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曲轅犁問世
我剛中狀元,大周要亡了? 作者:餘九思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廣元縣外一片金黃,一株株即將可以收割的稻穀長勢喜人。
一處空地上,牛二正奮力得拉著曲轅犁。
他為了做第一個體驗新式犁的人,連牛都不用,直接自己上手。
“東家,你看俺犁的多深!”
耕了一小段距離,牛二就迫不及待得放下曲轅犁,迴頭到地上查看。
發現自己耕出來的地,不僅比以往用的犁省力,入土的深度也更加深。
\"嘿,奇了!一個人都能拉得動犁,而且你看這犁不僅耕得深,還能拐彎!\"
圍在一旁觀看的幾名老農議論紛紛。
皆被眼前的這一幕給震驚到了,他們活了一輩子也沒見過這樣式的。
隨後他們看了一眼放在一旁的老犁,那又直又長的犁轅,看起來就很笨重。
這種犁平時在稻田裏耕地,需要兩頭牛來拉。
但是在廣元縣,總共也沒有幾個家裏有兩頭牛的。
還是楊臨鼓勵農耕之後,弄了些牛來讓百姓輪流使用,可即便如此也根本用不過來。
所以很多人都是自己開荒,自己犁地,十分辛苦。
楊臨滿意的對魯瓚點了點頭,沒想到第一次就製作成功。
他知道,這將是時代的轉折點,今天的這一幕也定會被載入史冊。
隨後他環視了眼周圍的百姓們。
“老伯,這犁不僅能拐彎,還很省力,原來的犁要用兩頭牛拉,而這曲轅犁隻需要一頭牛便可,甚至你看在旱地上,人都能拉!”
聞言,被搭話的老農呆了一下,緊接著他眼神火熱得看向新犁。
嘖嘖稱奇。
這世間居然有如此厲害之物。
“府君,這……這什麽犁,俺們也能用嗎?”
老農有些提心吊膽得問道。
雖然楊臨沒什麽架子,但畢竟是官。
“當然能用,這曲轅犁造出來就是為了給大家用的,先是咱們西江府,將來會普及到整個天下。”
楊臨笑了笑,淡淡說道。
“隻不過……”
“府君,隻不過什麽?”
聽到楊臨話鋒一轉,幾個老農心裏一緊。
“隻不過這東西也不是白給,要拿錢買。”
“府君,不知是何價格啊?”
一旁一直聽著他們說話的一位年輕漢子,忍不住直接問道。
他前兩天在靠近十萬大山的地方剛找到一塊肥沃的土地,旁邊就有小河流過,灌溉極為方便。
正打算過幾天收獲完稻子後,就去開荒犁地呢。
要是能帶著這曲轅犁去,會省去不少力氣,說不定到時候能多開出來幾塊地。
楊臨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看向一旁的魯瓚和龔老三。
見兩個小老頭滿臉得意,跟牛二在那嘰裏呱啦得討論著什麽。
“問他們,這曲轅犁是他們造的,他們清楚造價。”
楊臨指了指兩人。
曲轅犁他可不打算白送,這都是有成本的,材料和人工都得收錢才行。
當然他也不會賣的太貴,否則剛有點小錢的百姓們也買不起。
“俺這就去問!”
年輕漢子激動地應了一聲,然後跑向魯瓚。
一群人也跟著圍了過去,最後商討出來的價格是二百文。
不算便宜,也不算貴。
就算暫時買不起,也可以先兩戶三戶人家合買一架。
龔老三是個鐵匠,家裏並不種地,但看到自己參與打造出來的耕犁能幫到別人。
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好不容易擺脫百姓的圍觀,走到楊臨跟前。
“府君,有一件事還需府君定奪。”
楊臨正準備走呢,聽見龔老三來問,便停下了腳步。
“龔老,何事?”
“府君,我雖能打造曲轅犁所需的犁鏟和犁壁,但曲轅犁所需龐大,我那根本沒有足夠的鐵料,之前官府是給了一批,但開始打造神臂弩時用得差不多了。”
龔老三看著楊臨,說出了他的困境。
廣元縣外的鐵礦山運出來的鐵石,基本都運送給了朝廷。
因為礦山是礦監司和軍器局共同管理,他很難插手。
即便後來偷偷留下來的一些,也都是集中煉製的,而且煉鐵效率不高,大都給軍中拿去打造兵器鎧甲了。
民間的鐵匠鋪根本弄不到鐵料。
“龔老放心,這曲轅犁就交給你們製作,至於鐵料,我會想辦法。”
楊臨肯定的說道。
龔老三一聽,頓時高興了起來,連忙拱手作揖。
“好好好,多謝府君,多謝府君!”
