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錦衣衛攻打靖江王府!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 作者:加糖的小芋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45章 錦衣衛攻打靖江王府!
朱潘一進米鋪,便排出九枚大錢,斜睨著眼睛,掃視著店內的一切,眼神中充滿了不屑與傲慢。
在他身後,跟著一群兇神惡煞的家丁,個個身穿黑衣,腰間別著鋥亮的鐵尺。
“掌櫃的何在?看看我這九枚銅錢能買多少糧食!”
小二急忙走過來,看了一眼說道:“能買半斤。”
“隻有半斤?”朱潘一拍桌子,身後家丁急忙掏出幾個袋子,朱潘便道:“給我將這幾個袋子全裝滿,聽懂了嗎?”
小二有些遲疑,看到朱潘那趾高氣昂的模樣,便低下了頭,默默地接過了袋子。
很快,袋子裏便裝滿了米。
朱潘用手扒拉一下,陰陽怪氣道:“你們這是什麽破米鋪,瞧瞧這米,發黃發黑,莫不是拿陳年舊米敷衍我?!”
小二們麵麵相覷,一眾買糧的百姓見狀,默默後退幾步。
終於有小二鼓起勇氣,解釋道:“這位大人,我們米鋪的米都是精心挑選的好米,價格實惠,深受百姓們的喜愛。”
“放屁,這米哪裏好了?”
說著,朱潘伸手抓起一把米,放在眼前仔細端詳,然後用力一揚,米紛紛揚揚地灑落一地。
小二心裏一陣心疼,隻能再次解釋道:“大人,,我們米鋪的米都是新鮮的,您若是不信,可以隨便檢查。”
朱潘聽了,眼睛一瞪,說道:“檢查?我還用檢查嗎?我說是陳米就是陳米。你們這些下等人,敢和我頂嘴?”
他一邊說著,一邊吩咐道:“來人,給我把店鋪砸了,也不瞧瞧這是誰的地盤,竟然敢擾亂市場,一群刁民!”
家丁們迅速行動,有的踢翻了米缸,有的揮舞著鐵尺,肆意破壞著店內的陳設。
這時,聽到喧鬧聲,索平從裏間走了出來,看到這一幕,眼眸一眯,隨即看向朱潘,詢問道:“是你這個狗日的幹的?”
“是你爺爺我……”
朱潘話還沒說完,索平越過櫃台直接跳了出來,一個箭步上前,想要直接擒住朱潘,有家丁上前阻止,鐵尺猛地砸了下來。
索平輕鬆躲過鐵尺,順勢抓住對方的手腕,用力一擰,那名家丁慘叫一聲,手中的鐵尺掉落,整個人也被甩了出去,撞倒了旁邊的兩名家丁。
緊接著,索平身體一轉,躲過從背後襲來的鐵尺,抬腿一腳,正踢在那名家丁的胸口,將其踢飛出去。
他的動作十分迅速,這些家丁在他麵前,猶如被圈養的綿羊,根本走不過三個迴合。
三兩下,就將衝上來的十幾名家丁打得東倒西歪,躺在地上,疼得嗷嗷直叫。
朱潘頓時一愣,他沒想到索平的武藝這麽好,當即舉起馬鞭,朝著索平揮了過去。
索平伸手抓住了朱潘的馬鞭,用力一拉,朱潘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道歉!”
索平麵無表情的開口。
“你算個什麽東西,你也配……”
朱潘剛說了半句,索平抓住朱潘的手腕,用力一扭,朱潘手腕被扭成一個奇怪的弧度,顯然是脫了臼。
朱潘疼的大叫,臉色蒼白,冷汗直流。他跪在地上,大聲罵道:“你敢弄殘我?你知不知道我是誰,我要讓你死!”
“道歉!”
索平臉色愈發冷酷,毫不猶豫的抓住另一隻胳膊,打算再次折斷時,朱權從裏間走了出來,看了朱潘一眼,詢問道:“是孫家派你來的?”
“孫家也配!”
“那你是……”
“我姓朱,乃是靖江王朱守謙的唯一嫡子,你惹了天禍了……哈哈,現在給我下跪,磕三個響頭,或許我考慮讓你死的痛快點!”
此時的朱潘,因為疼痛,整張臉都已經扭曲了。
他看著朱權,眼中迸出無窮的恨意……這些賤民,有什麽資格敢打傷他?他一定要讓朱權百倍、千倍的還迴來!
