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金軍圍城
我剛中狀元,大周要亡了? 作者:餘九思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臨打開房門,李劍與牛二正好也走了出來。
“東家,我去看看。”
李劍一瘸一拐地帶著牛二出去,楊臨則是站在周琬的房門口守著。
外麵越來越嘈雜,各種唿喊,砸門的聲音不斷。
楊臨的第一反應是土匪進城了。
但透過窗戶看去,街道上到處都是帶甲的士兵,舉著火把正在拆房子。
匪兵?
楊臨臉色突變,眼底生出一抹殺意。
當年他的村子就是被官兵殺良冒功,屠村的。
不多時,李劍迴來了,神色慌張。
“東家,金人來了!”
“金人?”
楊臨不解,金人不是在燕州嗎,怎麽跑到代州來了,還是代州腹地。
李劍看出楊臨的疑惑,連忙說道:“我剛問過,外麵的軍隊是代州東大營的,他們說東大營主將投了金人,放金軍入了代州。”
“東大營主將投敵!”
楊臨大驚,李劍之前就跟他科普過,代州共有北、東、西三個大營,北大營五萬人駐守在邊關,防守北齊。
西大營一萬人駐守在代州、涼州、漢洲的交界處,主要支援和盯梢涼州。
東大營兩萬人駐守在代州與燕州的關口,隨時策應兩州戰事。
代州東大營投敵,燕州西部再無後盾,很快就會被金軍占領。
到時候整個燕州,除了南下必經的虎王關外,會盡數被金軍掌控,燕州已失!
而且代州門戶被打開,代州也岌岌可危!
楊臨深吸口氣,早就猜到燕州守不住,沒想到丟的也太快了。
要不是北齊皇帝駕崩,估計北齊肯定要趁此機會,攻占代州。
“那外麵的軍隊是怎麽迴事?”
楊臨問道。
“主將投降後,徐字營營將帶本部逃了出來,我與徐將軍有舊,他說金軍很可能要攻打岐縣,所以在拆民房,就地取材,準備據城而守,等待援軍。”
李劍神情激憤,他與金人仇深似海,沒想到這麽快就又碰上了。
這時周琬打開房門,楊臨見到休息一會兒後的周琬,臉上已經恢複了些血色。
“楊臨,金軍在虎王關前提出和親,現在卻突然進入代州,肯定有所陰謀。”
周琬皺著柳眉說道。
“夫人還懂軍事?”
楊臨有些好奇的問道。
“略懂。”
周琬簡單迴應一句。
楊臨心中腹誹,真的假的啊,要知道說略懂的都是大佬啊。
不過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我猜金人是想借道代州,直取京師,徐將軍連夜趕來岐縣,想必已經知道了金軍的意圖,岐縣是要道,金軍必會攻打。”
楊臨的話讓李劍和周琬都大吃一驚。
直取京師?
金人怎麽敢啊!
可楊臨卻很篤定。
因為前世曆史上,後金皇台吉就曾經繞過寧錦防線和山海關,領兵十萬借道蒙古,直逼北京城。
現在金軍的意圖很明顯,雖然以目前的情況看,拿下京城的概率不大。
但足以打擊大周本就不多的士氣,以及可以劫掠無數錢財和人口。
周琬和李劍麵麵相覷,楊臨的分析很有道理,他們不得不信。
“那我們……”
李劍望著楊臨,目光有些期待。
楊臨打了個哈欠,拍了拍他的肩膀。
“迴去睡覺吧,現在出城反而危險。隻要金軍攻不下岐縣,就不敢繼續南下,我們剛經曆戰鬥,先要養足精神再說。”
楊臨迴到房間,示意他們也快迴去睡覺。
“東家……”
“天亮再說!”
楊臨關上了房門。
剛才趴桌子上睡得他渾身酸痛,而且隻睡了兩個時辰,天還沒亮呢。
李劍見楊臨關上了門,轉身對周琬恭敬說道:
“夫人,我睡不著,去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萬一金軍破城,您和東家會很危險。”
說完,頭也不迴地走出客棧。
牛二左右徘徊,隨後也跟著李劍出去了。
“夫人,俺去把老李拉迴來。”
站在門內的楊臨聽得清楚,但沒有阻止,他知道阻止也阻止不了。
收好桌上的圖紙,楊臨躺在床上。
來的時候他就看過,岐縣城牆高約兩丈,不是堅城,但也比一般小城的城牆要高。
金軍以騎兵為主,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一時半會兒攻不下岐縣。
總之隻有先睡好,才能有精力去應付接下來的事。
熬夜很傷身體的。
……
翌日清晨,天空灰暗,陰雲密布。
將岐縣這座原本朝氣蓬勃的小城,籠罩在陰霾之下。
楊臨又在一陣嘈雜聲中驚醒。
“我去,又怎麽個事?”
