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水淹安華
華夏英靈:助我異界稱霸 作者:一想天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0章 水淹安華
“嘭”“嘭”,又是兩聲驚天巨響。
在東門的羅铖聽到這聲音之後,徹底失去了理智。
“完了,都完了。”
秦軍超越時代的戰術,讓他手足無措。原本信心滿滿的他,看著眼前半個時辰內就被炸毀的城門,第一次感受到了無能為力的絕望。
“將軍,我們怎麽辦?要不要棄城突圍?” 副將跑到羅铖身邊,焦急地問道。
就在兩人猶豫不決時,遠處傳來了秦軍撤軍的軍號聲。
“他們秦國人究竟想幹嘛?” 羅铖呆愣在原地。
“將軍,我們上城牆看看吧,我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你傳令下去,不管用什麽方法,一定要給我堵住城門,聽到了沒有。”
“是,將軍。”
羅铖緩過神來,趕迴城牆觀察秦軍的動向。
“將軍,快看,秦國人退走了。” 一個士官大喊道。
聞言,所有人都朝外看去。
隻見所有秦軍井然有序地撤走,慢慢地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
“秦國人到底想幹嘛!” 羅铖發出了無能的咆哮。
“我羅铖何至於此,要被你們秦國這般羞辱!有種殺過來啊!”
就在他無能狂怒時,“嘭”“嘭”“嘭”,遠方又傳來了他熟悉的爆炸聲。
他極目遠眺,發現在天際線的那邊,漫天黃沙飛舞。
“不好了,將軍,那個方向是華河!” 身旁一個老兵驚恐地喊出聲。
“華河?” 羅铖遲疑了一下,隨即大喊:“快!快!所有人快去堵城門,秦國人是想要淹了我們安華!”
他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秦國人真實的意圖。
但現在已經於事無補,隻能想辦法防住即將到來的洪水。
這之後,他一邊指揮士兵們搬運巨石、木材與沙袋,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加快速度。
半個時辰後,洪水來勢洶洶,帶著摧枯拉朽的力量,很快就將安崋城及其四周的土地變成了澤國。
短短兩三個時辰,水位急劇上升,渾濁的浪濤一次次拍打著臨時築起的土牆,濺起高高的水花。士兵們的手臂酸痛不已,卻不敢有絲毫停歇,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與飛濺的水花混在一起。
正午時分,又是一聲巨響傳來,南城門處的土牆終於不堪重負,率先決堤。
洶湧的洪水如脫韁的野馬般奔騰而入,瞬間淹沒了南城門附近的街道。周圍的百姓們麵對漫進家中的洪水,驚慌失措,尖叫聲、哭喊聲四起。
正在城牆上指揮的羅铖望著從南城湧來的洪水,心中滿是悲戚與自責。他揮舞著長劍,試圖組織士兵們進行救援,可在這滔天的洪水中,一切都顯得如此無力。
洪水迅速蔓延開來,轉眼間便吞噬了大片城區。
一些簡易或者破敗的房屋在洪水中搖搖欲墜,沒多久便轟然倒塌。
失去房屋的百姓在洪水中掙紮,試圖前往高處躲避。羅铖則帶領著士兵們在洪水中穿梭,盡可能多地救助被困百姓,可洪水的力量非人力能敵,最終他下令所有人上城牆躲避。
過了一夜,幸存下來的人們躲在城牆上,望著四周一片汪洋的澤國,心中的希望如風中殘燭般漸漸熄滅。洪水依舊肆虐,看不到退去的跡象,他們孤立無援,沒有吃食,沒有飲水,若是再不想辦法,活下來的人就可能活生生餓死渴死在城牆上。
東城牆的城樓上,羅铖癱坐在地,咒罵著秦軍:“秦國這群卑鄙之徒!為了取勝,竟使出如此狠辣手段,炸堤淹城,全然不顧百姓死活,濫殺無辜。這般行徑,與那虎狼何異?我羅铖即便今日死於此地,也絕咽不下這口氣,定要在黃泉之下,詛咒你們亡國滅種!”
“莒國的將軍在哪?要不要出來談談!” 城外一葉扁舟漂在水麵上,一個人舉著一個怪物件朝著城內喊道。
很快,聽到動靜的士兵就跑去告訴了羅铖。得到消息的他憤怒起身,趕到能同扁舟對話的地方,朝著船上的人喊道:“我便是安崋城守將羅铖,秦國惡賊,有何可談?你們水淹安崋,塗炭生靈,今日就算身死,我也絕不與你們苟且!”
那喊話之人卻不慌不忙,笑著說道:“羅將軍莫急,如今安崋已如此,將軍難道不想為城中的百姓尋條生路?我家將軍憐惜百姓,特讓我來與將軍商議,若將軍能向我們投降,必保城中百姓性命無憂。”
“呸!我是不可能與你們談判的!”
