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姍姍來遲
韓非的兩千年不死人生 作者:艾迪藍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嘛,本來是讓你二選一的,你現在給出了第三個答案,瘦老頭也不敢和韓非多爭,就把矛頭轉向了自己的便宜孫子,搞不定韓非,還搞不定你了,瘦老頭心中想著,就想給白列來點手段,非要讓白列承認魯酒最好喝。
就在此時,引發這場論戰的罪魁禍首,神醫扁鵲說話了:“其實都好喝。”
瘦老頭已經較上勁了,怎麽可能善罷甘休,借著酒勁罵道:“你個死郎中,有你這麽和稀泥的嗎?!”
扁鵲白了瘦老頭一眼,也沒計較瘦老頭言語中的不敬,淡淡地說:“水土水土,出生之後喝下的第一口水,就決定了味蕾的標準,從此一生不變。”
瘦老頭聽完,也琢磨了起來,好像剛剛幾人給出的答案,都是從前家鄉的酒水,扁鵲說的應該是對的,同一種酒水,在不同人的口中,或許真能嚐出不同的味道。
不過扁鵲作為傳說中的神醫,思緒怎麽可能就停在這麽淺薄的層麵上,他已經決定,等到下一世給人治病的時候,得先了解了解對方的出生地才行,從前那種讓病人別說話的習慣也得改一改了……
與許負庭院中毫無章法的胡鬧大相徑庭,劉徹此時正在進行第二次封禪泰山的儀式,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從容了不少,不過劉徹心中的怒火並沒有因為這份從容而有所減弱,在他心中欺騙自己的少翁已經是個死到不能再死的死人了。
地府的選擇也和上次一樣,全副武裝的虎賁軍壓境,地府的鬼卒精兵也被酆都大帝整裝在一處,隨時準備出擊,不管是陽世還是地府,都不敢賭,假如,僅僅是假如,萬裏有個一,這個少翁真有什麽機緣把仙人請到了呢,一次輕敵懈怠,換來的就可能是滅頂之災。
少翁自己也知道這麽大的陣仗來到泰山,自己所謂的師門上仙不出現是無法交代的,也不知道是他被逼急了自己想到的,還是有人給他出的餿主意,少翁自以為是地在一塊帛上寫上一些字,與飼料一起喂入牛肚子,然後假作不知,在封禪泰山的之後說這頭牛肚子裏有奇物。劉徹命人殺了牛,果然見有一塊帛,上麵寫著一些看不懂的話。劉徹此時已經認定少翁是個西貝貨,對這突然出現的神物自然要仔細看看,結果很快就發現,這不就是少翁你自己的筆跡嗎,做戲都不做全套的嗎?迴到長安後,立刻命令張湯秘密審訊,麵對大漢酷吏的手段,少翁哪裏招架的住,很快就交代了。劉徹在下令處死少翁之前,特地命令廷尉張湯問了少翁一個問題,囑咐必須等少翁如實迴答之後,才能將他斬首,此事的細節隻有幾個近臣知道,而對外隻說少翁去師門找上仙了。
“少翁如此迴答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是威懾於刑具?其中細節不要有遺漏,細細稟報。”劉徹背著身,並沒有看麵無表情向自己稟報少翁最後遺言的張湯,但是聽不出喜怒的聲音卻清清楚楚傳入了張湯的耳中。
不管劉徹有沒有看到,張湯都再次規規矩矩地躬身,然後才沉聲迴答:“迴稟陛下,少翁說自知欺君罔上必是一死,因此已經沒有必要說謊,當初李夫人的招魂儀式的確是成功了,人影真是李夫人的亡魂,此事絕非江湖把戲。迴答完後,少翁自行走向刀斧手,以臣斷案多年的經驗判斷,他的神態舉止並沒有因為畏懼刑具而作假的跡象。”
半晌之後,劉徹的聲音才再次響起:“你退下吧。”
張湯叩首退下,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劉徹的眼眶已然濕潤,淚光朦朧中,李夫人的搖曳身姿再次浮現……