“不必謝我,隻需做到每一架曲轅犁都足工足料,不可有一絲馬虎!”
“是,我已知曉,請府君放心!”
龔老三點頭答應。
告別魯瓚和龔老三後,楊臨帶著牛二和親兵前往鐵礦山。
龔老三倒是提醒了他,現在鐵料稀缺,已經沒有必要再送出去了。
以往的鐵礦石都是送到楚州的軍器局。
可如今的楚州,有消息表明已經大部在吳榮的掌控中。
軍器局所造的兵器,肯定出不了楚州,更進不了朝廷的庫房。
與其送給吳榮,倒不如自己再建幾個高爐,自產自銷。
礦山有些遠,楊臨等人趕到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
一輛輛拉著大大小小礦石的板車,忙碌得從山中運到營地。
雖然楊臨不常來,但剛到便有人認出了他。
守衛們紛紛行禮,正在勞作的犯人們更是跪在地上感激地磕頭。
“都免禮,本官來找曹監使,帶路便可。”
“是!”
一名礦山的守衛連忙領著他去找人。
“兄弟,他就是府君?”
有的犯人沒見過楊臨,小聲問向旁邊的人。
被問到的那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當然了,楊府君即便化成灰我也認識,要不是他,咱們能住上房子,能吃上白米飯嗎?!”
“就是就是,還不僅如此,之前咱們中有人去了獨立營,如今立了軍功,都免了罪呢!”
聞言,剛剛詢問的那人瞪大了眼睛,滿臉希冀。
這時,兩個持著刀的守衛走了過來。
“看什麽看?府君都走遠了,還不趕緊把車都卸了,還想不想吃晚飯!”
“是是,我們這就卸車……”
聽見要吃晚飯,幾人頓時幹勁十足。
現在西江府犯人的夥食,是白天一頓幹的,晚上一頓稀的。
每七天還能吃到一塊肉。
絲毫不帶吹牛,現在要是楊臨振臂一唿。
普通百姓不知道,這些犯人是絕對會跟著他上刀山下火海的。
跟著守衛來到一排木屋前,曹監使已經匆匆得跑出來了。
“府君大駕光臨,下……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府君恕罪!”
曹監使的腰彎得很低。
一處空地上,牛二正奮力得拉著曲轅犁。
他為了做第一個體驗新式犁的人,連牛都不用,直接自己上手。
“東家,你看俺犁的多深!”
耕了一小段距離,牛二就迫不及待得放下曲轅犁,迴頭到地上查看。
發現自己耕出來的地,不僅比以往用的犁省力,入土的深度也更加深。
\"嘿,奇了!一個人都能拉得動犁,而且你看這犁不僅耕得深,還能拐彎!\"
圍在一旁觀看的幾名老農議論紛紛。
皆被眼前的這一幕給震驚到了,他們活了一輩子也沒見過這樣式的。
隨後他們看了一眼放在一旁的老犁,那又直又長的犁轅,看起來就很笨重。
這種犁平時在稻田裏耕地,需要兩頭牛來拉。
但是在廣元縣,總共也沒有幾個家裏有兩頭牛的。
還是楊臨鼓勵農耕之後,弄了些牛來讓百姓輪流使用,可即便如此也根本用不過來。
所以很多人都是自己開荒,自己犁地,十分辛苦。
楊臨滿意的對魯瓚點了點頭,沒想到第一次就製作成功。
他知道,這將是時代的轉折點,今天的這一幕也定會被載入史冊。
隨後他環視了眼周圍的百姓們。
“老伯,這犁不僅能拐彎,還很省力,原來的犁要用兩頭牛拉,而這曲轅犁隻需要一頭牛便可,甚至你看在旱地上,人都能拉!”
聞言,被搭話的老農呆了一下,緊接著他眼神火熱得看向新犁。
嘖嘖稱奇。
這世間居然有如此厲害之物。
“府君,這……這什麽犁,俺們也能用嗎?”
老農有些提心吊膽得問道。
雖然楊臨沒什麽架子,但畢竟是官。
“當然能用,這曲轅犁造出來就是為了給大家用的,先是咱們西江府,將來會普及到整個天下。”
楊臨笑了笑,淡淡說道。
“隻不過……”
“府君,隻不過什麽?”
聽到楊臨話鋒一轉,幾個老農心裏一緊。
“隻不過這東西也不是白給,要拿錢買。”
“府君,不知是何價格啊?”
