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老照片(六)
泰拉大地的命令與征服 作者:往昔的傳承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五十二章 老照片(六)
1999年,也就是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結束後第三年,(95開始,97結束。算上97年,是第三年)聯合國通過了又一項令世界矚目的的決議:廢除掉自二戰以來一直保持著的對日本的軍事製裁,允許日本重新擁有軍隊,但是依然禁止持有核武器一類的戰略武器,且現在其軍隊需要同時接受中國和美國的監督。(雖然當時日本自衛隊其和正式軍隊也沒什麽區別)同時日本要立刻組織人手加入gdi,為在全球各地忙的焦頭爛額的gdi部隊輸送新鮮血液。
毫無疑問,這個決定頗具爭議,甚至可以說在一眾亞洲國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沒人可以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在他們國家裏對他們做出的反人類暴行,特別是對於那些大屠殺慘案的幸存者來說,美國隻在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還是丟的太少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各國高層願意撤銷掉對日本的軍事製裁,各國的人民也是不會同意的。理所應當的,這一點被考慮到了,同時壓力也給到了,然後在這個通告發出的第二天,一架來自日本的專機在中國空軍的護送下降落到了南京的機場。
“遲來的道歉。”
照片中,在正午的烈陽下,當時的日本首相和全體內閣成員親手在紀念碑前放下了紀念用的花籃,然後一齊在紀念碑前跪了下來。
照片很幹淨,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也沒有用什麽拍攝手法。因為沒有那個必要,這張照片的象征意義遠大於一切。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這張照片意味著日本承認了侵華戰爭的曆史和自己曾經在中國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累累罪行,同時對此進行正式道歉。雖然這個道歉遲來了半個世紀,但是幸運的是,還是有一些人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等到了這一個道歉。
在這一次公開訪問過後,中日兩國的關係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在日本整治了自己國內的右翼軍國主義分子並且整改了靖國神社之後,在當時本來就不算太糟糕的中日關係更是迅速升溫。而後續對日本的糧食援助其中的大頭就來自於中國。(這個時間線裏,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完成的更早,而且農業的單產量也更高一些,所以雖然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受到了破壞,但是依然能擠出來一些糧食援助日本)
至今gdi也沒有公布當時那場有關於撤銷對日本的軍事製裁會議的有關文件——也可能是已經遺失了,因為這份曆史資料的整理者們也沒有找到有關文件和會議記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會議中,有幾個重點內容:
一、日本可以重新擁有軍隊,但是其組織的新軍隊必須同時接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監督,而且必須抽調人手加入gdi;
二、日本有必要也必須采取措施進一步緩和同亞洲各國的關係,特別是和中國的關係;
三、日本依然禁止擁有戰略武器、生化武器一類的裝備。
當時聯合國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無奈之舉: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讓日本的總人口掉下了一億大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日本人口密度大的問題)但是其依然有著至少九千多萬的國民。而日本本土的糧食產量就像他們的工業原料一樣完全做不到也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如果沒有爆發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那麽這個問題還不算特別突出——但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帶來的破壞所導致的全球糧食產量銳減使得當時的糧食市場完全是供小於求的,哪怕日本政府有錢,也買不到能填飽所有國民肚子的糧食……用當時日本互聯網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日本每天都有人餓死在街頭上。
