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視察國子監!
最強藩王造反,老朱喜當太上皇! 作者:加糖的小芋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權懷抱著尚在繈褓中的小寶寶,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
他看著懷中粉雕玉琢的孩子,驕傲的說道:“哈哈,真沒想到,朕略施小計,想出讓兒子出馬這一招,就把父皇的心意給改變了。朕這腦子,當真是聰慧過人,想出如此絕妙的法子。”
朱權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晃著懷中的孩子,眼中滿是自豪。
聞言,張玥不禁輕笑一聲,眼神中帶著嬌嗔,輕聲說道:“陛下,孩子才多大啊,您就讓他出麵,幸虧他聰明伶俐……”
張玥的聲音溫柔婉轉,帶著濃濃的愛意。
朱權聽了張玥的話,微微一怔,隨即大笑起來,臉上的得意更甚:“你說得有幾分道理,但這是朕的種,他聰明那也是遺傳朕的。”
朱元璋在對待各地藩王的態度上,終於出現了轉變。
以朱元璋的意思,若是突然下令調動各地藩王,定然會引起騷亂,所以倒不如讓各地藩王進京,朱權逐一說服他們。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權擺擺手,表示毫無難度。
下午無事,朱權便去了國子監。
國子監主要由解縉負責,解縉這個家夥吧,雖然學富五車,通曉大義,但是就是不能讓他做官,不能讓他治理地方。
他隻要當官,一定會搞出一些幺蛾子。
善於治學者,不善於治世。
朱權忽然要去國子監,眾人都有些驚訝,但還是跟著朱權一同前往。
走在路上,解縉一邊引領著朱權往內走去,一邊說道:“陛下,自您提出增設新學科的旨意後,國子監上下無不全力以赴,日夜籌備。”
朱權微微頷首,目光深邃,文化不能再局限於八股文這一隅之地,八股文對統治百姓有用,但是對於科技發展毫無用處,甚至是極大的阻礙。
社會要發展,大明要進步。
必須從思想、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有所突破,讓大明學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解縉恭敬地說道:“如今,國子監已規劃好了各個新學科的課程。數學教授算術、幾何;天文則研究星象、曆法;工理學科會涉及器械製造、建築營造,除此之外還有農學、醫理、雜學等。”
朱權聽著解縉的介紹,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但隨即又問道:“朕問你,如何招募合適的老師?”
解縉連忙迴道:“陛下,臣派人前往各地,尋找那些學識淵博之人。如今一共有四百多名老師,不乏有精於數算,曆法的工匠、技師,甚至還有十幾個道人和僧人,平時研究占卜和煉丹。”
朱權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後問道:“那八股文呢?如今八股文的教學有何改變?”
解縉迴道:“陛下,以後科舉考試,不再局限於四書五經的刻板闡釋。鼓勵學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論述,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就叫做……”
見狀,朱權直接說道:“就叫做議論文吧!”
“是,陛下!”
“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解縉一愣,遲疑道:“如今推行時間尚緩,許多學子認為,這些這些新學科都是旁門左道,學了也沒什麽用,還影響他們以後的發展。”
朱權聞言,眼神一凜,冷哼一聲道:“迂腐之見!”
朱權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四周,他清晰地感覺到,這短短兩年時間,國子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個學府麵積擴充了一倍還多,新增的大多是工學、理學方麵的教堂,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處處都洋溢著蓬勃的生機。
這裏不再僅僅是勳貴子弟的專屬求學之地。
同時廣納天下英才,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匯聚於此,他們在各地皆有名聲,是經過各地官府選拔後,才進入了這國子監。
此時正值午後,朱權不經意間瞥向一旁的樹蔭下,隻見幾個年輕的士子正圍坐在一起,神情激昂,激烈地辯論著知識。
討論到激烈的時候,幾個人麵紅耳赤,差點吵起來。
朱權稍微聽了幾句,大多是關於新政的內容。
風聲雨聲讀書時,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倒是挺好。
朱權一行人經過這裏,總是能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他們好奇的打量著朱權。
不過也有人露出驚愕之色,仔細端詳了朱權的容貌,又瞧了瞧一旁神色恭敬的解縉,頓時明白過來眼前便是當今聖上。
這些人急忙過來行禮,不過還未等他們跪下,朱權便擺擺手,讓他們起身。
很顯然,朱權不想暴露身份。
逛了一會兒,朱權轉頭看向解縉,開口問道:“這國子監中工學在什麽位置?朕想去看看。”
如今,大明整體呈現出輕視工學的跡象,朱權想實地看看,自從自己下令,解縉有沒有好好落實到位!
