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航速就是戰鬥力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294 章 航速就是戰鬥力
這裏的鍋爐加壓指的不是強壓通風。
而是單純的燒鍋爐,燒到常壓下最大蒸汽量。
經濟航速時,為了節省燃料,鍋爐裏的煤是沒那麽多的,基本上隻維持一個夠用的狀態。
隻有在戰鬥狀態時,才會添加燃煤。
也不用擔心來不來得及。
海戰時雙方從發現到接敵,需要一個甚至幾個小時,足夠把鍋爐完全燒開了。
隨著更多的燃煤開始燃燒,鍋爐提供的蒸汽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蒸汽機提供的動力也就越來越充沛。
伴隨著濃濃的煙霧(剛開始燃燒不完全),福寧和福星的蒸汽壓力蓄滿。
右轉十幾個羅經點後,楊用霖估算了一下,應該足夠了:
“航速19節,保持航向不變。”
旗語發出後,關慶祥也跟上了。
“全速,保持三鏈距離,跟著福寧。”
福星因為更早建造且噸位更小,且當初是以東瀛人為目標,設計航速隻有18.5節。
雖然因為動力係統提供的動力比預計更加澎湃,但不用強壓通風,最大航速也就19節。
福寧的設計航速21.5節,全速能達到22節出頭。
此時,阿美麗卡艦隊航向西北,呈121陣形,擋在福寧福星的航線上。
雙方間隔隻有三千多米。
雙方指揮官互相能看到對麵戰艦上披著炮衣的主炮,以及忙碌中的水兵。
這表明對方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他們想從我們後麵繞過去,他們的航速太快了,來不及了,旗艦左滿舵,芝加哥跟著我。”
“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右滿舵,全速阻攔他們。”
阿美麗卡艦隊指揮官喬治·杜威發現福寧福星的動作後,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並且立刻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如果是正式的海戰,麵對兩艘裝甲巡洋艦,分兵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他們隻有一艘裝甲艦,分出去的那支艦隊,將成為敵人的突破口。
但現在不是正式的戰爭。
喬治知道,自己121陣形想轉向的話,由於各艦航速、轉彎半徑不同,肯定要在海上畫一個大圈。
如果艦隊保持陣形行動,這需要的時間就有點多了,等他們轉過頭,華夏人已經衝過去了。
所以,他立刻決定讓航速較慢的緬因號和芝加哥號組隊,航速更快更靈活的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組隊。
然後分頭行動,兩麵包夾,逼迫華夏人更改航向。
隻要不開戰,造成這個設想後,華夏要麽用昂貴的裝甲巡洋艦去撞擊防護巡洋艦。
要麽就乖乖讓路。
而且有撞角的話還不行,因為撞角是軍事武器,使用軍事武器相當於不宣而戰。
在外交上會處於被動。
“艦長,阿美麗卡分兵了。”
航海長親自掌舵,時刻準備轉向。
因為轉向拉低了相對航速,雙方相對航速差增大。
不過五分鍾時間,雙方的距離便進入了2000米範圍內。
這個距離已經很危險了,炮兵已經就位,各類速射炮的炮彈已經擺在了火炮旁邊。
這是防備可能出現的魚雷突擊。
2000米距離,雙方戰艦隻要一個轉彎,就能進入魚雷射程。
當然,這是對阿美麗卡的魚雷來說,航程和航速都不佳。
華夏雖然已經裝備了熱動力魚雷,航程和航速大大增加。
但,湯瀟逸把成體係作戰刻入了骨子裏,福寧福星作為裝甲巡洋艦,都沒有魚雷發射管。
湯瀟逸就沒想過要給重型戰艦裝魚雷。
“又轉向了,現在他們在我們的航線上。”
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號在右轉到一定程度後,又改正航向,並不斷修正,試圖繼續擋住福寧福星的航線。
“左滿舵,準備右轉,通知福星,強壓通風。”
楊用霖估算了一下距離和對方航速,鬆了口氣。
另一邊,喬治·杜威的緬因號還沒有完成大轉彎,見福寧福星還在向前航行,心中忐忑又期待。
忐忑是不知道會不會發展成火力對抗。
期待是他有些想看到華夏的戰艦撞擊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
因為撞擊會對戰艦造成不小的傷害,哪怕你是執行撞擊戰術的戰艦。
想象一下吧,數千噸重的龐然大物,以數十公裏的時速撞上另一個龐然大物。
人類還沒有能完全經受住這樣考驗的材料。
福寧福星他們也研究過,並沒有安裝撞角,不是撞擊巡洋艦,也就沒有特意加強過龍骨以發起撞擊戰術。
這樣的話,被撞的船肯定會被重創,但撞擊者的情況也不會有多好。
犧牲一艘防護巡洋艦,換掉一艘更貴戰鬥力更強的裝甲巡洋艦,這個買賣不虧!
