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泛太平洋海軍條約(中)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召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會議,是提升國際影響力,或者說爭取國際利益的重要途徑。
很多重要利益劃分,都是在此類會議場下進行的。
而承辦身份,往往是各國都要爭取的。
為什麽呢?因為此類承辦此類活動的主辦方至少占據一個東道主的便利條件。
至少作為東道主,情報上更靈通,比如能知曉哪些國家進行了私下會麵。
這也很重要,根據各方利益不同,能猜到會麵的大致內容,進而提前準備。
所以湯瀟逸發出這個提議之後,各國的反應大不相同。
英吉利的反應是最大的,比東瀛都強烈。
竇納樂一周內向劉一鳴、湯瀟逸發了十幾次邀請,進行了多次會麵。
威逼利誘全都用上了。
竇納樂已經感覺到疲憊了,開始用更強硬的語氣嚐試阻止:
“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西班牙、荷蘭等國作為太平洋國家未能參加此次會議。”
“湯!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把我們列為旁聽國,但沒有我們,這個會議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麽英吉利會反對?
因為這次會議的議題是海軍。
英吉利並不願意在遠東投入太多的力量,因為這裏太遠了。
現在正處於鼎盛時期的英吉利能組建一支滅國艦隊前來遠征,但無法接受這樣一支艦隊常駐遠東。
那個成本即便是英吉利也承受不起。
但英吉利也不能坐視而太平洋脫離他們的控製。
所以,竇納樂已經將話說的特別狠了。
沒有意義,代表這次會議不管結果是什麽,英吉利都會讓他無法落地,直到變成符合英吉利利益的結果。
“我們非常尊重英吉利在太平洋沿岸的固有利益,尊重大英帝國的海外領土。”
“正是考慮到英吉利及其他歐洲國家在太平洋的利益,我們才邀請你們旁聽。”
湯瀟逸早就預料到英吉利會糾纏。
而且他知道,英吉利即便不能阻止會議召開,也會想方設法從內部瓦解這個會議。
至少不會讓會議達成一致。
他們是旁聽國,算是半個參與者,很容易就能做到。
但,湯瀟逸也不是不能利用這一點。
或者說,主動拉著英吉利進來,就是為了他們當攪屎棍的天賦。
“旁聽也能發表意見,隻是不用遵守條約而已。”
“這是一次限製海軍軍備條約,英吉利也要參與嗎?”
湯瀟逸的話竇納樂根本就不信。
限製海軍軍備,為什麽?
覺得自己太安全了嗎?
“那正好,法蘭西、德意誌、西班牙已經同意以旁聽國身份加入會議。”
“智利、阿美麗卡、巴西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剩下如阿根廷、秘魯、東瀛等國還在猶豫。”
“如果英吉利要參加的話,這次會議一定能取得更加積極的結果,有利於太平洋地區的長久和平。”
旁聽不是不能說話,不僅能說話,還能站隊,甚至主導某些進程。
而且簽約的時候一般不受條約約束。
而參與進來,那就要簽條約了。
“湯!如果你一定要召開的話,大英帝國還有一個條件。”
竇納樂見阻止不了,啟動b計劃,
“大英帝國將以組織者身份和華夏共同召開這次會議,但大英帝國不是條約簽約國。”
法蘭西同意了,另外還有幾個主要國家也同意或可能同意。
英吉利知道自己無法阻止會議召開了。
不然等下他們將英吉利排除在外,達成的不是單純的軍備限製條款而是同盟條款。
那英吉利就麻煩了。
所以,英吉利選擇退一步。
準備搞事情。
“作為組織者,不遵守談判結果,那是不道德的。”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好奇竇納樂的腦迴路是怎麽樣的。這也能說出口來,
“不過,既然英吉利這麽關心此次會議,作為盟友,我自然將充分考慮英吉利的訴求。”
“英吉利可以作為協辦國和監督國,參與此次會議的組織及會後的監督。”
“而華夏依舊以泛太平洋大國的身份作為會議承辦國和第一參與國。”
“會議地點就放在租界內,公共租界北浙江路,怎麽樣?”