當民眾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一個國家就可謂是搖搖欲墜了。要知道,餐飲業和食品加工業稱得上是最基礎的產業之一。這兩個產業出了問題,很多產業也得跟著遭殃。
這樣的情況毫無疑問早就得到了聯合國的關注——但直到第三年才被擺上了會議桌。畢竟雖然日本的問題確實很重要,但在日本的問題之前,還有一些更加麻煩的問題聯合國需要去解決。
但話雖如此,得到了關注不等於能被解決,在現在糧食產量低於總需求的情況下,注定有人得餓肚子。換句話來說,日本政府不可能白白獲得聯合國的援助。但是如果不援助,導致日本的局勢失控了那也難以接受。
最後在一陣扯皮和商討之後,上麵的那個方案就出來了。不過雖然說是中國和美國共同監管,但實際上由於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的創傷,美國現在軍隊人力短缺。所以其實這事算是美國把這個爛攤子全丟給了中國去處理……
這起事件之後,雅爾塔會議所塑造出來的世界就徹底一去不複返了。隨之而來,是泰伯利亞紀元。
之後,人類一直在努力的嚐試走出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的陰雲——但是此時此刻,人類還沒有發明出能夠高效清理泰伯利亞的裝置,即便是莫比烏斯博士和他的團隊也隻是發明出了可以在早期的泰伯利亞中為人員提供保護的防護服,以及能夠為被遺忘者緩解感染狀況的抑製劑。即便是這位最早對泰伯利亞展開研究的科學家也對泰伯利亞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說到底,這種物質出現在地球上還不到二十年,甚至它還在不斷變化。講真的,能把上麵那兩個東西搞出來他已經很了不起了……然後在2001年,他就因為一起和泰伯利亞有關的實驗事故不幸逝世了。
而進入泰伯利亞紀元後的第一個重要事件,就是放逐被遺忘者事件:
雖然在最開始的幾年裏,被遺忘者還能勉強頂著他人的歧視和各種嚴格的限製在社會中正常生活,但隨著被遺忘者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甚至因此爆發過多起流血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麽處理被遺忘者就成為了一個令各國政府頭疼的事情。
當時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至少一百萬被遺忘者存在,雖然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也依然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因此把他們放逐隔離的指令是分批次下達的,全世界範圍內陸陸續續放逐了長達五年之久,期間爆發了難以計數的大大小小的衝突,全球範圍內的衝突事件保守估計也在三千起步……而被逐出正常人類社會的被遺忘者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完全被拋棄,而是被要求生活在政府劃定的被遺忘者自治區中,進而被遺忘者們在自治區裏整理出來了一套獨特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就是日後被遺忘者聚集地的雛形。
而與放逐被遺忘者同步開始的還有另外一個命令:生命保存項目。
記得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大概是平均每七年滅絕一種動物。而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期間,這個速度直接把單位從年換成了月,並且正在朝著日的速度邁進……
不過雖然當時各國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及環保人士整了不少動靜——但是剛開始實在騰不出手來,要知道人類也是一種動物,人類也要活下去啊,而且毫無疑問,人類的存活優先度遠遠高於其他生物。
隻有填飽了肚子,保住了小命,人才能去思考別的問題。所以直到大環境安定下來之後,各國政府才開始處理這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好吧,那個時候沒有什麽不棘手的問題……
這份資料到這裏還附贈了一大堆現在已經滅絕了的動物的照片:老虎、美洲豹、灰熊、杜鵑鳥、老鷹……
對於正在幫忙檢查這些資料的遊墨來說,這些照片都挺新鮮的,他都是第一次見。畢竟他在這之前都沒有什麽興致去專門調查這些東西——他對生物學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既然有機會稍微了解一下,那麽他還是很樂意的。
“我覺得這隻鷹挺呆的……”
“確實,攝影師挺會拍的。”
不過實際上,對於這些如今已經絕跡了的生物,大家都挺感興趣的。所以在辦公室裏麵的大家也是拿著這些照片聊了起來。
“遊墨,你喜歡什麽動物?”
“坦白說,隻看照片就說喜歡有點不太合適。”
“憑感覺來就是了!”
“好吧…熊貓,就這個。”
“嗯哼,確實挺可愛的。沒記錯的熊貓話是你們那邊的國寶是吧?”