解縉連忙道:“陛下,工學所在之處就在前方不遠處,臣這便為您帶路。”
說罷,解縉在前引路,朱權邁步跟了上去。
一行人沿著曲折的迴廊前行,不多時便抵達了一處院落。
朱權踏入院落,掃了一眼老師,隻見他年齡約莫有五十餘歲,皮膚粗糙、麵容憨厚,正站在講台上,對著下麵十幾個學子教學。
那老師察覺到眾人到來,微微一愣,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解縉急忙向前幾步,低聲提醒道:“陛下今日親臨國子監視察。”
那老師一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驚恐與慌亂。
他 噗通 一聲跪倒在地,結巴道:“草……草民周石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望陛下恕罪!”
朱權笑道:“起來吧,朕隻是來聽聽課,你繼續講便是。”
說罷,朱權找了個位置坐下,示意老師繼續授課。
周石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額頭上已滿是汗珠。或許是有朱權的緣故,他講話有些磕巴,說兩句話,便要看看朱權的神色。
生怕說錯了什麽話。
但是他講的內容,卻很實用,比如如何建造橋梁、高樓,用一些簡易的木材,搭建建築物的結構,分配其中的力,讓建築物更加穩固。
還有馬車、船舶……這些東西如何打造,使用起來會更加省力氣。
朱權聽得很認真,這老師講的都是經驗之談,卻沒有係統的總結。如果讓朱權進行總結,那就是橫跨建築學、力學、材料學等諸多領域的牛人。
終於,這節課講完了。
周石戰戰兢兢的走到朱權麵前,低下了頭。
“你叫周石對嗎?”
“是,是陛下。”
“明天你就不用來教課了!”
“啊?”周石茫然的抬起頭,心中如遭雷擊,他或許是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見到陛下,就給對方留下了這麽差的印象。
心中因為害怕,兩行清淚差點奪眶而出。
解縉立馬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瞧瞧你,陛下聽你的課,是你天大的榮幸,結果你講成這個鬼樣子,如何對得起朝廷的信任。”
周石抹著眼淚說道:“我說我不來,您非讓我來。我……我隻是個工匠,實在是不會講課啊……”
不料,朱權卻笑嗬嗬的詢問道:“朕感覺,以你的才識,當個老師太屈才了,要不這樣吧,以後你去工部任職吧?”
“啊?”
周石驚訝的抬起頭,呆愣了起來。
“愣什麽愣,我早就說過,你才識非凡,講課通俗易懂,一定會有大出息的。我說的沒錯吧,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
解縉拍了拍他的肩膀,嘿嘿笑著。
周石終於反應了過來,不解的詢問道:“陛下因何……”
“你講的內容,涵蓋數學、建築學、工學等諸多領域,其實這些內容乃世間萬物變化之根本,大到山川地理之丈量,小到橋梁馬車之構造,皆有所用。”
“說到底,如今我大明之器械製造、建築營造等,皆需工理之學的支撐。隻有掌握了先進的工理技術,我大明的國力才能日益強盛。”
周石沒有想到,皇帝竟然對工學如此重視。
“你應該不是京城人士吧?出身哪裏?這些知識又從何處獲取呢?”