“既然羅將軍還是這般冥頑不靈,看不清形勢,那我們明日午時再來問問。”
話音落下,扁舟就朝遠處劃走了。
周圍的士兵和士官們麵麵相覷,其中一個膽子稍大些的軍官上前一步,小聲勸道:“羅將軍,如今這般絕境,隻剩投降才能救下百姓……”
話還未說完,他就看見羅铖雙眼通紅,對著他怒目圓睜,猛地抽出佩劍,寒光一閃,自己便丟了腦袋,原來是被羅铖斬首了。
見此,眾人嚇得紛紛後退,卻仍有兩名士兵不甘心,壯著膽子繼續道:“將軍,為了城中無辜百姓……”
羅铖沒有說一句話,隻是提劍刺去,又是兩聲慘叫,兩人也倒在了他的劍下。看著躺在地上的三具屍體,眾人驚恐萬分,再也無人敢言語,紛紛躲得遠遠的,眼中滿是畏懼與不解,而羅铖則握著染血的劍,呆呆地站在原地。
另一邊,扁舟劃迴了岸邊,舟上之人下來後,對著在岸邊等待的沮授說道:“迴軍師,羅铖除了對我破口大罵之外,並沒有表現出要投降的意思。”
“無妨,明天午時你帶著另外兩隻滿載水和食物的小船繼續去勸降,這次就說隻要願意投降,我們就能提供足量的食物和淡水,前提條件是放棄抵抗,將武器丟入河水之中,然後將羅铖活捉交給我們。明日還不投降,後日繼續便可,我倒想看看莒國人能撐到什麽時候。”
“屬下明白了。” 此人領命。
次日午時,他便帶著兩隻滿載水和食物的小船,再次駛向安崋城。他站在船頭,對著城牆上的羅铖高聲唿喊,重複著沮授交代的條件。
羅铖依舊怒目而視,對他大罵不止,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就這樣,連著三日,每日午時勸降的船隻都會準時出現,每一次帶來的食物都不相同,可迴應勸降之人的,始終隻有羅铖的咒罵和堅決抵抗。
當然,勸降之人的所有行為,莒國的士兵和百姓都看在眼裏。他們明白羅铖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死活,所以為了活命,隻能先下手為強了。
“嘭”“嘭”,又是兩聲驚天巨響。
在東門的羅铖聽到這聲音之後,徹底失去了理智。
“完了,都完了。”
秦軍超越時代的戰術,讓他手足無措。原本信心滿滿的他,看著眼前半個時辰內就被炸毀的城門,第一次感受到了無能為力的絕望。
“將軍,我們怎麽辦?要不要棄城突圍?” 副將跑到羅铖身邊,焦急地問道。
就在兩人猶豫不決時,遠處傳來了秦軍撤軍的軍號聲。
“他們秦國人究竟想幹嘛?” 羅铖呆愣在原地。
“將軍,我們上城牆看看吧,我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
“你傳令下去,不管用什麽方法,一定要給我堵住城門,聽到了沒有。”
“是,將軍。”
羅铖緩過神來,趕迴城牆觀察秦軍的動向。
“將軍,快看,秦國人退走了。” 一個士官大喊道。
聞言,所有人都朝外看去。
隻見所有秦軍井然有序地撤走,慢慢地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中。
“秦國人到底想幹嘛!” 羅铖發出了無能的咆哮。
“我羅铖何至於此,要被你們秦國這般羞辱!有種殺過來啊!”
就在他無能狂怒時,“嘭”“嘭”“嘭”,遠方又傳來了他熟悉的爆炸聲。
他極目遠眺,發現在天際線的那邊,漫天黃沙飛舞。
“不好了,將軍,那個方向是華河!” 身旁一個老兵驚恐地喊出聲。
“華河?” 羅铖遲疑了一下,隨即大喊:“快!快!所有人快去堵城門,秦國人是想要淹了我們安華!”