“讓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降低航速,保持阻攔位置,做好防衝擊準備。”
“發信號給芝加哥,準備打撈落水者。”
有備無患,沒撞上就不打撈便是,但撞上了,他說不定能搶走幾個華夏水兵。
不僅能拷問平板,還是華夏公然襲擊阿美麗卡的證據。
可惜,隨著福星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喬治·杜威的想法破滅了。
福寧和福星在近距離上突然右拐,並將航速提升到22節左右,從巴爾的摩右後方穿過。
巴爾的摩反應不慢,立刻右滿舵加速跟上,想重新卡住福寧福星的位置。
但是,他們失敗了,因為他們的航速跟不上。
兩節的航速差,雖然不快,隻相當於每小時3.64公裏的時速差,但已經足夠取得一定戰術優勢了。
更別提巴爾的摩還是後發。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們為什麽這麽快?!”
喬治·杜威驚訝的看著繞過去的福寧福星,滿眼不可思議。
另一邊,關慶祥看著距離自己不過幾百米的巴爾的摩,得意的點燃了香煙:
“看見沒有?航速就是戰鬥力!他們不夠快,隻能跟在咱們屁股後麵聞屁臭。”
“不過這船也不能再快了,不然他們連我們的屁都聞不到。”
跑了十幾分鍾,福星結束了強壓通風,此時雙方的距離隻有一千多米,不到兩千米。
“準將,巴爾的摩詢問是否要開炮,他們有把握命中。”
緬因號的艦長在距離巴爾的摩4000米之外問道。
喬治·杜威歎了口氣:
“他們的船都是裝甲巡洋艦,除了緬因號上的254炮,我們其餘的火炮對他們的威脅十分有限。”
“他們還有航速優勢,真的打起來,除了緬因號,其餘都逃不掉。”
“跟著他們吧,不準開火,所有結果我一力承擔。”
打的過的話,喬治不介意打一場。
但他們的戰艦雖然炮多,卻都是舊式火炮,而華夏人裝備的都是速射炮。
152毫米速射炮,甚至203毫米速射炮。
真打起來,他們四艘船的火力不如對麵兩艘。
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緬因號厚達305毫米的水線裝甲,也許能頂住敵人的火力。
但那又如何呢?緬因號太慢了,敵人太快了。
福寧福星完全可以幹掉其他戰艦後離開。
或者占領港口。
喬治杜威放棄了開火,福星福寧卻沒有放鬆警惕,炮彈都已經就位,隨時可以裝填。
一旦看到敵艦發出火光,立刻就能反擊。
阿美麗卡戰艦在後麵跟著,福寧福星在前麵領跑。
靠近陸地了,為了避免觸礁,雙方航速也逐漸降低。
在港口等待的華人和土人們看到兩艘掛著華夏軍旗的戰艦打頭進來,後麵跟著阿美麗卡的軍艦。
那個場麵就像阿美麗卡戰艦在護送華夏海軍的戰艦一樣。
華人和土人們都沸騰了。
華人是看到自家的戰艦說不出的激動和自豪。
土人們是聽說華夏人是來幫助女王的,所以歡迎和激動。
他們希望能迴到曾經的王國政府,屬於土人的政府。
劈裏啪啦!
戰艦還沒靠岸,岸邊的鞭炮就已經響起來了。
這是華人傳統的歡迎儀式。
“鳴禮炮,告訴檀香山,我們來了!”
