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開始劃分蛋糕了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麽,阿美麗卡呢?另外還有英吉利、法蘭西,也包括德意誌帝國,這些泛太平洋國家。”
“如果不能和這些國家達成一致,這個條約恐怕沒有意義。”
竇納樂聽到50%和70%比例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去管這個基數是多少。
而是把目標放向了英吉利的比例。
比例上能最輕易的展現出華夏的野心。
竇納樂也不是沒想過華夏會搞一個很高的基數,但那樣的話,這個條約就沒意義了。
因為各國可能都達不到這個基數,設置這個除了暴露野心外,沒有任何好處。
“原本我們並沒有讓旁聽國參與條約的想法,所以並沒有想過旁聽國的限製。”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我們尊重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海外利益……這樣吧,隻要英吉利及旁聽國承諾,在太平洋地區的部署的常駐海軍規模不超過條約規定的上限就行。”
一旁的裏昂點點頭,表示認同。
實際上法蘭西已經失去了遠距離大規模軍事幹涉的能力,也已經沒了這個想法。
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讓法蘭西派一支戰列艦分隊常駐太平洋?
法蘭西自己都沒這麽多戰列艦呢!
綠水學派讓法蘭西海軍丟盡了大國海軍的臉麵。
“不行,這場會議應該讓利益各方都參與進來!”
竇納樂敏銳的察覺到了這樣做的後果,表示反對。
如果真按照這個條件去簽了,那一定程度上,受條約限製的國家就有了共同利益。
——維護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平衡。
至少在對未被條約約束的國家時,能做到有共同利益。
那這個本來為了約束海軍的條約,就成為了一個鬆散的軍事同盟。
針對那些在太平洋地區有廣泛影響力的海軍大國的同盟。
——即針對大英帝國。
這樣反而對英吉利不利。
“讓他們參與進來?可能他們並不願意,例如西班牙和德意誌帝國。”
湯瀟逸歎了口氣,好像很可惜一樣。
竇納樂懷疑的看了湯瀟逸一眼:
“既然是泛太平洋海軍條約,就要讓利益各方都參與進來。”
“英吉利會邀請他們參與的。”
湯瀟逸收起了表演,輕輕敲著桌子:
“那這件事就麻煩英吉利了。”
“現在我說一下我的標準,到時候方便互相配合。”
湯瀟逸拿出一張紙,上麵分三個板塊列出了數據:
“我們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寬闊的領海。”
“所以,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戰艦來保證利益不受侵犯。”
“我們初步預計是維持兩個戰列艦分隊,16艘戰列艦的規模,戰列艦總噸位在25萬噸左右。”
“這是我們經過精密計算後得到的近海防禦所需要的最低數量,不能更改。”
湯瀟逸沒想過現在要搞16艘戰列艦,特別是現在是前無畏艦時期。
現在還沒有對戰艦大小的限製,因為動力係統、火力係統都還不成熟,無法支撐超大型戰艦的出現。
湯瀟逸隻是想搞點噸位。
按湯瀟逸的設想,第二級前無畏艦服役後,第三級又會是準無畏艦的設計。
排水量兩萬噸左右,依舊是安裝三座炮塔,不過是三座356毫米艦炮炮塔,而且將用上背負式。
裝備的應該是舊式艦炮。
畢竟隨著口徑增大,火炮的生產難度呈幾何倍數增長。
即便到時候技術達到了,生產能力也大概率是跟不上的。
畢竟一艘戰艦就要六根炮管,還不止一艘。
但是,雙聯裝14英寸,也就是雙聯裝356毫米艦炮的炮塔座圈,和三聯裝12英寸\/305毫米艦炮的炮塔座圈大小相差無幾。
隻需要在設計的時候留下餘量,例如對供彈機構進行特殊處理,使其能改裝成三聯裝炮塔的供彈機構。
甚至於直接就把雙聯裝主炮當成擺設,設計的時候就搞三聯裝305毫米艦炮的供彈機構。
到時候隻需要簡單改裝,裝備9門305毫米艦炮的無畏艦就出現了。
既然要換,自然沒必要那麽快搞356毫米艦炮,而是優先保證305毫米艦炮的生產。
“25萬噸,僅僅是戰列艦,其餘戰艦呢?例如巡洋艦隊的總噸位。”
竇納樂有些不樂意,不過考慮到這是初次提案,還能減少,也就沒多說。
英吉利總噸位也就百萬噸出頭,還包括龐大的巡洋艦隊。
華夏搞25萬噸戰列艦,英吉利應該搞多少?
