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利益永恆
清末,從船政開始打造最強海軍 作者:摸魚劃水睡懶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和荷蘭人的談判怎麽樣?”
劉一鳴疲憊的看著湯瀟逸。
為了戰爭,他熬夜趕了兩天財政計劃,結果突然有錢了。
“不怎麽樣,荷蘭人的反應很奇怪。”
湯瀟逸迴想起和德克的談判,感覺怪怪的,
“德克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授權,談判的時候總是談到關鍵點就談不下去了。”
“他們願意在婆羅洲問題上讓步,但對蘭芳的國土範圍做出了很大修改,完全無視了巴達維亞。”
“我一提出巴達維亞,他就說不下去了。”
“這不像是談判的,談都談不全,能談出什麽結果?”
湯瀟逸懷疑荷蘭人有陰謀,但暫時想不通陰謀在哪裏。
畢竟,這太不專業了。
這相當於僅僅是一個意向,這種意向應該由第三國的兩國大使們私下交流。
都不會直接捅到外交部,更別提直接求見湯瀟逸了。
湯瀟逸同意接見德克,也是因為當時以為荷蘭人認慫了,抱著見好就收的想法。
畢竟不能為了這一場戰爭打亂發展的步伐。
後麵還有更多戰爭等著他呢。
“這……會不會是談給誰看的?”
劉一鳴總覺得這種操作有點熟悉,
“臣當初剛當翻譯的時候,就常有西方人這樣講價。”
“先找臣,再找其他人,然後讓我們競價。”
“我們往往不知道洋人給對麵開價是多少,為了能夠糊口,長期壓低價格。”
“荷蘭人會不會……也不對呀,荷蘭人能讓咱們和誰競價?”
“他們是挨打那個,我們是揍他們那個,隻有咱們雙方。”
“總不能是英吉利吧?”
湯瀟逸眼前一亮:
“有可能,完全有可能。”
說完拿起電話,
“讓各情報部門收集一下英吉利在東南亞的兵力調動情況。”
“另外,近期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英吉利戰艦,也注意一下。”
“還有,對竇納樂進行持續監視,嚐試破譯英吉利的外交密碼。”
…………
“參謀長,陛下的電報。”
“戰爭烈度升級,不再局限戰爭範圍,可自由選擇作戰方向。”
通訊處長臉上有些憂慮。
戰爭烈度升級,是不是國內發生了什麽變化?影響大不大?
李和將通訊處長的臉色變化盡收眼底,但未動聲色。
“迴電收到,並詢問詳細情況,並匯報戰果,把晉升和嘉獎名單匯報上去。”
“另外,發電詢問一下,陸軍的運輸船到哪兒了,他們不來接手,我們走不開。”
李和隻能通過其他手段來消弭未知帶來的影響,提升軍隊士氣。
比如,匯報戰果。
“參謀長,戰果該如何匯報?控製了巴達維亞三分之二的城區?”
通訊處長拿出記錄本詢問道。
其實絕大部分荷蘭守軍都已經投降了,負隅頑抗的白人終究是少數。
但,華夏並沒能完全控製巴達維亞,原因很簡單——缺人。
幾百號人就想控製一個大城市,哪怕這個城市隻有幾十萬人口,那都是不可能的。
好在荷蘭人很聽話,願意在華夏人的監督下維持基本秩序,加上部分華人的加入,勉強控製了大半個城區。
但也隻是勉強。
有一部分可不願意接受荷蘭的失敗、華夏的成功。
一群由少數土人、大多數白人混血、少數漢奸組成的抵抗勢力控製了貧民區。
因為人手不夠,李和便沒有進攻貧民區,隻是讓人封鎖主要道路。
“我們已經徹底控製了巴達維亞,並且正在向附近偵查。”
李和看向貧民區的方向,
“通知貧民區的土人們,交出抵抗者,如果不交出抵抗者,就離開城區。”
“24小時後,見不到抵抗者,我將對貧民區發起無差別炮擊。”
“把荷蘭人的大炮都拉出來,對準貧民區,一切後果由我負責。”
李和其實也對未知充滿恐懼。
這是人的本能。
不過他的腦迴路是戰爭勝利=國內出事=他得解決。
解決方式是取得勝利,決定性的勝利。
巴達維亞是荷屬東印度的統治核心,就像匈奴王庭一般。
殺戮過多可能帶來一些負麵消息,特別是當前並非巍巍中華,泱泱華夏的時候。
外麵的聲音不小,甚至更大。
不過,這反而讓他更激動了。
殉道者,一直是華夏文化中非常高的一個評價和自我評價。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判……”
李和看著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喃喃自語。
…………
英吉利,倫敦。
荷蘭大使坐上馬車從唐寧街離開,約瑟夫·張伯倫的馬車剛好抵達。
“荷蘭人,這麽快就來了,華夏的攻勢這麽猛烈嗎?”
