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大訂單!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岡薩雷斯其實對第一個方案就已經很滿意了,而第二個方案也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倒不是他不懂海軍,相反,他正是海軍退役後參政的,對海軍可以說相當熟悉。
總統也是海軍政變後上台,自然不會派一個外行來采購。
第一種方案兩艘萬噸裝甲巡洋艦,自然能夠抗衡阿根廷四艘加裏波第級裝甲巡洋艦。
但,智利是一個狹長的國家,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四千三百多公裏。
最北麵在熱帶,最南邊已經進入了寒帶緯度,隻是因為獨特的氣候條件,並沒有西伯利亞這麽惡劣。
除了在南邊和阿根廷人對抗,在北方,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也有著仇恨。
在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智利從秘魯和玻利維亞各占領了一個省。
所以,智利不僅要保證軍艦的質量,數量上也不能鬆懈。
但華夏給的方案都那麽真誠,不像英吉利給的方案都摳摳搜搜的還帶著苛刻的條件和昂貴的價格。
所以他決定再停一停第三套方案。
“第三套方案是戰列艦方案,我們研究過智利的周邊環境,認為小型戰列艦足以應付當前及未來五年的發展。”
鄭尚青拿出了第三套方案,一套並不怎麽真誠的方案,
“其基礎源於我們的龍威級戰列艦,用當前技術進行了簡單優化。”
“標準排水量噸左右,滿載約噸。”
“為了提高航速,我們需要拉長艦體,預計長度在140米以上,使航速能夠達到19節。”
“因為艦體拉長,為了控製噸位必須削弱裝甲,水線處厚度控製在152毫米就足以應付加裏波第級了。”
“加上你們沒必要用三座主炮塔的設計,可以減少一座主炮,重量就應該夠了。”
“主炮為兩座雙聯裝283毫米40倍徑艦炮,或者兩座雙聯裝273毫米45倍徑艦炮。”
“對付加裏波第級的裝甲,綽綽有餘!”
鄭尚青說的都是老式半速射炮,新式283炮當然有,也不是不能賣,但是!
得加錢~
是付費選裝,而且如果岡薩雷斯不問,他不打算直接上架。
而是準備賣出去後,提供現代化改裝服務。
你懂的,掙錢嘛,不寒顫。
如果岡薩雷斯沒看上,想去找其他賣家,那再上架283速射炮,也是有力的競爭。
“為了控製噸位、保證續航裏程,副炮的數量會有些少,兩側共八門單裝152毫米速射炮,前後共4門152毫米廓炮,一共12門。”
與其說是戰列艦,鄭尚青更覺得這是一艘重型裝甲巡洋艦。
隻是這個火力超出了大漢軍對巡洋艦的戰術定位,這個航速也不足大漢軍對巡洋艦隊要求。
大漢軍的巡洋艦隊目標是敵方戰列艦以下戰艦,目的是破交、摧毀敵巡邏艦隊、偵察艦隊,取得戰略戰術優勢。
這艘高不成低不就的船,大漢軍不會做。
“152毫米火炮太小了,能不能換大一點?”
岡薩雷斯手上的雪茄都掉在了地上,上前抓住鄭尚青的手,十分急促。
大漢軍看不上,智利看得上呀!
炮大,船快,裝甲夠用。
這個定位比第一種方案都更符合智利的要求。
“大一點的?您是說二級主炮?”
鄭尚青顯然沒搞懂岡薩雷斯的要求,以為他是要二級主炮戰艦,
“因為艦體比較狹長,我們推薦用203毫米速射炮作為二級主炮,四角各一門。”
“這樣,任意方向都有4門20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火力,不過152毫米速射炮的數量就要縮減了。”
岡薩雷斯連忙搖頭:
“不夠,不夠不夠,四門不夠。”
“不是二級主炮,而是副炮,用203毫米速射炮當做副炮,能不能裝上八門?”
鄭尚青一愣,8門203?噸的艦體?還要4門283?