楊臨有些煩躁,一個鹹魚翻身,坐了起來。
“外麵很多商隊還有本地百姓吵著要出城,但城門淩晨就被徐將軍接管,任何人不許出入。”
周琬的聲音悠悠傳來。
“你……你怎麽在我房間?”
楊臨嚇了一大跳,連忙裹緊被子,他記得關門了啊,周琬怎麽進來的?
“你門沒鎖,我就進來咯,剛才李劍來了一趟,看你沒醒又走了。”
周琬剛說完,就見李劍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
“東家,你醒了。”
李劍滿頭大汗,就像水裏撈出來一樣,邁著瘸腿走進房間。
“東家,徐將軍說,可以派幾個人護送你們離開。”
楊臨瞳孔微縮。
“那你呢?”
“我……我留下。”
李劍突然雙膝下跪。
“我李劍愧對東家,若不是東家,恐怕我早已爛死,但金人來勢洶洶,徐將軍堅守困難,我想助他一臂之力!”
隨後對楊臨重重地磕了個頭。
楊臨沒有立即說話,隻是靜靜看著李劍。
坐在桌前的周琬眼中頗有讚美之色。
大周有李劍這樣的軍人是大周之幸,但李劍在現在的大周卻不是幸運的。
“起來吧,去打盆水來,隨後帶我去見徐將軍。”
楊臨掀開被子,開始穿外套。
李劍有些疑惑地抬頭看著楊臨。
楊臨笑了笑,“我楊臨還沒有丟下屬下自己跑路的習慣,守城嘛,我也略懂。”
說著他還看了一眼周琬,似乎在迴應之前周琬的話。
並不是楊臨托大,而是之前從李劍那得知,這個時代的戰爭對比前世,有些稍稍落後。
前世可是完整走過了封建時代,而這裏連火炮、火銃都沒有出現。
“是。”
李劍得令而去。
與此同時,岐縣南門口。
一條長龍似的車隊,排在擁擠的街道上,想要強行出城。
“本官乃岐縣縣令,還不快開城門!”
“東家,我去看看。”
李劍一瘸一拐地帶著牛二出去,楊臨則是站在周琬的房門口守著。
外麵越來越嘈雜,各種唿喊,砸門的聲音不斷。
楊臨的第一反應是土匪進城了。
但透過窗戶看去,街道上到處都是帶甲的士兵,舉著火把正在拆房子。
匪兵?
楊臨臉色突變,眼底生出一抹殺意。
當年他的村子就是被官兵殺良冒功,屠村的。
不多時,李劍迴來了,神色慌張。
“東家,金人來了!”
“金人?”
楊臨不解,金人不是在燕州嗎,怎麽跑到代州來了,還是代州腹地。
李劍看出楊臨的疑惑,連忙說道:“我剛問過,外麵的軍隊是代州東大營的,他們說東大營主將投了金人,放金軍入了代州。”
“東大營主將投敵!”
楊臨大驚,李劍之前就跟他科普過,代州共有北、東、西三個大營,北大營五萬人駐守在邊關,防守北齊。
西大營一萬人駐守在代州、涼州、漢洲的交界處,主要支援和盯梢涼州。
東大營兩萬人駐守在代州與燕州的關口,隨時策應兩州戰事。
代州東大營投敵,燕州西部再無後盾,很快就會被金軍占領。
到時候整個燕州,除了南下必經的虎王關外,會盡數被金軍掌控,燕州已失!
而且代州門戶被打開,代州也岌岌可危!
楊臨深吸口氣,早就猜到燕州守不住,沒想到丟的也太快了。
要不是北齊皇帝駕崩,估計北齊肯定要趁此機會,攻占代州。
“那外麵的軍隊是怎麽迴事?”
楊臨問道。
“主將投降後,徐字營營將帶本部逃了出來,我與徐將軍有舊,他說金軍很可能要攻打岐縣,所以在拆民房,就地取材,準備據城而守,等待援軍。”
李劍神情激憤,他與金人仇深似海,沒想到這麽快就又碰上了。
這時周琬打開房門,楊臨見到休息一會兒後的周琬,臉上已經恢複了些血色。
“楊臨,金軍在虎王關前提出和親,現在卻突然進入代州,肯定有所陰謀。”
周琬皺著柳眉說道。
“夫人還懂軍事?”
