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還得多虧了沙俄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都督,我們這樣做,不會出問題吧?”
劉一鳴驚心動魄的看著最終貸款和援助份額,
“而且太冒險了,要是被有心人傳了出去,怕是不利於我們爭取民心。”
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本身的財政問題也不小,能給的經濟援助不多。
特別是奧斯曼帝國,貴族雖然富有,但財政卻瀕臨崩潰,所以最主要的還是一點物資和精神上的支持。
一船的糧食、椰棗、肉類,一批五千匹折扣價阿拉伯戰馬,二十隻種馬,還有不少藥材等物資。
奧匈帝國也是物資支持,大量的武器、原料,而且願意用成本價幫湯瀟逸生產軍火。
斯柯達的東西還是不錯的,作為迴饋,湯瀟逸二話不說下了二百根152毫米長身管榴彈炮炮管的訂單。
152炮華夏能造,例如江南廠152毫米的速射炮,但是產能不夠,順便也加深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除此之外,也給了兩百萬英鎊的財務援助。
援助也是要還的,湯瀟逸剛剛拿到一億英鎊賠款,立馬又得到了約三千萬英鎊的貸款或援助承諾,數百萬英鎊的物資承諾。
德意誌帝國那邊,也開始了新一輪談判,根據漢斯的表現來看,德意誌人比較願意提供貸款和援助,隻是數額上有一些糾紛。
不管是援助還是貸款,理論上大多數都是要還的,隻有奧斯曼帝國很大方,表示就是免費送的。
另外除了英吉利和法蘭西互相知道之外,其餘人都互相不了解對方的目的。
畢竟他們還是會害怕沙俄帝國的報複。
收獲很大,但代價也同樣不少。
鐵路、礦山、工廠、夏爾洋行、茶葉生絲的出口傾向,除了海關和稅收一類的主權,其他的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一遍。
甚至不止一遍。
反正永春煤鐵聯合體已經被抵押了三遍了。
所以劉一鳴才說不能傳出去——因為清國的關係,抵押東西向外國人借款,被民間視為賣國。
“沒有關係,短時間內不會有人亂傳,甚至沙俄帝國都不知道這件事。”
湯瀟逸又在重新進行著規劃,思考著新到來的錢怎麽花?
是投給教育呢?還是投給教育呢?還是投給教育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不搞教育,就算一戰來了,華夏也頂多隻能喝口湯。
“再投入一千萬兩,在全國建設十所師範大學,一百所師範專科學校。”
“師範學生可免學雜費用,學校提供食宿,畢業後從事教育行業。”
湯瀟逸想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把師範的事情想了起來。
當然,十所大學和一百所專科學校,遠遠用不了一千萬,隻是開辦費用的話,也許二百萬都用不了。
因為這屬於文科學校,而不是工業大學、海軍大學那樣,有自己的廠房、船隻,經費燃燒迅速。
但隻用二百萬來辦費用的話,辦學規模不會大,因為吸引力不強,隻能慢慢積累。
湯瀟逸沒那麽多時間等下去了,隻能砸錢,免費上,包食宿,畢業安排工作。
這一千萬就是拿來消耗的,也許夠個三年,也可能隻夠一兩年的,但到時候財政應該也能接手開支了。
這三條對於當前許多窮苦學子來說真的是說到了他們心窩子裏。
雖然說什麽窮文富武,但讀書要的錢一樣不少,普通農家根本承受不起長期供養一個讀書人。
所以很多窮苦學子讀到一定時候,都隻能停止學業,去抄書、代筆寫信,甚至幫人算賬。
能夠教書育人的,和這些可不是一個等級的。
湯瀟逸相信,這樣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讀書人來學習如何做一名教師。
他也不怕這些人很頑固,什麽老窮酸腐儒,會帶壞學生什麽的。
他們要畢業,就得學現代知識、現代思維,學會現代知識後,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影響。
然後也隻讓他們按照教材教一下基礎。
中高級教育目前還是需要使用一些外國人,大漢軍有一些人才,但不多,而且都有用。
恰好,這次各國都同意了建立長期學術交流、人才培訓等合作。
“初期教育的框架就搭建的差不多了,這多虧了俄國人呀!不然怎麽會這麽順利?”
