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攜仇引恨害稚子
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 作者:MangoEV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0章 攜仇引恨害稚子
崔暹微愣一瞬,抬眸隻見高澄眉頭微皺,想到當初換手板的場景,崔暹悠悠說道:
“一日朝會,我與二郎並列,曾拍他後背試探,二郎竟用犀手板換我竹手板,當時眼神懵懂如幼鹿,下官以為......”
高澄旋即睖了他一眼:“崔中尉也信了……”
但又想到,自己如今世子之位,本就穩固,縱然二弟裝傻,也未顯其他不軌之心。
終究還是兄弟之間的事,不至於引外人參與,也就止住這個話題:“不提也罷!”
與崔暹又議了半晌朝局,已是漏斷更闌。
高澄踏出正廳時,見初雪下落,瞬似忘記一切煩憂。
輕手輕腳推開房門,簾帳低垂,燭影搖紅。
“阿姝?姝……”高澄俯身湊近榻邊,指尖掠過她散在枕畔的青絲,隻是帳中唿吸綿長。
“這般早就睡下了。”
於是輕手解下腰間佩劍,玄鐵劍鞘與案幾相觸時隻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響。
褪去外袍便掀開氈毯一角,將帶寒意的身軀緩緩貼近秦姝,被下溫熱似暖陽,漸漸化開滿身疲憊。
窗外雪落無聲,簷角銅鈴在風中輕晃,驚起幾片落在窗欞上的雪花。
高澄將臉埋進秦姝散開青絲間,聽著她均勻的唿吸聲,終於合上了沉重的眼簾。
晉陽丞相府綺梅園,積雪折彎了枝頭,紅梅點點如胭脂暈染。
趙北秋將高長恭架在肩頭,稚子黑靴在他胸前輕晃,繡著金線的靴尖掃過靛青袍紋。
“北秋哥哥,再高些......”稚嫩的童音攜著雀躍,唿出的白霧凝在梅枝上。
趙北秋再往上踮了踮腳尖,青石板上積雪被碾出細碎的聲響。
高長恭伸出凍得通紅的小手,指尖堪堪觸到那支最豔的紅梅。
梅枝彈迴的刹那,雪沫紛紛揚揚落了滿肩。
“摘到啦!”孩童的笑聲清亮如碎玉,震得枝頭雀鳥撲棱棱飛向鉛灰天際。
趙北秋俯身將人放下,見高長恭捧著梅枝嗬氣,鼻尖凍得緋紅,倒比朱砂點的花瓣更豔三分。
稚子忽地仰頭,琉璃般的眸子映著雪光:“北秋哥哥,你都來了,為何阿姑卻不來看我?”
趙北秋喉結動了動,想起臨行前高澄的叮囑:“你阿姑......尚在四方遊曆”
他撣去孩童領口雪粒,補了句:“心裏必是念著四郎的。”
“若真想我,就該來看我了!”高長恭垂眸數著梅瓣,錦貂領子毛尖沾了融雪,洇出幾點深色。
未曾察覺,疏影橫斜處,李昌儀攥緊金銅暖爐,手指已然泛白,她屏息聽著這孩童與少年的對話。
“待大將軍接四郎迴鄴城,興許......興許你就能看見阿姑了!”
“北秋哥哥,為何阿爺讓我喚阿姑姊姊,王父偏不讓?”高長恭歪著頭,梅枝輕戳到北秋肩頭。
趙北秋一時語塞,年輕的臉上泛起窘迫的紅暈,雖然他知曉一切,但高澄與秦姝始終攜著兄妹身份。
望著長恭純真的眼眸,輕聲道:“那四郎喜歡喚什麽?”
“姊姊!”梅枝在空中劃出緋紅弧線,“姊姊比阿姑好聽!”
李昌儀袖中暖爐";哢";地輕響,唇角譏誚如梅枝上的冰棱。
在婁昭君身邊侍奉這麽久,竟還不知如此秘密。
難怪高澄會納一個歌姬入府,卻從未透露高長恭生母是誰!
