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戰爭形勢一直在變
華夏英靈:助我異界稱霸 作者:一想天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殿下 \/ 主公。”
柳明非和常遇春齊齊抱拳,恭敬地對著馬上的金逸塵行禮道。
金逸塵微微點頭翻身下馬:
“免禮,先到賬內詳談。”
“是。” 兩人迴道,隨後便跟著金逸塵步入帥帳。
帥帳內,金逸塵在主位上坐下,目光投向柳明非詢問道:
“這兩日在華胥城外,抄了幾家豪紳?”
“迴殿下,一共包括黃麻在內一共抄了六家。”
“收獲如何?得了多少錢糧?” 金逸塵追問道。
柳明非迅速整理思緒,有條不紊地說道:
“六家存糧共計石,紋銀兩,黃金兩。”
“好!” 金逸塵眼中閃過一絲亮色,隨即又麵色凝重起來,“和你說個消息,原本運往大涼的糧食,因局勢變化,現在都改道運往韓國了。白起那邊戰事吃緊,糧草告急,幸好你抄了這些豪紳,暫時緩解了糧食危機。”
柳明非神色一凜,拱手道:“能為殿下分憂,為秦國解困,是臣等職責所在。”
金逸塵輕輕頷首,接著問道:“之前與你提及的賣地之事,準備得怎麽樣了?”
“我已安排人手,組建了一個新的臨時華胥大夫府衙,專門負責後續賣地的相關事宜。”
“是你之前和我提過的那個蘇啟明負責此事吧?” 金逸塵微微挑眉。
“正是殿下,隻是不知蘇琳是否也一同到了此處。”
金逸塵微微點頭:“嗯,你稍後把蘇啟明喊來,我想見見他,也讓他們兄妹團聚一下。”
“是,殿下。” 柳明非恭敬迴應。
金逸塵接著問道:“麴義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柳明非略微思索後說道:“暫時還沒有,但我預估應該快了,或許今天晚些時候就能收到內應的迴信。”
聽完柳明非的話,金逸塵點點頭,而後將目光投向常遇春:“常將軍,今晚你即刻率部前往普化城,支援麴義,務必不得有誤。”
常遇春一聽,立刻站起身來,挺直腰板,拱手大聲道:“末將尊令!”
金逸塵微微點頭:“嗯,快去準備吧,此去多加小心。”
“是!” 常遇春應了一聲,轉身急忙走出了營帳。
待常玉春走後,金逸塵問柳明非:
“估算過有多少地可以賣嗎?”
柳明非沒有遲疑,馬上迴道:“這個具體的數值微臣還不知曉,但已經安排人在丈量土地,數量不會低於百萬畝。”
“嗯知道了,那和我說說黃麻的情況你想問我什麽?”
柳明非問道:“微臣想問殿下如何處置這些地主豪紳。”
金逸塵奇怪的看著柳明非:“你不是已經放了一些了嗎?他們家又沒有絕後,這些家夥你留著幹嘛?反正華胥城都已經被燒完了,他們又沒有多少價值了。”
“可殿下,若是如此輕易殺死恐對殿下不利啊。”
“有什麽不利的,明天你去華胥城外搭個台子就說公審這些個豪紳地主,讓蘇啟明來主持,順便公布你的賣地政策。”
“剛好借他們的人頭立威,讓華胥城的百姓知道我們秦國是怎麽樣的一個國家。”
說完金逸塵頓了頓,思考片刻後又說道:“現在華胥城都燒完了,我的想法是直接重建一個全新的城池,不知道明非你怎麽想?”
“在下不解,殿下您說的這個重建是何意?”
金逸塵笑道:“很難理解嗎?就是連那燒的坍塌了的城牆都推倒不要,重新建一座嶄新的城池。”
“剛好可以用賣地和抄家來的錢雇百姓幹活。”
說著金逸塵從懷裏掏出了一張圖紙丟給了柳明非:“看看,這是我大秦工部前些日子給我的一張新型城池圖紙。”
“剛好華胥城可以做實驗地,你看看這個圖紙怎麽樣。”
柳明非接過圖紙後展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布局規整且極具前瞻性的城池設計圖紙。
寬闊的主幹道貫穿全城,坊市、民居、官署分區明確,排水係統更是細致周全。
他不禁雙目圓睜,眼中滿是驚歎與讚賞,抬頭望向金逸塵,激動道:“殿下,此圖紙堪稱神來之筆!依此重建華胥城,必成一座大秦堅城,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可期!”
