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袁紹也為糧草著急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場大戰,袁軍大敗,損失慘重。韓範迴到城後,清點士兵,發現城內隻有不足三千兵力。過了半個時辰,他得到了確切的消息,梁岐戰敗而死,其所率騎兵全軍覆沒。韓範早已嚇破了膽,連忙派出快馬,向鄴城方向求援。他自然也不敢再出城,唯有堅守,直到援軍到來。
趙雲和典韋迴到營寨,陳炎已經知道大戰的結果,真是樂不可言。
“諸位,我大軍示弱十餘日,今日終破敵,有此大勝,那韓範必不敢再出城交戰,後麵隻能強攻信都,且韓範會向鄴城求援,鄴城距離此處大約五百裏,就算有援軍到達,也起碼需要半個月時間,我軍必須在半個月內拿下信都。”
諸將個個昂首挺胸,準備大幹一場,攻破信都。
次日,青州軍列陣城下,準備攻城。城頭上,韓範看著下麵的敵軍,一陣憂心忡忡。
青州軍中,張合和潘璋同時出戰。隨著一聲令下,潘璋指揮麾下弓兵,迅速列陣,往前推進,進入射程,密集的箭矢射出,直射向信都城頭。
城頭上的袁軍也不甘示弱,韓範迅速組織起反擊,雙方箭矢在空中交織,嗖嗖嗖聲不絕於耳。一時間,城頭上箭矢紛飛,喊殺聲震天。
對射了一刻鍾時間,雙方的弓兵都感到有點累,但青州軍體力更勝一籌,逐漸占據了上風。張合見狀,立刻指揮士兵,借著弓兵的掩護,推著雲梯衝向城牆,又成功地把雲梯架在城牆上,奮勇爭先,攀爬起來。
當一些青州軍士兵爬上城牆時,迎接他們的是袁軍士兵的猛烈攻擊。韓範親自上陣,率軍與青州軍短兵相接,城頭上刀光劍影,殺聲四起。
信都城果然是座堅城,城牆高大堅固,袁軍又拚死防守,使得青州軍的攻勢一度受阻。
雙方大戰了一個多時辰,青州軍士兵勇猛無比,卻仍無法突破袁軍的防線。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州軍的攻勢逐漸減弱,士兵們的體力也開始透支,張合見狀,隻好下令撤退。
連續幾天時間,青州軍都發動攻城,仍是拿不下信都。陳炎隻好讓士兵休息幾天時間,等士兵恢複體力,接著再攻城。他也順便想想該怎麽去攻城。然而,韓範堅守不出,連郭嘉也一時沒能想到辦法,唯有強攻。
看來,即便信都兵力孱弱,陳炎想半個月內攻破信都,也絕非易事。
……
冀州魏郡鄴城
冬季過去,天氣轉暖,大地複蘇。袁紹正憋足了勁,讓各州郡安排耕種,囤積糧草。經過半年的休息,軍隊疲憊的狀況大為緩解。
袁紹也是個貪圖享樂的人,此刻,他正在鄴城的宮殿裏設宴,招待諸臣。眾人邊喝酒吃肉,邊商談大事。
“諸位,易京之戰後,公孫瓚敗亡,張燕損失慘重,唯有陳炎仍在青州,待夏秋收之後,我將率大軍攻伐青州,先攻克平原,收複渤海,再渡過黃河,攻打濟南,沒有公孫瓚和張燕掣肘,我大軍必將勢如破竹,將青州收入囊中。”
“大將軍兵強馬壯,陳炎如何匹敵?此戰必勝!”
“陳炎不過跳梁小醜,此次我軍必攻破青州。”
“大將軍威武!”
袁紹手下,也不乏一些拍馬屁之人,立馬說些好聽的話,來哄袁紹高興。果然,袁紹聽了,樂嗬樂嗬起來。
這時,掃興的事情終於來了。一個士兵小跑著過來,大老遠就高喊著:“報……報……”
袁紹讓士兵進來,隨口問道:“有什麽事?”