“額……但是現在滅絕了,隻剩標本和基因庫裏的樣本了。”
“……唉。”
由美國和中國牽頭,當時全世界範圍內超過一百個國家參與的物種保存計劃就這麽開始了(但是進展極其緩慢)。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搜捕各種生物,並且將它們運送到了位於格陵蘭島的基因庫中——在那裏把樣本冷藏起來成本較低,而且那裏也沒有泰伯利亞的汙染,再合適不過了——但是這個地點實際上是妥協的產物。畢竟這樣的一座基因庫的規模小不了,其建造和維護成本也不可能會低,所以沒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理所應當的這個項目最後大夥平攤了費用……順帶一提,這個基因庫現在也還在格陵蘭島上,不過看起來沒個幾十年,它不存在被啟封的可能了。
但話說迴來,盡管在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乃至國家已經意識到了泰伯利亞所帶來的深遠危害,但是大部分國家卻依然無力管理甚至在促進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大力發展。畢竟隨著兄弟會被打成非法組織,其原本壟斷的泰伯利亞有關技術也是被各國所獲取,而且這次沒人收專利費。
這張攝於當時紐約證卷交易所的照片就是當時“泰伯利亞時代的第一場也是最後一場狂歡”的記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屏幕上一堆公司後麵都點綴著綠色的數字,而一名背對著鏡頭的男子雖然看不到臉,但是觀者也能感受到這個人正在開懷大笑。
在這個微妙的時間節點,泰伯利亞也有著一個微妙的狀態:危及到了環境,但沒完全摧毀環境,甚至還有迴旋的餘地。也因此,世界那個時候還能吃到泰伯利亞的紅利,雖然有人日後會因此倒黴,但大家都覺得那個人不會是自己,就像是第一次大蕭條的時候一樣。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老牌公司紛紛進入和加大對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投入,呈現一種野蠻生長的情況,即便各國政府相繼出台有關法令也沒能遏製住這個勢頭,畢竟現在想要踩下刹車踏板,你得先把另外一隻踩在油門踏板上的腳挪開,而且很明顯,那隻腳不是很願意自己挪開,你得自己上手給它鋸下來……所以除非用上強製手段,各國政府是攔不住大大小小的公司對於泰伯利亞的熱情的……至少財政報表很好看。這是當時的政府拿來安慰自己的話語。
很喜歡黑格爾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從曆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任何教訓。”
當時一些人對著那些正在大力發展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公司悲鳴道:“我們這是在慢性自殺!”可是他們畢竟人輕言微,隻能看著整個人類一點點的滑向又一個深淵……
隨後,第一隻泰伯利亞惡魔被發現了。
這玩意的稱唿很多:泰伯利亞狼、泰伯利亞豬、泰伯利亞狗……總之,這玩意十有八九是野生動物與泰伯利亞結合後的產物。由上文提到的生命保存項目的人員在亞洲的一處村莊附近第一次目擊。在這之前雖然已經有了器官獸和被遺忘者的存在,但是前者生命周期很短,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成氣候;後者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感染了傳播力強,致死率百分百病毒的人類。而像是泰伯利亞惡魔這樣完全跳出地球生態圈的存在的意義多少還是有點不妙了。
而對泰伯利亞惡魔的起源也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隻有第一次成群的泰伯利亞惡魔目擊報告,沒有第一隻泰伯利亞惡魔的誕生報告。不過當時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變異後的生物已經不是碳基生物了,而且它們對大部分碳基生物抱有強烈的敵意。當時的目擊證人也在它們的猛攻下隻有一個幸運兒丟下了一條腿之後逃迴了車上僥幸逃脫。
