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份,宮裏傳出爆炸性的消息,把所有人都驚呆了。除了一真道長。
和貴人有喜了,這才是石破天驚。
孝端皇後第一時間把太醫院的莊太醫找來罵,氣得口不擇言:“你們太醫院是吃閑飯的嗎?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養你們有什麽用?”
莊太醫被罵得臉紅一陣白一陣,但又不敢頂嘴,隻好幹等著皇後的這通火發泄完再解釋。
終於,皇後消停下來,冷著眼看他,問:“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莊太醫恭敬是說:“迴稟皇後娘娘,太醫院一直對和貴人用著藥,她進宮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而且,到後來,陛下去安塞宮的次數都減少到一個月沒有一次,可見這藥還是有效的。隻是近段時間陛下臨幸和貴人的次數變多,我們想陛下可能一時興起,不一定會持續。但還是認真地在對和貴人用藥,這事我們也很納悶,這藥有效,是經過驗證的。我會立即組織太醫會診,查一下原因。”
皇後發泄一通,理性稍微恢複,點頭道:“這事要查,我是不相信巧合的,雖然世間之事,不可能萬無一失,但這種僥幸不會出現在皇宮這樣的地方。你立刻派人去查實,一定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莊太醫又問:“那這胎兒,是保還是不保呢?”
皇後想了想,說:“這事還得陛下拿主意,你們先進行常規護理吧。”
莊太醫退下之後,立刻去到安塞宮,把和貴人最近的飲食,以及茶水,薰香,還有床褥被麵,全部拿去檢查,隨便想了個理由敷衍和貴人,說:“貴人放心,一切都是為胎兒著想,宮裏規矩,凡是懷了龍胎的,一應用品,都要重新檢試一番之後才可放心使用。”
和貴人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對莊太醫的安排自無異議,還主動配合。
輔仁帝在下朝之後,得知了這一消息,一時有點百感交集。
一方麵是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滿意,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創輝煌。另一方麵他也知道這裏麵可能有文章,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會相信小概率事件這種哄鬼的話。雖然結果他不排斥,但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弄鬼,他肯定不能容忍。
第一懷疑對象是大皇子,無他,隻有他是最大的受益者,眾所周知,和貴人所在的安胡國與昭國接壤,而且世代交好。鎮守邊境的,正是大皇子妃的娘家人昌樂侯家族。
太醫院的分析結果,與輔仁帝的猜測比較接近。拿著莊太醫的奏折,輔仁帝在禦書房舉棋不定。
剛好一真道長求見,他也正想找人聊聊,於是讓舒公公把人帶到禦書房。
輔仁帝問道:“什麽風把道長吹過來了?可是有一段時間沒見到道長了。”
一真道長說:“貧道近日夜觀天象,發現天喜星入駐夫妻宮,想是宮裏或有喜事,順便告知一下陛下。”
輔仁帝嗬嗬一笑,說:“道長來得正好,安塞宮忽傳有喜,卦象上怎麽說?”
一真道長撚須微笑說:“這正是貧道要恭喜陛下的地方,此子來得可稱恰到好處。”
輔仁帝心中一喜,說:“哦,此卦怎講?”
一真道長神秘地說:“先不說卦,我問陛下,最近是否有些心浮氣躁,感覺精火外泄,注意力很難集中,而且煉丹的進境表麵上比較順利,但卻始終未有突破?”
輔仁帝點頭說道:“的確如道長所言,朕最近精力旺盛,但修行進境卻差強人意,但又始終不得其法,正想召道長來問問緣由。”
一真道長說:“是了,天機果然深邃,貧道也是靜極思動,發現此卦有異,但卻無跡無蹤,摸不著頭緒。昨日在天機星的驅使下,測得一卦,倒是解了惑。陛下,此子應運而生,得到變卦,可見對於大昭風水有不可預見的影響。我隻能觀測到這裏,但此子的出現是一大助力無異,所以特來恭喜陛下。”
輔仁帝說:“依道長所言,此子的出現,應是福非禍?”