約瑟夫有些憂愁。
他怕華夏抽調了太多力量在南方,給沙俄帝國可乘之機。
不過他顯然是多慮了,目前沙俄帝國在遠東隻有幾萬軍隊,並沒有進攻計劃。
反而他們比英吉利更慌,華夏在草原開始了動作,他們不僅無法反製,甚至無力防禦。
沙俄帝國緊急將遠東軍隊調到新西伯利亞,做好了放棄遠東,在新西伯利亞建立防線的最壞打算。
畢竟上萬公裏的陸上補給線,補給成本和難度是海上的無數倍,而補給能力卻更低的多。
“約瑟夫,你來了。”
索爾茲伯裏讓秘書去倒了兩杯雪利酒,一人一杯。
“謝謝,首相,我剛看到了荷蘭大使的馬車,荷蘭人妥協了?”
約瑟夫抿了一口後問道。
首相搖了搖頭:
“他是來示威的,說他們願意讓英吉利商人在蘇門答臘北部沿海獲得和荷蘭人同樣的地位。”
“但一個小時前,外交部才剛剛收到來自華夏的消息,荷蘭大使去皇宮呆了兩個小時。”
實際上這兩個小時中,德克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或者拖延。
談判隻談了十幾分鍾,湯瀟逸就決定談判暫停。
德克離開後,在皇宮走的磨磨蹭蹭的。
“這麽快他就來了,明顯是一種示威,威脅我們,如果不同意,他們就和華夏人妥協。”
索爾茲伯裏看的很明白,畢竟他就是外交出身。
幹了一輩子外交,這種事還是很明白的。
“他們不會的,對吧?”
約瑟夫笑著。
索爾茲伯裏搖了搖頭:
“不,如果形勢嚴峻的話,他們會的。”
“特別是我拒絕了他,隻要華夏見好就收,他們會妥協的,至少能保住蘇門答臘。”
“除非我們願意出兵驅逐華夏人。”
約瑟夫的笑容消失了:
“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那麽多精力跨越那麽遠去和一個不可能被征服的國家戰鬥。”
索爾茲伯裏欣慰的點點頭:
“是的,這沒有任何好處,我們隻需要讓他們和阿美利卡敵對就能控製太平洋。”
“沒必要惹麻煩,還幫了阿美利卡。”
“但我們也不能讓荷蘭人這麽輕鬆解決這件事,這是一個好機會。”
“雖然英吉利不在乎一個蘇門答臘,但海峽殖民地已經存在了,多加一個蘇門答臘也挺好,控製整個馬六甲。”
“而且,這對我們即將完成的2c計劃也有好處,布爾人是荷蘭裔。”
約瑟夫恍然大悟,他沒找到還有這一茬:
“所以,我們現在要支持華夏人了?”
索爾茲伯裏搖搖頭:
“不,我們不能讓荷蘭人知道或者以為我們支持華夏人。”
約瑟夫明白了,怪不得叫自己來:
“我明白了首相,非洲殖民地發生叛亂,我們需要平叛,沒精力管遠東的事情?”