而後的有關泰伯利亞惡魔目擊報告也是越來越多,而且形狀多種多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一個截然不同並且侵略性很強的生態圈出現在了地球上,這可再糟糕不過了。
1999年,也就是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結束後第三年,(95開始,97結束。算上97年,是第三年)聯合國通過了又一項令世界矚目的的決議:廢除掉自二戰以來一直保持著的對日本的軍事製裁,允許日本重新擁有軍隊,但是依然禁止持有核武器一類的戰略武器,且現在其軍隊需要同時接受中國和美國的監督。(雖然當時日本自衛隊其和正式軍隊也沒什麽區別)同時日本要立刻組織人手加入gdi,為在全球各地忙的焦頭爛額的gdi部隊輸送新鮮血液。
毫無疑問,這個決定頗具爭議,甚至可以說在一眾亞洲國家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沒人可以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在他們國家裏對他們做出的反人類暴行,特別是對於那些大屠殺慘案的幸存者來說,美國隻在日本投放了兩枚原子彈還是丟的太少了。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哪怕各國高層願意撤銷掉對日本的軍事製裁,各國的人民也是不會同意的。理所應當的,這一點被考慮到了,同時壓力也給到了,然後在這個通告發出的第二天,一架來自日本的專機在中國空軍的護送下降落到了南京的機場。
“遲來的道歉。”
照片中,在正午的烈陽下,當時的日本首相和全體內閣成員親手在紀念碑前放下了紀念用的花籃,然後一齊在紀念碑前跪了下來。
照片很幹淨,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也沒有用什麽拍攝手法。因為沒有那個必要,這張照片的象征意義遠大於一切。對於中日兩國來說,這張照片意味著日本承認了侵華戰爭的曆史和自己曾經在中國犯下了慘絕人寰的累累罪行,同時對此進行正式道歉。雖然這個道歉遲來了半個世紀,但是幸運的是,還是有一些人在他們的有生之年等到了這一個道歉。
在這一次公開訪問過後,中日兩國的關係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特別是在日本整治了自己國內的右翼軍國主義分子並且整改了靖國神社之後,在當時本來就不算太糟糕的中日關係更是迅速升溫。而後續對日本的糧食援助其中的大頭就來自於中國。(這個時間線裏,中國18億畝耕地紅線完成的更早,而且農業的單產量也更高一些,所以雖然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中受到了破壞,但是依然能擠出來一些糧食援助日本)
至今gdi也沒有公布當時那場有關於撤銷對日本的軍事製裁會議的有關文件——也可能是已經遺失了,因為這份曆史資料的整理者們也沒有找到有關文件和會議記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會議中,有幾個重點內容:
一、日本可以重新擁有軍隊,但是其組織的新軍隊必須同時接受來自中國和美國的監督,而且必須抽調人手加入gdi;
二、日本有必要也必須采取措施進一步緩和同亞洲各國的關係,特別是和中國的關係;
三、日本依然禁止擁有戰略武器、生化武器一類的裝備。
當時聯合國做出這個決定也是無奈之舉: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讓日本的總人口掉下了一億大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時日本人口密度大的問題)但是其依然有著至少九千多萬的國民。而日本本土的糧食產量就像他們的工業原料一樣完全做不到也無法做到自給自足。如果沒有爆發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那麽這個問題還不算特別突出——但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帶來的破壞所導致的全球糧食產量銳減使得當時的糧食市場完全是供小於求的,哪怕日本政府有錢,也買不到能填飽所有國民肚子的糧食……用當時日本互聯網上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日本每天都有人餓死在街頭上。