一真道長肯定地點點頭,說:“我知道和貴人的身份敏感,從血統上看,的確不太純正。但民間有說法:富貴險中求。此話對於皇家血脈也適用,如今大昭政通人和,經得起風浪,一點小小的變化,反而有助於國力。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輔仁帝思索了一小會,就點頭應道:“這事說來也不算太大的事,一點血緣而已,不至於攪風攪雨,朕這點浪花還是經受得起。如此甚好,我正想叩問一下天機,道長此言,也解了我的疑惑。那麽,既然天意如此,就讓它繼續演化吧。”
一真道長拱手道:“陛下英明!”
心裏想:“大皇子,這個人情忒大,我看你怎麽還?”
消息傳到大皇子府,大皇子興奮得要跳起來,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諸般布局,得一好結果。
於是吩咐下人:“備馬,我要去趟昌樂侯府。”
消息傳到,孫止善已經在書房等著大皇子了,在場的還有世子孫明哲,一見麵,大皇子搶先說道:“嶽父英明,這事總算辦成了。”
孫止善哈哈一笑,說:“事在人為,我們是不是也算逆風翻盤了?”
大皇子一掃之前的晦氣,喜氣拂麵,說話的語速都快了不少:“嶽父所言極是,前段時間,被老二搞得灰頭土臉,也終於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昌樂侯爺正色說:“也不能掉以輕心,對方極有可能反撲,和貴人絕對不能出意外。”
大皇子說道:“我聽說父皇開始並不想保這個孩子,但在與一真道長晤麵之後,改了主意,不僅加派太醫人手,而且吩咐侍衛務必小心看顧,出了事唯他是問。宮裏一下子感到了父皇對這個孩子的重視,立時就緊張起來。”
昌樂侯麵色微異說:“這個一真道長倒是有趣,他為什麽會踩這趟渾水?你之前跟他有過接觸嗎?”
大皇子搖頭說:“接觸不多,但之前因為設計王妃懷孕一事,請他幫過一個小忙,就是讓他出麵說王妃八字特別,不能見陌生人,恐有流產之兆。”
昌樂侯笑道:“這也不算小忙了,以一真道長的精明,怎會不朝更深的地方猜想?隻是,他這次主動幫這個忙,不知是何打算?”
大皇子說:“不知道,也猜不到,也許他過不了多久就會主動跟我說這件事。”
昌樂侯說:“你就是不喜歡動腦筋,這件事很有趣啊。一真道長曆來被看成是帝黨,他隻對皇帝一個人負責。但是,這件事卻違背了他的宗旨,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如果僅僅是示好,為什麽要把自己牽涉得如此之深?因為這件事將來如果真的爆出來,他也脫不了幹係,第一時間就會被陛下懷疑和清算。他冒此奇險,隻是為了獲得你的一個人情嗎?你的人情分量又有多大呢?”
大皇子頭疼地說:“嶽父,這些事情你幫我想,我向來不擅長揣測人心,你覺得事情都發生了,我們該怎麽做呢?”
昌樂侯思慮再三,方才猶豫著說:“也是,事情既然已經這樣,我們就考慮應對措施了。其實應對也不難,他會提要求,到時候看能不能滿足他就行了。就怕他的要求裏麵,暗藏著機關,一著不慎,把我們誆進去。”
大皇子疑惑地說:“嶽父的意思是,一真道長可能對父皇懷有貳心?”
