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漸漸的傳起了一股風聲,說海外有無盡的財富。
普通人出海一趟,就能賺迴來一套房子、兩畝地,足夠娶妻生子。若是組織了大船隊出海,能賺迴天量的錢糧。
聽說江寧侯這幾年,在海外弄迴了不少的好東西,江南大戶都派了人出海賺錢……
北方的世家大族們這時候也都察覺到了,近些年市麵上的香料、海產多了許多,以致於價值都跌了下來,不似以前那般昂貴。
這些年也早有風聲,隻是他們一直沒收到什麽確切的消息,他們的勢力觸角還是沒有延伸到南方去。同時在這件事上,南方大戶保持了默契,沒有人透露出去。
他們也不敢透露,因為他們支持楊廣,所以楊廣允許他們參與海貿,同時他們也更清楚的知道王言掌控的水軍牛逼到了什麽程度。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南方大戶都支持楊廣,都服從楊廣的命令。再者楊廣也隻是個揚州總管,盡管他的勢力輻射周邊,再有地方大戶幫他聯結,卻也不可能完全的一統南方大戶。
所以還是很有一些人,有著亂七八糟的各種心思,不遵從楊廣的規矩。平時也罷了,他們私造海船,去南越牟利,又不跟楊廣打招唿,這就正中了楊廣的下懷。
於是他們在海外的船隊沒有迴來,於是個別的大戶之家附近鬧了匪患,直接將那世家連根拔起,雞犬不留。
楊廣還是很有魄力的,命令下的毫不猶豫。王言執行起來更是幹脆,不過是安排幾百個人過去,殺完人放了火就跑。
地方官都很老實,沒誰揪著不放,不過是召集了府兵,在附近溜達幾天,意思意思罷了。
在屠戮了幾家大戶以後,整個南方派就都老實了。也是這時候,楊廣才算是真正的將南方大戶的力量統一,有了一股並不算弱的勢力。
楊堅也知道了楊廣報上去的,這幾年王言做海貿的收益,並且楊廣還送了相當一部分給楊堅,楊堅則是直接調動內庫的錢蓋起了宮殿,這都是外財麽,花起來痛快的很。
同時也充分吸收了王言提供的意見,在開皇十七年(597年)的年初,成立了市舶司,規定了沿海各地的港口分布,對出海的船進行管控,同時對迴來的載滿了貨物的船進行征稅。
此舉有兩益,一則統一監管,國朝更多了一項收入。二則是,又多了一個油水豐厚的部門。市舶司的級別必然是很高的,同時又掌管著征收海利的權力,收誰多,收誰少,誰不收,都在他們手裏捏著。又多了一個富裕的衙門,人們當然很高興。
不高興的隻有各地方插手海貿的大戶,畢竟他們實打實的向外掏錢麽。
哪怕這錢是本來沒有的,而現在有了,就是交了九成的盈利,他們也是大賺特賺。但賬顯然不是這麽算的,他們算的是本來能賺十成,現在隻能賺五六成,他們如何能高興呢。
但是不高興也沒有辦法,不交錢,他們的貨進不來。若是走私,水軍會毫不留情的將牽扯進去的人,全都抓起來勞役到死。
這個時候的大戶們就不團結了,總有人想要安穩賺錢,那麽水軍幫助不安穩的大戶之家安穩一下,大家都安安穩穩的賺大錢,這就是一件好事情了。
同時,大隋正式的編製了水軍,軍號威海。
發展了四年多,如今水軍已經有近兩萬的規模,貨船、戰船數百艘,且作戰經驗豐富,都習水性,卻更擅陸戰。當然作為必練的跳梆戰鬥,也是很有心得的。雖然沒怎麽實踐過,但在船上能自如行走活動,戰鬥力基本上就差不了。
軍費來源,則是水軍自己做海貿的所得。
這是一個大問題,但沒有辦法妥善的解決。即便不讓海軍做海貿也是白費,戰船猛,海船大,哪裏都去得,他們的走私是光明正大的。同時海外也有土地,他們甚至可以直接殺出去,到番邦自立為王。哪怕是製定嚴格的監管製度,但總也是要人來監管的。
但是海貿的利益太大了,監管的人也是頂不住拉攏腐蝕的。甚至於,水軍也可以讓監管的人自殺,隋朝的朝廷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索性目前的水軍還可以壓的住,還聽王言的話,大隋有足夠的時間,向水軍裏插釘子,分化了軍隊,如此便也就消弭了這個潛藏的禍端。
目前為止,當然還是王言做主的,否則別人來也壓不住,沒辦法順利的承接水軍的權力。這同時也是對王言忠心的又一次考驗,他不配合,那就不可信,配合,他還是楊廣、楊堅都信重的好臣工。