周石憨憨的笑著,連忙道:“草民世代都是工匠,草民自幼便跟著長輩們擺弄器械、參與建造,這些知識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登不得大雅之堂。”
朱權點點頭,明白了過來。
除儒學外,其餘學科的傳承,主要靠父子和師徒關係,尤其以工學為主。
試想,古代的那些橋梁建造、石佛雕刻、高塔建造是多麽的精美牢固,甚至以現代的工藝水準,還不能做到一比一複刻。
可是與之相對應的數學、測繪、建造等技藝,竟然出現了斷代的危機。
提高工匠待遇,培育一大批優良工匠,設立標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朱權點了點頭,掃視了一眼教室,又問道:“聽你講課的人似乎不多,這是為何?”
周石微微皺眉,思索了片刻後說道:“陛下,其實草民的學生並不少,隻是今日沒來的人多了些,或許這些人家中有事吧。”
朱權微微眯起眼睛。
轉頭看向解縉,吩咐道:“去把花名冊拿來,朕要看看是哪些學子缺席。”
解縉不敢怠慢,急忙轉身離去,不多時便拿著花名冊匆匆返迴。
朱權接過花名冊,目光迅速在上麵掃視著,越看臉色越沉。他發現,那些沒來聽課的學子竟然大多都是勳貴子弟。
郭家、徐家、張家、湯家、李家……這些家族的旁支或者親戚。
“朕算是明白了,這些勳貴子弟,壓根就不屑學習理工學說。在他們看來,隻有學習儒學,日後當官才是正途,這些實用的學問,他們根本瞧不上眼!”
國子監是大明的最高學府。
選拔的應該是最優秀的人才,但是勳貴和外戚憑借著軍功,可以很輕易的把子弟送入國子監,享受到最優渥的教育資源。
對此,朱權並沒有異議。
但是,這些子弟壓根沒把國子監放在眼中,尤其是對於工學毫無興趣。
在他們眼中,國子監不過是一個給他們 “鍍金” 的地方,是他們通往仕途和軍職的一塊跳板。
他們選擇工學,無非就是更好過關,以後更有吹噓的資本。
但是,他們不學習,卻霸占了別人的名額。
這種事情,朱權是絕不容許發生的。
朱權直接又坐了下來,說道:“解縉,將未到學子全叫過來,朕想見識見識,他們都是什麽樣的人才,難道還能無師自通嗎!”
“是!”
解縉立即吩咐了下去。
周石小聲提醒道:“陛下,其實這也是草民的過錯,是草民沒有管教好他們,才讓他們逃課的……”
“不關你的事,這些人都有背景,你壓根管不住他們!”
朱權眯著眼睛,這種歪風邪氣如果不能刹住,以後大明還怎麽發展?
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研究經學,隻想著權謀算計,務虛而不務實,有能力的工匠得不到重用,科技還怎麽進步?
在等待的時間中,周石搬來了一台機器,百無聊賴地擺弄著。
顯然這家夥對機器類的東西很感興趣。
朱權看了一會兒,心中湧起一股好奇。
於是開口問道:“這是何物?”
周石抬起頭,恭敬地迴答道:“陛下,這是紡織機,草民的家母擅長紡織,不過就是太累了。草民閑來無事,便琢磨著如何運轉得更快。”
朱權微微頷首,頓時皺起了眉頭。
紡織機啊……
這個詞語怎麽如此熟悉呢?
