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阿美利卡的抉擇(上)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96章 阿美利卡的抉擇(上)
“吳越國王納土歸宋,這個關慶祥,要支援就要支援,還用典,還亂用。”
湯瀟逸丟掉電報,身體後傾靠在椅子上,雙手交叉,吸了口氣。
劉一鳴在一旁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下文了,忍不住問道:
“陛下,檀香山華人聲勢浩大,出訪艦隊定是獨木難支,是否派兵支援一下?”
“若是讓阿美利卡奪了先機......”
湯蕭逸搖了搖頭:
“問題的關鍵點就在這兒,即便是法蘭西人也不會支持我們在當下過度向太平洋擴張,更不會支持我們吃掉檀香山,隻是不會站出來阻止。”
“條約剛剛簽訂,目前我們處於脆弱的平衡中。”
“最好是阿美利卡做出動作,我們作出迴應,而不是主動吞並,得想辦法刺激一下阿美利卡。”
“這個陳亮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你派人去香山縣,找這個陳芳和他的家人來一趟。”
要是之前,打了就打了,雖然華夏海軍實力不強,奈何阿美利卡也很弱呢?
現在華夏剛主持召開並簽了條約,就要和簽約國幹一架,不太好。
華夏還沒強大到能掀桌子的程度,還是要穩妥一點。
劉一鳴走後,湯蕭逸拿起電話:
“接總參。”
“希顏,組建一支登陸部隊,人數在6000到8000之間,要考慮一些岸防炮兵。”
“可以,那就用琉球鎮守軍改編。”
“組建好了隨時待命。”
掛斷電話,想了想,又拿起來:
“接海軍總參。”
“李和嗎?清點一下手中能用的遠洋運輸船,該維護保養的盡快做好。”
“查一下物資儲備庫,定遠鎮遠拆下來的主炮,還有繳獲的大口徑炮都整理好,補充炮彈,隨時備用。”
琉球守軍經驗豐富,對付阿美利卡那群戰術落後,武器裝備陳舊的軍隊,可以說是手拿把掐。
但是,也不能為此拆掉琉球的岸防炮,那是卡住東瀛的重要據點。
東瀛想向南有所動作,避不開琉球。
“是!陛下。";
“陛下,有消息稱這兩天東瀛購買的戰艦會在英吉利遠東艦隊的護航下,由英吉利人駕駛,前往東瀛。”
“它們稱這是國事訪問的一部分,”
湯蕭逸猶豫了一下,撞一起了,隻能選一個:
“不用管它,我們有時間慢慢炮製東瀛。”
東瀛就在家門口,實在不行艦隊直接衝過去都不用補給。
而檀香山,現在不趁機搞一下,被阿美利卡拿掉後,以後想拿迴來,那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甚至很危險,畢竟距離太遠了,中途沒有停靠點能為艦隊提供補給。
海上補給速度極慢,且一旦在補給時遭遇敵人,那就麻煩了。
湯蕭逸在抉擇的時候,萬裏之外的阿美利卡也在爭論。
............
阿美利卡,華盛頓。
麥金萊也收到了喬治·杜威的電報,華夏軍艦強行訪問檀香山,現場華人一片沸騰。
於是,緊急會議被召開了。
總統,國務卿,海軍部副部長,一名曆史學家:特納,三名海軍戰略聯席會議的委員,其中就有海權論的作者馬漢。
“各位先生們,相信你們已經都看到檀香山發迴來的電報了。”
“總的來說,阿美利卡的利益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釁,總統非常憤怒,我們需要立即就這種惡性事件做出迴應。”
國務卿主持著會議。
按理來說應該是西奧多主持的,但麥金萊深知西奧多的性格。
如果讓他主持,他不會讓人把即將要做的決策的負麵影響說出來。
隻會調動大西洋艦隊,強行兼並檀香山。
“先生們,我已經命令海軍做好準備,但我需要一些意見,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最先發言的是曆史學家特納,因為他是一名學者,說出來的話既能代表一些人的看法,也能在必要時候以學者不懂政治為由進行周旋。
“尊敬的總統、國務卿、以及部長和委員先生。”
“毫無疑問的是,阿美利卡需要檀香山,就和我們需要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一樣,我們需要將邊境擴張到太平洋上去,甚至西太平洋。”
“這是阿美利卡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重要一步,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促成他。”
麥金萊肯定的點了點頭:
“謝謝您特納先生,我們肯定需要維持阿美利卡在檀香山的利益不受侵犯,這是毫無疑問的。”
西奧多和馬漢一愣,特納倒是沒聽出來,滿意的點點頭:
“謝謝,尊敬的總統先生。”
麥金萊看向海軍戰略聯席會議的三人,他們中有兩名現役軍官,一名退役軍官。
馬漢就是退役那個,所以他決定等一下,等其他人發言。
“總統先生,華夏海軍新服役了兩艘一級戰列艦,加上兩艘經過改裝的二級戰列艦,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總計五艘大型戰艦,他們的海軍已經頗具規模。”
“我們有印第安納、馬賽諸州、俄岡勒三艘一級戰列艦,緬因、德克薩斯、紐約、布魯克林四艘裝甲巡洋艦,總計七艘大型戰艦。”
“在中小型戰艦上我們也占據優勢。”
布魯克林級
紐約級
(終於學會插圖了,得在電腦上。)
“雖然數量上超過華夏,但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時間。”
聯席會議委員斟酌著用詞,
“大型戰艦中,我們隻有緬因、紐約、布魯克林在西海岸,緬因已經抵達了檀香山,布魯克林和紐約正在路上。”
“而三艘戰列艦和德克薩斯號,正在東海岸擔任海岸警備任務,調動他們前往檀香山,想保證戰鬥力的話最少需要兩個月。”
“而從華夏到檀香山最長也隻需要半個月。”
麥金萊麵無表情:
“所以說,如果真的開戰的話,也許華夏的戰列艦都抵達西海岸了,我們的戰列艦卻還在路上?”