金逸塵點頭道:“華胥的地理位置剛好可以作為我們在大涼統治的中心城池。”
“殿下您這話何意?”柳明非從話中聽出了一些東西。
金逸塵無奈:“和你直說了吧,我們得盡快結束對大涼的戰爭,然後迴師莒國。待滅了莒國後,同白起一道夾擊韓國。”
“所以待攻下陽平城後,我秦國就停止對大涼的攻擊,至於大涼最後被誰所滅都將與我們無關。”
柳明非不解:“殿下,以目前的局勢,大涼王都必定是被我秦軍攻破,為何放棄啊。”
“那我問你,我們攻下大涼王都又如何?曾國和衛國會善罷甘休嗎?到時候我們又得屯兵多少來抵禦他們對我們的威脅?”
“況且我們還在進行同莒國和韓國的戰爭,之前我想的是以一國對抗他們三國。”
“可戰爭的形勢一直在變。”
“若不是曾國和衛國的加入,我們同大涼的戰爭何時能結束都還是個未知數。哪怕最後我們真的以一國之力戰勝了三國,那我秦國也傷亡慘重。”
“今日他們能涼莒韓三國聯軍,他日就會有曾衛鄭三國聯軍。”
“所以還不如我們主動放棄一些利益,盡快先結束掉戰爭,休養生息以便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柳明非聽完金逸塵的想法後,陷入了沉思。
“白起那邊之所以要那麽多糧食,就是因為韓國人直接放棄了原來周國的土地,在撤走前搶走了所有能搶的一切。”
“現在,白起麵對的問題比我們嚴峻要多。”
“他的信中告訴我,原來周國的土地上已經是真正的人間煉獄,餓殍遍野,易子相食。百萬難民紛湧向四處,光是白起接收的難民就有將近四十萬人。”
“現在白起向前進攻,就不是打韓國人,而是打各式各樣的起義軍。多打下一座就多幾萬張吃飯的嘴。”
“所以白起那邊我也已經下令停止進攻,並且盡可能的接收難民。等我們同涼國和莒國的戰事結束後,這筆賬我要好好和卑鄙無恥的韓國人算。”
“大涼國已經是案板上的魚肉,任我們宰割了。這塊肉我們已經吃下了不少,不能再貪心了。”
“剛好還能以此牽製衛國和曾國。莒國那我們還能吃下更多的土地,順便激化曾衛之間的矛盾。”
金逸塵說完後,看向了沉思中的柳明非。
這些和他說的內容都是秦國核心圈的謀士們共同商議決定的。柳明非剛被其提拔,在確定能力後,才將這些同他說,以便他的思維能跟上秦國的戰略。
柳明非和常遇春齊齊抱拳,恭敬地對著馬上的金逸塵行禮道。
金逸塵微微點頭翻身下馬:
“免禮,先到賬內詳談。”
“是。” 兩人迴道,隨後便跟著金逸塵步入帥帳。
帥帳內,金逸塵在主位上坐下,目光投向柳明非詢問道:
“這兩日在華胥城外,抄了幾家豪紳?”
“迴殿下,一共包括黃麻在內一共抄了六家。”
“收獲如何?得了多少錢糧?” 金逸塵追問道。
柳明非迅速整理思緒,有條不紊地說道:
“六家存糧共計石,紋銀兩,黃金兩。”
“好!” 金逸塵眼中閃過一絲亮色,隨即又麵色凝重起來,“和你說個消息,原本運往大涼的糧食,因局勢變化,現在都改道運往韓國了。白起那邊戰事吃緊,糧草告急,幸好你抄了這些豪紳,暫時緩解了糧食危機。”
柳明非神色一凜,拱手道:“能為殿下分憂,為秦國解困,是臣等職責所在。”
金逸塵輕輕頷首,接著問道:“之前與你提及的賣地之事,準備得怎麽樣了?”
“我已安排人手,組建了一個新的臨時華胥大夫府衙,專門負責後續賣地的相關事宜。”
“是你之前和我提過的那個蘇啟明負責此事吧?” 金逸塵微微挑眉。
“正是殿下,隻是不知蘇琳是否也一同到了此處。”
金逸塵微微點頭:“嗯,你稍後把蘇啟明喊來,我想見見他,也讓他們兄妹團聚一下。”
“是,殿下。” 柳明非恭敬迴應。
金逸塵接著問道:“麴義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柳明非略微思索後說道:“暫時還沒有,但我預估應該快了,或許今天晚些時候就能收到內應的迴信。”
聽完柳明非的話,金逸塵點點頭,而後將目光投向常遇春:“常將軍,今晚你即刻率部前往普化城,支援麴義,務必不得有誤。”
常遇春一聽,立刻站起身來,挺直腰板,拱手大聲道:“末將尊令!”
金逸塵微微點頭:“嗯,快去準備吧,此去多加小心。”
“是!” 常遇春應了一聲,轉身急忙走出了營帳。
待常玉春走後,金逸塵問柳明非:
“估算過有多少地可以賣嗎?”