一旁一直聽著他們說話的一位年輕漢子,忍不住直接問道。
他前兩天在靠近十萬大山的地方剛找到一塊肥沃的土地,旁邊就有小河流過,灌溉極為方便。
正打算過幾天收獲完稻子後,就去開荒犁地呢。
要是能帶著這曲轅犁去,會省去不少力氣,說不定到時候能多開出來幾塊地。
楊臨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看向一旁的魯瓚和龔老三。
見兩個小老頭滿臉得意,跟牛二在那嘰裏呱啦得討論著什麽。
“問他們,這曲轅犁是他們造的,他們清楚造價。”
楊臨指了指兩人。
曲轅犁他可不打算白送,這都是有成本的,材料和人工都得收錢才行。
當然他也不會賣的太貴,否則剛有點小錢的百姓們也買不起。
“俺這就去問!”
年輕漢子激動地應了一聲,然後跑向魯瓚。
一群人也跟著圍了過去,最後商討出來的價格是二百文。
不算便宜,也不算貴。
就算暫時買不起,也可以先兩戶三戶人家合買一架。
龔老三是個鐵匠,家裏並不種地,但看到自己參與打造出來的耕犁能幫到別人。
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他好不容易擺脫百姓的圍觀,走到楊臨跟前。
“府君,有一件事還需府君定奪。”
楊臨正準備走呢,聽見龔老三來問,便停下了腳步。
“龔老,何事?”
“府君,我雖能打造曲轅犁所需的犁鏟和犁壁,但曲轅犁所需龐大,我那根本沒有足夠的鐵料,之前官府是給了一批,但開始打造神臂弩時用得差不多了。”
龔老三看著楊臨,說出了他的困境。
廣元縣外的鐵礦山運出來的鐵石,基本都運送給了朝廷。
因為礦山是礦監司和軍器局共同管理,他很難插手。
即便後來偷偷留下來的一些,也都是集中煉製的,而且煉鐵效率不高,大都給軍中拿去打造兵器鎧甲了。
民間的鐵匠鋪根本弄不到鐵料。
“龔老放心,這曲轅犁就交給你們製作,至於鐵料,我會想辦法。”
楊臨肯定的說道。
龔老三一聽,頓時高興了起來,連忙拱手作揖。
“好好好,多謝府君,多謝府君!”
“不必謝我,隻需做到每一架曲轅犁都足工足料,不可有一絲馬虎!”
“是,我已知曉,請府君放心!”
龔老三點頭答應。
告別魯瓚和龔老三後,楊臨帶著牛二和親兵前往鐵礦山。
龔老三倒是提醒了他,現在鐵料稀缺,已經沒有必要再送出去了。
以往的鐵礦石都是送到楚州的軍器局。
可如今的楚州,有消息表明已經大部在吳榮的掌控中。
軍器局所造的兵器,肯定出不了楚州,更進不了朝廷的庫房。
與其送給吳榮,倒不如自己再建幾個高爐,自產自銷。
礦山有些遠,楊臨等人趕到時,太陽已經快要落山。
一輛輛拉著大大小小礦石的板車,忙碌得從山中運到營地。
雖然楊臨不常來,但剛到便有人認出了他。
守衛們紛紛行禮,正在勞作的犯人們更是跪在地上感激地磕頭。
“都免禮,本官來找曹監使,帶路便可。”
“是!”
一名礦山的守衛連忙領著他去找人。
“兄弟,他就是府君?”
有的犯人沒見過楊臨,小聲問向旁邊的人。
被問到的那人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當然了,楊府君即便化成灰我也認識,要不是他,咱們能住上房子,能吃上白米飯嗎?!”
“就是就是,還不僅如此,之前咱們中有人去了獨立營,如今立了軍功,都免了罪呢!”
聞言,剛剛詢問的那人瞪大了眼睛,滿臉希冀。
這時,兩個持著刀的守衛走了過來。
“看什麽看?府君都走遠了,還不趕緊把車都卸了,還想不想吃晚飯!”
“是是,我們這就卸車……”
聽見要吃晚飯,幾人頓時幹勁十足。
現在西江府犯人的夥食,是白天一頓幹的,晚上一頓稀的。
每七天還能吃到一塊肉。
絲毫不帶吹牛,現在要是楊臨振臂一唿。
普通百姓不知道,這些犯人是絕對會跟著他上刀山下火海的。
跟著守衛來到一排木屋前,曹監使已經匆匆得跑出來了。
“府君大駕光臨,下……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府君恕罪!”
曹監使的腰彎得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