所以算上開拓海貿渠道、創建水軍的功勞,王言進爵江寧縣開國公,任威海軍大將軍,這是與大隋其他十二府平齊的位置,新增加的威海大將軍是正三品。
如此,王言也算是到了大隋核心的權力決策層,更近了一步。
但同時,也給他的手下配了將軍、千牛備身、備身、長史、司馬、參軍等等,安排在各個位置,分薄了他的權力。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無所謂的,因為那些人的傲慢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獲得軍心,充其量也就是拉攏過去一些他提拔上來的,意誌薄弱的軍官,剩下的大多數人,他振臂一唿,還是會堅定的跟隨。
以這個時代的操行,他當權,和不當權,那絕對是兩迴事兒。下邊的軍士們過的日子,也是兩重天地。享受過了好的,哪裏願意享受壞的?
整個大隋的軍隊,就是水軍將士們的日子過的滋潤。但凡差一點兒,他們就該懷念王大將軍了……
大興,晉王府中,楊廣滿意的看著王言。
“子言啊,你真是本王的福將啊。”
他真的很高興,海貿的事情是他一手促成的,王言的功勞都是他的功勞。
楊勇還在那縱情詩酒呢,他這邊已經做出了這麽大的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啊。聽說最近楊勇很是焦躁,那是感受到屁股下的太子之位已經開始動搖了。
越是如此,楊廣越高興。
而看到帶來這一切的王言,自然是更加的高興了。
“都是殿下信重。”王言還是一樣的謙卑,從開始到現在,他的態度從來沒有變過,一以貫之的持續到現在。
總結下來就是,楊廣說啥是啥。
不過王言在楊廣這裏的地位,是一直在提升的。自從知道了他不僅僅是一個武夫,而是有著運籌帷幄的頭腦以後,楊廣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問問他的看法。
越是問,楊廣便越是知道,王言的水平很高。而且王言也保持著每天看書,經常思考的習慣,當然這是他展示給楊廣看的。讓楊廣知道他的提高,是在於他自身的努力,以及他也確實有幾分奇思,有幾分天才。
也是如此,楊廣已經受了他相當的影響,一點點的在變成王言希望的樣子。
楊廣哈哈笑著,誇獎勉勵了王言幾句,轉而說道:“楊素找本王了,他家也想參與海貿,怕你小子記仇,專門逮著他們家的人殺起來沒完沒了,特意跟本王說了一下。”
王言識趣的問道:“如此說來,楊素也支持殿下了?”
楊廣含笑點頭:“如今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啊,現在這時候了,知道著急了?他拿什麽跟我爭?”
“這天下合該是殿下主宰,太子差了太多,殿下才是眾望所歸。”
“不遠了,不遠了,眼下就差了一個契機。”
楊廣等的契機是什麽,是自然的,還是楊廣造出來的,王言不知道,楊廣暗地裏的那些陰招他沒參與,都是宇文化及和南方大戶幹的,他們一天到晚就給楊廣出些陰損主意。
他則是安心的帶著老婆孩子們在大興城到處晃悠,開心的很。
眼下他家的人丁是真的興旺了起來,瓊花生了兩個男丁,眼看著她這麽能生,蕭媚也要孩子,又生了一個小姑娘,還讓春紅柳綠等人也生。王言真是做起了種豬,幾年的時間,多了七個孩子。
又因為他本身的開明,瓊花也不耍公主脾氣,蕭媚隻當瓊花是傻丫頭,從來不爭風吃醋,其他侍寢的丫鬟們也沒什麽高下之分,孩子都是自己養著呢,每天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飯。
倒也培養出了很和睦的家庭氣氛。
再加上他本身也有玩樂的精神,沒有正經事兒的時候,在家裏跟孩子們玩的都挺好,沒有從小就把什麽嫡庶尊卑的觀念刻在孩子的記憶中,大家一起玩的都很開心。
他也不缺事情做,每天玩孩子就挺熱鬧。他還會木工活,給孩子們做了很多的玩具,很是豐富了他們的童年。
王言到家的時候,正看到院子裏一幫孩子在玩鬧,也看到瓊花同蕭媚以及玉郡主一起說話。
“玉郡主,久違了。”王言笑嗬嗬的打了招唿。
“沒想到大將軍還記得我,真是榮幸。”玉郡主說的很客氣。
“某家若是這都記不住,還怎麽帶兵,怎麽打仗?”王言說道,“說什麽呢?玉郡主都發愁了?”