而且英吉利也更重視巡洋艦隊。
和笨重的戰列艦不同,英吉利一直頭疼的是敵人的巡洋艦隊。
他們往往能利用大航程和高航速,直接對英吉利帝國賴以為生的海上生命線進行打擊。
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想抓住一艘破交艦,必須投入數以十倍計的力量。
而戰列艦,英吉利縱橫四海,從不怕戰略決戰,也從不覺得自己會輸。
畢竟,他們一直能贏得最終勝利。
“我們需要巡洋艦給戰列艦護航,以及維護海運航線,所以對於巡洋艦隊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不過考慮到巡洋艦隊噸位比戰列艦小,我們隻需要15萬噸巡洋艦噸位。”
“海軍還需要一些輔助船隻,不過這些小型戰艦不會影響大局,沒必要太過詳細。”
“畢竟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例如西班牙,他們需要更多的小型戰艦維持殖民地。”
“而阿美麗卡,他們隻需要一點點魚雷艇保衛港口就行了。”
湯瀟逸滿不在乎的說道。
竇納樂還是很不開心,15萬噸巡洋艦,按照5艘萬噸級,20艘5000噸級算,就是25艘。
這25艘巡洋艦,足夠把大英帝國的太平洋運輸線打成篩子。
雖然他們也可以布置同樣程度的常駐兵力,但那樣的話成本就太高了。
“湯,如果這是華夏帝國海軍的擴張計劃的話,我隻能說英吉利不能接受。”
“華夏帝國不需要這麽多戰列艦,你們的海外利益並不多,而且英吉利會保護你們的海外利益的。”
“英吉利最多允許華夏海軍主力艦總噸位不超過25萬噸。”
大約相當於英吉利5分之一總噸位的力量。
細分一下的話,占主力艦噸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主力艦包括戰列艦、巡洋艦,目前主要國家還不包括驅逐艦。
因為此時的驅逐艦還小,航程短火力弱,隻占一個速度快,主要用來打一打魚雷艇。
畢竟此時還叫魚雷艇驅逐艦。
“25萬噸?”
湯瀟逸摸著下巴。
未來幾年海軍主力艦擴張速度不會很快。
25萬噸雖然不多,但也足夠使用了。
四艘兩萬噸戰列艦加起來才8萬噸,還有17萬噸能造新戰艦,還能留一些給老船用。
“太少了,華夏需要獲得同時在兩個方向防禦敵人的能力……”
“如果不能和這些國家達成一致,這個條約恐怕沒有意義。”
竇納樂聽到50%和70%比例的時候,沒有第一時間去管這個基數是多少。
而是把目標放向了英吉利的比例。
比例上能最輕易的展現出華夏的野心。
竇納樂也不是沒想過華夏會搞一個很高的基數,但那樣的話,這個條約就沒意義了。
因為各國可能都達不到這個基數,設置這個除了暴露野心外,沒有任何好處。
“原本我們並沒有讓旁聽國參與條約的想法,所以並沒有想過旁聽國的限製。”
湯瀟逸摸了摸鼻子,做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
“我們尊重英吉利和法蘭西的海外利益……這樣吧,隻要英吉利及旁聽國承諾,在太平洋地區的部署的常駐海軍規模不超過條約規定的上限就行。”
一旁的裏昂點點頭,表示認同。
實際上法蘭西已經失去了遠距離大規模軍事幹涉的能力,也已經沒了這個想法。
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讓法蘭西派一支戰列艦分隊常駐太平洋?
法蘭西自己都沒這麽多戰列艦呢!
綠水學派讓法蘭西海軍丟盡了大國海軍的臉麵。
“不行,這場會議應該讓利益各方都參與進來!”