湯瀟逸咂了咂嘴,
“作為迴報,再往軍隊投一些吧。你去算算,初步建立預備役體係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一邊說,湯瀟逸一邊翻看著係統,係統的存在感不高,那是因為他的基礎太薄弱了。
就算湯瀟逸點亮二號或者三號坦克甚至t34\/85、is2,在係統偉力下,工程師也用手攢出來一輛。
然後呢?第二輛就弄不出來了。
湯瀟逸有些慶幸,知識不都是塞進他腦子裏的,隻有他手下實在沒人才給他。
不然他也別管什麽局勢、什麽軍隊、外交什麽的了,好好當個工具人就行了。
就像馬尾廠第一台小水管鍋爐,五六個工程師帶著學生、技工一起,搞了一個月搞出來。
換成湯瀟逸一個人,一年能不能弄好一台?弄出來了,交給其他人又需要多久?
過目不忘的神童已經是秀才舉人進士了,不會來當技工。
這個時間點,大多數工人的文化水平極為有限,教他們是一件很費時間力氣的事情。
思維迴到當下,湯瀟逸看著科技樹,一個個的分支,突然看到軍事工業——火炮工業——炮兵戰術——飛機校射。
“飛機在炮兵分支上?”
湯瀟逸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用飛機對火炮進行引導。
“前置:航空工業,需500科技點。260馬力小體積輕型風冷汽油發動機,需點(材料、加工……提前點亮懲罰。)。”
一共點,科技點是小問題。
這幾場仗打下來,除開點亮283炮的消耗,湯瀟逸現在有幾十萬點。
點亮了做技術儲備,因為沒能力大規模生產。
但是沒關係,下一步對付沙俄和一個小角色,現有技術已經完全足夠,隻需要擴大生產力就行了。
“說到這個,得加快軍工業產能的提升,而且主要戰場在海上,搞戰艦還來得及嗎?”
湯瀟逸估摸了一下現有力量,威懾力還不夠強,
“讓鄭尚青來一下。”
劉一鳴驚心動魄的看著最終貸款和援助份額,
“而且太冒險了,要是被有心人傳了出去,怕是不利於我們爭取民心。”
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本身的財政問題也不小,能給的經濟援助不多。
特別是奧斯曼帝國,貴族雖然富有,但財政卻瀕臨崩潰,所以最主要的還是一點物資和精神上的支持。
一船的糧食、椰棗、肉類,一批五千匹折扣價阿拉伯戰馬,二十隻種馬,還有不少藥材等物資。
奧匈帝國也是物資支持,大量的武器、原料,而且願意用成本價幫湯瀟逸生產軍火。
斯柯達的東西還是不錯的,作為迴饋,湯瀟逸二話不說下了二百根152毫米長身管榴彈炮炮管的訂單。
152炮華夏能造,例如江南廠152毫米的速射炮,但是產能不夠,順便也加深兩國之間的“友好往來,”
除此之外,也給了兩百萬英鎊的財務援助。
援助也是要還的,湯瀟逸剛剛拿到一億英鎊賠款,立馬又得到了約三千萬英鎊的貸款或援助承諾,數百萬英鎊的物資承諾。
德意誌帝國那邊,也開始了新一輪談判,根據漢斯的表現來看,德意誌人比較願意提供貸款和援助,隻是數額上有一些糾紛。
不管是援助還是貸款,理論上大多數都是要還的,隻有奧斯曼帝國很大方,表示就是免費送的。
另外除了英吉利和法蘭西互相知道之外,其餘人都互相不了解對方的目的。
畢竟他們還是會害怕沙俄帝國的報複。
收獲很大,但代價也同樣不少。
鐵路、礦山、工廠、夏爾洋行、茶葉生絲的出口傾向,除了海關和稅收一類的主權,其他的能抵押的都抵押了一遍。
甚至不止一遍。
反正永春煤鐵聯合體已經被抵押了三遍了。
所以劉一鳴才說不能傳出去——因為清國的關係,抵押東西向外國人借款,被民間視為賣國。
“沒有關係,短時間內不會有人亂傳,甚至沙俄帝國都不知道這件事。”
湯瀟逸又在重新進行著規劃,思考著新到來的錢怎麽花?