昌樂侯說:“有自己的心思是肯定的,但是否是壞心倒不一定。這個世界,沒有純粹的傻子,大家都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也許他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如果你將來得登大寶,這也算是一份香火情。”
大皇子樂觀地說:“這樣最好,如果整個大昭都是我的,那給他什麽都沒關係。”
昌樂侯點點頭,麵上的憂色卻絲毫未退。
相比起大皇子這邊的喜形於色,二皇子就隻能用氣急敗壞來形容了。
他一直來迴不停地在書房轉來轉去,陳昇就在他的麵前,卻無法讓他平靜下來。
最終,還是他自己轉累了,才停下來對陳昇說:“這事不能就這樣算了,他陰我的賬還沒算呢,現在又讓他跑前頭去了,不行,這口氣我咽不下去。”
陳昇見他說話,才鬆了口氣,但仍然隻能小心翼翼地建議:“王爺不如去見見任尚書,他應該能給你提供解決方案。”
二皇子一聽猶如盛夏潑了一盆冷水,腦筋瞬間清醒,說:“對啊,我也是氣糊塗了,來人,備馬,我馬上去趟任府。”
於是,陳昇與二皇子一同到了任府,被管家引到客廳,看見任皞鎮定地坐在大師椅上,麵前擺放著一個小香爐,一縷細細的薄荷香味鑽入鼻孔。看到這個情景,加上香薰的醒腦,二皇子冷靜了下來。
任皞說:“你的來意,我大概是知道的,這事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我跟你一樣,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我隻是不像你,遇事馬上就亂了方寸。”
語氣中的責備之意很明顯,二皇子惶恐地迴答說:“老師批評得是,我還是太沉不住氣了。”
任皞說:“無妨,以後注意一點,怒氣會讓人失去理智,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對於成大事者,必須要過這道關。現在看,天並未塌下來,隻是競爭對手多了一個籌碼,讓我們的前進道路產生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並未損失什麽,我們手裏的牌仍然在手中沒有丟失。”
二皇子急切地說:“但是,老師,此消彼長,對方跑前麵去了,我們自然就落後了,所以,我認為,應該想辦法重新超上去。”
任皞說:“超上去這個思路是對的,但不能用犯規的辦法把對方拽下來。這樣做不是不可以,但很容易被對手抓住把柄,而且一旦敗露,很難挽迴。”
二皇子說:“對方都不按常理出牌,我們為什麽要墨守成規?而且,現在布局,還有十個月時間,什麽意外都會發生,不一定會鎖定是我們動的手。最關鍵的是,他如此對我,我怎麽能以德報怨?”
任皞仍然用不慌不忙的語氣說:“我理解你,以牙還牙也是一種氣勢,但現在不行,因為陛下是站在他那邊的,你此舉還沒有傷到對手,搶先就把陛下傷到了。你們的爭鬥,一定要局限在你們兄弟的這個範圍,不能漫延到陛下那裏去,這是原則,你要切記。”
二皇子點點頭,仍有不服氣,但明顯聽進去了。
任皞又說:“你剛才有一點說對了,時間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且不說和貴人一定生下來的是龍子,這是一半對一半的機率。就算是龍子,你的孩子還在前麵,六皇子的排位先天不足,能夠掀起多大的浪?就算是陛下老了更愛幺兒,還有朝堂這麽多的大臣呢,都是吃素的不成?治理國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至少應該從小培養起,陛下放心,我們也不放心啊。”
二皇子總算迴過味來了,但是,還是有氣咽不下去,說道:“那就這樣算了不成?至少施點手段,打擊一下對方的囂張氣焰,也好漲漲我們自己的士氣。”
任皞說:“這個可以,但必須謹慎,不要偷雞不著倒蝕把米,不要把自己牽連進去。此事講究順勢而為,我倒覺得,大皇子的正妃孕得蹊蹺,乘著和貴人懷上龍子,他應該會有所動作。不動則已,隻要開始,我們就可將計就計,把他釘死在自作聰明上。”
二皇子一聽就興奮起來,說:“老師分析極是,之前陳昇就跟我商量過此事,對方如果想嫁禍於我,一定會有所動作,到時候我既在暗處,又站在道義的這邊,不把他元氣打掉,也配不上李這個姓氏。”
陳昇也及時補充說:“對,我們現在最應該的是預測對方最可能在什麽地方出手,然後再予以痛擊。”
任皞點頭道:“就算預測不到,也可以露一些破綻引誘對方上鉤,所謂兵不厭詐,尤其是對方正是得意忘形的時候。”
和貴人有喜了,這才是石破天驚。
孝端皇後第一時間把太醫院的莊太醫找來罵,氣得口不擇言:“你們太醫院是吃閑飯的嗎?這點事情都辦不好,養你們有什麽用?”
