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晝夜不舍馳軍所
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 作者:MangoEV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2章 晝夜不舍馳軍所
高澄在東柏堂召集幕僚,草草分派京畿戍衛諸事,擬完軍務調令後。
又另鋪一紙寫下:“糾劾縱舍,權且以息為要,勿惹貴怒.....”就遣王紘快馬送往崔暹府上。
高洋目送兄長率眾策馬揚鞭而去,直至蹄聲漸遠,方才按刀轉身,疾步踏入府中。
奔策不過幾十裏,穹廬黑雲滿霧,漸漸飄起雨雪。
“大將軍,天都要黑了,現在又下雪雨,怕是策馬難行,是否在滏口驛歇息一晚再啟程?”斛律光高喊。
高澄扯韁,馬蹄踏步徘徊兩周,望天地昏暗,雪雨飄零。
現已離了鄴城,在難掩飾心下擔憂:“不......”音色間嘶啞帶泣。
“連夜趕路。”
說完,眾騎揚鞭迎混沌風雪,隱入太行山脊。
斛律金領著眾人,穿行於平陽巷陌,巡視大軍寄宿民家情形。
見士卒們得了柴薪糧秣,躁動之氣已消,也舒了口氣。
“右丞,這次全虧了你,三軍將士才躲過寒雨凍軀,迴去我就向大王稟明,好好獎賞你一番。”
張纂拱手:“謝過大司馬,這都是下官該做的。”
高歡病況愈重,還軍路上一直昏沉夢魘,時斷時續的夢中呢喃,不是喚著舊人故友,就是唿著‘子惠’。
此刻,猛地驚醒,額頭尤帶汗珠,睜眼之際看清身側陳元康,急攥住他衣袖問道:“子惠?子惠可到了?”
“大王寬心!”陳元康俯身輕語,“世子已在來的路上,不日將至。”
高歡長舒一口氣,似是要將心中餘悸悉數吐出,稍定心神後又問:“大軍......如今到了何處?”
陳元康眉宇緊鎖,徐之才反複叮囑,不可讓大王勞心傷神,但高歡每每昏寐醒來,必問軍國要務,著實令他左右為難。
遲疑之際還是如實稟道:
“大王,逢寒雨難行,大軍暫駐平陽休整,不過大王寬心,斛律將軍已妥善安置三軍,分寄於城內各家民宅。
且軍紀嚴明,士卒未敢侵擾百姓分毫,百姓亦多照應,倒結了魚水之誼。”
“如此甚好......那軍中疫症如何?”高歡點了點頭。
“說起來倒是奇事,一日前有個樵夫送來一單方,說是一老道委他送來,秘書監用了這方子,今日倒真見了效果。”
高歡猛然撐起身子:“有這等奇事?”問完,又泄力躺下,哀歎一聲:“若是早日得了藥方,又何必退兵呢?莫非真是天意?叫孤有生之年,看不到北方一統?”
陳元康微搖了搖頭:“大王,如今您該好生休養,時勢由天,也需保重身體才可圖啊!”
高歡輕輕點了點頭,順著帳內燭火,目光遊移到床尾衣架,手指微微抬了抬,指著架上那件灰裘大氅。
陳元康會意,立刻起身取下輕輕覆在高歡身上,但他隻是捧起大氅一角,端詳著針線出神。
“等寒雨停了,立刻行軍,不得再延誤了。既退兵了,該早日歸家才是......”
雪雨飄零汾水之畔,龍王廟破敗透風,秦姝蜷縮在草垛間,渾身綿軟滾燙,喉間似千刃割喉,隻能偶爾滾著口水壓製,意識也是昏沉模糊。
額上突感一片冰涼,勉強撐開眼簾,模糊見著那道素白身影,正是自己尾隨跟了三日的老道。
那老道橫出左手將她身子扶正,捋了捋袖口,右手端碗,輕輕吹開湯藥熱氣,嚐過不燙,才將抵到秦姝唇畔。
“這藥......能救我?”秦姝隻能吐氣發音。
“能救。”
得了老道頷首示意,秦姝才銜著碗沿,梗著脖頸費力吞咽。
“病好了,就尋個清淨地兒,好好活,別去做你不願為的事兒,也不要......不要再尋,不該尋的人。”
老道說到此處,眸色之中,不禁泛起一絲難掩遺憾。
秦姝勉力抬首,聽不明白,也瞧不懂,喉間疼痛難以發音,索性不去說話,挪動著身子想要退倚草垛。
那老道卻托扶她的手,卻就勢將她裹進懷中,嘴裏說道:“病了,受不得寒,你且安心入睡。”
秦姝掙了掙便不動了,一時竟覺無比心安熟悉,昏沉間再往溫熱處貼了貼,任由自己模糊陷沉。
簷角融雪如簾,老道手指勾著秦姝脖間紅線,緩緩帶出玉螞蚱,手指輕輕抹過‘澄’字。
翌日,陽過正簷,秦姝緩緩睜眼,喉間雖還疼痛,但彎指捏拳,已能使得上力。
四望都不見老道身影,而他的陶塤卻置在身側,秦姝拿著陶塤翻爬起身,走到廟門,簷下白馬垂首啃食著石縫間的枯草,毛驢蹭著褪色廊柱,仍不見老道蹤影。
至日影西斜,還不見人返,索性解了毛驢韁繩,翻身上馬,踏出了龍王廟。毛驢嘶鳴兩聲,竟自跟了上來。
秦姝嚐試吹塤,卻始終不成調曲,就輕輕掖入袖中。
揚鞭一策,白馬踏起官道水漸,毛驢緊隨著小跑,頸間銅鈴晃出清響,一騎一畜斜影漸次沒入蒼茫暮色。
汾水畔,轅門守軍見數十騎蹄聲攜亮逼近,橫槊大喝:“來者何人?”