“特使先生,這不可能,理論上艦上有足夠的空間裝上這麽多大口徑炮。”
“但在實際使用中,我們需要考慮彈藥儲備數量,203毫米火炮的炮彈比152毫米炮彈重一倍,發射藥也不同,能攜帶的數量肯定不同。
“還有,被炮塔擠壓後的燃煤攜帶量,這將影響船隻的續航裏程。”
“還要考慮動力艙該如何調整,才能不影響重心。”
“而且全部使用203毫米速射炮,如何應對小型戰艦的快速突襲,以及魚雷艇的威脅。”
“203毫米速射炮可沒辦法形成彈幕,而且轉向緩慢,遇到魚雷艇襲擊將非常危險。”
重型火炮轉向速度都比較感人,這也是為什麽戰艦都要裝備大量中口徑和小口徑速射炮的原因。
魚雷艇抵近雷擊時,即便是120副炮都跟不上魚雷艇的節奏,最好用的是小口徑速射炮。
因為輕,轉向快,才跟得上魚雷艇的軌跡變動。
但前提是中口徑速射炮在中遠距離上就先限製魚雷艇的航向。
更別說這麽極端的布置,能有多少空間留給速射炮彈藥庫也是個問題。
“唉~燃煤和彈藥不足的問題,可以略微擴大噸位,智利承受的起,例如再拉長一節,增加幾百噸的排水量。”
“至於小型戰艦的威脅,可以交給其他戰艦來應對,例如,第二套方案的裝甲巡洋艦。”
岡薩雷斯顯得十分大氣,擺出一個不必多說的表情,
“請你們盡快拿出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設計圖,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能會訂購兩艘戰列艦,兩艘到四艘裝甲巡洋艦。”
智利的想法其實很明智。
阿根廷重新挑起了軍備競賽,一口氣買了四艘主力裝甲巡洋艦。
智利要是隻跟兩艘戰列艦或者四艘裝甲巡洋艦,雖然能抗衡甚至取得略微優勢,但卻陷入了添油戰術的兵家大忌。
而一次性搞出一支能碾壓阿根廷的艦隊,問題就迴到了阿根廷手裏。
是緩和局勢,有限度的增加海防能力,還是再訂購能夠超越兩艘戰列艦戰鬥力的新艦隊呢?
而且還需要考慮裝甲巡洋艦上的微弱差別,所以還需要再加強巡洋艦隊。
加上這四艘裝甲巡洋艦,平時維護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了。
“兩艘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甚至四艘?”
鄭尚青敬佩的看著岡薩雷斯,劉一鳴也如此。
一艘裝甲巡洋艦75萬英鎊,這樣一艘戰列艦,造價也會達到100萬英鎊,因為全套203毫米速射炮不便宜。
兩艘裝甲巡洋艦150萬,加上兩艘戰列艦200萬,都是350萬英鎊了。
換算下來,1750萬兩白銀。
如果是四艘裝甲巡洋艦,那就是500萬英鎊,2500萬兩白銀。
說真的,鄭尚青有點懷疑智利人的支付能力。
“好的特使,我們一定以最快速度拿出方案。”
倒不是他不懂海軍,相反,他正是海軍退役後參政的,對海軍可以說相當熟悉。
總統也是海軍政變後上台,自然不會派一個外行來采購。
第一種方案兩艘萬噸裝甲巡洋艦,自然能夠抗衡阿根廷四艘加裏波第級裝甲巡洋艦。
但,智利是一個狹長的國家,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南北長四千三百多公裏。
最北麵在熱帶,最南邊已經進入了寒帶緯度,隻是因為獨特的氣候條件,並沒有西伯利亞這麽惡劣。
除了在南邊和阿根廷人對抗,在北方,智利和秘魯、玻利維亞也有著仇恨。
在南美太平洋戰爭中,智利從秘魯和玻利維亞各占領了一個省。
所以,智利不僅要保證軍艦的質量,數量上也不能鬆懈。
但華夏給的方案都那麽真誠,不像英吉利給的方案都摳摳搜搜的還帶著苛刻的條件和昂貴的價格。
所以他決定再停一停第三套方案。
“第三套方案是戰列艦方案,我們研究過智利的周邊環境,認為小型戰列艦足以應付當前及未來五年的發展。”
鄭尚青拿出了第三套方案,一套並不怎麽真誠的方案,
“其基礎源於我們的龍威級戰列艦,用當前技術進行了簡單優化。”
“標準排水量噸左右,滿載約噸。”
“為了提高航速,我們需要拉長艦體,預計長度在140米以上,使航速能夠達到19節。”
“因為艦體拉長,為了控製噸位必須削弱裝甲,水線處厚度控製在152毫米就足以應付加裏波第級了。”
“加上你們沒必要用三座主炮塔的設計,可以減少一座主炮,重量就應該夠了。”
“主炮為兩座雙聯裝283毫米40倍徑艦炮,或者兩座雙聯裝273毫米45倍徑艦炮。”
“對付加裏波第級的裝甲,綽綽有餘!”
鄭尚青說的都是老式半速射炮,新式283炮當然有,也不是不能賣,但是!
