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收獲戰利品,沒觸即潰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拿下龍溪隻用了半個時辰,拿下知府衙門是上岸兩個時辰之後的事。
整體上沒有他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長,而且全程隻有摔傷碰傷,沒有任何敵人造成的傷亡。
而那門準備用來敲開城牆的210毫米克虜伯艦炮,甚至還沒有運下船。
攻下知府衙門,抓住知府後,二隊又帶著一百多號人火急火燎的衝向閔地汀漳龍兵備道道台衙門。
結果去晚了,已經人去樓空。
“管帶,讓道台跑了,但我們已經封鎖了城門,他絕對跑不出去,我正讓人全城搜捕。”二隊隊官。
“注意軍紀,大人一再要求不得擾亂地方,以後說不定咱們還得在這兒常呆呢。”
劉慶森清點著賬目,一臉生無可戀,指著另一堆賬目對二隊隊官說道:
“你來的正好,那一堆賬,你去清出來。”
“管帶,我還……”二隊隊官麵色一變,往後退了一步。
“別找借口,快去。”劉慶森一把抓住他。
既然是攻城,自然少不了繳獲,這些東西總不能不要。
特別是一開戰,士兵發雙餉,夥食提一檔,還要有賞賜,以維持士氣。
全靠運輸是不可能的,頂多就運點錢過來,剩下的運力得保證武器供應。
糧食肉食什麽的,主要靠就地購買。
所以打下府衙後,劉慶森就開始了清點賬目,不親自動手不行,他手下除了隊官一級的軍官,沒幾個能捋順賬目的。
“管帶,府庫、常平倉裏共有陳糧一千六百石,庫銀七萬餘兩。”臨近天黑,三隊隊官拿著統計表進來了。
“不對!賬目上,府倉加縣倉,已經賣出了陳兩,換成了新糧,常平倉應該有新糧九千石。”二隊隊官皺著眉頭翻了翻賬本。
“庫中銀兩就更不對了,賬目裏記的府庫存銀七千餘兩,新收秋稅二十餘萬,加起來二十一萬了,還有十三四萬呢?”
“知府還活著嗎?”
劉慶森皺著眉頭。
一千六百石,斤,他們營1000來人,平均到每人頭上隻有16斤。
都是青壯年,而且打仗消耗大,吃的多,加上戰馬,這點糧食還不夠吃十天的。
“沒殺呢,我想著審問一下,看能不能榨出點油水的。我這就去把人帶上來。”二隊隊官一溜煙跑了出去。
沒一會兒,留著胡須,肥頭大耳的知府就被兩個士兵拖了上來。
全程知府都滿臉驚恐,雙腿打顫,站都站不穩。
士兵一鬆手,人就趴地上了。
“不知是哪裏來的好漢,我是漳州知府,好漢有什麽要求可以跟我說,有事好商量,好商量。”
知府觸地的一刹那,迴過了神,顫顫巍巍的說道。
“我問你,庫中存銀應該有二十一萬兩,現在隻有七萬,剩下的錢呢?”劉慶森沒理他。
知府的官聲不好不壞,是典型的清官,話說清國也沒什麽官聲很好的。
知府地位又高,他們要把動靜鬧大,就得殺這些地位高低人。
所以,他注定要死。劉慶森沒必要迴答死人的問題。
“還有,常平倉中,應該有糧食九千石,剩下的糧食在哪裏?!”二隊隊官一拍桌子,嚇得知府全身顫抖。
“二位好漢,常平倉中的糧食是陳糧,正在發賣,等賣了,再買新糧。”
“銀子,我暫時借給商戶周轉去了,好漢給在下一點時間,在下一定把銀子要迴來。”
知府低著頭,眼中冒出一絲精光。
既然是求財的,那更不能把銀子交出去了,隻有這樣,他才有價值,才能活。
“借?那是稅銀,你都敢借出去?!”二隊隊官驚了。
貪汙稅銀可是重罪,革職都是小事,說不得就人頭落地了。
“你撒謊!秋收剛過,按常平倉製,這時候正是收糧,保證糧價的時候,你卻賣糧。”
“是借給大戶,用來衝低糧價,配合大戶兼並土地的吧?”
