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往海邊撤退
三國:劉備前腳剛走,我就來青州 作者:家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州牧能擊敗袁紹,亦是實力雄厚,為何不出兵占據廣陽和漁陽兩郡?”
“一則我的主要戰略,仍是對付袁紹,不宜分心;二則,烏桓對我甚為忌憚,反能容忍閻柔和鮮於輔,我若出兵幽州,烏桓隻怕也會出兵,屆時我便無力再挖溝渠。故閻柔和鮮於輔分別鎮守廣陽和漁陽,可安烏桓人之心,待我擊敗袁紹之後,再抽調兵力,攻打烏桓。”
“嗯。看來青州牧心裏已有計劃。”
“計劃是有,但若子泰不助我,這連接南北的溝渠隻怕不好挖呀!”
“閻柔和鮮於輔雖敬我,但若知我是為州牧而來說服他們,他們想必仍不會答應。”
“挖通溝渠,通南北水道,一則有利於疏通水道,治理水患,二則可引水灌溉,三則可通水路,乃一舉多得,利國利民,子泰素來愛民,以民為本,閻柔和鮮於輔隻會感子泰仁心,待水道通了之後,必要時才會用於押運糧草。”
田疇稍想了一下,點了點頭,他看到了天色微暗:“今日天色已晚,州牧不妨在寒舍留宿,鄉間吃食簡陋,還望州牧切勿嫌棄。”
陳炎聽到田疇留他吃飯,心知田疇需要時間考慮,就答應了下來:“那真是有勞子泰了。”
次日,田疇帶著陳炎、沮授等人,在徐無山遊覽了一番,卻沒談正事。
過了三天時間,清晨,田疇突然匆匆跑來:“青州牧,不好了,我的人從土垠城傳來消息,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率騎兵兩千,南下進入土垠城地界,土垠城已關閉城門。烏延的目標必是你,你還是快離開,否則必有性命之危。”
“烏桓人速度這麽快?”
“烏延屯兵平剛城,距離那麽遠,想必是有人向他通報消息,事不宜遲,青州牧還是先離開這裏,對了,青州打算怎麽迴去?需知那烏延必會在右北平到廣陽之間的官道上攔截,州牧不妨派人去聯係閻柔和鮮於輔,讓兩人出兵助州牧一把,隻要兩人出兵,烏延就不敢有動作。”
“子泰放心,我早已想好了退路,我打算率軍去海陽城。”
“海陽城?去那幹嘛?”
“我在海邊已經準備了船隻,行船迴去。”
“行船?”田疇目瞪口呆,北方人對船認識不足,更別就是行駛於海上的船了。
“正是,子泰放心,我早有準備,船隻正在海邊等著我。隻是,我若離開了,是否會連累子泰?”
“無妨,我會讓百姓到徐無山中躲一躲,且以我的名望,烏延想必也不會對我下手。州牧還是快走點吧,若是晚了,反而不妙。”田疇隻是一個勁地催促。
“那我請子泰相助之事呢?”就算要走,陳炎也要知道個答案。
田疇稍稍猶豫,又握緊拳頭,似乎下了決定:“我無意仕途,就不打算出仕了,但今日之事了後,我會去見一下閻柔和鮮於輔,必會促成此事。”
這算是答應了,陳炎大喜:“多謝子泰。”
隨後,陳炎率著大軍,離開了徐無山,往東南海邊方向而去。
……
騎兵快速進軍,三天多時間就到達了右北平海陽縣。陳炎派斥候到沿海一帶尋找海軍的位置。當時,他要求海軍在一個月內要到達海陽,如今想來,這要求有點高了。青州的港口隻有三個,分別在樂安博昌、東萊黃縣和北海即墨,但能造船的船塢隻有一個,那就是即墨。王修肯定把船都停靠在即墨了。
陳炎的命令從信都傳達到即墨,就需要十天時間。從即墨到右北平的海陽縣,海路不下於兩千裏,且如今又是晚秋季節,吹的是北風。也就是說,從即墨到海陽是逆風而行,要花費更長時間。另外,王修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才能遠航。
到達海陽縣後,陳炎也隻能密切關注海岸方向的動態,耐心等待。
六七天後的一天,一個斥候來報:“報州牧,海陽城方向出現烏桓騎兵,正往這邊趕來,看來已經打探到我軍在這邊了。”
陳炎鎮定自若,他久經沙場,自然不會畏懼這種場麵:“烏桓人多少兵力?”