蕭媚說道:“還不是匪患鬧的,靠山王送給陛下的皇綱不知道被哪一夥賊人給劫了去,真是讓人著惱。”
王言恍然,知道這是一大堆的造反勢力開始冒頭了。
他說道:“山東形勢複雜,不似江南那般,皇綱丟了,怕是再難找的迴來了。”
他可沒說假話,這皇綱是真找不迴來了。玉郡主也不是楊林的貼心小棉襖,知道是程咬金他們搶的,卻也沒有舉報的想法。
“是啊,這時候說不定已經重鑄,都花出去了。”玉郡主忍不住的歎氣,又轉而說道,“將軍,我父王也想要做海貿,他在山東,那邊出海很近……”
“不是跟我說,得讓靠山王跟晉王殿下說,跟陛下說。我不過是暫統水軍,職責乃是衛我大隋船隊的安全。讓誰做,不讓誰做,不是我能決定的。靠山王也可以放心,我們沒仇沒怨,我也不會暗中使壞,影響了靠山王的財源。海外很大,錢糧寶物不是一家一姓可以賺完的。”
在海貿的風聲傳起來以後,王言就是重要的人了。在今年過年之前,有關成立水軍、王言進爵縣公的事情就已成定局,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眼下王言當然是更重要的人。
他的態度已經能影響很多事情,以前瞧不起他的大戶人家,現在都是排著隊的給他送禮。才過去的年節,在過年以前的一個月,他還沒有從揚州迴到大興,各種有名有姓的人家就開始給他送禮了。
不再是以前的那般拉攏、惡心他,現在是真的要跟他這裏買個好。
做海貿,他是爺,哪怕楊林是靠山王,也得跟他這裏說好話的。
從一無所有,到現在,也不過是八年時間而已……
瓊花沒什麽感覺,蕭媚卻很明白其中的關係,看著王言的眼神流光溢彩,水都要溢出來了。離當皇後更邁進了一大步,開心……
王言沒再打擾他們說話,跑過去玩孩子了,都是一二三歲的小東西,磕絆著走路,口齒不清著說話,有意思的很……
就如此,他在大興留了半個多月,一月末的時候,這才又一次的打包行李,準備迴去揚州。水軍總部在那邊,他這個大將軍自然也要常駐那邊。
本來是要跟楊廣一起迴去的,但是當王言去問楊廣出發日期的時候,楊廣跟他說契機到了。
“太子妃死了,憂鬱而死。”
楊廣笑道,“本王這個皇兄寵愛其他的女人太過,完全不把太子妃當迴事兒。太子妃年前生了一場大病,昨日上午咽了氣。消息傳到了父皇、母後那裏,他們大怒。本王趕緊過去辭行,母後讓本王再留一些日子……”
說到獨孤伽羅讓他再留一些日子,楊廣的聲音甚至都激動的顫抖,因為他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王言一臉的驚喜:“殿下大事終成啊,恭喜殿下得償所願。”
“哈哈哈~”楊廣大笑起來,隨即又壓著激動,“事情未定,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不過本王能成,你王子言當居首功,今後本王必不負你。”
“殿下罵我呢?給殿下做事,是我應該的,哪裏有甚麽負不負的?”