“銀子應該也是大戶們用來購買土地了,土地時刻都值錢,隻有土地才能讓你放心把錢借出去。”
“拉出去打,什麽時候把錢吐出來了什麽時候停下,不然打死算了。”
劉慶森揮揮手。
在清國,隻有兩種生意不會賠錢,一個是鹽,一個是土地。
鹽是巡鹽道管的,知府夠不著,那就隻能是土地了。
這不是好消息,被知府貪了還能撬開他的嘴,被大戶拿走了……
才打了幾下,屋外就傳來了知府中氣十足的聲音:
“我招,我都招,別打了,打死人了!”
滿頭大汗的知府又被拖了進來,這次他不是腿軟趴在地上,而是腿使不上勁兒,隻能趴著。
“好漢,殺官是殺頭的大罪,咱們求財而已,犯不著,犯不著別別別!”
看著士兵又準備上來拖走他,知府趕緊停下來小心思,內心十分遺憾。
他的想法是好的,不交代,在劉慶森這兒能活,在朝廷哪兒也有交代,甚至說不定事後還能升官。
但是他頂不住軍棍,一切設想都白搭。
“府城的王家,借了三萬兩,李家借了五萬,剩下的借給了龍溪的幾家士紳。”
“好漢,他們給一個月五分的利息,過半個月,就是他們還錢的時候,到時候利錢通通給您,我一分不要。”
“您要是想要稅銀,那咱們也能演一場戲,假裝稅銀被劫,隻要你們現在退出城,到時候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也不至於讓朝廷圍剿你們。”
知府一臉為他著想的樣子說道。
“一個月五分利,他們還真舍得。”
“派人上門去要,告訴他們,盡快湊齊了交出來,一群渣滓,聯手活該老百姓……”
知府在那兒趴著,聽到悄悄後翻了個白眼。
因為沒穿製服,而是五花八門的衣服,知府以為劉慶森他們隻是哪裏來的海盜、倭寇一類的。
海盜倭寇還談起老百姓來了……
“行軍,拉出去斃了吧,殺你的是幼天王麾下斬妖大將,也讓你做個明白鬼,拉出去。”
知府一個機靈。
幼天王,還要殺他?
“將軍唔!”
看著被捂著嘴拖出去的知府,劉慶森搖了搖頭,對著一旁的二隊隊官說道:
“庫裏的銀子,先拿去采購糧食肉類,還有市麵上的牲口,能采購多少是多少。”
“明日,三隊和四隊各帶一門營屬火炮,掃清周邊鄉鎮的殘餘敵人……”
“管帶,城外來了敵人,不清楚數量。”
……
城頭門樓上,劉慶森拿著望遠鏡,觀察著七八百米外的山頭,那是在河對麵的山頭。
天已經黑了,看不清敵人,但能看到無數火光,照亮了半個山頭。
“管帶,你說他們是不是引燃山火了?”二隊隊官猶豫了一下。
火點有點多,起初他以為是營火,這麽多營火,還有小的如火把的火點,兵力不得有兩三千?
但這說不通,周圍沒有地方駐軍有這麽多。
府城駐紮的綠營額定千餘人,實際隻找到約四百,就算那六百都跑出去了,也不該如此。
“好像真是如此,得多蠢才能把營地點燃,不過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炮兵,打他一炮,讓他不能撲火。”
轟!
57毫米火炮威力不大,殺傷力有限,但威懾能力很強。高低也是炮。
劉慶森發現,許多亮點也在到處亂竄,火勢也隨之快速蔓延。
“短時間應該安全了,今晚一隊值夜,讓弟兄們好好休息。”劉慶森不再多看了,
就這素質,就算人多,頂多也算烏合之眾。
“老劉,咱們好像忘了一件事兒。”二隊隊官悄悄拉著劉慶森。
都是從運奴船裏出來的,一起訓練了一兩年,私下裏大家不怎麽稱唿職務。
“什麽事兒?”劉慶森皺著眉頭快速迴想。
彈藥運充足了的,藥物也沒忘,府庫也沒問題,道員還沒抓住但正在搜捕。
“咱們忘了審一審知府,他這些年肯定撈了不少,他的銀子在哪兒還不知道。”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應該有……”
劉慶森眉頭一鬆,正想點頭認可,突然想到自己下令槍斃了,
“已經死了嗎?”