“把眸子都放亮些。”當先騎手猛勒韁繩,大唿道:“世子爺駕到。”
轅門校尉借著火光看清來人,急忙奔往主帳外通報:“大王,世子......世子到了......”
高澄策馬直入轅門,近至主帳才翻身下鞍,大氅帶風奔近帳內,疾步趨近到榻前,便撲跪下去。
“父親,子惠來遲!”
榻上高歡勉力伸出右手,高澄急忙迎上緊握,抬帶右臂埋麵,拭幹眼角淚痕,生生咽下喉間哽咽。
“父親......身子可好些了?都怪子惠無用,未能替父分憂,才害父親勞疾!”
見到了長子,高歡眼中泛起一絲慰藉,心也安了許多。
隻是連日路途顛簸,身子較前更加虛弱,勉力開口:
“為父還未說話,你倒說了這許多......孤這身子,怕是熬不過了,如今見你......”
“父親,您別這麽說!”高澄原還想強撐,但眼眶一熱,淚水竟止不住外湧。
帳內斛律金急忙寬慰:“世子,你這樣倒叫大王跟著傷心,還是別掉淚了。”
“難道?”高歡扯出一絲無奈笑意:“還要孤一個病人,來開解你?”
高澄慌忙拭去淚痕,見徐之才進帳奉藥,立刻起身接過,平複一番,舀起一匙湯藥細細吹溫。
“來,父親,喝藥。”
高澄在東柏堂召集幕僚,草草分派京畿戍衛諸事,擬完軍務調令後。
又另鋪一紙寫下:“糾劾縱舍,權且以息為要,勿惹貴怒.....”就遣王紘快馬送往崔暹府上。
高洋目送兄長率眾策馬揚鞭而去,直至蹄聲漸遠,方才按刀轉身,疾步踏入府中。
奔策不過幾十裏,穹廬黑雲滿霧,漸漸飄起雨雪。
“大將軍,天都要黑了,現在又下雪雨,怕是策馬難行,是否在滏口驛歇息一晚再啟程?”斛律光高喊。
高澄扯韁,馬蹄踏步徘徊兩周,望天地昏暗,雪雨飄零。
現已離了鄴城,在難掩飾心下擔憂:“不......”音色間嘶啞帶泣。
“連夜趕路。”
說完,眾騎揚鞭迎混沌風雪,隱入太行山脊。
斛律金領著眾人,穿行於平陽巷陌,巡視大軍寄宿民家情形。
見士卒們得了柴薪糧秣,躁動之氣已消,也舒了口氣。
“右丞,這次全虧了你,三軍將士才躲過寒雨凍軀,迴去我就向大王稟明,好好獎賞你一番。”
張纂拱手:“謝過大司馬,這都是下官該做的。”
高歡病況愈重,還軍路上一直昏沉夢魘,時斷時續的夢中呢喃,不是喚著舊人故友,就是唿著‘子惠’。
此刻,猛地驚醒,額頭尤帶汗珠,睜眼之際看清身側陳元康,急攥住他衣袖問道:“子惠?子惠可到了?”
“大王寬心!”陳元康俯身輕語,“世子已在來的路上,不日將至。”
高歡長舒一口氣,似是要將心中餘悸悉數吐出,稍定心神後又問:“大軍......如今到了何處?”
陳元康眉宇緊鎖,徐之才反複叮囑,不可讓大王勞心傷神,但高歡每每昏寐醒來,必問軍國要務,著實令他左右為難。
遲疑之際還是如實稟道:
“大王,逢寒雨難行,大軍暫駐平陽休整,不過大王寬心,斛律將軍已妥善安置三軍,分寄於城內各家民宅。
且軍紀嚴明,士卒未敢侵擾百姓分毫,百姓亦多照應,倒結了魚水之誼。”
“如此甚好......那軍中疫症如何?”高歡點了點頭。
“說起來倒是奇事,一日前有個樵夫送來一單方,說是一老道委他送來,秘書監用了這方子,今日倒真見了效果。”
高歡猛然撐起身子:“有這等奇事?”問完,又泄力躺下,哀歎一聲:“若是早日得了藥方,又何必退兵呢?莫非真是天意?叫孤有生之年,看不到北方一統?”