得加錢~
是付費選裝,而且如果岡薩雷斯不問,他不打算直接上架。
而是準備賣出去後,提供現代化改裝服務。
你懂的,掙錢嘛,不寒顫。
如果岡薩雷斯沒看上,想去找其他賣家,那再上架283速射炮,也是有力的競爭。
“為了控製噸位、保證續航裏程,副炮的數量會有些少,兩側共八門單裝152毫米速射炮,前後共4門152毫米廓炮,一共12門。”
與其說是戰列艦,鄭尚青更覺得這是一艘重型裝甲巡洋艦。
隻是這個火力超出了大漢軍對巡洋艦的戰術定位,這個航速也不足大漢軍對巡洋艦隊要求。
大漢軍的巡洋艦隊目標是敵方戰列艦以下戰艦,目的是破交、摧毀敵巡邏艦隊、偵察艦隊,取得戰略戰術優勢。
這艘高不成低不就的船,大漢軍不會做。
“152毫米火炮太小了,能不能換大一點?”
岡薩雷斯手上的雪茄都掉在了地上,上前抓住鄭尚青的手,十分急促。
大漢軍看不上,智利看得上呀!
炮大,船快,裝甲夠用。
這個定位比第一種方案都更符合智利的要求。
“大一點的?您是說二級主炮?”
鄭尚青顯然沒搞懂岡薩雷斯的要求,以為他是要二級主炮戰艦,
“因為艦體比較狹長,我們推薦用203毫米速射炮作為二級主炮,四角各一門。”
“這樣,任意方向都有4門200毫米以上口徑的重炮火力,不過152毫米速射炮的數量就要縮減了。”
岡薩雷斯連忙搖頭:
“不夠,不夠不夠,四門不夠。”
“不是二級主炮,而是副炮,用203毫米速射炮當做副炮,能不能裝上八門?”
鄭尚青一愣,8門203?噸的艦體?還要4門283?
“特使先生,這不可能,理論上艦上有足夠的空間裝上這麽多大口徑炮。”
“但在實際使用中,我們需要考慮彈藥儲備數量,203毫米火炮的炮彈比152毫米炮彈重一倍,發射藥也不同,能攜帶的數量肯定不同。
“還有,被炮塔擠壓後的燃煤攜帶量,這將影響船隻的續航裏程。”
“還要考慮動力艙該如何調整,才能不影響重心。”
“而且全部使用203毫米速射炮,如何應對小型戰艦的快速突襲,以及魚雷艇的威脅。”
“203毫米速射炮可沒辦法形成彈幕,而且轉向緩慢,遇到魚雷艇襲擊將非常危險。”
重型火炮轉向速度都比較感人,這也是為什麽戰艦都要裝備大量中口徑和小口徑速射炮的原因。
魚雷艇抵近雷擊時,即便是120副炮都跟不上魚雷艇的節奏,最好用的是小口徑速射炮。
因為輕,轉向快,才跟得上魚雷艇的軌跡變動。
但前提是中口徑速射炮在中遠距離上就先限製魚雷艇的航向。
更別說這麽極端的布置,能有多少空間留給速射炮彈藥庫也是個問題。
“唉~燃煤和彈藥不足的問題,可以略微擴大噸位,智利承受的起,例如再拉長一節,增加幾百噸的排水量。”
“至於小型戰艦的威脅,可以交給其他戰艦來應對,例如,第二套方案的裝甲巡洋艦。”
岡薩雷斯顯得十分大氣,擺出一個不必多說的表情,
“請你們盡快拿出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設計圖,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可能會訂購兩艘戰列艦,兩艘到四艘裝甲巡洋艦。”
智利的想法其實很明智。
阿根廷重新挑起了軍備競賽,一口氣買了四艘主力裝甲巡洋艦。
智利要是隻跟兩艘戰列艦或者四艘裝甲巡洋艦,雖然能抗衡甚至取得略微優勢,但卻陷入了添油戰術的兵家大忌。
而一次性搞出一支能碾壓阿根廷的艦隊,問題就迴到了阿根廷手裏。
是緩和局勢,有限度的增加海防能力,還是再訂購能夠超越兩艘戰列艦戰鬥力的新艦隊呢?
而且還需要考慮裝甲巡洋艦上的微弱差別,所以還需要再加強巡洋艦隊。
加上這四艘裝甲巡洋艦,平時維護就是一筆不小的花費了。
“兩艘戰列艦和兩艘裝甲巡洋艦?甚至四艘?”
鄭尚青敬佩的看著岡薩雷斯,劉一鳴也如此。
一艘裝甲巡洋艦75萬英鎊,這樣一艘戰列艦,造價也會達到100萬英鎊,因為全套203毫米速射炮不便宜。
兩艘裝甲巡洋艦150萬,加上兩艘戰列艦200萬,都是350萬英鎊了。
換算下來,1750萬兩白銀。
如果是四艘裝甲巡洋艦,那就是500萬英鎊,2500萬兩白銀。
說真的,鄭尚青有點懷疑智利人的支付能力。
“好的特使,我們一定以最快速度拿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