朱權站起身,湊近觀察著這架老式的紡織機,看著那些交錯的絲線和轉動的部件,心中的好奇愈發濃烈。
忽然,朱權似乎想到了什麽,猛地一腳踢出,動作之大,竟直接踢歪了錠子。
錠子是最核心的器件,錠子一旦損壞,紡織機便無法正常運行。
周石見狀,微微一愣,臉上露出不解的神情,不知陛下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是何用意。
解縉冷哼道:“如今陛下正在氣頭上,你還在擺弄這些破玩意,你是不是沒把陛下放在眼中?陛下沒砸爛你的紡織機,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
他看著懷中粉雕玉琢的孩子,驕傲的說道:“哈哈,真沒想到,朕略施小計,想出讓兒子出馬這一招,就把父皇的心意給改變了。朕這腦子,當真是聰慧過人,想出如此絕妙的法子。”
朱權一邊說著,一邊輕輕晃著懷中的孩子,眼中滿是自豪。
聞言,張玥不禁輕笑一聲,眼神中帶著嬌嗔,輕聲說道:“陛下,孩子才多大啊,您就讓他出麵,幸虧他聰明伶俐……”
張玥的聲音溫柔婉轉,帶著濃濃的愛意。
朱權聽了張玥的話,微微一怔,隨即大笑起來,臉上的得意更甚:“你說得有幾分道理,但這是朕的種,他聰明那也是遺傳朕的。”
朱元璋在對待各地藩王的態度上,終於出現了轉變。
以朱元璋的意思,若是突然下令調動各地藩王,定然會引起騷亂,所以倒不如讓各地藩王進京,朱權逐一說服他們。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權擺擺手,表示毫無難度。
下午無事,朱權便去了國子監。
國子監主要由解縉負責,解縉這個家夥吧,雖然學富五車,通曉大義,但是就是不能讓他做官,不能讓他治理地方。
他隻要當官,一定會搞出一些幺蛾子。
善於治學者,不善於治世。
朱權忽然要去國子監,眾人都有些驚訝,但還是跟著朱權一同前往。
走在路上,解縉一邊引領著朱權往內走去,一邊說道:“陛下,自您提出增設新學科的旨意後,國子監上下無不全力以赴,日夜籌備。”
朱權微微頷首,目光深邃,文化不能再局限於八股文這一隅之地,八股文對統治百姓有用,但是對於科技發展毫無用處,甚至是極大的阻礙。
社會要發展,大明要進步。
必須從思想、文化、科技等諸多領域有所突破,讓大明學術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解縉恭敬地說道:“如今,國子監已規劃好了各個新學科的課程。數學教授算術、幾何;天文則研究星象、曆法;工理學科會涉及器械製造、建築營造,除此之外還有農學、醫理、雜學等。”
朱權聽著解縉的介紹,臉上露出一絲欣慰之色,但隨即又問道:“朕問你,如何招募合適的老師?”
解縉連忙迴道:“陛下,臣派人前往各地,尋找那些學識淵博之人。如今一共有四百多名老師,不乏有精於數算,曆法的工匠、技師,甚至還有十幾個道人和僧人,平時研究占卜和煉丹。”
朱權點了點頭,思索片刻後問道:“那八股文呢?如今八股文的教學有何改變?”
解縉迴道:“陛下,以後科舉考試,不再局限於四書五經的刻板闡釋。鼓勵學子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論述,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個就叫做……”
見狀,朱權直接說道:“就叫做議論文吧!”
“是,陛下!”
“有沒有遇到什麽困難?”
解縉一愣,遲疑道:“如今推行時間尚緩,許多學子認為,這些這些新學科都是旁門左道,學了也沒什麽用,還影響他們以後的發展。”
朱權聞言,眼神一凜,冷哼一聲道:“迂腐之見!”
朱權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四周,他清晰地感覺到,這短短兩年時間,國子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整個學府麵積擴充了一倍還多,新增的大多是工學、理學方麵的教堂,亭台樓閣錯落有致,處處都洋溢著蓬勃的生機。
這裏不再僅僅是勳貴子弟的專屬求學之地。
同時廣納天下英才,來自五湖四海的學子匯聚於此,他們在各地皆有名聲,是經過各地官府選拔後,才進入了這國子監。
此時正值午後,朱權不經意間瞥向一旁的樹蔭下,隻見幾個年輕的士子正圍坐在一起,神情激昂,激烈地辯論著知識。
討論到激烈的時候,幾個人麵紅耳赤,差點吵起來。
朱權稍微聽了幾句,大多是關於新政的內容。
風聲雨聲讀書時,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倒是挺好。
朱權一行人經過這裏,總是能引起很多人的關注,他們好奇的打量著朱權。
不過也有人露出驚愕之色,仔細端詳了朱權的容貌,又瞧了瞧一旁神色恭敬的解縉,頓時明白過來眼前便是當今聖上。
這些人急忙過來行禮,不過還未等他們跪下,朱權便擺擺手,讓他們起身。
很顯然,朱權不想暴露身份。
逛了一會兒,朱權轉頭看向解縉,開口問道:“這國子監中工學在什麽位置?朕想去看看。”
如今,大明整體呈現出輕視工學的跡象,朱權想實地看看,自從自己下令,解縉有沒有好好落實到位!