竇納樂敏銳的察覺到了這樣做的後果,表示反對。
如果真按照這個條件去簽了,那一定程度上,受條約限製的國家就有了共同利益。
——維護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平衡。
至少在對未被條約約束的國家時,能做到有共同利益。
那這個本來為了約束海軍的條約,就成為了一個鬆散的軍事同盟。
針對那些在太平洋地區有廣泛影響力的海軍大國的同盟。
——即針對大英帝國。
這樣反而對英吉利不利。
“讓他們參與進來?可能他們並不願意,例如西班牙和德意誌帝國。”
湯瀟逸歎了口氣,好像很可惜一樣。
竇納樂懷疑的看了湯瀟逸一眼:
“既然是泛太平洋海軍條約,就要讓利益各方都參與進來。”
“英吉利會邀請他們參與的。”
湯瀟逸收起了表演,輕輕敲著桌子:
“那這件事就麻煩英吉利了。”
“現在我說一下我的標準,到時候方便互相配合。”
湯瀟逸拿出一張紙,上麵分三個板塊列出了數據:
“我們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寬闊的領海。”
“所以,我們需要足夠多的戰艦來保證利益不受侵犯。”
“我們初步預計是維持兩個戰列艦分隊,16艘戰列艦的規模,戰列艦總噸位在25萬噸左右。”
“這是我們經過精密計算後得到的近海防禦所需要的最低數量,不能更改。”
湯瀟逸沒想過現在要搞16艘戰列艦,特別是現在是前無畏艦時期。
現在還沒有對戰艦大小的限製,因為動力係統、火力係統都還不成熟,無法支撐超大型戰艦的出現。
湯瀟逸隻是想搞點噸位。
按湯瀟逸的設想,第二級前無畏艦服役後,第三級又會是準無畏艦的設計。
排水量兩萬噸左右,依舊是安裝三座炮塔,不過是三座356毫米艦炮炮塔,而且將用上背負式。
裝備的應該是舊式艦炮。
畢竟隨著口徑增大,火炮的生產難度呈幾何倍數增長。
即便到時候技術達到了,生產能力也大概率是跟不上的。
畢竟一艘戰艦就要六根炮管,還不止一艘。
但是,雙聯裝14英寸,也就是雙聯裝356毫米艦炮的炮塔座圈,和三聯裝12英寸\/305毫米艦炮的炮塔座圈大小相差無幾。
隻需要在設計的時候留下餘量,例如對供彈機構進行特殊處理,使其能改裝成三聯裝炮塔的供彈機構。
甚至於直接就把雙聯裝主炮當成擺設,設計的時候就搞三聯裝305毫米艦炮的供彈機構。
到時候隻需要簡單改裝,裝備9門305毫米艦炮的無畏艦就出現了。
既然要換,自然沒必要那麽快搞356毫米艦炮,而是優先保證305毫米艦炮的生產。
“25萬噸,僅僅是戰列艦,其餘戰艦呢?例如巡洋艦隊的總噸位。”
竇納樂有些不樂意,不過考慮到這是初次提案,還能減少,也就沒多說。
英吉利總噸位也就百萬噸出頭,還包括龐大的巡洋艦隊。
華夏搞25萬噸戰列艦,英吉利應該搞多少?
而且英吉利也更重視巡洋艦隊。
和笨重的戰列艦不同,英吉利一直頭疼的是敵人的巡洋艦隊。
他們往往能利用大航程和高航速,直接對英吉利帝國賴以為生的海上生命線進行打擊。
在廣袤無垠的大海上,想抓住一艘破交艦,必須投入數以十倍計的力量。
而戰列艦,英吉利縱橫四海,從不怕戰略決戰,也從不覺得自己會輸。
畢竟,他們一直能贏得最終勝利。
“我們需要巡洋艦給戰列艦護航,以及維護海運航線,所以對於巡洋艦隊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不過考慮到巡洋艦隊噸位比戰列艦小,我們隻需要15萬噸巡洋艦噸位。”
“海軍還需要一些輔助船隻,不過這些小型戰艦不會影響大局,沒必要太過詳細。”
“畢竟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例如西班牙,他們需要更多的小型戰艦維持殖民地。”
“而阿美麗卡,他們隻需要一點點魚雷艇保衛港口就行了。”
湯瀟逸滿不在乎的說道。
竇納樂還是很不開心,15萬噸巡洋艦,按照5艘萬噸級,20艘5000噸級算,就是25艘。
這25艘巡洋艦,足夠把大英帝國的太平洋運輸線打成篩子。
雖然他們也可以布置同樣程度的常駐兵力,但那樣的話成本就太高了。
“湯,如果這是華夏帝國海軍的擴張計劃的話,我隻能說英吉利不能接受。”
“華夏帝國不需要這麽多戰列艦,你們的海外利益並不多,而且英吉利會保護你們的海外利益的。”
“英吉利最多允許華夏海軍主力艦總噸位不超過25萬噸。”
大約相當於英吉利5分之一總噸位的力量。
細分一下的話,占主力艦噸位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主力艦包括戰列艦、巡洋艦,目前主要國家還不包括驅逐艦。
因為此時的驅逐艦還小,航程短火力弱,隻占一個速度快,主要用來打一打魚雷艇。
畢竟此時還叫魚雷艇驅逐艦。
“25萬噸?”
湯瀟逸摸著下巴。
未來幾年海軍主力艦擴張速度不會很快。
25萬噸雖然不多,但也足夠使用了。
四艘兩萬噸戰列艦加起來才8萬噸,還有17萬噸能造新戰艦,還能留一些給老船用。
“太少了,華夏需要獲得同時在兩個方向防禦敵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