他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秦國人真實的意圖。
但現在已經於事無補,隻能想辦法防住即將到來的洪水。
這之後,他一邊指揮士兵們搬運巨石、木材與沙袋,一邊聲嘶力竭地唿喊著加快速度。
半個時辰後,洪水來勢洶洶,帶著摧枯拉朽的力量,很快就將安崋城及其四周的土地變成了澤國。
短短兩三個時辰,水位急劇上升,渾濁的浪濤一次次拍打著臨時築起的土牆,濺起高高的水花。士兵們的手臂酸痛不已,卻不敢有絲毫停歇,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滾落,與飛濺的水花混在一起。
正午時分,又是一聲巨響傳來,南城門處的土牆終於不堪重負,率先決堤。
洶湧的洪水如脫韁的野馬般奔騰而入,瞬間淹沒了南城門附近的街道。周圍的百姓們麵對漫進家中的洪水,驚慌失措,尖叫聲、哭喊聲四起。
正在城牆上指揮的羅铖望著從南城湧來的洪水,心中滿是悲戚與自責。他揮舞著長劍,試圖組織士兵們進行救援,可在這滔天的洪水中,一切都顯得如此無力。
洪水迅速蔓延開來,轉眼間便吞噬了大片城區。
一些簡易或者破敗的房屋在洪水中搖搖欲墜,沒多久便轟然倒塌。
失去房屋的百姓在洪水中掙紮,試圖前往高處躲避。羅铖則帶領著士兵們在洪水中穿梭,盡可能多地救助被困百姓,可洪水的力量非人力能敵,最終他下令所有人上城牆躲避。
過了一夜,幸存下來的人們躲在城牆上,望著四周一片汪洋的澤國,心中的希望如風中殘燭般漸漸熄滅。洪水依舊肆虐,看不到退去的跡象,他們孤立無援,沒有吃食,沒有飲水,若是再不想辦法,活下來的人就可能活生生餓死渴死在城牆上。
東城牆的城樓上,羅铖癱坐在地,咒罵著秦軍:“秦國這群卑鄙之徒!為了取勝,竟使出如此狠辣手段,炸堤淹城,全然不顧百姓死活,濫殺無辜。這般行徑,與那虎狼何異?我羅铖即便今日死於此地,也絕咽不下這口氣,定要在黃泉之下,詛咒你們亡國滅種!”
“莒國的將軍在哪?要不要出來談談!” 城外一葉扁舟漂在水麵上,一個人舉著一個怪物件朝著城內喊道。
很快,聽到動靜的士兵就跑去告訴了羅铖。得到消息的他憤怒起身,趕到能同扁舟對話的地方,朝著船上的人喊道:“我便是安崋城守將羅铖,秦國惡賊,有何可談?你們水淹安崋,塗炭生靈,今日就算身死,我也絕不與你們苟且!”
那喊話之人卻不慌不忙,笑著說道:“羅將軍莫急,如今安崋已如此,將軍難道不想為城中的百姓尋條生路?我家將軍憐惜百姓,特讓我來與將軍商議,若將軍能向我們投降,必保城中百姓性命無憂。”
“呸!我是不可能與你們談判的!”
“既然羅將軍還是這般冥頑不靈,看不清形勢,那我們明日午時再來問問。”
話音落下,扁舟就朝遠處劃走了。
周圍的士兵和士官們麵麵相覷,其中一個膽子稍大些的軍官上前一步,小聲勸道:“羅將軍,如今這般絕境,隻剩投降才能救下百姓……”
話還未說完,他就看見羅铖雙眼通紅,對著他怒目圓睜,猛地抽出佩劍,寒光一閃,自己便丟了腦袋,原來是被羅铖斬首了。
見此,眾人嚇得紛紛後退,卻仍有兩名士兵不甘心,壯著膽子繼續道:“將軍,為了城中無辜百姓……”
羅铖沒有說一句話,隻是提劍刺去,又是兩聲慘叫,兩人也倒在了他的劍下。看著躺在地上的三具屍體,眾人驚恐萬分,再也無人敢言語,紛紛躲得遠遠的,眼中滿是畏懼與不解,而羅铖則握著染血的劍,呆呆地站在原地。
另一邊,扁舟劃迴了岸邊,舟上之人下來後,對著在岸邊等待的沮授說道:“迴軍師,羅铖除了對我破口大罵之外,並沒有表現出要投降的意思。”
“無妨,明天午時你帶著另外兩隻滿載水和食物的小船繼續去勸降,這次就說隻要願意投降,我們就能提供足量的食物和淡水,前提條件是放棄抵抗,將武器丟入河水之中,然後將羅铖活捉交給我們。明日還不投降,後日繼續便可,我倒想看看莒國人能撐到什麽時候。”
“屬下明白了。” 此人領命。
次日午時,他便帶著兩隻滿載水和食物的小船,再次駛向安崋城。他站在船頭,對著城牆上的羅铖高聲唿喊,重複著沮授交代的條件。
羅铖依舊怒目而視,對他大罵不止,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就這樣,連著三日,每日午時勸降的船隻都會準時出現,每一次帶來的食物都不相同,可迴應勸降之人的,始終隻有羅铖的咒罵和堅決抵抗。
當然,勸降之人的所有行為,莒國的士兵和百姓都看在眼裏。他們明白羅铖根本不關心自己的死活,所以為了活命,隻能先下手為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