楊用霖豪情萬丈的說道……
這裏的鍋爐加壓指的不是強壓通風。
而是單純的燒鍋爐,燒到常壓下最大蒸汽量。
經濟航速時,為了節省燃料,鍋爐裏的煤是沒那麽多的,基本上隻維持一個夠用的狀態。
隻有在戰鬥狀態時,才會添加燃煤。
也不用擔心來不來得及。
海戰時雙方從發現到接敵,需要一個甚至幾個小時,足夠把鍋爐完全燒開了。
隨著更多的燃煤開始燃燒,鍋爐提供的蒸汽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大,蒸汽機提供的動力也就越來越充沛。
伴隨著濃濃的煙霧(剛開始燃燒不完全),福寧和福星的蒸汽壓力蓄滿。
右轉十幾個羅經點後,楊用霖估算了一下,應該足夠了:
“航速19節,保持航向不變。”
旗語發出後,關慶祥也跟上了。
“全速,保持三鏈距離,跟著福寧。”
福星因為更早建造且噸位更小,且當初是以東瀛人為目標,設計航速隻有18.5節。
雖然因為動力係統提供的動力比預計更加澎湃,但不用強壓通風,最大航速也就19節。
福寧的設計航速21.5節,全速能達到22節出頭。
此時,阿美麗卡艦隊航向西北,呈121陣形,擋在福寧福星的航線上。
雙方間隔隻有三千多米。
雙方指揮官互相能看到對麵戰艦上披著炮衣的主炮,以及忙碌中的水兵。
這表明對方做好了開戰的準備。
“他們想從我們後麵繞過去,他們的航速太快了,來不及了,旗艦左滿舵,芝加哥跟著我。”
“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右滿舵,全速阻攔他們。”
阿美麗卡艦隊指揮官喬治·杜威發現福寧福星的動作後,立刻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並且立刻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如果是正式的海戰,麵對兩艘裝甲巡洋艦,分兵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因為他們隻有一艘裝甲艦,分出去的那支艦隊,將成為敵人的突破口。
但現在不是正式的戰爭。
喬治知道,自己121陣形想轉向的話,由於各艦航速、轉彎半徑不同,肯定要在海上畫一個大圈。
如果艦隊保持陣形行動,這需要的時間就有點多了,等他們轉過頭,華夏人已經衝過去了。
所以,他立刻決定讓航速較慢的緬因號和芝加哥號組隊,航速更快更靈活的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組隊。
然後分頭行動,兩麵包夾,逼迫華夏人更改航向。
隻要不開戰,造成這個設想後,華夏要麽用昂貴的裝甲巡洋艦去撞擊防護巡洋艦。
要麽就乖乖讓路。
而且有撞角的話還不行,因為撞角是軍事武器,使用軍事武器相當於不宣而戰。
在外交上會處於被動。
“艦長,阿美麗卡分兵了。”
航海長親自掌舵,時刻準備轉向。
因為轉向拉低了相對航速,雙方相對航速差增大。
不過五分鍾時間,雙方的距離便進入了2000米範圍內。
這個距離已經很危險了,炮兵已經就位,各類速射炮的炮彈已經擺在了火炮旁邊。
這是防備可能出現的魚雷突擊。
2000米距離,雙方戰艦隻要一個轉彎,就能進入魚雷射程。
當然,這是對阿美麗卡的魚雷來說,航程和航速都不佳。
華夏雖然已經裝備了熱動力魚雷,航程和航速大大增加。
但,湯瀟逸把成體係作戰刻入了骨子裏,福寧福星作為裝甲巡洋艦,都沒有魚雷發射管。
湯瀟逸就沒想過要給重型戰艦裝魚雷。
“又轉向了,現在他們在我們的航線上。”
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號在右轉到一定程度後,又改正航向,並不斷修正,試圖繼續擋住福寧福星的航線。
“左滿舵,準備右轉,通知福星,強壓通風。”
楊用霖估算了一下距離和對方航速,鬆了口氣。
另一邊,喬治·杜威的緬因號還沒有完成大轉彎,見福寧福星還在向前航行,心中忐忑又期待。
忐忑是不知道會不會發展成火力對抗。
期待是他有些想看到華夏的戰艦撞擊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
因為撞擊會對戰艦造成不小的傷害,哪怕你是執行撞擊戰術的戰艦。
想象一下吧,數千噸重的龐然大物,以數十公裏的時速撞上另一個龐然大物。
人類還沒有能完全經受住這樣考驗的材料。
福寧福星他們也研究過,並沒有安裝撞角,不是撞擊巡洋艦,也就沒有特意加強過龍骨以發起撞擊戰術。
這樣的話,被撞的船肯定會被重創,但撞擊者的情況也不會有多好。
犧牲一艘防護巡洋艦,換掉一艘更貴戰鬥力更強的裝甲巡洋艦,這個買賣不虧!
