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山海觀
大宋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龍 作者:幽燕倦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行隻有五六人,趙倜除了帶白戰周侗幾個外,還帶了朱初一。
按照府誌記載,騎馬去找,在中午時分到達紫金山附近一處地方。
就看這裏風景有些黯沉,槐柳積聚,地上的野草與那些山間墨綠不同,都微微泛著赤色。
雖然百多載過去,但依舊有殘垣斷壁存在,山海觀當年輪廓隱約可辨。
原本該是一塊極大地方,傍山而建,仿佛莊園。
這時尋到觀門位置,見門基猶存,半掩土中的一塊石牌邊角,模糊露出山字形狀。
趙倜點頭:“便是此處了,朱先生去看看風水如何?”
朱初一走去觀察,又於高坡瞧看半晌,訝異道:“王駕,此地非同小可,原本該有龍脈。”
趙倜微眯雙眼:“龍脈?”
朱初一不知這是哪裏,隨行幾人也不知此地是山海觀遺址。
“正是龍脈。”朱初一猶豫道:“不過據屬下觀看這龍脈似乎被截斷破壞了。”
“此話怎講?”趙倜問道。
“這條脈自西北而來,本是遊龍,被高人定於此處,可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竟被破壞截斷,估計……是刀兵之災吧。”朱初一小心翼翼解釋。
“哦?”趙倜對風水倒不算篤信,帶朱初一是想叫他看有沒有什麽陣法殘存,剛剛不過隨口一提,此刻反而有了些興趣。
他道:“尋龍定龍之事本王不甚了了,這龍脈既然可以定住,那截斷了還能再續上嗎?”
朱初一搖頭道:“王駕,就好比搭建高樓百日起,倒塌隻是頃刻間,沒人那麽大本領可以續接,隻能靠天地造化一點點滋養恢複,說不定千百年後才會有所起色,但也不過殘龍罷了,難得長久。”
趙倜聞言若有所思,片刻笑道:“朱先生再看此處有無殘存陣法,省得進去兇險。”
朱初一點頭,然後跨過兩道門基,剛走幾步,忽然“咦”了一聲:“王駕,似乎有人來過這裏。”
“有人來過?”趙倜上前,隻見地上雜草露出傾倒痕跡,是被踩踏所致。
朱初一低身觀察:“這草前後傾軋有序,應是人行之痕,斷茬尚新,就在這一兩日間。”
趙倜望了望四周,這裏其實說不上有多荒僻,雖然距離江寧府三十裏,官道也並不算近,但總非深山之中,乃是山郊的一塊地方。
他道:“尋條道路,進裏瞧瞧。”
朱初一稱是,獨自往前,走得幾乎看不見身影,兜了個圈子從一側折返迴來。
“王駕,確有陣法殘跡遺痕,且不止一座,其間還有殺陣,但此刻年代久遠,又曾經遭過破壞,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周侗在旁道:“朱兄,隻看了眼光能及的地方,裏麵卻沒走全,會不會有所遺漏?”
朱初一點頭:“有此可能,不過外圍無事,可以進入邊走邊看,倘若發現不妥,在下立刻道出。”
趙倜點頭:“此處百多年前乃為江湖聖地,是一座龐大的道觀。”
周侗驚訝道:“王駕,莫非就是山海觀嗎?”