湯瀟逸看著竇納樂,神色輕鬆,不過唿吸卻停頓了一下。
這是他的突發奇想,想試探一下英吉利到底有多重視這個會議。
屬於有棗沒棗打一杆子。
竇納樂也看著湯瀟逸,神色嚴峻:
“會議地點在公共租界的話,作為承包方,華夏帝國是否要派出人員維持會議秩序?”
湯瀟逸做出一臉為難的樣子:
“地點在租界,英吉利可以以組織者的身份參與會議,我們可以隻規定英吉利在太平洋地區的軍隊規模,不影響印度洋的軍隊。”
“而作為主辦方,如果一切事物都交給英吉利的話,這件事情也說不過去。”
“所以,到時候也許需要派部分憲兵進入租界維持秩序,放心,規模很小的。”
竇納樂一臉為難的倚在沙發上:
“這和租界的原則相違背,英吉利可以保證會議的正常展開。”
湯瀟逸眨了眨眼,沒想到順手打一杆子,還真有戲:
“那很抱歉了,華夏必須參與並主導整個會議的承辦工作。”
“或者說,英吉利也可以在我們會議結束後再開一個新會議嘛。”
竇納樂歎了口氣:
“今天的談話就到這兒吧,有些事情我無權處理,需要和倫敦溝通。”
“對於外國公民在華夏的財產,不知道你是如何打算的?”
竇納樂之所以鬆口鬆的這麽快,完全是因為英吉利已經早就預料到華夏會對租界提出新的要求。
英吉利內部已經就利益交換歸還租界這事兒達成了一致,目前隻是還沒想好要什麽利益罷了。
而且目前來看,湯瀟逸對外資投資並不排斥,租界反而約束了經營活動。
這個最大的絆腳石沒了,英吉利還指望著華夏和沙俄帝國幹一架呢。
還是會給點麵子的。
這是湯瀟逸沒預料到的,他以為要和英吉利掰扯很久,甚至到誠摯協定後才會有結果呢。
“期待您的好消息。”
湯瀟逸都用上了敬稱了,足以見得他的心情有多好。
其實是湯瀟逸把自己看的太低了。
這兩年的戰爭打下來,證明華夏並沒有徹底落寞,還在二流國家的行列中。
這和那個皿國有本質區別,那就是一坨肉。
國家地位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
很多重要利益劃分,都是在此類會議場下進行的。
而承辦身份,往往是各國都要爭取的。
為什麽呢?因為此類承辦此類活動的主辦方至少占據一個東道主的便利條件。
至少作為東道主,情報上更靈通,比如能知曉哪些國家進行了私下會麵。
這也很重要,根據各方利益不同,能猜到會麵的大致內容,進而提前準備。
所以湯瀟逸發出這個提議之後,各國的反應大不相同。
英吉利的反應是最大的,比東瀛都強烈。
竇納樂一周內向劉一鳴、湯瀟逸發了十幾次邀請,進行了多次會麵。
威逼利誘全都用上了。
竇納樂已經感覺到疲憊了,開始用更強硬的語氣嚐試阻止:
“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西班牙、荷蘭等國作為太平洋國家未能參加此次會議。”
“湯!我不明白你為什麽把我們列為旁聽國,但沒有我們,這個會議是沒有意義的。”
為什麽英吉利會反對?
因為這次會議的議題是海軍。
英吉利並不願意在遠東投入太多的力量,因為這裏太遠了。
現在正處於鼎盛時期的英吉利能組建一支滅國艦隊前來遠征,但無法接受這樣一支艦隊常駐遠東。
那個成本即便是英吉利也承受不起。
但英吉利也不能坐視而太平洋脫離他們的控製。
所以,竇納樂已經將話說的特別狠了。
沒有意義,代表這次會議不管結果是什麽,英吉利都會讓他無法落地,直到變成符合英吉利利益的結果。
“我們非常尊重英吉利在太平洋沿岸的固有利益,尊重大英帝國的海外領土。”
“正是考慮到英吉利及其他歐洲國家在太平洋的利益,我們才邀請你們旁聽。”
湯瀟逸早就預料到英吉利會糾纏。
而且他知道,英吉利即便不能阻止會議召開,也會想方設法從內部瓦解這個會議。
至少不會讓會議達成一致。
他們是旁聽國,算是半個參與者,很容易就能做到。
但,湯瀟逸也不是不能利用這一點。
或者說,主動拉著英吉利進來,就是為了他們當攪屎棍的天賦。
“旁聽也能發表意見,隻是不用遵守條約而已。”
“這是一次限製海軍軍備條約,英吉利也要參與嗎?”