莊太醫被罵得臉紅一陣白一陣,但又不敢頂嘴,隻好幹等著皇後的這通火發泄完再解釋。
終於,皇後消停下來,冷著眼看他,問:“說,到底是怎麽一迴事?”
莊太醫恭敬是說:“迴稟皇後娘娘,太醫院一直對和貴人用著藥,她進宮這麽多年,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而且,到後來,陛下去安塞宮的次數都減少到一個月沒有一次,可見這藥還是有效的。隻是近段時間陛下臨幸和貴人的次數變多,我們想陛下可能一時興起,不一定會持續。但還是認真地在對和貴人用藥,這事我們也很納悶,這藥有效,是經過驗證的。我會立即組織太醫會診,查一下原因。”
皇後發泄一通,理性稍微恢複,點頭道:“這事要查,我是不相信巧合的,雖然世間之事,不可能萬無一失,但這種僥幸不會出現在皇宮這樣的地方。你立刻派人去查實,一定要知道問題出在哪裏。”
莊太醫又問:“那這胎兒,是保還是不保呢?”
皇後想了想,說:“這事還得陛下拿主意,你們先進行常規護理吧。”
莊太醫退下之後,立刻去到安塞宮,把和貴人最近的飲食,以及茶水,薰香,還有床褥被麵,全部拿去檢查,隨便想了個理由敷衍和貴人,說:“貴人放心,一切都是為胎兒著想,宮裏規矩,凡是懷了龍胎的,一應用品,都要重新檢試一番之後才可放心使用。”
和貴人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對莊太醫的安排自無異議,還主動配合。
輔仁帝在下朝之後,得知了這一消息,一時有點百感交集。
一方麵是對自己的能力非常滿意,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創輝煌。另一方麵他也知道這裏麵可能有文章,他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不會相信小概率事件這種哄鬼的話。雖然結果他不排斥,但誰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弄鬼,他肯定不能容忍。
第一懷疑對象是大皇子,無他,隻有他是最大的受益者,眾所周知,和貴人所在的安胡國與昭國接壤,而且世代交好。鎮守邊境的,正是大皇子妃的娘家人昌樂侯家族。
太醫院的分析結果,與輔仁帝的猜測比較接近。拿著莊太醫的奏折,輔仁帝在禦書房舉棋不定。
剛好一真道長求見,他也正想找人聊聊,於是讓舒公公把人帶到禦書房。
輔仁帝問道:“什麽風把道長吹過來了?可是有一段時間沒見到道長了。”
一真道長說:“貧道近日夜觀天象,發現天喜星入駐夫妻宮,想是宮裏或有喜事,順便告知一下陛下。”
輔仁帝嗬嗬一笑,說:“道長來得正好,安塞宮忽傳有喜,卦象上怎麽說?”
一真道長撚須微笑說:“這正是貧道要恭喜陛下的地方,此子來得可稱恰到好處。”
輔仁帝心中一喜,說:“哦,此卦怎講?”
一真道長神秘地說:“先不說卦,我問陛下,最近是否有些心浮氣躁,感覺精火外泄,注意力很難集中,而且煉丹的進境表麵上比較順利,但卻始終未有突破?”
輔仁帝點頭說道:“的確如道長所言,朕最近精力旺盛,但修行進境卻差強人意,但又始終不得其法,正想召道長來問問緣由。”
一真道長說:“是了,天機果然深邃,貧道也是靜極思動,發現此卦有異,但卻無跡無蹤,摸不著頭緒。昨日在天機星的驅使下,測得一卦,倒是解了惑。陛下,此子應運而生,得到變卦,可見對於大昭風水有不可預見的影響。我隻能觀測到這裏,但此子的出現是一大助力無異,所以特來恭喜陛下。”
輔仁帝說:“依道長所言,此子的出現,應是福非禍?”