楊臨有些好奇的問道。
“略懂。”
周琬簡單迴應一句。
楊臨心中腹誹,真的假的啊,要知道說略懂的都是大佬啊。
不過他還是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我猜金人是想借道代州,直取京師,徐將軍連夜趕來岐縣,想必已經知道了金軍的意圖,岐縣是要道,金軍必會攻打。”
楊臨的話讓李劍和周琬都大吃一驚。
直取京師?
金人怎麽敢啊!
可楊臨卻很篤定。
因為前世曆史上,後金皇台吉就曾經繞過寧錦防線和山海關,領兵十萬借道蒙古,直逼北京城。
現在金軍的意圖很明顯,雖然以目前的情況看,拿下京城的概率不大。
但足以打擊大周本就不多的士氣,以及可以劫掠無數錢財和人口。
周琬和李劍麵麵相覷,楊臨的分析很有道理,他們不得不信。
“那我們……”
李劍望著楊臨,目光有些期待。
楊臨打了個哈欠,拍了拍他的肩膀。
“迴去睡覺吧,現在出城反而危險。隻要金軍攻不下岐縣,就不敢繼續南下,我們剛經曆戰鬥,先要養足精神再說。”
楊臨迴到房間,示意他們也快迴去睡覺。
“東家……”
“天亮再說!”
楊臨關上了房門。
剛才趴桌子上睡得他渾身酸痛,而且隻睡了兩個時辰,天還沒亮呢。
李劍見楊臨關上了門,轉身對周琬恭敬說道:
“夫人,我睡不著,去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萬一金軍破城,您和東家會很危險。”
說完,頭也不迴地走出客棧。
牛二左右徘徊,隨後也跟著李劍出去了。
“夫人,俺去把老李拉迴來。”
站在門內的楊臨聽得清楚,但沒有阻止,他知道阻止也阻止不了。
收好桌上的圖紙,楊臨躺在床上。
來的時候他就看過,岐縣城牆高約兩丈,不是堅城,但也比一般小城的城牆要高。
金軍以騎兵為主,在沒有攻城器械的情況下,一時半會兒攻不下岐縣。
總之隻有先睡好,才能有精力去應付接下來的事。
熬夜很傷身體的。
……
翌日清晨,天空灰暗,陰雲密布。
將岐縣這座原本朝氣蓬勃的小城,籠罩在陰霾之下。
楊臨又在一陣嘈雜聲中驚醒。
“我去,又怎麽個事?”
楊臨有些煩躁,一個鹹魚翻身,坐了起來。
“外麵很多商隊還有本地百姓吵著要出城,但城門淩晨就被徐將軍接管,任何人不許出入。”
周琬的聲音悠悠傳來。
“你……你怎麽在我房間?”
楊臨嚇了一大跳,連忙裹緊被子,他記得關門了啊,周琬怎麽進來的?
“你門沒鎖,我就進來咯,剛才李劍來了一趟,看你沒醒又走了。”
周琬剛說完,就見李劍匆匆忙忙的跑了過來。
“東家,你醒了。”
李劍滿頭大汗,就像水裏撈出來一樣,邁著瘸腿走進房間。
“東家,徐將軍說,可以派幾個人護送你們離開。”
楊臨瞳孔微縮。
“那你呢?”
“我……我留下。”
李劍突然雙膝下跪。
“我李劍愧對東家,若不是東家,恐怕我早已爛死,但金人來勢洶洶,徐將軍堅守困難,我想助他一臂之力!”
隨後對楊臨重重地磕了個頭。
楊臨沒有立即說話,隻是靜靜看著李劍。
坐在桌前的周琬眼中頗有讚美之色。
大周有李劍這樣的軍人是大周之幸,但李劍在現在的大周卻不是幸運的。
“起來吧,去打盆水來,隨後帶我去見徐將軍。”
楊臨掀開被子,開始穿外套。
李劍有些疑惑地抬頭看著楊臨。
楊臨笑了笑,“我楊臨還沒有丟下屬下自己跑路的習慣,守城嘛,我也略懂。”
說著他還看了一眼周琬,似乎在迴應之前周琬的話。
並不是楊臨托大,而是之前從李劍那得知,這個時代的戰爭對比前世,有些稍稍落後。
前世可是完整走過了封建時代,而這裏連火炮、火銃都沒有出現。
“是。”
李劍得令而去。
與此同時,岐縣南門口。
一條長龍似的車隊,排在擁擠的街道上,想要強行出城。
“本官乃岐縣縣令,還不快開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