而張湯走出建章宮之後,在碧門遇到了在此等待的丞相霍光,霍光什麽話都沒有說,這位大漢丞相規規矩矩地朝著張湯深施一禮,而這一次張湯沒有迴禮,隻淡淡地說了一句:“隻此一次。”然後就頭也不迴地向自己的官署走去。
的確,這是張湯擔任廷尉以來,唯一一次欺君,少翁這個所謂的仙人弟子,一進到大漢禁獄就被嚇的直打哆嗦,當張湯亮出刑具手段的時候,已經站立不穩屎尿橫流了,從前裝模做樣的仙人風範早已經飛到九霄雲外,不等張湯問,就把這幾年自己是如何欺騙皇帝的手段全部一股腦交代了,隻求能換的一條生路,就在張湯準備好文書準備向劉徹上報的時候,丞相霍光帶著劉徹的手諭親自來了,而這個手諭就是交代張湯問少翁最後一個問題,其它上報內容一概作廢,劉徹隻要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當年給李夫人招魂時候看到的人影,到底是不是李夫人的亡魂。
這個問題少翁之前已經主動交代了,就是江湖騙術,所以再審也已經沒有必要,就在張湯準備如實稟報的時候,霍光拉住了他,然後和張湯密談了小一個時辰,等到張湯再次出現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很複雜,糾結了半天才把之前的文書全部燒毀,處死了少翁之後,又重新寫了一份,這也就是剛剛向劉徹稟報的內容。
當霍光讓張湯作假欺君的時候,張湯已經在心中準備好舉報丞相霍光的言辭了,秉公執法是他廷尉張湯這麽多年引以為傲的骨氣,容不得任何人褻瀆,即便那個人是當朝丞相,而之所以讓張湯同意霍光的提議,願意和霍光同流合汙的原因,是因為霍光的最後一句話:你真的忍心讓陛下心中的李夫人再死一次嗎?
而張湯和霍光哪裏知道,劉徹之所以反常地背過身聽張湯的稟報,就是擔心從張湯眼中看到,哪怕一絲絲閃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隻要看到了,那一夜姍姍來遲的人就不是李夫人,這樣的答案,他本能地恐懼麵對……
就這樣,各自有各自的算計,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各自有各自的堅持,最後成就了中國曆史上最短最深情的悼亡句: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
就在此時,引發這場論戰的罪魁禍首,神醫扁鵲說話了:“其實都好喝。”
瘦老頭已經較上勁了,怎麽可能善罷甘休,借著酒勁罵道:“你個死郎中,有你這麽和稀泥的嗎?!”
扁鵲白了瘦老頭一眼,也沒計較瘦老頭言語中的不敬,淡淡地說:“水土水土,出生之後喝下的第一口水,就決定了味蕾的標準,從此一生不變。”
瘦老頭聽完,也琢磨了起來,好像剛剛幾人給出的答案,都是從前家鄉的酒水,扁鵲說的應該是對的,同一種酒水,在不同人的口中,或許真能嚐出不同的味道。
不過扁鵲作為傳說中的神醫,思緒怎麽可能就停在這麽淺薄的層麵上,他已經決定,等到下一世給人治病的時候,得先了解了解對方的出生地才行,從前那種讓病人別說話的習慣也得改一改了……
與許負庭院中毫無章法的胡鬧大相徑庭,劉徹此時正在進行第二次封禪泰山的儀式,有了上一次的經驗,這一次從容了不少,不過劉徹心中的怒火並沒有因為這份從容而有所減弱,在他心中欺騙自己的少翁已經是個死到不能再死的死人了。
地府的選擇也和上次一樣,全副武裝的虎賁軍壓境,地府的鬼卒精兵也被酆都大帝整裝在一處,隨時準備出擊,不管是陽世還是地府,都不敢賭,假如,僅僅是假如,萬裏有個一,這個少翁真有什麽機緣把仙人請到了呢,一次輕敵懈怠,換來的就可能是滅頂之災。