是投給教育呢?還是投給教育呢?還是投給教育呢?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現在不搞教育,就算一戰來了,華夏也頂多隻能喝口湯。
“再投入一千萬兩,在全國建設十所師範大學,一百所師範專科學校。”
“師範學生可免學雜費用,學校提供食宿,畢業後從事教育行業。”
湯瀟逸想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才把師範的事情想了起來。
當然,十所大學和一百所專科學校,遠遠用不了一千萬,隻是開辦費用的話,也許二百萬都用不了。
因為這屬於文科學校,而不是工業大學、海軍大學那樣,有自己的廠房、船隻,經費燃燒迅速。
但隻用二百萬來辦費用的話,辦學規模不會大,因為吸引力不強,隻能慢慢積累。
湯瀟逸沒那麽多時間等下去了,隻能砸錢,免費上,包食宿,畢業安排工作。
這一千萬就是拿來消耗的,也許夠個三年,也可能隻夠一兩年的,但到時候財政應該也能接手開支了。
這三條對於當前許多窮苦學子來說真的是說到了他們心窩子裏。
雖然說什麽窮文富武,但讀書要的錢一樣不少,普通農家根本承受不起長期供養一個讀書人。
所以很多窮苦學子讀到一定時候,都隻能停止學業,去抄書、代筆寫信,甚至幫人算賬。
能夠教書育人的,和這些可不是一個等級的。
湯瀟逸相信,這樣能吸引到足夠多的讀書人來學習如何做一名教師。
他也不怕這些人很頑固,什麽老窮酸腐儒,會帶壞學生什麽的。
他們要畢業,就得學現代知識、現代思維,學會現代知識後,對他們的思想進行影響。
然後也隻讓他們按照教材教一下基礎。
中高級教育目前還是需要使用一些外國人,大漢軍有一些人才,但不多,而且都有用。
恰好,這次各國都同意了建立長期學術交流、人才培訓等合作。
“初期教育的框架就搭建的差不多了,這多虧了俄國人呀!不然怎麽會這麽順利?”
湯瀟逸咂了咂嘴,
“作為迴報,再往軍隊投一些吧。你去算算,初步建立預備役體係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一邊說,湯瀟逸一邊翻看著係統,係統的存在感不高,那是因為他的基礎太薄弱了。
就算湯瀟逸點亮二號或者三號坦克甚至t34\/85、is2,在係統偉力下,工程師也用手攢出來一輛。
然後呢?第二輛就弄不出來了。
湯瀟逸有些慶幸,知識不都是塞進他腦子裏的,隻有他手下實在沒人才給他。
不然他也別管什麽局勢、什麽軍隊、外交什麽的了,好好當個工具人就行了。
就像馬尾廠第一台小水管鍋爐,五六個工程師帶著學生、技工一起,搞了一個月搞出來。
換成湯瀟逸一個人,一年能不能弄好一台?弄出來了,交給其他人又需要多久?
過目不忘的神童已經是秀才舉人進士了,不會來當技工。
這個時間點,大多數工人的文化水平極為有限,教他們是一件很費時間力氣的事情。
思維迴到當下,湯瀟逸看著科技樹,一個個的分支,突然看到軍事工業——火炮工業——炮兵戰術——飛機校射。
“飛機在炮兵分支上?”
湯瀟逸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用飛機對火炮進行引導。
“前置:航空工業,需500科技點。260馬力小體積輕型風冷汽油發動機,需點(材料、加工……提前點亮懲罰。)。”
一共點,科技點是小問題。
這幾場仗打下來,除開點亮283炮的消耗,湯瀟逸現在有幾十萬點。
點亮了做技術儲備,因為沒能力大規模生產。
但是沒關係,下一步對付沙俄和一個小角色,現有技術已經完全足夠,隻需要擴大生產力就行了。
“說到這個,得加快軍工業產能的提升,而且主要戰場在海上,搞戰艦還來得及嗎?”
湯瀟逸估摸了一下現有力量,威懾力還不夠強,
“讓鄭尚青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