“靖江王啊,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朱權冷冷一笑,看向索平道:“索平,把他放了。”
“是。”
索平當即放開了手,朱潘驚疑不定的看著朱權,又看向東倒西歪的家丁,憤憤罵道:“一群蠢貨,還不趕緊抓住他們!”
“不必抓我,靖江王府對吧?我乖乖的和你們迴去,行了吧?!”
朱權的臉色無比平靜,平靜的讓朱潘出現了錯覺,他愣了好一會兒,警告道:“我不管你是什麽身份,就算是朝廷派下來的,得罪了我,也沒有什麽好下場!”
“我姓朱,我爹是靖江王!”
“你死定了!”
朱潘的語氣就像是賭氣的孩童,看著束手就擒的朱權,他的內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在蘇州,誰敢忤逆他的命令呢?
家丁們將朱權團團圍住,朱權並沒有任何反抗,眼神冷冰冰的,起身邁步走了出去,身旁索平緊緊跟隨。
與此同時,巡撫方孝孺正在府中處理公務,突然有侍衛來報,說是有個楊溥求見。
方孝孺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筆,整理了一下衣冠,說道:“將他請進來。”
不多時,楊溥走進書房,行禮拜見了方孝孺。
方孝孺打量了他幾眼,見他身材修長,麵容清瘦,倒是起了幾分好奇,詢問道:“你來找本官,是有什麽事情嗎?”
楊溥說道:“學生楊溥乃是上一年的地方解元,今年來蘇州求學,住在靖江王府,今日早晨,孫家來拜見靖江王府。”
說到這裏,楊溥便止住了話。
方孝孺聽了,微微皺眉,說道:“你什麽意思?是想提醒本官勳貴要和士紳聯合起來,擾亂新政的實施嗎?”
“正是此意,靖江王朱守謙並無長遠眼光,對新政極為抵製。學生認為,大人還是要早做準備。”
方孝孺臉色極為詫異,他早就知道這些勳貴們的心思。
那些為大明立下功勳的將領們,一旦沉醉於溫柔鄉後,大多數都會不可避免的腐敗,更何況那些從小被嬌生慣養的二代勳貴,作風更是一塌糊塗。
但是方孝孺並不是很憂慮。
如果說,士紳的權力來自於百姓,那麽勳貴的權力就是來自於皇帝,他們是依附皇權而活的一群人,若是皇權穩定,他們是不敢有任何異動的。
方孝孺覺得……他們掀不起什麽浪。
此時,方孝孺微微皺眉,問道:“你既然是靖江王府的門客,卻來給我報信,將勳貴的計劃和盤托出,是想得到什麽好處嗎?”
楊溥搖搖頭。
“有什麽就說什麽,本官向來秉公辦事,說吧,想要什麽?”
楊溥行禮道:“學生雖然是靖江王府的門客,但也是大明人。既然知道新政有利於大明,有利於百姓,又為何要助紂為虐呢?”
此言一出,方孝孺立馬高看他幾分。
楊溥再次說道:“方大人,這些勳貴們勢力龐大,盤根錯節,不可小覷。他們若聯合起來,隻怕會上報朝廷,形成輿論。”
方孝孺擺了擺手,道:“無礙,朝廷的事情,自有皇帝為我做主。”
楊溥心中一凜,自己猜的果然不錯,朝廷已經下定了決心,排除所有阻礙,強力推行新政。
“對了,大人,還有一件小事。靖江王的兒子朱潘帶人去砸了城南的米鋪,說是那米鋪低價賣糧,擾亂市場。”
方孝孺聽到米鋪二字,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大變,深深唿出一口氣,聲音顫抖的問道:“你說什麽?朱潘去砸了米鋪?是城南的米鋪嗎?”
楊溥極為詫異,他剛才還認為,方孝孺身為地方巡撫,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可遇到這樣的小事,卻如此驚慌呢?
楊溥遲疑的詢問道:“那米鋪的掌櫃……也是朝廷的人嗎?”
“不是。”
楊溥一愣,既然不是朝廷的官員,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朝廷都是他的人啊!”
方孝孺站起身來,皇帝朱權本來就是微服私訪,倘若有了什麽閃失,他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勞,也是無濟於事啊。
朱潘他是怎麽敢的啊!