索爾茲伯裏笑的像一隻老狐狸:
“真是頭疼,非洲人什麽時候才能學會聽話呢?我們帶去了文明,他們卻想返迴蠻荒。”
“首相閣下,我覺得我們可以訓練黑猩猩,二者沒什麽不同,但至少經過訓練的黑猩猩能聽懂命令。”
劉一鳴疲憊的看著湯瀟逸。
為了戰爭,他熬夜趕了兩天財政計劃,結果突然有錢了。
“不怎麽樣,荷蘭人的反應很奇怪。”
湯瀟逸迴想起和德克的談判,感覺怪怪的,
“德克並沒有得到足夠的授權,談判的時候總是談到關鍵點就談不下去了。”
“他們願意在婆羅洲問題上讓步,但對蘭芳的國土範圍做出了很大修改,完全無視了巴達維亞。”
“我一提出巴達維亞,他就說不下去了。”
“這不像是談判的,談都談不全,能談出什麽結果?”
湯瀟逸懷疑荷蘭人有陰謀,但暫時想不通陰謀在哪裏。
畢竟,這太不專業了。
這相當於僅僅是一個意向,這種意向應該由第三國的兩國大使們私下交流。
都不會直接捅到外交部,更別提直接求見湯瀟逸了。
湯瀟逸同意接見德克,也是因為當時以為荷蘭人認慫了,抱著見好就收的想法。
畢竟不能為了這一場戰爭打亂發展的步伐。
後麵還有更多戰爭等著他呢。
“這……會不會是談給誰看的?”
劉一鳴總覺得這種操作有點熟悉,
“臣當初剛當翻譯的時候,就常有西方人這樣講價。”
“先找臣,再找其他人,然後讓我們競價。”
“我們往往不知道洋人給對麵開價是多少,為了能夠糊口,長期壓低價格。”
“荷蘭人會不會……也不對呀,荷蘭人能讓咱們和誰競價?”
“他們是挨打那個,我們是揍他們那個,隻有咱們雙方。”
“總不能是英吉利吧?”
湯瀟逸眼前一亮:
“有可能,完全有可能。”
說完拿起電話,
“讓各情報部門收集一下英吉利在東南亞的兵力調動情況。”
“另外,近期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英吉利戰艦,也注意一下。”
“還有,對竇納樂進行持續監視,嚐試破譯英吉利的外交密碼。”
…………
“參謀長,陛下的電報。”
“戰爭烈度升級,不再局限戰爭範圍,可自由選擇作戰方向。”
通訊處長臉上有些憂慮。
戰爭烈度升級,是不是國內發生了什麽變化?影響大不大?
李和將通訊處長的臉色變化盡收眼底,但未動聲色。
“迴電收到,並詢問詳細情況,並匯報戰果,把晉升和嘉獎名單匯報上去。”
“另外,發電詢問一下,陸軍的運輸船到哪兒了,他們不來接手,我們走不開。”
李和隻能通過其他手段來消弭未知帶來的影響,提升軍隊士氣。
比如,匯報戰果。
“參謀長,戰果該如何匯報?控製了巴達維亞三分之二的城區?”
通訊處長拿出記錄本詢問道。
其實絕大部分荷蘭守軍都已經投降了,負隅頑抗的白人終究是少數。
但,華夏並沒能完全控製巴達維亞,原因很簡單——缺人。
幾百號人就想控製一個大城市,哪怕這個城市隻有幾十萬人口,那都是不可能的。
好在荷蘭人很聽話,願意在華夏人的監督下維持基本秩序,加上部分華人的加入,勉強控製了大半個城區。
但也隻是勉強。
有一部分可不願意接受荷蘭的失敗、華夏的成功。
一群由少數土人、大多數白人混血、少數漢奸組成的抵抗勢力控製了貧民區。
因為人手不夠,李和便沒有進攻貧民區,隻是讓人封鎖主要道路。
“我們已經徹底控製了巴達維亞,並且正在向附近偵查。”
李和看向貧民區的方向,
“通知貧民區的土人們,交出抵抗者,如果不交出抵抗者,就離開城區。”
“24小時後,見不到抵抗者,我將對貧民區發起無差別炮擊。”
“把荷蘭人的大炮都拉出來,對準貧民區,一切後果由我負責。”
李和其實也對未知充滿恐懼。
這是人的本能。
不過他的腦迴路是戰爭勝利=國內出事=他得解決。
解決方式是取得勝利,決定性的勝利。
巴達維亞是荷屬東印度的統治核心,就像匈奴王庭一般。
殺戮過多可能帶來一些負麵消息,特別是當前並非巍巍中華,泱泱華夏的時候。
外麵的聲音不小,甚至更大。
不過,這反而讓他更激動了。
殉道者,一直是華夏文化中非常高的一個評價和自我評價。
“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判……”
李和看著這座滿目瘡痍的城市,喃喃自語。
…………
英吉利,倫敦。
荷蘭大使坐上馬車從唐寧街離開,約瑟夫·張伯倫的馬車剛好抵達。
“荷蘭人,這麽快就來了,華夏的攻勢這麽猛烈嗎?”