“約兩千左右!”
“報……”又一個斥候跑來:“報州牧,東麵十幾裏路遠,發現了烏桓騎兵,兵力兩千多,似乎正往這邊搜索過來。”
“什麽?又發現了烏桓騎兵?”陳炎微微驚訝。
第一個斥候說烏桓軍隊在海陽城方向,是在北麵,而第二個斥候說的是東麵,方向不同,顯然不是遇到同一支烏桓軍隊。而且,這兵力比田疇告訴他的兵力要多。陳炎沉吟一番,稍稍明白了過來。
“州牧,多半是烏桓人知道我大軍在這附近,分幾路往這個方向搜索。”
陳炎也想到了:“公與說得沒錯,與我所想相同,若隻是這兩支軍隊,倒也不容易搜索到我們,隻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軍隊?”
“右北平烏延實力一般,他手下部眾合起來也不過十幾萬人,不可能一次性出動超過一萬兵力,以我估計,烏桓人每支軍隊兩千多人,最多分三支軍隊。”
“嗯,公與說得沒錯,如今海軍未到,烏桓人已經追過來了,隻怕免不了一戰呀!若戰,勢必會暴露行蹤,對我軍不利。”
沮授一陣沉默,他不懂什麽海軍,此時心裏隱隱有些擔心。
“軍中糧草還夠吃多長時間?”
“二十天左右!”
“伯悅,若戰,你以為該怎麽戰?”陳炎隨口問了一下典韋。
“咱們所處的位置地形有些奇特,其地濕潤,騎馬進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進去,軍中有幾個斥候就不小心陷進去了。若是把敵軍引進到裏麵,豈不對我軍有利?”
“哈哈哈哈,伯悅所說正合我意,剛到這裏時,我就多派斥候查探過了,這裏地形濕潤,類似於沮澤,騎兵作戰不利。”陳炎當然知道,這裏在21世紀應該是唐山市曹妃甸區,是濕地,深處可能是沼澤。
“一則我的主要戰略,仍是對付袁紹,不宜分心;二則,烏桓對我甚為忌憚,反能容忍閻柔和鮮於輔,我若出兵幽州,烏桓隻怕也會出兵,屆時我便無力再挖溝渠。故閻柔和鮮於輔分別鎮守廣陽和漁陽,可安烏桓人之心,待我擊敗袁紹之後,再抽調兵力,攻打烏桓。”
“嗯。看來青州牧心裏已有計劃。”
“計劃是有,但若子泰不助我,這連接南北的溝渠隻怕不好挖呀!”
“閻柔和鮮於輔雖敬我,但若知我是為州牧而來說服他們,他們想必仍不會答應。”
“挖通溝渠,通南北水道,一則有利於疏通水道,治理水患,二則可引水灌溉,三則可通水路,乃一舉多得,利國利民,子泰素來愛民,以民為本,閻柔和鮮於輔隻會感子泰仁心,待水道通了之後,必要時才會用於押運糧草。”
田疇稍想了一下,點了點頭,他看到了天色微暗:“今日天色已晚,州牧不妨在寒舍留宿,鄉間吃食簡陋,還望州牧切勿嫌棄。”
陳炎聽到田疇留他吃飯,心知田疇需要時間考慮,就答應了下來:“那真是有勞子泰了。”
次日,田疇帶著陳炎、沮授等人,在徐無山遊覽了一番,卻沒談正事。
過了三天時間,清晨,田疇突然匆匆跑來:“青州牧,不好了,我的人從土垠城傳來消息,右北平烏桓大人烏延率騎兵兩千,南下進入土垠城地界,土垠城已關閉城門。烏延的目標必是你,你還是快離開,否則必有性命之危。”
“烏桓人速度這麽快?”
“烏延屯兵平剛城,距離那麽遠,想必是有人向他通報消息,事不宜遲,青州牧還是先離開這裏,對了,青州打算怎麽迴去?需知那烏延必會在右北平到廣陽之間的官道上攔截,州牧不妨派人去聯係閻柔和鮮於輔,讓兩人出兵助州牧一把,隻要兩人出兵,烏延就不敢有動作。”
“子泰放心,我早已想好了退路,我打算率軍去海陽城。”
“海陽城?去那幹嘛?”