解縉連忙道:“陛下,工學所在之處就在前方不遠處,臣這便為您帶路。”
說罷,解縉在前引路,朱權邁步跟了上去。
一行人沿著曲折的迴廊前行,不多時便抵達了一處院落。
朱權踏入院落,掃了一眼老師,隻見他年齡約莫有五十餘歲,皮膚粗糙、麵容憨厚,正站在講台上,對著下麵十幾個學子教學。
那老師察覺到眾人到來,微微一愣,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解縉急忙向前幾步,低聲提醒道:“陛下今日親臨國子監視察。”
那老師一聽,臉色瞬間變得煞白,眼中滿是驚恐與慌亂。
他 噗通 一聲跪倒在地,結巴道:“草……草民周石不知陛下駕到,有失遠迎,望陛下恕罪!”
朱權笑道:“起來吧,朕隻是來聽聽課,你繼續講便是。”
說罷,朱權找了個位置坐下,示意老師繼續授課。
周石戰戰兢兢地站起身來,額頭上已滿是汗珠。或許是有朱權的緣故,他講話有些磕巴,說兩句話,便要看看朱權的神色。
生怕說錯了什麽話。
但是他講的內容,卻很實用,比如如何建造橋梁、高樓,用一些簡易的木材,搭建建築物的結構,分配其中的力,讓建築物更加穩固。
還有馬車、船舶……這些東西如何打造,使用起來會更加省力氣。
朱權聽得很認真,這老師講的都是經驗之談,卻沒有係統的總結。如果讓朱權進行總結,那就是橫跨建築學、力學、材料學等諸多領域的牛人。
終於,這節課講完了。
周石戰戰兢兢的走到朱權麵前,低下了頭。
“你叫周石對嗎?”
“是,是陛下。”
“明天你就不用來教課了!”
“啊?”周石茫然的抬起頭,心中如遭雷擊,他或許是沒有想到,自己第一次見到陛下,就給對方留下了這麽差的印象。
心中因為害怕,兩行清淚差點奪眶而出。
解縉立馬恨鐵不成鋼的罵道:“你瞧瞧你,陛下聽你的課,是你天大的榮幸,結果你講成這個鬼樣子,如何對得起朝廷的信任。”
周石抹著眼淚說道:“我說我不來,您非讓我來。我……我隻是個工匠,實在是不會講課啊……”
不料,朱權卻笑嗬嗬的詢問道:“朕感覺,以你的才識,當個老師太屈才了,要不這樣吧,以後你去工部任職吧?”
“啊?”
周石驚訝的抬起頭,呆愣了起來。
“愣什麽愣,我早就說過,你才識非凡,講課通俗易懂,一定會有大出息的。我說的沒錯吧,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
解縉拍了拍他的肩膀,嘿嘿笑著。
周石終於反應了過來,不解的詢問道:“陛下因何……”
“你講的內容,涵蓋數學、建築學、工學等諸多領域,其實這些內容乃世間萬物變化之根本,大到山川地理之丈量,小到橋梁馬車之構造,皆有所用。”
“說到底,如今我大明之器械製造、建築營造等,皆需工理之學的支撐。隻有掌握了先進的工理技術,我大明的國力才能日益強盛。”
周石沒有想到,皇帝竟然對工學如此重視。
“你應該不是京城人士吧?出身哪裏?這些知識又從何處獲取呢?”