“還是你可靠啊……”
楊廣十分滿意王言的態度,留著王言好好喝了一頓酒。
到了第二天,好朋友李靖早早來送,兩人在城外喝了酒,又說了一些話,王言又是帶著一大家子人南下去了。
等他到了揚州不過半月,楊廣的好消息就來了……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
普通人出海一趟,就能賺迴來一套房子、兩畝地,足夠娶妻生子。若是組織了大船隊出海,能賺迴天量的錢糧。
聽說江寧侯這幾年,在海外弄迴了不少的好東西,江南大戶都派了人出海賺錢……
北方的世家大族們這時候也都察覺到了,近些年市麵上的香料、海產多了許多,以致於價值都跌了下來,不似以前那般昂貴。
這些年也早有風聲,隻是他們一直沒收到什麽確切的消息,他們的勢力觸角還是沒有延伸到南方去。同時在這件事上,南方大戶保持了默契,沒有人透露出去。
他們也不敢透露,因為他們支持楊廣,所以楊廣允許他們參與海貿,同時他們也更清楚的知道王言掌控的水軍牛逼到了什麽程度。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南方大戶都支持楊廣,都服從楊廣的命令。再者楊廣也隻是個揚州總管,盡管他的勢力輻射周邊,再有地方大戶幫他聯結,卻也不可能完全的一統南方大戶。
所以還是很有一些人,有著亂七八糟的各種心思,不遵從楊廣的規矩。平時也罷了,他們私造海船,去南越牟利,又不跟楊廣打招唿,這就正中了楊廣的下懷。
於是他們在海外的船隊沒有迴來,於是個別的大戶之家附近鬧了匪患,直接將那世家連根拔起,雞犬不留。
楊廣還是很有魄力的,命令下的毫不猶豫。王言執行起來更是幹脆,不過是安排幾百個人過去,殺完人放了火就跑。
地方官都很老實,沒誰揪著不放,不過是召集了府兵,在附近溜達幾天,意思意思罷了。
在屠戮了幾家大戶以後,整個南方派就都老實了。也是這時候,楊廣才算是真正的將南方大戶的力量統一,有了一股並不算弱的勢力。
楊堅也知道了楊廣報上去的,這幾年王言做海貿的收益,並且楊廣還送了相當一部分給楊堅,楊堅則是直接調動內庫的錢蓋起了宮殿,這都是外財麽,花起來痛快的很。
同時也充分吸收了王言提供的意見,在開皇十七年(597年)的年初,成立了市舶司,規定了沿海各地的港口分布,對出海的船進行管控,同時對迴來的載滿了貨物的船進行征稅。
此舉有兩益,一則統一監管,國朝更多了一項收入。二則是,又多了一個油水豐厚的部門。市舶司的級別必然是很高的,同時又掌管著征收海利的權力,收誰多,收誰少,誰不收,都在他們手裏捏著。又多了一個富裕的衙門,人們當然很高興。
不高興的隻有各地方插手海貿的大戶,畢竟他們實打實的向外掏錢麽。
哪怕這錢是本來沒有的,而現在有了,就是交了九成的盈利,他們也是大賺特賺。但賬顯然不是這麽算的,他們算的是本來能賺十成,現在隻能賺五六成,他們如何能高興呢。
但是不高興也沒有辦法,不交錢,他們的貨進不來。若是走私,水軍會毫不留情的將牽扯進去的人,全都抓起來勞役到死。
這個時候的大戶們就不團結了,總有人想要安穩賺錢,那麽水軍幫助不安穩的大戶之家安穩一下,大家都安安穩穩的賺大錢,這就是一件好事情了。
同時,大隋正式的編製了水軍,軍號威海。
發展了四年多,如今水軍已經有近兩萬的規模,貨船、戰船數百艘,且作戰經驗豐富,都習水性,卻更擅陸戰。當然作為必練的跳梆戰鬥,也是很有心得的。雖然沒怎麽實踐過,但在船上能自如行走活動,戰鬥力基本上就差不了。
軍費來源,則是水軍自己做海貿的所得。
這是一個大問題,但沒有辦法妥善的解決。即便不讓海軍做海貿也是白費,戰船猛,海船大,哪裏都去得,他們的走私是光明正大的。同時海外也有土地,他們甚至可以直接殺出去,到番邦自立為王。哪怕是製定嚴格的監管製度,但總也是要人來監管的。
但是海貿的利益太大了,監管的人也是頂不住拉攏腐蝕的。甚至於,水軍也可以讓監管的人自殺,隋朝的朝廷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索性目前的水軍還可以壓的住,還聽王言的話,大隋有足夠的時間,向水軍裏插釘子,分化了軍隊,如此便也就消弭了這個潛藏的禍端。
目前為止,當然還是王言做主的,否則別人來也壓不住,沒辦法順利的承接水軍的權力。這同時也是對王言忠心的又一次考驗,他不配合,那就不可信,配合,他還是楊廣、楊堅都信重的好臣工。
所以算上開拓海貿渠道、創建水軍的功勞,王言進爵江寧縣開國公,任威海軍大將軍,這是與大隋其他十二府平齊的位置,新增加的威海大將軍是正三品。
如此,王言也算是到了大隋核心的權力決策層,更近了一步。
但同時,也給他的手下配了將軍、千牛備身、備身、長史、司馬、參軍等等,安排在各個位置,分薄了他的權力。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無所謂的,因為那些人的傲慢決定了他們不可能獲得軍心,充其量也就是拉攏過去一些他提拔上來的,意誌薄弱的軍官,剩下的大多數人,他振臂一唿,還是會堅定的跟隨。
以這個時代的操行,他當權,和不當權,那絕對是兩迴事兒。下邊的軍士們過的日子,也是兩重天地。享受過了好的,哪裏願意享受壞的?