“安平國信都城傳來消息,陳炎從平原和南皮出兩路大軍,兵力近萬,先攻占廣川,又攻打信都,梁岐將軍戰死沙場,今韓範將軍率軍堅守,派人向大將軍求援。”
“什麽?陳炎攻打信都?他能出動近萬兵力?”袁紹似乎不相信陳炎有這麽多兵力,或許是習慣了陳炎隻有兩三千兵力,絲毫沒有意識到,陳炎正在發展壯大。
“正是,消息是韓範將軍派人傳來的,他說信都危急,望大軍盡快發兵救援。”士兵說著,把韓範寫的書信遞了上來,上麵有詳細的戰報。
韓範倒沒有隱瞞戰況,隻是推卸了責任,稱他和梁岐幾戰獲勝,因擔心敵軍誘敵,不敢追擊,但梁岐不聽,非要追擊,他也隻能跟著追擊。結果中了敵軍的伏兵,大軍戰敗,梁岐戰死。
果然,袁紹看了戰報,臉露怒容,罵了一通:“梁岐得我重用,鎮守信都,竟不聽主將韓範之命,致使大軍戰敗,實是罪無可恕,若不是戰死,我必活剝了他……我正要攻打青州,陳炎卻先攻打安平,真是膽大包天。諸位,我欲率三萬軍前往安平,攻破陳炎大軍,你們以為如何?”
易京雖勝,但袁紹實力大損,如今鄴城隻有不足五萬兵力,再加上駐清河、安平和河間三郡的軍隊,袁紹的總兵力隻有七萬左右,比曆史上同時期要弱小很多。
沮授朝袁紹行了個禮:“大將軍,我大軍原本計劃秋收後攻青州,今若提前出兵,隻怕準備不足,且近年與公孫瓚、張燕和陳炎頻繁交戰,糧草消耗極大,一時難以籌集到足夠的糧草,請大將軍三思。”
“哼!正因為安平被攻,我才出兵,若安平落入敵手,日後如何供應大軍糧草?”
袁紹微怒,卻又無可奈何,想不到自己也有為糧草頭疼的一天。冀州雖富庶,但戰亂太頻繁,生產被破壞,如今他軍糧都是靠魏郡、趙國、巨鹿、清河和安平五郡國來支撐。陳炎一旦攻占安平,他又少了個產糧之地,到時候真供不起大軍糧草了。
沮授想了想,有了主意:“信都有難,大將軍不得不出兵,但糧食籌集不足,大軍一時難以開拔,以我看,不如先派一支騎兵前往,解信都燃眉之急,穩住陣腳,待大軍糧草籌集完成,再兵發青州。”
袁紹點了點頭:“好,就這麽定了。”
趙雲和典韋迴到營寨,陳炎已經知道大戰的結果,真是樂不可言。
“諸位,我大軍示弱十餘日,今日終破敵,有此大勝,那韓範必不敢再出城交戰,後麵隻能強攻信都,且韓範會向鄴城求援,鄴城距離此處大約五百裏,就算有援軍到達,也起碼需要半個月時間,我軍必須在半個月內拿下信都。”
諸將個個昂首挺胸,準備大幹一場,攻破信都。
次日,青州軍列陣城下,準備攻城。城頭上,韓範看著下麵的敵軍,一陣憂心忡忡。
青州軍中,張合和潘璋同時出戰。隨著一聲令下,潘璋指揮麾下弓兵,迅速列陣,往前推進,進入射程,密集的箭矢射出,直射向信都城頭。
城頭上的袁軍也不甘示弱,韓範迅速組織起反擊,雙方箭矢在空中交織,嗖嗖嗖聲不絕於耳。一時間,城頭上箭矢紛飛,喊殺聲震天。
對射了一刻鍾時間,雙方的弓兵都感到有點累,但青州軍體力更勝一籌,逐漸占據了上風。張合見狀,立刻指揮士兵,借著弓兵的掩護,推著雲梯衝向城牆,又成功地把雲梯架在城牆上,奮勇爭先,攀爬起來。
當一些青州軍士兵爬上城牆時,迎接他們的是袁軍士兵的猛烈攻擊。韓範親自上陣,率軍與青州軍短兵相接,城頭上刀光劍影,殺聲四起。
信都城果然是座堅城,城牆高大堅固,袁軍又拚死防守,使得青州軍的攻勢一度受阻。
雙方大戰了一個多時辰,青州軍士兵勇猛無比,卻仍無法突破袁軍的防線。
隨著時間的推移,青州軍的攻勢逐漸減弱,士兵們的體力也開始透支,張合見狀,隻好下令撤退。
連續幾天時間,青州軍都發動攻城,仍是拿不下信都。陳炎隻好讓士兵休息幾天時間,等士兵恢複體力,接著再攻城。他也順便想想該怎麽去攻城。然而,韓範堅守不出,連郭嘉也一時沒能想到辦法,唯有強攻。
看來,即便信都兵力孱弱,陳炎想半個月內攻破信都,也絕非易事。
……
冀州魏郡鄴城
冬季過去,天氣轉暖,大地複蘇。袁紹正憋足了勁,讓各州郡安排耕種,囤積糧草。經過半年的休息,軍隊疲憊的狀況大為緩解。
袁紹也是個貪圖享樂的人,此刻,他正在鄴城的宮殿裏設宴,招待諸臣。眾人邊喝酒吃肉,邊商談大事。
“諸位,易京之戰後,公孫瓚敗亡,張燕損失慘重,唯有陳炎仍在青州,待夏秋收之後,我將率大軍攻伐青州,先攻克平原,收複渤海,再渡過黃河,攻打濟南,沒有公孫瓚和張燕掣肘,我大軍必將勢如破竹,將青州收入囊中。”
“大將軍兵強馬壯,陳炎如何匹敵?此戰必勝!”