“快,立刻召集錦衣衛,隨本巡撫前往靖江王府!”
方孝孺看向一旁侍衛,大聲命令。
“是!”
侍衛匆匆而去,方孝孺幹脆脫下一身官袍,而是換了短袖薄衫,拿著天子禦賜的寶劍,氣勢洶洶的衝出了門。
與此同時,朱潘正坐在王府的大廳裏,幾個郎中正為他捏骨。
他疼的齜牙咧嘴,又看著被按在椅子上的朱權,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你不是很有骨氣嗎?在本公子的地盤上,怎麽不敢說話了?”
朱權看著朱潘,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他冷冷地說道:“朱潘,你還不配讓我開口,將你爹叫過來!”
“哈哈,我爹?我爹是靖江王,你算個什麽東西?我早就打聽過,你爹是個沿路乞討的乞丐,能有什麽本事?!”
“別以為你賣點糧食,就能當個人人敬仰的大善人。我告訴你,你算個屁,不對,你連屁都算不上!”
朱潘越說越激動,猛地站起身來,又扯到了傷口,疼得他齜牙咧嘴的坐了下來,幾個郎中又趕忙包紮。
他從小到大,還沒受過這麽重的傷。
“還有你那個侍衛,他不是很難打嗎?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是講背景的。沒有背景,還不是任由本少爺拿捏!”
“等我傷好了,我先把你那個侍衛折磨死……”
正巧這時,朱守謙走進了門,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朱潘,詢問道:“怎麽迴事?又和人打架了?”
“不是,爹,我被打了!”
“哼,這蘇州誰敢打你?”朱守謙壓根不相信這句話,又看向被押著的朱權,愣了一下,狐疑的詢問道:“這是何人?”
“這就是那個動手打我的,叫馬雲騰。現在被我抓到了,我要好好折磨他幾天!”
朱守謙打量一番,他總覺得朱權的麵容有些熟悉,但是又說不出來,就好像在哪裏見過一樣。
他不禁皺眉道:“這幾日不太平,方孝孺帶著錦衣衛四處抓人,那些不配合的鄉紳,不知道遭殃了多少人,你也得注意點。”
“爹,方孝孺算什麽東西?他能管得住鄉紳,還能管得住大明的王公嗎?”
“今日,孫家來找我商議了,說是一同抵製新政。爹啊,這是絕好的機會啊,隻要我們一同抵製,方孝孺也無計可施!”
“蠢貨,難不成你讓我當這個出頭鳥……”
“為什麽不當?您是靖江王,與當今陛下同出一脈……誰敢對您不敬?隻要您聯合其他勳貴,又如何做不出這件事?”
“您難道看不出來嗎?現在是多好的機會啊?天下的勳貴都在盯著蘇州,您有權有勢,隻要做成了這件事,就成了大明第一勳貴,地位尊崇無比!”
朱守謙臉色極為難看,看著張揚的朱潘,罵道:“你想當天下第一勳貴,可是也不想想,當今的天子……”
“一個剛登基的天子罷了,您別怕啊!當年的老皇帝說一不二,可如今呢?聽說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牙齒掉光了,眼睛看不見……”
朱守謙深唿了一口氣,終於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大明的傳承不能說是一帆風順,也稱得上驚險萬分。
在很多人看來,朱權不過是一個藩王,能當上皇帝,是占了很大的運氣成分的。首先便是朱標早逝,其次朱允炆又太柔弱,撐不起來大明。
自朱權登基後,大明國內的反對聲音很多。
但是朱元璋仗著自己的威勢,強行壓下去了而已。
如今又火急火燎的推行新政,勢必會得罪一大批士紳和勳貴?若是一同反抗,朝廷真的能壓得住嗎?
如同漢初的七國之亂,漢景帝想要削藩,最終不是釀成了七國之亂,隻能殺了謀臣晁錯,以此平息七國的怒火。
現在的情形何其相似啊?
朱守謙再次問道:“有搞頭嗎?”
“隻要幹,必須有!”
朱守謙此時的心中,竟莫名生出幾分豪邁之意,他剛想說些什麽,忽然聽到外麵有叫喊聲,聲音嘈雜混亂。
隨即,便有下人急匆匆的前來稟報。
“王爺,不好了,錦衣衛在攻打王府!弟兄們快頂不住了!”
