭元進躲避不及,被一槍刺中,身軀應聲而倒,氣絕而亡。
袁軍兵敗如山倒,士兵紛紛往後跑去,趙雲殺了眭元進後,繼續率軍衝殺,追擊了三四百步,看到袁軍跑遠了,他才停了下來。
此戰,青州軍大獲全勝。趙雲迴到防線時,看到郭嘉正在指揮士兵用土滅石炭,他走了過去。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還是州牧明智,這石炭真是妙物,在戰場上也如此妙用,咱們也算是用到極致了。不過,不能用這東西燒火鍋呀。”
休戰的時候,兩人拿幾塊去搞火鍋吃,被嗆了個半死。說起來,就是被嗆到了,兩人才真正意識到陳炎送來此物的用意。
清點戰果,戰場上,袁軍留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再加上被俘虜及傷兵,袁軍直接折損隻怕得有四五千人,算是一場大敗了。
此戰之敗,袁軍想必元氣大傷,隻怕不敢輕易進攻了。
……
易京之北西大門處,這裏寬三四丈,兩邊都是山,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從這個西大門出易京,可往西行。除此之外,東麵還有個東大門,也是地勢狹小之處。陳炎運糧,走的是東大門,黑山軍運糧,走的是西門。
按照陳炎的命令,步騭派士兵把守住了西大門處,不允許黑山軍的人入內。他讓士兵先把糧食搬到入口,再讓黑山軍的人運走。
初時,黑山軍隻派四五千人過來,一次隻運走兩千石左右,四五天才來一次。黑山軍太窮了,連板車、獨輪車等工具都沒有,士兵用背簍運糧,也運不了多少。
相較之下,青州軍用板車、獨輪車押運,又有馬匹,其效率至少是黑山軍的數倍。
或許是看到易京糧多,兩次之後,渠帥張雷公派來的人越來越多,一次來八九千人,兩天就能來一次。
眭元進正率軍衝殺,看到黑煙,微微驚愕。看來敵軍又在燃燒那黑石了,黑煙也沒有之前的那麽濃。可是,不對呀,風向變了,敵軍燃燒黑石後,黑煙往北飄,豈不把敵軍自己給熏到了。他連忙定睛往前一看,敵軍正在往後跑,不好,敵軍是利用黑煙為掩護,然後逃跑。
眭元進一聲大叫:“將士們,敵軍要逃跑,快殺過去,別讓敵軍跑了。”
士兵初時對這黑煙有些害怕,不敢往前衝,但前些日子他們知道敵軍燃的是一種黑石,隻要不靠得太近,也沒有什麽毒。
此刻,袁軍戰鼓激昂起來。士兵一咬牙,衝進煙霧中,繼續往前追擊。敵軍沒有弓箭,最前麵的刀盾兵也不再緩推進,一口氣追擊了兩百來步。
眭元進看到敵軍似乎敗勢已成,心中大喜,易京被破就在眼前了,兩個月的努力,眼看要有結果了,他能不激動嗎?
突然,前麵的青州停住了腳步,調頭過來,手持弓箭,嗖嗖嗖地又射了過來。
袁軍以為敵軍不會反擊,再加上被煙霧所擾,隻顧往前衝,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衝殺一下子停滯了下來。
趙雲率軍殺調頭,一聲令下:“將士們,殺迴去,奪迴陣地。”他身先士卒,衝在最前麵,帶著青州軍士兵嗷嗷叫著殺了迴來。
眭元進感到驚訝,他發現每個青州軍士兵臉上都用一塊布蓋住了嘴和鼻子,這是幹嘛?