趙倜看他笑道:“光祖卻是想到了。”
他說罷叫朱初一前方開路,隨後眾人往裏走去。
隻見這塊地方,陰森森,涼颼颼,滲慌慌,仿佛另處世界。
枯藤老樹之上,三五隻烏鴉歪頭斜瞅幾人,眼神詭異似幽星,雜草叢裏,“噝噝”傳來,不知什麽生物爬過。
蘇大踩住個東西,發出“哢嚓”脆響,踢去一旁看卻是條腿骨。
趙倜觀察周圍,當年大戰痕跡依舊存在,破破爛爛,不少地方能看出被火燒過,其它也都是人為破壞痕跡。
這時前麵出現半截大殿,一麵牆壁倒塌,殿頂露了半邊,長出雜草,有顆小樹從破爛瓦間生出,兩隻伯勞鳥正立在枝上兇殘鳴叫。
“到裏麵瞅瞅。”趙倜開口。
朱初一先步進入殿中,隻看好一座殿堂,大理天龍寺根本不能與之相較,比東京相國寺的大雄寶殿麵積都不遑多讓。
最深處有巨大神台,布滿厚厚黑色土塵,原本該是供奉了三座道像,其中兩座早跌下變成碎塊,另外一座缺了半邊身子,也辨認不出容貌是哪位天尊。
“王駕,此處有人來過。”朱初一輕聲說道。
地上塵灰顯出一排腳印,在那神台前轉了一圈,看著是往後麵去了。
趙倜眯了眯眼,如是城中人過來訪山郊遊,大抵不會走這麽遠,畢竟這裏看著陰怖,並非善地,而且腳印隻有一人,那就不是郊遊,郊遊極少有一人出行,何況還進來山中,除非是什麽特殊目的。
從後麵斷壁出了大殿,就看洋洋灑灑直去遠方,數座院舍殘垣猶在。
趙倜道:“追那腳印方向。”
幾人應聲,開始捋著足跡前行,一刻鍾後來到座破爛殿宇門前,腳印進入這座殿內。
這殿比前方的大殿要完整一些,門前柱階猶存,殿門缺了一扇,柱上有刀劈槍刺痕跡,窗欞還插著兩支箭矢,白羽早就風吹雨打不見,箭杆光禿禿仿佛一吹即斷。
朱初一先進殿裏,片刻出門道:“王駕,有古怪。”
趙倜上道:“什麽古怪?”
朱初一道:“這裏供奉不少牌位,似乎是個祠殿,下方……還有新鮮貢品!”
“新鮮貢品?”趙倜雙眉揚了揚,當時高滔滔說太宗攻打山海觀,並未全部剿滅,南唐太子李仲寓幼子李正言身處觀中,被一名絕頂高手拚死救走。
李仲寓身為太子,南唐國亡之後,隨李煜一起被押往東京,太祖授其右千牛衛大將軍。李煜死後,他日日哀傷,在淳化五年八月也去世了。
當時太宗曾問過李煜和李仲寓那名絕頂高手是誰,但兩人都說不清身份,觀中高手眾多,全是南唐皇族,不能確認哪人。
趙倜思索走進大殿,果然看到裏麵龕上擺放許多牌位,這些牌位顏色不一,有的看起來古舊,有的卻似乎寫成沒有多少年載。
龕前則有供果點心,肉食水酒,還有香燭餘燼,看新鮮程度最多也就一兩天時間。
他麵無表情,微微沉默。
按照府誌記載,騎馬去找,在中午時分到達紫金山附近一處地方。
就看這裏風景有些黯沉,槐柳積聚,地上的野草與那些山間墨綠不同,都微微泛著赤色。
雖然百多載過去,但依舊有殘垣斷壁存在,山海觀當年輪廓隱約可辨。
原本該是一塊極大地方,傍山而建,仿佛莊園。
這時尋到觀門位置,見門基猶存,半掩土中的一塊石牌邊角,模糊露出山字形狀。
趙倜點頭:“便是此處了,朱先生去看看風水如何?”
朱初一走去觀察,又於高坡瞧看半晌,訝異道:“王駕,此地非同小可,原本該有龍脈。”
趙倜微眯雙眼:“龍脈?”
朱初一不知這是哪裏,隨行幾人也不知此地是山海觀遺址。
“正是龍脈。”朱初一猶豫道:“不過據屬下觀看這龍脈似乎被截斷破壞了。”
“此話怎講?”趙倜問道。
“這條脈自西北而來,本是遊龍,被高人定於此處,可後來不知道什麽原因竟被破壞截斷,估計……是刀兵之災吧。”朱初一小心翼翼解釋。
“哦?”趙倜對風水倒不算篤信,帶朱初一是想叫他看有沒有什麽陣法殘存,剛剛不過隨口一提,此刻反而有了些興趣。
他道:“尋龍定龍之事本王不甚了了,這龍脈既然可以定住,那截斷了還能再續上嗎?”