一真道長肯定地點點頭,說:“我知道和貴人的身份敏感,從血統上看,的確不太純正。但民間有說法:富貴險中求。此話對於皇家血脈也適用,如今大昭政通人和,經得起風浪,一點小小的變化,反而有助於國力。不知陛下是否同意?”
輔仁帝思索了一小會,就點頭應道:“這事說來也不算太大的事,一點血緣而已,不至於攪風攪雨,朕這點浪花還是經受得起。如此甚好,我正想叩問一下天機,道長此言,也解了我的疑惑。那麽,既然天意如此,就讓它繼續演化吧。”
一真道長拱手道:“陛下英明!”
心裏想:“大皇子,這個人情忒大,我看你怎麽還?”
消息傳到大皇子府,大皇子興奮得要跳起來,總算功夫不負有心人,諸般布局,得一好結果。
於是吩咐下人:“備馬,我要去趟昌樂侯府。”
消息傳到,孫止善已經在書房等著大皇子了,在場的還有世子孫明哲,一見麵,大皇子搶先說道:“嶽父英明,這事總算辦成了。”
孫止善哈哈一笑,說:“事在人為,我們是不是也算逆風翻盤了?”
大皇子一掃之前的晦氣,喜氣拂麵,說話的語速都快了不少:“嶽父所言極是,前段時間,被老二搞得灰頭土臉,也終於有揚眉吐氣的一天。”
昌樂侯爺正色說:“也不能掉以輕心,對方極有可能反撲,和貴人絕對不能出意外。”
大皇子說道:“我聽說父皇開始並不想保這個孩子,但在與一真道長晤麵之後,改了主意,不僅加派太醫人手,而且吩咐侍衛務必小心看顧,出了事唯他是問。宮裏一下子感到了父皇對這個孩子的重視,立時就緊張起來。”
昌樂侯麵色微異說:“這個一真道長倒是有趣,他為什麽會踩這趟渾水?你之前跟他有過接觸嗎?”
大皇子搖頭說:“接觸不多,但之前因為設計王妃懷孕一事,請他幫過一個小忙,就是讓他出麵說王妃八字特別,不能見陌生人,恐有流產之兆。”
昌樂侯笑道:“這也不算小忙了,以一真道長的精明,怎會不朝更深的地方猜想?隻是,他這次主動幫這個忙,不知是何打算?”
大皇子說:“不知道,也猜不到,也許他過不了多久就會主動跟我說這件事。”
昌樂侯說:“你就是不喜歡動腦筋,這件事很有趣啊。一真道長曆來被看成是帝黨,他隻對皇帝一個人負責。但是,這件事卻違背了他的宗旨,他為什麽要這麽做?如果僅僅是示好,為什麽要把自己牽涉得如此之深?因為這件事將來如果真的爆出來,他也脫不了幹係,第一時間就會被陛下懷疑和清算。他冒此奇險,隻是為了獲得你的一個人情嗎?你的人情分量又有多大呢?”
大皇子頭疼地說:“嶽父,這些事情你幫我想,我向來不擅長揣測人心,你覺得事情都發生了,我們該怎麽做呢?”
昌樂侯思慮再三,方才猶豫著說:“也是,事情既然已經這樣,我們就考慮應對措施了。其實應對也不難,他會提要求,到時候看能不能滿足他就行了。就怕他的要求裏麵,暗藏著機關,一著不慎,把我們誆進去。”
大皇子疑惑地說:“嶽父的意思是,一真道長可能對父皇懷有貳心?”