整個大隋的軍隊,就是水軍將士們的日子過的滋潤。但凡差一點兒,他們就該懷念王大將軍了……
大興,晉王府中,楊廣滿意的看著王言。
“子言啊,你真是本王的福將啊。”
他真的很高興,海貿的事情是他一手促成的,王言的功勞都是他的功勞。
楊勇還在那縱情詩酒呢,他這邊已經做出了這麽大的事,兩相對比,高下立判啊。聽說最近楊勇很是焦躁,那是感受到屁股下的太子之位已經開始動搖了。
越是如此,楊廣越高興。
而看到帶來這一切的王言,自然是更加的高興了。
“都是殿下信重。”王言還是一樣的謙卑,從開始到現在,他的態度從來沒有變過,一以貫之的持續到現在。
總結下來就是,楊廣說啥是啥。
不過王言在楊廣這裏的地位,是一直在提升的。自從知道了他不僅僅是一個武夫,而是有著運籌帷幄的頭腦以後,楊廣在很多事情上都會問問他的看法。
越是問,楊廣便越是知道,王言的水平很高。而且王言也保持著每天看書,經常思考的習慣,當然這是他展示給楊廣看的。讓楊廣知道他的提高,是在於他自身的努力,以及他也確實有幾分奇思,有幾分天才。
也是如此,楊廣已經受了他相當的影響,一點點的在變成王言希望的樣子。
楊廣哈哈笑著,誇獎勉勵了王言幾句,轉而說道:“楊素找本王了,他家也想參與海貿,怕你小子記仇,專門逮著他們家的人殺起來沒完沒了,特意跟本王說了一下。”
王言識趣的問道:“如此說來,楊素也支持殿下了?”
楊廣含笑點頭:“如今太子之位唾手可得啊,現在這時候了,知道著急了?他拿什麽跟我爭?”
“這天下合該是殿下主宰,太子差了太多,殿下才是眾望所歸。”
“不遠了,不遠了,眼下就差了一個契機。”
楊廣等的契機是什麽,是自然的,還是楊廣造出來的,王言不知道,楊廣暗地裏的那些陰招他沒參與,都是宇文化及和南方大戶幹的,他們一天到晚就給楊廣出些陰損主意。
他則是安心的帶著老婆孩子們在大興城到處晃悠,開心的很。
眼下他家的人丁是真的興旺了起來,瓊花生了兩個男丁,眼看著她這麽能生,蕭媚也要孩子,又生了一個小姑娘,還讓春紅柳綠等人也生。王言真是做起了種豬,幾年的時間,多了七個孩子。
又因為他本身的開明,瓊花也不耍公主脾氣,蕭媚隻當瓊花是傻丫頭,從來不爭風吃醋,其他侍寢的丫鬟們也沒什麽高下之分,孩子都是自己養著呢,每天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吃飯。
倒也培養出了很和睦的家庭氣氛。
再加上他本身也有玩樂的精神,沒有正經事兒的時候,在家裏跟孩子們玩的都挺好,沒有從小就把什麽嫡庶尊卑的觀念刻在孩子的記憶中,大家一起玩的都很開心。
他也不缺事情做,每天玩孩子就挺熱鬧。他還會木工活,給孩子們做了很多的玩具,很是豐富了他們的童年。
王言到家的時候,正看到院子裏一幫孩子在玩鬧,也看到瓊花同蕭媚以及玉郡主一起說話。
“玉郡主,久違了。”王言笑嗬嗬的打了招唿。
“沒想到大將軍還記得我,真是榮幸。”玉郡主說的很客氣。
“某家若是這都記不住,還怎麽帶兵,怎麽打仗?”王言說道,“說什麽呢?玉郡主都發愁了?”