當民眾連肚子都填不飽的時候,一個國家就可謂是搖搖欲墜了。要知道,餐飲業和食品加工業稱得上是最基礎的產業之一。這兩個產業出了問題,很多產業也得跟著遭殃。
這樣的情況毫無疑問早就得到了聯合國的關注——但直到第三年才被擺上了會議桌。畢竟雖然日本的問題確實很重要,但在日本的問題之前,還有一些更加麻煩的問題聯合國需要去解決。
但話雖如此,得到了關注不等於能被解決,在現在糧食產量低於總需求的情況下,注定有人得餓肚子。換句話來說,日本政府不可能白白獲得聯合國的援助。但是如果不援助,導致日本的局勢失控了那也難以接受。
最後在一陣扯皮和商討之後,上麵的那個方案就出來了。不過雖然說是中國和美國共同監管,但實際上由於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的創傷,美國現在軍隊人力短缺。所以其實這事算是美國把這個爛攤子全丟給了中國去處理……
這起事件之後,雅爾塔會議所塑造出來的世界就徹底一去不複返了。隨之而來,是泰伯利亞紀元。
之後,人類一直在努力的嚐試走出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的陰雲——但是此時此刻,人類還沒有發明出能夠高效清理泰伯利亞的裝置,即便是莫比烏斯博士和他的團隊也隻是發明出了可以在早期的泰伯利亞中為人員提供保護的防護服,以及能夠為被遺忘者緩解感染狀況的抑製劑。即便是這位最早對泰伯利亞展開研究的科學家也對泰伯利亞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說到底,這種物質出現在地球上還不到二十年,甚至它還在不斷變化。講真的,能把上麵那兩個東西搞出來他已經很了不起了……然後在2001年,他就因為一起和泰伯利亞有關的實驗事故不幸逝世了。
而進入泰伯利亞紀元後的第一個重要事件,就是放逐被遺忘者事件:
雖然在最開始的幾年裏,被遺忘者還能勉強頂著他人的歧視和各種嚴格的限製在社會中正常生活,但隨著被遺忘者所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甚至因此爆發過多起流血衝突。在這樣的情況下,怎麽處理被遺忘者就成為了一個令各國政府頭疼的事情。
當時根據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範圍內有著至少一百萬被遺忘者存在,雖然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也依然是一個可觀的數字。因此把他們放逐隔離的指令是分批次下達的,全世界範圍內陸陸續續放逐了長達五年之久,期間爆發了難以計數的大大小小的衝突,全球範圍內的衝突事件保守估計也在三千起步……而被逐出正常人類社會的被遺忘者們大部分人都沒有完全被拋棄,而是被要求生活在政府劃定的被遺忘者自治區中,進而被遺忘者們在自治區裏整理出來了一套獨特的生產生活秩序,也就是日後被遺忘者聚集地的雛形。
而與放逐被遺忘者同步開始的還有另外一個命令:生命保存項目。
記得在二十一世紀之前,大概是平均每七年滅絕一種動物。而在第一次泰伯利亞戰爭期間,這個速度直接把單位從年換成了月,並且正在朝著日的速度邁進……
不過雖然當時各國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以及環保人士整了不少動靜——但是剛開始實在騰不出手來,要知道人類也是一種動物,人類也要活下去啊,而且毫無疑問,人類的存活優先度遠遠高於其他生物。
隻有填飽了肚子,保住了小命,人才能去思考別的問題。所以直到大環境安定下來之後,各國政府才開始處理這個相當棘手的問題——好吧,那個時候沒有什麽不棘手的問題……
這份資料到這裏還附贈了一大堆現在已經滅絕了的動物的照片:老虎、美洲豹、灰熊、杜鵑鳥、老鷹……
對於正在幫忙檢查這些資料的遊墨來說,這些照片都挺新鮮的,他都是第一次見。畢竟他在這之前都沒有什麽興致去專門調查這些東西——他對生物學不是很感興趣——但是既然有機會稍微了解一下,那麽他還是很樂意的。
“我覺得這隻鷹挺呆的……”
“確實,攝影師挺會拍的。”
不過實際上,對於這些如今已經絕跡了的生物,大家都挺感興趣的。所以在辦公室裏麵的大家也是拿著這些照片聊了起來。
“遊墨,你喜歡什麽動物?”
“坦白說,隻看照片就說喜歡有點不太合適。”
“憑感覺來就是了!”
“好吧…熊貓,就這個。”
“嗯哼,確實挺可愛的。沒記錯的熊貓話是你們那邊的國寶是吧?”