聯席委員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戰艦需要沿著北美大陸東岸向南航行,繞過合恩角後向北,基本上圍著南美繞了一周,又圍著北美繞了半周,總航程超過一萬三千海裏(我算出來了)。
艦隊以10節航速航行,需要不間斷航行1300小時以上,54天還多。
航速快的話,補充燃煤需要的時間也會增多。
而且,經過這麽遠距離的不間斷航行,剛剛抵達的艦隊根本就沒有戰鬥力,詳情參考沙俄帝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聯席委員算的是高速航行的時間,燃煤則在沿線國家補充,在戰時也是不行的。
另一名委員吸了口氣,壯著膽子站出來迴答:
“總統先生,除了時間因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補充。”
“近些年海軍技術迭代極快,而我們的戰艦在設計上較為保守。”
“所以,在單艦性能上,即便是我們擁有噸位優勢,也可能略弱於華夏戰艦。”
“但衣阿華號的建造已經基本完成,現在也可以提前交付,而且船塢中還有六艘正在建造的戰列艦,這是華夏所不具備的,所以拖下去對我們有利。”
“吳越國王納土歸宋,這個關慶祥,要支援就要支援,還用典,還亂用。”
湯瀟逸丟掉電報,身體後傾靠在椅子上,雙手交叉,吸了口氣。
劉一鳴在一旁等了一會兒,見沒有下文了,忍不住問道:
“陛下,檀香山華人聲勢浩大,出訪艦隊定是獨木難支,是否派兵支援一下?”
“若是讓阿美利卡奪了先機......”
湯蕭逸搖了搖頭:
“問題的關鍵點就在這兒,即便是法蘭西人也不會支持我們在當下過度向太平洋擴張,更不會支持我們吃掉檀香山,隻是不會站出來阻止。”
“條約剛剛簽訂,目前我們處於脆弱的平衡中。”
“最好是阿美利卡做出動作,我們作出迴應,而不是主動吞並,得想辦法刺激一下阿美利卡。”
“這個陳亮倒是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你派人去香山縣,找這個陳芳和他的家人來一趟。”
要是之前,打了就打了,雖然華夏海軍實力不強,奈何阿美利卡也很弱呢?
現在華夏剛主持召開並簽了條約,就要和簽約國幹一架,不太好。
華夏還沒強大到能掀桌子的程度,還是要穩妥一點。
劉一鳴走後,湯蕭逸拿起電話:
“接總參。”
“希顏,組建一支登陸部隊,人數在6000到8000之間,要考慮一些岸防炮兵。”
“可以,那就用琉球鎮守軍改編。”
“組建好了隨時待命。”
掛斷電話,想了想,又拿起來:
“接海軍總參。”
“李和嗎?清點一下手中能用的遠洋運輸船,該維護保養的盡快做好。”
“查一下物資儲備庫,定遠鎮遠拆下來的主炮,還有繳獲的大口徑炮都整理好,補充炮彈,隨時備用。”
琉球守軍經驗豐富,對付阿美利卡那群戰術落後,武器裝備陳舊的軍隊,可以說是手拿把掐。
但是,也不能為此拆掉琉球的岸防炮,那是卡住東瀛的重要據點。
東瀛想向南有所動作,避不開琉球。
“是!陛下。";
“陛下,有消息稱這兩天東瀛購買的戰艦會在英吉利遠東艦隊的護航下,由英吉利人駕駛,前往東瀛。”
“它們稱這是國事訪問的一部分,”
湯蕭逸猶豫了一下,撞一起了,隻能選一個:
“不用管它,我們有時間慢慢炮製東瀛。”
東瀛就在家門口,實在不行艦隊直接衝過去都不用補給。
而檀香山,現在不趁機搞一下,被阿美利卡拿掉後,以後想拿迴來,那可就不那麽容易了。
甚至很危險,畢竟距離太遠了,中途沒有停靠點能為艦隊提供補給。
海上補給速度極慢,且一旦在補給時遭遇敵人,那就麻煩了。
湯蕭逸在抉擇的時候,萬裏之外的阿美利卡也在爭論。
............