原來,趙雲故意把剩下的石炭點燃,造成煙霧彌漫。袁軍如果衝過煙霧,自然沒有問題,可是趙雲率軍殺迴來,這煙霧彌漫之處變成了戰場。袁軍士兵吸入過多煙霧,就會身體不適。
青州軍則有了防備,每個士兵都戴了口罩。不用說,這肯定是陳炎弄出來的。不過,這口罩和21世紀的口罩自然沒法比,隻能說是簡易的口罩。陳炎還是從明代名將李如鬆身上得到啟示。
據說李如鬆曾率軍走出國門,進入朝鮮,與日本交戰。當時,他動用了火炮,轟炸了平壤。使用火炮會產生大量煙霧,他擔心士兵吸入過多煙霧,導致失去戰力,就讓人找來麻布,泡在醋裏麵,再撈出來,用來捂住口鼻。這種簡易口罩雖跟21世紀的口罩沒法比,但也有一定的效果,算是權宜之計。
陳炎讓士兵把石炭運到易京時,就順便把李如鬆的做法告訴趙雲和郭嘉,以作備用。易京正好有一定儲量的麻布和醋,趙雲就動手做了一些,今日正好用得上。他先是詐敗,又點燃石炭,敵軍急著追擊,沒有第一時間熄滅石炭,這就是他的機會。如果敵軍熄滅了,那他隻能強奪迴防線,他也是冒了不小的風險。
青州軍一陣衝殺,袁軍下意識地後退。此時,袁軍在煙霧中的時間越來越長,士兵唿吸慢慢困難起來,視線也受阻,伴隨著眩暈,慢慢地失去戰力。在青州軍的衝殺下,袁軍漸漸敗退,士兵開始往外跑。
可是,防線本就是整個易京最狹小之處,那麽多袁軍想往後跑,而且還有一小部分人不知情況,還往裏麵衝。這下好了,出口被堵死了,袁軍士兵相互踐踏起來。
眭元進急了,他突然意識到應該熄滅黑石,大喊起來:“快,傳令後麵的士兵,用土把那黑石蓋住。”
戰場上沒水,用土滅火是唯一的辦法。然而命令傳出到士兵動手,得需不短的時間,而青州軍攻勢如潮,不會給袁軍時間。
最終,袁軍被殺得潰不成軍。趙雲衝殺在前,與眭元進相遇,一場驚心動魄的單挑即將上演。
趙雲手持銀槍,身姿矯健,眼挺槍躍馬,衝了過去。眭元進舉槍擋住,兩槍相交,發出震耳欲聾的碰撞聲。
雙方你來我往,槍影如織,大戰瞬間進入白熱化。趙雲槍法靈動,如蛟龍出海,令眭元進難以招架。眭元進拚命抵擋,但在趙雲的淩厲攻勢下,還是逐漸露出破綻。
十個迴合後,趙雲瞅準時機,銀槍猛然刺出,直取眭元進心窩。眭元進躲避不及,被一槍刺中,身軀應聲而倒,氣絕而亡。
袁軍兵敗如山倒,士兵紛紛往後跑去,趙雲殺了眭元進後,繼續率軍衝殺,追擊了三四百步,看到袁軍跑遠了,他才停了下來。
此戰,青州軍大獲全勝。趙雲迴到防線時,看到郭嘉正在指揮士兵用土滅石炭,他走了過去。兩人對視一眼,哈哈大笑。
“還是州牧明智,這石炭真是妙物,在戰場上也如此妙用,咱們也算是用到極致了。不過,不能用這東西燒火鍋呀。”
休戰的時候,兩人拿幾塊去搞火鍋吃,被嗆了個半死。說起來,就是被嗆到了,兩人才真正意識到陳炎送來此物的用意。
清點戰果,戰場上,袁軍留下了兩千多具屍體,再加上被俘虜及傷兵,袁軍直接折損隻怕得有四五千人,算是一場大敗了。
此戰之敗,袁軍想必元氣大傷,隻怕不敢輕易進攻了。
……
易京之北西大門處,這裏寬三四丈,兩邊都是山,乃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從這個西大門出易京,可往西行。除此之外,東麵還有個東大門,也是地勢狹小之處。陳炎運糧,走的是東大門,黑山軍運糧,走的是西門。
按照陳炎的命令,步騭派士兵把守住了西大門處,不允許黑山軍的人入內。他讓士兵先把糧食搬到入口,再讓黑山軍的人運走。
初時,黑山軍隻派四五千人過來,一次隻運走兩千石左右,四五天才來一次。黑山軍太窮了,連板車、獨輪車等工具都沒有,士兵用背簍運糧,也運不了多少。
相較之下,青州軍用板車、獨輪車押運,又有馬匹,其效率至少是黑山軍的數倍。
或許是看到易京糧多,兩次之後,渠帥張雷公派來的人越來越多,一次來八九千人,兩天就能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