昌樂侯說:“有自己的心思是肯定的,但是否是壞心倒不一定。這個世界,沒有純粹的傻子,大家都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也許他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如果你將來得登大寶,這也算是一份香火情。”
大皇子樂觀地說:“這樣最好,如果整個大昭都是我的,那給他什麽都沒關係。”
昌樂侯點點頭,麵上的憂色卻絲毫未退。
相比起大皇子這邊的喜形於色,二皇子就隻能用氣急敗壞來形容了。
他一直來迴不停地在書房轉來轉去,陳昇就在他的麵前,卻無法讓他平靜下來。
最終,還是他自己轉累了,才停下來對陳昇說:“這事不能就這樣算了,他陰我的賬還沒算呢,現在又讓他跑前頭去了,不行,這口氣我咽不下去。”
陳昇見他說話,才鬆了口氣,但仍然隻能小心翼翼地建議:“王爺不如去見見任尚書,他應該能給你提供解決方案。”
二皇子一聽猶如盛夏潑了一盆冷水,腦筋瞬間清醒,說:“對啊,我也是氣糊塗了,來人,備馬,我馬上去趟任府。”
於是,陳昇與二皇子一同到了任府,被管家引到客廳,看見任皞鎮定地坐在大師椅上,麵前擺放著一個小香爐,一縷細細的薄荷香味鑽入鼻孔。看到這個情景,加上香薰的醒腦,二皇子冷靜了下來。
任皞說:“你的來意,我大概是知道的,這事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我跟你一樣,事前一點風聲都沒有聽到。我隻是不像你,遇事馬上就亂了方寸。”
語氣中的責備之意很明顯,二皇子惶恐地迴答說:“老師批評得是,我還是太沉不住氣了。”
任皞說:“無妨,以後注意一點,怒氣會讓人失去理智,失去基本的判斷能力,對於成大事者,必須要過這道關。現在看,天並未塌下來,隻是競爭對手多了一個籌碼,讓我們的前進道路產生了一定的不確定性。但是,我們並未損失什麽,我們手裏的牌仍然在手中沒有丟失。”
二皇子急切地說:“但是,老師,此消彼長,對方跑前麵去了,我們自然就落後了,所以,我認為,應該想辦法重新超上去。”
任皞說:“超上去這個思路是對的,但不能用犯規的辦法把對方拽下來。這樣做不是不可以,但很容易被對手抓住把柄,而且一旦敗露,很難挽迴。”
二皇子說:“對方都不按常理出牌,我們為什麽要墨守成規?而且,現在布局,還有十個月時間,什麽意外都會發生,不一定會鎖定是我們動的手。最關鍵的是,他如此對我,我怎麽能以德報怨?”
任皞仍然用不慌不忙的語氣說:“我理解你,以牙還牙也是一種氣勢,但現在不行,因為陛下是站在他那邊的,你此舉還沒有傷到對手,搶先就把陛下傷到了。你們的爭鬥,一定要局限在你們兄弟的這個範圍,不能漫延到陛下那裏去,這是原則,你要切記。”
二皇子點點頭,仍有不服氣,但明顯聽進去了。
任皞又說:“你剛才有一點說對了,時間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且不說和貴人一定生下來的是龍子,這是一半對一半的機率。就算是龍子,你的孩子還在前麵,六皇子的排位先天不足,能夠掀起多大的浪?就算是陛下老了更愛幺兒,還有朝堂這麽多的大臣呢,都是吃素的不成?治理國家,不是想一出是一出,至少應該從小培養起,陛下放心,我們也不放心啊。”
二皇子總算迴過味來了,但是,還是有氣咽不下去,說道:“那就這樣算了不成?至少施點手段,打擊一下對方的囂張氣焰,也好漲漲我們自己的士氣。”
任皞說:“這個可以,但必須謹慎,不要偷雞不著倒蝕把米,不要把自己牽連進去。此事講究順勢而為,我倒覺得,大皇子的正妃孕得蹊蹺,乘著和貴人懷上龍子,他應該會有所動作。不動則已,隻要開始,我們就可將計就計,把他釘死在自作聰明上。”
二皇子一聽就興奮起來,說:“老師分析極是,之前陳昇就跟我商量過此事,對方如果想嫁禍於我,一定會有所動作,到時候我既在暗處,又站在道義的這邊,不把他元氣打掉,也配不上李這個姓氏。”
陳昇也及時補充說:“對,我們現在最應該的是預測對方最可能在什麽地方出手,然後再予以痛擊。”
任皞點頭道:“就算預測不到,也可以露一些破綻引誘對方上鉤,所謂兵不厭詐,尤其是對方正是得意忘形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