少翁自己也知道這麽大的陣仗來到泰山,自己所謂的師門上仙不出現是無法交代的,也不知道是他被逼急了自己想到的,還是有人給他出的餿主意,少翁自以為是地在一塊帛上寫上一些字,與飼料一起喂入牛肚子,然後假作不知,在封禪泰山的之後說這頭牛肚子裏有奇物。劉徹命人殺了牛,果然見有一塊帛,上麵寫著一些看不懂的話。劉徹此時已經認定少翁是個西貝貨,對這突然出現的神物自然要仔細看看,結果很快就發現,這不就是少翁你自己的筆跡嗎,做戲都不做全套的嗎?迴到長安後,立刻命令張湯秘密審訊,麵對大漢酷吏的手段,少翁哪裏招架的住,很快就交代了。劉徹在下令處死少翁之前,特地命令廷尉張湯問了少翁一個問題,囑咐必須等少翁如實迴答之後,才能將他斬首,此事的細節隻有幾個近臣知道,而對外隻說少翁去師門找上仙了。
“少翁如此迴答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是威懾於刑具?其中細節不要有遺漏,細細稟報。”劉徹背著身,並沒有看麵無表情向自己稟報少翁最後遺言的張湯,但是聽不出喜怒的聲音卻清清楚楚傳入了張湯的耳中。
不管劉徹有沒有看到,張湯都再次規規矩矩地躬身,然後才沉聲迴答:“迴稟陛下,少翁說自知欺君罔上必是一死,因此已經沒有必要說謊,當初李夫人的招魂儀式的確是成功了,人影真是李夫人的亡魂,此事絕非江湖把戲。迴答完後,少翁自行走向刀斧手,以臣斷案多年的經驗判斷,他的神態舉止並沒有因為畏懼刑具而作假的跡象。”
半晌之後,劉徹的聲音才再次響起:“你退下吧。”
張湯叩首退下,他不知道的是,此時劉徹的眼眶已然濕潤,淚光朦朧中,李夫人的搖曳身姿再次浮現……
而張湯走出建章宮之後,在碧門遇到了在此等待的丞相霍光,霍光什麽話都沒有說,這位大漢丞相規規矩矩地朝著張湯深施一禮,而這一次張湯沒有迴禮,隻淡淡地說了一句:“隻此一次。”然後就頭也不迴地向自己的官署走去。
的確,這是張湯擔任廷尉以來,唯一一次欺君,少翁這個所謂的仙人弟子,一進到大漢禁獄就被嚇的直打哆嗦,當張湯亮出刑具手段的時候,已經站立不穩屎尿橫流了,從前裝模做樣的仙人風範早已經飛到九霄雲外,不等張湯問,就把這幾年自己是如何欺騙皇帝的手段全部一股腦交代了,隻求能換的一條生路,就在張湯準備好文書準備向劉徹上報的時候,丞相霍光帶著劉徹的手諭親自來了,而這個手諭就是交代張湯問少翁最後一個問題,其它上報內容一概作廢,劉徹隻要這一個問題的答案:當年給李夫人招魂時候看到的人影,到底是不是李夫人的亡魂。
這個問題少翁之前已經主動交代了,就是江湖騙術,所以再審也已經沒有必要,就在張湯準備如實稟報的時候,霍光拉住了他,然後和張湯密談了小一個時辰,等到張湯再次出現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很複雜,糾結了半天才把之前的文書全部燒毀,處死了少翁之後,又重新寫了一份,這也就是剛剛向劉徹稟報的內容。
當霍光讓張湯作假欺君的時候,張湯已經在心中準備好舉報丞相霍光的言辭了,秉公執法是他廷尉張湯這麽多年引以為傲的骨氣,容不得任何人褻瀆,即便那個人是當朝丞相,而之所以讓張湯同意霍光的提議,願意和霍光同流合汙的原因,是因為霍光的最後一句話:你真的忍心讓陛下心中的李夫人再死一次嗎?
而張湯和霍光哪裏知道,劉徹之所以反常地背過身聽張湯的稟報,就是擔心從張湯眼中看到,哪怕一絲絲閃躲,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隻要看到了,那一夜姍姍來遲的人就不是李夫人,這樣的答案,他本能地恐懼麵對……
就這樣,各自有各自的算計,各自有各自的思量,各自有各自的堅持,最後成就了中國曆史上最短最深情的悼亡句: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姍姍其來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