朱潘一進米鋪,便排出九枚大錢,斜睨著眼睛,掃視著店內的一切,眼神中充滿了不屑與傲慢。
在他身後,跟著一群兇神惡煞的家丁,個個身穿黑衣,腰間別著鋥亮的鐵尺。
“掌櫃的何在?看看我這九枚銅錢能買多少糧食!”
小二急忙走過來,看了一眼說道:“能買半斤。”
“隻有半斤?”朱潘一拍桌子,身後家丁急忙掏出幾個袋子,朱潘便道:“給我將這幾個袋子全裝滿,聽懂了嗎?”
小二有些遲疑,看到朱潘那趾高氣昂的模樣,便低下了頭,默默地接過了袋子。
很快,袋子裏便裝滿了米。
朱潘用手扒拉一下,陰陽怪氣道:“你們這是什麽破米鋪,瞧瞧這米,發黃發黑,莫不是拿陳年舊米敷衍我?!”
小二們麵麵相覷,一眾買糧的百姓見狀,默默後退幾步。
終於有小二鼓起勇氣,解釋道:“這位大人,我們米鋪的米都是精心挑選的好米,價格實惠,深受百姓們的喜愛。”
“放屁,這米哪裏好了?”
說著,朱潘伸手抓起一把米,放在眼前仔細端詳,然後用力一揚,米紛紛揚揚地灑落一地。
小二心裏一陣心疼,隻能再次解釋道:“大人,,我們米鋪的米都是新鮮的,您若是不信,可以隨便檢查。”
朱潘聽了,眼睛一瞪,說道:“檢查?我還用檢查嗎?我說是陳米就是陳米。你們這些下等人,敢和我頂嘴?”
他一邊說著,一邊吩咐道:“來人,給我把店鋪砸了,也不瞧瞧這是誰的地盤,竟然敢擾亂市場,一群刁民!”
家丁們迅速行動,有的踢翻了米缸,有的揮舞著鐵尺,肆意破壞著店內的陳設。
這時,聽到喧鬧聲,索平從裏間走了出來,看到這一幕,眼眸一眯,隨即看向朱潘,詢問道:“是你這個狗日的幹的?”
“是你爺爺我……”
朱潘話還沒說完,索平越過櫃台直接跳了出來,一個箭步上前,想要直接擒住朱潘,有家丁上前阻止,鐵尺猛地砸了下來。
索平輕鬆躲過鐵尺,順勢抓住對方的手腕,用力一擰,那名家丁慘叫一聲,手中的鐵尺掉落,整個人也被甩了出去,撞倒了旁邊的兩名家丁。
緊接著,索平身體一轉,躲過從背後襲來的鐵尺,抬腿一腳,正踢在那名家丁的胸口,將其踢飛出去。
他的動作十分迅速,這些家丁在他麵前,猶如被圈養的綿羊,根本走不過三個迴合。
三兩下,就將衝上來的十幾名家丁打得東倒西歪,躺在地上,疼得嗷嗷直叫。
朱潘頓時一愣,他沒想到索平的武藝這麽好,當即舉起馬鞭,朝著索平揮了過去。
索平伸手抓住了朱潘的馬鞭,用力一拉,朱潘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在地。
“道歉!”
索平麵無表情的開口。
“你算個什麽東西,你也配……”
朱潘剛說了半句,索平抓住朱潘的手腕,用力一扭,朱潘手腕被扭成一個奇怪的弧度,顯然是脫了臼。
朱潘疼的大叫,臉色蒼白,冷汗直流。他跪在地上,大聲罵道:“你敢弄殘我?你知不知道我是誰,我要讓你死!”
“道歉!”
索平臉色愈發冷酷,毫不猶豫的抓住另一隻胳膊,打算再次折斷時,朱權從裏間走了出來,看了朱潘一眼,詢問道:“是孫家派你來的?”
“孫家也配!”
“那你是……”
“我姓朱,乃是靖江王朱守謙的唯一嫡子,你惹了天禍了……哈哈,現在給我下跪,磕三個響頭,或許我考慮讓你死的痛快點!”
此時的朱潘,因為疼痛,整張臉都已經扭曲了。
他看著朱權,眼中迸出無窮的恨意……這些賤民,有什麽資格敢打傷他?他一定要讓朱權百倍、千倍的還迴來!
“靖江王啊,真是好大的官威啊!”