“我在海邊已經準備了船隻,行船迴去。”
“行船?”田疇目瞪口呆,北方人對船認識不足,更別就是行駛於海上的船了。
“正是,子泰放心,我早有準備,船隻正在海邊等著我。隻是,我若離開了,是否會連累子泰?”
“無妨,我會讓百姓到徐無山中躲一躲,且以我的名望,烏延想必也不會對我下手。州牧還是快走點吧,若是晚了,反而不妙。”田疇隻是一個勁地催促。
“那我請子泰相助之事呢?”就算要走,陳炎也要知道個答案。
田疇稍稍猶豫,又握緊拳頭,似乎下了決定:“我無意仕途,就不打算出仕了,但今日之事了後,我會去見一下閻柔和鮮於輔,必會促成此事。”
這算是答應了,陳炎大喜:“多謝子泰。”
隨後,陳炎率著大軍,離開了徐無山,往東南海邊方向而去。
……
騎兵快速進軍,三天多時間就到達了右北平海陽縣。陳炎派斥候到沿海一帶尋找海軍的位置。當時,他要求海軍在一個月內要到達海陽,如今想來,這要求有點高了。青州的港口隻有三個,分別在樂安博昌、東萊黃縣和北海即墨,但能造船的船塢隻有一個,那就是即墨。王修肯定把船都停靠在即墨了。
陳炎的命令從信都傳達到即墨,就需要十天時間。從即墨到右北平的海陽縣,海路不下於兩千裏,且如今又是晚秋季節,吹的是北風。也就是說,從即墨到海陽是逆風而行,要花費更長時間。另外,王修需要做一些準備工作,才能遠航。
到達海陽縣後,陳炎也隻能密切關注海岸方向的動態,耐心等待。
六七天後的一天,一個斥候來報:“報州牧,海陽城方向出現烏桓騎兵,正往這邊趕來,看來已經打探到我軍在這邊了。”
陳炎鎮定自若,他久經沙場,自然不會畏懼這種場麵:“烏桓人多少兵力?”
“約兩千左右!”
“報……”又一個斥候跑來:“報州牧,東麵十幾裏路遠,發現了烏桓騎兵,兵力兩千多,似乎正往這邊搜索過來。”
“什麽?又發現了烏桓騎兵?”陳炎微微驚訝。
第一個斥候說烏桓軍隊在海陽城方向,是在北麵,而第二個斥候說的是東麵,方向不同,顯然不是遇到同一支烏桓軍隊。而且,這兵力比田疇告訴他的兵力要多。陳炎沉吟一番,稍稍明白了過來。
“州牧,多半是烏桓人知道我大軍在這附近,分幾路往這個方向搜索。”
陳炎也想到了:“公與說得沒錯,與我所想相同,若隻是這兩支軍隊,倒也不容易搜索到我們,隻是不知道還有沒有其他軍隊?”
“右北平烏延實力一般,他手下部眾合起來也不過十幾萬人,不可能一次性出動超過一萬兵力,以我估計,烏桓人每支軍隊兩千多人,最多分三支軍隊。”
“嗯,公與說得沒錯,如今海軍未到,烏桓人已經追過來了,隻怕免不了一戰呀!若戰,勢必會暴露行蹤,對我軍不利。”
沮授一陣沉默,他不懂什麽海軍,此時心裏隱隱有些擔心。
“軍中糧草還夠吃多長時間?”
“二十天左右!”
“伯悅,若戰,你以為該怎麽戰?”陳炎隨口問了一下典韋。
“咱們所處的位置地形有些奇特,其地濕潤,騎馬進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進去,軍中有幾個斥候就不小心陷進去了。若是把敵軍引進到裏麵,豈不對我軍有利?”
“哈哈哈哈,伯悅所說正合我意,剛到這裏時,我就多派斥候查探過了,這裏地形濕潤,類似於沮澤,騎兵作戰不利。”陳炎當然知道,這裏在21世紀應該是唐山市曹妃甸區,是濕地,深處可能是沼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