二隊隊官嚴肅的點點頭。
“唉!我!唉!”
……
第二天一早,三隊、四隊,各帶著一門炮,向西向北的鄉鎮清理過去。
除了清理殘餘敵軍,鄉鎮上也設有常平倉,名字叫義倉或者社倉什麽的。
一般存糧幾百石,雖然不多,但也夠一隊人馬吃幾天了。
“說!你們的大隊人馬在哪兒?!”
不知名鄉鎮,三隊隊官踩著外委千總的背,槍頂在他頭上審問。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們把總昨天還在,應該是連夜跑了,好漢饒命,我就是混口飯吃,從來沒有害過人啊!”
槍管頂著後腦勺,外委千總眼淚鼻涕都嚇出來了。
“你們有多少人,往哪兒跑的?”三隊隊官沒想到敵人的動作這麽快。
“十三個人,往南靖方向,他昨日聽到好漢們打來了,還大言不慚的說要死戰到底,結果今早上一個人影都沒了,許是昨夜連夜跑的。”
“連夜跑跑不遠,留下一個棚等管帶派人來接收這裏,剩下的人跟我追!”
……
這一追,就追了整整兩天,二十多公裏直線距離,四五十公裏山路,又連著拿下兩個鎮子和五個汛點。
結果一個敵軍都沒有看到,搞的士兵們莫名其妙。
“追了兩天,毛都沒有一根,跑的比兔子還快,他們練跑步練的比我們還狠嗎?”
“我怎麽知道?我多想放幾槍,我以為要打仗,背了雙倍的彈藥。好重。”
兩個士兵在竊竊私語時,他們來到了南靖城下,這座城的城牆就很矮小了,且是由夯土製成。
隊官下令布置火炮陣地,準備進攻。
“唉你說,咱們這不算造反吧?”
兩個士兵趁著休息,還在聊。
“你閉嘴吧,吃人家的飯就做人家的事兒,大不了要是兵敗了跑快點就是。”
“你看,城又破了,這也不難嘛,照這麽打下去,咱們說不定還能混個爵位……”
整體上沒有他們在路上耽擱的時間長,而且全程隻有摔傷碰傷,沒有任何敵人造成的傷亡。
而那門準備用來敲開城牆的210毫米克虜伯艦炮,甚至還沒有運下船。
攻下知府衙門,抓住知府後,二隊又帶著一百多號人火急火燎的衝向閔地汀漳龍兵備道道台衙門。
結果去晚了,已經人去樓空。
“管帶,讓道台跑了,但我們已經封鎖了城門,他絕對跑不出去,我正讓人全城搜捕。”二隊隊官。
“注意軍紀,大人一再要求不得擾亂地方,以後說不定咱們還得在這兒常呆呢。”
劉慶森清點著賬目,一臉生無可戀,指著另一堆賬目對二隊隊官說道:
“你來的正好,那一堆賬,你去清出來。”
“管帶,我還……”二隊隊官麵色一變,往後退了一步。
“別找借口,快去。”劉慶森一把抓住他。
既然是攻城,自然少不了繳獲,這些東西總不能不要。
特別是一開戰,士兵發雙餉,夥食提一檔,還要有賞賜,以維持士氣。
全靠運輸是不可能的,頂多就運點錢過來,剩下的運力得保證武器供應。
糧食肉食什麽的,主要靠就地購買。
所以打下府衙後,劉慶森就開始了清點賬目,不親自動手不行,他手下除了隊官一級的軍官,沒幾個能捋順賬目的。
“管帶,府庫、常平倉裏共有陳糧一千六百石,庫銀七萬餘兩。”臨近天黑,三隊隊官拿著統計表進來了。
“不對!賬目上,府倉加縣倉,已經賣出了陳兩,換成了新糧,常平倉應該有新糧九千石。”二隊隊官皺著眉頭翻了翻賬本。
“庫中銀兩就更不對了,賬目裏記的府庫存銀七千餘兩,新收秋稅二十餘萬,加起來二十一萬了,還有十三四萬呢?”
“知府還活著嗎?”