約瑟夫有些憂愁。
他怕華夏抽調了太多力量在南方,給沙俄帝國可乘之機。
不過他顯然是多慮了,目前沙俄帝國在遠東隻有幾萬軍隊,並沒有進攻計劃。
反而他們比英吉利更慌,華夏在草原開始了動作,他們不僅無法反製,甚至無力防禦。
沙俄帝國緊急將遠東軍隊調到新西伯利亞,做好了放棄遠東,在新西伯利亞建立防線的最壞打算。
畢竟上萬公裏的陸上補給線,補給成本和難度是海上的無數倍,而補給能力卻更低的多。
“約瑟夫,你來了。”
索爾茲伯裏讓秘書去倒了兩杯雪利酒,一人一杯。
“謝謝,首相,我剛看到了荷蘭大使的馬車,荷蘭人妥協了?”
約瑟夫抿了一口後問道。
首相搖了搖頭:
“他是來示威的,說他們願意讓英吉利商人在蘇門答臘北部沿海獲得和荷蘭人同樣的地位。”
“但一個小時前,外交部才剛剛收到來自華夏的消息,荷蘭大使去皇宮呆了兩個小時。”
實際上這兩個小時中,德克大部分時間都在等待,或者拖延。
談判隻談了十幾分鍾,湯瀟逸就決定談判暫停。
德克離開後,在皇宮走的磨磨蹭蹭的。
“這麽快他就來了,明顯是一種示威,威脅我們,如果不同意,他們就和華夏人妥協。”
索爾茲伯裏看的很明白,畢竟他就是外交出身。
幹了一輩子外交,這種事還是很明白的。
“他們不會的,對吧?”
約瑟夫笑著。
索爾茲伯裏搖了搖頭:
“不,如果形勢嚴峻的話,他們會的。”
“特別是我拒絕了他,隻要華夏見好就收,他們會妥協的,至少能保住蘇門答臘。”
“除非我們願意出兵驅逐華夏人。”
約瑟夫的笑容消失了:
“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沒有那麽多精力跨越那麽遠去和一個不可能被征服的國家戰鬥。”
索爾茲伯裏欣慰的點點頭:
“是的,這沒有任何好處,我們隻需要讓他們和阿美利卡敵對就能控製太平洋。”
“沒必要惹麻煩,還幫了阿美利卡。”
“但我們也不能讓荷蘭人這麽輕鬆解決這件事,這是一個好機會。”
“雖然英吉利不在乎一個蘇門答臘,但海峽殖民地已經存在了,多加一個蘇門答臘也挺好,控製整個馬六甲。”
“而且,這對我們即將完成的2c計劃也有好處,布爾人是荷蘭裔。”
約瑟夫恍然大悟,他沒找到還有這一茬:
“所以,我們現在要支持華夏人了?”
索爾茲伯裏搖搖頭:
“不,我們不能讓荷蘭人知道或者以為我們支持華夏人。”
約瑟夫明白了,怪不得叫自己來:
“我明白了首相,非洲殖民地發生叛亂,我們需要平叛,沒精力管遠東的事情?”
索爾茲伯裏笑的像一隻老狐狸:
“真是頭疼,非洲人什麽時候才能學會聽話呢?我們帶去了文明,他們卻想返迴蠻荒。”
“首相閣下,我覺得我們可以訓練黑猩猩,二者沒什麽不同,但至少經過訓練的黑猩猩能聽懂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