朱權冷冷一笑,看向索平道:“索平,把他放了。”
“是。”
索平當即放開了手,朱潘驚疑不定的看著朱權,又看向東倒西歪的家丁,憤憤罵道:“一群蠢貨,還不趕緊抓住他們!”
“不必抓我,靖江王府對吧?我乖乖的和你們迴去,行了吧?!”
朱權的臉色無比平靜,平靜的讓朱潘出現了錯覺,他愣了好一會兒,警告道:“我不管你是什麽身份,就算是朝廷派下來的,得罪了我,也沒有什麽好下場!”
“我姓朱,我爹是靖江王!”
“你死定了!”
朱潘的語氣就像是賭氣的孩童,看著束手就擒的朱權,他的內心得到了極大地滿足。
在蘇州,誰敢忤逆他的命令呢?
家丁們將朱權團團圍住,朱權並沒有任何反抗,眼神冷冰冰的,起身邁步走了出去,身旁索平緊緊跟隨。
與此同時,巡撫方孝孺正在府中處理公務,突然有侍衛來報,說是有個楊溥求見。
方孝孺微微一怔,放下手中的筆,整理了一下衣冠,說道:“將他請進來。”
不多時,楊溥走進書房,行禮拜見了方孝孺。
方孝孺打量了他幾眼,見他身材修長,麵容清瘦,倒是起了幾分好奇,詢問道:“你來找本官,是有什麽事情嗎?”
楊溥說道:“學生楊溥乃是上一年的地方解元,今年來蘇州求學,住在靖江王府,今日早晨,孫家來拜見靖江王府。”
說到這裏,楊溥便止住了話。
方孝孺聽了,微微皺眉,說道:“你什麽意思?是想提醒本官勳貴要和士紳聯合起來,擾亂新政的實施嗎?”
“正是此意,靖江王朱守謙並無長遠眼光,對新政極為抵製。學生認為,大人還是要早做準備。”
方孝孺臉色極為詫異,他早就知道這些勳貴們的心思。
那些為大明立下功勳的將領們,一旦沉醉於溫柔鄉後,大多數都會不可避免的腐敗,更何況那些從小被嬌生慣養的二代勳貴,作風更是一塌糊塗。
但是方孝孺並不是很憂慮。
如果說,士紳的權力來自於百姓,那麽勳貴的權力就是來自於皇帝,他們是依附皇權而活的一群人,若是皇權穩定,他們是不敢有任何異動的。
方孝孺覺得……他們掀不起什麽浪。
此時,方孝孺微微皺眉,問道:“你既然是靖江王府的門客,卻來給我報信,將勳貴的計劃和盤托出,是想得到什麽好處嗎?”
楊溥搖搖頭。
“有什麽就說什麽,本官向來秉公辦事,說吧,想要什麽?”
楊溥行禮道:“學生雖然是靖江王府的門客,但也是大明人。既然知道新政有利於大明,有利於百姓,又為何要助紂為虐呢?”
此言一出,方孝孺立馬高看他幾分。
楊溥再次說道:“方大人,這些勳貴們勢力龐大,盤根錯節,不可小覷。他們若聯合起來,隻怕會上報朝廷,形成輿論。”
方孝孺擺了擺手,道:“無礙,朝廷的事情,自有皇帝為我做主。”
楊溥心中一凜,自己猜的果然不錯,朝廷已經下定了決心,排除所有阻礙,強力推行新政。
“對了,大人,還有一件小事。靖江王的兒子朱潘帶人去砸了城南的米鋪,說是那米鋪低價賣糧,擾亂市場。”
方孝孺聽到米鋪二字,原本平靜的臉色瞬間大變,深深唿出一口氣,聲音顫抖的問道:“你說什麽?朱潘去砸了米鋪?是城南的米鋪嗎?”
楊溥極為詫異,他剛才還認為,方孝孺身為地方巡撫,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可遇到這樣的小事,卻如此驚慌呢?
楊溥遲疑的詢問道:“那米鋪的掌櫃……也是朝廷的人嗎?”
“不是。”
楊溥一愣,既然不是朝廷的官員,又有什麽好害怕的?
“朝廷都是他的人啊!”
方孝孺站起身來,皇帝朱權本來就是微服私訪,倘若有了什麽閃失,他就算立下天大的功勞,也是無濟於事啊。
朱潘他是怎麽敢的啊!