劉慶森皺著眉頭。
一千六百石,斤,他們營1000來人,平均到每人頭上隻有16斤。
都是青壯年,而且打仗消耗大,吃的多,加上戰馬,這點糧食還不夠吃十天的。
“沒殺呢,我想著審問一下,看能不能榨出點油水的。我這就去把人帶上來。”二隊隊官一溜煙跑了出去。
沒一會兒,留著胡須,肥頭大耳的知府就被兩個士兵拖了上來。
全程知府都滿臉驚恐,雙腿打顫,站都站不穩。
士兵一鬆手,人就趴地上了。
“不知是哪裏來的好漢,我是漳州知府,好漢有什麽要求可以跟我說,有事好商量,好商量。”
知府觸地的一刹那,迴過了神,顫顫巍巍的說道。
“我問你,庫中存銀應該有二十一萬兩,現在隻有七萬,剩下的錢呢?”劉慶森沒理他。
知府的官聲不好不壞,是典型的清官,話說清國也沒什麽官聲很好的。
知府地位又高,他們要把動靜鬧大,就得殺這些地位高低人。
所以,他注定要死。劉慶森沒必要迴答死人的問題。
“還有,常平倉中,應該有糧食九千石,剩下的糧食在哪裏?!”二隊隊官一拍桌子,嚇得知府全身顫抖。
“二位好漢,常平倉中的糧食是陳糧,正在發賣,等賣了,再買新糧。”
“銀子,我暫時借給商戶周轉去了,好漢給在下一點時間,在下一定把銀子要迴來。”
知府低著頭,眼中冒出一絲精光。
既然是求財的,那更不能把銀子交出去了,隻有這樣,他才有價值,才能活。
“借?那是稅銀,你都敢借出去?!”二隊隊官驚了。
貪汙稅銀可是重罪,革職都是小事,說不得就人頭落地了。
“你撒謊!秋收剛過,按常平倉製,這時候正是收糧,保證糧價的時候,你卻賣糧。”
“是借給大戶,用來衝低糧價,配合大戶兼並土地的吧?”
“銀子應該也是大戶們用來購買土地了,土地時刻都值錢,隻有土地才能讓你放心把錢借出去。”
“拉出去打,什麽時候把錢吐出來了什麽時候停下,不然打死算了。”
劉慶森揮揮手。
在清國,隻有兩種生意不會賠錢,一個是鹽,一個是土地。
鹽是巡鹽道管的,知府夠不著,那就隻能是土地了。
這不是好消息,被知府貪了還能撬開他的嘴,被大戶拿走了……
才打了幾下,屋外就傳來了知府中氣十足的聲音:
“我招,我都招,別打了,打死人了!”
滿頭大汗的知府又被拖了進來,這次他不是腿軟趴在地上,而是腿使不上勁兒,隻能趴著。
“好漢,殺官是殺頭的大罪,咱們求財而已,犯不著,犯不著別別別!”
看著士兵又準備上來拖走他,知府趕緊停下來小心思,內心十分遺憾。
他的想法是好的,不交代,在劉慶森這兒能活,在朝廷哪兒也有交代,甚至說不定事後還能升官。
但是他頂不住軍棍,一切設想都白搭。
“府城的王家,借了三萬兩,李家借了五萬,剩下的借給了龍溪的幾家士紳。”
“好漢,他們給一個月五分的利息,過半個月,就是他們還錢的時候,到時候利錢通通給您,我一分不要。”
“您要是想要稅銀,那咱們也能演一場戲,假裝稅銀被劫,隻要你們現在退出城,到時候大家麵子上都過得去,也不至於讓朝廷圍剿你們。”
知府一臉為他著想的樣子說道。
“一個月五分利,他們還真舍得。”
“派人上門去要,告訴他們,盡快湊齊了交出來,一群渣滓,聯手活該老百姓……”
知府在那兒趴著,聽到悄悄後翻了個白眼。
因為沒穿製服,而是五花八門的衣服,知府以為劉慶森他們隻是哪裏來的海盜、倭寇一類的。
海盜倭寇還談起老百姓來了……
“行軍,拉出去斃了吧,殺你的是幼天王麾下斬妖大將,也讓你做個明白鬼,拉出去。”
知府一個機靈。
幼天王,還要殺他?
“將軍唔!”