朱初一搖頭道:“王駕,就好比搭建高樓百日起,倒塌隻是頃刻間,沒人那麽大本領可以續接,隻能靠天地造化一點點滋養恢複,說不定千百年後才會有所起色,但也不過殘龍罷了,難得長久。”
趙倜聞言若有所思,片刻笑道:“朱先生再看此處有無殘存陣法,省得進去兇險。”
朱初一點頭,然後跨過兩道門基,剛走幾步,忽然“咦”了一聲:“王駕,似乎有人來過這裏。”
“有人來過?”趙倜上前,隻見地上雜草露出傾倒痕跡,是被踩踏所致。
朱初一低身觀察:“這草前後傾軋有序,應是人行之痕,斷茬尚新,就在這一兩日間。”
趙倜望了望四周,這裏其實說不上有多荒僻,雖然距離江寧府三十裏,官道也並不算近,但總非深山之中,乃是山郊的一塊地方。
他道:“尋條道路,進裏瞧瞧。”
朱初一稱是,獨自往前,走得幾乎看不見身影,兜了個圈子從一側折返迴來。
“王駕,確有陣法殘跡遺痕,且不止一座,其間還有殺陣,但此刻年代久遠,又曾經遭過破壞,起不到什麽作用了。”
周侗在旁道:“朱兄,隻看了眼光能及的地方,裏麵卻沒走全,會不會有所遺漏?”
朱初一點頭:“有此可能,不過外圍無事,可以進入邊走邊看,倘若發現不妥,在下立刻道出。”
趙倜點頭:“此處百多年前乃為江湖聖地,是一座龐大的道觀。”
周侗驚訝道:“王駕,莫非就是山海觀嗎?”
趙倜看他笑道:“光祖卻是想到了。”
他說罷叫朱初一前方開路,隨後眾人往裏走去。
隻見這塊地方,陰森森,涼颼颼,滲慌慌,仿佛另處世界。
枯藤老樹之上,三五隻烏鴉歪頭斜瞅幾人,眼神詭異似幽星,雜草叢裏,“噝噝”傳來,不知什麽生物爬過。
蘇大踩住個東西,發出“哢嚓”脆響,踢去一旁看卻是條腿骨。
趙倜觀察周圍,當年大戰痕跡依舊存在,破破爛爛,不少地方能看出被火燒過,其它也都是人為破壞痕跡。
這時前麵出現半截大殿,一麵牆壁倒塌,殿頂露了半邊,長出雜草,有顆小樹從破爛瓦間生出,兩隻伯勞鳥正立在枝上兇殘鳴叫。
“到裏麵瞅瞅。”趙倜開口。
朱初一先步進入殿中,隻看好一座殿堂,大理天龍寺根本不能與之相較,比東京相國寺的大雄寶殿麵積都不遑多讓。
最深處有巨大神台,布滿厚厚黑色土塵,原本該是供奉了三座道像,其中兩座早跌下變成碎塊,另外一座缺了半邊身子,也辨認不出容貌是哪位天尊。
“王駕,此處有人來過。”朱初一輕聲說道。
地上塵灰顯出一排腳印,在那神台前轉了一圈,看著是往後麵去了。
趙倜眯了眯眼,如是城中人過來訪山郊遊,大抵不會走這麽遠,畢竟這裏看著陰怖,並非善地,而且腳印隻有一人,那就不是郊遊,郊遊極少有一人出行,何況還進來山中,除非是什麽特殊目的。
從後麵斷壁出了大殿,就看洋洋灑灑直去遠方,數座院舍殘垣猶在。
趙倜道:“追那腳印方向。”
幾人應聲,開始捋著足跡前行,一刻鍾後來到座破爛殿宇門前,腳印進入這座殿內。
這殿比前方的大殿要完整一些,門前柱階猶存,殿門缺了一扇,柱上有刀劈槍刺痕跡,窗欞還插著兩支箭矢,白羽早就風吹雨打不見,箭杆光禿禿仿佛一吹即斷。
朱初一先進殿裏,片刻出門道:“王駕,有古怪。”
趙倜上道:“什麽古怪?”
朱初一道:“這裏供奉不少牌位,似乎是個祠殿,下方……還有新鮮貢品!”
“新鮮貢品?”趙倜雙眉揚了揚,當時高滔滔說太宗攻打山海觀,並未全部剿滅,南唐太子李仲寓幼子李正言身處觀中,被一名絕頂高手拚死救走。
李仲寓身為太子,南唐國亡之後,隨李煜一起被押往東京,太祖授其右千牛衛大將軍。李煜死後,他日日哀傷,在淳化五年八月也去世了。
當時太宗曾問過李煜和李仲寓那名絕頂高手是誰,但兩人都說不清身份,觀中高手眾多,全是南唐皇族,不能確認哪人。
趙倜思索走進大殿,果然看到裏麵龕上擺放許多牌位,這些牌位顏色不一,有的看起來古舊,有的卻似乎寫成沒有多少年載。
龕前則有供果點心,肉食水酒,還有香燭餘燼,看新鮮程度最多也就一兩天時間。
他麵無表情,微微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