目光掠過孩童眉間,那抹孤清倒真與秦姝神似。
李昌儀悄然後退,錦履在雪地拖出蜿蜒痕跡,轉眼被風卷來的碎雪填平。
園內隻留高長恭清脆爽朗的笑聲,與紅梅的幽香一同,飄散在丞相府的上空。
宋娘迴到晉陽,仍同在鄴城一般深居寡出。
兒子高孝瑜自然隨著高歡一眾兒子入學,因與自己的小九叔叔高湛同歲,孩子之間相處起來也很融洽。
高長恭卻因年紀太小,讀書隻是啟蒙,仍由宋娘院內女官負責。
雪光透過茜紗窗,在宣紙上暈出淡青。高長恭小手握筆,懸在半空,墨汁在紙上洇出歪斜的“河”字。
“四郎運筆要穩當些。”
教書女官話音未落,隻聞院中響起一陣清脆笑聲,說著:“綺梅園新開了胭脂梅,宋姐姐來了晉陽這麽久,也別整日把自己關在屋子裏。”
李昌儀裹著白裘披風掀簾而入,鬢邊垂絲掃過宋娘手中未繡完的雲紋袖繡。
“今日難得空閑,就想著邀著姐姐一起,去園裏看看!”
宋娘望著窗外碎玉般的雪粒子,再望了一眼正在習字的長恭。
李昌儀一把奪過她手中刺繡,放到了矮案上,順著宋娘的目光望向高長恭:“姐姐總悶在屋裏,當心四郎也學您這孤僻性子,往後大將軍反而要怪上姐姐,豈不是費心不討好?”
這話恰似銀針刺破錦囊,“李娘子說得是!”宋娘終是輕笑起身,攏了灰鼠鬥篷。
李昌儀順勢移步至高長恭身側蹲下,指甲劃過墨跡:“小小年紀,練出這般好字,都是姐姐功勞!”
“李娘,咱走吧!”
李昌儀起身時披風一角帶起案頭紙張,冷笑在麵上轉瞬即逝。
她們前腳方走,後腳便有一婢子裹著護手進到院內,俯身時腰間革帶發出細響:“四郎可想見你阿姑?”
高長恭應聲抬頭,扔下手中毫筆:“想”
女官認得她是芳林苑的婢女,到底沒敢阻攔,任由女婢牽著長恭出了門。
廊下冰棱折射著孩童歡快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九曲迴廊盡頭。
湖麵薄冰泛著青灰色,那婢女用繡鞋試著碾冰,碎冰碴的聲響格外清脆,再四下張望。
“阿姑......”高長恭正要發問,後背突然襲來劇痛。
瞬間冰碎人墜,沒入水中刹那,他隻見婢女逃竄翻飛的裙角,冰水如針刺骨,浸水的貂裘變得比鐵鉛還沉,直拽著他往下墜。
他還想活命掙脫,可凍僵的手腳根本不聽使喚,剛唿出一個“救......”字,冰水卻四湧灌進喉鼻,隻望見鉛雲縫隙漏下的天光。
千鈞一發之際,水中躍下一道火紅身影,抓握住長恭拖出了湖中。
“快點,快點把人拉上!”高長恭隻覺耳邊嗡嗡作響,隱約辨出是柔然話,卻已凍得連眼皮都抬不起來。
綺娜迅速脫下身上狐裘,將長恭緊緊裹住,見孩童青紫的唇色,又趕忙掐他人中。
趙北秋踏雪而來,忙從綺娜懷中抱過高長恭,觸手一片冰涼
“也不知這孩子,怎麽就掉到冰窟裏!快點抱......”綺娜語氣急促,
抬眼認出人時,竟呆得說不出話,不知他怎會在這丞相府。
“多謝公主相救!”趙北秋來不及說太多,已抱著孩子衝向迴廊。
崔暹微愣一瞬,抬眸隻見高澄眉頭微皺,想到當初換手板的場景,崔暹悠悠說道:
“一日朝會,我與二郎並列,曾拍他後背試探,二郎竟用犀手板換我竹手板,當時眼神懵懂如幼鹿,下官以為......”