“讓查爾斯頓和巴爾的摩降低航速,保持阻攔位置,做好防衝擊準備。”
“發信號給芝加哥,準備打撈落水者。”
有備無患,沒撞上就不打撈便是,但撞上了,他說不定能搶走幾個華夏水兵。
不僅能拷問平板,還是華夏公然襲擊阿美麗卡的證據。
可惜,隨著福星的煙囪冒出滾滾濃煙,喬治·杜威的想法破滅了。
福寧和福星在近距離上突然右拐,並將航速提升到22節左右,從巴爾的摩右後方穿過。
巴爾的摩反應不慢,立刻右滿舵加速跟上,想重新卡住福寧福星的位置。
但是,他們失敗了,因為他們的航速跟不上。
兩節的航速差,雖然不快,隻相當於每小時3.64公裏的時速差,但已經足夠取得一定戰術優勢了。
更別提巴爾的摩還是後發。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們為什麽這麽快?!”
喬治·杜威驚訝的看著繞過去的福寧福星,滿眼不可思議。
另一邊,關慶祥看著距離自己不過幾百米的巴爾的摩,得意的點燃了香煙:
“看見沒有?航速就是戰鬥力!他們不夠快,隻能跟在咱們屁股後麵聞屁臭。”
“不過這船也不能再快了,不然他們連我們的屁都聞不到。”
跑了十幾分鍾,福星結束了強壓通風,此時雙方的距離隻有一千多米,不到兩千米。
“準將,巴爾的摩詢問是否要開炮,他們有把握命中。”
緬因號的艦長在距離巴爾的摩4000米之外問道。
喬治·杜威歎了口氣:
“他們的船都是裝甲巡洋艦,除了緬因號上的254炮,我們其餘的火炮對他們的威脅十分有限。”
“他們還有航速優勢,真的打起來,除了緬因號,其餘都逃不掉。”
“跟著他們吧,不準開火,所有結果我一力承擔。”
打的過的話,喬治不介意打一場。
但他們的戰艦雖然炮多,卻都是舊式火炮,而華夏人裝備的都是速射炮。
152毫米速射炮,甚至203毫米速射炮。
真打起來,他們四艘船的火力不如對麵兩艘。
唯一的優勢可能就是緬因號厚達305毫米的水線裝甲,也許能頂住敵人的火力。
但那又如何呢?緬因號太慢了,敵人太快了。
福寧福星完全可以幹掉其他戰艦後離開。
或者占領港口。
喬治杜威放棄了開火,福星福寧卻沒有放鬆警惕,炮彈都已經就位,隨時可以裝填。
一旦看到敵艦發出火光,立刻就能反擊。
阿美麗卡戰艦在後麵跟著,福寧福星在前麵領跑。
靠近陸地了,為了避免觸礁,雙方航速也逐漸降低。
在港口等待的華人和土人們看到兩艘掛著華夏軍旗的戰艦打頭進來,後麵跟著阿美麗卡的軍艦。
那個場麵就像阿美麗卡戰艦在護送華夏海軍的戰艦一樣。
華人和土人們都沸騰了。
華人是看到自家的戰艦說不出的激動和自豪。
土人們是聽說華夏人是來幫助女王的,所以歡迎和激動。
他們希望能迴到曾經的王國政府,屬於土人的政府。
劈裏啪啦!
戰艦還沒靠岸,岸邊的鞭炮就已經響起來了。
這是華人傳統的歡迎儀式。
“鳴禮炮,告訴檀香山,我們來了!”
楊用霖豪情萬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