周石憨憨的笑著,連忙道:“草民世代都是工匠,草民自幼便跟著長輩們擺弄器械、參與建造,這些知識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登不得大雅之堂。”
朱權點點頭,明白了過來。
除儒學外,其餘學科的傳承,主要靠父子和師徒關係,尤其以工學為主。
試想,古代的那些橋梁建造、石佛雕刻、高塔建造是多麽的精美牢固,甚至以現代的工藝水準,還不能做到一比一複刻。
可是與之相對應的數學、測繪、建造等技藝,竟然出現了斷代的危機。
提高工匠待遇,培育一大批優良工匠,設立標準,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朱權點了點頭,掃視了一眼教室,又問道:“聽你講課的人似乎不多,這是為何?”
周石微微皺眉,思索了片刻後說道:“陛下,其實草民的學生並不少,隻是今日沒來的人多了些,或許這些人家中有事吧。”
朱權微微眯起眼睛。
轉頭看向解縉,吩咐道:“去把花名冊拿來,朕要看看是哪些學子缺席。”
解縉不敢怠慢,急忙轉身離去,不多時便拿著花名冊匆匆返迴。
朱權接過花名冊,目光迅速在上麵掃視著,越看臉色越沉。他發現,那些沒來聽課的學子竟然大多都是勳貴子弟。
郭家、徐家、張家、湯家、李家……這些家族的旁支或者親戚。
“朕算是明白了,這些勳貴子弟,壓根就不屑學習理工學說。在他們看來,隻有學習儒學,日後當官才是正途,這些實用的學問,他們根本瞧不上眼!”
國子監是大明的最高學府。
選拔的應該是最優秀的人才,但是勳貴和外戚憑借著軍功,可以很輕易的把子弟送入國子監,享受到最優渥的教育資源。
對此,朱權並沒有異議。
但是,這些子弟壓根沒把國子監放在眼中,尤其是對於工學毫無興趣。
在他們眼中,國子監不過是一個給他們 “鍍金” 的地方,是他們通往仕途和軍職的一塊跳板。
他們選擇工學,無非就是更好過關,以後更有吹噓的資本。
但是,他們不學習,卻霸占了別人的名額。
這種事情,朱權是絕不容許發生的。
朱權直接又坐了下來,說道:“解縉,將未到學子全叫過來,朕想見識見識,他們都是什麽樣的人才,難道還能無師自通嗎!”
“是!”
解縉立即吩咐了下去。
周石小聲提醒道:“陛下,其實這也是草民的過錯,是草民沒有管教好他們,才讓他們逃課的……”
“不關你的事,這些人都有背景,你壓根管不住他們!”
朱權眯著眼睛,這種歪風邪氣如果不能刹住,以後大明還怎麽發展?
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研究經學,隻想著權謀算計,務虛而不務實,有能力的工匠得不到重用,科技還怎麽進步?
在等待的時間中,周石搬來了一台機器,百無聊賴地擺弄著。
顯然這家夥對機器類的東西很感興趣。
朱權看了一會兒,心中湧起一股好奇。
於是開口問道:“這是何物?”
周石抬起頭,恭敬地迴答道:“陛下,這是紡織機,草民的家母擅長紡織,不過就是太累了。草民閑來無事,便琢磨著如何運轉得更快。”
朱權微微頷首,頓時皺起了眉頭。
紡織機啊……
這個詞語怎麽如此熟悉呢?
朱權站起身,湊近觀察著這架老式的紡織機,看著那些交錯的絲線和轉動的部件,心中的好奇愈發濃烈。
忽然,朱權似乎想到了什麽,猛地一腳踢出,動作之大,竟直接踢歪了錠子。
錠子是最核心的器件,錠子一旦損壞,紡織機便無法正常運行。
周石見狀,微微一愣,臉上露出不解的神情,不知陛下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是何用意。
解縉冷哼道:“如今陛下正在氣頭上,你還在擺弄這些破玩意,你是不是沒把陛下放在眼中?陛下沒砸爛你的紡織機,就已經是法外開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