阿美利卡,華盛頓。
麥金萊也收到了喬治·杜威的電報,華夏軍艦強行訪問檀香山,現場華人一片沸騰。
於是,緊急會議被召開了。
總統,國務卿,海軍部副部長,一名曆史學家:特納,三名海軍戰略聯席會議的委員,其中就有海權論的作者馬漢。
“各位先生們,相信你們已經都看到檀香山發迴來的電報了。”
“總的來說,阿美利卡的利益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釁,總統非常憤怒,我們需要立即就這種惡性事件做出迴應。”
國務卿主持著會議。
按理來說應該是西奧多主持的,但麥金萊深知西奧多的性格。
如果讓他主持,他不會讓人把即將要做的決策的負麵影響說出來。
隻會調動大西洋艦隊,強行兼並檀香山。
“先生們,我已經命令海軍做好準備,但我需要一些意見,想聽聽你們的看法。”
最先發言的是曆史學家特納,因為他是一名學者,說出來的話既能代表一些人的看法,也能在必要時候以學者不懂政治為由進行周旋。
“尊敬的總統、國務卿、以及部長和委員先生。”
“毫無疑問的是,阿美利卡需要檀香山,就和我們需要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一樣,我們需要將邊境擴張到太平洋上去,甚至西太平洋。”
“這是阿美利卡從陸地走向海洋的重要一步,我們應該不惜一切促成他。”
麥金萊肯定的點了點頭:
“謝謝您特納先生,我們肯定需要維持阿美利卡在檀香山的利益不受侵犯,這是毫無疑問的。”
西奧多和馬漢一愣,特納倒是沒聽出來,滿意的點點頭:
“謝謝,尊敬的總統先生。”
麥金萊看向海軍戰略聯席會議的三人,他們中有兩名現役軍官,一名退役軍官。
馬漢就是退役那個,所以他決定等一下,等其他人發言。
“總統先生,華夏海軍新服役了兩艘一級戰列艦,加上兩艘經過改裝的二級戰列艦,一艘大型裝甲巡洋艦,總計五艘大型戰艦,他們的海軍已經頗具規模。”
“我們有印第安納、馬賽諸州、俄岡勒三艘一級戰列艦,緬因、德克薩斯、紐約、布魯克林四艘裝甲巡洋艦,總計七艘大型戰艦。”
“在中小型戰艦上我們也占據優勢。”
布魯克林級
紐約級
(終於學會插圖了,得在電腦上。)
“雖然數量上超過華夏,但我們還是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時間。”
聯席會議委員斟酌著用詞,
“大型戰艦中,我們隻有緬因、紐約、布魯克林在西海岸,緬因已經抵達了檀香山,布魯克林和紐約正在路上。”
“而三艘戰列艦和德克薩斯號,正在東海岸擔任海岸警備任務,調動他們前往檀香山,想保證戰鬥力的話最少需要兩個月。”
“而從華夏到檀香山最長也隻需要半個月。”
麥金萊麵無表情:
“所以說,如果真的開戰的話,也許華夏的戰列艦都抵達西海岸了,我們的戰列艦卻還在路上?”
聯席委員沒說話,算是默認了。
戰艦需要沿著北美大陸東岸向南航行,繞過合恩角後向北,基本上圍著南美繞了一周,又圍著北美繞了半周,總航程超過一萬三千海裏(我算出來了)。
艦隊以10節航速航行,需要不間斷航行1300小時以上,54天還多。
航速快的話,補充燃煤需要的時間也會增多。
而且,經過這麽遠距離的不間斷航行,剛剛抵達的艦隊根本就沒有戰鬥力,詳情參考沙俄帝國太平洋第二艦隊。
聯席委員算的是高速航行的時間,燃煤則在沿線國家補充,在戰時也是不行的。
另一名委員吸了口氣,壯著膽子站出來迴答:
“總統先生,除了時間因素,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補充。”
“近些年海軍技術迭代極快,而我們的戰艦在設計上較為保守。”
“所以,在單艦性能上,即便是我們擁有噸位優勢,也可能略弱於華夏戰艦。”
“但衣阿華號的建造已經基本完成,現在也可以提前交付,而且船塢中還有六艘正在建造的戰列艦,這是華夏所不具備的,所以拖下去對我們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