湯瀟逸的話竇納樂根本就不信。
限製海軍軍備,為什麽?
覺得自己太安全了嗎?
“那正好,法蘭西、德意誌、西班牙已經同意以旁聽國身份加入會議。”
“智利、阿美麗卡、巴西也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剩下如阿根廷、秘魯、東瀛等國還在猶豫。”
“如果英吉利要參加的話,這次會議一定能取得更加積極的結果,有利於太平洋地區的長久和平。”
旁聽不是不能說話,不僅能說話,還能站隊,甚至主導某些進程。
而且簽約的時候一般不受條約約束。
而參與進來,那就要簽條約了。
“湯!如果你一定要召開的話,大英帝國還有一個條件。”
竇納樂見阻止不了,啟動b計劃,
“大英帝國將以組織者身份和華夏共同召開這次會議,但大英帝國不是條約簽約國。”
法蘭西同意了,另外還有幾個主要國家也同意或可能同意。
英吉利知道自己無法阻止會議召開了。
不然等下他們將英吉利排除在外,達成的不是單純的軍備限製條款而是同盟條款。
那英吉利就麻煩了。
所以,英吉利選擇退一步。
準備搞事情。
“作為組織者,不遵守談判結果,那是不道德的。”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好奇竇納樂的腦迴路是怎麽樣的。這也能說出口來,
“不過,既然英吉利這麽關心此次會議,作為盟友,我自然將充分考慮英吉利的訴求。”
“英吉利可以作為協辦國和監督國,參與此次會議的組織及會後的監督。”
“而華夏依舊以泛太平洋大國的身份作為會議承辦國和第一參與國。”
“會議地點就放在租界內,公共租界北浙江路,怎麽樣?”
湯瀟逸看著竇納樂,神色輕鬆,不過唿吸卻停頓了一下。
這是他的突發奇想,想試探一下英吉利到底有多重視這個會議。
屬於有棗沒棗打一杆子。
竇納樂也看著湯瀟逸,神色嚴峻:
“會議地點在公共租界的話,作為承包方,華夏帝國是否要派出人員維持會議秩序?”
湯瀟逸做出一臉為難的樣子:
“地點在租界,英吉利可以以組織者的身份參與會議,我們可以隻規定英吉利在太平洋地區的軍隊規模,不影響印度洋的軍隊。”
“而作為主辦方,如果一切事物都交給英吉利的話,這件事情也說不過去。”
“所以,到時候也許需要派部分憲兵進入租界維持秩序,放心,規模很小的。”
竇納樂一臉為難的倚在沙發上:
“這和租界的原則相違背,英吉利可以保證會議的正常展開。”
湯瀟逸眨了眨眼,沒想到順手打一杆子,還真有戲:
“那很抱歉了,華夏必須參與並主導整個會議的承辦工作。”
“或者說,英吉利也可以在我們會議結束後再開一個新會議嘛。”
竇納樂歎了口氣:
“今天的談話就到這兒吧,有些事情我無權處理,需要和倫敦溝通。”
“對於外國公民在華夏的財產,不知道你是如何打算的?”
竇納樂之所以鬆口鬆的這麽快,完全是因為英吉利已經早就預料到華夏會對租界提出新的要求。
英吉利內部已經就利益交換歸還租界這事兒達成了一致,目前隻是還沒想好要什麽利益罷了。
而且目前來看,湯瀟逸對外資投資並不排斥,租界反而約束了經營活動。
這個最大的絆腳石沒了,英吉利還指望著華夏和沙俄帝國幹一架呢。
還是會給點麵子的。
這是湯瀟逸沒預料到的,他以為要和英吉利掰扯很久,甚至到誠摯協定後才會有結果呢。
“期待您的好消息。”
湯瀟逸都用上了敬稱了,足以見得他的心情有多好。
其實是湯瀟逸把自己看的太低了。
這兩年的戰爭打下來,證明華夏並沒有徹底落寞,還在二流國家的行列中。
這和那個皿國有本質區別,那就是一坨肉。
國家地位不同,結果自然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