蕭媚說道:“還不是匪患鬧的,靠山王送給陛下的皇綱不知道被哪一夥賊人給劫了去,真是讓人著惱。”
王言恍然,知道這是一大堆的造反勢力開始冒頭了。
他說道:“山東形勢複雜,不似江南那般,皇綱丟了,怕是再難找的迴來了。”
他可沒說假話,這皇綱是真找不迴來了。玉郡主也不是楊林的貼心小棉襖,知道是程咬金他們搶的,卻也沒有舉報的想法。
“是啊,這時候說不定已經重鑄,都花出去了。”玉郡主忍不住的歎氣,又轉而說道,“將軍,我父王也想要做海貿,他在山東,那邊出海很近……”
“不是跟我說,得讓靠山王跟晉王殿下說,跟陛下說。我不過是暫統水軍,職責乃是衛我大隋船隊的安全。讓誰做,不讓誰做,不是我能決定的。靠山王也可以放心,我們沒仇沒怨,我也不會暗中使壞,影響了靠山王的財源。海外很大,錢糧寶物不是一家一姓可以賺完的。”
在海貿的風聲傳起來以後,王言就是重要的人了。在今年過年之前,有關成立水軍、王言進爵縣公的事情就已成定局,該知道的人都已經知道了,眼下王言當然是更重要的人。
他的態度已經能影響很多事情,以前瞧不起他的大戶人家,現在都是排著隊的給他送禮。才過去的年節,在過年以前的一個月,他還沒有從揚州迴到大興,各種有名有姓的人家就開始給他送禮了。
不再是以前的那般拉攏、惡心他,現在是真的要跟他這裏買個好。
做海貿,他是爺,哪怕楊林是靠山王,也得跟他這裏說好話的。
從一無所有,到現在,也不過是八年時間而已……
瓊花沒什麽感覺,蕭媚卻很明白其中的關係,看著王言的眼神流光溢彩,水都要溢出來了。離當皇後更邁進了一大步,開心……
王言沒再打擾他們說話,跑過去玩孩子了,都是一二三歲的小東西,磕絆著走路,口齒不清著說話,有意思的很……
就如此,他在大興留了半個多月,一月末的時候,這才又一次的打包行李,準備迴去揚州。水軍總部在那邊,他這個大將軍自然也要常駐那邊。
本來是要跟楊廣一起迴去的,但是當王言去問楊廣出發日期的時候,楊廣跟他說契機到了。
“太子妃死了,憂鬱而死。”
楊廣笑道,“本王這個皇兄寵愛其他的女人太過,完全不把太子妃當迴事兒。太子妃年前生了一場大病,昨日上午咽了氣。消息傳到了父皇、母後那裏,他們大怒。本王趕緊過去辭行,母後讓本王再留一些日子……”
說到獨孤伽羅讓他再留一些日子,楊廣的聲音甚至都激動的顫抖,因為他很明白這意味著什麽。
王言一臉的驚喜:“殿下大事終成啊,恭喜殿下得償所願。”
“哈哈哈~”楊廣大笑起來,隨即又壓著激動,“事情未定,現在說這些還為時過早,不過本王能成,你王子言當居首功,今後本王必不負你。”
“殿下罵我呢?給殿下做事,是我應該的,哪裏有甚麽負不負的?”
“還是你可靠啊……”
楊廣十分滿意王言的態度,留著王言好好喝了一頓酒。
到了第二天,好朋友李靖早早來送,兩人在城外喝了酒,又說了一些話,王言又是帶著一大家子人南下去了。
等他到了揚州不過半月,楊廣的好消息就來了……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