陳元康微搖了搖頭:“大王,如今您該好生休養,時勢由天,也需保重身體才可圖啊!”
高歡輕輕點了點頭,順著帳內燭火,目光遊移到床尾衣架,手指微微抬了抬,指著架上那件灰裘大氅。
陳元康會意,立刻起身取下輕輕覆在高歡身上,但他隻是捧起大氅一角,端詳著針線出神。
“等寒雨停了,立刻行軍,不得再延誤了。既退兵了,該早日歸家才是......”
雪雨飄零汾水之畔,龍王廟破敗透風,秦姝蜷縮在草垛間,渾身綿軟滾燙,喉間似千刃割喉,隻能偶爾滾著口水壓製,意識也是昏沉模糊。
額上突感一片冰涼,勉強撐開眼簾,模糊見著那道素白身影,正是自己尾隨跟了三日的老道。
那老道橫出左手將她身子扶正,捋了捋袖口,右手端碗,輕輕吹開湯藥熱氣,嚐過不燙,才將抵到秦姝唇畔。
“這藥......能救我?”秦姝隻能吐氣發音。
“能救。”
得了老道頷首示意,秦姝才銜著碗沿,梗著脖頸費力吞咽。
“病好了,就尋個清淨地兒,好好活,別去做你不願為的事兒,也不要......不要再尋,不該尋的人。”
老道說到此處,眸色之中,不禁泛起一絲難掩遺憾。
秦姝勉力抬首,聽不明白,也瞧不懂,喉間疼痛難以發音,索性不去說話,挪動著身子想要退倚草垛。
那老道卻托扶她的手,卻就勢將她裹進懷中,嘴裏說道:“病了,受不得寒,你且安心入睡。”
秦姝掙了掙便不動了,一時竟覺無比心安熟悉,昏沉間再往溫熱處貼了貼,任由自己模糊陷沉。
簷角融雪如簾,老道手指勾著秦姝脖間紅線,緩緩帶出玉螞蚱,手指輕輕抹過‘澄’字。
翌日,陽過正簷,秦姝緩緩睜眼,喉間雖還疼痛,但彎指捏拳,已能使得上力。
四望都不見老道身影,而他的陶塤卻置在身側,秦姝拿著陶塤翻爬起身,走到廟門,簷下白馬垂首啃食著石縫間的枯草,毛驢蹭著褪色廊柱,仍不見老道蹤影。
至日影西斜,還不見人返,索性解了毛驢韁繩,翻身上馬,踏出了龍王廟。毛驢嘶鳴兩聲,竟自跟了上來。
秦姝嚐試吹塤,卻始終不成調曲,就輕輕掖入袖中。
揚鞭一策,白馬踏起官道水漸,毛驢緊隨著小跑,頸間銅鈴晃出清響,一騎一畜斜影漸次沒入蒼茫暮色。
汾水畔,轅門守軍見數十騎蹄聲攜亮逼近,橫槊大喝:“來者何人?”
“把眸子都放亮些。”當先騎手猛勒韁繩,大唿道:“世子爺駕到。”
轅門校尉借著火光看清來人,急忙奔往主帳外通報:“大王,世子......世子到了......”
高澄策馬直入轅門,近至主帳才翻身下鞍,大氅帶風奔近帳內,疾步趨近到榻前,便撲跪下去。
“父親,子惠來遲!”
榻上高歡勉力伸出右手,高澄急忙迎上緊握,抬帶右臂埋麵,拭幹眼角淚痕,生生咽下喉間哽咽。
“父親......身子可好些了?都怪子惠無用,未能替父分憂,才害父親勞疾!”
見到了長子,高歡眼中泛起一絲慰藉,心也安了許多。
隻是連日路途顛簸,身子較前更加虛弱,勉力開口:
“為父還未說話,你倒說了這許多......孤這身子,怕是熬不過了,如今見你......”
“父親,您別這麽說!”高澄原還想強撐,但眼眶一熱,淚水竟止不住外湧。
帳內斛律金急忙寬慰:“世子,你這樣倒叫大王跟著傷心,還是別掉淚了。”
“難道?”高歡扯出一絲無奈笑意:“還要孤一個病人,來開解你?”
高澄慌忙拭去淚痕,見徐之才進帳奉藥,立刻起身接過,平複一番,舀起一匙湯藥細細吹溫。
“來,父親,喝藥。”