“陳炎不過跳梁小醜,此次我軍必攻破青州。”
“大將軍威武!”
袁紹手下,也不乏一些拍馬屁之人,立馬說些好聽的話,來哄袁紹高興。果然,袁紹聽了,樂嗬樂嗬起來。
這時,掃興的事情終於來了。一個士兵小跑著過來,大老遠就高喊著:“報……報……”
袁紹讓士兵進來,隨口問道:“有什麽事?”
“安平國信都城傳來消息,陳炎從平原和南皮出兩路大軍,兵力近萬,先攻占廣川,又攻打信都,梁岐將軍戰死沙場,今韓範將軍率軍堅守,派人向大將軍求援。”
“什麽?陳炎攻打信都?他能出動近萬兵力?”袁紹似乎不相信陳炎有這麽多兵力,或許是習慣了陳炎隻有兩三千兵力,絲毫沒有意識到,陳炎正在發展壯大。
“正是,消息是韓範將軍派人傳來的,他說信都危急,望大軍盡快發兵救援。”士兵說著,把韓範寫的書信遞了上來,上麵有詳細的戰報。
韓範倒沒有隱瞞戰況,隻是推卸了責任,稱他和梁岐幾戰獲勝,因擔心敵軍誘敵,不敢追擊,但梁岐不聽,非要追擊,他也隻能跟著追擊。結果中了敵軍的伏兵,大軍戰敗,梁岐戰死。
果然,袁紹看了戰報,臉露怒容,罵了一通:“梁岐得我重用,鎮守信都,竟不聽主將韓範之命,致使大軍戰敗,實是罪無可恕,若不是戰死,我必活剝了他……我正要攻打青州,陳炎卻先攻打安平,真是膽大包天。諸位,我欲率三萬軍前往安平,攻破陳炎大軍,你們以為如何?”
易京雖勝,但袁紹實力大損,如今鄴城隻有不足五萬兵力,再加上駐清河、安平和河間三郡的軍隊,袁紹的總兵力隻有七萬左右,比曆史上同時期要弱小很多。
沮授朝袁紹行了個禮:“大將軍,我大軍原本計劃秋收後攻青州,今若提前出兵,隻怕準備不足,且近年與公孫瓚、張燕和陳炎頻繁交戰,糧草消耗極大,一時難以籌集到足夠的糧草,請大將軍三思。”
“哼!正因為安平被攻,我才出兵,若安平落入敵手,日後如何供應大軍糧草?”
袁紹微怒,卻又無可奈何,想不到自己也有為糧草頭疼的一天。冀州雖富庶,但戰亂太頻繁,生產被破壞,如今他軍糧都是靠魏郡、趙國、巨鹿、清河和安平五郡國來支撐。陳炎一旦攻占安平,他又少了個產糧之地,到時候真供不起大軍糧草了。
沮授想了想,有了主意:“信都有難,大將軍不得不出兵,但糧食籌集不足,大軍一時難以開拔,以我看,不如先派一支騎兵前往,解信都燃眉之急,穩住陣腳,待大軍糧草籌集完成,再兵發青州。”
袁紹點了點頭:“好,就這麽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