“快,立刻召集錦衣衛,隨本巡撫前往靖江王府!”
方孝孺看向一旁侍衛,大聲命令。
“是!”
侍衛匆匆而去,方孝孺幹脆脫下一身官袍,而是換了短袖薄衫,拿著天子禦賜的寶劍,氣勢洶洶的衝出了門。
與此同時,朱潘正坐在王府的大廳裏,幾個郎中正為他捏骨。
他疼的齜牙咧嘴,又看著被按在椅子上的朱權,臉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你不是很有骨氣嗎?在本公子的地盤上,怎麽不敢說話了?”
朱權看著朱潘,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他冷冷地說道:“朱潘,你還不配讓我開口,將你爹叫過來!”
“哈哈,我爹?我爹是靖江王,你算個什麽東西?我早就打聽過,你爹是個沿路乞討的乞丐,能有什麽本事?!”
“別以為你賣點糧食,就能當個人人敬仰的大善人。我告訴你,你算個屁,不對,你連屁都算不上!”
朱潘越說越激動,猛地站起身來,又扯到了傷口,疼得他齜牙咧嘴的坐了下來,幾個郎中又趕忙包紮。
他從小到大,還沒受過這麽重的傷。
“還有你那個侍衛,他不是很難打嗎?能打有個屁用,出來混是講背景的。沒有背景,還不是任由本少爺拿捏!”
“等我傷好了,我先把你那個侍衛折磨死……”
正巧這時,朱守謙走進了門,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朱潘,詢問道:“怎麽迴事?又和人打架了?”
“不是,爹,我被打了!”
“哼,這蘇州誰敢打你?”朱守謙壓根不相信這句話,又看向被押著的朱權,愣了一下,狐疑的詢問道:“這是何人?”
“這就是那個動手打我的,叫馬雲騰。現在被我抓到了,我要好好折磨他幾天!”
朱守謙打量一番,他總覺得朱權的麵容有些熟悉,但是又說不出來,就好像在哪裏見過一樣。
他不禁皺眉道:“這幾日不太平,方孝孺帶著錦衣衛四處抓人,那些不配合的鄉紳,不知道遭殃了多少人,你也得注意點。”
“爹,方孝孺算什麽東西?他能管得住鄉紳,還能管得住大明的王公嗎?”
“今日,孫家來找我商議了,說是一同抵製新政。爹啊,這是絕好的機會啊,隻要我們一同抵製,方孝孺也無計可施!”
“蠢貨,難不成你讓我當這個出頭鳥……”
“為什麽不當?您是靖江王,與當今陛下同出一脈……誰敢對您不敬?隻要您聯合其他勳貴,又如何做不出這件事?”
“您難道看不出來嗎?現在是多好的機會啊?天下的勳貴都在盯著蘇州,您有權有勢,隻要做成了這件事,就成了大明第一勳貴,地位尊崇無比!”
朱守謙臉色極為難看,看著張揚的朱潘,罵道:“你想當天下第一勳貴,可是也不想想,當今的天子……”
“一個剛登基的天子罷了,您別怕啊!當年的老皇帝說一不二,可如今呢?聽說已經老的不成樣子了,牙齒掉光了,眼睛看不見……”
朱守謙深唿了一口氣,終於認真的思考了起來。
大明的傳承不能說是一帆風順,也稱得上驚險萬分。
在很多人看來,朱權不過是一個藩王,能當上皇帝,是占了很大的運氣成分的。首先便是朱標早逝,其次朱允炆又太柔弱,撐不起來大明。
自朱權登基後,大明國內的反對聲音很多。
但是朱元璋仗著自己的威勢,強行壓下去了而已。
如今又火急火燎的推行新政,勢必會得罪一大批士紳和勳貴?若是一同反抗,朝廷真的能壓得住嗎?
如同漢初的七國之亂,漢景帝想要削藩,最終不是釀成了七國之亂,隻能殺了謀臣晁錯,以此平息七國的怒火。
現在的情形何其相似啊?
朱守謙再次問道:“有搞頭嗎?”
“隻要幹,必須有!”
朱守謙此時的心中,竟莫名生出幾分豪邁之意,他剛想說些什麽,忽然聽到外麵有叫喊聲,聲音嘈雜混亂。
隨即,便有下人急匆匆的前來稟報。
“王爺,不好了,錦衣衛在攻打王府!弟兄們快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