柳明非沒有遲疑,馬上迴道:“這個具體的數值微臣還不知曉,但已經安排人在丈量土地,數量不會低於百萬畝。”
“嗯知道了,那和我說說黃麻的情況你想問我什麽?”
柳明非問道:“微臣想問殿下如何處置這些地主豪紳。”
金逸塵奇怪的看著柳明非:“你不是已經放了一些了嗎?他們家又沒有絕後,這些家夥你留著幹嘛?反正華胥城都已經被燒完了,他們又沒有多少價值了。”
“可殿下,若是如此輕易殺死恐對殿下不利啊。”
“有什麽不利的,明天你去華胥城外搭個台子就說公審這些個豪紳地主,讓蘇啟明來主持,順便公布你的賣地政策。”
“剛好借他們的人頭立威,讓華胥城的百姓知道我們秦國是怎麽樣的一個國家。”
說完金逸塵頓了頓,思考片刻後又說道:“現在華胥城都燒完了,我的想法是直接重建一個全新的城池,不知道明非你怎麽想?”
“在下不解,殿下您說的這個重建是何意?”
金逸塵笑道:“很難理解嗎?就是連那燒的坍塌了的城牆都推倒不要,重新建一座嶄新的城池。”
“剛好可以用賣地和抄家來的錢雇百姓幹活。”
說著金逸塵從懷裏掏出了一張圖紙丟給了柳明非:“看看,這是我大秦工部前些日子給我的一張新型城池圖紙。”
“剛好華胥城可以做實驗地,你看看這個圖紙怎麽樣。”
柳明非接過圖紙後展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布局規整且極具前瞻性的城池設計圖紙。
寬闊的主幹道貫穿全城,坊市、民居、官署分區明確,排水係統更是細致周全。
他不禁雙目圓睜,眼中滿是驚歎與讚賞,抬頭望向金逸塵,激動道:“殿下,此圖紙堪稱神來之筆!依此重建華胥城,必成一座大秦堅城,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可期!”
金逸塵點頭道:“華胥的地理位置剛好可以作為我們在大涼統治的中心城池。”
“殿下您這話何意?”柳明非從話中聽出了一些東西。
金逸塵無奈:“和你直說了吧,我們得盡快結束對大涼的戰爭,然後迴師莒國。待滅了莒國後,同白起一道夾擊韓國。”
“所以待攻下陽平城後,我秦國就停止對大涼的攻擊,至於大涼最後被誰所滅都將與我們無關。”
柳明非不解:“殿下,以目前的局勢,大涼王都必定是被我秦軍攻破,為何放棄啊。”
“那我問你,我們攻下大涼王都又如何?曾國和衛國會善罷甘休嗎?到時候我們又得屯兵多少來抵禦他們對我們的威脅?”
“況且我們還在進行同莒國和韓國的戰爭,之前我想的是以一國對抗他們三國。”
“可戰爭的形勢一直在變。”
“若不是曾國和衛國的加入,我們同大涼的戰爭何時能結束都還是個未知數。哪怕最後我們真的以一國之力戰勝了三國,那我秦國也傷亡慘重。”
“今日他們能涼莒韓三國聯軍,他日就會有曾衛鄭三國聯軍。”
“所以還不如我們主動放棄一些利益,盡快先結束掉戰爭,休養生息以便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柳明非聽完金逸塵的想法後,陷入了沉思。
“白起那邊之所以要那麽多糧食,就是因為韓國人直接放棄了原來周國的土地,在撤走前搶走了所有能搶的一切。”
“現在,白起麵對的問題比我們嚴峻要多。”
“他的信中告訴我,原來周國的土地上已經是真正的人間煉獄,餓殍遍野,易子相食。百萬難民紛湧向四處,光是白起接收的難民就有將近四十萬人。”
“現在白起向前進攻,就不是打韓國人,而是打各式各樣的起義軍。多打下一座就多幾萬張吃飯的嘴。”
“所以白起那邊我也已經下令停止進攻,並且盡可能的接收難民。等我們同涼國和莒國的戰事結束後,這筆賬我要好好和卑鄙無恥的韓國人算。”
“大涼國已經是案板上的魚肉,任我們宰割了。這塊肉我們已經吃下了不少,不能再貪心了。”
“剛好還能以此牽製衛國和曾國。莒國那我們還能吃下更多的土地,順便激化曾衛之間的矛盾。”
金逸塵說完後,看向了沉思中的柳明非。
這些和他說的內容都是秦國核心圈的謀士們共同商議決定的。柳明非剛被其提拔,在確定能力後,才將這些同他說,以便他的思維能跟上秦國的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