高澄旋即睖了他一眼:“崔中尉也信了……”
但又想到,自己如今世子之位,本就穩固,縱然二弟裝傻,也未顯其他不軌之心。
終究還是兄弟之間的事,不至於引外人參與,也就止住這個話題:“不提也罷!”
與崔暹又議了半晌朝局,已是漏斷更闌。
高澄踏出正廳時,見初雪下落,瞬似忘記一切煩憂。
輕手輕腳推開房門,簾帳低垂,燭影搖紅。
“阿姝?姝……”高澄俯身湊近榻邊,指尖掠過她散在枕畔的青絲,隻是帳中唿吸綿長。
“這般早就睡下了。”
於是輕手解下腰間佩劍,玄鐵劍鞘與案幾相觸時隻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響。
褪去外袍便掀開氈毯一角,將帶寒意的身軀緩緩貼近秦姝,被下溫熱似暖陽,漸漸化開滿身疲憊。
窗外雪落無聲,簷角銅鈴在風中輕晃,驚起幾片落在窗欞上的雪花。
高澄將臉埋進秦姝散開青絲間,聽著她均勻的唿吸聲,終於合上了沉重的眼簾。
晉陽丞相府綺梅園,積雪折彎了枝頭,紅梅點點如胭脂暈染。
趙北秋將高長恭架在肩頭,稚子黑靴在他胸前輕晃,繡著金線的靴尖掃過靛青袍紋。
“北秋哥哥,再高些......”稚嫩的童音攜著雀躍,唿出的白霧凝在梅枝上。
趙北秋再往上踮了踮腳尖,青石板上積雪被碾出細碎的聲響。
高長恭伸出凍得通紅的小手,指尖堪堪觸到那支最豔的紅梅。
梅枝彈迴的刹那,雪沫紛紛揚揚落了滿肩。
“摘到啦!”孩童的笑聲清亮如碎玉,震得枝頭雀鳥撲棱棱飛向鉛灰天際。
趙北秋俯身將人放下,見高長恭捧著梅枝嗬氣,鼻尖凍得緋紅,倒比朱砂點的花瓣更豔三分。
稚子忽地仰頭,琉璃般的眸子映著雪光:“北秋哥哥,你都來了,為何阿姑卻不來看我?”
趙北秋喉結動了動,想起臨行前高澄的叮囑:“你阿姑......尚在四方遊曆”
他撣去孩童領口雪粒,補了句:“心裏必是念著四郎的。”
“若真想我,就該來看我了!”高長恭垂眸數著梅瓣,錦貂領子毛尖沾了融雪,洇出幾點深色。
未曾察覺,疏影橫斜處,李昌儀攥緊金銅暖爐,手指已然泛白,她屏息聽著這孩童與少年的對話。
“待大將軍接四郎迴鄴城,興許......興許你就能看見阿姑了!”
“北秋哥哥,為何阿爺讓我喚阿姑姊姊,王父偏不讓?”高長恭歪著頭,梅枝輕戳到北秋肩頭。
趙北秋一時語塞,年輕的臉上泛起窘迫的紅暈,雖然他知曉一切,但高澄與秦姝始終攜著兄妹身份。
望著長恭純真的眼眸,輕聲道:“那四郎喜歡喚什麽?”
“姊姊!”梅枝在空中劃出緋紅弧線,“姊姊比阿姑好聽!”
李昌儀袖中暖爐";哢";地輕響,唇角譏誚如梅枝上的冰棱。
在婁昭君身邊侍奉這麽久,竟還不知如此秘密。
難怪高澄會納一個歌姬入府,卻從未透露高長恭生母是誰!