看著被捂著嘴拖出去的知府,劉慶森搖了搖頭,對著一旁的二隊隊官說道:
“庫裏的銀子,先拿去采購糧食肉類,還有市麵上的牲口,能采購多少是多少。”
“明日,三隊和四隊各帶一門營屬火炮,掃清周邊鄉鎮的殘餘敵人……”
“管帶,城外來了敵人,不清楚數量。”
……
城頭門樓上,劉慶森拿著望遠鏡,觀察著七八百米外的山頭,那是在河對麵的山頭。
天已經黑了,看不清敵人,但能看到無數火光,照亮了半個山頭。
“管帶,你說他們是不是引燃山火了?”二隊隊官猶豫了一下。
火點有點多,起初他以為是營火,這麽多營火,還有小的如火把的火點,兵力不得有兩三千?
但這說不通,周圍沒有地方駐軍有這麽多。
府城駐紮的綠營額定千餘人,實際隻找到約四百,就算那六百都跑出去了,也不該如此。
“好像真是如此,得多蠢才能把營地點燃,不過對我們來說是好事。”
“炮兵,打他一炮,讓他不能撲火。”
轟!
57毫米火炮威力不大,殺傷力有限,但威懾能力很強。高低也是炮。
劉慶森發現,許多亮點也在到處亂竄,火勢也隨之快速蔓延。
“短時間應該安全了,今晚一隊值夜,讓弟兄們好好休息。”劉慶森不再多看了,
就這素質,就算人多,頂多也算烏合之眾。
“老劉,咱們好像忘了一件事兒。”二隊隊官悄悄拉著劉慶森。
都是從運奴船裏出來的,一起訓練了一兩年,私下裏大家不怎麽稱唿職務。
“什麽事兒?”劉慶森皺著眉頭快速迴想。
彈藥運充足了的,藥物也沒忘,府庫也沒問題,道員還沒抓住但正在搜捕。
“咱們忘了審一審知府,他這些年肯定撈了不少,他的銀子在哪兒還不知道。”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他應該有……”
劉慶森眉頭一鬆,正想點頭認可,突然想到自己下令槍斃了,
“已經死了嗎?”
二隊隊官嚴肅的點點頭。
“唉!我!唉!”
……
第二天一早,三隊、四隊,各帶著一門炮,向西向北的鄉鎮清理過去。
除了清理殘餘敵軍,鄉鎮上也設有常平倉,名字叫義倉或者社倉什麽的。
一般存糧幾百石,雖然不多,但也夠一隊人馬吃幾天了。
“說!你們的大隊人馬在哪兒?!”
不知名鄉鎮,三隊隊官踩著外委千總的背,槍頂在他頭上審問。
“好漢饒命,好漢饒命!我們把總昨天還在,應該是連夜跑了,好漢饒命,我就是混口飯吃,從來沒有害過人啊!”
槍管頂著後腦勺,外委千總眼淚鼻涕都嚇出來了。
“你們有多少人,往哪兒跑的?”三隊隊官沒想到敵人的動作這麽快。
“十三個人,往南靖方向,他昨日聽到好漢們打來了,還大言不慚的說要死戰到底,結果今早上一個人影都沒了,許是昨夜連夜跑的。”
“連夜跑跑不遠,留下一個棚等管帶派人來接收這裏,剩下的人跟我追!”
……
這一追,就追了整整兩天,二十多公裏直線距離,四五十公裏山路,又連著拿下兩個鎮子和五個汛點。
結果一個敵軍都沒有看到,搞的士兵們莫名其妙。
“追了兩天,毛都沒有一根,跑的比兔子還快,他們練跑步練的比我們還狠嗎?”
“我怎麽知道?我多想放幾槍,我以為要打仗,背了雙倍的彈藥。好重。”
兩個士兵在竊竊私語時,他們來到了南靖城下,這座城的城牆就很矮小了,且是由夯土製成。
隊官下令布置火炮陣地,準備進攻。
“唉你說,咱們這不算造反吧?”
兩個士兵趁著休息,還在聊。
“你閉嘴吧,吃人家的飯就做人家的事兒,大不了要是兵敗了跑快點就是。”
“你看,城又破了,這也不難嘛,照這麽打下去,咱們說不定還能混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