“額……但是現在滅絕了,隻剩標本和基因庫裏的樣本了。”
“……唉。”
由美國和中國牽頭,當時全世界範圍內超過一百個國家參與的物種保存計劃就這麽開始了(但是進展極其緩慢)。他們在全世界範圍內搜捕各種生物,並且將它們運送到了位於格陵蘭島的基因庫中——在那裏把樣本冷藏起來成本較低,而且那裏也沒有泰伯利亞的汙染,再合適不過了——但是這個地點實際上是妥協的產物。畢竟這樣的一座基因庫的規模小不了,其建造和維護成本也不可能會低,所以沒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理所應當的這個項目最後大夥平攤了費用……順帶一提,這個基因庫現在也還在格陵蘭島上,不過看起來沒個幾十年,它不存在被啟封的可能了。
但話說迴來,盡管在當時一些有識之士乃至國家已經意識到了泰伯利亞所帶來的深遠危害,但是大部分國家卻依然無力管理甚至在促進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大力發展。畢竟隨著兄弟會被打成非法組織,其原本壟斷的泰伯利亞有關技術也是被各國所獲取,而且這次沒人收專利費。
這張攝於當時紐約證卷交易所的照片就是當時“泰伯利亞時代的第一場也是最後一場狂歡”的記錄。可以清晰地看到,大屏幕上一堆公司後麵都點綴著綠色的數字,而一名背對著鏡頭的男子雖然看不到臉,但是觀者也能感受到這個人正在開懷大笑。
在這個微妙的時間節點,泰伯利亞也有著一個微妙的狀態:危及到了環境,但沒完全摧毀環境,甚至還有迴旋的餘地。也因此,世界那個時候還能吃到泰伯利亞的紅利,雖然有人日後會因此倒黴,但大家都覺得那個人不會是自己,就像是第一次大蕭條的時候一樣。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老牌公司紛紛進入和加大對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投入,呈現一種野蠻生長的情況,即便各國政府相繼出台有關法令也沒能遏製住這個勢頭,畢竟現在想要踩下刹車踏板,你得先把另外一隻踩在油門踏板上的腳挪開,而且很明顯,那隻腳不是很願意自己挪開,你得自己上手給它鋸下來……所以除非用上強製手段,各國政府是攔不住大大小小的公司對於泰伯利亞的熱情的……至少財政報表很好看。這是當時的政府拿來安慰自己的話語。
很喜歡黑格爾說過的一句話:“人類從曆史中獲得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從不吸取任何教訓。”
當時一些人對著那些正在大力發展泰伯利亞相關產業的公司悲鳴道:“我們這是在慢性自殺!”可是他們畢竟人輕言微,隻能看著整個人類一點點的滑向又一個深淵……
隨後,第一隻泰伯利亞惡魔被發現了。
這玩意的稱唿很多:泰伯利亞狼、泰伯利亞豬、泰伯利亞狗……總之,這玩意十有八九是野生動物與泰伯利亞結合後的產物。由上文提到的生命保存項目的人員在亞洲的一處村莊附近第一次目擊。在這之前雖然已經有了器官獸和被遺忘者的存在,但是前者生命周期很短,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成氣候;後者某種意義上來說更像是感染了傳播力強,致死率百分百病毒的人類。而像是泰伯利亞惡魔這樣完全跳出地球生態圈的存在的意義多少還是有點不妙了。
而對泰伯利亞惡魔的起源也是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隻有第一次成群的泰伯利亞惡魔目擊報告,沒有第一隻泰伯利亞惡魔的誕生報告。不過當時可以肯定的是,這些變異後的生物已經不是碳基生物了,而且它們對大部分碳基生物抱有強烈的敵意。當時的目擊證人也在它們的猛攻下隻有一個幸運兒丟下了一條腿之後逃迴了車上僥幸逃脫。
而後的有關泰伯利亞惡魔目擊報告也是越來越多,而且形狀多種多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一個截然不同並且侵略性很強的生態圈出現在了地球上,這可再糟糕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