目光掠過孩童眉間,那抹孤清倒真與秦姝神似。
李昌儀悄然後退,錦履在雪地拖出蜿蜒痕跡,轉眼被風卷來的碎雪填平。
園內隻留高長恭清脆爽朗的笑聲,與紅梅的幽香一同,飄散在丞相府的上空。
宋娘迴到晉陽,仍同在鄴城一般深居寡出。
兒子高孝瑜自然隨著高歡一眾兒子入學,因與自己的小九叔叔高湛同歲,孩子之間相處起來也很融洽。
高長恭卻因年紀太小,讀書隻是啟蒙,仍由宋娘院內女官負責。
雪光透過茜紗窗,在宣紙上暈出淡青。高長恭小手握筆,懸在半空,墨汁在紙上洇出歪斜的“河”字。
“四郎運筆要穩當些。”
教書女官話音未落,隻聞院中響起一陣清脆笑聲,說著:“綺梅園新開了胭脂梅,宋姐姐來了晉陽這麽久,也別整日把自己關在屋子裏。”
李昌儀裹著白裘披風掀簾而入,鬢邊垂絲掃過宋娘手中未繡完的雲紋袖繡。
“今日難得空閑,就想著邀著姐姐一起,去園裏看看!”
宋娘望著窗外碎玉般的雪粒子,再望了一眼正在習字的長恭。
李昌儀一把奪過她手中刺繡,放到了矮案上,順著宋娘的目光望向高長恭:“姐姐總悶在屋裏,當心四郎也學您這孤僻性子,往後大將軍反而要怪上姐姐,豈不是費心不討好?”
這話恰似銀針刺破錦囊,“李娘子說得是!”宋娘終是輕笑起身,攏了灰鼠鬥篷。
李昌儀順勢移步至高長恭身側蹲下,指甲劃過墨跡:“小小年紀,練出這般好字,都是姐姐功勞!”
“李娘,咱走吧!”
李昌儀起身時披風一角帶起案頭紙張,冷笑在麵上轉瞬即逝。
她們前腳方走,後腳便有一婢子裹著護手進到院內,俯身時腰間革帶發出細響:“四郎可想見你阿姑?”
高長恭應聲抬頭,扔下手中毫筆:“想”
女官認得她是芳林苑的婢女,到底沒敢阻攔,任由女婢牽著長恭出了門。
廊下冰棱折射著孩童歡快的背影,漸漸消失在九曲迴廊盡頭。
湖麵薄冰泛著青灰色,那婢女用繡鞋試著碾冰,碎冰碴的聲響格外清脆,再四下張望。
“阿姑......”高長恭正要發問,後背突然襲來劇痛。
瞬間冰碎人墜,沒入水中刹那,他隻見婢女逃竄翻飛的裙角,冰水如針刺骨,浸水的貂裘變得比鐵鉛還沉,直拽著他往下墜。
他還想活命掙脫,可凍僵的手腳根本不聽使喚,剛唿出一個“救......”字,冰水卻四湧灌進喉鼻,隻望見鉛雲縫隙漏下的天光。
千鈞一發之際,水中躍下一道火紅身影,抓握住長恭拖出了湖中。
“快點,快點把人拉上!”高長恭隻覺耳邊嗡嗡作響,隱約辨出是柔然話,卻已凍得連眼皮都抬不起來。
綺娜迅速脫下身上狐裘,將長恭緊緊裹住,見孩童青紫的唇色,又趕忙掐他人中。
趙北秋踏雪而來,忙從綺娜懷中抱過高長恭,觸手一片冰涼
“也不知這孩子,怎麽就掉到冰窟裏!快點抱......”綺娜語氣急促,
抬眼認出人時,竟呆得說不出話,不知他怎會在這丞相府。
“多謝公主相救!”趙北秋來不及說太多,已抱著孩子衝向迴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